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有哪些专心治学的故事书籍(有哪些专心治学的故事)

2023-03-05 14:56:01 技术常识4 老王分享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5510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4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丨严谨治学 甘为人梯——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群体风采,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科协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哪些专心治学的故事1

图①至图⑥分别为章守华、胡正寰、余永宁、蔡美峰、毛新平、岳清瑞近照。图②为王占奎摄,其余均为北京科技大学供图。

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的老教授回信,对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提出殷切期望。

此前,北京科技大学的15位老教授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学校70年来的发展情况,表达了为我国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坚定决心。

人民日报记者独家采访老教授,倾听他们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奉献一生的动人故事,感受他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宝贵精神,呈现他们正在为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编者

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章守华家中的书柜上,摆着一只时钟。指针嘀嗒,留下光阴的痕迹……

出生于1917年的章守华,已过百岁。回顾在北科大的工作过往,他说:“我一直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大多时间是和年轻教师、学生一起上课、下厂,做研究、编教材。”作为著名的金属材料学家,他为我国材料科学和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时光的流转里,不变的是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的热忱。在北科大校园,活跃着许多老教授的身影:88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正寰教授,几乎每天都来到学校西北角的国家高效零件轧制研究与推广中心,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了一辈子的轴类零件轧制技术;79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蔡美峰,依然领衔多个科研项目,办公桌的电脑旁摆满了学生毕业论文、科研资料……

70年来,北科大一代代师生在“钢铁摇篮”的淬炼中成长,练就一副副“钢筋铁骨”。青丝变白发,老教授们老当益壮、一往无前。

“能够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我最高兴的事”

1948年,在海外留学的章守华作出一个重要决定: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和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回国任教。

为适应国家建设需要,1952年,北京钢铁工业学院(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成立,成为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作为学校目前唯一健在的建校筹备委员会委员,章守华仍记得建校伊始的艰辛:“无风三尺土,下雨两脚泥,上课钻工棚,夜读须秉烛。”

然而,怀着“钢铁报国”的志向,师生们并不觉得苦……担任金相热处理系主任的章守华带领年轻教师们一边教学、一边建设,开设许多专业课程。有学生回忆:“章先生为我们讲授‘钢的热处理’,没有教材,他就边翻译边油印讲义,然后讲给大家听。章先生患有胃病,总是带病坚持上课。”“章先生经常穿一双四眼布鞋,衣着整洁朴实,板书工整。他常常给大家讲述最新的科研信息,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很受学生欢迎。”

主持创建我国第一个金相热处理专业,主编我国第一本《合金钢》教材,开展超高强度结构钢应用基础研究、为“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火箭超高强度壳体材料的成功研制奠定学术基础……对章守华来说,为国效力,是内心坚定的追求,“能够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我最高兴的事。”年逾百岁,他仍坚持工作,心系科研人才培养……

70年前,章守华为学校筹建奔忙时,18岁的胡正寰才刚刚踏入大学校园,成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的第一批学生。“国家建设离不开钢铁,我们必须努力学本领,为我国钢铁事业贡献力量。”胡正寰回忆道。

1958年,留校工作的胡正寰开始研究轴类零件轧制技术,提出要攻克轧制钢球技术。当时,我国主要通过锻压和铸造的方法生产钢球,而轧制钢球具有生产率高、生产环境好等优点。在学校支持下,胡正寰与同事们满怀激情,经过100多天日夜攻关,成功试轧出钢球。那一年,胡正寰只有24岁。从此,他与轴类零件轧制结下不解之缘。

“我的毕生追求,就是将轴类零件轧制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胡正寰说。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性试验,再到工业生产,6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解决了一系列难题,研发的轴类、球类产品质量不断超越国际同类产品水平。现阶段,团队已在27个省份推广高效绿色零件轧制生产线300多条、出口国外18条;团队研发、企业投产的轴类、球类零件品种达500多种,产量超过600万吨,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等领域,效益显著;他们首创的楔横轧凸轮轴成形技术被应用于我国大型柴油机厂,每年可实现节材2万多吨。

面对困难,如何坚持?面对选择,为何坚守?对于这样的问题,胡正寰的回答只有两个字:初心。“作为党员和科技工作者,就应该将所学努力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国家、造福人民。”胡正寰说。

“科学研究要紧密结合生产建设一线,在实践中检验、发展和创新”

“以前,你是搞‘上天’(火箭发射)的,现在要学‘入地’(采矿工程),行吗?”40多年过去,蔡美峰院士仍记得研究生入学面试时岩石力学专家于学馥教授的提问。

“我能吃苦、肯学习,干什么都行!”这是蔡美峰的回答。1978年,他考取北京钢铁学院研究生,攻读采矿工程岩石力学研究方向硕士学位。

当年,我国采矿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本科学过工程力学的蔡美峰觉得,自己有责任用包括力学在内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为提高采矿工程科技水平做贡献。

地应力是存在于地层中的天然应力,测算出准确的地应力是实现采矿和岩土工程开挖设计和决策科学化的必要前提。上个世纪80年代,蔡美峰留学海外,专攻地应力测量理论和技术研究。他回忆,地应力测量研究不光耗费脑力,在体力上也是个很大的考验。“试验需要200多块岩石,每块重70多公斤。每天搬上搬下,劳动强度不亚于工地上的建筑工。”

了解地应力状态,离不开现场测量。回国后的第二个月,蔡美峰就开始下矿,工作在第一线,“下井、爬山,蔡老师都跑在最前面。”蔡美峰的学生李长洪回忆,1998年,山东新城金矿主溜井塌方,井边围满工程技术人员,大家都不敢贸然靠前。蔡美峰到现场后,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拿起手电筒,就伏在井边仔细观察塌方情况。“深入一线、真抓实干,蔡老师用实际行动教会了我们如何对待科研、如何对待工作。”李长洪说。

在北京科技大学,“学风严谨,崇尚实践”是优良的传统。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城镇化与城市安全研究院院长岳清瑞亦是践行者。

什么是好的科研?如何运用所学报效祖国?这是岳清瑞反复思考的问题。他率先开展以冶金工业建构筑物为代表的建筑可靠性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深入武汉钢铁开展工业建筑诊治等一系列基础研究工作。从工业港的原料码头到初轧厂、大型厂,从单层工业厂房到通廊、炉窑和烟囱,足迹遍布武钢的角角落落。

一次,为采集一项重要实验数据,岳清瑞穿着工装,顶着高温,独自一人登上120多米高的烟囱进行检测。炎热的天气、长时间保持不动,工装被汗水浸透,干了湿、湿了又干,脱下时,衣服已然可以“干巴巴”地立在地面!

“虽然苦,但工作取得进展时,那种满足感会让人觉得再苦也值得。”长期的基层一线工作经历,让岳清瑞心中的答案愈发明了:“科学研究要紧密结合生产建设一线,在实践中检验、发展和创新。”

如今,岳清瑞已步入花甲之年,科研报国的脚步仍然笃定……去年,团队牵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大基础设施服役安全智能诊断研究”获得批准。“我们致力于突破传统服役安全诊断方法的不精准、不及时等瓶颈问题,建立智能诊断基础理论体系,保障重大基础设施服役安全,满足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的需求。”岳清瑞说。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首要职责,我们不仅要敬业,更要乐业”

自1953年考入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以来,从学生成长为教师,余永宁从未远离过这个校园;88岁的他获得过很多荣誉,国家级教学名师奖是他最珍视的一项。

一本800多页的《材料科学基础》,凝聚了余永宁的毕生教学、科研经验。在北科大,学生们将这本教材叫做“材科基”。不少学生初学时感叹其厚重,视为“天书”,毕业后却小心翼翼地珍藏着……“怀念余老师略带口音的普通话”“敬佩余老师学识的渊博,想念他的可爱和认真”……在网络论坛上,毕业生们表达着对老先生的尊敬和爱戴。

余老师魅力何在?学生们回忆:“严于学问,却没有老学究的死板;德高望重,却没有高高在上的疏离;功底深厚又贴近生活,耄耋之年仍充满年轻人的活力。”纵然年逾八旬,走进课堂的余永宁总是神采奕奕、一丝不苟;课后,他还经常邀请学生到家中做客,探讨学问、谈天说地,“有时还请我们喝咖啡!”

执教60多年来,余永宁从未间断对教学改革的探索:从上世纪60年代的“现场教学”、70年代的“结合课题教学”,到近年的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他都倾注了大量心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首要职责,我们不仅要敬业,更要乐业;不仅要教育学生,更要帮助青年成长。”余永宁说。

“子承父业,干钢铁;师从大师,学钢铁;四十载风雨,终身伴钢铁……”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领衔主讲的《大国钢铁》课,受到了同学们的热捧。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一代代钢铁人的传承、精神和梦想,他结合自身经历娓娓道来:

“我的父亲是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第一届毕业生,一辈子学一个专业、干一个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有幸师从殷瑞钰院士,近距离感受老一辈科学家们的科研精神和家国情怀;我从1982年进入当时的武汉钢铁学院学习,一直扎根钢铁行业,未来也将与钢铁为伴……”毛新平说,“我们还需要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继承传统,不懈努力,为实现钢铁强国而奋斗!”

实际上,这不是一门专业课程,而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希望通过开设这门课程,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中国钢铁工业的过去、现在及未来,从前辈们的手中接过火炬,继续攀登高峰,树立科技报国、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毛新平说。

甘为人梯、奖掖后进的育人精神,是老教授们的共同品质。不久前,胡正寰、余雪子夫妇,蔡美峰、张贵银夫妇向母校捐款,成立教育基金,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他们说:“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研究,科研成果的价值体现在推动社会发展、行业进步上。祖国的未来要靠青年一代!”这是对母校的感恩和回报,也是对学子们的殷切期待……

“虽然年龄大了,但拼劲不减,我们会一如既往、竭尽全力地为钢铁事业拼搏奋斗、培育新人。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培养更多钢铁事业接班人,为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是老教授们的共同心声……(记者 吴月,李洁、杨阳参与采写)

记者手记

让传承和坚守熠熠生辉

采访中,记者接触了多位老教授的同事和学生。有人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眼中的老教授:“遇到科研上的难题,老师总是勉励大家看准方向、坚持下去。”“科研之外,老师经常提出到工厂去看看,了解企业生产情况。”这些侧面反映了老教授们潜心研究、重视实践的精神品质。

言传身教,润物无声。在中青年学子身上,记者感受到了这种精神的传承:“受老师影响,我现在指导学生时尤其强调选题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做研究不能盲目追逐热点,要肯下数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

成就一番事业、锤炼钢筋铁骨,需要精神传承和执着坚守。在这样的传承中,他们的人生更加精彩,愈发熠熠生辉……

来源:人民日报

有哪些专心治学的故事2

欢迎订阅“读史新说”——学习祖先人的智慧,总结祖先人的失败。说不定,在某些时刻真的能帮助现在的你。Holle,头条的观众 大家好,今天要跟大家讲的故事是李卓吾(李贽),主要作品《焚书》等,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

明神宗万历年间,在湖北麻城龙湖的一个寺院里,住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每天在一盏微弱的油灯前,伏案苦思苦读、埋头写作,十七年如一日,坚持不懈。他以顽强的毅力和刻苦治学的精神,在这座古庙里,写下了三十多种著作。在最有名的《焚书》和《藏书》这两部书里,他公开地向千百年来一直被看作是神圣的封建礼教和道学思想,进行了大胆的宣战。这位富有革命精神的学者,就是我国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李卓吾。

李卓吾名贽,卓吾是他的字,福建晋江人。他意志顽强,胆识过人,而且学问渊博,治学认真。和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人学者比较起来,李卓吾在学问上的每一点成就都要来得更加艰苦。这里讲的就是他晚年治学的一些故事。

李卓吾少年时就立志求学,但是因为家境清贫,为了生活,不得不南北奔走,很长时间都从事教学工作。几十年间他先后做过县学教官、国子监博士、礼部司务,刑部郎等官,官既小,薪俸又薄,家庭人口众多,因此穿衣吃饭都常常发生因难。他在河南当教官的时候,一次饥荒就夺去了他两个女儿的生命。生活的重担使得他一直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专心探求学问。一直到了五十岁在学术上还都没有自己的见解。他曾说过,他在五十岁以前,在学问上就好像矮子看戏,别人说好也跟着说好,究竟是好还是坏,自己实在没有看清。

五十一岁那年,李卓吾出任云南姚安府知府。在一般人看来,当上三年知府,再得到上司的几句好话,从此可以高官厚禄青云直上了。但是李卓吾却不是这样,他打算三年任满,积点薪俸作为求学问的费用。结果呢?除了行囊中几本图书以外,仍然是两袖清风。卸任后甚至只好寄居在湖北黄安一个朋友的家里。不久,他的朋友去世了,李卓吾就把家眷送回福建晋江老家去,自己由于朋友的帮助,在湖北麻城龙湖的一个寺院里定居下来,这个时候他已经五十八岁了。

从前,“六十”岁的年纪叫做“耆”,意思是说已经老了,智力衰退,没有什么更大的作为了。可是李卓吾却正是从这个时侯才开始专心治学、发愤读书的。他利用寺院里比较安静的环境,朝夕苦读,凡是儒家经典、佛教经文,以至于历史、小说、戏曲,几乎是无书不读,他把读书求学问当作了生活里最高的享受。大约在七十四岁的那年,他写了一首《读书乐》的四言长诗,最后两句是:“寸阴可惜,曷敢从容!"意思是说每一寸光阴都是宝贵的,怎么能够随便放过呢!

为了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李卓吾一贯虚心向一切有专长的人学习,他主张读书人要有“超然志气,求师问友于四方”。所以他在北京的时候,听说澹园老人焦竑的学问渊博,对《易经》的研究造诣很深,就去拜访焦竑并且对焦竑说:“您允许我作一个老门生吗?”这时候,李卓吾已经是一个年迈的老翁,而焦竑比他还年轻十五岁。焦竑是很早就仰慕李卓吾的学识的,当他看到李卓吾来拜访时,很谦虚地说:“我愿以您为老先生。”李卓吾听了,却认真地说:“论年龄我确实老了,您比我要小十五岁,叫我‘老先生,是对的,但现在我是来向您学习的,那么就称我‘老门生’吧。”这种精神使焦竑很受感动,于是他们结成了最亲密的师友关系。李卓吾同焦竑一起学习《易经》,特别注重学好、学透,他每天熟读一卦,直到深夜才休息。这样过了三年,方才把《易经》中的六十四卦读通,同时他还把自己的研究心得,整理编成一本书叫《易因》。

李卓吾的读书是有目的的,他不是作为暮年的娱乐,而是在探求古往今来人生的道理。他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手不释卷,笔不停挥,写出了许多著作,最著名的就是上面提到的《藏书》和《焚书》。《藏书》写了三千多页,九十八万字。他认为这本书不会为当世人所了解,要“藏之深山、以待后世”,所以取名叫《藏书》。李卓吾在这部书里反对以孔子定的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他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给我国从战国到元朝末年的八百多个历史人物立了传。

对历来许多被统治阶级污蔑的人物,作了新的评价和翻案。比如,他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武则天是个有才干、有眼力的政治家,为人民做过一些好事;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私奔”是大胆地追求幸福的佳偶良缘等等。在十六世纪的中国,这些见解都是很大胆的,是和封建传统的说教针锋相对的。《焚书》的内容,主要是李卓吾和耿定向论战的书信,这是一场震动很大的反道学和道学的斗争。自从汉朝“黜百家、立儒学”以来,忠君尊孔的儒家学说被奉为正统的学术思想。

明朝的大官僚耿定向是封建伦理的忠实卫护者,是个彻头彻尾的道学先生。他主张严格地维护封建礼教,维持上下尊卑的封建秩序。李卓吾痛恨当时学者的虚伪、卑劣,他斥责封建士大夫是“口谈道德”而实际上是“心存高官、志在巨富”,用所谓“仁义”来骗取禄位的一群人。他并且痛斥封建官吏是“盗贼”和“虎狼”,指出“德礼刑政”都是用来束缚人民的工具等等。他不但著书立说来抨击理学,而且还设立讲坛来讲学,宣扬他的进步主张。因为李卓吾否定了被奉为“永恒真理”的儒家学说,同时也反对了耿定向的道德观点,封建统治者、地主官僚因此大为震怒,他们诬蔑李卓吾是“妖僧道”,攻击他的学说是“异端之尤”,地主阶级把他的言论学说看做是“洪水猛兽”般的邪说。

耿定向指使门徒蔡毅写了一本《焚书辨》,大肆攻击李卓吾,结果却适得其反,李卓吾的名声因此更加扩大了。耿定向恼羞成怒,利用了自己手里的权力,公开对李卓吾施行人身迫害。1591年,当李卓吾游览武昌黄鹤楼的时候,被带上“左道惑众”的罪名驱逐到麻城。在麻城,李卓吾仍然不断受到迫害,他讲学的龙湖寺被人毁掉,连住房也被烧了,几次接到驱逐的警告。但是李卓吾丝毫也不畏俱,他说:“我身可杀人不可去,头可断身不可辱。”为了表示对统治阶级的反抗,他在这个时侯,又刻成了《藏书》六十八卷及《续藏书》二十七卷。

《藏书》的出版,更加激怒了统治阶级,他们雇用了一批流氓打手,以“去邪道”,“维持风纪”为名,企图驱逐李卓吾。李卓吾在朋友的帮助下,避往北京附近的通州。这时候,他已经七十六岁了,体弱多病,但是统治阶级仍然不肯放过他,最后,明神宗竟以“倡乱道,惑世诬民”为借口,将他逮捕入狱,虐待致死。

李卓吾虽然死了,但他的著作仍然使统治者非常仇恨害怕,几百年来,不断遭到统治阶级的诋毁和迫害。明朝统治者多次命令禁止阅读和销毁他的书籍。明神宗下诏严禁李卓吾所著的书籍传播,诏令里说:“其书籍已刻未刻,令所在官司,尽搜烧毁,不许存留。”清朝的“禁毁书目”里,李卓吾的著作也被列入。但是帝王的诏令并不能禁绝李卓吾的进步思想,由于人民的珍视和保护,他的著述一直流传到今天。

文/读史新说,图片来自互联网。头条首发,转载请注释来自今日头条。

有哪些专心治学的故事3

《后汉书》是二十四史之一,是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典籍。该书叙事精准连贯,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历来为学者称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记载了很多文人治学的趣事,读后给人启迪。

关于“专注”

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目不窥园,后世传为佳话。然而,汉代有此定力者,绝非董仲舒一人。《后汉书·儒林列传》记载,何休作《春秋公羊解诂》,十七年目不窥门;《后汉书·卢植列传》记载,卢植曾于富家讲学一年,讲学时附近常有美女歌舞,但卢植终年未瞥一眼。

《后汉书·逸民列传》中关于高凤的故事更让人叫绝。高凤出身耕读世家,痴迷读书。有一次,他妻子到田里干活之前,把麦子晒在庭院,叮嘱他拿着竹竿看着,免得小鸡过来啄食。过了一段时间,天气骤变,下起暴雨,麦子很快被冲得七零八散,但高凤全然不知,仍在“持竿诵经”。直到妻子回来责问,他才反应过来。

以上几位潜心修业,心无旁骛,后来都成为名震一时的大儒,可敬可爱。

关于“知止”

《后汉书·马融列传》记载,马融想要给《左氏春秋》作注,但看到了贾逵、郑众作注在先,于是找来他们的注解阅读,读过之后马融说:“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马融看到了贾、郑注解的“精”和“博”,因此打消了给《左氏春秋》作注的念头,转而去写《三传异同说》,还为《孝经》、《离骚》等书作注,后来成就斐然。

《后汉书·文苑列传》记载,青年才俊王延寿游览鲁国的灵光殿之后,写出了一篇很有气势的《灵光殿赋》。凑巧的是,大儒蔡邕也游览了此殿,也在写《灵光殿赋》。蔡邕写到一半时,看到了王延寿的作品,大加赞赏,连连称奇,“遂辍翰而已”。“翰”,“毛笔”的代称,“辍翰”即“停笔”也!

马融和蔡邕都是汉代的大学问家,“知止”是他们共有的人生智慧。正因为知止,他们才有精力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关于“惜时”

《后汉书·儒林列传》记载了一位十分牛气的文人,名字叫包咸。为何说他牛气?太守派人请他给儿子授课,他却说:“礼有来学,而无往教。”意思是说:按照礼节,求学的人要登门拜师学习,而不应让老师屈尊到学生家里。太守觉得他的话在理,立即安排儿子过去。包咸学问很大,后来还当上了皇太子(刘秀儿子)的老师。太子即位后,每次读书遇到疑点难点,都会派人到包咸家里请教。需要说明的是,包咸不是天才,做学问也没有过人的天赋,他的知识完全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书中记载,王莽执政末期,包咸曾被“赤眉贼”拘捕,遭关押十余日。这期间,他没有蹉跎一寸光阴,“晨夜诵经自若”,因此众贼十分感动,很快就把他释放了。

《后汉书·文苑列传》也记载了一位惜时如金的学者,名字叫崔琦。他曾“耕于陌上,怀书一卷,息辄偃而咏之”。这般勤奋用功之人,当然不会被社会埋没,后来他写赋、写颂、写铭,著书立说,针砭时弊,为世人敬仰。

包咸被人拘禁尚能日夜读书,崔琦耕田休息的片刻仍然手不释卷。如此惜时进取、奋发向上之人,学业有成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了。(王佳伟)

专心治学的故事有哪些书(专心治学的故事有哪些)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05日 星期日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有哪些专心治学的故事书籍(有哪些专心治学的故事)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82770.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