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关于乙醇的叙述(乙醇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2023-03-29 06:24:01 技术常识4 完整干货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5333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4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历史上美国政府为了禁酒,故意在酒里下毒,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黄锋故事汇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乙醇的历史故事有哪些1

1926 年,当美国人不顾法律禁令继续饮酒时,美国联邦政府当局选择了污染酒精。结果表明,近10,000 条生命直接因饮用这种东西而丧生。

1926年的平安夜,当害怕圣诞老人的男子前往纽约市贝尔维尤医院的急诊室时,街道上白雪皑皑,灯火通明。他脸红了,吓得浑身发抖。他不停地告诉护士,圣诞老人就在他身后,手里拿着一根棒球棒。在医院工作人员意识到他病得很重之前(酒精产生的幻觉只是一个征兆),他就死了。派对上的另一个人也是如此。还有一个。圣诞节夜幕降临,医院工作人员统计了 60 多人因酗酒而病得很重,8 人因此死亡。在接下来的两天里,由于节日庆祝活动,该市又有 23 人遇难。

在 1920 年代,为了遏制非法饮酒和执行禁酒令,美国官员做出了该国历史上最奇怪、最致命的决定之一,即在酒精中下毒。无数人因酒精中毒而丧生,还有更多人受到严重且往往是终生的伤害。

为了消除犯罪和腐败,解决社会问题,减轻监狱和济贫院产生的经济负担,并促进美国的健康和清洁,1920 年至 1933 年尝试了全国禁酒(“贵族实验”)。

在 1920 年至 1933 年的禁酒令期间,在美国任何地方制造、运输或销售酒类都是违法的。一个令人震惊的说法是,美国政府在酒精中下毒,让人们不想喝它。在那之后人们并没有停止制造、购买或饮用酒精,他们只是非法地这样做。正如几乎所有的美国历史书都写的那样,由于禁酒令而发生的许多坏事之一是酒精黑市越来越大,而执法部门永远无法阻止它。

尽管有禁令,但由于公众持续滥用酒精,联邦当局决定改用一种新的警务方法。他们对美国制造的工业饮料发出了下毒令,这些饮料经常被走私者偷走并转售。一个目标是引起足够的恐惧,使人们不再参与未成年人饮酒。相反,据估计,在 1933 年禁酒令结束之前,至少有 10,000 人死于联邦投毒行动。

乙醇的历史故事有哪些2

俄罗斯的伏特加很多酒的命名跟政治密切相关,上面从左到右三瓶酒的名称分别为:第一个是“首都”,第二“克里姆林宫”,第三个是“沙皇”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军队悍然进攻乌克兰,遭遇乌克兰军民的殊死抵抗。战火燃烧至今已经超过两个多月,双方仍在持续交战中。

这场战争的是非曲直,国际社会已有公论,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2月28日新闻记者会上指出的那样,“一国安全不能建立在损害别国安全的基础上,更不能出于寻求自身绝对军事优势和绝对安全,而肆意损害别国主权和安全,各国的合理安全关切都应该得到尊重。”

战争爆发之后,交战新闻成为中国人民十分关心的热点话题,这两天国内各种网络媒体上的消息主要是集中于俄乌战争展开报道的。

2020年2月,我今年购买的第一批新书里面,恰好有一本书——《伏特加政治:酒精、专制和俄罗斯国家秘史》,是美国维拉诺瓦大学政治系副教授马克·劳伦斯·希拉德写的。这本书的研究内容是——从伊凡雷帝统治时期一直到2012年俄罗斯大选之后的历史进程中,伏特加酒是如何与俄罗斯政治紧密关联在一起的,描绘出了一幅酒精在俄罗斯政治历程中演化的历史画卷。

《伏特加政治》的封面,这本书是我在2022年2月买到的

这本书的英文版是2014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版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10月出版的。全书篇幅很厚,加上参考资料索引,厚达600多页。

本书的序言简单地概括了作者的研究结论。作者认为,俄罗斯人长期以来对伏特加酒的沉迷以及这种沉迷所带来的各种劫难,实际上是近代俄国专制政权制造出来的一种政治灾难,“伏特加政治”帮助我们更好地了俄罗斯近现代历史上那些以喜怒无常著名的专制君主以及他们统治臣民的方式,总而言之只要专制政权有存在的合理性,伏特加问题就有存在的合理性,它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分不开。

本书作者得出的结论,我认为不无片面之处,感觉有点像俄国版的商纣“因酒亡国”的故事。不过从全书的资料来源看,主要内容是客观详实的,每一个具体的事件、过程的叙述也全是基于真实可考的资料,比如关于斯大林时期伏特加和政治的关系,作者就使用了大量的根据赫鲁晓夫自述磁带录音提供的资料。

煮酒论书:伏特加政治——酒精和俄罗斯国家秘史

添加18202991745邀请加入李寻品酒交流群

本书主要内容当中,和我们当下热点有密切联系的是作者对普京担任总统后俄罗斯伏特加政治的观察视角,内容是作者根据俄罗斯以及西方公开出版物的报道分析整理而成的,相关事实的描述应该是可靠的,而且分析角度也非常有洞察力的。

我把相关部分的内容,简要摘编如下:

莫斯科的克里斯塔尔伏特加酒厂,一栋标志性的红砖建筑物

在莫斯科东部萨摩卡特娜雅街,曾经坐落过俄罗斯最有影响的一个酒厂——克里斯塔尔酒厂。该厂建于1901年,当时名叫“莫斯科国营1号酒窖”;上世纪50年代时生产过著名的苏联红牌伏特加酒;苏联解体后酒厂经改造被私有化;2000年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后推动酒厂改组,将其改回完全国有体制,隶属于“国有酒厂罗斯毕尔”旗下——这个名字是俄罗斯酒类工业词汇的字母组合词,实际上是普京担任总统后创造的第一个国有龙头企业,控制了联邦政府控股的很多伏特加酒厂。普京首个总统任期结束时,罗斯毕尔酒厂集团控制着全国合法伏特加市场超过45%的份额,每年产值超过20亿美元。而控制着这个集团的负责人是普京的两个亲信——谢尔盖·哲文科和阿卡迪·罗登伯格。

2003年克里斯塔尔酒厂推出了伏特加酒的新品牌——普京牌(Putinka)。崇拜普京的俄罗斯人很喜欢饮用这款酒,“普京牌”很快成为俄罗斯第二流行的伏特加品牌。克里斯塔尔酒厂每个月生产超过800万瓶“普京牌”伏特加酒,仅这一单品可以每年带来5亿美元的收入。

俄罗斯当局希望通过一系列关于酒类生产的法律而巩固提升罗斯毕尔酒厂的地位,这些法律的目标是抑制“猖獗的腐败,违法的活动和极高的酒精中毒比例”。2005年普京签署了这些法律。根据从2006年1月1日开始生效的法律规定,只有盖有政府消费税印章的酒精饮料才可以在市场上销售;法律要求所有的生产工厂都必须配备新的监督和会计设备,而且只有按时缴付税款才可以获得生产经营许可。但负责执行这一法规的腐败官僚机构却搞砸了,结果适得其反——它们不仅打击了数以千万计的俄罗斯消费者,最终还给罗斯毕尔酒厂带来了致命一击。

人们甚至没有及时印制新的消费印章。等到这些消费印章终于被运到包括罗斯毕尔酒厂的生产商手里的时候,他们的工厂已经停产闲置了长达数周甚至数月。政府竭力想延迟最后的期限,但整个市场已经陷入一片混乱。随着酒精商店突然断货,饥渴的俄罗斯人便转向了克里姆林宫希望扼杀的非法酒精生产商,并进而严重削弱了政府想要支持的公司。

2006年春夏之际,俄罗斯爆发了全国性的酒精中毒事故,有4个地区因为质量糟糕的伏特加酒而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尴尬的失败重创了罗斯毕尔酒厂,导致其在2007年时已经处于破产的边缘。

2009年俄罗斯商人瓦西里·阿尼西莫夫以50亿卢布从俄罗斯外贸银行手中买下了破产的罗斯毕尔酒厂的资产,包括克里斯塔尔酒厂51%的控股权。2010年,瓦西里将克里斯塔尔酒厂的控股权提升至86%,不得不提的还有他的合作人——普京的柔道伙伴阿卡迪·罗登伯格,他们推出重组计划,把老酒厂拆除,转到莫斯科郊外一个价格更为便宜的地皮上建厂生产,而在酒厂原址上兴建了高端的公寓。

作者希拉德尖锐地指出——随着恢复集权化进程的逐步深入,普京有效地重建了俄罗斯传统的政体,人们越来越频繁地通过数量不断增加的私下关系网和凌驾于宪法之上的官僚主义机构来行使政治权力,而不是通过体制上的制约与平衡制度。这些超越宪法的机构包括总统办公厅、就社会议题提出建议的国家杜马以及负责军事事宜的安全委员会。

罗斯毕尔酒厂的起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显示出普京经济政策的一个特点,即采取强力手段把一个已经民营化的酒厂再度国有化,通过政府支持,酒厂在国有化之后第一阶段获得了极大发展,盈利丰厚——销售占比超过合法市场45%的份额、年产值超过20亿美元,但也同样由于这种随意签发法律的行为导致了酒厂破产重组的结果。

作者希拉德观察到,从2000年到2008年普京第一次离开总统宝座的时候,俄国的GDP是普京刚当上总统的三倍;人们的健康水平也有一个缓慢增长,从2000年的人均65.3岁升高到2008年的67.9岁;2008年时只有2.4万人俄罗斯人死于酒店中毒,仅为2003年数据的一半,出生率也在缓慢增长。然而很奇怪的一个现象是,俄罗斯人的身高却比1990年矮了半英寸,这个数据说明俄罗斯人民的健康状况并不理想,所以当时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就想寻求一些新的政策以改观尴尬的现状。

梅德韦杰夫担任总统的时候曾经宣称酗酒问题已经变成一场全国性的灾难,他想推动一场类似于戈巴乔布曾经推动过的反酗酒运动,甚至给自己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在10年内使酒的饮用量减半,并且在2025年前将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5岁。然而令人震惊的是,一个刚刚创业的伏特加酒制造商反而利用了禁酒运动这一热点来赚钱:他创建了一个新的具有反讽意味的伏特加品牌,名叫“松鼠,我来了”,展现了俄罗斯人民自我嘲讽的精神。

2012年梅德韦杰夫离任总统的时候,俄国国内各种酒类的人均饮用量从18升降到了15升,因酒精中毒死亡的频率有所下降。但2013年1月起,俄罗斯征收的伏特加酒税的消费税率额外上涨了33%,人均伏特加饮用量也重新恢复了上涨的势头。

作者希拉德认为,因为一直以来都是同样的模式——过于强硬的酒精限制措施与制度化的腐败结合,导致不受监管的黑市伏特加酒和致命的酒精替代品迅速增长,而这侵蚀着公众健康因为控制而获得的改善。这同一种模式让每一场尝试控制伏特加酒饮用量的运动最终都难逃失败的命运。

最著名的俄罗斯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曾经讲过,一部俄国史就是不断对外殖民、不断进行领土扩张的历史。美国历史学家赫坦巴哈也曾指出,从15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的400年间,俄罗斯帝国约以每天50英里的速度向外扩张,到1914年它的领土达到866万平方公里。(转引自沈影博士所著《俄罗斯领土变迁史》P31页)

我们只是摘引了希拉德著作当中在普京和梅德韦杰夫担任总统期间俄罗斯伏特加政策和酒企起伏变化的内容,其实这种起伏轮回在俄罗斯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它仿佛是一个魔咒,暗喻着俄罗斯难以突破的内政困局。而俄罗斯基于快速领土扩张形成的国家历史,也预示着这个国家的另一种焦虑,仿佛停止了扩张就没有了安全感。当我们把上述两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也就能够理解今天俄乌战争的深刻背景,也能够更深理解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命运。

乙醇的历史故事有哪些3

温馨提示:

《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禁止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饮酒

妻子在澳洲,我去喝两瓶啤酒

徐本华说过,未经啤酒冰镇的夏天不值得过

曾几何时,大大小小的地方性国产啤酒,就超过了1000家

拼杀到现在,只剩下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嘉士伯和燕京啤酒

五分天下

这是一段属于国产工业水啤的战国时代

国产啤酒从租界洋人专供,到全民畅饮,已有百廿年历史

根据贝恩咨询报告,

中国人均啤酒摄入量,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这个报告提到的啤酒,主要是工业水啤

学名叫作:美式拉格(american adjunct lager)

中国的啤酒99%都是美式拉格

文化人喝文化酒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成为家人们今年夏天酒桌上的谈资

1.第一批喝啤酒的中国人

福赛尔在《格调》这本书里头写到

Dry Martini、单一麦芽威士忌

这是属于中产阶级消费符号

啤酒,则不配,它一直都是属于底层劳动人民的饮料

比如波特,这个至今深受苦力搬运工热爱的啤酒种类

其实在一开始只是一个码头工人的名字

有趣的是,第一批喝国产啤酒的国人

正是当时帮洋大人修租界房子和大使馆的建筑工人

当时中国工人喝啤酒,单纯也只是因为物资贫乏

啤酒,这种液体面包,喝了解渴止饥

工人们平时饭都吃不饱,正好啤酒又自助

不喝白不喝

随着中国工人们之间的口口相传,

再加上几位著名“云酒鬼”文化人的添油加醋(梁实秋谈啤,胡适谈啤酒)

啤酒二字

渐渐传遍大江南北

成了新锐年轻潮流文化的代名词

2.“胶酒”的诞生

鲁迅先生真的写过:

山东的白菜一到浙江,

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

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

Tsingtao啤酒在国外都地位也类似胶菜

是中餐厅酒单上价格不菲的标配

“外国人认识中国通常有两种途径,

一个是孔子,另一个途径就是通过青岛啤酒。”

但是,若要论资排辈,

1900年成立的哈尔滨啤酒

才是国产啤酒祖师爷

为什么偏偏是青岛,

成了最具国际知名度的国啤呢?

视频的开头,让我们把时间拨回19世纪末的胶东半岛

胶东半岛上有一坨肥肠一样的东西,其实是隐喻的德意志战车

当时的德国殖民者,从黄海上一下船非常高兴,

同属北纬34度的黄金纬度

气候宜人的胶州湾,很吸引养尊处优的德意志“洋大人”

当即决定要把青岛打造成“模范殖民地”

于是从德国抽调一批工匠带师

全是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

这其中就有一个R. Schuster舒斯特的酿酒带师

1903年,Schuster引入崂山当地的新鲜泉水

选用好小麦,纯正德式工艺

酿造出了全中国第一桶比尔森啤酒

关于啤酒类型这块内容偏专业小众,

我都放在评论区自助,欢迎大家讨论

Schuster大师还根据啤酒按出产地命名的惯律

把这款啤酒取名Tsingtao啤酒

当时的Tsingtao人民友好地给出了言简意赅的八字评价

色似马尿 味同汤药

当时连在啤酒公司打杂的本地工人

渴了宁愿去厂里的四口井打水喝

也不喝厂里免费供应的冰啤酒

喝惯了杜康的大老爷们

还没长出欣赏啤酒的味蕾

3.国产啤酒方程式

当年的青岛啤酒,严格遵循了

1516年制定的《德意志纯净法》,

里面规定了啤酒的用料只能有四样

啤酒花、麦芽、酵母和纯净水

在啤酒里面使用大米高粱添加剂,约等于“犯法”

听起来是不是和前几期聊过的酿造酱油,似曾相识?

但是这样酿出来的啤酒,口味醇厚,麦香十足

根本不是大多数酒精小白喝的那种

国产啤酒方程式,有了改进的空间

聊到口味改进

就不得不提到

华润集团旗下的雪花啤酒

老式的雪花啤酒,

在东北地区,被亲切的称为老雪口服液

在沈阳甚至有“闷倒驴”的尊称

是酒精教父们用来下班撸串,侃大山的利器

下岗工人们,治疗心中郁闷的良药

前面提到啤酒这种饮料是起源于德国、比利时为主的北欧国家

遵循着德国纯净法

但是国产啤酒

是选择跟随美式工业啤酒的步伐

从血统上来说就不是那么高端

原料中还使用大米和淀粉甚至糖浆,

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因为这些作物的出糖率更高

生产起啤酒来更省钱

但是到了后来,

雪花怂人乐拿下单品销量世界第一名

用酒桌上的段子来讲

你绝不可能用雪花啤酒试出一个人酒量

她,真正做到了“淡”爽

一众酒厂纷纷跟风

国产啤酒变身啤酒风味饮料

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闯天涯

外包装带一个爽字的,不论是清爽、纯爽还是郑爽

都是属于在自来水中添加麦汁和二氧化碳的国产啤酒方程式

这就是国产啤酒为了淡化口感,节约成本

迎合国人的味蕾而做出的妥协

4.国产啤酒战国时代

口味改良和市场教育很快有了成效

在那个家用冰箱还没普及的年代

大街小巷,常见排队打散装冰啤酒的盛况

虽然青岛当地,现在仍保留了这一传统

面对外地啤酒友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冷链物流不发达的矛盾

1985 年,国内推出了“啤酒专项工程”

不单国家免费提供生产线,还可以找银行专项贷款

鼓励县里头建啤酒厂,当地生产当地消化

很快,山城(重庆),昆明华狮、兰州黄河、西夏嘉酿

还有我爸最喜欢的长沙啤酒

应运而生地方性的啤酒品牌超过了一千家

地方保护主义的加持下,诸侯割据

这些local啤酒小厂

垄断本地好水,比如长沙的白沙井

抑或是本地酒花,比如乌苏的天山啤酒花(新疆啤酒花)

都赚到了多多的钱

酒腻子们硬生生喝出来

国内第一家海外上市的公司

是前面提到的老大哥青岛啤酒

在1993年香港上市成功

也是在这一年,一家起步慢规模小的顺义县啤酒厂却脱颖而出

成了全国产量第三,后来更是混到了国产啤酒五巨头的席位

能从上千家的地方酒厂中脱颖而出

这背后有一个叫李福成的传奇人物

1983年,李福成从化肥厂,调任到啤酒厂

那时候的北京,计划经济制度已经是明日黄花,

人民呼唤便宜方便地获取啤酒

李福成当机立断,买了2600辆平板三轮车,车上就拉着码放整齐的燕京大绿棒子

开启地毯式沿街叫卖

从那以后,北京胡同门口码放整齐,等待回收的燕京啤酒瓶,就成了北京一景

国产啤啤在那时,90%的消费来自低端市场

靠渠道革命,占领平民

大约是把钱都花在了拓展渠道

燕京的低端王牌产品大绿棒子,口感一言难尽

江湖人称 燕京常温赛马尿

在国外,有一个叫 Ratebeer的网站

就给雪花、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的口味

给出了2-4 分的阴间评价

注意这个评分是100分制的啊

伤害性不高,但是侮辱性极强

啤酒的街头属性,还出现了不少衍生品

譬如,啤酒瓶和折凳、板砖,

一度在街头江湖

并称 涩会青年斗殴武器榜前l三名

5.啤酒世界杯

2001年,中国男足2轮出线,第一次入围足球世界杯。

不少球迷连夜庆祝,拎着啤酒瓶子,穿着拖鞋裤衩上街狂欢

啤酒成了体育赛事的胜利符号

也就是这一年,我国按照约定,加入了WTO

外资对内地的渗透,

首当其冲就是那些高利润的行业,比如啤酒

你可知道,国产啤酒祖师爷,哈尔滨啤酒已经成为24k纯净外资企业

2004年,美国最大的啤酒公司安布(安海斯-布希)收购哈啤

2008年安海斯-布希宣布与比利时最大的英博集团合并,至此,

一个以黑龙江省会命名的啤酒品牌

成了个彻头彻尾的洋品牌

这只是啤酒世界杯的冰山一角

在经过缜密的调研和规划后

2008年,国际巨头百威英博出征东北,

接连买下了大连大雪、吉林金士百,

又将河南的维雪,河北的唐山啤酒,尽数纳入囊中

夜幕降临华北平原之后

金陵啤酒,双鹿啤酒、浙东啤酒沦陷,百威英博一统江浙沪

然后又顺手拿下了湖北的金龙泉

这么说叭,你们以前以为的yyds本地啤酒,很有可能是外地品牌生产的

有人坐以待毙,有人积极反击

青岛啤酒布局最早,

当时的厂长彭作义决定先下手为强

赶在中国进入世贸组织之前,

几乎是用白菜价,一口气买下了45家地方啤酒厂。

华润提出“蘑菇战略”,其中的经典战役是2013年,大手笔砸下54亿,全资收购了硕果仅存的金威啤酒,

强势接管广东市场,这个价格是高出了燕京报价足足10个亿

燕京啤酒不甘示弱,买下包头雪鹿、桂林漓泉,分得了内蒙、广西这两块蛋糕

凡是被巨头们买下的啤酒品牌,都逃脱不了被雪藏的命运

逐渐消失在当地哥们姐们的饭桌和超市货架上

工业啤酒酿造的常识,是六吨水才能酿出1吨啤酒

上千家的国产啤酒战国,最后酿出了

青岛、华润、 百威、燕京、嘉士伯

五巨头鼎立的时代到来

6.啤酒人生

故事讲到这里,国产啤酒的故事一直顺理成章

到了18年世界杯,光是天猫就备货了10万吨啤酒

凭借农村包围城市策略,燕京飞速发展,1991年,靠营销渠道立大功的李福成出任燕京啤酒厂厂长,直至2015年退休。

2001年,提出“青岛啤酒只能在跑步中调整自己”的彭老厂长突发心脏病去世

留给青岛啤酒制霸全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去过华润的大本营沈阳,

你会发现翻遍大街小巷的商店,只能买得到雪花啤酒

华润多年来坚持的单一品牌策略,起到了寸草不生的效果

视频的最后,我还想回到故事的开头,

前面提到,青岛酿出的第一桶是比尔森啤酒

比尔森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和青岛一样,比尔森是捷克一座城的名字

当地的酒鬼因为嫌弃本地的啤酒不好喝

于是游行示威抗议,要求酒厂必须开发新品

直接导致了当地好几家酒厂关门大吉

最后官方出面

严格规定了啤酒厂改良工艺

从此市面上物美价廉的拉格啤酒,就被叫作了比尔森啤酒

和比尔森酒徒一样,国产的年轻人们,也在用脚投票

近几年,一款源自天山北坡的工业水啤

重新闯入了国内亚庇亚庇圈子的生活

这家已经被嘉士伯收购的夺命大乌苏

瓶子倒过来看是四个拼音缩写: nsnm

那是来自扎巴依们的美好祝福—:弄死你们(打在屏幕上)

这也是来自新一代酒徒,对工业水啤越来越寡淡和口味单一的无声抗议

因此,双料、三料、四料被年轻人握在手心

诞生了大跃、拳击猫等一批国产精酿啤酒的支线故事

如果这期收藏过万,这部分的话题,我再另开新坑

喝完了这一杯,还有三杯,下棋债见。

(嗝~)

小知识:

艾尔&拉格

上层酵母高温发酵

下层酵母低温发酵(拉格Lager在德语里的意思就是“低温窖藏”)

鲜啤&熟啤酒

熟啤酒经过过滤巴氏杀菌,赏味期超过一年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关于乙醇的叙述(乙醇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96649.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