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列女传》(列女传的故事有哪些)

2023-03-15 19:54:01 技术常识4 纯干货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4739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2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替夫作军粮、打虎救父、拒辱自缢,《列女传》中写满了荒谬和血泪,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锻彰趣义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列女传的故事有哪些1

刘向,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称刘中垒,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创造了多项第一,其中就包括写就第一部《列女传》,分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辩通、孽嬖等篇,讲述诗书所载贤妃贞妇的故事,目的是为了劝谏,算是最早的妇女史著作。

这部书开启了一个传统,历代正史的“传”中,总要为女性留一个位置,从《后汉书》到《清史稿》,都有《列女传》,以彰显女性的德行。但考察下来,只有一个感受,越靠近近世,《列女传》跑得越偏。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学术研究中心编审高世瑜认为,跑偏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女性的社会角色日益淡化,从双重角色向单纯家庭角色转变,另一个是女性价值观从多元向单元演变,贞节观念日益强化,以宋、金为过渡,以元代为转折点,而在明清到达极致。

先从人数来说。《后汉书》的《列女传》一共收录传主19人,人数很少,就这还分了贤明、忠勇、仁义、孝道、才慧等很多大类,贞节和节烈加起来只有七人,占比不过三分之一。《晋书》37人,《魏书》17人,《北史》、《南史》加起来刚过30人,《隋书》16人,新、旧《唐书》加起来一共57人,辽、宋、金加起来才77人。这么说吧,宋代以前,历朝《列女传》规模都不大。

元明清三朝的《列女传》,人数就像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元史》的《列女传》有200余人,《明史》的400多人,《清史稿》创了记录,有700多人。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杰出女性越来越多了吗?女性潜力的释放是社会进步的一大动力,但《列女传》的人数膨胀,似乎跟女性的杰出与否没什么关系。因为其中所包含的各类事迹和人物,其余都增加地很少,唯有两项增加的最多,那就是贞洁和节烈。

这两者有些区别,贞节是忠于夫权,生是丈夫的人,死是丈夫的私人;节烈的道德标准更高,手段也更激烈,不仅自己遭受侮辱要自尽,丈夫不争气啦、投敌啦、被贼人杀害啦,妻子都要用激烈的手段来表明自己守贞的决心和意志,简而言之,就是求死。从《后汉书》开始,直到新、旧《唐书》,因贞节和节烈入《传》的人数,都不到总人数的一半。

而到了宋、辽、金,这两项相加,就远远超过一半了。就举《宋史》为例,贤明只有1人,忠勇3人,仁义4人,孝道这么重要,也才6人。但是贞节和节烈加起来,36人。而且节烈比贞节要多得多,达到了33人,似乎《宋史》的纂修者们欣赏的女性,认为值得书上一笔的女性,就是不仅要守节,还要够烈,贤不贤、孝不孝都不那么要紧。而且即便是其他条目,也有不少是跟自己的丈夫有关的。比如“仁义”类里,“东安县民丁国兵”两口子都被匪徒抓了,妻子哭求匪徒,丁家流亡已尽,放丈夫回去也好有个祭祀祖先之人,自己则被匪徒杀害,这是大仁大义,救了夫难,挽救了丁家的香火,但其实质跟节烈差不多。此外还有为公婆等夫家人而死的。

而且在《宋史》里,开始出现非常诡异的自我约束行为。临淮县进了马贼,王宣要带妻子曹氏躲避,曹氏告诉他:“我听说妇人死不出闺房”。马贼来,曹氏躺着不起来,被马贼劫持,又破口大骂,不屈不挠,被杀。这样的死,看不出丝毫价值。但这样的事堂而皇之记载下来,似乎有什么价值似的。这样的例子宋以前没有,宋之后很多。

《元史》更甚,200多人中有140多人是因为节烈入传的,殉夫的和因兵乱自尽的加起来,就快够100人了。其他几项中有比曹氏还难理解的例子。秦闰夫的老婆柴氏是续弦,前妻留下一个孩子,柴氏又生了一个孩子。前妻留下的孩子因为被人诬告与贼人勾结,依律当诛,柴氏就把自己亲生孩子送去抵罪了。

河南宜阳秦家的二位小姐姐,其父有怪病,医生说没法子治。大姐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灵感,把自己的脑浆凿出来与药和在一起,给父亲吃,果然见效。后来父亲的病复发了,小妹又将自己的大腿割下一块,做成肉粥,给父亲吃,再次见效。这样的例子不止一处。 我看不出这种事有任何正面意义。

《元史·列女传》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还是李仲义的妻子刘翠哥。适逢大旱,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刘哈剌不花的部队缺军粮,准备做一些人肉军粮丸,就抓住了李仲义。刘翠哥跑去求情,实在不行,就跟当兵的说:“我丈夫又瘦又小,我听说长得肥黑的妇人味道最是鲜美,我又肥又黑,一定好吃。”就替丈夫被烹为军粮了。

请相信我,即便这些例子是如此之诡异,它们依旧是《列女传》中最可信的一部分。渤海刘平的老婆胡烈妇,在老虎咬住刘平的情况下,一手拽着虎足,一手挥刀猛砍,杀死老虎,又背着刘平到季阳城求医,刘平活下来了,胡烈妇伤重不治。这样的故事历代都有,仿佛是个传统,每一个都比武松猛。此外还有颇多玄幻故事,看起来是《窦娥冤》和《白犬坟》的灵感来源。它们大多是有司上报的夸大其词的传闻,被不加甄别地记录在《列女传》中。我甚至怀疑剔除这些故事,和那些莫名其妙、轻飘飘的言行记录,《列女传》中只有那些自残和死亡是真实的,死因却未必。

当然,要说莫名其妙,还得说是《明史》。《明史·列女传》中的400多人,属于贞节、节烈的就有350多,比例之高为历朝之冠,其中有些事迹非常诡异,值得一品再品。会稽的胡氏,刚结婚六个月,丈夫就死了,胡氏剪短头发,自毁面目,守寡二十多年。后来身染疾病,其父要请大夫来看,胡氏说:“寡妇的手怎么能让别的男人看见”,就这么病死了。

安陆有一位陈节妇,嫁给姓李的,也是很早就守了寡。她回到父家,将自己关在小楼之上,足不出户三十年。临终时,陈节妇对婢女说:“我死了,不要让男人来抬我”,家人没理会,让男子登楼抬人,本已气绝的陈节妇突然坐起来,开口说道:“我一开始怎么说的,你们怎么能这么做呢?”差点没再带走几位。王重阳的起死回生,不知道是不是练了什么“守贞功”的缘故。

最诡异的还是夏县孙贞之妻柴氏。崇祯四年冬,一伙流匪入夏县,柴氏跟着丈夫入山躲避,被搜山的匪徒找到了。匪徒看见柴氏年轻貌美,就起了色心,上前捏住柴氏的手,柴氏多刚烈,张嘴把刚被陌生男人捏过的肉咬下来了,另外一个匪徒又捏了柴氏的胳膊,柴氏又把胳膊上的肉咬下来,最后被匪徒活活砍死。

《清史稿》的情况不赘言了,四个字予以概括,曰“集大成者”,光替父、姑、夫充作军粮的就有4个。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发生水灾,姑娘因为看见了陌生男人的裸体,跳河了,这样的例子一共有3处。还有一个姑娘因为灾荒年不耻外出食粥,自尽了。这样毫无意义的死亡,在历朝《列女传》中比比皆是,她们本都可以活着。

为什么从宋开始,以元为转折,明、清的《列女传》跑偏到这种程度?有人主张是宋明理学的桎梏,我不觉得。我始终坚信文化的根源在经济,一定是经济结构和模式出了问题。其核心大约是贵族社会崩溃之后,以土地资源为核心的父权制、夫权制家族关系的建立,和被剥夺纳税人资格和分田权利的女性的经济依附,导致的生命权、财产权的极大不平等。所以才能看到在城市职业女性群体的崛起,和广大乡村地区女性的自我审查和社会压迫并存的怪现象。

也因为这种经济权利带来的便利,男性变得越来越虚弱,也越来越确发自省,乃至将压迫当成了平等,将怪诞视作必然,以致于今天依然有那么多直男癌没有进棺材。鲁迅先生说得很完备,“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利,才有存在的价值。……现在“表彰‘节烈’,却是专指女子,并无男子在内。”节烈,不过是打着道德旗号的压迫罢了。奉劝各位家长,不要送孩子去读什么国学班,如果不幸已经进入,发现老师居然让自己的孩子读诵《列女传》,往死里楔丫挺的。

列女传的故事有哪些2

前 言

  好与坏不在性别,而在个人行为。《列女传》的编纂深意亦在于此。今天,我们阅读此书,应该学习其中的嘉言懿行,摒弃内里有损仁德之举,才算是明白此书在现代社会里的真正价值。

晋(传)顾恺之《列女仁智图》南宋摹本局部

  《列女传》为西汉刘向所编,今以八卷本最为常见。此书将古代女子分为七大类,分别是母仪(17)、贤明(15)、仁智(15)、贞顺(16)、节义(16)、辩通(15)、孽嬖(16),合共110位古代女子的故事。据《汉书·刘向传》所说,《列女传》之书“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其目的在于以女子之事劝诫天子。

“传”“颂”与“图”

  班固《汉书·艺文志》载有刘向所序六十七篇,自注:“《新序》《说苑》《世说》《列女传颂图》也。”从这里可见《列女传》包括三个部分,即“传”“颂”“图”。第一部分是“传”文,乃是叙述传主生平大事的文字。第二部分是“颂曰”,则是每篇之末的一段文字,就内容而言似乎有概述列女故事的作用。四字一句,每篇八句。今所见《列女传》前七卷每篇皆有“颂曰”,至第八卷“续传”则无“颂曰”之文。第三部分是“图”,“列女图”乃图画传颂所载女性之画像。根据刘向《七略别录》所言,“列女图”曾经“画之于屏风四堵”,可见列女图能够绘画在屏风之上。

  《列女传》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古书,传文最为详审,传主的生平事迹记载悉备,仔细阅读,自是最为适合。“颂曰”之文,言简意赅,具有一定的总括性,与传文有着文体上的差异与区别。《文心雕龙·颂赞》云:“颂惟典雅,辞必清铄;敷写似赋,而不入华侈之区;敬慎如铭,而异乎规戒之域。”可见“颂”的写作追求雅正美好,文辞清澄而有光彩,描写像赋,但不进入华艳浮夸的范围;庄重谨慎像铭文,但不同于规劝警诫的含意。《列女传》的“颂曰”正是有着这样的特点。列女图古已有之,但我们今天所得见者,必属后出。刘向所言画在屏风上者,或为第一代列女图,而今所见列女图最早不过宋本,其画风更有明人之迹,可视为后人对传文和颂曰的一种诠释。总之,“传”“颂”“图”三者之关系,有文体之别,有图文之分,引人入胜。

墓葬与早期列女图

  图文相配是《列女传》的一大特色。早在东汉时代,山东嘉祥武梁祠所见汉画像石已有列女图在其中。宋代洪适《隶释》尝就武梁祠画像石加以讨论,明确揭示武梁祠画像之文献依据,乃在“《史记》、两汉史、《列女传》”。汉画像石多包括弘扬儒家孝义之列女,以武梁祠为例,即载有八位列女,分别是梁高行、鲁秋胡妻、鲁义姑姊、楚昭贞姜、梁节姑姊、齐义继母、京师节女、钟离春。巫鸿在《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中云“从这些榜题和图像本身来看,显然这些图像的文本来源是西汉刘向的《列女传》”,指出了武梁祠列女图的来源。

  1971年秋天,内蒙古和林格尔地区发现了一座东汉墓。此墓葬可贵之处,乃在墓室的壁、顶和甬道两侧满布壁画。中室南、北、西三面壁上画着许多圣贤、忠臣、孝子、勇士、列女、贤妻等人物和故事,共八十多则。此中古代女子多可与刘向《列女传》所载列女相参看。与林格尔汉墓壁画列女图与山东嘉祥的武梁祠汉画像石大抵时代相若,此处列女图纯为古代女士塑像,大多不含故事动作,同武梁祠画像石之所聚焦有异。

明 汪道昆增辑 仇英绘《列女传》清乾隆四十四年鲍氏知不足斋刊本

  东晋司马金龙墓位于山西大同东南约十三里,石家寨村西南一里许,大同至浑源公路的西侧。此墓在1965年11月被发现,其中有屏风五块。漆画屏风创作在北魏太和八年(484年)之前。屏风所绘为《列女母仪图》《列女仁智图》《列女贞顺图》。见于《列女传·母仪传》者,为《有虞二妃》《启母涂山》《周室三母》《鲁之母师》《鲁师氏母》。《仁智传》,为《孙叔敖母》《卫灵夫人》。《贞顺传》,有《蔡人之妻》《黎庄夫人》。此亦可视为列女图的一种。

  明代是我国古代版画发展的高峰,郑振铎在《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中云:“中国木刻画发展到明的万历时代(1573—1620年),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光芒万丈。”所谓高潮期,指的是这个时期的版画质高量多,几乎是无书不插画,无图不精工。能够出现这样的高峰,除了技术提升的原因以外,市民大众对书籍里图文并茂的追求自是不可或缺。

茅坤补《新镌增补全像评林古今列女传》明万历十九年余文台三台馆刊本

  《列女传》的重要性原本在于“戒天子”,假设读者为汉代帝王(男性),希望君主览之可以有所鉴戒。时移世易,宋代以后,《列女传》的大量刊刻与传播,其重要性主要展现在对女性三从四德的要求之上。这个时候,《列女传》已经没有了“戒天子”的作用,变成了倡导节烈、压迫妇女的工具,实非汉代编撰本书时的本意。由于读者从男性改为女性,在古代男女知识不对等的情况下,对书里要有配图的需求大为增加,此亦促进了明代版画里出现的“列女图”。

  配图本的《列女传》包括:茅坤补《新镌增补全像评林古今列女传》八卷,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余文台三台馆刊本;汪道昆增辑、仇英绘图《列女传》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鲍氏知不足斋印明万历刻本;《新刊古列女传》八卷,清道光五年(1825年)阮氏摹刊南宋建安余仁仲本;四部丛刊本(据上海涵芬楼借长沙叶氏观古堂藏明刊有图本影印)。

  在这几个配图本当中,尤以《新刊古列女传》之配图最为精美而清晰可见。此本分上下双栏,上栏刻图,下栏叙事,含版画百余幅,绘刻古朴、精美。此为清道光五年阮氏摹刊南宋建安余氏本。其底本原为明内府所藏,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此宋刻本尝为钱曾、顾之逵等所收藏,后转归阮元所有,其子阮福于道光五年摹刊于扬州。郑先彬《刘向〈列女传颂图〉研究》云:“但把宋本之图和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宋摹绢本《列女仁智图》对比来看,相差很远,大多图甚至毫无共同之处。”因此,此所言出自顾恺之图尚属存疑。周心慧《明代版刻述略》以为万历早期的建安版画,大都是上图下文形式,人物造型简略,线条粗犷有力,以古朴稚拙的风格而闻名,属于闽建民间艺人的创作。《新刊古列女传》正是建安版画,上图下文,风格古朴,究竟是出自顾恺之,抑或属民间艺人的创作,今实难得知。

兴国显家的古代女子

  《列女传》将古代女子分成七大类别,其中前六种俱属值得仿效的楷模,包括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辩通。此等女子,占据了《列女传》七分之六的篇幅,内里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举例而言,在《列女传·母仪传》故事里,所载女子皆是古代伟大的母亲,其养育之恩、教诲之心,终使后嗣成为一代圣王贤君。唯一例外的是在《有虞二妃》的故事里,虽然历述了娥皇、女英之懿行,却无述二人如何教育子嗣,似与“母仪”的主题稍有偏离。至于在《弃母姜嫄》的故事里,可以看到姜嫄如何教导弃种植桑麻:“姜嫄之性,清静专一,好种稼穑。及弃长,而教之种树桑麻。弃之性明而仁,能育其教,卒致其名。”这里指出,姜嫄的性情清净专一,喜欢种植和收获庄稼。弃长大后,姜嫄便教他种植桑麻。弃聪明仁慧,对母亲的教导能融会贯通,最终成了十分有名的人物。

晋(传)顾恺之《列女仁智图》南宋摹本局部

  又如在《列女传·仁智传》里,记载了十五位聪明仁智,能够预识难易,进而避危趋安的古代女子。在《赵将括母》的故事里,赵括是赵奢的儿子,可是却不懂真的打仗,只会纸上谈兵。赵孝成王抗秦,任赵括为将军,赵括母亲上书以为不可。然而,赵王不听括母劝告,坚决命令赵括率兵应战。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意即赵王如果一意孤行,遣赵括作战,即有不称职的地方,自己应当不受牵连。赵王答应。结果,赵括领兵作战,在三十多天后便被秦军打败,赵括战死,全军覆没。赵括母亲因有言在先,所以没有被赵王诛杀。《列女传》引君子之言,指出赵括母亲乃是非常仁智之人。

导致乱亡的孽嬖

  刘向编纂《列女传》的目的,在于劝诫天子,前六个主题历述古代好女,最后一卷述及“孽嬖乱亡”,劝谏意味尤其深远。《列女传·孽嬖传》记载了十六名背节弃义,指是为非,导致国破家亡的古代女性。写夏桀之末喜,以为其人容貌非常漂亮,却是少有仁德,暴虐无道。写殷纣之妲己,则记纣王完全唯妇人之言是用,不辨是非,酒池肉林,荒无道。写周幽王之褒姒,言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不惜熢火以戏诸侯,且在朝廷之上,杀掉忠心劝谏的大臣,一意顺从褒姒,朝野上下互相蒙骗,百姓上下皆离心离德,最后导致周室衰落,地位只能等同诸侯。  

汉 刘向《新刊古列女传》清道光五年阮氏摹刊南宋建安余氏本

  《论语·里仁》引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见贤人,我们应该要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看看自己有没有与他类似的毛病。《列女传》安排《孽嬖传》置于全书之末,其用意明晰,昭然若揭。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说:“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于褒姒。”指出国家兴亡,与女子相关。女子有好有坏,好与坏不在性别,而在个人行为。《列女传》的编纂深意,其实亦在于此。今天,我们阅读此书,应该学习其中的嘉言懿行,摒弃内里有损仁德之举,才算是明白此书在现代社会里的真正价值。

作者简介

潘铭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列女传的故事有哪些3

佟丽娅版本的赵飞燕

西汉成帝是个怕老婆的人,他的皇后就是著名的赵飞燕,据说可以在人的手掌上跳舞,妖娆之美可见一斑。因而与后来以肥胖为美的杨玉环相媲美,产生了“环肥燕瘦”的成语。

环肥燕瘦

赵飞燕后来失宠了,就背着皇帝招来一批壮硕的美男,乱无度,戴绿帽子的的汉成帝竟然不敢去管。

光禄大夫刘向看到赵皇后如此秽乱,实在忍无可忍,但皇帝不出头,自己一个外人又能做什么?想来想去,刘向搜罗春秋战国时期的贤后贞妇,兴国保家之事,引经据典,撰写成了一册《列女传》。

《列女传》共七卷,讲述了110个古代的贤惠女子的故事,多是表彰美善,歌颂古代妇女高尚品德、聪明才智以及反抗精神的内容,而且有些情节生动感人,颇具文学性。

刘向把这本《列女传》呈献给汉成帝后,盼望皇帝有所警悟,能够管一管后宫那个荒无度的赵飞燕。

但汉成帝嗟叹至三,终是怕老婆,竟然只是对刘向频频予以嘉勉,但并没有处罚赵飞燕。

作为一个女人来说,赵飞燕也是成功的吧!

关于虞世南的小故事(关于虞世南的故事有哪些)

孕故事大全(孕妇的故事点有哪些)

老棋的故事有哪些书(老棋的故事有哪些)

适合缩写的故事有哪些名字(适合缩写的故事有哪些)

伯牙的历史故事(有关伯牙的故事有哪些)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5日 星期三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列女传》(列女传的故事有哪些)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89265.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