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河北抗日战争故事(河北抗日的故事有哪些)

2023-03-10 03:06:01 技术常识4 内部分享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4800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2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红色文物讲故事|抗日烽火的光影记录,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河北新闻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河北抗日的故事有哪些1

初秋时节,平山县碾盘沟村山明水秀,生机盎然。小山村里平滑的青石路、古朴的老宅院、淳朴的民风,把人的思绪带到了那段血与火的往事里。

70多年前,《解放军画报》的前身《晋察冀画报》诞生在这个有着光荣红色历史的村庄里。这份创办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第一本新闻摄影画报,犹如清脆震天的冲锋号角,引领无数新闻战士以相机为武器,用定格历史的镜头画面,树立起中国摄影史上的一座丰碑。

《晋察冀画报》创刊号封面。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供图

如今,1942年7月7日出版的一本《晋察冀画报》创刊号就珍藏于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时光流转,当年精美的画报已有些许褪色,但它穿越时空,依旧在无声地讲述着残酷环境里那“了不起的创举”。

回望历史深处。1939年元旦,八路军新闻摄影记者沙飞和他的助手罗光达,目睹国难日益深重,心急如焚,立志抗战救国。他们在平山县蛟潭庄晋察冀军区驻地,举办了《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摄影展览》。展览中,反映晋察冀边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摄影作品引来八路军和周围村庄百姓前来观看。聂荣臻司令员看后高兴地说:“照片形象鲜明真实,战士和老乡们容易看懂,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教育工具,要是能够放大,群众会看得更清楚,那就更好了。”

人民群众对摄影的热爱和聂荣臻的这番话,让沙飞等人备受鼓舞,于是他们大胆提出了创办画报的设想。为配合抗战形势、扩大新闻宣传教育效果,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决定首先出版《晋察冀画报》时事专刊,通过刊载《志愿义务兵役制的伟大胜利》等6组摄影作品,为正式出版《晋察冀画报》打下坚实基础。

即便如此,物质条件极度匮乏、外部环境极端残酷,创办画报谈何容易?为保证画报出版,沙飞和战友想方设法、就地取材:没有厂房,就将牛羊圈搭棚改建;没有计时器,就制作仿古式“铜壶滴漏”;甚至结合我军作战特点,设计结构简便的帐篷式移动暗房。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他们用摄影做武器,向敌人投去了精神炸弹。

1942年5月,晋察冀画报社正式成立。沙飞为主任(社长),罗光达为副主任(副社长),下设编校、出版、印刷、总务四股,共一百余人。两个月后,《晋察冀画报》创刊号印刷出版,全面反映了晋察冀边区抗战和建设的成就,聂荣臻亲自为创刊号题词。

摄影作品《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的边区生活》、邓拓的长篇文章《晋察冀的舵师聂荣臻》、漫画《如此扫荡》……16开本,共94页的画报既有作战场面,又有生活场景;既涉及生产运动,又有文化生活;既表我方牺牲,亦写敌人凶残;既关注中国军民,亦关注国际友人。小小画报显露无数活生生的事实,生动地将边区近况呈现在读者眼前。

一副副坚毅的面孔、一队队前进的身影、一片片蓬勃的土地……这些镌刻动人情景的光影故事,越过封锁线,通过各种渠道,被送到延安、八路军总部和其他抗日革命根据地,甚至远送至苏联、美国、英国等,引发国内国际的强烈反响。国内外许多报刊纷纷发表评论,誉之为“文化的鲜花”。

晋察冀画报社旧址、沙飞广场、抗敌石刻群……如今的碾盘沟村,处处能感受到红色精神激励。来这里,让我们在深深的回忆和畅想中,感受那段浴血奋战、保卫家园的革命岁月,感受那些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中国革命摄影人火热坚定的理想信念,并在他们的精神感召下牢记初心使命,砥砺前行。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

河北抗日的故事有哪些2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抗战时期发生在河北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藤原彰,此人是侵华期间的一位日军军官,他20岁时已经是中尉,亲历了抗战后期发生在华北的战事。这位军官来到中国后经天津港下船然后被派到了河北河间一带。后来,藤原彰升职后来到了冀东一带和八路军作战。他后来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中国战线从军记》一书,其中记录了不少战斗细节。

当时日本驻军第三联队有个第十二中队,到1943年时,这个中队的队长成了木下五郎。此人和藤原彰本来就在一支部队,根据藤原彰的说法,他是从干部候补生转为特别志愿军官后成为现役军官的。

日军的中队其实近似于中国的连级武装,抗战后期因为基层军官奇缺,不少年轻的没啥作战经验的人也补充了进来。1943年6月7日,这个中队长接收了一批新兵并计划在中队驻扎的警备区(卢龙县)内搞一次行军活动,这类活动算是新兵的军事拉练。

这批人行经卢龙县后官地村时遭遇了袭击。

当时日军是由中队长带领,身边还有助教、助手和新兵在内的50多人,另外还有一个担任护卫任务的分队。日军动向被八路军侦查得知,八路军在后官地村组成了伏击圈。

八路军作战富有经验,他们知道前面走的是骑自行车的老兵,后面是新兵。作战时,他们先放过了老兵再在敌人走到距离村子大概50米时从三个方向射击。

一时间路边传来了喊杀声和惨叫声,50多名日军被当场击毙。新任的中队长也当场毙命。等到支援的第三中队在傍晚赶到战场时,在他们面前的是这个中队的50多具尸体。这批敌人的全部武器已经被八路军缴获带走。这批人死到临头连自己对手长啥模样都不知道。

在藤原彰的笔下,日军小部队活动期间被全部歼灭的事情时有发生。他总结,八路军的战术是看到日军有优势兵力就相机撤退,如果日军是小股部队就进行优势兵力打击并将其歼灭。夺取武器是八路军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藤原彰说,不管他们在冀东长城沿线进行了怎样的治安强化和无人区活动都没有根本上阻绝八路军和民众的联系,他们时常得到百姓帮助并神出鬼没地打击日军,这让不少日军基层士兵谈到八路军时都毛骨悚然。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本号内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

河北抗日的故事有哪些3

#头条故事会#抗日英雄故事1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山东菏泽人。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后任冯的随身护兵。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

1933年初,日本侵略军越过山海关,开始侵袭热河省,在3月4日攻占了承德后,开始向长城各口发动大举进攻。10日,日军逼近喜峰口。赵登禹率部星夜跑步急行军40华里,在日军之前抵达喜峰口孩儿岭,并将敌先头部队击退,在孩儿岭及口门一线稳定了前沿。为了有效消灭进攻阵地的敌军,赵登禹要求部队待敌进至百米之内,再突然出击,以手榴弹炸,用大刀砍。由于两军混杂,使敌飞机、大炮、坦克无法发挥作用。入夜,赵登禹又利用敌军警戒疏忽,率部从两翼迂回敌人侧后,进行包抄袭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死伤甚众。战斗中,赵登禹腿部被炸弹击伤,但仍裹伤出击率部众与敌肉搏相拼。激战数日,敌人多次攻击不果,锐气尽挫,中国军队取得喜峰口战役胜利。喜峰口战役,共歼灭日军五六千人,狠狠地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

全面抗战爆发后,7月下旬,日寇调集数以万计的日军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分别向北平、天津以及邻近各战略要地大举进攻。担任132师师长的赵登禹,率部抗击日军入侵,守卫北京城外的南苑。日军出动4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阵地,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132师将士在赵登禹的率领下,不畏强敌,奋勇抵抗。日军将中国军队切成数段,分割包围。部队孤军作战,在敌人炮火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损失惨重。赵登禹率部誓死坚守阵地,拼死抗击。

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遭致日军伏击,壮烈殉国,牺牲时年仅39岁。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赵登禹等国民党抗日将领,称赞他们在执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他们“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赠赵登禹为陆军上将。1945年后,北平市政府将北沟沿改名为赵登禹路,以示纪念。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人民政府对卢沟桥西道口的赵登禹烈士墓进行了多次修缮。

抗日英雄故事2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抗日英雄故事3

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__多年的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20__年,由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投资拍摄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儿童中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抗日英雄故事4

黄继光

攻打上甘岭的战斗是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主力部队是我们45师的134团和135团。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实施爆破。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全部伤亡殆尽。

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指导员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固,手雷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敌人的机枪依然疯狂喷吐着火舌。这时,黄继光的身体向机枪射孔果断移动,用身体堵住了那条炽烈的火舌……

抗日英雄故事5

“八女投江”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抗联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8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

抗日英雄故事6

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鬼子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三)生于河南省确山县(今驻马店市驿城区)李湾村穷苦农民家庭。在东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曾化名张贯一、乃超。1932年赴南满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时,改名杨靖宇。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杨靖宇将军的的事迹被编写入小学课本中和电影。

抗日英雄故事7

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活跃着一支以回民兄弟为主组成的抗日部队——回民支队。这支部队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被八路军冀中军区誉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毛泽东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马本斋就是这支英雄的回民支队的司令员。

马本斋,1901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的一个回族农民家庭。早年投身奉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国土沦丧,报国无门,因不满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对日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卸甲,到了故乡河北省献县东辛庄。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1938年4月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任司令员。1942年8月,回民支队奉命到达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马本斋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改编后的回民支队,在马本斋的率领下,战斗力不断提高,队伍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抗日劲旅。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不惧牺牲,浴血作战,奋勇杀敌,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在广阔的冀中平原和冀鲁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屡建战功,打得日本侵略军闻风丧胆。

在党组织帮助下,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和抗日战争烽火硝烟的考验中,马本斋的政治觉悟迅速提高,他深深地感受到党的伟大,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事业,为打败日本侵略军,为祖国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甘心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业。”1938年10月,马本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3年底,马本斋在率部参加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反蚕食战斗中,颈后长了毒疮。由于战事繁忙,加之缺医少药,未能及时治疗,不久病情加重。1944年1月底,回民支队奉命开赴延安。出发前,他抱病为部队作了最后一次动员,叮嘱同志们“要跟着党,跟着毛泽东同志,抗战到底!”同年2月7日,马本斋在山东莘县不幸病逝,时年42岁。

抗日英雄故事8

他是带领大刀队夜袭长城喜峰口的英雄,也为“临沂大捷”、“鄂北大捷”立下战功,最后在日军的围歼下,战死南瓜店,找到了自己战死报国的地方。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两国实际已处于战争状态之中,先有东北义勇军马占山奋起抗日,再有“一二八”淞沪之战,复有长城各口之战,都是七七全面抗日前的序幕战。在这几场序幕战中,战果最突出、最辉煌的,首推长城喜峰口大捷。这是自九一八以来,日军所遭遇到最严重的打击,敌人自己也承认,是侵华以来所遭遇到的最大失败和耻辱。当时二十九军第三十三师,在师长张自忠率领的千人大刀敢死队,以急行军兼程赶赴前线,用大刀、手榴弹为武器,于月黑风高之夜,乘敌不备,歼灭日军步兵两个联队,骑兵一个大队,血染喜峰口,造成空前大捷,震惊中外。张自忠获中央颁授青天白日勋章,于是抗日英雄的威名,传遍全国,妇孺皆知。

张自忠将军山东临清人,生于1891年,喜峰口一役后,中日塘沽停战协定签字,先后出任察哈尔省主席和天津市长。

一直以来,日本人都想拉拢张自忠,七七事变后,他奉中央之命留守北平与敌周旋。

河北的传统故事有哪些

河北有故事的地名 传说是什么(河北有故事的地名 传说)

有关邯郸的故事(河北邯郸的故事有哪些)

河北邢台的历史故事(探索有故事的河北邢台)

正定历史故事(探索有故事的河北正定)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0日 星期五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河北抗日战争故事(河北抗日的故事有哪些)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85709.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