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有长征精神的人的故事有哪些(有长征精神的人的故事)

2023-03-10 03:14:01 技术常识4 真实分享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5446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4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7岁参军,9岁长征,96岁老红军向轩:红星耀童年 理想照终生,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军号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长征精神的人的故事1

来源:学习军团·中国军号

作者:杨明月 毕丽媛

9岁的时候,你在干什么?

去年7月,“长征路上年龄最小的红军”词条登上微博热搜,引起网友热议。热议的对象,是1935年9岁时走上长征路的老红军向轩。

一位网友的评论,引来最多点赞——

“9岁长征……9岁的我还在玩泥巴呢。致敬!”

另一位网友回复:“有这些9岁参加长征的人,才有我们9岁还能玩泥巴的日子。”

在西部战区总医院,记者见到了96岁的老红军向轩。见到记者前来,老人从床上慢慢起身,坚持要坐在沙发上接受我们的采访。老人面色红润,看上去气色不错。

“向老的右眼早年在战场上负过伤,几乎失明,只能看见一些轮廓。左眼患有白内障,十几年前做过手术。”照顾向轩多年的护工向德容告诉记者,因为身体原因,老人已经有些日子没下过楼了。

因此,对向轩的采访,是在记者一遍遍重复“您休息一下,一会儿再讲”和他一遍遍重复“你听我说”中进行的。

向德容说,老人每天的午饭时间“雷打不动”,都是11点40分。可采访这天,到了中午12点,即使记者和向德容一再劝他先吃饭,老人也没有停下来休息的意思——

“为什么我要和你说?我们那个时候的事,现在知道的人越来越少了。我顾不得吃饭。”

图片

用从“妈妈”身上学来的枪法,把子弹射向敌人“我的母亲是贺满姑,满意的满,姑娘的姑。她是贺龙的妹妹,排行老五……”采访中,向轩几次对记者重复这句话。“老来多健忘”,半小时前和记者的对话,难以在向轩脑海中留下痕迹。但谈及自己的革命经历,贺满姑这位将生命献给革命事业并指引儿子走向革命的母亲,是向轩每一次“重复”讲述时毋庸置疑的开头。上世纪20年代,革命大潮风起云涌。在湖南桑植,贺龙的大姐贺英在丈夫牺牲后,与妹妹贺满姑率领地方群众武装继续开展顽强斗争。1928年,因被叛徒出卖,贺满姑不幸被捕入狱,连同她的3个孩子一起被关进大牢。贺英设法买通监狱看守,把向轩兄妹三人救了出来。后来,在狱中受尽折磨的贺满姑被残忍杀害。“他们把我母亲钉在架子上,手脚都捆起……”向轩从沙发上颤巍巍地站起来,张开双臂,向记者描述母亲牺牲时的悲壮场景。母亲牺牲时,向轩只有2岁。他对母亲的全部“记忆”,来自大姨贺英和大舅贺龙的讲述。“他们说母亲年轻时就比较泼辣,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我也是这样。”对于自己几乎没有任何印象的母亲,向轩十分自豪。此后,向轩跟着大姨贺英生活,有了第二个“妈妈”。贺英没有子女,把向轩当成亲儿子疼爱,战斗之余常抽出时间手把手教向轩打枪,“不过大姨平时总是把枪收起来,只有打靶时才给我用,怕我年纪小惹祸”。1933年5月,因叛徒告密,游击队驻地被敌军重兵包围,贺英不幸负伤。她把年仅7岁的向轩叫到身旁,交给他一把手枪和一个布袋,布袋里装着2枚金戒指和5块银元,“大姨让我赶快走、赶快走,找大舅、找红军报仇”。带着贺英的临终嘱咐,小腿中弹的向轩一瘸一拐地跑到后山,找到一块大石头躲起来。“我当时毕竟是个孩子,一开始没察觉,后来低头看到腿上的血就哭了起来。”直到接应的游击队赶到,赶跑了敌人,才在后山找到向轩,把他背下山。这一次负伤,在向轩身上留下难以消除的瘢痕——向轩挽起右腿裤脚,因缺少运动肌肉有些萎缩的小腿上,至今留有一块鸡蛋大小的“坑”。对向轩来说,更大的伤痛来自他亲眼目睹了“妈妈”的牺牲。未来的日子里,这个小红军用“妈妈”教给他的枪法,把子弹一颗颗射向敌人。2015年11月,红军后代邓玉平拜访向轩。她告诉老人,她去了贺英牺牲的地方,那里保护得很好,墙上的弹孔清晰可见。向轩红了眼眶:“我真是好怀念她们,我也想回去看看。”“大家始终有一种信念,一种无论如何都要走下去的信念”“这个不太像我。”向轩的眼前,是一张小红军雕塑的照片。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头戴八角帽,身穿红军军装,瘦弱的肩膀被三杆枪压得有些弯曲,左脚上前坚实地踩在泥泞里,侧身回望,眼神炯炯。向轩的直言不讳,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5月14日,云南省昆明市政协调研员庞博河和香格里拉市上江乡士旺村村委会主任李正兴,带着这张照片来医院看望向轩。1936年4月,红二、六军团北渡金沙江后,曾在士旺村等地休整。近年来,士旺村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建起了红色学堂,还计划建一座红军文化广场,安放一个以向轩为原型的小红军雕塑。他们特意前来,想让老人对雕塑的创作提些意见。“这是以您长征中‘红小鬼’的形象为原型创作的,表现您和红军将士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大家在一旁解释。贺英牺牲后,向轩一路辗转找到红军,找到大舅贺龙,留在队伍里成为一名红军战士。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1.7万余人,在贺龙率领下从湖南桑植开始长征。年仅9岁的向轩成为长征路上年龄最小的战士。向轩所在的通信班有十几个“红小鬼”。“长征路上,最大的困难是缺少粮食。前面的人把草上头一截吃了,后面的人就吃根根。我们那时候是小孩子,处处受到照顾,比其他人要好一些。我永远不会忘了战友的恩情。”即便总是受到照顾,那也是以艰苦卓绝著称的长征,要靠自己的双脚一步步向前走。还是个孩子的向轩,总跟在贺龙的妻子蹇先任身边。蹇先任经常背着还不会走路的女儿,手里牵着向轩,一步一步向前挪。“长征虽然很苦,牺牲的人也很多,但大家始终有一种信念,一种无论如何都要走下去的信念。我也是这样。”向轩说,那时一路上总能遇到敌人袭扰,有时早上六七点敌机就飞过来,“后来我们总结出经验,那些飞机不是总在大路上飞吗?我们就走小路,他们飞他们的。”“就在你们这里,我还挨过大舅贺龙的巴掌。”长征时曾路过的士旺村来人看望,让向轩很感慨,想起一段往事。长征路上,红军非常尊重沿途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那一天,贺龙前往中甸县(今香格里拉市)噶丹·松赞林寺赠送礼物。向轩当时是贺龙的警卫员,跟着进了寺庙后,他一时好奇,摸了一下庙里的佛像,被贺龙打了一巴掌,当场就哭了。李正兴告诉向轩,士旺村百姓几十年来不忘红军,现在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产业,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向轩高兴地拿起笔,写下“红军万岁”赠予士旺村。“打仗不要怕死,越怕死越要死”除了右小腿的伤疤,全身26处负伤还在向轩身体里留下几枚弹片。那是烽火岁月留给他的“纪念”。1936年10月,10岁的向轩跟着队伍结束长征,后来留在延安补习文化课。开国少将李文清的儿子李海告诉记者,父亲曾跟他讲过,1938年他担任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参谋长时,曾率部挺进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当时,师长贺龙想把向轩放在715团,跟着队伍参加抗日。“我父亲当时觉得向轩年龄太小,才12岁,而且根据地战事频繁。但是贺老总坚持要把向轩放在一线部队,向轩自己也要去。后来几次沟通,怕向轩给部队‘添麻烦’,这才作罢。”两年后,14岁的向轩还是如愿前往抗日一线,在358旅警卫连任副连长。炮火硝烟中,他一路征战,参加了宜川、宝鸡等战役战斗。“打仗不要怕死,越怕死越要死。”这是向轩从多年的枪林弹雨中总结出来的经验。1948年夏,在陕西大荔的荔北战役中,因部队缺少重型武器,时任西北野战军358旅工兵连连长的向轩,用改装的土炮轰开敌人的碉堡。但敌人负隅顽抗,炮火中向轩身上多处负伤,右眼几乎失明,至今还有弹片留在体内。“从小父亲就喜欢给我们讲他们吃过的苦,讲当年的战斗故事。”二儿子向国荣回忆,小时候有些事他听不太懂,也没放在心上,长大后才慢慢明白,父亲是想让后辈了解过去的“苦”,才能更珍惜今天的“甜”。向国荣曾在北京卫戍区服役,退役后在四川电视台工作。2014年退休后,他和几个同事一起走访多位健在老红军,留下不少珍贵的影像记录。他的初衷,是想代替年迈的父亲看看老战友。老红军们看到他们上门,都很高兴。有的老红军给他们表演刺杀动作,“好像回到他们年轻的时候”。更多的老红军,因为身体原因已经很难沟通,但他们还是想尽力表达些什么。向国荣试着给自己年仅6岁的外孙讲父亲的故事。他一开始没抱太大希望,但过了一阵子,他发现外孙“听进去了”——今年3月,向轩过96岁生日。曾外孙送给向轩一幅画,上面是他画的鲜红的党徽。这个生日礼物,向轩非常喜欢。(学习军团·中国军号出品)

有长征精神的人的故事2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上世纪的一部经典电影

相信很多朋友都不陌生

它就是《永不消逝的电波》

“同志们,永别了,

我想念你们!”

电影中的这句遗言

感动了无数人

因这部电影的上映

一个人第一次走进了

无数观众的视线

他是中共“隐蔽战线”上的一名战士

曾向党中央发送了无数珍贵的情报

他就是电影主人公李侠的原型

电台英雄李白

发生在李白身上的真实故事

远比电影更加惊心动魄

他此生发出的最后一份电报

也远比电影更加令人心痛……

让我们一起走近李白的传奇人生

重温一部真实的《潜伏》

这是国家安全部档案馆解密的

一份绝密档案:

《逐日工作报告表》

这份档案公开了

1948年底至1949年初

中央情报部电台与在沪主要秘密电台

李白负责的电台“峰台”

最后通联情况

“他(李白)说我们声音小,我们的另一份报正在发,忽然听到他急促地拍,叫‘等一等’,随着就拍出‘再见· · · — · —’,时间是1点50分,后来再也没出来了。”

“我们的第二份报只发了20个字。”

1948年12月30日0点

中央情报部电台按约定时间

与李白的电台通联

上机人员为报务员李康将

0点至2点20分

共抄收了4份电报

发出1份电报

当天

“值班人”一栏中的“将”

正是李康将

● 李康将:

当时电报的动作突然停了,而且打出无线电用语的信号,说等一等。等了半天,他又匆匆忙忙发了一段无线电用语的信号,说再见。我觉得很奇怪,赶紧汇报给领导这个情况。

“峰台”失联后

中央情报部安排报务员李康将

在1948年12月31日至1949年1月22日

0点至1点15分坚持守听

在这份文件中

可以看出

一连22天 都没有联系上“峰台”

最终在1949年1月23日

停止守听

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

李白为何在通联过程中突然失联?

被捕前一刻发出最后的电报

李白 原名李华初

湖南浏阳人

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过秋收起义

后参加工农红军

负责毛泽东、朱德等人的通信工作

李白曾专门跟无线电专家学习了无线电技术

长征后

任红五军团的电台台长兼政治委员

1937年7月 全国抗战爆发

中共中央决定在上海重新设立秘密电台

年仅27岁的李白

承担起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在日军严密监管的上海

李白购买零件

完成了电台的组装

上海与延安之间

一道道往返红色电波

架设了一座无形而坚牢的“空中桥梁”

在艰难危险的工作环境中

他和组织上派来

以“妻子”身份协助工作的裘慧英

相处出了感情

1940年

经组织批准

两人结为革命伴侣

电台不仅见证了李白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更见证了他们真挚淳朴的爱情

根据如今已解密的电报来看

皖南事变的真相

上海的吴淞口设防等重要情报

都是李白秘密发往党中央的

李白在上海坚持开展了

十多年的地下斗争

曾被捕入狱

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后

转赴浙江、江西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1945年

李白回到上海

化名李静安

在中央情报部潘汉年情报系统上海组织

担任报务员

1948年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

国民党政府的统治摇摇欲坠

为做垂死挣扎

国民党在国统区内

对人民的镇压和管制更加残酷

中共设在上海的秘密电台

也被国民党盯上了

1948年12月29日

李白接到了一份重要情报

需要他在30日凌晨发给党中央

在和党中央约定的发报时刻

李白冒着生命危险

打开了发报机

裘慧英则在一旁

警惕地注视着外面的动静

在发送情报时

被敌人测出电台位置

李白也觉察到外面的异常情况

先发出警示信号

叫对面的报务员‘等一等’

随着就拍出‘再见· · · — · —’

他快速发完警示信号后

迅速地隐藏好电台

叫裘慧英把儿子送到楼下

不一会儿

一帮军警撞开了李白的屋门

李白不幸被捕

“峰台”从此失联

此时电台的另一端

收到“峰台”警示信号后

便再没有了消息

报务员李康将十分担心

她不清楚“峰台”的情况如何

赶紧向上级领导汇报了情况

李康将回忆说

“峰台”发报速度一般很慢

是为了让对面报务员一次性抄收准确

每次秘密通报时间很短

电报底稿发完即销毁

往往没机会和时间去复核

最后一次与“峰台”通联

对面却急促地拍

叫“等一等”

随后就拍出“再见”

李康将并不清楚当时发生了什么

只是如实记录了“峰台”失联的情况

事后

她们按照领导指示

继续守听“峰台”

然而一连多天

都没有消息

上海解放 没人知道李白已经牺牲

1949年1月1日

潘汉年情报系统启用备用秘密电台

发电报告:

李白夫妇被捕 “峰台”被破

李白被捕后

国民党军警对他

进行了长达30多个小时的连续审问

使用了各种刑具严刑拷打

李白拒不吐露半个字

1949年4月22日

李白被关押到蓬莱路警察看守所

在狱中

李白曾对妻子说:

天快亮了

我所希望的也等于看到了!

1949年5月7日晚

李白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

牺牲时 年仅39岁

“等一等……再见”

也成了李白烈士临别之际

用红色电波留下的绝笔

20天后

1949年5月27日 上海解放

但在当时

并没有人知道李白已经牺牲

上海解放的第三天

时任中共中央情报部部长李克农

给上海市长陈毅发来电报

请他查找李白的下落

陈毅立即展开调查

并指定专人联系了李白的妻子裘慧英

在浦东戚家庙挖出的12具尸体中

裘慧英一眼就辨认出了李白

1949年8月

中共上海市委将李白等烈士的遗体

安葬于龙华公墓

举行了追悼会

并追认他们为革命烈士 立碑纪念

李白

誓死守护党秘密电台的电台英雄

从1937年派往上海到壮烈牺牲

默默奉献12年

他的名字一直不为人知

曾主要负责联络“峰台”的报务员李康将

也并不知道对面联络的就是李白

仅仅知道是上海秘密电台

直到1958年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映

李白的故事才第一次向世人公开

李康将这才知道

原来与自己联络的另一端是李白

以及当时上海秘密电台的情况

来源:CCTV国家记忆

责任编辑:纪春艳

审校:柳林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有长征精神的人的故事3

来源:学习军团·中国军号

作者:裴贤 陈典宏 冯强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清晨,熟悉的旋律从广西南宁联勤保障部队第923医院的一间病房传出。躺在病床上,105岁老红军郝毅慢慢睁开眼睛,静静地聆听每一个音符。“这是父亲最喜欢的歌曲。”郝毅的小儿子郝忠伍说,“父亲说过,这首歌,他还是个战士时就爱唱,唱了一辈子,喜欢了一辈子。”80多年前,红军战士郝毅行进在长征路上,跟着队伍唱;离休后的30多年间,“红军爷爷”郝毅走上讲台,带着孩子们唱;如今,躺在病床上的郝毅,默默地在心里唱——这段曾响彻雪山深处、茫茫草地的旋律,他会永远唱下去。红星照耀的长征1974年,电影《闪闪的红星》上映。57岁的郝毅带着家人,搬着小板凳,坐在营区的露天电影院,一连看了好几次。电影中,乡村少年潘冬子细心保存着父亲随红军队伍离开时留给他的一颗红星帽徽。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他逐渐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踏上新的征途。抬头望着幕布,时任广西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的郝毅,眼含泪花。出身贫苦、饱受地主欺压……从“潘冬子”身上,郝毅仿佛看到自己当初的模样。那颗“闪闪的红星”,也曾为他照亮前进的路。1917年,郝毅出生在安徽金寨白塔畈村。一家人靠卖挂面和豆腐艰难维生。1932年初,红四方面军途经白塔畈村。“打土豪,分田地”,亲眼目睹红军“替穷人出气”“为穷人撑腰”,郝毅第一次感到生活有了希望。“拿起武器,为穷人战斗。”15岁的郝毅报名参军,成为红四方面军少共国际团的一名小战士。一道清晰的伤疤,至今仍清晰地“刻”在郝毅的左小腿上。那是他戴上“八角帽”后,敌人留给他的第一枚“纪念章”。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转移途中,在湖北枣阳土桥铺遭遇敌军围堵。完成阻击任务撤退途中,一枚弹片击中郝毅的左腿。天黑路陡,踉踉跄跄走向山头的郝毅,不小心滚落下来……再次醒来时,他已被当地老乡救起。经过简单救治,郝毅一心想去追赶大部队。左腿受伤难以行走,他就拄着木棍,一瘸一拐往前挪。饿着肚子走了两天,郝毅遇到一支红军队伍,从此开始“三条腿”的行军路。“难啊!三条腿走路难啊!”随部队转移途中,郝毅体会到什么叫“九死一生”:他忍着剧痛向前走,敌机就在空中扫射;腿上的伤反复化脓,最严重时伤口生出蛆虫。70余天,拖着伤腿走了2000多公里——郝毅把这段从军之初的经历,看作此后参加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序曲”。“头顶有红星,心中不迷途。”郝毅曾这样告诉子女,“我就跟着队伍走,走到哪儿当时真不知道。但我相信,只要跟着党、跟着红军,就能得解放。”“你们不知道的长征”“长征苦吗?”“雪山冷吗?”“草根真的能吃吗?”……当郝毅到南宁市各中小学宣讲长征故事时,从课本上读到“长征”的孩子们,总是这样向“红军爷爷”求证。“长征,一是走路,二是打仗。两万五千里,靠双脚一步一步走。前有敌人,后有追兵,走一路打一路。”郝毅这样回答。1983年,从广西军区后勤部顾问岗位离休的郝毅,被南宁市华强小学聘请担任校外辅导员,开启红色宣讲之路。爬雪山、过草地,郝毅想用亲身经历告诉青少年“你们不知道的长征”。“红军是用特殊材料铸造的,能走出来,靠的是革命意志。过雪山时,我们每人带几个辣椒。实在走不动,就咬几口辣椒提神。”郝毅忘不了,翻越雪山时大雪纷飞,他和战友身着单衣、脚穿草鞋,艰难跋涉在茫茫雪地中。“翻越党岭山时,我又冷又困,恍惚间看见前面有块‘大石头’。刚一靠上去休息,‘大石头’就倒了。这是前面兄弟部队牺牲的战友,被大雪埋住,冻成了‘石头’……”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从甘孜北上,郝毅随部队进入茫茫草地。什么是草地?郝毅这样告诉孩子们:“方圆几百公里都是无人区,除了红军队伍,天空连一只鸟也没有。我们靠吃草填饱肚子。那草太难吃了,指导员鼓励我们说,四条腿的马牛羊能吃,两条腿的人也能吃!”“更残酷的是‘吞活人’的沼泽,陷进去很难再爬上来。有一次,我不小心掉下去,幸好身边的战友及时用扁担把我拉出来,才保住性命。”广西军区南宁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工作人员邹希告诉记者,宣讲时,郝毅有时会情不自禁地为听众唱起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告诉他们“当年我们就靠着草根、树皮充饥,靠着唱歌振奋精神,一步步走完长征路。”“他把讲好长征故事当作人生的新长征。”邹希说。一张泛黄的时间表上,记录着郝毅87岁那年的宣讲行程。仅那一年下半年,他先后到30余所学校和10余个单位讲长征故事。行程最密集时,一周7天,6天有课……医院病房阳台的一角,被郝毅布置成“学习室”。一张不足1米长的小木桌上,摆放着一沓剪报,报纸的空白处留下他的思考。即使生病住院,郝毅仍保持着读书看报的习惯。他的讲稿,几十年来一遍遍修改,一次次完善。“身体累,心里甜,为了下一代,值得!”郝毅说。一辈子的长征2005年6月,湖北枣阳土桥铺小学收到郝毅寄来的信件。信中写道:“捐款1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以感谢土桥铺的乡亲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当年,枣阳老乡将左腿负伤、奄奄一息的郝毅从生死边缘救了回来。几十年后,郝毅将感激之情化作一次次暖心资助。“他是从苦难里走出来的,最见不得群众受苦。”原干休所军医鲁俊告诉记者,离休后,郝毅常常去周边村寨走访,听说有因贫穷辍学的孩子,总是想方设法提供帮助,“前些年,他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我们不让他去,他还会发脾气。”屋顶透着光、地上摆着接雨水的盆罐、锅里煮着几根细细的红薯……这是2000年郝毅走进辍学姐弟周佩群、周兴友家时,呈现在眼前的情景。“还想上学吗?”郝毅问。“想!”没等郝毅说完,弟弟周兴友放声大哭。“别哭,爷爷供你们上学!”郝毅当即把兜里所有的钱留给姐弟俩。回家后,他又特意联系南宁市有关部门,为姐弟俩开设了助学账户,资助他们从小学读到高中。“路上遇到的瑶寨老阿婆、念不起书的小姑娘、各地出现的灾情,只要他看到了、听说了,从几百元、几千元到几万元,他都毫不犹豫地捐出去。”鲁俊告诉记者,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了及时捐款,郝毅甚至到干休所预支了离休工资。家里的水泥地面已磨出了细细的沙砾,数得上的“大件”是一套用了30多年的沙发,柜子里的几套老式军装洗得发白,小米粥就着咸菜也能吃得很香……在照顾老人多年的护工钟阿姨眼中,郝毅的生活近乎“寒酸”。“可他总说,自己吃的、穿的、住的都很好,特别知足。他认为,比起牺牲的战友,自己能活下来就是最大的幸福。”钟阿姨说。2008年初,从不向组织提要求的郝毅,提交了一份特殊的申请——捐赠遗体。这份遗体捐赠书写道:“我去世后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遗体送广西医科大学以作科研用。”落款:“郝毅,一个老兵”。老兵的长征有多长?老红军郝毅用一生的信仰去丈量。(学习军团·中国军号出品)

具有植树精神的人的事例(有植树精神的故事)

红岩精神历史人物的故事(有红岩精神的人的故事)

奋斗精神的神话故事(有奋斗精神的人的故事)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0日 星期五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有长征精神的人的故事有哪些(有长征精神的人的故事)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85713.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