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关于名人毅力的故事(有个名人的毅力故事)

2023-03-16 12:14:01 技术常识4 新人必懂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8663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22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八一勋章”获得者先进事迹,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新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个名人的毅力故事1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 题:“八一勋章”获得者先进事迹

这是“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7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杜富国——忠诚使命、英勇无畏的排雷英雄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这是“感动中国”给杜富国的颁奖词。

2018年10月11日,在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杜富国在扫雷行动中发现一枚加重手榴弹,他立即让同组战友退后,独自上前查明情况。突然“轰”的一声巨响,手榴弹爆炸了。生死瞬间他下意识向战友方向侧身,遮挡住爆炸冲击波和弹片,用身体护住战友,自己永远失去了双眼和双手。

12年的军旅生涯中,杜富国有过3次重要选择:第一次是参军来到云南某边防团,他原本可以一直当一名优秀的边防战士,但他却选择参加扫雷;第二次是来到扫雷队后,队长发现他炊事技术不错,有意让他当炊事员,但他选择到一线扫雷;第三次是排雷遇险时,他选择让战友退后。

扫雷兵走的是“阴阳道”,过的是“鬼门关”,拔的是“虎口牙”,是和平年代离死神最近的人。杜富国明知这一次次的选择意味着什么,但他为什么义无反顾?

答案写在杜富国的请战书上。2015年6月,他在给连队党支部递交的请战书上这样写道:“正如我5年前参军入伍时一样,那时我思索着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唯一衡量的标准,是真正为国家做了些什么……我感到这就是我的使命,一个声音告诉我:我要去扫雷!”

面对生死雷场,杜富国刻苦训练扫雷技能,仅3个月就熟练掌握10余种排雷方法,以优秀成绩拿到扫雷“入场券”。3年间,他先后进出雷场1000余次,累计排除地雷和爆炸物2400余枚,处置各类险情20余起,实现了从“戍边尖兵”向“全能雷神”的转变。

杜富国受伤后,生命垂危,两个手掌当场被炸飞,双眼球破裂,内容物溢出,右眼球造成脱落,大腿根部至面部创伤面积达90%以上……

身负重伤、严重致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但杜富国有着超人般的意志,这也是英雄特有的品质。

3天3夜连续5次大手术,从“鬼门关”冲出来的杜富国,恢复知觉后第一反应是询问战友情况如何,提的第一个要求是:“赶紧治好我的伤,我还要去扫雷!”

如何把真实伤情告诉杜富国,部队领导和专家为他制定了多套心理干预方案。然而,这些方案一套也没有用上。得知真实伤情,杜富国沉默了几秒钟,用有些颤抖的声音安慰领导和医生:“我知道了,你们放心吧,我会坚强起来的!我不能扫雷了,但我还可以给人们讲扫雷的故事。”

2019年7月31日,习近平主席为杜富国佩挂英模奖章、颁发证书,同他合影留念。他举起断臂,向统帅敬了一个特殊军礼。他用这样一种坚强的方式告诉所有人,不管什么时候,他都是一名军人,都会以奋斗的姿态奔跑逐梦。

杜富国以惊人的毅力闯过一道道难关。手术后不到1个月,他就让人扶他下床走路;1个半月,他就在病床上支起双肘做平板支撑。他要跑步,在反重力跑台上,一跑就是10公里;他要写字,用残肢夹着特制的笔,一笔一画地练;他要播音,从吐字、发声开始,跟着教学课件一字一句地学……

凭着乐观向上的心态、永不言弃的韧劲,杜富国战胜了伤痛和残缺,他能自己穿衣、洗漱、叠被子、开门、跑步、用盲杖走路、用机械手吃饭。

“冲!向前冲,冲啊……”临近终点,在战友提示下,穿着作训服的杜富国,奋力挥动断臂、步伐稳健地在操场上奔跑,额头上渗出晶莹的汗珠。冲过终点后,他像孩子一样笑得很开心。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这里是南陆之声。晚上8点,陪伴每一个身穿迷彩的你……”2020年3月8日,“富国陪你读好书”系列广播节目依托南部战区陆军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为增强播出效果,杜富国放弃了由他人领读、自己复读、再后期剪辑的制作方式,坚持独立全文背记。

这几年,杜富国以实际行动助力曾经战斗过的麻栗坡县脱贫攻坚;担任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校外辅导员,给失明的孩子带去无限光明和力量。

杜富国先后赴北京大学、陆军边海防学院等军地单位,开展宣讲30余次,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话初心、谈感悟,讲述强军故事,传播“让我来”的精神,激励更多新时代追梦人奋勇前行。

这是“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7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钱七虎——科技强军、为国铸盾的防护工程专家

刚参加完某项目鉴定会,钱七虎院士又拎着行李箱,踏上出差的旅程。

很难想象,这是一位80多岁老人的生活。作为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在许多人早已退休的年纪,钱七虎还像“空中飞人”一般奔波。这样的生活,他并不觉得累,而是感觉“活得很充实,很有成就感,也有幸福感”。

“一个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是60多年前钱七虎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就读时,接受的第一堂革命人生观教育课。

奋斗一甲子,投身强国梦。参加工作以来,钱七虎始终坚守爱党、报国、强军的赤子情怀,战斗在大山深处、戈壁荒漠、边防海岛等工程一线,为我国防护工程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用实际行动交出了自己的人生答卷:国之需要,我之理想。

初心,是时代镌刻在钱七虎心中永恒的烙印。20世纪70年代初,戈壁深处一声巨响,荒漠升起一片蘑菇云……当人们欢呼庆贺时,一群身着防护服的科研人员迅速冲进了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现场,钱七虎便是其中一员。

那一年,钱七虎受命为空军设计飞机洞库防护门。为了找准原有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他专门到核爆试验现场调查研究。

经过深入调查思考,钱七虎大胆决定采用刚刚兴起的有限单元法,但这涉及到大量的工程结构计算。

当时,国内大型计算机设备紧缺,为了求取最科学的方案,他来回奔波于北京、上海,利用节假日和别人吃饭、睡觉的空隙打“时间差”蹭设备用。

两年后,他研究的当时我国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地下飞机洞库防护门通过成果鉴定时,他却患上了严重的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

勇于攀登的人脚步从不停歇。紧接着,他又趁热打铁开始“有限单元法在工程结构计算中的应用”的研究攻关。长期的劳累又诱发了痔疮,但他还是坚持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疼得不敢坐,就趴在床上写专著,该专著问世不久就获得全国科技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世间万物,相生相克,有矛必有盾。”当时,我国面临严峻的外部威胁,在钱七虎看来,如果说核武器是对付敌对军事力量锐利的“矛”,那么防护工程则是一面坚固的“盾”。

随着侦察手段的不断更新、高技术武器与精确制导武器的相继涌现,防护工程在高度透明化的战场中,常常是“藏不了、抗不住”,特别是世界军事强国开始研制精确制导钻地弹,给防护工程造成了巨大威胁。

“‘矛’升级了,我们的‘盾’就要及时升级。”面对一项项世界级国防工程的防护难题,钱七虎带领团队勇攀科技高峰,建立了从浅埋工程到深埋工程防护、从单体工程到工程体系防护、从常规抗力到超高抗力防护等学术理论与技术体系,制定了我国首部人防工程防护标准,解决了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工程防护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2019年,钱七虎获得我国科技领域最高奖项——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师之大者,为国为民。作为多个国家重大工程的专家组成员,钱七虎在港珠澳大桥、雄安新区、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能源地下储备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重大咨询建议。退休后,仍活跃在国家战略防护工程建设前沿,积极为川藏铁路建设、渤海湾海底隧道论证建言献策。

“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的理想与党和国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彰显价值。”谈及自己的人生历程,钱七虎的目光中透露出坚定不移的信念。

“把更好的机会留给年轻人”,这是钱七虎的育人理念。2009年,他主动放弃自己被提名的机会,推荐年轻学者冯夏庭出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世界岩石力学研究中心在中国,冯夏庭年轻有能力、有梦想。”最终,冯夏庭成为目前为止担任该学会主席的唯一中国专家。

“一辈子搞了那么多课题,但我感觉培养人才始终是我最大的课题。”聊起未来,钱七虎充满对人才辈出的殷殷期盼。

数十年来,钱七虎培养的大批优秀人才成为防护工程领域的中坚力量。2019年,他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助贫困学生,帮助贫困学子圆了上学梦。

“虽然我已经80多岁了,但我总觉得还有很多事要做。为祖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是我的毕生追求,也是我的事业所在、幸福所在!”钱七虎表示,有生之年他将继续在为国铸盾的道路上不懈冲锋。

这是“八一勋章”获得者聂海胜(7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聂海胜——矢志报国、三巡太空的英雄航天员

1996年,聂海胜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毅然报名参加航天员选拔,从1500多名优秀空军飞行员中层层选拔、脱颖而出,1998年光荣成为我国第一批航天员。24年来,他始终牢记“为祖国出征太空”的初心使命,始终保持“听从召唤任挑选”的军人本色,坚持刻苦训练、时刻准备,先后3次受命备份、3次领命出征,圆满完成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用遨游太空的壮丽航迹书写对党的无限忠诚。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行任务,聂海胜位列首飞梯队,却与飞天梦擦肩而过。面对提上日程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他暗下决心:继续努力,绝不放弃!随后争分夺秒全身心地投入选拔训练,他几乎没有踏出过北京航天城,夜里12点前没有睡过觉,在模拟舱里一待就是七八个小时,连周末和节假日都不放过,历经无数次训练,对成千上万个数据了如指掌,熟练掌握了所有飞行程序及操作规程。在备战任务的关键阶段,聂海胜母亲突发脑溢血昏迷,组织特批他回家探望,他仅去了3天就返回投入训练,用行动诠释了“宁可愧对家庭绝不愧对祖国”的大爱情怀。在不久后的单项考核中,聂海胜考出了整个考核中难得一见的满分,以优异的成绩入选神舟六号乘组。2005年10月12日,聂海胜与同乘组航天员踏雪出征、首战太空,实现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航天飞行的重大跨越。

2011年聂海胜晋升少将军衔,此时的他早已获得众多殊荣,但他一次次将成绩清零、荣誉深藏,参加乘组选拔。他常说:“飞行是我的职业,我的使命。无论将军或士兵,都因使命而光荣。只要我还能飞,就要做好一切准备”。2013年6月,聂海胜凭借过硬的素质、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技术,光荣入选神舟十号乘组、担任指令长,带领两名新战友再次出征太空,手动控制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交会对接,同乘组航天员开展太空授课,用航天人特有的方式让全国青少年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

两度飞天归来,初心始终如一。作为航天员队伍里最年长的聂海胜,正常情况下人的生理功能都在衰退,他却用坚定的信念和超常的训练对抗着“自然规律”,和其他年轻航天员一样参与着共同的训练科目,挑战着相同的训练难度,身穿160公斤左右的水下训练服在深水里一练就是6个多小时,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承受8倍于自身重量的压力,面部肌肉严重变形、呼吸异常困难,圆满完成以空间站基础理论、出舱操作、故障处置为重点的8大类100余项训练,在航天生理功能的骨骼代谢、心肺和心血管功能等方面始终保持在优良等级。

2021年6月,57岁的聂海胜三入太空,面对空间站任务在轨飞行时间更长、操控难度更大、挑战考验更多的情况,他和乘组其他同志密切配合、精细操作,顺利完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任务,严密组织2次累计13小时空间出舱活动,在轨验证了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在轨维修等空间站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夺取了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重大胜利。

聂海胜用24载造就了三度飞天的壮举,成为首位在轨100天的中国航天员,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辉煌历程,以实际行动兑现了他“一心只为飞天,一生只为飞天”的庄严承诺!面对艰巨繁重的空间站运营阶段各项任务,他坚定表示“我的初心是出征太空,我的使命是圆满完成任务,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就义无反顾做好一切准备,随时接受挑选,为祖国出征太空”。

有个名人的毅力故事2

靠一个木筏,一个人在海上孤独漂浮了133天,九死一生。两次被人发现,却没人救他,最后漂到海边才得救。他,就是中国海员潘濂。

一、大难不死。

1918年,潘濂出生于海南一个颇为贫困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武师,靠收徒卖艺为生。潘濂18岁的时候,由于海南谋生实在艰难,他的父亲就托朋友把他带到了香港,去“坦达”号商船上当学徒。

转眼,潘濂在船上度过了3年学徒时光。适逢二战爆发,英国轮船正在香港招募海员。于是,正需要一份工作的潘濂与英国商船“贝洛蒙”号签下了劳务合同,成为船上一名二等侍应生。

尽管“贝洛蒙”是一艘商船,不过它在英德战争中主要的作用,是在大西洋上运送战备物资。

1942年11月23日,正在大西洋航行的“贝洛蒙”号,被德国潜艇发现,随后,德国潜艇向它发送了两枚鱼雷。

第一枚鱼雷击中船体时,潘濂就敏锐地意识到了危险。所以他不假思索穿上救生衣,跃入了海中。就在他跳下去时,第二枚鱼雷直接就把商船炸毁。商船迅速沉下海底的巨大吸力,把跃入海中的潘濂拖向海底深处。

慌乱中,潘濂抓住了一块木板。靠着那块木板,潘濂最终浮出了海面。

可是他放眼四望,广阔无垠的海面上,什么也看不到,这让潘濂十分绝望。

但求生的欲望,又让他趴在木板上久久不愿松开手,这样漂浮了大约2个小时后,他突然发现在不远处,有一只救生筏正缓缓向他漂过来。

大喜过望的潘濂,赶紧游了过去,爬上了救生木筏。

那是一只四角有着桅杆的正方形木筏。木筏的中央是一个6英尺长、3英尺宽的凹槽。他还发现,木筏的两旁各有一个隔离间,里面放着两个金属箱,箱子里满满地装着各种饼干、罐头、巧克力等,甚至还有40升淡水。除此外,还有几发照明弹和几个手电筒。

狂喜过后,潘濂冷静下来,决定要有计划地取用这些食物和水。

二、绝地求生。

在海上漂流,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淡水。

要知道,在热带的海面上,天气是异常糟糕的。就算没有风浪,太阳的暴晒也很容易使人脱水丧命。

好在,夜里偶尔会落一场阵雨。于是,潘濂靠着头顶的帐篷收集雨水。待积到一定程度后,他就把帐篷倾斜着,用空罐头盒把水一点一点舀到水箱里。

由于不知道自己还会在海上漂多久,潘濂每天会用结绳记事的方式,打结记日子。此外,为了强健体魄,潘濂每天还会把自己和救生木筏用一根长的绳子拴在一起,然后跳到海里游泳。

随着时光的流逝,有限的食物和淡水,终于还是见了底。潘濂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生存问题。

聪明的潘濂,从电量已经耗尽的手电筒里取出弹簧,做成鱼钩。又把缆绳拆开,抽出一股搓成细细的鱼线。然后,他穿上鱼钩后,开始捕鱼。

起初,潘濂只能捕到小鱼。他就靠生吃小鱼活命。可是捕到的小鱼的条数毕竟有限,这让他常常饥饿难耐。再加上每天的运气也不同,有时候连一条小鱼也捕不到。所以,他决定捕大一点的鱼。

潘濂费了很大劲,拆下木筏上的一个钉子,用它做了个大的鱼钩。随后,潘濂用小鱼作为鱼饵,挂在大鱼钩上钓鱼。

很快,他就捕上了大鱼。大鱼的重量,差不多相当于五六十条小鱼,这让他高兴不已。

大鱼的肉生吃起来非常腥,于是潘濂把大鱼剖开,掏出内脏,洗干净后,切成一块一块鱼片,晾在拉帐篷的绳子上。用不了多久,鱼块就被太阳晒成了鱼干。这样的鱼干,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还易于保存。

不过,在海上流浪的日子,并非一帆风顺,潘濂经常也会遇到风浪。

有一次,一阵大风掀翻了他的救生筏,把他保存了好久的淡水和鱼干,全部都打翻到了海里。好在他拼尽全力,终于把救生筏翻了过来。只是等他好不容易爬上救生筏后,饥渴和疲劳,让他几乎丧失了活下去的动力。但他还是靠着顽强的毅力,拼尽最后的气力,逮到一只鸟,靠喝鸟血,才算缓过劲来。

为了保存体力,潘濂后来改用鱼的内脏钓鱼。他发现用鱼的内脏钓鱼,能引来鱼群。甚至有一次,他还用鸟当饵料,钓到了一条几英尺长的鲨鱼。

由于缺乏淡水,在很长时间里,潘濂只能靠喝鱼血,吃鱼片生存。

其实,潘濂要面对的困难,远不止解决饥饿和饮水的问题,由于他的皮肤长期被海水腐蚀,再加上长期吃不到蔬菜,因此他的皮肤很快溃烂生疮,双腿也浮肿无力。身体的疼痛,常常折磨得他无法入睡。可是他始终咬牙坚持,活下去,成了他坚强的信念。

潘濂曾有两次获救的机会。

一次,潘濂看到一艘大商船,于是他拼命招手。

眼看大商船离他越来越近,甚至他都能看到甲板上人的模样了。结果那艘大商船在离他很近的地方,却突然掉转方向离开了。

大失所望的潘濂认为,这是因为那艘船上的人歧视中国人,所以不肯对他这个中国人施救。

还有一次,美国海军侦察机飞过大西洋上空时,看到了他。不过,侦察机也没有救他,只是给他空投了一个浮标,让他作为标记物。

但很快,一场暴风雨,就把浮标带走了。

两次本来已经被发现,但是却又被人放弃的经历,几乎摧毁了潘濂生存的意志。再加上他每天不仅饱受身体的疼痛,还要忍受枯燥无聊的漫长时光。时间一长,潘濂越来越绝望。

很多时候,潘濂陷入沮丧,认为自己的挣扎都是徒劳。再加上体力不支,常常陷入昏睡状态,这使得潘濂几乎要放弃了。但本能的求生欲,却又迫使他在每次要睡着的时候,狠狠掐自己的大腿,唯恐自己会长眠不醒。

三、获救重生。

就在潘濂的体力已经严重透支,意志也几乎被摧毁的同时,潘濂突然发现海水的颜色变浅了。这让他大为振作,凭着多年海上生活的经验,他知道,他快要靠岸了。不久后,他果然看到了不远处的海滩。

终于,几名善良的渔民发现了他,把他救上了岸。

在给了潘濂一点食物和水后,渔民把潘濂送到最近的贝仑城医院。在医生的照料下,潘濂终于获得了很好的治疗。

通过交流,潘濂得知,他被救上岸的时候,已经是1943年4月5日。也就是说,他在海上流浪了133天后,救生筏把他带到了巴西。而他也因此打破了靠救生筏在海上漂流的世界纪录。

各国记者纷纷对潘濂进行了采访报道,称他为“中国的鲁宾逊”。很快,他的故事就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

四、英雄传奇。

一个月后,恢复了健康的潘濂被送回英国。此时的他,在英国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就连英国国王乔治六世,都亲自接见了他,授予他一枚大英帝国勋章,以此表彰他“在木筏上的经历漫长、危险和充满巨大困难的日子里表现出的罕见勇气、刚毅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应变能力”。英国皇家海军还根据他在海上的生存经验编写了一本海上生存指南。

民国行政院也对潘濂顽强的求生精神进行了嘉奖。

美国战时海运局,也被潘濂的“勇气和刚毅精神”所折服,向他发出了特别邀请。在潘濂抵达美国后,美国人特意给他颁发了战斗荣誉勋带。他在美国海军的请求下,详细地讲述了他在海上的求生方法。他那些宝贵的经验,最终被美国海军加以整理和归纳,编入了美国海军作战教材中。

那时候的潘濂,心中五味杂陈。想到曾有两次被放弃的经历,他不免感慨:世人都在锦上添花,有几人愿意雪中送炭!

不过,潘濂并没有把这样的话说出来。每次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能够在海上活下来的时候,他都说,我是中国人,任何困难,都打不倒中国人!

1952年,潘濂在美国纽约定居并结婚,后来养育了4个子女。

1991年,潘濂在美国布鲁克林的家中因病去世,卒年73岁。

有个名人的毅力故事3

如今,14岁的孩子在做什么?

他们在整洁干净的教室里享受着教育,在父母的照料下过着优渥的生活,他们刷着抖音、微博,偶尔跟父母吵架拌嘴……

如今这种和平安定的生活,是那时朱彦夫不可能想到的。

朱彦夫14岁参军入伍,16岁入党,先后参加过淮海、渡江、解放上海等战役;是在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与精良装备下血战三天三夜全连唯一活下来的战士,是身残志坚带领村民脱贫攻坚的村支书,他燃烧生命写了下一部不朽的战书。

童年悲惨,年少参军,屡历战功

1933年7月,朱彦夫出生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张家泉村。

那时朱彦夫家中贫寒,家徒四壁。死亡和饥荒充斥着朱彦夫的童年。

小时候他没吃过一顿饱饭,姐姐被卖出当童养媳,仅仅换来了两筐粮食,纵使如此,姐弟还是饿死了好几个。

而最大的不幸不是饥寒贫困,而是接踵而来的侵略者。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朱彦夫的父亲是一名爱国人士,在一次为八路军投递情报的任务中,被日本人残忍杀害。

年幼的朱彦夫自此对侵略者恨之入骨,他发誓要成为一名战士,赶走侵略者,保家卫国,为父报仇。

父亲去世后,朱彦夫代替父亲成为家中的顶梁柱。苦痛的遭遇磨砺了他刚强不屈的意志,他从一个小少年成长为一个为家庭遮风挡雨的男人。

若无少年时期烈火历练,就不会有今后“极限人生”的精彩。

1947年,朱彦夫刚满14岁,他迫不及待要去参军报国,母亲忧心他年纪太小,让他晚两年再去。而他沸腾的热血哪能止得住,当晚瞒着母亲,偷偷跑出来,加入了军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战士。

参军后,他不怕牺牲,英勇作战,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他接连参加了战淮海、过长江、打上海、跨过鸭绿江等上百次战役战斗。

他曾十几次负伤,三次立功,被部队里的老队员所赏识。在16岁这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保家卫国的信念更加坚定了。

抗美援朝,拼死作战,没于血海

1950年11月,中美在长津湖展开了一场激战。

朱彦夫和连队战友在朝鲜地250高地展开了一场血腥的争夺战。在零下三十度的恶寒中,面对装备精良的两个营队一次次猛烈地炮火进攻,朱彦夫和战友们殊死搏斗,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

比敌人炮火更加无情的,是冰冻三尺的严寒。战士们没有御寒的装备,粮食也消耗得所剩无几,朱彦夫眼睁睁地看着战友们一个个倒在冰天雪地当中,同伴们被冻得发紫的面庞、颤抖着逐渐失去呼吸。

此时的朱彦夫顾不上悲痛,敌人的进攻如潮水般肆意。天上的飞机在投射炮弹,地上的坦克在轰炸,山头都被削去了几十厘米,地面被炸出一个个炮坑,没有一处是完好的。

面对残酷的战争和严寒,弹尽粮绝的朱彦夫和战友拼死搏斗了三天三夜,全连伤亡殆尽,只剩他身负重伤,晕倒在阵地上。

不知过了多久,朱彦夫在阵痛中苏醒。

他睁开双眼,周围只有狂风呼啸的声音,四周都是分辨不清面部战友和敌人的尸体、被炸烂的躯干各个部分,他动弹不得,身体已经被雪埋没了一半。

朱彦夫用尽浑身力气把盖在身上的雪扒开,这才看清了自己——腿完全被冻坏了,肚子被炸了一个大窟窿,肠子也流出来了。

眼睛好像被什么挡住了,他用仅可以活动的手指在脸上摩挲了两下,使劲把这个“障碍物”蹭了下来,那个冰凉的东西顺着脸滑落下来。

他饥渴难耐,把这个冰凉的东西吞了进去。

后来才知道,这个冰凉的东西竟然是朱彦夫被炸出的眼球。

在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下,身负重伤,手脚冻裂的朱彦夫似乎只能躺在雪地里等待死亡。

他的身体愈变愈冷,血已经被冻住了,五脏六腑都在疼,但他的意识在逐渐消亡,太冷了,太渴了,太累了,他困了,他想沉沉地睡去。

恍惚间,他看到了被敌人残害的父亲,家中的等候的母亲,和战友们并肩作战,英勇斗争的场景,回忆起自己保家卫国的坚定信仰。

敌人还没赶走,抗美援朝还未胜利,自己怎能就此倒下?

这一刻,朱彦夫心中燃起了巨大的生存信念:活下去!活下去!

他咬紧牙关,强忍着五脏六腑炸裂的剧痛,用冻成冰棍的双手,拖着残躯在地上爬行,一点一点缓慢向前蠕动。

巨大的雪山之下,满地的横尸,只有无情的暴风雪见证着这个十七岁少年的生死拼搏。

他爬到一个冰冻的河流边,终于撑不住了,沉沉地昏过去,闭眼之前,好像看到几个焦急的面孔,“同志,别睡,坚持住......”

失去四肢和左眼,历经47场手术,昏迷93天后醒来的“活死人”

救援大部队发现了几乎昏死的朱彦夫,把他从雪地里扒了出来。

由于冻伤严重,他的两只小腿和两只前臂被全部截去。经过47次手术,93天的昏睡,他才渐渐苏醒过来。

朱彦夫在病床上苏醒来后,尽管眼睛缠着绷带,但是从绷带缝里发现两个手没了,又觉得两个腿在伸屈的时候很轻,就把棉被褪了,看看这个腿是怎么回事。

棉被一褪,发现自己的两条腿也没有了。

他的内心像炸了一般,难以接受这样残缺的自己。他才十七岁,四肢全无,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仅有3.0。变成这样不人不鬼的“怪物”,余生只能躺在床上等死了。朱彦夫内心悲怆,与其这样苟活着,不如在战场上战死。

他几次想爬到窗边自杀,但四肢全无,让他连死的能力都失去了。

绝望之际,连队一百多名战友全部牺牲的消息传了过来,让他冷静了下来。

部队医院马政委来看望他,得知了他想自杀的念头,严肃地说,“国家不需要、事业不需要做那无谓的牺牲,自杀就是背叛国家,背叛祖国,背叛人民。”

马政委的话让朱彦夫如梦初醒,是呀,国家用了这么大努力把他救回来,他这条命都是国家的,他还想着自杀,做无谓的牺牲,这来之不易的生命,应该用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朱彦夫虽然身体伤残了,但内心理想信念却愈发坚定:为了祖国伟大复兴的理想,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为了延续牺牲的战友的遗愿,为了中国千千万万人民的未来,不能就此倒下!

1953年,伤势稳定后,朱彦夫被转入山东荣军休养院疗养。休养院生活安定,饮食起居都有人照顾。

但朱彦夫不甘于躺在功劳簿上度过半生,在他的心中时刻有一种执念——再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做一些哪怕再微小的事情。

于是,他做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决定,从病床上下来,迈出了四年来从未迈出过的一步——回到自己的家乡再为人民做一点事情。

回到家乡,吓昏母亲,苦练生存

1956年,朱彦夫回到告别已久的家乡,最害怕的是见到自己的老母亲,他怕母亲看到残缺的自己,接受不了。

母亲听闻儿子归来,心下也是高兴的,但当她看到没手没脚的儿子匍匐在她面前时,吓得当场昏了过去。

母亲苦苦劝说儿子回疗养院生活,在那里他可以得到最好的照料,何苦回来受苦受罪。朱彦夫知道慈母的一片心意。但他犹记得自己回来的初心,就是帮助家乡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为了让母亲放心,他告诉母亲,自己决定回疗养院过完后半生。

跟母亲告别后,他让人把自己关在了一间石屋,开始了他长半年的“生存训练”。

这个铁骨铮铮的男人,对自己进行了严格的魔鬼训练。

没有四肢,他就苦练用牙齿去拿取东西,用两只残臂抱取东西;行动不便的他屡屡从床头摔下来,浑身摔得青肿;要前进的时候,只能在地上爬着走......

碗摔碎了无数次,勺子掉到地面上无数次,有时候他也会懊恼地哭起来,过一会儿还是重新拾起小勺,艰难地往嘴里喂。

他像新生的婴儿一样学习如何自理。刚开始,他总是失败,刷牙、洗脸、穿衣、吃饭、大小便,每一件事都要做半小时以上,他天刚蒙蒙亮起床,等到穿着好已经是日上三竿了。

每一件常人可以轻松做好的事情,他都要学习上百次、上千次、上万次。

装卸假肢是最困难的,朱彦夫体重只有50斤,而假肢却有17斤,残臂使不上劲,他往往要花上几个时辰去练习装卸假肢。

苦苦磨练了一年,朱彦夫终于重新站了起来。

天降爱情,琴瑟和鸣

重新站起来的朱彦夫一心想为村民们办实事,他的事迹为县民政局长所得知,他大为敬佩,亲自做媒,把自己妻子的侄女儿——20岁的陈希永介绍给了朱彦夫。

朱彦夫当场就拒绝了,他知道自己的残躯给不了陈希永幸福。他跟这个年轻的女孩说,“你光看见我没手了,你知道我有腿吗?我把我的腿拿出来给你看看。”

陈希永早已被这个男人的毅力折服。她知道,如果她不跟朱彦夫,没有人跟朱彦夫,他的生活将会很艰难。

她要照顾这个勇敢的男人,做他的眼睛,他的拐杖,“我知道,朱大哥,你的事迹我都听说了。不要紧,我愿意跟你,照顾你。”

朱彦夫有些动容,但还是连连摇头,“你还是没考虑好,你还是没考虑好……”

陈希永的老家在日照,幼年曾感染过黑热病,是八路军用链霉素救了她一命,因此,陈希永一生都把人民军队视为恩人。

她看到朱彦夫,心中甚是敬佩和爱慕。他把自己奉献给国家,因国残疾,而自己一个手脚健全的妇女,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他,也值得了。

于是三天之后,她带着自己的行李来到朱彦夫的屋前,表明了自己的心意。

朱彦夫被这个勇敢的女孩打动了,1955年农历八月十四日,朱彦夫和陈希永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家庭。

担当支书,踏实敢做

1957年,朱彦夫成婚的第二年,全村八名共产党员一致推选朱彦夫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朱彦夫颇为感动,决心要为乡亲们办实事,让每家每户都过上好日子。

全村108户人家,分布在六座荒山上,因为地方偏僻,穷山恶水,导致很多人都在外乞讨流浪。

朱彦夫下定决心要帮助乡亲们改善穷困的现状,让每个人都能吃饱饭,有田种。

朱彦夫首从文化开始抓起。全村没人上过学,他拿出自己的抚恤金办起了“扫盲夜校”,他没上过一天学,却翻烂了几本字典和书,自己边学边教乡亲们识字读书。

七百多个夜里,他陪伴着一百多名乡亲们读书写字,没有一天缺过课。他自己在教完课后回家的路上,几次摔倒,摔倒了站不起来,他就一点一点爬着回家。

在他的带领下,不识一字的乡亲们慢慢地都学会了写信、读书、看报。文盲村变成了文化村,朱彦夫努力没有白费。

张家泉村道路崎岖,山地上横卧着许多大沟,最宽的地方有一百多米,这些大沟把张家泉村割得没有一块完好的土地。

朱彦夫决心带领着村民们,拿着锄头,推着独轮车,整改这些破碎的土地。整个张家泉村,男女老少都参与了这次“战役”。

“冬天六点吹号,七点准时到工地。”朱彦夫提出来的全大队一个号令。朱彦夫每天都是最早起床,吹响号角,开始一天的劳作。

不论严冬酷暑、雨打雷鸣,他都陪伴着全村几百号人一起,勤勤恳恳地筑荒山、填山沟、造梯田。

朱彦夫为了方便工作、勘察地形,发明了四种走法:

一种是立行;

第二种是跪行,跪在地上走;

第三种是爬行,遇到山路崎岖他就匍匐前进;

第四种就是滑行,在比较陡峭的山路上,他选择躺在地上快速滑行,但往往尖锐的石子树杈会将他的脸和身体划破,摔的鼻青脸肿是家常便饭。

朱彦夫没有一天休息过,在他的带领下,原本缺地少田的村庄通过开山造了地,开垦了良田,实现了每户每家都有田可种的愿景。

针对缺水情况,挖了9口水井;为了灌溉水井,朱彦夫日以继夜绘制水渠图纸,结合村民意见修改,引领大家修建了一条长达1500米的水渠。

他还鼓励大家种植果园,村民们通过种水果获得了额外的生活收入。

“住的、吃的、用的、穿的,都比以前强了,一年比一年好。”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本来这样一个穷山恶水的小村庄,一跃成为全县第一个有拖拉机、最早实现水浇田过半、全镇最早通上电的村,村民收入也位居全镇榜首。

光荣卸任,书写战书

1982年,50岁的朱彦夫因为疾病缠身卸任了村支书的职务。

1987年,曾共同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迟浩田将军来看望朱彦夫,之后,三次写信鼓励他用笔继续书写自己的人生。

1991年,政府安排朱彦夫去县城医院休养身体,村民闻讯纷纷赶来,送别这位为村里尽心尽力付出的老支书。

几百口人夹道而立,眼含热泪、依依不舍地同朱彦夫挥别。

搬到县城后,所有人都让朱彦夫安心享受晚年生活。

但朱彦夫知道,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完成指导员临终前的嘱托。

“彦夫,你要是能够活着回国,能够把战斗的惨烈情景,把咱们的牺牲写下来,传递给祖国人民,比咱们自身的牺牲更重要。”

于是,这个失去四肢和左眼却从未向命运低头的老战士,又一次向人生的极限挺进。

朱彦夫像当初在夜校读书那样,翻遍字典和书籍,考察历史文献,构思写作,详实地将抗美援朝那段历史记录了下来。

没有手的他起初用嘴衔着笔,一笔一划的在纸上书写,开始的字非常大,后来慢慢琢磨出用两只断臂夹着笔写,写出来的字和铜钱一般大了。

手中的笔也常常掉落,因此发明了三种写法,日以继夜的书写着。即使仅有0.3的右眼几乎失明,但他也从未停下笔耕,他与时间赛跑。翻烂了四本字典,花了七个年头,将一部包含着血泪的作品呈现给世人。

靠着坚定的信念与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长篇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

作品出版的那天,朱彦夫在扉页上写满了长津湖牺牲的全连战士的名字。一个人关进房间,把一本书点燃。

让指导员看到,他圆满的完成了指导员托付的任务;让共同赴死的战友看到,他们的故事和精神被永远的流传镌刻了下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在死之前把我生命故事写出来,写在书里,等于补上没有完成的任务。”

枪杆子、锄杆子、笔杆子。每一段人生他都书写得如此精彩,他被誉为“中国的保尔”。

他的床边,一年四季,永远摆放着一件绿色得军大衣,房间角落里已经用不上的得假肢也永远穿着军鞋。在他心里,自己永远是一名为祖国献上一切的战士,“穿上这些,永远是战士,永远为祖国而战。”

他说,“我不相信命,更不相信运。我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党!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垮,什么都能扛过去!”

原本可以选择功成身退的他,一次又一次向命运发起挑战,让困难向他低头,燃烧生命,奋斗人生,照亮红色的中国!

与其腐烂,不如燃烧。这位与死神抗争的铁打的共产主义战士,最终感动了全中国,活成了一座生命不息的不朽丰碑。

2022年朱彦夫被列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6日 星期四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关于名人毅力的故事(有个名人的毅力故事)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89711.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