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通许卫校学什么专业好就业(通许卫校学什么专业好)

2023-03-17 05:26:01 技术常识4 新人要懂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20022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51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艰苦奋斗再创业 改革开放再出发,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甘肃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通许卫校学什么专业好1

——四十位代表委员热议改革开放四十年

【经济篇】

关于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改革开放近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遇到过困难,我们遇到过挑战,但我们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

四十年波澜壮阔,四十年神州激荡。大改革大开放,极大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实现跨越式发展;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循序打开,对外开放全方位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震撼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大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擘画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指明了中华航船驶向伟大复兴胜利彼岸的前进方向。改革开放再出发,我国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将改革进行到底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四十个年头。

四十年风雨征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不仅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奇迹”,更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过去的四十年,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亿万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时间已经证明,四十年来,我们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

时间必将证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

“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时值全国两会,光明日报邀请四十位代表委员,忆往昔岁月,看今朝风华,回顾四十年的沧桑巨变,畅谈自己的感悟,思考新时代如何“艰苦奋斗再创业,改革开放再出发”。我们将分别从经济、教育、文化、科技、民生五个视角,推出五个专版,与您一同感悟四十年“春天的故事”,倾听“奋进新时代”的改革强音。

国内生产总值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7年的82.7万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46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3462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27032亿元。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已提升到现在的世界第二。

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1969元。

对外贸易

2017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77923亿元,其中,出口153321亿元,进口124602亿元。货物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28718亿元。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46991亿元,其中,服务出口15407亿元,服务进口31584亿元。

“三农”发展解决农业问题的国际典范

霍学喜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

我出生于1960年,父母都是农民,家中有五个孩子。小时候我只有两套衣服,冬天一套,夏天一套。上小学和中学时,每到最后一节课,我和同学们都饿得听不下去课。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此后乡镇企业和农村多种经营制度快速发展,改革给农村提供了一系列制度供给和政策安排,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的吃饭问题、农民的收入问题。

我国农业的生产能力、竞争能力、保障能力和生产功能、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大幅提升,农民的收入快速增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农民的类型呈现多元化,更多农民融入了城镇。从人的角度看,农村与城镇间已形成广度包容发展和深度融合发展的格局。从国际视角看,我国与农业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中国农业发展模式成为发展中大国解决农业问题的典范。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奠定了“三农”发展的坚实基础。

(光明日报记者李慧整理)

“深圳奇迹”改革开放永不停歇

万捷委员(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

我在北京出生长大,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国企。1985年,怀着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我和班上几位同学应聘来到深圳经济特区的一家中外合资印刷公司。

我打心眼儿里感激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人才就难以流动;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外国企业来华投资,让我们见识国际最先进的技术;我也不可能创办一家民营企业,从而实现人生理想。

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年了。如今的深圳不再是当年那个尘土飞扬的大工地,大批世界知名的企业取代了曾经遍地开花的“三来一补”工厂,出口货物从承接外企的加工品变成了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智能手机和无人机等高科技产品。我们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改革开放步伐不会停歇,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也必然会有新的气象。

(光明日报记者严圣禾整理)

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

宋鑫委员(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有幸亲历了改革开放以来黄金行业的飞跃。四十年间,中国黄金产量由1978年的19.7吨增长到2017年的426.142吨,连续十一年保持世界第一位。黄金金融市场日渐成熟,黄金矿业领域科技攻关不断加强。

四十年来,国有企业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企业转变。从为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到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内容,从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到今天的公司制、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国企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会持续将改革进行到底。

(光明日报记者温源整理)

数字经济电子商务交易额远超发达国家

孙丕恕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出口大国、制造业大国,到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应用国家的变化。我们也经历了从“触电”“触网”,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巨大变化。

从全球数据来看,中国拥有超过美、英、法、德、日五国总和的电子商务交易额。与之对应的是,中国也成为构建数字经济产业关键“部件”需求最迅猛的国家。

我国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正在不断优化现有经济社会格局,重构行业价值链;正在驱动中国各个要素市场形成更具全球竞争力的经济体系。

(光明日报记者刘坤整理)

铁路事业互联网和铁路网实现深度融合

吴向东代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铁路办事处主任、党工委书记)

我是1993年参加铁路工作的,二十多年来,我见证了铁路的飞速发展,感受到铁路春运的巨大变化。

我参加工作时所在的江苏常州站是沪宁线上的一座特等站。那时的春运,旅客过年,铁路过关,紧张应对,昼夜运转,人人疲惫不堪,车站人满为患。沪宁杭大街小巷火车票代售点和售票大厅,购票排队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铁路事业蒸蒸日上,高铁成就凸显。铁路春运的变化,除了旅客出行更加从容有序,还表现在铁路服务更加智能化、人性化。互联网和铁路网正在实现深度融合,铁路服务迈进“互联网+”时代。支付宝支付、微信“扫码支付”购票、APP自主选座等多种便捷购票方式,改变了人工买票难的窘境,为旅客带来了更为便捷的出行体验,使旅客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光明日报记者张翼整理)

中国外贸稳居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

高融昆委员(上海海关关长)

1978年1月,上海海关九名年轻关员建议恢复关税征收、改革海关管理体制。中国海关停征关税十三年后,来自基层的呼声引起了中央的关注。

随后,各项改革举措相继出台:1980年1月,海关正式恢复关税征收;2月,国务院作出关于改革海关管理体制的决定,成立海关总署。海关恢复征税的首年即征税31.8亿元,到2017年已超过18967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外贸突飞猛进,中国连续数年稳居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走过九十周年的上海海关大楼见证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首个”:20世纪90年代,全国首个保税区在上海外高桥设立;全国首个保税港区在上海洋山港封关运作;全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挂牌成立……随着首个自由贸易港的规划,上海海关的改革步伐又按下了“快进键”,还将创造更多第一,创造更多新的历史。

(光明日报记者张翼整理)

电力科技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新名片

马晓红代表(辽宁华电铁岭发电有限公司电气分厂继电班班长)

作为一名电力人,我为我国电力工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无比自豪。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为5712万千瓦,截至2017年年底已达17.8亿千瓦。

中国拥有“特高压”这一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不仅改变了自身缺电的状况,还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电力资源开发和电网改造,成为中国创造和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电力科技更是一日千里。20世纪90年代初,继电保护装置的一重保护就需要多块继电器搭接。而现在采用的微机型保护装置,把多重保护都集中在一个小型装置里,集保护、测量、监视、控制、人机接口、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智能方便实用。

我认为,平凡的工作岗位,同样能够实现人生价值。我要当好一名技术工人,成为一名新时代“大国工匠”,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一份力量。

(光明日报记者龚亮整理)

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万连步代表(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是从农村拉开的。作为一个农业领域的创业者,我深深体会到,没有改革开放这个“大创业”,就不会有一个个民营企业的“小创业”;没有改革开放后国家不断夯实、培育民营经济发展的土壤,就不会有民企今天的开花结果。

2018年是我从事化肥行业的第二十个年头。创业的第一个十年,依靠自主创新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生产成本还比国外少一半。随着缓控释肥的普及,中国农业化肥利用率大幅提升。第二个十年,我们开始将视线投向国际市场,在美国、德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海外分支机构。2016年,金正大以1.1亿欧元并购世界化肥业巨头,完成了中国化肥行业迄今最大的海外并购。

未来的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助力“藏粮于地”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将是我们农业企业的重要使命。

(光明日报记者温源整理)

【教育篇】

关于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这是中国共产党对13亿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更是属于每个中国人美好生活的起点。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从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到把实施科教兴国作为基本国策,再到人才强国战略……在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战略机遇面前,中国作出了攸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重大历史抉择,一条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之路在13亿中国人民的脚下铺展开来:恢复高考、立德树人、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以浓墨重彩之笔绘就出一幅让人民满意、人人出彩的中国教育画卷,也让13亿用知识与信念充实起来的中国人成为托举民族复兴梦的强大引擎。

教育大事记

1977年

恢复高考,当年报考人数570万,录取人数27万,录取率4.7%。

198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并实施。

2001年

中国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2002年

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要求各地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2010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2012年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首次突破2万亿元,占GDP比例首次超过4%。2012年至201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连年增长,占GDP比例连续五年保持在4%以上。

2015年

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要求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建立统一的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2016年

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880所、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699万人,占世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比例达20%,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

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5万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44.3万人次留学人员在华学习,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

2017年

当年高考报名考生共940万。

好起点人生转折点,国家转折点

管培俊委员(国家民委原副部长级专职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2018,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作为78级大学生,跨入新时代的门槛,我庆幸、欣慰、感奋、憧憬,感慨万千。

庆幸的是四十年前赶上了高考。当我获准参加高考时,时间已经十分紧迫。1978年全国共有610万人参加高考,录取率不足7%。高考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国家的转折点。我们生逢其时。

欣慰的是四十年来中国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举世瞩目。万众瞩目的高考也今非昔比,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

更加感奋和憧憬的是今天教育事业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群众对于“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就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贫困地区精准脱贫、全面小康也与教育密不可分。作为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我将衔命力行,履职尽责,不忘初心,不负使命,支持促进教育改革发展,不敢稍有懈怠。

(光明日报记者李笑萌整理)

好人才将前途与祖国命运相连

邱勇代表(清华大学校长)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清华大学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青年学生身上,我看到了几个可喜变化:

一是青年学生服务祖国的奉献精神在不断增强。前不久,1968届清华校友、“天眼之父”南仁东将毕生心血奉献给我国科技事业的先进事迹在清华学子中引发感动。2017年,在《出彩中国人》节目中,一群平均年龄72岁的清华学长,以一曲《我爱你中国》唱出对祖国深沉之爱。很多学生告诉我,从这些前辈身上,他们感受到,唯有将自身前途与祖国命运相连,方能答好属于他们的时代答卷。2017年,共有300多名清华毕业生奔赴西部去建功立业、奉献祖国。

二是青年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持续提升。最近,有11位清华大学年轻校友被《福布斯》杂志评为2017年度“亚洲30岁以下杰出人才”,其中包括四名我校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培育的清华学生初创团队创始人。2015年,清华六位本科生组成的超算团队包揽了三大国际超算赛事冠军,2017年又获得了两个冠军和一个亚军。这彰显了中国青年一代不断增强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今后,我们将构建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完整体系,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创造精神,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光明日报记者邓晖整理)

好学校老房子变成了新房子

支月英代表(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

1980年,十九岁的我只身来到海拔近千米、离乡镇有四十五公里远的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泥洋村小学,成为山村教师。

当时的泥洋村小学地处大山深处。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本、粉笔等都由老师们步行十多公里的山路运上山。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2015年,由国家拨款的一座二层教学楼拔地而起,老房子变成了新房子,同时建起了操场、厨房、卫生间,接通了互联网,配上了现代化教学设备。以前,村民们不太重视教育,我经常挨家挨户做工作。而现在村民都很重视教育,尤其是“两免一补”政策推行后,我们这里义务教育普及成绩显著,很多学生升了高中、考了大学。

2018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了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的目标,我看完以后倍感振奋。期待政府不断加大支持力度,让广大农村教学点向“小而美、小而优”持续迈步。

(光明日报记者靳昊整理)

好教师教师素质决定教育质量

唐江澎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

1980年,高中毕业的我当了民办教师。高中毕业生上高中讲台,对我是一种幸运,对当时的教育而言,也是师资短缺的无奈选择。当时在县中学的同事中,大学毕业的寥寥无几。我一边教学,一边靠收音机收听中央电大的课程,自学三年拿到了一张专科文凭。在这样的艰难进修中,我深切感到,有了好教师,才能有好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到我2006年担任江苏省锡山高中校长,教育环境已有很大改善。十多年来,我校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由3%提升至48%,博士毕业生开始走上讲台,还在国内外聘请了一批高水平的兼职教师——我校击剑课的老师是德国国家队原主教练,足球老师来自曼联青训队,设计课由大学的院长主持教学。高素质师资,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充分支持。

进入新时代,学校教育必须改革创新,教师更要根据社会需求不断丰富自己,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光明日报记者晋浩天整理)

好人生上职校照样拥有出彩人生

王红军代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实训中心主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办学条件大大改善;全社会更加关注职业教育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大为提高;职业院校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的能力也有较大提升。

1987年,我虽然取得全镇第一、远高于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的中考成绩,但限于家庭条件,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我报考了南京机电学校(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此与职业教育结缘。1991年毕业留校,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和我一样因为职业教育获得人生新机遇的孩子。记得十余年前,有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提出休学,作为班主任的我给予了他一定的经济帮助,这也让他加倍珍惜上学的机会。现在,他已经是表面贴装设备的维修专家。上职校,照样能拥有出彩人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的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给出了清晰的,更让我们职教工作者信心满满、充满干劲。

(光明日报记者李笑萌整理)

好未来农村娃上重点的比例逐年提高

马宗保委员(宁夏大学副校长)

我1968年出生于宁夏西海固的海原县李旺镇杨山村。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我们七个兄弟中有五个考上了大学。

1980年,海原县设立了回民中学,我从那里考进了中央民族大学。正是因为改革开放和党的民族教育政策,给了我这样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20世纪90年代末,村里有些孩子一度上不起大学,有的家里甚至要卖掉唯一的耕牛凑学费。这种状况很快随着国家资助政策的完善得到改变。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教育公平的政策接连出台,高校招生录取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努力缩小区域、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农村娃上重点大学比例逐年提高。2017年,我所在的宁夏大学共发放各类奖助学金5958.5万元,受助学生人数超过1.6万人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振兴最核心的要素还是人。我们要高度重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通过教育,给农村学子建立通畅的上升通道,让广大农村学子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光明日报记者靳昊、王建宏整理)

好舞台在坚守初心中发展壮大

程恩富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首席教授)

纵览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发展变化,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我国教育事业日益走向世界舞台。

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成立,我有幸担任了这所中国最年轻大学的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首席教授。自创办伊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就将国际化确立为自身的办学特色,目前已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建立了学生互换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还设立了专项奖学金,鼓励“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留学生来学校进行交流学习。

中国的教育事业,首先是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这些年来的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走向世界的中国教育,是在坚守初心中发展壮大的。

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优势学科带头人,十多年来,我参与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全过程。

而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和党的建设等7个二级学科架构已然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正在筹建,在不久的将来,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硕博教育体系就将建成,这在社会主义国家是属于首创的。我相信,这必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强大生机活力奠定人才基础。

(光明日报记者王琎整理)

好时代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特色

周洪宇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1976年,我从湖北武汉来到荆门农村山区,经受了农村基层生活的打磨,又在1977年底,赶上了高考制度恢复后的首届高考,后来考上了大学,又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1982年大学毕业后,我一直从事教育研究与教学,后来又有机会从事教育管理工作。

数十年来,我亲身经历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重大事件,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参与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的呼吁与推动。

2003年3月2日晚,全国两会前夕,作为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我应邀给一家媒体写了一篇题为《实行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应自农村始》的文章,文中提出,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提供。国家应该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即不仅完全免收学生的学费和杂费,而且还应免费给学生提供教科书等。这份建议在报纸发表后,引起普遍关注,也得到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关注和重视。几天后,我将这份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完全免费制的建议,又做了进一步修改和补充,并作为个人建议提交给全国人大。

之后连续多年我都在全国人大以及会外许多场合呼吁,尽快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这些努力也受到了中央的重视。从2006年起,我国逐步实行完全免费义务教育。从2017年春季起,免费教科书政策实现了全国所有地区的全覆盖。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人民群众呼声的积极回应。

今天,中国教育进入新时代。我相信未来的中国教育将朝着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特色、更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奋力前行,再创辉煌。

(光明日报记者晋浩天整理)

【科技篇】

关于科技,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1978年,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这片曾诞生“四大发明”等伟大科技成就的古老土地,焕发出新的活力。那一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迎来“科学的春天”;那一年,徐迟发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掀起一股热爱科学、投身科学的热潮;那一年,屠呦呦和青蒿素第一次走进公众视野,从祖国药学宝库里发掘的“明珠”被擦亮……那一年,有很多个开始,中国科技再次起航。

接下来的四十年,我们看到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孜孜以求和披荆斩棘,在基础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技、信息技术等众多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我们可以“骑”着“蛟龙”探深海,“戴”着“天眼”观宇宙,还可以用北斗导航,用量子通信……在国际竞争激烈的科技领域,我们正在由“跟跑者”变为“并跑者”,甚至是“领跑者”。今天,走进新时代,我们站在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起点,迎来又一个春天。

创新能力增强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1992年研发人员全时当量67.43万人年,2016年达387.81万人年。科技投入不断增加,2017年全社会研发支出1.76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0.9%。科研成绩不断提升,2005年发表科技论文94万篇,2016年达165万篇,目前国际论文总量和被引用量居世界第2位。自1985年授权首件发明专利以来,仅用27年时间便实现发明专利授权量100万件。2017年,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升至57.5%,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的世界第20位升至第17位。

科技成果涌现

科技创新水平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进入三跑并存、领跑并跑日益增多的历史性新阶段。涌现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高铁奔驰、北斗组网、超算“发威”、大飞机首飞、克隆猴诞生……

双创生态形成

从1987年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中国诞生起,至2016年底,全国纳入火炬计划的众创空间有429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有3255家、企业加速器有400余家。它们与19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56家国家高新区一道,形成了一条日趋完善的创业孵化生态链。目前我国已与世界158个国家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参加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超过200个。

科技创新展示中国智慧

曹雪涛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

光明日报记者陈海波整理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特别是最近10年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和体制机制不断优化,我国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成果迭出、高新技术快速进步,令世界瞩目。

2018年春节前后,中国学者就在三大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科学》《细胞》发表了12篇研究论文。作为生物医学工作者的我感到很自豪,因为其中11篇涉及生命科学和医学,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国科技创新势头蓬勃迸发。

产生这样的发展势头不是偶然的,它源于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独到之处。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鼓励具有不同特点和专业技术特色的多支团队,围绕一个重大目标去攻关,实现全链条创新。此外,还源于国家极其重视创新文化氛围的营造并鼓励独创性技术体系和革命性科学思想的涌现,提倡立足于本土的独一无二、舍我其谁的创新精神。

新时代中国学者应该有充足的自信去创建自主性理论与技术体系。在国际竞争激烈的科技领域,我们要大力倡导“劈山建路架桥”式的另辟蹊径,建自己的路,行自己的道,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科技制高点。

科技发展形成中国实力

吴健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所长)

光明日报记者王胜昔、本报通讯员刘军旗整理

得益于改革开放大潮,20世纪80年代,我被公派到法国攻读博士学位。第一次出国,最大的震撼便是科研条件上的差距以及科研视野和水平上的差距。

1993年,我作为访问学者再次来到法国。地铁里一幅海报的配文让我印象深刻——“当心中国人已经赶上来了!”

1998年,欧洲非相干散射科学联合会轮值理事长来华,邀请中国加入这个国际组织。几年后,我国正式成为其中一员,参与电波传播领域国际前沿课题的研究。很快,我们自主研究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非相干雷达,再也不用羡慕别人了。

我国还主动发起了一项国际大科学计划——国际子午圈计划,为的是解决空间天气、极端天气等世界性难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科技层面的中国贡献。

我见证了中国科技从落后于人到拜人为师,再到后来居上的过程。“天宫”“蛟龙”“天眼”“墨子”以及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令世人赞叹,这是我们应该有的中国自信。我们会继续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让中国科技引领世界发展。

科技研究彰显国际影响

郑永飞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安徽省政协副主席)

光明日报记者刘江伟整理

我是1978年上的大学,那时我国科研条件非常落后。1987年,我赴德国攻读博士学位,看到国外的研究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高深莫测。只要我们集中力量、踏踏实实地去做,就一定能把科研水平提上去。

1993年秋,我在德国完成博士后研究项目后,马上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开始实施“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推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我都是首批入选者。当得到这么大资助金额的时候,我就觉得要做一些更大的事情,做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研究。如今,我们对大陆俯冲带地球化学的研究就走在了国际前列。

党的十九大擘画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蓝图。“岁增惟益壮,秋至当还家。浇得东园树,来年也作花。”这是我回国前写的诗,现在我把它赠给青年科技工作者,希望大家在新时代的科研道路上,继续发扬艰苦奋斗、严谨务实、开拓创新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

计量科技迈向世界一流

方向委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

光明日报记者陈海波整理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计量科技快速向世界一流迈进,主要创新指标开始进入世界前列。

计量科技以强国富民为使命,支撑着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建设和民生改善。

根据国际计量局2017年年底公布的数据,我国的国际互认的国家校准和测量能力(CMC)数量达到1523项,国际排名第四,亚洲排名第一,2018年有望进入世界计量强国第一方阵。在若干领域,我国开始成为全球的计量创新引领者,在计量量子化变革和计量单位重新定义中作出了积极贡献。此外,由中国计量院历经二十多年完成的科研项目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准确度比当时国外最高水平高出10多倍。这一系列技术成果彰显了中国的大国地位和担当,也使中国的计量科技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逐步提升。

作为计量科技工作者,我们要朝着建成世界一流计量强国奋力前行,为强国富民提供更多保障。

高速铁路打造自主产权

赵红卫委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工程师)

光明日报记者王清彬整理

我与高铁结缘是在2005年,那年与外国高铁公司进行技术转让谈判,虽然有成果,但核心技术转让却微乎其微。我们当时就想,一定要有自己的“高铁之脑”——网络控制系统。

2009年,技术转让的和谐号动车组在武广线投入运营。由于当时运行的多是新车型,而且动车组对我国环境和线路适应能力较差,网络控制系统总出现问题,外国专家束手无策,我们只能自己慢慢摸索。

2012年以来,在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导下,集结科研力量开始了中国标准动车组设计研制工作。其中,网络控制系统由我们团队来负责研发。2015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控制系统终于装车,当时别提多高兴了,但也不敢放松,因为系统行不行,还得通过各种试验来检验。

2016年7月15日,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在郑徐高铁成功完成交会和重联运行试验。网络控制系统让两列不同厂家制造的动车组顺利联挂在一起,创造了国际先例。2017年6月2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并于26日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至此,中国高铁驶入新时代。

目前,400公里变轨距动车组和高寒型动车组正在研制。我们追求的已不仅是速度,还有绿色和智能。预计2022年,老百姓就能坐上“自动驾驶,有人值守”的高铁到北京看冬奥会了!

食品安全守卫人民健康

王静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光明日报记者杨舒整理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向全社会发出了“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伟大号召。那时,我虽然只是一名15岁的中学生,但也深受激励。大学毕业后,怀着科研理想,我走上了食品检测技术的科研探索之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80%以上的食品源于农产品,而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是最重要的科技支撑。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通过发展农产品数量来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之后,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科技投入逐步加大,我们的科研团队也获得支持而发展壮大。

改革开放四十年,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营养”。当前,我国已建立了法律法规保障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部分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稳步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水平,我们将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战略,深入研究关键技术,加强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保障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

中医中药焕发传统魅力

张伯礼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光明日报记者陈海波整理

四十年前,全国科学大会宣告“科学的春天”到来,古老的中医药也迎来新生机。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实施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了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交汇融合,开拓出一条传承、创新、发展之路。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一批中药研究理论和关键技术得以突破,一批高水平中药研究平台发展壮大,一批临床疗效显著的中药大品种涌现。

中药现代化启动以来,中医药科技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近五年来,中药国际化进程取得了诸多标志性成果,如复方丹参滴丸胶囊完成美国食药监局一项三期临床试验。中药欧盟注册也有新突破,银杏叶片等一批中成药正在开展欧盟注册研究。屠呦呦研究员因发现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再一次掀起了认识中医药、学习中医药、研究中医药的热潮。

今后,我们应进一步充分认识中医药的价值和贡献,以中医药的原创理论体系和原创性思维为引领,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深入发掘中医药学的科学内涵,将中医药原创优势转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更好地为人类健康和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

育种技术助力畜牧发展

昝林森代表(民盟中央农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

光明日报记者詹媛整理

在改革开放之前,养牛只为种田,不为卖牛肉。那时,我国在黄牛选育改良等畜牧业科研方面投入非常少,牛肉产量极低。1978年我国牛肉人均消费量仅0.31千克。

从1992年起,我跟随原西北农学院邱怀教授开展中国黄牛尤其是秦川牛的肉用选育改良及产业化开发工作。当时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群众喜欢枣红色的秦川牛,改良后,虽然产肉性能明显提高,但毛色变了,群众不喜欢,因此,向农户科普成了当时非常重要的工作。

如今,我国牛肉消费持续增加。

2016年底,我国牛肉消费量为774.46万吨,人均消费量达5.6千克,在畜牧行业中属于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这背后离不开现代育种科技的发展和支撑。

我们研究创建了秦川牛保种新模式和优质肉牛分子细胞工程育种技术体系,并对分布在我国不同地区的主要黄牛品种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构建了中国黄牛全基因组遗传变异数据库。为我国地方黄牛遗传改良、资源保护利用以及肉牛新品种(系)培育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未来,我们计划开展“中国黄牛(肉牛)基因组分型芯片”开发工作,这将有助于对地方黄牛品种进行精准遗传改良,加速肉牛新品种培育步伐。

【文化篇】

关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历经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正是因为有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在五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今天,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为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出版事业

1978年

1982年1992年2007年

全国出版社105家

出版图书1.5万种

总印数35亿册(张)

1982年

全国出版社214家

出版图书3.2万种

总印数59亿册(张)

1992年

全国出版社519家

出版图书9.2万种

总印数突破63亿册(张)

2007年

全国出版社578家

出版图书25万种

总印数63亿册(张)

2016年

全国出版社584家

出版图书50万种

总印数90亿册(张)

电影票房

1992年24亿元

1995年9.5亿元

1998年14亿元

1999年8.1亿元

2002年9亿元

2004年15亿元

2009年63亿元

2012年170亿元

2014年296亿元

2015年440亿元

2016年457亿元

2017年559亿元

电视剧产量

1981年,我国电视剧年产量110集。

2003年,我国电视剧年产量突破万集大关。

2016年,我国电视剧年产量334部、14912集。

与戏相伴要向经典进军

任鸣代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光明日报记者陈慧娟整理

1987年我毕业后被分到了人艺这样一个优秀平台工作,至今,我已独立导演话剧31年。

我第一次独立做导演排的是一出苏联戏剧,那时于是之、英若诚、林连昆等老艺术家都还在,艺术氛围特别好。我曾和林连昆老师合作过两次。1995年排《北京大爷》时,林老师已是整出戏的灵魂,我还是一个年轻导演。排演过程中,他对于我的一些想法和尝试,都是肯定的,他说:“任鸣是年轻导演,我们要全力支持他。”于是之老师也鼓励我大胆尝试,但也会中肯地指出不足。这些都让我感动至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长期以来,人艺坚持高质量的创作,涌现了一大批经典。21世纪初,话剧事业经历了低迷,但在老艺术家的言传身教下,我们树立了坚决地继承、努力地发展、勇敢地创新的信念。作为导演,我一直都希望能创作出反映时代的经典,不仅向经典致敬,更要向经典进军。在艺术上不要虚的赞美,只求真的进步。蓦然回首,我赋诗《回望》以释怀:“回头一望四十年,遥想当年不简单。人生有志恒为贵,有戏相伴不言难。”

敦煌壁画科技助力重生

苏伯民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

光明日报记者李韵整理

20世纪80年代,敦煌壁画的保护工作还处在抢救性修复保护阶段,没有科学系统的规范程序作指导,技术手段也相对缺乏,对壁画病害形成原因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不过,这一切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逐渐改变。1989年,敦煌研究院和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开始了合作保护敦煌莫高窟的工作,双方专家通过对莫高窟周边风沙规律的研究,找到了治理方法,有效防止了风沙对洞窟壁画的危害。

1997年,敦煌研究院和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又选择莫高窟第85窟开展合作保护工作。该洞窟壁画存在空鼓、酥碱和起甲等多种壁画的典型病害,过去曾经开展过保护修复工作,多年后,修复过的酥碱和空鼓病害又再次出现。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开创性地研究探索出了空鼓灌浆和壁画脱盐的修复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壁画保护的一个技术难题。85窟项目是敦煌壁画保护修复研究方法和技术方面的巨大进步,85窟项目所形成的科学保护程序,也标志着我国文物保护在理念和方法上的发展。

回顾这些年的保护工作,我们不断在摸索,不断在尝试,不断在创新。敦煌研究院在莫高窟保护和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正是改革开放进程的一个生动注脚。

文化产业改革推动发展

龚曙光代表(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光明日报记者李苑整理

1997年,我离开省文联,到一家五星级酒店当老总,正是这个时间点,将我的职业经历划分为两个阶段:之前的15年,我是一个职业文学人,无论教书还是做研究;之后的20年,我辗转于传媒、旅游、金融、地产等多个行业,借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机遇,实现了人生转型。

放下文学这碗饭,好友、作家张炜曾经不理解我的选择,数落我叛离文学,糟蹋才华。直到2011年,我有幸被推选为“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作家张炜听说后打来电话,玩笑着对我说:“不务正业能弄成个‘人物’,也算你没有辜负文学。”

但我要说,这些成绩都要归功于文化体制改革,如果文化市场不开放,企业的快速发展根本无法实现。所以说,改革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不二法门。以前,我们用改革解决了“钱从哪里来,人向哪里去”的问题,如今我们还要用改革解决“融合发展”的新问题。文化产业改革的未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进入新时代,我的目标是以文化传播国际化、文化业态融合化和文化产品创新化作为战略方向,搭建主流文化传播通道,构建技术与资本驱动型发展模式,创建新型体验式文化业态,将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在产业链上。

古籍典藏当与时代同行

陈红彦委员(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

光明日报记者杜羽整理

1978年,改革开放的第一年,懵懂中,我选择学了文科,接着又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选择了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那时候,听得最多的便是:学这么冷僻的专业,以后能养活自己吗?大学毕业了,我选择到存藏着近300万册古籍的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工作。40年来,从上学到上班,我对中华古籍的情感与日俱增。与此同时,我的亲人、朋友、老师也越来越能理解我的选择。而这背后,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华古籍保护整理事业的蓬勃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读懂蕴藏在古籍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中国的价值。

古籍虽古,却可以与时代同行。2016年6月,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成功。我们精心制作的线装书也随同火箭进入了太空。在这本书中,有甲骨文中记录的“射”字,有宋元善本对嫦娥奔月、鲁班飞鸟的描写,有明清古籍对“火箭”的描述……不仅飞天,古籍中对青蒿素的记载经由屠呦呦教授团队的研发,拯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也已是众所皆知。

中华古籍承载着我们广博厚重的精神传统,文化自信怎么会不坚定?面向未来,重新出发,古老的文化传统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激发出强大的中国力量。

戏剧传承建立文化自信

沈铁梅代表(重庆市川剧院院长)

光明日报记者陈慧娟整理

初学川剧时,我从没想到,传承川剧的重担会落到我的肩上。对于川剧,我当时非但不喜欢,甚至还有点讨厌。我父亲沈福存是京剧演员,我更喜欢京剧圆润的声腔、优雅的程式。当我打算继承父亲衣钵时,命运却跟我开了个玩笑。初中毕业那年报考戏校,偏偏所有戏校的京剧专业都不招生,而且第二年仍不招。没办法,1979年,我只能遵父母之命,选择了川剧。

与川剧欢喜冤家一般的结缘,一晃也已将近40年。我从一个学员到演员,再到现在的重庆市川剧院院长,几十年中有很多艰难困苦,不仅有个人的,也有行业的。20世纪80年代至今,川渝两地共有200多个专业川剧团相继解散。但我选择坚持,政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既包括设施建设,比如重庆市川剧艺术中心,也包括剧目建设,比如《金子》等剧目入选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几十年我在川剧上的作为,那就是——不断建立文化自信。戏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综合审美的结晶,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底蕴深厚。所以,我唱得越久,就越敬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国家这些年来大力提倡“文化走出去”,川剧的创新,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国外的观众对于这样的探索是接受的、欢迎的。但不论采取怎样的新手段和新技术,我们都要留住川剧的魂。

艺术创作塑造时代风貌

吴为山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雕塑家)

光明日报记者郭超整理

作为党和人民培养的一名教师、艺术工作者和艺术基层机构的领导者,我亲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注意到,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很多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领域的优秀人物并不被世人所熟知。于是,我开始用雕塑来展现民族和时代的杰出人物,希望通过系列塑像来展现一个时代的文化品格。

我的初心就是去感受历史上仁人志士的雄心,感受平凡生活中所展示出的人民的力量和精神,感受改革开放的步伐。近30年来,我以自己的赤子之心,创作了近500件雕塑作品,主要内容均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和重大事件。我曾多次为伟人邓小平塑像。2014年应中央文献研究室之邀塑邓小平像,我着重把这样一位伟人置于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来塑造。我们这一代人,成长于改革开放,受惠于新时代,目睹了社会大变革中,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可喜变化,更感受到国家与民族前进的步伐。

艺术是有国界的,必须有本土文化的滋养。中国艺术就要用中华民族的精神来滋养。对于艺术家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把个人的情感融入到人民的情感当中去,把个人的眼光投射到世界当中去,把个人的追求融汇到国家的追求中去。艺术强调个性,但是在个性中要体现时代性、人民性,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有巨大的张力。

影视作品还原历史真实

陈力委员(八一电影制片厂一级导演)

光明日报通讯员路静怡、光明日报记者牛梦笛整理

回顾40年来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不仅焕发了国家的精神风貌,更有力支持与推进了中国艺术的蓬勃发展。

1990年,我开始拍摄第一部电影《远山姐弟》,后来在2013年年底特招入伍进入八一电影制片厂。能够成为一名军队文化影视战线上的战士,以电影为载体、以艺术化的方式为观众还原真实的历史,是我一生的梦想。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拍摄前,我们在老区武安的伯延采访了四个月,跟老乡们同吃同住,结下了深厚友谊。亲历过那段历史的老人们,流着泪给我们讲述了当年周总理在那里的四天四夜,这对每个创作者都是一次灵魂净化。2016年,电视剧《海棠依旧》播出后,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而随后的电影《血战湘江》获得了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多个奖项。

对于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把握革命精神和史实至关重要。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希望我们艺术工作者继续接受时代的检验,以更高的追求激励自己创作出体现民族自豪感、代表新时代精神的作品。

生活点滴见证社会变迁

欧阳黔森代表(贵州省文联主席、贵州省作协主席)

光明日报记者韩业庭整理

三哥从知青农场回城工作那年,我却从城里来到了乡下的103地质队农场。与当初“上山下乡”不同,那是1980年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已召开了两年,知识青年返城基本结束。那时的103地质队待业青年很多,大约有200人。当时,地质队归中央地矿部直属,从子弟学校初中毕业、高中毕业的落榜生,只能靠单位自行消化,因此这200多人就浩浩荡荡地到了地质队农场。1984年年底,我成为一名地质队员。不过那时,103地质队并不富裕,职工住的都是老旧低矮的泥墙平房。

1990年我离开时,103地质队的业务已跨出了地域限制,遍及全国各地,甚至海外。职工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泥墙平房逐渐消失了。2000年,我回访103地质队,看到一排排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当年的队友,有的人业务强,靠技术就能年收入百万;有的人则下海经商,不仅自己致富,还增加了地方的就业机会。

近日再次回访103地质队,立于新建的震旦广场之上,我看到一幢幢高楼大厦取代了当年的楼房。广场上老老少少,有人跳舞,有人打拳。目睹此情此景,我不禁向一旁的103地质队队长感慨:“103地质队能有今天,既不容易又了不起!”队长深以为然。总之,这几十年来,103地质队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也在改变,但永远不变的是留存在人们内心深处的那份改革记忆。

【民生篇】

关于民生,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至高无上,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利益的。

四十年白驹过隙,蓦然回望,中国贫困发生率已降到3.1%,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一步步成为现实并且获得新的发展。

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改革开放满载期许,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再次出发。

扶贫开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2017年的304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1%。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造了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5年累计减贫6853万人,消除绝对贫困人口2/3以上。

生活消费

20世纪80年代满足了温饱;90年代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开始普及。

21世纪第一个10年,住房、汽车开始作为家庭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2010年以来,旅游、休闲、异地养老等新兴消费爆发式增长。

就业状况

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我国9.6亿人口中有7.9亿农民,占82%;在4亿多从业人员中有农民2.8亿人,占70%,是典型的农业大国。

2017年,我国57%以上的居民生活在城镇,73%的从业人员在工业和服务业岗位工作。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各国都为失业率攀升焦虑的今天,我国把城镇失业率控制在了5%左右。

社会保障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只有20%多的就业人口享有社会保障。现在,以基本养老制度、基本医疗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支柱的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建成,结束了数千年来农民没有社会保障的历史。

全民健康

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度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8岁增加到2016年的76.5岁。

乡村振兴农民越来越有奔头

栗翠田代表(山西省原平市子干乡子干村党支部书记)

光明日报记者杨珏整理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靠天吃饭是我们村民认为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在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后,一切都开始改变了。1994年10月27日,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那一刻起,我就下定决心——要为村里的村民做些什么。2002年,我当选原平市子干乡子干村党支部书记,我又一次下决心——不干出点名堂对不起大伙。

我们利用已有条件,想方设法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发展乡村产业。这几年,我带着大伙儿一起干了点事,投资56万元,硬化、绿化、亮化村巷街道17公里,植树3600余株,安装路灯120多盏,还完成了3公里的通村河道工程;规划的生态绿色产业里,已建成苗圃基地500亩,以酥梨为主的干鲜果园近万亩……

现在我们村已经小有名气。新建的子干商贸广场上,有餐饮、百货、粮油加工等70多个门店,一个新集镇雏形正在形成,吸引了常住人口5000多人。村里办起了多家企业,还组建了5支建筑工程队走南闯北。村里不但有学校和养老院,还有图书室、微机室、远程教育网、文化活动广场等公益设施。

新时代,新希望,作为农村党支部书记一定要有新作为。我深知,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上,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我将继续团结带领子干村的村民们求新求变,寻找适合我们的发展路径,让村民的小康梦想变为现实。

基层医疗百姓越来越有保障

马文芳代表(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大岗李乡苏刘庄村村医)

光明日报记者王胜昔整理

我行医已经45年了,改革开放四十年里,我走遍村里300多户人家,亲身感受到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我经历过缺医少药的时代。1962年,在一个月内连失母亲和弟弟两位亲人,那时我就发誓:长大了一定当医生,服务乡亲,让母亲和弟弟的悲剧不再重演。

1973年,我从卫校毕业,开始追逐自己的“健康梦”。我始终坚持“把病人当亲人、不让病人多花一分冤枉钱”的行医准则,“送药到手,看服到口,不咽不走”,并把自己的诊所改名为“爱心诊所”。我建立了健康服务站,免费为60岁以上老人体检,60岁以下收取正常费用的1/3。多年来,我为村里1000多名40岁以上中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还给村里的孩子建立了计划免疫档案。

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爱心诊所”搬到了明亮宽敞的标准化卫生室,医用设备一应俱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更加关心农村老百姓的健康,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好了,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和报销比例逐年提高。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每一项跟居民健康挂钩的政策方针,都离不开我们这些基层医生。“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步入新时代,在奔向全民健康的道路上,我们乡村医生一样可以大有作为!

劳动关系企业越来越和谐

郑坚江代表(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光明日报记者曾毅、徐畅整理

1994年,我带领刚刚起步的奥克斯在空调行业艰苦创业。通过自主创新,我们不断开拓新市场,最终跻身中国空调业前列。这一切,都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

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工资集体协商,每年坚持给员工普调薪资。在薪酬设定、绩效管理、福利项目等方面,尊重、保障和促进个人发展。我对下属企业在员工收入方面有两个要求:一是员工收入每年必须提升5%及以上。二是奖金、激励的发放必须达到预算的85%及以上。此外,集团投入资金为员工新建公寓、职工之家和幼儿园,十余年坚持免费接送职工上下班、春节包车接送员工回家,为员工提供就医补助、购房优惠及免息贷款。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劳有所得”有了新的内涵。很多企业得益于改革开放四十年,对我们来说,为新时代发展贡献力量,是一个光荣的使命。

脱贫攻坚村里越过越红火

吉克石乌代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庆恒乡庆恒村党支部书记)

光明日报记者李晓东、周洪双整理

庆恒村地处大凉山腹地。群众贫困、交通不畅、基础设施欠缺,是改革开放前村里最突出的困难。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我们村搭上了跨越发展的快车。公路、电力、水利、网络等工程的建设,使村民致富有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方便群众了解外界,也为我们农产品走出去创造了条件,激发了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心。

党的十九大,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我们的村民也有了新的盼头。在脱贫攻坚战中,我们逐步做强一方产业,很多群众走上了产业致富的路子。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和解放乡火普村看望贫困群众,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打好今后3年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我们将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立志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创新创业就业大道越拓越宽

霍卫平委员(民革中央常委、甘肃省政协常委)

光明日报记者宋喜群整理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国家把解决群众的就业作为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地上本没有路”到“羊肠小道”,再到亿万大众实现就业创业的“康庄大道”,实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就业跨越发展。

在这样的改革大潮中,有无数人在不断追求、实现自己的就业梦、创业梦。我老家甘肃天水的“劳务红娘”张维林就是当地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杰出代表。20年前,他同大多数贫困群众一样,为维持生计走出贫困山村,怀揣着就业梦到江苏省务工,从此与劳务工作结缘。经过多年的奋斗打拼,他不但自己脱贫致富,还返乡创办了一所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成功探索出了以“招工—培训—输转—维权—引资”为流程的劳务培训输转新模式,创立全国劳务“400就业云平台”,帮助务工人员精准就业创业,打出了响当当的劳务品牌产业,成为甘肃数一数二的“劳务红娘”,他也因此荣获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近些年来,中央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放管服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等,有效应对了经济下行压力和以高校毕业生、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的就业高峰,全国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实践充分表明,在新时代解决好就业创业最有效的办法,仍然是依靠改革开放保驾护航。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改革开放将促进更高质量的就业、更大范围的创业,这条康庄大道将越拓越宽。

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越来越广

羊风级委员(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副镇长、田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光明日报记者王晓樱整理

这些年跟村里的老人聊天,他们常常笑呵呵地说:“现在政府越来越关心我们的生活了,我们一定要把身体养好。”

近年来,政府逐年提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标准,2011年他们每人每月才领70元,现在已经涨到了每人每月145元。

为了让老人们老有所养,特别是针对农村的困难老人,政府的帮扶和支持一年比一年多。我们田表村有羊元种、符小红两位孤寡老人。政府把他们列为五保户,他们俩每月能领取五保金600元。2018年春节前夕,政府还给他们分别发放了大米、腐竹、粉丝、腊肠、棉被等价值500元的生活用品。符小红现在住的平房,就是两年前在政府扶持下建起来的。羊元种现在住的瓦房,也列入了今年的改造计划中,马上就要建新房。

为了妥善安置孤寡老人、五保户及高龄单身贫困户,我们县在金波乡还探索建立了首家以村为单位的居家养老中心。该居家养老中心的特点是在危房改造过程中,将房子集中建在一起,建成开放式的养老中心,孤寡老人不必离开熟悉的家园。这既方便孤寡老人一起聊天、排遣寂寞,又便于集中照顾他们。住户无须交付任何费用即可入住,并有帮扶单位提供家私家电等。

2018年白沙黎族自治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8年将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大力推进乡镇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全覆盖,促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农村老年人的保障会越来越全,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住房安居制度设计越来越优

莫天全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房天下控股公司董事长)

光明日报记者周仕兴、徐畅整理

“安居才能乐业”,保障百姓住有所居可以有效提升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从事房地产信息行业已有22个年头。刚起步时,我无法想象22年后的今天,我们国家的居住环境能够达到这样的程度。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果,是属于中国的奇迹。

作为向市场提供购房租房信息的企业,我们不断创新,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信息,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有了重要的信息保障。同时,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浪潮之下,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便利,透明度也更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2017年下半年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房地产调控效果逐步显现。一线城市房产市场预期比较稳定,投机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

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为人民的住有所居不断贡献力量,积极推进居民住房保障,不断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本住房需求,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传统医药发挥优势越来越多

王伟明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

光明日报记者赵洪波、张士英整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经历了重大变革。我在三级甲等中医医疗机构从事医药研发30多年,对中医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深有感触。

新医改让病有所医成为现实。刚参加工作时,我院作为全国中医肾病治疗中心,常看到大量患者因为高昂的透析费用一筹莫展。新医改之后,透析费用大幅下降,尤其是中药饮片不纳入公立医院药占比控制范围,为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提供了保障。

这些年,基层中医医院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全国推进纵向医疗联合体建设,三级甲等中医院与各县级中医院建立了中医医联体,国家级和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在基层设立工作站,促进了优质资源下沉,有效提升了县域中医医疗服务水平。

通过推进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我们国家在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研究方面取得可喜进展,全国涌现出一大批中医特色专业和特色疗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对于掌握真实准确的中药资源数据、健全中药材资源保护、发展壮大中药产业意义重大。

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时,我们仍然需要在诸多议题上深入推进,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要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推进改革开放。

通许卫校学什么专业好2

“给我一盒布洛芬,最近偏头痛又犯了”。

一个35岁左右、身穿衬衣制服的女士走进诊所,说话时,眼睛直直地望向药架,并没看医生曹存才。曹存才起身,拿药、扫描、收账,女士转身走了。

2020年8月1日,这不到1分钟的过程中,这位女士根本不像在面对一位医生。曹存才说,现在人来买药都不过问他,“以前是医患合作,现在是顾客至上”。这一天,诊所一共来了四个人,一整天流水27元。

曹存才是陕西商洛市山阳县中村镇梅岔村的村医,相比于中村镇上的这间诊所,10分钟左右车程外的梅岔村卫生室更是冷清。前一天曹存才在那里留守时,除了邻村一位老人找他闲聊,其余时间无一人光顾。

看病的人太少了,全村人口不过1140,青壮年都出外打工了, 留下的不到一半,而且县医院距离梅岔村只有1小时左右车程,“(村民)有点病就去县医院”,曹存才说。

病人少了,医生也在减少。截至2019年底,全中国有乡村医生79.2万人,而2018年还有84.5万,1年减少5.3万;2012年时有102.3万人,7年减少了23.1万人。

山阳县共有村医533人,41-60岁的占57%, 60岁以上的占13%;中专或相当于中专水平的占62.3%,没有学历的占30.3%。呈现出学历偏低、年龄偏大的特点。

乡村医生的前身——赤脚医生——在最辉煌的时候有接近500万人。在缺医少药的年代,他们为当时9亿农民提供了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到了现在,学历、年龄等等因素成为挡在面前的一道坎,并随之带来收入、养老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曹存才的父亲和已去世的妻子也是村医,儿子也想当村医,他们祖孙三代的人生故事,是从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的历史缩影。

从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

出西安市,沿高速路往东南行驶150公里,便是山阳县。从县城出发,沿219乡道折入秦岭深处,一路向东40公里,便到了中村镇。

52岁的曹存才从1994年开始在距中村镇8公里左右的梅岔村行医。他个子不高、很瘦,操着浓重的陕西方言,开着陕A牌照的白色捷达——这是5年前,小儿子在西安为他购买的,出诊路途遥远,汽车是比摩托车更安全的代步工具。碰上汽车到不了的人家,便下车步行。

曹存才的父亲曹贤文今年81岁,17岁开始在村里行医。小学毕业的他当年算得上村里的文化人,医术全靠自学。如今,他还声名远扬,常有邻县的私家车来接他去看病,诊疗费看个人诚意,一条烟,一瓶酒都行。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作出指示,要求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从此以后,依托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国大力培养半医半农的卫生人员,被称为“赤脚医生”。

曹贤文不会骑自行车,不管多远都靠步行,很多时候,出诊回来天都黑了,只能借着月光走,行至某个山坳处,听见远远近近地狼嚎,心里发怵,山里常有野猪出没,猛然窜出来,也把人吓得不轻。

20世纪70年代,曹存才十来岁时,常常跟着父亲出诊,他记得一回,父子俩在苍茫的群山之中上坡下坡,一连翻了7座岭。这期间,赤脚医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近500万的人数,远远超过了当时卫生部拥有的卫生人力总量(220万名卫技人员)。

卫健系统一位业内人士说,最高潮的时候,有文化的青年从一个生产队选出来,送到县里卫校培训半年左右,回去就当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以慢性病和一些常规性的公共卫生项目为主,急诊、急救也是重要工作,例如吃东西卡住、心脏骤停等等,能够及时抢救。

跟着父亲出诊的期间,医学能够给农民带来福祉的信念也慢慢根植于曹存才的内心,他记得,一个不知为何蜷着腿的小男孩,经父亲诊治半年后,竟慢慢站了起来,后来恢复了行走,还娶了媳妇,生了三个娃。

曹贤文常教导儿子,有两个职业最受人尊敬,也一直被需要,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教师。曹存才深以为然,他在心里默默立下志愿,希望跟父亲一样,当一名医生。

上世纪80年代,农村集体经济解体,合作医疗制度随之瓦解,曹贤文从一名“赤脚医生”转变为“乡村医生”。

1994年,曹存才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成为了梅岔村的村医。

曹存才和父母。以下图片均为杨媛所拍摄。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旧日荣光

1990年曹存才考入山阳县卫生职业学校,是该校招收的第一届学生。1994年毕业时,由于实习期表现出众,曹存才留在了山阳县中医院做内科医生,是一次死亡事件让他决定回到家乡。

当时一个村妇即将临盆,他前去接生,发现产妇的宫缩不明显,还有无痛性出血的症状,他判断村妇很可能是前置胎盘(指胎盘组织延伸至覆盖宫颈内口,可引起严重的产前和/或产后出血),遂建议送往县医院,但村妇的爷爷是当地的赤脚医生,自作主张,只将老树皮烧成灰兑了糖水给产妇喝,未采取更多的救治措施。

当他再次收到通知时,产妇已经大出血死亡。这个惨烈的场景让曹存才深受触动,原来赤脚医生的专业水平堪忧到如此地步,随即决定从中医院辞职,回到村里当了一名村医。

50多个同班同学中也有3、4个毕业后当了村医,但有的从商、有的转做教师,还留在村医岗位上的,唯有他一个人。

老师徐毓才欣赏他坚韧好学的品质,卫职校期间对曹存才多有关照。在一篇文章中徐写道:“后来,我到了县医院,经常发现他转送病人上来,也不时接到他的询问某某疾病诊治方面的电话,也听到县医院多位专家说起曹存才咨询医学问题,可见,他是多么的好学”。

后来徐从政,无论官衔怎么变,曹存才依然叫他徐老师。如今,他自觉混得差,唯恐老师失望,每次去县里都不敢拜访。

回到村里,曹存才深得村民的信任,当时大多农村的接生员都是女性,他是少有的男接生员,但不管是自己村的还是邻村的产妇都喊他去接,每年接生20来个新生儿,接一个可收取200多元的医药费。

在山阳县中医院实习时,曹存才受过外科技术培训,才出来工作的他胆子也大。1996年,一个村民砍柴时误伤了跟腱,脚耷拉下来,那人嫌医药费太贵,不敢去县医院,找到曹存才,喊他大胆地接,接成啥样他自己都认。曹存才和妻子配合,打麻药、抗生素、又一针一线把断裂的肌腱缝接了回去,后来那人也慢慢恢复了行走。曹存才记得那次手术用了5、600元的药费,“要是送去县医院,没2000元下不来”,谈起这段,曹存才自豪满满。

1994年到2000年期间,村医出诊费按照距离远近,一次5到10元不等,当时药品零差价政策还未出台,卖药钱也是自己的,他为人和善,村民看病时带常给他捎带一瓶酒、一袋米、一桶油之类的小礼品。曹存才说,那期间不说能存下多少钱,至少零花钱没缺过。

1999年,他在父母的老房子旁修了座二层小楼,地皮、工价算下来一共7万元,自己掏了两万,向地质队的舅舅借了5万。那时候县城里的万元户都少,自己的二层小楼着实风光。

2000年,曹存才把新房一楼改建成100平米的六室隔离诊所,有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资料室、值班室,是全镇第一家甲级规范药房。

曹存才的二层小楼,旧的村卫生室就设在一楼。

一段历史的缩影

2013年,村卫生室从曹存才家里迁出,搬到离家5、600米的新址,妻子去世后,曹存才也搬到镇上租房住。如今,旧宅二楼上还挂着褪了色的、稍显破败的“梅岔村卫生室”字样的牌匾。

而卫生室的风光不再,发生得还要更早一些。

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正式实施,梅岔村卫生室也实行药品零差价,让利给患者,为了弥补村医的利润损失,国家政策规定给村卫生室一定补助。

虽然零差价,但药品的种类有限。中国社科院学者朱恒鹏主持的一项新医改调查报告显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村医过去习惯使用的药品中约有42.5%未被纳入基本药物目录,因为药物品种有限而不去村卫生室就医的患者比例高达72.5%。

现在,村卫生室无人看病买药,曹存才感到村医工作的重要性在打折,再加上交通方便、出行半径扩大使得选择更多,村民对村医的态度也在发生转变。

卫生室有时一天都来不了一个病人。2016年,曹存才获得“最美村医”荣誉称号,商洛电视台为此制作了一期节目,需要村医在村卫生室看诊的场景,工作人员架着摄像机等了好一会儿都没见人前来看病,他们便把曹存才请到山阳县的某个卫生室拍了几组镜头了事。

新的梅岔村卫生室,有时一天都来不了一个病人。

最困扰他的,是养老问题

梅岔村现在共有两位村医——52岁的曹存才,以及45岁、中学毕业后自学医术的刘有福。两人分工明确,刘守着村卫生室,同时负责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统计工作;曹负责一般诊疗和全村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坐上曹存才的白色捷达,深入农村腹地,在一些农户的外墙上,还可以看到退了色的防疫标语,娟秀的毛笔字出自曹存才之手。疫情期间,曹存才忙前忙后,每天给外出务工回村的住户量体温、一户户摸排可疑的村民,还把诊所里仅剩的20只外科口罩捐给了村防疫工作组,他自己只有防疫组发放的3只n95口罩换着戴,坚持了近3个月,最忙的那段时间,一天走了两万多步。这些工作都是无偿的。

梅岔村一共有14个精神病患者、16个糖尿病患者,61个高血压患者。这些患者是曹存才的重点关注对象,但他能做的也有限。

村民李玉华的丈夫杨树患精神分裂症29年,发病的时候,会脱得一丝不挂,漫山遍野地跑,一边跑一边怪叫。每当这种时候,李玉华便拿好水和药去撵,撵上了喂他吃药,药效很快发作,杨树身上没劲儿了,人也迷糊了,她便领着他慢慢走回家。

李玉华很感激曹存才,说他每个月都来,让她心理上有个依靠。曹存才说自己也帮不了什么忙,只能叮嘱她定期给杨树喂药。

曹存才把患者的农合本排列好拍照。

曹存才的收入主要分为三块:基本医疗服务补助(药品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三统一”补助)一年1万2左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一年1万元左右,一般诊疗费一次5元。林林总总,加起来一年的收入能有3万元。这个收入不高,但在农村也算马马虎虎。

最困扰他的,还是养老问题。“你能把这个事情给我呼吁一下,我就放心了。”他说。

虽然政策层面早有设计,要完善乡村医生养老保障,但在全国多个地区却迟迟不能落地。作为全中国第一批赤脚医生,曹贤文现在一个月也才领取500元左右的养老金,包括农村“八大员”养老补助200余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100多元,以及针对80岁以上高龄老人养老金100多元。

徐毓才表示,“目前所有乡村医生,除极个别自主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外,大部分按照城乡居民身份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般到了60岁,每月最少75元,然后根据年龄等因素,各方面算下来,每月能有100多元。村医养老补助的标准有的地方是400元,可能还有200、300元的,最高的就是6、7百元,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是各省自己定的,总体上这个标准非常低。 ”

曹存才这些年的荣誉证书。

儿子接班

待遇、编制、养老障碍三大问题,使得乡村医生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越来越低。

2019年6、7月,分别爆出了河南通许县64名村医、黑龙江依兰75位村医辞职的消息。

曹存才的大儿子曹超今年32岁,从某网络中专学校毕业后一直在外务工,打拼了好几年都没能攒下钱。2016年初,曹存才在镇子里给曹超说了个媳妇,并允诺婚后不久就在镇上给小两口买一套房子(镇上的商品房1000元/平米,须一次性全款付清),如今早已过了当初定下的兑现日期,房子没买成,小两口带着一个八个月、一个两岁的儿子在镇上租房住。曹存才心里过意不去,他总觉得儿媳妇埋怨他。

曹超在镇上没有固定收入,定亲时,岳母希望他能够继承村医职位,好在镇上稳定下来。眼看着这些年村医也挣不下钱,曹超不太甘愿,其实曹存才也不看好,但眼下没有更好的出路, 2017年曹超报考了陕西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师承”班,跟着老中医学习一年后出了师,在镇上的诊所工作。

今年7月,曹超和曹存才分别在西安和安康参加了执业医师资格证考试的实践技能项目。通过了,便可以参加8月21号的笔答考试。曹存才心忖,曹超没有医学基础,可能考不过。至于他自己,这已经第三次参加执业医生证的考试了。

8月8日,曹存才发来一张图片,是他实践考试的成绩,他语气兴奋,说父子俩都通过了。

以上内容 杨媛 吴晔婷|撰稿 徐卓君|统筹 王吉陆|责编

致敬!乡村医生

以下内容转自:人民日报全国党媒平台

从珠海到怒江,她三年里进山200多次,背篓背着医疗器械,一次次翻山越岭,为山上的6000多户贫困家庭建立健康档案,人们称她为“背篓医生”。今天,我们把她的故事画了下来。

//////////

通许卫校学什么专业好3

  • 本周末秋分!河南全省有雨,局部大雨!

    本周六就是秋分了,说好的秋天呢!别急,降温可能真要来了,昨天雷雨、大风天气已经光顾了商丘,民权、虞城甚至下了冰雹。而更大范围的降雨还在后面,后天起全省迎新一轮降雨,23日夜里,降水范围扩大、南部降水强度加强,全省大部分地区有小雨,其中黄淮之间部分地区有中雨,局部大雨。

  • 河南新添7家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河南省新添7个成员,分别是:封丘、兰考、杞县、柘城、洛宁、通许、济源。 至此,我省国家级示范区总数已达30家,稳居全国第二。2017年,我省新推荐的7家国家级示范区经总局文件审查和现场考核,全部符合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和考核相关规定相关要求,被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现场考核通过率达百分之百。

  • 郑州地铁6、7、8、9、10、11号线21座车站下月底开工

    记者从市建委网站获悉,郑州地铁6、7、8、9、10、11线21座车站,作为市政控制性节点(地下交通)工程交通设施,本月19日至25日开始土建施工招标报名,计划10月31日开工,计划竣工日期2022年6月30日,施工周期为56个月。

  • 再闯红灯小心上头条!河南将推广行人闯红灯抓拍系统

    9月20日,河南省交警总队对外通报解决城市交通难题所采取的几项措施,针对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总队要求各地交警部门在重要路口安装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抓拍设备和人脸识别系统,实现对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的自动抓拍和曝光。

  • 郑开城铁延长到开封火车站!老火车站将被拆除重建

    记者郑开城铁延长线项目目施工方了解到,目前项目四座桥梁之一的开封特大桥已完成50%,进入大面积施工要等到明年春天。根据规划,延长线从郑开城铁宋城路站南引出,沿陇海铁路北侧向东,跨北宋东京城外城墙遗址、油库铁路专用线,从既有开封站站房同侧引入开封站。项目工期为3年,预计将在2019年年底前具备投用条件。根据规划,开封火车站将拆除重建,各类房屋建筑面积为29589平方米,新建旅客地道、行包地道、旅客天桥各一座等,并在站内增设城铁场站。

  • 河南又多一所大学,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正式揭牌

    昨天上午,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正式揭牌,它的前身是安阳地区卫校,30年前改称濮阳市卫生学校开始,如今已经有67年办校历史。今年3月份经省政府常务办公会议批准、5月份经教育部备案,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具备了完整的高等教育独立招生办学资格,本年度已实现大专独立招生计划1000人的目标。

  • 满月婴儿坐火车不哭闹?郑州铁警再破跨省贩婴大案!

    前段时间,郑州铁警凭借“凉水冲奶粉”的细节破获贩婴大案的新闻赢得无数人点赞!这次,郑州铁警再次立功,还是在那辆成都开往郑州的K870次列车上,这次是乘警长王永健,他发现一对夫妻带着一名刚满月的婴儿,但是孩子在十几个小时候完全没有哭闹,于是起了疑心,追问之下,牵出贩婴大案。

  • 电动车业不景气?郑州电动车维修师傅年入十几万

    老张是航海路电动车市场的老商户了,眼看一年一度的金九银十到了,他却高兴不起来。“今年别提金九银十了,能维持住生意就不错了。有些配件商开了三个月,一个客户都没新增。”但是,社区周边的电动车维修点却生意火爆,有的“麻雀”店甚至年入十几万。

  • 郑州火车站遗落手提箱,打开一看20万元现金!

    安检口的手提箱打开后,竟装满一沓沓现金,共计20万。这么贵重的物品,竟被人遗落在郑州火车站的安检口附近。为寻回失主,郑州铁路警方立即广播寻人,很快将失主找到。原来,是一位女士只顾打电话,将手提箱落在了安检口。

  • 超拉风!郑州惊现最新版小黄车,回头率百分百

    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爆料,郑东新区CBD的地铁口出现了一种新的共享单车,这就是网上流传的“厉害了我的国”小黄车,骑上去非常拉风!

  • 河南50对职工迎新婚 汉风古韵演绎“千年爱恋”

    日前,济源市总工会为50对新人操办了一场隆重的汉式集体婚礼。婚礼现场,50张几案整齐地排列,几案上的铜盆、汉盘、葫芦杯等无不带有“历史”的味道。新人身着喜庆的汉服,依次行沃盥之礼、同牢之礼、合卺之礼、解缨佩绶等礼节,绵延千年的古老仪式显得格外浪漫。

  • 郑州一小区频频上演电梯惊魂,停运17部!

    近日,郑州英协路的东方明珠小区业主不断向记者反映,称小区17部电梯存在严重事故隐患,被工商质监部门要求停运整改。有单元的业主集体同意愿意更换电梯,但是,金水区房管局物业科工作人员却告知他们,电梯可以使用,修修就行了,没必要更换。业主认为维修基金是我们自己买房交的,买电梯不够的钱也是我们自己出,全部是自己的钱,用着咋这么难?

  • 焦作市一老板成老赖,民航飞机坐不成,自己飞机被查封

    债务人王某住在焦作,在北京经营一家航空俱乐部。2014年4月,王某作为公司法人代表以从事航空俱乐部经营为名,向焦作的郝某及其妻子先后借款200万元,借款期限为一年。借款到期后,郝某及其妻子多次向王某催要欠款,始终无果。执行干警马上查封了其两架飞机,据了解,这两架型号为B-9541的飞机是从捷克引进到中国的,2014年的售价约150万元/架,主要用于飞行训练、娱乐飞行、航空体育飞行等。


来源:大河客户端综合

编辑:裴申申、郭兵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7日 星期五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通许卫校学什么专业好就业(通许卫校学什么专业好)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90175.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