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临县的历史故事(临县有什么难忘的故事)

2023-03-14 15:18:01 技术常识4 小白必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7571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9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临县青塘村一位退休老教师的悠悠故乡情,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临县有什么难忘的故事1

导语:乡贤,是一种文化的印记,是一个时代的感召,更是一腔有理想的先锋。他们曾经凭着自己的努力走出乡村,在更广阔的天地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这些从乡村走出去的精英,因年老退休、回乡创业等种种原因重新回到家乡农村,以自己的经验、学识、专长、技艺、财富以及文化修养参与新农村建设和治理。他们,就是“涵育文明乡风,影响乡村发展”的“新乡贤”。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来自我县青塘村一位退休老教师的悠悠故乡情。

配音:任佰成老人今年73岁,2004年从工作了39年的教育战线退休后,一直与家人生活在省城太原.2013年任佰成心系桑梓,情牵故里,从省城回到了故土青塘。当年,家乡青塘村正在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任佰成听闻此事后,不计报酬,参与到走访搜集材料整理照片活动中,可惜的是,由于准备仓促第一次申报没有成功。

“家乡有深厚的文化资源,一定要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热爱家乡的任佰成一直有这样的信念。尽管第一次申报失败,但任佰成更坚定了家乡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的决心,他到处走访村里的老人村民,村里每一块山沟院落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出采访 任佰成 同期声:

(2013年我从太原看孙子回来,回来以后了正好遇上村里开始申报历史文化名村了,我以前根据县里的指示写了《走进青塘》整理了不少材料,这个材料作为申报历史文化民村的材料就呈报上去,上去以后因为不清楚时间,头一次申报耽误了时间没有被批准。2014年我们又开始申报中国传统村落,这次我们准备的充分我就提供了不少材料于是这就有照片有材料这就有历史文名村,送上去以后就被中国七部委批准为中国传统村落。2015年,我们又开始调查了解,尤其是我的老上级叫个孙世章在离石了,我对青塘的有段段历史(不了解),通过他了解野战医院在青塘的这段段历史我就清楚了,清楚以后,就把这篇文章写出来,这篇文章后来发表在县志办上。到了2016年,我们又开始申报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名村因为我们这次准备的充分,许多照片材料由我们提供以后报上去,在2017年的1月12号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就被批准了,批准以后我们一村不管是支支部也好村里的老百姓也好连同我本人也好,就是感觉到自己花了点力量有一点成果里自己感到很安慰)。

当地民间有谚语:“好吃不过冰糖,好住不过青塘”,2014年11月26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布,青塘村因其富有特色的古建风貌入选。现在,历经百年的天主教堂经过多次运动,依旧巍然耸立,钟塔内的铁铸大钟声响浑厚,飞扬村外,不仅亲历了宗教文化自身的兴衰,而且见证了青塘村百年的风雨。

近年来,任佰成痴迷于发扬青塘村传统文化,不仅继续走访青塘村籍村民,而且动员家人一起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工作中,任佰成成为了宣传青塘古村落名俗文化的领军人。他的一言一行得到了妻子秦清圆的大力支持,妻子经常与他一起拍摄照片搜集资料,并承担起了家里所有的家务活,为的是让他可以心无旁骛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出采访 任佰成妻子 秦清元 同期声 :

(自从我们从省城回来,就给村里办这个宣传村里的好人好事,他就开始写,我就积极支持,就是忙得厉害,反正家务事就是我一个人干了,不用他干,集体来了领导们参观我给他们送钥匙开门,打扫卫生,反正他为集体的事我来一力支持,有时我也跟上他照相村里收集资料,积极支持他为集体的好人好事)。

任佰成的故乡情结十分浓厚,现在,儿女们都居住在省城太原,和他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也大部分离开农村,颐养天年。只有他选择放弃大城市繁华的生活,安然地居住在农村。儿女们担心父母年事已高,常常劝父母亲来省城好照料,两口子总说农村住习惯了,还是住在老家好。其实,任老是放不下自己的事业,生怕在自己有生之年家乡文化流失。任佰成为家乡所做的贡献让村民看在眼里感动在心坎里。

出采访 任佰成邻居 秦玉莲 同期声:

(任老师为了青塘村没问题,反正跑前跑后,有病着是捎的输液跑这里跑那里,人人说他了,不是一家说,全说再要村里找这么个人也难了)。

任佰成总说,现在我做的这些事,可能不被世人完全理解,但每想到这些无形资产能为家乡做一点贡献,为家乡添砖加瓦,我就感到十分自。他真心希望能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加入乡村建设,为弘扬传统文化作贡献。

采访 任佰成 同期声:

(回来到村里以后,我觉得青塘是写得东西内容实在是不少了,我写了个村风民俗,村风民俗我们村里比如有孝心的人物不少,有爱心的人物也不少,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人物也不少,热心于责任心的人物也不少,于是村风民俗里就分了个孝心篇、爱心篇、责任篇这个公益篇,分了这四个内容,把我们村里的好人好事都写出来,写出来以后,一个是作为历史资料记录下来,二一个对社会主义的正能量得到了发扬正确的传播)。

如今,由任佰成主编的《晋西民村——前青塘》已脱稿。该书详细介绍了青塘优美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明清古建,和谐的宗教文化,淳朴的村风民俗,难忘的红色文化。涉及到一个历史文化名村的方方面面,它将为宣传我县这个集休闲、旅游、观光、宜居的美丽乡村起到示范作用。

没有农村几十年的亲身经历,没有对故乡的深厚感情,这本书是难以完成的。这就是任佰成的悠悠故乡情。

来源:临县新闻广播

临县有什么难忘的故事2

胡哥专注发现古村落之美。敬请关注、转发支持。

胡哥图片文字均为原创首发,侵权必究,已授权维权骑士全网维权。

山西吕梁市临县的碛口古镇,现在的名气是越来越大了。有越来越多的游人前来欣赏它那悠久的商贸历史、奇绝的黄河风情和黄土高原风貌。

但是,多数人来碛口游玩,只知道饱了眼福、口福,却忽略了耳福。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古镇上从古至今有四种非凡的声音,令人听后激荡身心,久久难忘。

然而遗憾的是,即便你就是古镇人,或者是与古镇有缘的人,或者是专程来聆听,也最多只能听到其中的三种,还都打了折扣。

碛口古镇俯瞰图。

这是为什么呢?这四种非凡的声音又是什么呢?听胡哥慢慢道来。

我们先来看看多数游客来古镇是欣赏游玩什么吧?有的是来感受襟山带水的自然景观的,有的是来感受晋商兴衰气息的,有的是来看保存至今的明清古建筑的,也有的是来古镇品尝地方美食的……

的确,在这明清古韵遍布的古镇,有许多值得记取的画面。那壮阔的黄河风光、雄浑的黄土高原景色,那商贸气息浓郁的晋商文化、那独具特色的明清古建,都是那么令人向往。

繁华的碛口古镇商业街。

可是,古镇的声音却又往往被忽略。而这几种声音,其实是另一种能够代表古镇风韵的载体。每一种声音都能带给你不同的感受,也都能再现古镇之沧桑历程。

这几种声音涵盖了古镇的自然、人文、商业、艺术等几个方面,从一个听觉的角度,再现了“九曲黄河第一镇”的非凡地位和富庶繁华。

第一种:惊涛骇浪的黄河“碛吼”

碛口古镇西靠卧虎山,东临黄河水,南临湫水河,呈刀把型,或者说是“V”字形。

“V”字形的尖端部位,就是卧虎山。半山腰上有一座气势恢宏的黑龙庙,庙内供奉黑龙王、风伯、河伯、关帝、华佗等神祇。

碛口古镇就位于黑龙庙下的黄河边上。古镇的后街,现在的沿黄大道,就是黄河岸。从岸边的台阶下去,几米的距离就能触摸到黄河水。

碛口古镇卫星图。

所以,古镇就是古渡口,是明清时期最繁华的漕运码头。这得益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一是碛口位于北端的包头和南端的潼关之间,黄河奔流到此,恰是中间位置。

二是,黄河船运到此必须停船转运货物。为啥呢?这里有天险,轻易不得过。这个天险就是位于河对岸陕西吴堡的大同碛,也称为黄河二碛。

碛,就是乱石浅滩,也是激流险滩!这是一段仅次于黄河壶口的激流险滩。

奔涌的黄河水从大峡谷奔流到此,河面一下子由500米紧缩至不足百米,上下落差达到10米。顿时,河水激荡犹如万马奔腾,浊浪排空声震两岸。

在陕西吴堡当地,流传着几句民谣:黄河大同碛,河槽滚激流,白昼声声雷,夜晚听“碛吼”。

这就是黄河之水在碛口发出的怒吼,上游下来的黄河水在此翻滚着滔天巨浪,再加上东南方向汇入的湫水河,河槽狭窄,水流湍急,惊涛裂岸,浊浪排空。

这样的激流险滩,是绝对不能行船的,所以,才成就了黄河右岸碛口古镇300年漕运码头的地位。

黄河壶口瀑布。

那波涛滚滚的“碛吼”不仅是仅次于壶口瀑布的奇观,更是晋商把握商机,拼搏商海的呐喊。

遗憾的是,前几年大同碛被炸平,昔日怒浪滔天的黄河“碛吼”已变成了黄河涛声,再也不复当年那种声震琼宇的震撼了。

第二种:黄河共鸣、湫水助唱的酬神戏曲

黑龙庙是碛口古镇的主要景点之一,也是国保文物单位。站在庙前,居高临下,视线极好,可以俯瞰全镇风光。

这座建于明代的古庙相当于古代时候的灯塔,保佑着过往船只的安全。视线远可以眺望黄河奔涌,近可以赏湫水弯流。耳朵也能够聆听到雨季的黄河“碛吼”、平常季节的涛声。

当然,最值得聆听的还是酬神唱戏时的戏曲之音。它的美妙在于激起了黄河的共鸣,唤来了湫水河助唱。

碛口古镇黑龙庙。

这是怎么讲呢?因为在这里的戏台唱戏音响效果特别好,台上唱戏无需现代扩音设备,不仅仅是黑龙庙院内全场观众听得清楚,就是对岸的陕西丁家畔村、拐上村也能听得清楚。人称“山西唱戏陕西听”。神奇吧?

黑龙庙总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分上下两庙。下为黑龙庙,上为关帝庙。黑龙庙内供奉的黑龙神主管两条河流的风调雨顺,四时平安。

因为大同碛这个险滩的存在,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富贵,也为了保佑碛口这个西接陕甘宁蒙、东连晋京冀的重要货物集散地的商业繁荣,四时八节地贡献牺牲、酬神唱戏是必须有的程序。

据资料记载,在鼎盛时期,从正月开始一直到十月初一,黑龙庙的戏台上,天天有戏。

酬神唱戏不稀奇,祖国大地上只要修建有戏台、乐楼的庙宇都会有酬神唱戏的行为。但是,为什么碛口黑龙庙的戏台唱戏就有如此神奇的音响效果呢?

碛口黑龙庙山门戏台。

目前最接近真相的分析是这样的:首先是戏台建筑结构原因。戏台下部是五孔窑洞,钟鼓楼及左右看台、配殿下同样是窑洞结构,具有增强声音和提高混响效果。使得戏台上唱戏很轻松,戏台下观众听戏很清晰。

二是山门券洞是个向上的坡形,使得山门形成三个喇叭口,有利于向外传播。而庙内各个窑洞对唱戏和乐器的中频声音形成共振,提高了响度和传播的方向性。在合适的风向助力下,使得黄河对面的山村也能听到唱戏声。

三是周边的黄河峡谷和湫水河峡谷环境以及水面的反射,使得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间,都有可能出现“山西唱戏陕西听”的效果。

这样美妙的戏曲声,你听过吗?

第三种:悠扬清脆的晋商驼帮驼铃声

碛口镇的商业雏形发端于金元时期,随着明初“开中制”的推行,把握商机的晋商在此将商贸事业推向极致。所以说,碛口是晋商的发祥地之一。

碛口是一个“水旱码头小都会”,货物的中转是其主要功能,可以说,碛口掌控着西北与华北经济往来的命脉。

据资料记载,繁华时期, 每日停靠的船只有数百只,驼队马帮的骆驼、骡马更是数以千计。正所谓,黄河百转千回奔流去,马帮驼铃声响迤逦来。

驼队资料照片。

产自西北的粮油顺河黄而下到达碛口转运晋京冀,而来自晋京冀的棉花、绸缎、茶叶等日用品,则经碛口转销至大西北和蒙古地区。担负货物转运重任的除了船帮,就是马帮驼队。

长长的驼队穿街过巷,骆驼脖颈下摇晃的铜铃一路发出丁零当啷的清脆声响,从晨曦微露到日薄西山,一直响个不停。

行走在并不宽敞的古镇街道上,想象着数以千计的骆驼、骡马穿街过巷的场景,捕捉着穿越历史的驼铃声,还是有无法想象的震撼感觉。

你想啊,从早到晚,上千峰的骆驼一刻不停地穿街过巷,驼铃摇曳声声清脆,仿佛是美妙的协奏曲。伴随着铃声的走远,是一位位晋商的打拼历程。

碛口古镇街边摊上售卖的风调雨顺铜铃。

就在街边的摊位上,胡哥一行见到了久违的驼铃。老师傅一边在锻打铜制品,一边给我们介绍这些驼铃。

小一些的是驼铃,挂在骡马、骆驼的脖子下。大一些的则是寓意风调雨顺吉祥铃,用以挂在家家户户的家里,风过铃响,寓意风调雨顺的祥瑞之音。

除了驼铃之外,碛口古镇上驼队的痕迹还有后街与中街连接处的驴市巷和骡马店和骆驼店集中的地方前街。

驴市巷边有一家专门做骆驼骡马买卖的永裕店,外墙上有一长排20多个拴马鼻,在高大的石墙上煞是惹眼。

前街呢,有大大小小十七八个骆驼店,就为给一路驼铃响过来的驼队歇脚方便。至今这里还完整保存着一家规模最大的骆驼店福顺德。

福顺德骆驼店内的长排石槽。

明清时期的福顺德骆驼店,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有65间房屋,39孔窑洞。现如今是碛口供销社旧址,已被改造成了高档的窑洞住所。不过宽敞院内至今保留着一长排牲口石槽,蔚为壮观。

如今,驼帮远去再难觅。那悠扬而又连续不断的驼铃声,也只能在后街沿黄公路上断断续续听到。

因为有一个骑骆驼游古镇的旅游项目,三三两两的骆驼被游客骑着,被主人牵着,在石板路上走一圈。

那驼铃声听起来有一丝丝无奈,再也谈不上悠扬动听了,聊胜于无吧。

第四种:起落铿锵、噼里啪啦的算盘声

如果说前面三种声音,现在还能够或多或少的听到,那么这第四种声音是再也听不到了。为啥呢?因为那是古镇店铺夜晚的盘账声。

就好比现在各家店铺夜晚打烊关门后,老板总要拿着计算器或手机清点账目一样,古代的碛口镇,同样有类似的场景出现,只不过,盘账使用的工具却是算盘。

繁华的碛口镇中街。

尤其是在最繁华的中街,别看这中街只有160米长短,却是店铺林立,排列紧密,而且以南方常见的排板门铺面为多。到了夜晚,排板门一上,就开始了一天的盘账工作。

每逢此刻,满街就会想起噼里啪啦的打算盘声。那清脆的声音此起彼伏,高低错落,犹如珠落玉盘,声音里藏着一天的收获与欣喜。

古人有描写珠算的诗句:“身方气正骨铮铮,起落铿锵和璧声”“珠响铿锵账目清,收支两笔切合龙”。在一片噼里啪啦的声音中,各个商户一天的盈亏就此盘算出来。

这样的描述也许过于抽象。如果你看过当年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在第28集中就有这样的场面,当时是年终盘账,一群账房先生一起打算盘的壮观场面。算盘珠子上下拨动,噼里啪啦的声音轰响,汇成一曲宏大的乐章。

祁县乔家大德通票号碛口分号。

电视剧《乔家大院》演的是山西祁县乔家的兴衰史。这乔家的先祖于清朝时不仅在碛口开有两家规模较大的油店和一家皮毛店,还开有“大德通”票号碛口分号,做起了存贷款业务。

现在的中街基本保存了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原貌,能够基本再现当时的建筑风格和繁荣景象。许多货栈和店铺外墙上,都已经悬挂上了介绍牌,说明当时的店铺名称和经营项目。

比如说有孔祥熙的“义记美孚煤油分公司”和烟草公司、民国初期阎锡山政府管辖的“晋胜银行”碛口支行等,从这些牌子中可以看出,这里是高档商业区。

碛口镇孔祥熙的烟草公司旧址。

高档也罢,普通也罢,一切都俱往矣,四种非凡的声音在碛口历史的潮流中渐渐走远。

作为匆匆而来的游客,能够听到任何一种都是缘分。游古镇古村,不只是看到的沧桑古建、感受到的文化底蕴,还能听到带着地域特色的非凡声音,这才是真正“活着的古镇”。

欢迎关注@跟胡哥看古村,看更多古村故事。

(本账号系网易号家乡特色内容签约作者)


刘涛王凯扶贫的山西平顺石匣村,有一座气派而罕见的雕花门楼

九曲黄河第一镇碛口古镇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山西高平有座蟠龙寨,堪称缩小版的皇城相府

古建中没有“门当”和“户对”,各位导游不要再拆散门当户对了

太行山上的这尊天然卧佛是中国第一吗?

临县有什么难忘的故事3

太焦铁路沿线共有51座车站,其中许多属于“一闪而过”的四等小站。经过榆社县境内的石会村,设有石会火车站,当年为建站,曾经有多支民兵团角逐石会村。平遥县民兵团首战石会,后来陆续有寿阳民兵团、临县民兵团、和顺民兵团等参战。

石会村周边多山,苍老的山体上少有植被,显得瘦骨嶙峋。

四周山上大石如牛似驼,有的卧似长龙,有的坐若顽猴,有的立如巨猿。这里路是石板铺的,墙是石条砌的,梯田的堰都是石块垒的,就连不少村民家的屋顶,也铺着薄薄的石片。

这是一个石头构成的世界,但村名却另有一番来历。

石会,源于后赵开国皇帝石勒,当年石勒带领八赋岭的寨主张背督归安朝廷,全寨之人免受兵戈之苦,张背督为感念石勒再造之恩,特改名石会,石会村由此得名。古时为“潞州北走晋阳之要道”,几百年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昔日,这里关隘林立,城垣高悬,常见两军对垒,厮杀征战。经过一千多年城市道路的迁徙演变,岁月之手早把这一切封在了地方志的记载里,曾经显赫的古战场,退化成了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贫困村落。

铁三局职工刘元生忆起当时修筑“3202”工程在石会村驻扎的情景时,这样描述到:

“石会村建在山坡上,村里没有笔直的道路,也没有一排排的房屋,一家一户,星罗棋布,点缓分散在上下不同的几层山坡上。这里只有一条山路可以进出大山,有的村民一辈子也没出过山,离这里最近的村子也有二十里远,交通十分不便。村里有个小卖部,也没有多少货。”

要想富,先修路,修路就要修铁路,修建石会场站首当其冲。

平遥民兵团完成阳乐区段的施工任务后,立即转战石会区段,配合修建石会站场。原平遥民兵团政治处宣传干事冀有贵,回忆年轻时在石会场站参与施工的那段经历,显出了少有的激动:

“石会车站当时是太焦线上的一个重点工程,也是全线地势最高的一个车站。站场占用场地大,全长1130多米,需拓展较大区域。站场周边横跨7个山头,6条深沟。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是:组织一次一百吨以上的大爆破,把周围的7个山头削掉,填到深沟险鳖里。”

要把七个山头的石头、渣土填进深沟,必须进行定向爆破。

完成百吨以上大爆破,对于平遥民兵团来说可谓困难重重。一是大部分民兵对定向爆破的技术知之甚少;二是对大吨位的定向爆破从来没有尝试过,属初步接触;三是炸药供应不及,百吨炸药要靠民兵团自己炒制;四是对施工区段的地质、水文情况了解不多,这对开凿炮位、安装炸药都是全新的考验。

使命在肩,任务艰巨。平遥民兵团立即进行全面部署,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存在“短板”,细化施工方案,提出行之有效的补强措施

简陋的工棚里,灯火通明。民兵们相围而坐,情绪激昂的谈打算、表决心。

有的对施工方案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对人员组织、机具调配补充了意见。方案在一点一滴地完善,措施在一项一项地落地。

雨水已过,惊蛰临近,报春的布谷鸟在山间叫了起来。

平遥民兵精心设计炮眼分布,一改以往只在横面开凿炮眼的格局,每座山头从横到竖,多层面开挖八排炮眼。

艰苦的施工开始了。

“各排按照分工区域,开始战斗!”

一声令下,各连立即行动起来。三个一组,五个一伙,系好安全绳,迅即攀上山崖。“咚嗦咚嘛”,大铁锤敲击钢钎的清脆的声音,顿时在山间荡漾起来。

平遥老民兵冀有贵,回顾当时的情景,思绪如同铁锤敲击钢针一样,富有节奏:“一锤下去,钢钎弹起老高,却只落下一星点的石未细粉。打了半上午,钢钎就都磨秃了,只打进去几公分。二排长侯以荣看到民兵们有些泄气,鼓励大家,钢钎磨秃怕什么?磨秃了我们可以再把它锥尖,怕的是我们思想被磨秃。只要我们思想坚定,就没有闯不过去的难关!”

一根根钢钎,一把把大锤,再次向山崖发起了攻击。二排长侯以荣带着十几个民兵,身挂悬崖,脚踩云带,向着“虎口”狠凿猛打。一个个膀大腰圆的年轻人,抢锤锤生风,打钎钎迸火,锤锤足有百斤重。十几磅的大锤,一口气不歇就是几百下。坚硬的顽石,在民兵们的手下一块块地震裂了,屈服了。

滚烫的汗水在滴滴穿石,弯曲的炮洞在节节延伸。

民兵们每天在工地的活计,用最简单的两句话概括就是:打眼放炮、出渣进料。

风钻的突突声,回荡在沟壑纵横的太行山里。

为了少出渣,少回填,他们不打大导洞,专打小导洞。狭窄的导洞,只有一米见方,直不起腰来,民兵们就坐着、跪着继续打锤,爬着出渣。随着导洞的加深,里面黑咕隆咚,民兵们为了加快进度,纷纷拿来自己的手电筒照明,有的采来松枝点着。节骨眼上,铁三局工程段从别的工段给石会站场挤出了三台空压机和十几台风钻,更加激发了民兵们的干劲。狭窄的导洞内,大家相互配合,一人两脚紧蹬洞壁,另一人靠在背上,紧紧擦着钻把。“突突突”,风钻急不可耐地吼叫了起来。

一号洞内,平遥一排长赵秉元带着民兵连续四个班不下火线,饿了,就让其他人挡来些干粮;渴了,喝几口山根下渗下来的山泉水;困了,靠着洞壁打个盹。连续苦战四十多天,开凿炮洞21个,开挖药室51个,导洞总延长八百多米。每座山头从横到竖,被凿得千疮百孔。

装药、回填,填装炸药达162吨。

定向爆破开始。只听得惊天动地一阵轰响,爆炸的冲击波震得山崖都发了“抖”,数万方土石随着爆炸的气流“飞”到了预想的沟里。准确、无误、零事故,八连民兵以优异战果受到团党委表彰奖励。

平遥民兵团决战石会的同时,寿阳民兵团也由阳乐转场到了石会。

手起锤落,声震山谷。每次爆破结束,民兵们马上攀上山崖开凿岩石。陡峭的山崖上,民兵们系着缆绳作业,胳膊震瘦了,虎口流血了,没有人叫一声苦。凿下来的大块石头从崖上直滚崖下,“轰隆隆”的石击声不绝于耳。当时的工地上,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

寿阳连,好榜样,

越是艰难越敢上,

腰系缆绳掩石头,

心红志坚硬如钢,

为了工程早日完,

困难面前当闯将!

开山采石极为艰苦,却也时有乐趣。一天,民兵们开凿崖石时,意外发现周边石崖上,镶嵌有许多大小不一、颜色深浅不等的石蛋,这些石蛋一半嵌入石壁,露出的一半则突兀在壁外。大的溜圆如篮球,小者椭圆似鸡蛋。石“蛋”外表粗糙,呈青。民兵们疑是文物,马上汇报了民兵团领导。团党委和铁三局“革委会”高度重视,立即与榆社县文物部门取得联系。经文物工作者调查,这一带山上的石蛋是一种独特的地质景观,不属文物范畴。但石蛋因何形成,却也成了个谜。

在一个施工区段,往往同时要开辟多个施工点,需要多个民兵团连队协作施工。平遥民兵团决战石会的同时,临县民兵团在完成了津水河大桥三个桥墩的挖基、灌注、养护后,于1971年元月,转战“3202”石会施工工地。

毫无例外的开山、放炮。临县民兵早已做好了迎接困难的准备,但卡接受这样的任务,有的民兵一时还有些不适应。二连二排民兵张金文回忆了那段难忘的经历:

“我们一到石会,承担的任务是开山。我的老家山多,但都是土山,石头很少,因此民兵们都不知如何干。学着打锤、掌钎,难免出现失误。一天,我和另一个民兵合作打炮眼,我把着钢针,他打甩锤,一下没看准,锤头砸在我的手上,当时就砸破了,两手都是血。连领导一看,说我废了,不能在工地继续干了,我便回了老家。养了半个来月伤,手还没好利索,工地上人手紧,连干部又让人叫我回去。就这样,我第二次来到石会,不再打炮眼,而是改为装炸药。'1972年3月9日,山西省行政区划发生变化。经省“革委会”批准,成立吕梁地区,晋中地区所属的孝义、汾阳、文水、交城、中阳、离石、临县划归吕梁地区,所属民兵团撤出“3202”筑路工地。政策使然,在“3202”工地上奋战了两年半的临县民兵团民兵,依依不舍地告别了“3202”战场,懦长返乡。

石会区段沟壑奇多,特殊的地形地貌,决定了必须以凿洞架桥贯穿群山。1973年7月18日,由铁三局四处四段二队担负的石会一号隧道正式开工。

石会隧道处在连绵起伏、沟谷纵横的群山之间,浊漳河自东北向西南蜿蜒流过。隧道进口由和顺县民兵团负责掘进,出口由昔阳县民兵团负责开挖。

这座隧道通过的区段,为砂页岩地质,洞内一条断层与另一条断层形成交错,岩层裂隙异常活跃,地下水量丰富,局部成泥状。由于渗水严重,塌方隐患多发,

开凿了一百多米后,四处四段只得放弃另辟蹊径,在同一截面的另一部位重新开凿。

如果方向错了,停下来就是前进。

至今,与石会一号隧道并行的斜坡上,尚留有当时废弃掉的原一号隧道的施工遗址。他们一起看着、期待着每一趟列车的身影。

而新选隧道开凿过程中遭遇的技术难题,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天,正在紧张施工,和顺县民兵团负责挖掘渣石的工作面突然塌方,瞬间将作业面上一位不及反应的技术员掩埋在下面。距作业面不远处负责清渣的五十多个民兵,不待带班员发令,马上冲到塌方处抢险。大家不约而同地用手搬,用肩扛,快速地扒拉着石头、渣块。很快,那个技术员的脸从渣石堆中露了出来。只见他被压在一块大石头下面,痛苦地呻吟着。由于石头太大,民兵们搬了几次纹丝不动。马上找来掩棍,合力将大石头掩起,其他人连忙小心翼翼地将技术员拉了出来。技术员的大腿被砸断,由于失血过多,救出后已无呼吸。

突发危险不时出现。又一天,四段二队组织人员正在紧张施工,突地,从上导坑内突然涌出大量山水,施工人员还未反应过来,巨石、碎石形成的泥石流就倾泄而下。不到十余分钟,上导坑就被泥石流完全淹没,下导坑的积水也深达一米多。幸亏施工人员当机立断,毫不犹豫撤的快,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事后,立即有现场盯控施工的技术人员上前观察导坑涌泥情况,不料屋漏偏逢连夜雨,又突发了塌方,瞬间,洞内地层急速下陷,拱顶排架整体下沉了近一米。连续塌方造成了多处横梁断裂,积水区域不断扩大,最后达到五十多米。塌方没有吓倒施工人员。四处四段二队党支部立即召集驻队专家和技术人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根据洞内地质变化情况,当机立断采取了“稳、准、快”的应对办法。

“稳”,就是支撑牢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实施了“材料固定、工具固定、机械设备固定、人员固定、跟班干部固定”的“五固定”措施。

“准”就是通过排除地表水和洞内积水,消除洞内漏水和流泥塌塌,准确地摸清引起地层下沉的根源和坝方规律及现状。

“快”就是争分夺秒抢时间。无论是补拱、砌石,还是喷锚、灌浆,都力求在短时间内完成。

隧道拱部合拢施工正在紧张进行,突然顶上又塌了五、六米,渣石不时往下掉落。待掉块稍停,在场的四处四段技术员丁元山马上冲上去,站到拱部落石处,用水泥急速补拱,这真是在刀尖上起舞,下面递料的民兵都为丁元山捏着一把冷汗。所幸凭着丁元山的沉着冷静,果敢迅速,在其他施工人员配合下,很快便完成了局部补拱。

与石会一号隧道相距不远的石会三号隧道,也遭遇了同样的塌方考验。

修筑三号隧道时,已经使用上在当时来说较为先进的动力机械,但尚未完全脱却人力。采用的是“步坦协同”战术,数台小型铲车在3号隧道内轮番上阵,民兵们配合将石块、渣土利用矿用罐车推出洞外,施工效率比起筑路初期切实提高了许多。

小型铲车助力,上下导坑进度变快了,可安设拱顶、加固洞壁等后部工序却开始吃力跟不上了,这样的脱节,在一次开挖中集中体现了出来一一隧道不慎发生毋塌。

已经掘进了三、四百米,却突遇一个断层,洞内裂隙水不断增多。一天,施工人员立好排架正准备清渣,现场安全员突然听到洞顶传来轻微的异响,现场负责人敏锐地觉察到隧道有了异响,立即招呼施工人员:“大家快往外撤!”几十人呼啦啦刚撤出洞外,只听得“轰隆”一声,洞内一下子就塌了下来,塌顶激起的气浪让站在隧道口的人们都感觉到一阵胸闷气憋。尽管没有人受伤,却把施工人员都惊出了一身冷汗。过了十多分钟,洞内恢复了平静,仔细倾听,确定再无异响后,施工人员小心翼翼进入隧道察看,好家伙!坍塌直通至山顶,塌洞直径足有3米多,高达30多米,从洞内就能望见山顶上蓝蓝的天空和几朵发灰的云彩。开凿隧道贯通期塌的现象非常罕见,说明了此处地质条件复杂,内部结构特殊。这种罕见的现象引起晋中施工分指挥部高度重视。恰巧,兰州铁道学院的学员正在“3202”工地上见习。施工分指挥部、铁三局四处四段与兰州铁道学院学员通力合作,详细观察、分析坍塌地段的地质情况,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加固方案。塌方的消息传回驻地,四处四段二队炊事班的师傅听说后,马上收拾好炊具,立即赶到洞内,投入到了紧张的战塌方施工中。技术人员、民兵连密切配合,迅速在隧道周边的自然沟上游筑坝截水,将洞顶上方的自然沟槽以浆砌片石铺砌;逐段清理坍塌、架立排架,加固导坑立排架;对页岩流泥地段用插背板、钉草袋的方式进行封堵;用混凝土预制块填堵豁口,抢立侧墙临时支撑,加固塌方处所等措施,一起罕见的贯通塌方最终被勇敢的施工人员征服了。

利刃所向,一往无前!

曾参与石会三号隧道抢险的和顺县老民兵冯怀荣,说起当时的抢险经历,就跟刚刚发生过一样:

“隧道贯通塌方,塌下几百方渣石,清理渣石的工作量很大。我们民兵争时间,抢速度,连续七、八个小时在隧道内奋战。那天,在隧道内搬运石头时,一时不注意,掩棍被石头别了一下,一下子打掉了我两颗牙齿,嘴唇肿了好多天。”

(图文源自报告文学《太焦记忆》作者:曹俊 编辑:邓龙)

临县的历史故事(临县的老故事有什么)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4日 星期二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临县的历史故事(临县有什么难忘的故事)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88478.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