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空军红色故事(航空红色的故事有哪些)

2023-03-03 15:12:01 技术常识4 真实解答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7523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9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传承红色基因 矢志奋斗强军(强军路上)——三个军人家庭的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环球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航空红色的故事有哪些1

来源:人民日报

图①:海军航空大学某大队中士周杜在写家书。

姜 涛摄

图②:“七一勋章”获得者柴云振的儿子柴兵荣、孙女柴萍代其领取勋章和证书后回到家乡四川岳池县。

受访者供图

图③:东部战区陆军某特种作战旅列兵温圣钒在做体能训练。

刘 坚摄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人历来讲求精忠报国。

有这样一些家庭,几代人参军报国,接续奋斗,把青春献给军营,把热血融入时代。从战火硝烟到和平盛世,时代在变,但这些军人家庭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的高尚家国情怀和良好的家教家风底色始终不变。

让我们走近三个军人家庭,倾听他们传承红色基因、矢志奋斗强军的故事,感受他们精忠报国的良好家风和保家卫国的责任担当。

——编 者

四代参军报国——

“带着祖辈父辈的期望前行”

本报记者 李卓尔

“我的外曾祖父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在家乡担任村干部期间,一直辛劳工作、尽心尽力,谁都不知道他曾是一位战斗英雄……”在武警四川总队一场分享会上,参谋部通信大队固定通信中队列兵卢俞冰向战友们讲述了她外曾祖父的故事。

卢俞冰的外曾祖父是“七一勋章”获得者、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今年19岁的卢俞冰,原本是成都文理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的一名大学生,去年9月应征入伍,成为家里的第四代军人。

在卢俞冰的印象里,第一次知道外曾祖父的事迹,是在小学四年级的考试试卷上,卢俞冰指着试卷上熟悉的名字问妈妈柴萍,才知道这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浴血奋战的英雄就是自己的外曾祖父。

1951年,在朴达峰阻击战中,柴云振挺身而出,率3人连续夺取3个山头,捣毁敌人营指挥所1个,歼敌200余人,柴云振自己就歼敌百余人……

1952年4月,柴云振养好伤后,便回到四川省岳池县乡下,劳作于田间地头,埋头苦干、默默奉献30余年。柴云振曾说:“我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牺牲的战友。”

跟着爷爷长大的柴萍从小就对爷爷身上大大小小伤疤的来历感到好奇,柴云振总是轻描淡写地说,上过战场的人难免留下疤痕。虽从不主动提起自己的荣誉与功勋,但柴云振一直教育后代要保家卫国。柴云振的两个儿子先后参军入伍。1996年,18岁的柴萍也加入了爷爷曾服役的部队,成为一名空降兵。

新兵跳伞训练时,一共要跳伞8次,柴萍在第六次训练时受了伤。在心生怯意之际,柴萍收到了爷爷寄来的家书:“相信你可以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爷爷的鼓励帮助柴萍克服了心理障碍,她说:“爷爷一直希望我们能够在部队再立新功,我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对自己的要求应该更高。”

2018年12月26日,柴云振安详离世,留下遗愿:希望以后每代都有人参军入伍,在部队接受洗礼与锻炼,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参军入伍”的信念深植在柴家后代心中,2021年9月,卢俞冰接过了接力棒。

可刚到新兵连,卢俞冰就遇到了难题,从小就向往的射击课目练习并没有想象中那样英姿飒爽:端枪练平稳练到手臂酸痛,夜间射击训练趴在冰凉的地面上一遍又一遍寻找目标,实弹体验时强烈的后坐力冲撞着肩膀……

“那个时候才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外曾祖父在枪林弹雨中冲锋在前需要怎样的钢铁意志。”卢俞冰说,每当感到困难时,想起外曾祖父身上的伤痕,就觉得现在吃的苦算不了什么。体能不好就自己加码训练,训练姿势不对就多向班长请教,短短数月,卢俞冰用汗水和信念完成了从学生向军人的转变。

“我们家四代从军,血液里流淌着保家卫国的红色基因。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可能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作为英雄的后代、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会继续带着祖辈父辈的期望前行,勇担重任、尽心奉献,自觉为强军事业贡献力量。”卢俞冰说。

三代都是特种兵——

“英雄其实就在自己身边”

本报记者 李龙伊

“16秒7!”烈日下的闽南,东部战区陆军某特种作战旅训练场上,特种训练一连官兵正在进行攀登课目考核。考核中,列兵温圣钒标准的动作、稳定的发挥,赢得身边战友的阵阵掌声。

该课目曾是温圣钒的“短板”,刚接触时他一度达不到及格水平。“小时候父亲一直告诉我,勤能补拙。这段时间,我每天给自己‘开小灶’,争取每次都进步一点,日积月累就有不小的提升。”走下训练场,温圣钒说,“想到爷爷和父亲的军旅生活,对照今昔变化,我就有了突破自我的动力。”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人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温圣钒的爷爷和父亲都曾当过特种兵,爷爷在1949年入伍,服役于原第三野战军;父亲在1990年入伍,服役于原第一集团军。突袭、冲锋、侦察,这些铭刻着军队烙印的词汇,让年少的温圣钒在心里种下了参军报国的梦想。

去年夏天,刚刚参加过高考的温圣钒,被一则征兵宣传再次打动,应征入伍的决心更加坚定。“军营是好男儿的淬火场,你能够有这个想法,我们为你感到骄傲。实现梦想,要付出很多努力,一定要坚持。”温圣钒把想参军的想法告诉家人后,父亲第一个表示支持。

入伍前夕,温圣钒来到爷爷的墓前许下诺言:“一定要在部队干出好成绩,不给您这位老兵丢脸。”

踏上南行的列车,温圣钒光荣地成了一名特战队员。

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刚刚下到新兵连,温圣钒就发现自己的体能基础和身边的战友比有着不小差距。第一次月考下来,除了射击课目外,温圣钒其余课目成绩在小队几乎都是垫底。

在一次30公里长途负重拉练中,天气炎热,温圣钒脚上磨出水泡,体力不支,最终掉了队。深深的挫败感让他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一向“报喜不报忧”的他,第一次在电话中向父母倾诉自己的遭遇。

电话的那头,母亲在不停地安慰着他,而父亲始终一言不发。直到最后,父亲给他留下了一句话:“你爷爷在枪林弹雨中都没有退缩半步,难道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你就想要放弃吗?”

父亲的话让温圣钒如梦初醒。回想起入伍前自己的誓言、家人的坚定支持,他的脸一下就红了起来。

“不能输,更不能服输!”温圣钒下定决心要改变现状。从那以后,温圣钒把休息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强化体能,一上训练场,他就缠着班长请教技能课目训练技巧;无论刮风下雨,每天必定加练一个5公里越野……

功夫不负有心人。前不久,在旅里组织的季度考核中,温圣钒的多项成绩跻身新兵前列。成绩大幅提高的温圣钒,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与家人分享。

听到温圣钒进步的消息,父亲由衷感到高兴,鼓励他说:“戒骄戒躁,再创佳绩,相信你!”短短的几个字,让温圣钒感到了极大的动力。挂断电话后,空旷的操场上,又出现了温圣钒刻苦训练、挥汗如雨的身影。

想起祖辈、父辈的刻苦拼搏、英勇奋战,温圣钒感慨:“人们都崇尚英雄,长大后我才意识到,英雄其实就在自己身边。”

三代追逐强军梦——

“用青春热血在军营续写荣光”

本报记者 刘博通

“夜间飞行训练结束。”凌晨,海军航空大学某大队中士周杜依然在机场塔台飞行评估室里忙碌着。他迅速整理好飞行评估报告,在讲评系统中录入飞参数据,并和飞行员对接,确保飞行质量评估精确高效。

周杜是家里的第三代军人,他的外公皮思和曾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荣获二等战功1次,三等战功3次;父亲周敬全曾在陆军某部服役,是一名排雷工兵。祖辈父辈的经历让周杜充满了对军营生活的向往。

周杜从小就喜欢缠着外公,听他讲保家卫国的战斗故事。周杜仍清晰记得,外公的肋骨间有深深的弹痕,那就是一次激烈战斗留下的。他印象更深的是,外公因表现突出提干,而外公坚定地要求“去艰苦的地方,去祖国需要的地方”。最后外公选择到荒无人烟的牧场服役,这一干就是10多年。

2018年,周杜大学毕业,参军入伍。初入军营的他成为一名飞行测试保障兵。每天与各种飞行数据作伴的周杜,发现自己的军营生活既没有外公描述的金戈铁马,也没有父亲描述的精彩时刻,内心有些失落。

正赶上大队组织“一封家书”活动,周杜思来想去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倾诉自己的疑惑。没过多久,他收到了父亲的回信。

“军人不仅仅要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更要在日常的岗位磨练中学会成长。要在平凡中干出一番事业,相信你也行。”看着父亲的笔迹,周杜眼眶湿润了。

父亲的鼓励,让周杜重燃斗志。他每天跟着班长学实操,主动找教员学理论。深夜,他翻着历年的排故卡片,汇总梳理故障分析笔记。凭着一股韧劲,在2019年大队组织的“精武杯”比武中,唯一以列兵身份参加的周杜表现优异,成了大队的保障“新星”。

随着使命任务不断拓展,大队决定在飞行质量评估方面寻求突破。听说要拓展新领域,周杜跃跃欲试,但班长问他:“要是换岗就意味着重新开始,你还愿意吗?”

“去艰苦的地方,去祖国需要的地方。”想起外公说过的话,周杜递交了申请表。在新的岗位上,除了每天对战机各项参数进行分析处理,对各项飞行指标进行动态存档,他还要帮助飞行员整理好飞行报告,最忙的时候一个人要同时完成3台工作站的操作。尽管工作量更大、工作时间更长、要求更精细,但周杜始终甘之如饴。

现在的周杜依然喜欢听英雄故事。近年来,周杜所在的机场涌现出了“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戴明盟、“时代楷模”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对于这些英雄事迹,周杜如数家珍。“我一定要刻苦奋斗、不怕牺牲,传承弘扬好他们的精神!”周杜说。

“张超为了挽救战机,将生死置之度外。他既是一座精神丰碑,更是一个前进航标。”任务间隙,他经常和战友讲一讲战场上的硝烟烽火、英雄人物的高光时刻,用身边的典型事迹激励大家,获得战友们热烈的掌声。

2021年,在“精武杯”比武中,周杜拿到了两个项目第一名。由于业务表现突出,他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获得1次嘉奖。

休假回家时,周杜去外公的墓地祭扫,他自豪地说:“现在我也有奖章了,我一定再接再厉,不辜负您的期望,用青春热血在军营续写荣光!”

版式设计:张丹峰

(廖晓彬、赵楠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29日 06 版)

航空红色的故事有哪些2

英雄机组在烈焰浓烟中穿梭,于危难处锻造生命之舟;森林消防并非钢筋铁骨,却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防线。以生命护苍生,将无悔青春融入祖国蓝天。苍山洱海不会忘记,祖国和人民永远铭记……翱翔的消防雄鹰!

舍身为民 迎火魔逆战捐躯

2021年5月9日,云南大理湾桥。火舌无情窜动,绿林化作焦土。对昆明航空救援支队来说,又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

快速机动能力、遏制火势能力、高点观察能力……航空救援的每一项能力都是急灭火工作之所急,每一次出发都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和期盼。

火场飞行,随时都要面对未知的风险,这无异于刀尖起舞,时刻考验着飞行员的心理素质和飞行技术。

“刘洪机组”恰是为承担重任而来。

5月9日上午11时,机长刘洪、副驾驶李凯涛、空中机械师刘超和孙中杰组成的308号机奉命转场驰援大理湾桥火场。

5月10日8时55分,接到起飞命令的308号机,如战鹰从地面跃起,径直奔向28.2公里外的火场。

2021年5月10日,刘洪机组驾驶308号直升机在火场上空吊桶洒水灭火

洒完第一桶水后,它再次奔向洱海。10时34分,航电员张淑怀语音问询孙中杰:“孙哥,吊桶好了吗?”对方没有应答。完成洒水任务的310号机也联系308号机,仍然没有应答。

310号机赶紧向大理塔台报告,请示帮助用无线电呼叫308号机。听到电台里反复的呼叫声,地面人员也急得给孙中杰、刘超打电话。但,还是无人接听。

“兄弟们,你们快回话啊……”昆明航空救援支队支队长张英海迅速驾驶310号机返回洱海上空搜寻,远远在取水点附近看到疑似308号机残骸。那一刻,他心里五味杂陈。

“赶快组织营救!”他含泪向大理机场塔台报告位置。机上的氛围无比凝重,但最重要的任务是驾驶310号机安全返场。强忍着心痛,机长张英海驾驶310号机平安落地,但是,大家再也没有等到308号机归来。

很快,战友们收到令他们肝肠寸断的消息——

当日10时20分,308号机在洱海吊桶取水作业时,直升机突发特情,飞行状态大幅改变,虽经全力处置,未能脱险,最终坠入洱海,4名机组人员壮烈牺牲。

忠诚为魂 执信念逐梦蓝天

苍山泣血,洱海垂泪,人们不愿与英雄作别。

“四位英雄不是大理人,但大理人民会永远记住5月10日这天,记住他们。”一位前来吊唁的市民泣不成声。

2021年5月15日,数千名群众自发送别“刘洪机组”。人们鞠躬、献花……只为亲口道上一声:“英雄,走好。”

烈士的遗像高悬在祭礼台中央。那目光中仍有家国,神情中写着无畏。作为森林消防人,他们早已习惯了逆行。

2021年1月,刘洪组织队员在广西进行常规灭火

原来,奔赴湾桥前,“刘洪机组”已连续辗转多个火场,啃下了一场又一场硬仗。从2020年11月到2021年4月,刘洪带领机组首次执行跨省机动驻防任务,在广西驻防150多天,圆满完成多次灭火作战任务。

2021年4月27日中午,广西驻防机组归建

卫士从来步履急,战袍未洗又出征。4月27日,驻防归建不到3小时,他又和李凯涛一起请战执行大理苍山森林火灾扑救。出征之前,李凯涛妻子正在住院,得知支队派人探望,他还专门打电话表示家人能够克服,不想给组织添麻烦……

在大理苍山火场,因为洱海和苍山高度相差1000多米,直升机每次洱海取水后都需急剧向上爬升,这对机组技术挑战极大,刘洪始终不敢松懈。

2021年4月28日上午,刘洪驾驶308号直升机在苍山火场上空吊桶洒水灭火。

4月28日,大理宾川火场告急,刘洪和李凯涛继续作战,多次在火场附近的小型水库或鱼塘就近取水,最大限度增加单位油量内取洒水次数,提高灭火效率。经过8天的连续奋战,圆满完成大理2起森林火灾扑救任务。

2021年5月4日,灭火归来,机长查志宏,飞行员李凯涛及机组成员合影。左起第四名为李凯涛。

5月6日至8日,刘洪赶赴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开展招飞政策宣讲;5月9日,他和李凯涛、孙中杰、刘超紧急驰援大理市湾桥镇火场……

通过事后解析直升机黑匣子,刘洪在坠机的最后时刻还在大声喊道:“稳住!稳住!不要动,我来,我来”,拼尽全力去挽救直升机……

他们,用生命践行了“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

刘洪

深钻细研 矢志投身航空应急事业

作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仅有的两支航空力量之一,也是唯一一支在海拔2000米以上高原使用国产直8机型遂行救援任务的队伍,昆明航空救援支队在组建一年多时间就形成战斗力。

作为支队首任班子成员,刘洪不到40岁便已满头白发。为了尽快实现森林航空救援队伍“辐射南北、纵贯高原”的目标,他把全部精力扑在航空应急救援事业上。

2个月,带领机组完成支队首飞,6个月,参加灭火实战,他用最快速度做到了边组建、边训练、边战斗。

作为高原航空救援事业的第一代创业人,他带头在空气稀薄、发动机功率发挥不充分等复杂多变的高海拔环境下开展悬停救援、吊桶灭火、水箱灭火等实战课目训练,填补了高原航空应急救援多项空白。

“他总是把高难、高危的任务和训练课目留给自己,主动承担接机、试飞任务,再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与刘洪有“洪宏组合”之称的飞行员查志宏说。

几年来,刘洪主编的《遂行航空森林消防任务规范》《安全风险评估办法》《直升机紧急出动组织实施流程》《飞行训练课目规范》成为支队新飞行员成长进步的必学教材,为森林消防航空救援力量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李凯涛

1988年生人的李凯涛年纪不大,同样是业务“尖兵”。战友在整理其遗物时,光飞行专业书籍就装了3大箱,宿舍除了生活用品外,占据最多空间的就是各类飞行资料和图表,办公电脑内全是与飞行相关的各类文件。

“他一有时间就抓住机会向兄弟单位战友、航空护林站同志请教林火常识和灭火战术,和战友一起努力研练多机跟进吊桶灭火战法。这种对工作深钻细研的劲头时刻感染着我们。”李凯涛生前战友说。

据统计,李凯涛在10多年飞行经历中,先后撰写飞行心得10余万字,编写飞行教案20余份,为新飞行员培养留下大量实用资料和飞行数据。

英雄的“刘洪机组”,个个都是好样的。

刘超,这个携笔从戎的高材生,因业务能力突出,曾被选送到捷克共和国PBS公司培训,取得APU官方维护授权资格认证。在他带领下,所在中队技术骨干研究解决了直-8型直升机高原条件下20多个机务保障难题,让直升机始终保持较高的完好率和战备率,为遂行多样化应急救援任务奠定坚实的装备保障基础。

孙中杰调入昆明航空救援支队工作后,仅用半年时间就将新型装备的“脾气”摸清摸透,并在这期间带教培养了20余名机务业务骨干……

青春无悔 舍小家只为国泰民安

刘洪经常对爱人说,“森林消防救援人员先属于国家,再属于小家。”火战面前,他们一往无前,但家人面前,却一次次“缺席”。

这几年,刘洪的婚礼因任务一次次推迟,婚纱照也是婚后补拍的;妻子怀孕期间2次住院,他直到孩子出生的前一天才请假赶到医院照顾;2020年,妻子被森林消防局评为“最美消防嫂”到北京领奖,别人都有丈夫陪同,唯独他因跨省驻防无暇分身,缺席了颁奖仪式……

5月9日增援湾桥镇火场时,李凯涛的妻子难得有机会目送丈夫架机离开,她在朋友圈里写下六个字:“战鹰再次出发!”没想到,这一别,竟成了永别……

李凯涛的整个飞行生涯,始终诠释着一个红色后代从小立志报国的不变初心和矢志决心。5月15日,当灵车即将启程离开大理时,他的父亲突然下车跪谢组织和人民,并深情地说:“我儿子是组织的人,从事的是他喜欢的飞行事业,干的工作都是他应尽的责任,他的牺牲死得其所,是党给了他这么高的荣誉。”

刘超

结婚十年,刘超只在每年休假时才有机会陪伴家人,儿子刚满7岁,他从未接送过一次,参加过一次家长会。为了更好照顾父母和孩子,妻子辞去工作,把家庭重任一人扛在肩上。2020年10月,他的妻子因过度劳累导致流产,在急需丈夫陪伴的时候,他因任务需要,仅仅请假回家陪了5天,就重新返回任务一线……

孙中杰

孙中杰给儿子起名“孙翼航”,就是希望孩子能够赓续飞行梦想接力走下去。2018年9月队伍改革转隶前,面对地方航空公司的高薪邀请,他丝毫不动摇。用他的话说,“当兵保家卫国是我的梦想,现在队伍虽然转隶了,我从事的依然是保家卫国的工作,这就是我一生不悔的选择。”

现在,他们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也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英雄的离开并不会让我们这支队伍消沉,反而会更加激励支队全体人员肩负起英雄的遗志,把国家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得更好。”昆明航空救援支队政委孙雨峰坚定地说。

信念如磐 信仰如山

组建两年多来,昆明航空救援支队始终秉持“飞行,飞行,不飞不行”和“战斗力是飞出来”的建设理念,扎实开展机降、索(滑)降、楼顶平台起降、吊运医疗方舱设备等训练,参加首届“火焰蓝”尖子比武飞行演示、“驰援·2019”拉动演练、冬奥安保等大项任务,参与遂行森林航空灭火任务20余次,有效应对处置了一系列自然灾害,用行动践行着忠诚。

同为凡人,为何警铃一旦响起,他们便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因为,对党忠诚、竭诚为民,是他们不变的信念!

在“刘洪机组”4名烈士牺牲一周年之际,编者想说:英雄走好,我们常念。苍山洱海不会忘记,祖国和人民永远铭记。

任务归来。左起第一名为刘超,右起第一名为孙中杰,右起第三名为李凯涛

——中国森林消防——

投稿邮箱:yjglbslxfj@163.com

平台发布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监制 —

杨文岭 王 雪

— 编辑 —

张 杰 范 亮 胡 翔 童鹏程

胡 宇 庄申林 孙浩杰 杨国林

— 本期编辑 —

王刘金

航空红色的故事有哪些3

中国航空报讯:十年,不仅代表时间轴上的刻度或岁月的流逝,在非凡时代大幕下,十年,承载着一个个平凡个体的奋斗故事。他们是大国重器的铸造者,也是憧憬美好的微光个体。

从“60后”到“90后”,这些党员以个人视角讲述时代变革,展现航空工业十年的辉煌成就。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他们满怀期待,踔厉奋发,寄语新时代,在祖国的辽阔海天继续书写新时代航空强国崭新篇章。

王永庆 航空工业沈阳所首席专家、科技委主任

为国铸得倚天剑

2012年12月23日,歼15首次在航母上完美起降。十年间,强国强军的责任和使命使我们始终坚持,克服了不计其数的困难,实现了了不起的跨越。

这十年,我们在创新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有信心。新型航空武器装备上,更多“高科技”“新科技”,甚至被外界看作的“黑科技”都被提速应用。一系列自主创新项目,有了更广阔的舞台。

这十年,我们在育才的路上越走越深,越走越有底气。“研制出我们中国自己的先进战机!”让年轻的技术人员投入实战、放手去干,快速壮大航空人才队伍。

这十年,我们在赋能的路上越走越广,越走越有力量。总师系统顶层谋划发展方向,规范飞机研制流程,建立各专业岗位设计指南,加强技术创新能力,缩短成果转化周期,持续推动产品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这不仅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事、喜事,更是我们普通党员、航空科技工作者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清醒、增强信心斗志的底气与豪气。面向新征程新任务,我们要以昂扬的精神和饱满的热情,聚焦实战、聚焦前沿,为国家和军队研制更多、更强的武器装备,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王海峰 航空工业成都所总设计师

不断挑战前沿科技“禁区”

我是王海峰,从事先进战斗机设计研发与创新预先研究工作。我很幸运,能够在歼10、“枭龙”、歼20等多个型号研制中得到“千锤百炼”,在航空科技前沿技术探索中“义无反顾”,为祖国航空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我一直梦想,我们的战机能早日实现“眼镜蛇”动作。担任总设计师后,我和团队向推力矢量技术研究领域的“禁区”发起了挑战。2018年,中国航展开幕日,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那一连串行云流水的典型过失速机动飞行动作,就是出色的机动性能带来的惊艳!

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进军现代化的战略关口,作为奋战在科研一线三十八载的老党员,我更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对党、对国家、对航空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用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的真抓实干,积极投身建设世界航空强国、建成世界一流企业、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方文墨 航空工业沈飞标准件中心钳工

从“毛头小子”到大国工匠

我是方文墨,出生在辽宁一个三代守业的传统航空产业工人世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妻子,包括我,都是航空工业沈飞的员工。身为党员,他们的工作作风一直影响着我整个职业生涯。

我小时候看到的飞机生产,就是“普通机械设备+手工+手工绘图”,非常原始,飞机就在敲敲打打中完成制造。参加工作后,尤其是近十年,我看到飞机制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数控多轴机床、柔性生产线、数字化生产装配的应用,我们的飞机生产装配正在向高端制造业方面发展,制造环节越来越智能化,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减小。

这十年,我也从“毛头小子”成长为大国工匠,航空工业最年轻的首席技能专家。钳工技艺的“传、帮、带”是我最在意的事。近几年,我培养了一批在行业、在全国“叫得响”的青年高技能人才,成功实现了钳工技能和工匠精神的交接。

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国家会更加强大。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苦练技能,带出更多青年人才,为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跨越发展再立新功!

龙建军 航空工业洪都飞机铆装钳工

飞机装配线上的“特种兵”

我从1998年到航空工业洪都参加工作,至今25个年头了。刚参加工作时,白天跟着师傅学习技能本领,有时因为一个简单的零件做不好被批评,晚上我沮丧得无法入眠。但我很快调整心态,下班后,利用休息时间反复磨练技能,力求把每一步操作都做到最好。

十年里,凭着不服输的劲头,我从一个鲁莽小伙儿,逐渐成长为飞机装配线上攻坚克难的“特种兵”。

百年芳华,初心如磐。我作为一名党员,时刻提醒自己要牢记党的宗旨,将初心使命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在围绕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过程中,立足岗位、不辱使命,积极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李玲钰 航空工业成飞电装中心飞机电缆首席操作技师

让飞机“神经系统”更加敏捷

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飞机“神经系统”——飞机线束的制造、检测与排故。

过去的十年里,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航空工业聚焦主责主业,有力支撑国防现代化建设。而我,也从青涩到成熟,见证了祖国战鹰从三代到四代、从有人到无人的发展历程。这些伟大的成就,无一不闪耀着工匠人才苦心孤诣的创造火花。我们创新“线束制造九步法”,极大提升了飞机电缆制造的效率与品质,让战机的“神经系统”更加敏捷矫健。

航空战线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无数精巧技艺在组织的孵化和技能工人的锤炼下,被广泛运用;爱党爱国的红色基因、航空报国的蓝色血脉,薪火相传。

作为一名党员,我愿择一事、终一生,带领团队继续锤炼技艺、开拓创新,以实际行动写好技能人才的时代答卷,以拼搏之姿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李乾玥 航空工业哈飞工程技术部工艺总体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下一个十年扶摇直上

回首这十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句话不禁涌上心头。

风,是怎样的风?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的东风。大鹏,是怎样的大鹏?十年来,航空工业这只“大鹏”羽翼渐丰。歼20、运20、直20和一个个新型号,每次振翅都惊艳世界、鼓舞国人、激扬自信、彰显力量。扶摇,是怎样的扶摇?十年来,我们的工作方式、质量效率得到质的跃升,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低强度、更多产量,已逐步实现。

十年来,动人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我曾见过,夜幕下的哈飞,灯火通明;高寒高原,哈飞人的步伐艰难而坚定;疫情之下,英雄逆行……我是这些故事的见证者,作为党员,我更是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我始终牢记党员的责任与义务,努力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继续在科研生产和各项工作中倾心尽智,当先锋、作表率,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喻国瑞 航空工业直升机所旋翼动力学研究室主任

航空报国只争朝夕

十年前,我站在梦想的岗位上,如同鱼入大海,自由地追梦。我一边乘风破浪,一边深感浪深湍急。

我一头扎进资料室,365天,只争朝夕;下班后,回到单身公寓,挑灯再战。“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共产党员要立身为旗,这是我的信念。

科研的高峰极难攀登,毅力、耐力和拼力都要有,都要强。10年光阴,我贪婪吸收着知识技术的养分,扎根科研一线,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科研任务中。在困难面前绝不“隐形”,在重大任务面前绝不“隐身”,我牢记党员身份,终于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技术突破。

百年风雨路,如今再启航。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要事、喜事。作为一名党员,我将旗帜鲜明讲政治,锚定目标抓落实,履职尽责勇担当,把“永远跟党走”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

高雨楠 航空工业陕飞总装厂技术专家

“我们建成了脉动总装智能车间”

我从小跟随父母在航空企业长大,与飞机结下了很深的缘分。记得小时候,白天到附近的飞机场看飞机起降,夜晚躺在床上还能听到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那时我便明白,造飞机是我这一生的使命。

这十年,是航空工业陕飞发展最快的一段时间。我们建成了脉动总装智能车间——飞机先进制造的代表。我有幸参与其中大量数字化、智能化设备的论证、改进和应用工作,见证了飞机总装从用手工、靠经验、凭感觉逐步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变过程。尤其是激光跟踪仪、AGV发动机安装车、整机电缆测量等先进设备的投入使用,让飞机总装工作向更精准、更可靠、更高效快速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航空青年,尤其是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还需要不断发扬艰苦奋斗、激情超越的精神,不断提升技术能力,强化专业素质,以时不我待、勇当时代“弄潮儿”的昂扬姿态,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钟福强 航空工业昌飞航空维修分公司机械维修工

从“门外汉”到技术骨干

我的祖辈、父辈都是航空人,“航三代”是一个让我骄傲的标签。

这十年,我见证了航空人用忠诚奉献、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勇攀高峰,实现了直升机型号的新老更替、技术的日新月异、产品的跨代飞跃……

这十年,我亲手维护的直升机飞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现场的欢呼声,让我记忆犹新。

这十年,我参加了世界技能大赛。站在竞技舞台,我们展示出不输给发达国家的技能水平,展现出中国制造的拼搏与自信。

这十年,我从懵懂走向而立之年,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技术骨干。这十年,是成长,更是蜕变。

作为新时代党员,我们将不负盛世,以实干笃定前行、以奋斗开启未来;身着航空蓝,将勇于创新,用智慧推动直升机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03日 星期五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空军红色故事(航空红色的故事有哪些)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81479.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