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福清的历史故事(福清有哪些传说故事的)

2023-03-17 17:02:01 技术常识4 专业回答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6334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6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福清历史名人和民间故事集《福唐传奇》连载之一:皇姑哭灵,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三羽鸟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福清有哪些传说故事的1

皇姑寺、尼姑庵,朱氏夫人迷解难。

有个青年道来历,王朝更替势所迫。

万百平民鱼池殃,皇亲国戚谁能掖。

清兵攻破福清城,冬节之日默无声。

清朝初年,福清旧城区小北门内柳池头地方有个尼姑庵。民间传说是叶相的孙女出家当尼姑的地方。又传说此庵曾经是“皇姑 寺”。庙内正殿上方题有“朱氏夫人庙”的匾额。一个尼庵有三个 名称(尼姑庵、皇姑寺、朱氏夫人庙),其原因是什么 ? 许多人都不得其解。

清光绪末年,福清县城有个官家子弟叫黄师升。他多次到过这个尼姑庵,总想探究这“一庵三名”的原因所在,可是包括住庵老尼 妙惠师太在内,没有一个人能说出究竟来。黄师升认为,这“一庵三名” 将成千古不解的谜。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 深秋的一天,这个谜,终于得到破解。

这天,黄师升与往常一样,从石狮巷信步来到柳池头,看到今天的尼姑庵,与往常日子的气氛有些不同。许多人在庵堂门内大天 井中,屏声静气地倾听一个中年男子在讲说“一庵三名”的掌故。

这位男子,虽是乡下人的装扮,却有一股读书人惯有的气度。 他语言清晰,叙说过程犹如当时的说书人在讲故事的架势。黄师升 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发出深深的叹息。待乡下人说完,他才挤身趋到这个乡下人面前,双手一揖,说:请问这位大哥尊姓大名,何以 得知这“一庵三名”的来历 ? 这位乡下人见到有人动问,且是一个官家少爷模样的人在向自己打招呼,也就双手抱拳,回礼说:在下 乃北门外洋下村人,小字余德崇,这“皇姑寺”中的早年“皇姑”, 是在下先祖的老祖母,所以这“皇姑寺”的来历,是在下祖祖辈辈 传下的。只是早年害怕官府的迫害,对外不敢声张。现在朝廷自顾 不暇,在下才敢为众人解惑。若说得不妥,请兄台指教指教。

黄师升听了,不但感到“一庵三名”之谜得到破解,更感触的是一个王朝的更替,都要一大批人家破人亡,不仅被驱使去拼杀的 平民百姓和无辜的臣民如此,被推翻的旧王朝的皇亲国戚更是如此。 有感于此,在他后来所作的《玉融志异》中记上了这一则悲怆的历史故事:

清顺治四年 (1647) 冬至的福清县城,被清兵两度攻破后,经兽性的杀戮洗劫,显得特别萧瑟荒凉。今天虽是冬节,却没有往年那样 的节日喜气。居民们过节不敢燃放鞭炮,以免清兵来找麻烦,致使 千年的古城在节日中竟然死寂无声。傍晚时分,天上又下了濛濛细雨, 刮起凛冽的西北风。几家不起眼的店铺,早早关了店门,街上的行人也渐渐地稀疏了。整个县城,被寒冷和恐怖笼罩着,给人的感觉 没有一点生机。

就在这时,叶相的长孙益藩带着益荪、益苞两个弟弟和家仆叶仪从后叶赶回县城。他们今天一早回港头后叶祭祖,因 为在非常时期,主仆四人不敢骑马和坐轿,午后即徒步赶回县城过 节。当他们走到县坪亻前,就听到几个男人的厮打声和一个女人的 哭喊声。声音出现在自家门前,以为是家中出了什么大事。这时的人们, 都是惊弓之鸟,时时刻刻都怕灾祸突然临门。他们不约而同地快步赶到现场,一看,眼前七个男人正在拼命殴打一个年轻女子。其中一个男人一手捂着流血的右耳,叫喊着“打,死命地打”。益藩见 势断喝一声“住手”。七个狂徒突然听到有人喝声阻止,不觉一惊, 但很快就凶相毕露,以为眼前文弱书生模样的人不是他们的对手,马上放了女子转向对付益藩。

叶仪见状挺身向前护卫着主人,他曾经学过武艺,练过拳脚。三拳两腿,就把冲到前面的恶棍打翻在地。 其他六个刁徒一起围上来对付叶仪。这时益苞急了,急赶回家敲打 双蝴蝶大门,喊道:“快开门啦”。大门一开,他就朝着门内大喊大家快出来!叶相曾孙进晟、进昱兄弟和家中男佣们,一起冲出家门。 只听益藩一声令下:把贼徒们扭送县衙。

歹徒送走后,益藩转向被打在地的女子说:这位姑娘,天这么冷, 天下又不太平,你缘何孤身一人在外面 ? 这位女子被打得奄奄一息, 听到有人动问,她下意识地拼尽气力说了一句:“俺找叶相国。” 益藩一惊,警觉地察看四周,见没有行人后,轻声说,你是何方人氏,找叶相何事 ? 女子说,俺要见了叶相国才能说。益藩答道,我 们就是叶相的儿孙,有什么事就对我说吧。女子一听是叶相的子孙, 一下子就感到有了希望。一边对天叩拜,一边用颤抖的右手伸进怀里, 拿出一纸崇祯帝的敕牒。虽然牒书已经破损,且沾满汗渍和污垢, 但仍然可以看出其中“崇祯元年敕封建昌郡主”字样的御笔文字。 益藩立马吩咐益荪:快叫丫环来,把这位姑娘扶进家里再说。

众人和小女子都进入叶家后,益藩吩咐叶仪紧闭大门,并叫丫环端来一碗热粥,让女子喝了暖暖气。随后说,你找叶相何事,现 在可以说了。这女子还是坚持要见了相国才说。益藩无奈,只好说: 先大父已经辞世二十年了。说着,把她引到大厅正殿,指着中央的一尊 铜铸叶相坐像,说:这就是先祖的遗容。女子一见铜像,大喊一声“老相国呀”,连爬带哭地来到叶相铜像前,俯伏在地,哽咽地哭诉着:

老相国呀!只恨当年伯皇不听您老人家劝谏,以致国破家亡。 太祖创下的三百年江山,毁于一旦,朱氏满门或惨遭杀戮,或作鸟 兽散。哀家父王早逝,幼失怙恃。不意今日又遭惨祸。卫辉城破, 不成器的长兄世子常芳逃至杭州降清。哀家孤身一人,辗转一年多, 一路行乞,隐姓埋名来到福清,以为满朝文武在这大变年头,只有 老相国对皇家忠心不二,可以投靠避难,不想相国您却早早地弃哀 家而去,茫茫苍穹,何处是哀家可以藏身之所呀!

诉至此,这女子又痛哭在地。经叶家女眷们劝慰后,她才慢慢地平静下来。益藩听到此,才明白这女子的身世:原来她是万历弟 弟潞王翊鏐的女儿,按辈分,她是崇祯帝的堂姑。崇祯元年,崇祯 帝为了团结皇族,一登位就对亲王、世子、皇姑、姐妹进行敕封。 这位潞王之女敕封为“建昌郡主”。因潞王早死,她随长兄世子常芳到封地卫辉 ( 今河南汲县 )。卫辉城被李自成部队攻破后,潞王一 家逃难到杭州。不久杭州又被清军包围,无路可逃,常芳投降满清。 建昌郡主持节不降,化装成平民女子逃出杭州,孤身一人南下福建, 想来福清投靠叶相。叶相已逝,她感到失望无靠。幸好益藩立即召集全家人等,宣布两件事:一,全家人不论主仆,对此事都要守口 如瓶,不许对外泄露。二,从今起,全家人都认这位皇姑为‘先祖孙女”, 请皇姑暂时委屈,称作“小姐”。

世上无不透风的墙。叶相府收留一个来路不明的女子,福清城乡 有所传闻。这事还怪益藩处事一时疏忽,原因七个歹徒被送县衙后, 一来县官怕初立政权不稳,这些歹徒多有来历,若依法惩办,其党 徒会借口兴风作浪。二来又收受了其家属的贿赂,就想从轻发落。 益藩兄弟出于义愤,向县令据理力争,必欲依法定罪。这样一来, 歹徒虽因抢劫民女钱财遭到反抗继而恼羞成怒殴打民女被流放充军, 但叶家为何如此出力,必然有人议及叶府收留来路不明的女子。若“收 留亡国皇族女子”的真相败露,就会危及叶府的安全。满清占领福 清后,为了笼络汉族士大夫,对没有反抗行为的汉族名门贵族,取 宽容态度。他们对叶相的后代,自然不曾加害。但若此事被官府知道 ,这叶家就难保安宁。益藩想到此,后悔莫及,几天来他寝食难安, 总在盘算着安全之策。几天后,他做出了决定:让建昌郡主以叶相 孙女名义,出家尼姑庵,带发修行。

建昌郡主出身皇族,又经磨难,其为人处事,自然与一般平民 女子不同。在柳池头尼姑庵半年,深得住庵老尼和众多香客的赞许。 一日,北门外洋下村失意书生余长厚进城,听到尼姑庵新近有一叶府孙女带发修行,感到好奇,就来到尼姑庵。一见,果然感到与众 不同。他饱读诗书,本想考取功名,报效朝廷。但转眼间江山易主, 他又不肯屈节投身异族留下骂名。因此他屡次婉拒征召,也不参加 满清科试。新近又死了妻子,而立之年,自会想到续弦。今日见到 叶府孙女带发修行,他想,这“带发”二字,说明她并不想斩断尘缘。 而他心中又有‘似曾相识”之感。他想“莫不是前世姻缘今生定”? 于是决定让媒人到叶府提亲。

益藩见有人为郡主提亲,心中有一种舍去重负之感,他又深知 提亲人的身世和为人,认为最合适不过,就一口应承下来。并连夜 派一个稳重的仆妇,到尼姑庵偷偷地把郡主迎回叶府,对她提起婚事 。建昌郡主逃得性命,有了棲身之所,对叶府感恩戴德。但她也 感到尼庵这地方,人来人往,人多口杂,难免不走漏风声,又听益藩说到这个提亲人不肯委身降清,更是感动。想到此,她只能淡淡地说: 全凭恩公做主。这事就谈成了。

​建昌郡主嫁到洋下余家后,人们只知她是叶府孙女。她为人谦逊, 奉侍公婆,善待妯娌,深得全家人的敬重。往后,满清政权逐步稳固, 对逃散在各地的皇族的追查,也渐渐地放松了。特别是到了乾隆朝, 乾隆帝在修《四库全书》时,对叶相有极高的评价。这时,人们的 戒心也松懈了,“皇姑”的身世也被人们渐渐知晓,这就有了本文 开头“一庵三名”的谜底故事。

​声明:素材来源于《福唐传奇(1)》,由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授权发布

福清有哪些传说故事的2

福清县在明朝万历年间出了个内阁首辅叶向高,人们称他为叶相。叶相在县城有一座花园,里头假山池榭,设置精巧,被称为“叶相假山里”。三百多年来,这里出了许多故事传说,现在单把“百猴柱”的故事说说。

1

一天,叶相从京城街传回话来:不日告老还乡,着令马上在后花园养上百只猴仔,以娱暮年寂寞。这下可急坏了留在县城看管叶相府第的老管家。他心想:假山里不到二亩见方,亭阁台榭,一应俱全,哪有空隙再筑室造屋养上百只猴仔呢?屈指算来叶相还乡日期已近,这位老管家苦恼得三餐食不甘味,夜卧不成寐,天天只呆在园中冥思苦想,拿不出个主意。

2

月缺月圆,日子转眼到了十五。这天夜里月色朗朗,园中一片清辉,显得格外阅寂。老管家披件罩衫,步进园来,打算在亭上打昨一阵。恍忽中,只见后门口有只猴影闪过,他抢到门口,猴影却早已消失,心想:莫非这几天只念着那百只猴仔,把眼都想花了吧!

3

正要起步转身,那猴影又在前头闪现。老管家不顾路面高低,跟踉险验地抢前追去,欲要看个究竟。就这样一程又一程,攀山涉水,不知不觉来到石竹山下。他抬头仰望,山顶上有一位白发白须身着白衣的石匠,在挥锤叮当叮当地打石雕凿,百多只白猴在石匠四周嬉戏蹦跳。老管家正看得出神,突然一阵寒风袭来,罩衫被掀飞了,顿时醒来,揉了揉眼睛一看,原来自己还坐在园中的享里。

4

这场梦给老管家带来莫大希望,他连夜别过老伴起程,高一脚低一脚地摸黑来到石竹山下。这时天色微明,晨风频吹,送来一阵叮当叮当打石声,老管家寻声抬头望去,果然有一位白发白须身着白衣的石匠悬在半山腰,一上一下地挥着竹柄铁锤,只是身边没有那百只白猴。老管家踩着陡峭的羊肠小道,攀着野藤,往山上攀去,攀呀攀呀,直攀得老管家气喘吁吁,每一抬头往上看,总差着二三十丈路。太阳已转到中天,老管家又饿又累,抬脚已感千斤重,但他想到梦中的情景,又鼓起了勇气,决心爬也要爬到。他这么一想,自己却已攀到了那白衣石匠的跟前了。

5

没等老管家开口,那白衣石匠已收拾好家什,微微笑着道:"老管家,一路辛苦了!你不必开口,我已知道来意,走吧!"随手牵起老管家直奔县城而来。

不到抽筒烟的时间,白衣石匠和老管家已来到叶相假山里,石匠向老管家交待说:"三天后来园中见面,三天中你绝不能进花园来,我自有办法让这园中有百只猴仔!"老管家千谢万谢后离开花园。

6

说来奇怪,老管家回房屋后,一头倒在床上,马上就哧呵哧呵地熟睡了三天三夜,一觉醒来后,他老伴告诉他死睡了三天三夜哪!

老管家一听三天过去了,也不答话,就兴冲冲地开了花园后门,四下里找那白衣石匠和百只猴仔。哪有什么猴仔呢?正扫兴着,白衣石匠已站在他面前,回头用手指,老管家顺势看去,在小池旁立着一根二丈来高的白石柱,上头雕刻着姿态各异的猴仔百来只,只只栩栩如生。

7

看着看着,老管家的脸色又聋拉下来,摇头长叹,说:"叶相要的是活猴,不是要这石猴呀!"白衣石匠也不答话,又用手指去,老管家再次顺势一看,突然喜上眉梢,连声叫好!原来白衣石匠指的是小池,百猴柱倒映池水中,微风漾过,水面泛起涟漪,水中那百只猴仔活蹦乱跳一般,跟活的没有什么两样。老管家呆看了一阵,才想起要向白衣石匠道谢,可是那石匠却早已无影无踪了。

8

传说那白衣石匠是一只白猴变成的。原来叶向高未踏上征途前,曾与老管家一同去石竹山祈梦求个富贵前程,半路上遇到一只受伤的白猴,叶相和老管家把它带回饲养调治,待它伤愈后又放生在石竹山,如今是来图报的。此后"叶相假山里"才有了这么一根"石猴柱",历来吸引了不知多少人去观赏哩!

福清有哪些传说故事的3

福清叶向高与泉州李廷机(号九我),同时入阁,又情同手足,他们的情义,在民间流传许多传说。

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泉州新门外浮桥乡有一个生意人,姓李名慧如,他不但善于做生意,而且粗通文墨,略懂地理风水,更兼看相测字。一日,他经商至福清,打理住宿小桥街惠来客栈,喝口清茶,理好衣冠后,信步街头,走进久乐天酒家,拣个临窗座位,对趋前招呼的小二说:来“福清特曲”一壶、炒三味一盘、焙酥花生四两。小二恭敬答应:好,请先生少待片刻。

小二送来酒菜之后,李慧如又招手让小二到跟前来,很客气地对他说:“这位小哥,在下打听一个人,不知小哥可认识否 ?”接着他说出此人系感德乡化南里云山境的叶朝荣先生。小二一听,连忙回答:“认得认得,这位叶先生是个至诚君子,待人可客气了。往常他来县城,几乎每天都来这里惠顾,或吃饭,或会友。”

李慧如听说他认识此人,精神为之一振,说:“近日他可曾来贵店用餐 ?”小二答道:“前天叶先生与两位好友在这里聚会,听他们言说,省里学使大人有谕,叫叶先生到省里与学使大人商议叶先生进京就学的事。这会,叶先生可能还在省里未归。”

听罢小二的回话,李慧如就拜托说:“有烦小哥一事,不知可否 ?”小二恭敬地回应:“先生有事尽管说,只要小的能办的,一定效劳。”慧如就拜托说:朝荣先生再来贵店就餐,请对他说,在下十分仰慕他,请他移驾惠来客栈一叙,或劳小哥到惠来客栈告知在下一声。小二一一应承下来。

几天后的傍午,店家来到慧如住的客房,用手指轻弹房门,细声地说:“客官,有贵客来访”。慧如料定是叶先生造访,马上开启房门,见店家身后站着一位年约四十,眉宇间隐隐存有英气,两道慈眉之下,一双慧眼带着微笑的汉子,轻轻地对慧如点点头,说道:“打扰兄台了,在下朝荣遵嘱特来谒见,有望指教。”

李慧如见说,欣喜之至,马上对店家说,有劳店家沏一壶上好的茶。接着热情地把客人让进客房中,寒暄过后。李慧如便问:“兄台此次上省,有何佳音,学台大人对兄台入监之事,有何谕示 ?”

叶朝荣轻轻地叹一口气,说道:“不瞒兄台说,弟自弱冠即进泮宫,可是此后久困场屋,秋闱屡试不第。家严年近古稀,望子成龙,而我却愧对祖宗。今年皇上本有恩选的谕旨,怎奈弟无有得力援手。虽蒙学台大人谬爱,但此次恩荐名额又为省里某权贵所占,学使大人深负歉意,数日前派人来把弟叫进省城,特为说明此事并致歉疚之意。大人既如此礼遇小弟,弟还有何说,唉,听天命而已!”

说到这里,叶朝荣突然记起,这位闽南来的不速之客,素不相识却约我相聚,定有大事,而自己却因前程受阻,心里烦恼疏忽了此事,想到此,立马接口道:“唉唉,兄台召唤小弟,定有见教 ?”

李慧如究竟是个行商经纪人,走三江过四海,见过大世面。他一面静静地倾听朝荣的诉说,时不时点头,轻叹一口气,表示同情,但不插话,不打断朝荣的话语,一面在细心地察言观色,想从叶朝荣的相格上看出什么预示未来的征兆,待到朝荣提起找他有何事时,他才接口缓缓说道:

“感谢兄台对弟一见如故,把胸中郁闷之情结,毫不隐讳地对弟倾吐,使小弟顿感相见恨晚啦。兄既如此推诚,弟也就有话直说吧。前年冬,弟来贵县做生意,闲暇时亦曾游山玩水,弟是虽执四业之末的生意人,但家传堪舆和奇门六甲之术,也略知一二。因此每到一地,都仔细看人家坟地。那年到过贵乡,见到双石山一墓葬,起九留芙蓉,穿峡再起金星及天马,又起连金入穴,起伏顿挫,凡数十节。环周四山旋绕,中开平洋,作回龙顾袒格,真是宝地呀!于是弟在近乡细查此坟地所属谁家,有乡人告诉,此墓系兄台的祖坟。但据乡人所言,兄台三代布衣,这就不符常理,有这样好的风水宝地,怎么会三代没有功名,这里定是另有原因。于是弟“好管闲事”,上石竹山,看看令尊和兄台有否上山祈梦抽签,问卜前程,仙翁可曾有何梦示。老僧真的告诉小弟,说我兄前年上山祈到一奇梦,老僧因详不出而歉疚在心,因此记得很在意。他说兄所得之梦,见一朱衣人临案而坐,案上放有牛肉。朱衣人说“案上一斤半牛肉,你把它吃了”,对此梦,老僧百思不得其解。以弟揣摩,“肉”者“禄”也。一斤半,乃二十四两,此乃“监生俸禄之数也”。何以会没有功名,定是另有原因。”

听了慧如一席长谈,朝荣心中的郁闷,顿成云烟,一时晴朗许多,连连点头称是。接着他说:难道小弟的祖坟,还有什么美中不足之处 ?兄台能否再辛苦一趟,移驾寒舍一聚,再细勘一下弟的祖坟如何 ?

李慧如喜出望外。其实,他见到朝荣祖父叶仕俨的坟地以后,心中就一直在盘算如何接近叶家,攀上关系,想法分得一份风水,沾得一份幸运。两年来,他可算费尽心机,看坟地,查家世,摸清朝荣的底细,并谋划了计策,才决心与朝荣接头见面,不想第一步如此顺利。因此见朝荣邀他到后叶村,连忙应承下来,两人约定第二天就动身。

这天一大早,两人直奔双石山叶仕俨的坟地上。李慧如一到坟场,就细细地观察前后左右的地势风向。突然,他脱口而出“是了!是了!”朝荣一听,忙说,兄台有何发现 ? 慧如说:兄台你看:处案耸拔如天马,只是穴的左偏受风,近有石坑稍底,甚不利,且自山顶落下一小顶穴,内明堂不够宽,此亦有碍前程。朝荣急不可待近于哀求地说:“兄台,可有补救良方 ?”

李慧如本己心中有数,却故弄玄虚,慢慢地抬眼远望,沉思片刻,说:“有了!把坟穴向上移丈许,作亥山巳向,形胜就更壮了。”

朝荣见有补救之良策,心中一喜,紧紧拉着慧如的手说:“兄台,你乃我叶家之大恩人!弟有一不情之请,不知兄台可俯允否 ?”慧如说:“但说无妨。”朝荣说:“你我一见如故,真乃相见恨晚,这亦是天意,亦是缘份所系,我冒昧地想与我兄结成金兰之好,如何 ?”慧如一听,正中下怀,而口中却连连说“高攀了!高攀了!”于是两人仿效古人,捏土为香,跪在叶家祖坟前,对天盟誓,结成异姓兄弟,永不相弃。慧如长两岁,为兄,朝荣为弟。

两人结拜罢,回到朝荣家,见过谊父广彬,行过礼。广彬见自己又多一个干儿子,见其似是谦诚君子,自然喜在心头。只是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态抱孙心切。于是当着慧如在场,他直接对朝荣说:“儿呀,你们年轻人看重功名,自是好事。你俩看祖坟上,可曾留心我家风水,于人丁可兴旺 ?”慧如见问,恭敬地回答:“爹爹请放心,孩儿留心过,这坟地风水极佳,于后代,功名有望,于人丁也不碍事。广彬说,但愿如此。只是朝荣儿年近不惑,先娶郭氏,诞一女后,再也没有留下子嗣,就英年早逝,继娶康氏,今又十年了,亦无动静。只恐这后嗣堪忧。

慧如见说,马上表示:爹爹,孩儿幼受家学,相人略知大概。孩儿留心探求,一有宜男之相的女子,定为贤弟成全。

别过朝荣,李慧如一如既往,办事利索,从不拖拉,他借卜卦、算命和看风水为名,走遍玉融各乡村落,终于在化北里上井村,寻得林家一女,经慧如说媒撮合并代办一切婚事礼仪,把她迎娶为朝荣侧室。诸事办妥之后。慧如就回晋江去,在家等待佳音。

两年后的嘉靖三十八年 (1559 )8 月中秋,晋江李家突然有人送来一张请帖,慧如展开一看,原来是叶家来报喜讯:前月三十日,朝荣侧室林氏生了一对男双胞胎,八月三十日是两儿弥月之喜。朝荣想到,这是义兄之恩所得,一定要请来共享喜气,又考虑到路途遥远,应及早给他报个喜,所以早早写了喜帖,派年轻家仆奔往闽南报喜。

慧如接喜讯后,欣喜之情,无法言表。一来他确实为义兄得“弄璋”而且是“双璋”之喜而高兴,二来为他的“心计”有进一步实现的可能而欣慰。于是他早早做好准备,备下一份厚礼,特制一套锦缎长袍和人字口软底布鞋,梳理好发髻和胸前一缕青须,装扮得仪表堂堂。诸事都按自己设计的程序进行,然后心情急切而外表却显稳重地上路,如期到叶府祝贺。

八月三十日这天,叶府热热闹闹,宴请宾客和各房近亲。在宴会上,李慧如被请上嘉宾席位,朝荣向来宾答谢说,我有今日之喜,实在是恩兄所赐,接着把慧如介绍与大家相识,慧如含泪向众亲友一一作揖回敬。宴席后,慧如被安置好住处,朝荣和妻子林氏抱了双儿来见伯伯。谁也没有料想到,李慧如见一双侄儿,天庭饱满,相貌不凡,突然伤心地大哭起来。朝荣夫妇惊呆了,一时不知所措。

随行婢女见状,马上向老太爷禀告。仕俨闻报,立马赶来想问个究竟。待他到时,李慧如已被朝荣夫妇劝慰平静下来,诉说着自己唯一的一个男孩不幸于前月夭折了。如今见景思情,一时失态,请义父和贤弟、弟妹见谅。

第三天,当慧如动身回去之时,仕俨拉着慧如的手,说:吾儿与朝荣虽说只是金兰结契,但其情胜过同胞手兄,今日吾家能有双喜临门,仍是你赐的恩德。只是吾儿你中年丧儿,情何以堪。这样吧,如不嫌弃,我己与朝荣儿商量过,他的双胞胎,送一个给你为嗣如何 ?

慧如听罢,一时欣喜至极,来不及推辞谦让,就地跪在义父面前,叩一个响头表示感激之情。只说,孩子太小,恐路上风险,不敢马上就带回。于是双方约定,等满周岁,再把孩子送到晋江去。

一年后,叶朝荣有个想法,自己不敢做主,就提出来请父亲决定。他说,李兄于我们家有大恩,且坟地风水还有赖慧兄来共同修补完善。再者他又是长兄,因此,是否把双胞胎中先出出生的孩子送给李家。仕俨见朝荣说得有理,也就点头同意了。就这样,后来长大成人取名李廷机的孩子,就在晋江李家生活长大,再后来就与其弟叶向高同朝为官,手足之情亲密无间。

以上的故事,只是传说,因为查无实据,但又事出有因。因此,晋江人说:“叶相李九,不是兄弟,也是好友”。是不是兄弟,没有实证,但两人是挚友,却千真万确。晚年的向高留下《祭李九我》一文,就是实证:嗟夫!我公奄然逝耶。公与先人同选于乡,与高同第南宫.高以父执事公,公以弱弟蓄余。同官词林,同贰留曹,同入纶扉。三十余年,南北仕宦,无不追随。即论文对局,扬古榷今,无不契合。计海内交游,相知深而相聚久,未有若公之与高者。公生平矻矻砣砲,惟以忠君爱国济人利物为事。夙夜在公,鞠躬尽瘁。高在纶扉日,方藉公教诲,得以少敛涓埃。而公以方正不容于时,高碌碌浮沉,备员数载,始得谢事,常以此愧公。当公之归,握手语高:“吾扫清源片石以待子”。比高入里,公频信相邀。高以痛苦迁延,至兹秋乃决一行,而忽闻公病,甚怀忧疑。未几,而公讣至矣。嗟夫,使我二人不以欢然语笑相从,而以絮酒炙鸡号眺相对,造物之于人,一何酷耶。公官虽至端揆,望虽震寰宇,而经济弥纶之具,百未展一。高以不才自废,尚望再出,竟其熏猷以报答明主,且为吾桑梓光,而公竟止是耶。天付公如是之才,谞如是之行品,即前代名流,罕见其比。而其所以用公者,止于如是,谓之何哉!今世人推重公,徒以洁廉涓介,拔出流俗,而不知公之心,好贤乐善,惟恐不及,绝口不言人过失。盖清而厚,正而不苛,持已严而待人恕。高之所以服公者,乃此也。公用虽未究,而其所树立表见,已足以师表人伦,照耀千古。仰不愧,俯不怍,存顺没宁,于公见之,亦复何憾。高既力疾登公之堂,潸然一恸。而道其三十余年,与公周旋交谊如此,情至之语,故不能文,亦不必文,公其鉴之。

后人评论此事说:李慧如,其智慧也,助叶家得一宰相,其慧如愿者,为李家也抱来一个宰相。只是李九我受封后,死活不肯到任,以致向高成“独相”,留下许多传奇,让后人评说不尽。

声明:素材来源于《福唐传奇(1)》,由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授权发布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7日 星期五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福清的历史故事(福清有哪些传说故事的)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90485.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