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山西的美好故事有哪些名字(山西的美好故事有哪些)

2023-02-25 11:58:01 技术常识4 新人必懂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3500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9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这道誉满三晋的传统美食,还和唐高祖李渊有2个传说故事,味美色香~,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最山西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山西的美好故事有哪些1

在山西,有一道美食,贵为“山西十大面食之一”,无数帝王将相和它有着数不尽的故事,这便是——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是山西高寒地区著名的传统面食小吃,“栲栳栳”是用莜面精工细作的一种面食品,因其形状象“笆斗”,民间叫“栳栳”。莜面栲栳栳制作工艺讲究,成形美观与口感劲道完美结合,加上“羊肉臊子台蘑汤,一家吃着十家香”,便成为了地地道道的山西美食,也难怪就连康熙皇帝当年朝拜五台山时,也要以品此为一件人生快事。

与唐高祖李渊的2个传说故事

故事一:

莜面栲栳栳的来历与李渊密不可分,民间相传,李渊被贬太原留守之时,途经灵空山。不料身怀六甲的夫人要临盆分娩,只好借宿灵空山古刹盘谷寺,生下公子李元霸。

李渊滞留该寺,常与老方丈谈论天下大事。一日,老方丈对李渊说:“我夜观天象,近日天下大乱,群雄恶战,将军应养精蓄锐,将来必成大业。今日我让香积房给你做顿稀罕饭,吃了之后定会精神焕发,体强力壮”。

午饭时老方丈将莜面“蜂窝 ”筒筒端了出来,李渊蘸上辣椒吃后, 顿觉神清气爽,李渊便问道:"手端何物?"老方丈答:"栲栳栳"。栲是植物的泛称,栲栳指用竹篾或柳条编的盛物器具(《辞海》)。唐寅有诗云:"琵琶写语番成怨,栲栳量金买断春。"老方丈说是用莜麦面做的,形似“蜂窝”,所以当地老百姓称其为“莜面窝窝”。

后来李渊当了皇帝,便派老方丈到五台山当主持。老方丈带领众僧赴任中,路过静乐县,看到当地盛产莜麦,便把制作“莜面窝窝”的技术传给静乐人。从此莜面窝窝成为静乐人的待客饭。后静乐人看见这种窝窝象存放东西的直筒“栳栳”,故将窝窝改称为“栲栳栳”。再后来这种民间面食传遍了晋、陕、蒙、冀、鲁等地,成为北方山区人民的家常美食。

故事二:

相传李渊李世民父子当年在太原起兵,三军用命,就是用的莜面栲栳栳这种面食来犒劳官兵们的,此后李渊一举建立大唐王朝,栲栳便是由犒劳一词演变流传而来。

此是民间传说,但莜面栲栳栳在山西民间除了是家常美食外,确实还有犒劳亲朋贵宾之意。在雁北和吕梁山区,人们赋予吃莜面栲栳栳以"牢靠"、"和睦"等美好象征。每逢老人寿诞、小孩满月或逢节待客,多以此进餐。山区有些人家婚配嫁娶时,新郎新娘也要吃,意谓夫妻白头到老。年终岁末时更要吃,以祈全家和睦、人运亨通。

美食习俗多来源于地方物产与历史传承。山西更是如此,拥有着千年灿烂悠久历史的三晋大地,还有许许多多的美食等待着我们发掘。晋膳晋美 ,好吃山西,快来尝一尝这道让唐高祖李渊、康熙皇帝都念念不忘的山西美食吧!

山西的美好故事有哪些2

这是一处被时光遗忘的古村落,这里有说不尽的传说故事、精美雕刻和绝美古建,带着历史的积淀和沧桑,这些绝美古村落,别有韵味,令人神往。

马跑泉村

这里炊烟袅袅,鸡犬相闻,鸟语花香,充溢着浓郁的山村风情,这里就是古村落马跑泉村。相传始建于唐代,形成于清代。

这个村的来由充满了传奇故事。传说马跑泉村名的来由是唐朝时代秦王李世民在洛阳战败后从这个村里路过,行至吕梁上脚下时人饥马渴,李世民当时的坐骑用蹄子在山脚下刨出一股泉水,将士们才得以解渴,后人为纪念李世民起名马跑泉村。

该村位于稷山县北部的姑射山中,背靠陡山,依山而建。村庄整体建筑布局分为上下结构,从山上往山下延伸,现大部分居民已迁至山脚。

村里的大多数巷道还保留的是清代时期的石板路。村庄的生活用水来源于古泉,依靠人力肩挑。现存韩氏民宅6处,为清代建筑,建筑主体以石券窑洞与木构架为一体,其中一处曾为“马跑泉二战区兵站粮库旧址”(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创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重建)。

这里保存完整的古代四合院、学兴楼,飞檐挑角的学兴楼,气势磅礴。

这个村三面环山,房屋呈阶梯式分布,满眼皆是或高或矮林立的树木。

踏着青石板铺就的小路拾级而上,一座座青石垒墙的房屋陈旧朴实,尽显饱经风雨的沧桑。

西庄村

这个由古时期的采石匠人聚集而成的村落便是西庄村。它位于运城市新绛县北张镇,据传,春秋时期有工匠从吕梁山取石,在山下开阔处形成石料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为了方便生产,石匠们就住在石料场附近,至五代后周时期形成了村庄,因其在杜坞村西,故称西庄。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西庄村“因石而生,因石而兴”。几千年来村民以石雕为主导产业,至今村中绝大多数人依旧从事石雕产业。

宋朝时期,西庄村逐渐聚集成家、张、曹三大姓,并筑有防御性的城墙,形成城堡。

西庄村以"石"为天。位于村委会门口的两座1.5高的大型精美石狮,雕琢于是清代同治年间,是中国石雕精品,也代表了村中工匠们的手艺。

村中也保留下不少明清时代的古老建筑和较为完整的民宅民居。

村中,一座古院落中完整保存着的“朱子家训”影壁。在这深宅民房,照壁上端雕梁画栋挂着贴有“福”“禄”“康”“寿”字样的红灯笼。

两侧镂空石雕刀法细腻,一面是鹤鹿同春,一面是松鹤延年,工艺精湛,刀法细腻。中间的“朱子家训”525个字,蝇头小楷,运笔工整。这幅“朱子家训”是清道光七年,用明代理学家朱柏庐的治家格言,由清代著名书法家杨藉林所书。

除此以外,古民宅门楼上的“五福临门”别样布图各有千秋,木雕的古建筑式样别致,斗拱的支撑构思独特,让人百看不厌。

阎景村

阎景村位于运城市万荣县高村乡,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闫景村现存历史街道与建筑有小西门巷、大西门巷、宁家巷、后沟巷、贾家巷与结义庙、送子娘娘庙、老爷庙以及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是阎景村最著名的建筑,它是清至民国时期晋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

它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主体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同时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因李子用曾留学英国,部分院落为“哥特式”建筑,是南北融汇、中西合璧大院。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

李家大院原有院落20组,房屋280间,现有院落七组,房屋146间,另有祠堂、花园、遗址等,共占地125亩,相当于十个乔家大院面积的院落,李家大院整个建筑物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

同时李家大院也融合了中国南北两大建筑特色,显示着晋南民间多子多福、耕读传家、富贵平安等吉祥含义。特别是李家大院的百善壁用不同字体书写着365个“善”字,意在告诫后人天天行善,日日行善,永远行善。

光村

运城姑射(yè)山下有一处美丽的村落,它已有3000多年历史,它就是光村古村落。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属于仰韶文化的光村遗址,可与丁村遗址相媲美。相传,北齐某夜,光村上空突然出现了五彩缤纷、耀眼夺目的光芒,一时光明如昼,上报朝廷后,龙颜大悦,赐名光村。

它位于运城市新绛县泽掌镇,是的美丽村庄,村子始建于北齐(561-577)年间。

村中沿街林立着民居古院落,路面皆由精致条形青石铺成。光村的民居院落聚落成村,以四合院居多,“三雕”工艺精美绝伦。村内随处可见的古民居,都能看到院门墙上“一路连科”、“五福捧寿”等的图案。

光村的民居代表便是赵家十八座院。这里的大小院落十八座,一线建起,凡墙接处皆互相咬合绝无垂向接缝,走在赵家院落,随处是雕花的门,四通八达,相互穿行。

村内的福胜寺,距今1450年左右。该寺正殿内有宋(辽、金)、元、明时期彩塑20余尊,塑工精湛。其中,渡海观音悬塑尤精。

其中渡海观音悬背景采用高浮雕手法,塑造出装饰性很强、透视效果突出的远小近大的海浪纹图案,塑造手法在古代雕塑艺术中较少见。

寺内现存主要建筑为元代建筑遗构。钟、鼓二楼分峙于寺前两侧,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后大殿,两侧有十殿阎君殿、三星娘娘殿、东西配房、厢房及廉颇、蔺相如配殿等建筑,井然有序,雄伟壮观。

大雄宝殿内悬塑“善财童子拜观音”雕塑手法精湛,构图气势恢宏,形象精美绝伦,实为稀世珍宝。 

西厢村

大名鼎鼎的西厢村位于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脍炙人口的《登鹳雀楼》中的鹳雀楼就在西厢村的西面。

村内的普救寺也是西厢村最著名的景点。它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

在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西厢记》中,这里是崔莺莺和张生缘定三生的地方,后来成了千千万万青年人追求爱情的圣地。

历经岁月沧桑,寺内殿阁僧舍均已毁坍湮没,唯有13层、高37米的舍利砖塔(俗称莺莺塔)依然屹立于土岗之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依据唐代佛教寺院的布局和西厢记故事的格局修复了普救寺。

巍峨高大的主殿、小巧玲珑的西厢书斋、方整宽敞的塔院、崔相国夫人和莺莺小姐所在的佛居别墅等建筑,依山而筑,错落有致。

尧寓村

这是个神秘的古村,我国最早的帝尧史迹刻石就在这里,它就是尧寓村。它位于山西南部的运城绛县,这里从其地形证实了尧寓村确系尧帝出生地外,而且该村出土的几块石碑和文物,更进一步得到了证实。

据传说,尧帝就出生在中尧岭半山崖上的窑洞里。尧王死后,百姓悲痛万分,普天下百姓为尧王致哀,三年不奏乐。为纪念尧王,窑峪村百姓将窑峪村更名为尧寓村,一直沿用至今。

尧寓村一带世世代代流传着尧王出生和生活的美好动人传说。

关于尧王的出生,传说尧的母亲庆都,一天乘船在“三河”(即现在的涑水河)捕鱼,忽然一条巨大的赤龙从天而降,在庆都头上盘旋许久。此后不久,庆都便身怀有孕,产下一位灵儿。这便是华夏民族是龙的传人的来源。

尧王在部落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他12岁便受封于陶,15岁受封于唐,即分别为陶唐部落的首领。这即是后人称其为陶唐氏的由来。绛县尧寓村现存“唐尧寓处”古碑,碑左上方阴刻“大晋永和二年”(公元346年)孟春立,距今1600多年,为当时中国农村最早的石碑之一。

此外,在尧寓村还发现原嵌于古城门上的“陶唐遗风”石匾和村南一公里处山坡上尧王全神庙门上的“巍严配天”石匾。村南土岭上还发现娥皇、女英庙遗址一处,古灰坑、古陶窑遗址八处,并发掘出石锄、石铲、石斧、陶鬲、陶瓶、陶盘、陶杯100余件,古陶片数千片。这些都充分证明,远古时期尧王曾带领大部落在此地生产、生活、治国安民。

这个冬天来山西运城看独一无二的古村落,听它耐人寻味的历史故事和传说,有种莫名的向往,让人欲罢不能。

山西的美好故事有哪些3

由于工作原因,2000年起我在山西断断续续工作了四年,其间一有闲暇就到处转转,走了不少地方,拍了许多照片。今天,透过几张照片和大家聊聊我的故乡山西的故事。

或许大家听过郭兰英的歌“人说山西好风光”,论自然风光坦率地讲山西比不上中国南派风光的秀美,比不上北派风光的遒劲,比不上浩瀚的大海的辽阔,也比不上雪域高原的澄净,但我常常被山西那沟壑纵横的黄土地凝结着的厚重的文化所震撼。谈到中国历史人们常说八百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看山西,的确,从久远的旧石器时代这片神奇的土地就留下我们祖先的足迹,从黄、炎二帝到尧、舜、禹都主要活动在山西境内,相传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始于晋南的夏县。从春秋五霸的晋文公到李渊太原起兵、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孝文帝的民族大融合、从洪洞大槐树下凄婉的大迁徙到走西口的悲凉,山西那寸寸黄土地苍凉而又深邃,对我们这些有浓重的家乡情结的人来说,这里有剪不断的情思,看不厌的单调,思不尽的遐想,说不完的故事。

(文字写于2011年1月,这里做了部分修改)

1、 苍凉的黄土地——摄于山西阳曲

“三晋”的由来

山西这片苍凉广袤的黄土地又称为三晋大地。何为三晋?很多人信口回答:“晋中、晋南、晋北!”,其实“三晋”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三家分晋的故事。

晋出公时期,晋国六卿(智、赵、魏、韩、范、中行)之中数智氏一族最为强大,智氏酋长智瑶时为正卿执政。智氏称霸的野心由来已久,“灭仇由(今盂县),伐中山,取穷鱼之邱”,实力扩展到今河北一带。公元前 458年,智氏伙同韩、赵、魏三家背着晋公瓜分了晋公室的范氏、中行氏的领地,晋出公欲逐四卿反被四家击败,出公逃亡齐国。公元前451年,智氏另立新君晋哀公为傀儡,从此“晋国政皆决于智伯”。接着,智氏又向韩、赵、魏提出领土要求,索取“万家之邑”。韩、魏二氏屈服只有赵氏坚决抵制,于是智氏又联合韩、魏攻打赵氏,赵襄子无恤率赵军退守晋阳城(今太原)。三家大军围困晋阳达三年之久,为歼灭赵氏,智伯引汾河水灌城,在危难之中,赵襄子秘密派门客张孟以“唇亡则齿寒”的道理,说服了韩、魏两家联合起来反对智氏。届时,赵、魏、韩里应外合大败智军于晋阳,一举擒杀智伯,赵襄子“漆其首以为饮器”。智氏灭亡后,晋公室名义上又保留了半个多世纪。公元前 403年(晋烈公十七年),三家联合迫使名存实亡的周天子威烈王赐赵、魏、韩为诸侯。又过了27年,公元前376年(晋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而三分晋地,晋静公也被降为庶人,从此晋国灭亡。史称“三家分晋”。

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就是从公元前 403年写起的,“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使坏了礼法的三家分晋合法化了。司马光认为这是周室衰落的关键,“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部分历史学家也把这一年作为春秋战国的分界之年。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05日 星期日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山西的美好故事有哪些名字(山西的美好故事有哪些)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77705.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