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粤剧的故事有哪些歌名和歌词(粤剧的故事有哪些歌名)

2023-03-03 13:42:01 技术常识4 微分享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6744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7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专辑信息」陈百强《有了你》专辑(1981.06),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暖一暖2000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粤剧的故事有哪些歌名1

专辑

专辑:有了你歌手:陈百强发行日期:1981年6月类型:粤语流行音乐时长:46:22唱片公司:华纳唱片 (香港)监制:谭国基

简介

《有了你》是香港歌手陈百强的第四张粤语录音室专辑,此唱片采用双封套设计,於1981年6月由华纳推出。


曲目

曲目

作曲

作词

编曲

1 · 有了你

锺肇峰

郑国江

锺肇峰

2 · 沙滩中的脚印

陈百强

郑国江

赵文海

3 · 思想走了光

赵文海

郑国江

赵文海

4 · 念亲恩

杨继兴

杨继兴

赵文海

5 · 笑声刺在心

陈德坚

汤正川

梁兆基

6 · 校门外

陈百强

郑国江

锺肇峰

7 - 太阳花

陈百强

郑国江

赵文海

8 · 快乐的拥抱

陈百强

郑国江

锺肇峰

9 · 再见,再见

陈德坚

郑国江

梁兆基

10 · 乘风破浪

陈德坚

汤正川

梁兆基

11 · 片段

杨继兴

林镇辉

赵文海

12 · 一个下午

Gary Perez

林镇辉

梁兆基


制作与回响

1 · 有了你

(电影《失业生》主题曲)作曲:锺肇峰 · 作词:郑国江 · 编曲:锺肇峰 · 时长:4:43

  • 第一主打。
  • 港台中文歌曲龙虎榜冠军 – 1981年第35周,1981.08.30 – 09.05。
  • 商台擂台阵冠军(4周)- 1981年 -《有了你》专辑。
  • 商台中文歌曲擂台獎 – 1981年 -《有了你》专辑。
  • 歌词及歌名是谭国基的构思及点子。
  • 谭国基于1981年初创立了「创艺影业公司」,找来了新晋导演霍耀良,要求用陈百强、张国荣等年轻偶像拍一部爱情故事为题材的电影。霍想拍一部类似《桃李满门》(To Sir With Love)的电影,所以便答应了谭国基的要求。这是他执导的第一部电影。
  • 谭国基原属意由锺肇峰担任此碟的主要创作及制作人员,但由於锺肇峰身在EMI唱片,与华纳有利益冲突,因而作罢。锺肇峰随即向谭国基推荐了他的徒弟赵文海。赵文海原先与锺肇峰在EMI共事,後来因故离开了EMI而去了雄视录音室任职。在此碟的制作过程当中,锺肇峰仍在背後的给予赵文海不少的帮助,他写了一首名曲《有了你》,作为电影《失业生》的主题曲,锺肇峰甚至在此电影中饰演唱片监制一角。
  • 谭国基曾道:「当我录《有了你》,监制这首《失业生》主题曲时,该公司某高级人士说这首歌不好,又说不会Hit的,可是事实证明了这高薪的行政人员是错的。」
  • 此碟封套中的女子是电影《失业生》的女主角徐杰,她是台湾影后徐枫的亲妹。她的粤语配音员是当时的港台DJ何锦华。
  • 创艺电影《失业生》于1981.08.26至09.03上映,监制张权,导演霍耀良,编剧海滴,配乐陈勳奇和锺肇峰,主演为陈百强(饰孔家宝)、徐杰、张国荣、邝美宝、锺保罗、黄恺欣等。此片票房达270万港元,名列1981年度票房榜第32位。
  • 在《失业生》电影中,陈百强身穿白衣白裤,在新落成的高档购物商场——中环「置地广场」(The Landmark)中使用白色钢琴弹奏及演唱《有了你》的一幕戏是着名的经典画面。

电影《失业生》海报

2 · 沙滩中的脚印

作曲:陈百强 · 作词:郑国江 · 编曲:赵文海 · 时长:4:01

3 · 思想走了光

作曲:赵文海 · 作词:郑国江 · 编曲:赵文海 · 时长:3:27

  • 陈百强和赵文海都曾於通利琴行学电子琴,并曾一起在1978年7月的「山叶电子琴大赛」中参赛,陈百强参加高级组比赛,而赵文海则参加初级组,陈百强最终夺得冠军。後来赵文海经郑国江引荐进入EMI担任录音室助理。

赵文海 · 摄于1982年

4 · 念亲恩作曲:杨继兴 · 作词:杨继兴 · 编曲:赵文海 · 时长:3:23

  • 第二主打。
  • 《突破》民歌创作赛——学生组冠军。
  • 赵文海透露《念亲恩》一曲是由锺肇峰交到他手上幷提议由陈百强演唱。
  • 陈百强透露粤剧明星林家声曾教过他唱歌。

5 · 笑声刺在心

作曲:陈德坚 · 作词:汤正川 · 编曲:梁兆基 · 时长:3:58

  • 汤正川当时乃是商台DJ。

汤正川 · 摄于1982年

6 · 校门外

作曲:陈百强 · 作词:郑国江 · 编曲:锺肇峰 · 时长:3:33

7 · 太阳花

(电影《失业生》插曲)作曲:陈百强 · 作词:郑国江 · 编曲:赵文海 · 时长:3:13

8 · 快乐的拥抱

作曲:陈百强 · 作词:郑国江 · 编曲:锺肇峰 · 时长:4:01

9 · 再见、再见

作曲:陈德坚 · 作词:郑国江 · 编曲:梁兆基 · 时长:3:16

10 · 乘风破浪

作曲:陈德坚 · 作词:汤正川 · 编曲:梁兆基 · 时长:4:23

11 · 片段

作曲:杨继兴 · 作词:林镇辉 · 编曲:赵文海 · 时长:4:33

  • 《突破》民歌创作赛——公开组优异奬。

12 · 一个下午

作曲:Gary Perez · 作词:林镇辉 · 编曲:梁兆基 · 时长:3:51

  • 原曲:Sampaguita – Laguna,菲律宾裔歌手,1980年《Sampaguita Vol.2》专辑。


制作人员

监制:谭国基助理监制:刘焕屏Josephine Lau录音:黄祖辉、Tom Brown录音室:雄视录音室Topmost Studio摄影:莫国泉女模特儿:徐杰封面设计:Johnson Poon、Victor Young


派台成绩

歌曲

港台

中文歌曲龙虎榜

有了你

1▲

▲1981年第35周


奖项

年份

商台中文歌曲擂台奖

IFPI

金唱片颁奖典礼

1981

有了你 (专辑)

有了你 (专辑)

(白金唱片)


其他

LP编码:H93027CD编码:0630 19494 2, 02, L638 (1997年首版 · DR12)SACD编码:——销量:2白金(10万张)好音质光碟版本:2003年DSD版CD

粤剧的故事有哪些歌名2

▲梅艳芳《似水流年》专辑封面

今年是《中国好声音》的第十年,上周五第一期的节目,个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伍珂玥翻唱梅艳芳的那首《蔓珠莎华》,一首非常有年代感的歌曲,也是一首有着一定地域传播性的作品。

而说到伍珂玥的这首《蔓珠莎华》,还是要重提一句,她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唱梅艳芳却不像梅艳芳。因为如果新人歌手唱梅艳芳却像梅艳芳,她就输了。

▲2021《中国好声音》第一期,来自广东台山的伍珂玥,以一曲翻唱梅艳芳的《蔓珠莎华》惊艳全场

也是因为《中国好声音》的这个表演,让我重新翻出了最早收录这首作品的专辑——梅艳芳的《似水流年》。而这种辐射延伸式的聆听,也是我觉得《中国好声音》之类的音综,多年以来一个很重要的存在意义。

即使在很多人眼里,音综总是离不开“剧本”、“黑幕”、“内定”,但这些人却始终不能从一个更正面的角度去看问题,那就是恰恰正是很多音综的出现,传承并重新挖掘了很多华语流行乐的经典,借助全新的节目,让老歌迷追忆情怀,让新歌迷聆听经典,这不也是音乐正能量吗?

凡事,还是要往好的方面想!

言归正传。关于梅艳芳的这张专辑,其实除了十一首作品之外,还有很多精彩的细节,请容许我一一道来。

《似水流年》专辑发行于1985年,这张专辑在当时首先让人惊艳的,就是封面上梅艳芳女扮男装的造型,以现在的审美和话术来讲,这种风格既是中性,也很飒。

▲梅艳芳《似水流年》专辑黑胶封面,这张专辑的黑胶和磁带版本,当时还被“中图”引进内地发行

而为梅艳芳设计这个造型的,是当时香港著名的形象及服装和造型设计师Eddie Lau,中文名即刘培基。

纵观梅艳芳在“华星唱片”的生涯,可以这么说,除了叛逆女孩的音乐人设,再加上比较有针对性的J-Pop翻唱选曲之外,让梅艳芳获得成功的,同样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那些唱片封面造型,对她音乐人设更鲜明的加固。

比如《坏女孩》、《烈焰红唇》、《妖女》等等专辑的封面,在当时都有悖于主流流行乐的“伦常”,但在引起世俗争议的同时,也让梅艳芳的形象因此更酷、更清晰。而这些造型加上《似水流年》封面出乎意料的中性设计,均来自于刘培基的创意。

也正是因为这段默契又成功的合作,让刘培基成为了梅艳芳一生的挚友,梅艳芳本人也在舞台上公开说过:“只有Eddie哥哥才可以令我在舞台上充满自信!”

▲刘培基也被认为是香港乐坛开造型风气之先的设计师

而梅艳芳过世之后,刘培基不仅是梅艳芳治丧委员会的负责人,也为她设计了最后的寿衣。这个设计,也是他设计生涯最让自己心痛的设计。

当然,说起封面造型对于香港歌手获得成功的帮助,很多广东歌老司机,肯定会提起一个人,那就是张叔平。而张叔平和梅艳芳的这张专辑,同样也是有一定间接关系的。

《似水流年》这部电影的美术指导,就是张叔平。不过,因为电影题材一些不可描述的原因,他和很多幕后人员一样,最后在电影里只能使用化名,而张叔平在电影里的化名,叫章叔屏。

值得一提的是,《似水流年》这个极其文艺又极其东方古典诗意的名字,是武侠小说家金庸给取的。在一开始,金庸其实给严浩导演想了好几个电影名,但最后严浩只挑了其中的三个,再并且加上剧本原名《纸蝴蝶》,一起给了择名师去挑选,最后的结果,当然就是《似水流年》胜出。

▲电影《似水流年》海报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连带着电影主题歌的歌名,取名者自然也是金庸大侠了。

梅艳芳这张专辑的同名曲《似水流年》,就是当时电影《似水流年》的主题曲,作曲就是日本New Age大师喜多郎。

但实际上,这首歌曲的旋律,却不是喜多郎单独创作的某一首作品,而是黎小田在《Delight》(欢喜)等作品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出来的。所以,从一定程度上,其实黎小田也参与了《似水流年》的创作。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听听喜多郎在1985年发行的专辑《Towards To The West》(西方),这其中就有很多《似水流年》的“影子”。

《似水流年》的填词人,则是早期香港流行乐非常重要的词人郑国江。

▲郑国江是香港乐坛著名词人

据郑国江老师本人的回忆,《似水流年》这首歌曲原本还有一个填词版本,而我们现在听到的《似水流年》,则是他在看了六遍电影之后,为了电影剧情有感而发后改写的第二版。

即使如此,这首歌当年在电台首播时,还是受到圈内前辈的质疑。比如同为作曲大师的于粦叔,就说副歌“留下只有思念”的最后几个字,根本听不清楚在唱什么。还希望郑国江能够重新修改一下,并让“华星唱片”重新再录一次。但因为作品已经完成了母带,而且很快接近发行日,才得以最后保留了这个“瑕疵”版。

至于《似水流年》这首歌,爱老师是这样理解的,纵然当年二十出头的梅艳芳,远比许多同龄人要阅历丰富,但毕竟还是年轻,你要说她已经能够体会到“外貌早改变,处境都变”这样的无常,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不过,梅艳芳天生的低沉声线,再加上天赋的乐感,还是让她在没到唱这首歌的年纪,完成了一首和她年龄不相称的经典。

不过,当时录制这首歌曲时,还有一个细节,即梅艳芳刚刚在经历了肠胃炎后出院,并且只用了一遍,就完成了人声的录音,也实现了演唱层面的One Take。

四年后,张国荣在他的翻唱专辑《Salute》里,也重新演绎了这首《似水流年》。

▲1989年,张国荣推出了一张粤语歌翻唱专辑《Salute》,其中也选了梅艳芳的作品《似水流年》

私以为,经历了从“丽的电视台”到“华星唱片”再到“新艺宝”一段段大起大落人生的张国荣,于这首歌曲里的表现,除了唱的美和有意境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融入了人生阅历,所以“处境都变”在这样的语境里唱来,也就更添了一种无力感,充满着惆怅和唏嘘,自然就完全释放了那种悲剧美、遗憾美。

至于伍珂玥在本期《中国好声音》翻唱的那首《蔓珠莎华》,倒是一首日语歌的粤语填词版,而日语原版的首唱,则是八十年代在中国大陆家喻户晓的日本明星:山口百惠。

▲山口百惠是当年中国大陆家喻户晓的日本偶像明星

当然,如果说山口百惠是当时在国内最火的日本女性偶像,那么男性偶像就必属高仓健无疑。而高仓健,其实也和《蔓珠莎华》这首歌曲,多少有一点勉强的间接关系。

熟悉高仓健的影迷,一定看过他主演的《车站》,而他饰演的刑警三上英次,同样是他最擅长的硬派又俊朗风格。最终,高仓健也凭借此片,获得了1982年第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的“最佳男主角”奖。

▲电影《车站》海报,主演是高仓健

除了这个奖项之外,《车站》在同年还获得了这个被称为日本“奥斯卡”奖的日本电影学院奖的另外四个奖项,分别是“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录音”和“最佳电影配乐”。加上高仓健的“最佳男主角”,总共拿到了五项大奖。

而获得“最佳电影配乐”的音乐人,名叫宇崎竜童,即Uzaki Ryudo,他当时也是电影里木下雪夫的扮演者,并且凭借这个角色,同时提名了这届日本电影学院奖的“最佳男配角”奖,只是最后惜败给了中村嘉葎雄。

那么,为什么要提宇崎竜童这个名字呢?因为他就是《蔓珠莎华》这首歌曲的作者!

▲《蔓珠莎华》的原作作曲人宇崎竜童,同时也是一位电影人

《蔓珠莎华》这首歌的日文原名叫《マンジューシャカ 》,日语填词是Aki Yoko(阿木燿子),而这首歌曲的粤语填词是潘伟源。

不过,在专辑的版权信息署名上,特别注明的是“改编词”,这就是说潘伟源的粤语词,其实是对日文原词翻译基础上的改写,整体音乐文本的创意和走向,均来自于日文原作,而非像通常重新填词那样,只是借用了旋律,并在这个基础上创作一个完全全新的音乐文本。

▲梅艳芳《似水流年》专辑内页,注明《蔓珠莎华》这首歌词的定义,是“改编词”

这种改编词的填词方式,在那个时代的香港乐坛,并不是个别现象,如《酒红色的心》等大量作品,同样也是这么干的。

要说梅艳芳和山口百惠各自的版本,谁更好听?我个人还是会选山口百惠的版本,除了演唱的处理更有韧性之外,日语原作在主歌部分,用的是民谣的编曲,而副歌部分则是六、七十年代纯正的摇滚乐编曲,整体更硬朗也更具质感。

梅艳芳版本的《蔓珠莎华》,由当时“华星唱片”的音乐总监黎小田进行重新编曲,虽然大致结构都保持一致,但在音色上,却做了很大的改动。

可能是为了照顾香港本地主流听众,所以这首粤语版的《蔓珠莎华》做了很多弱化摇滚乐的处理,主歌部分除了吉他,又加入了一些电子琴音色,副歌部分也不像日文原作那样摇滚,弦乐音效的加入,让吉他的地位不再那么突出,音乐听起来更华丽、饱满。

但我还是觉得《美・サイレント 》这首原作的编曲,更具生命力。

蔓珠莎华也被称为彼岸花,是通往天堂之路上盛开的花朵,所以从音乐文本的角度来讲,这首歌的题材,也真的是和日本文学的那种病态美、绝望美如出一辙,很容易让人想起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三岛由纪夫等等日本作家,以及那些各有各“病态”的日本文学。

作为一个中文系毕业的人,爱老师建议年轻人,尽量少读一些诸如此类的日本经典文学,到中年以后再读,也不晚。

回到《蔓珠莎华》这首歌曲,如果喜欢梅艳芳演唱的《蔓珠莎华》,在这里也建议大家去看一下梅艳芳“2003告别演唱会”上,她和女扮男装的陈慧琳,共同演绎的Live版本,这也是梅姑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留下的最后一版《蔓珠莎华》。

▲梅艳芳在“2003告别演唱会”上,和陈慧琳共同表演《蔓珠莎华》

其实当时在看这版的《蔓珠莎华》时,倒不由自主在想,如果陈慧琳在造型上,用的是《似水流年》封面的那个男装造型,于现场和梅艳芳相呼应,倒真的可以让《蔓珠莎华》随之“似水流年”起来……

俱往矣。

再聊聊这张唱片的其它歌。

《似水流年》整张专辑一共有十一首歌曲,后六首,全是当时TVB剧集《香江花月夜》的主题曲和插曲,从这个角度来看,《似水流年》专辑的后半张,简直就是《香江花月夜》的OST。

不过,作为一部只有24集的剧集,《香江花月夜》不仅只有梅艳芳演唱的六首剧集歌曲,同为主演的景黛音和蒋丽萍,同样在剧集中分别演唱了五首和四首歌曲。一部剧集有十五首歌曲,放到现在的TVB剧集,真的可以用奢华来形容了。

而梅艳芳这一Part的六首作品,除了《纱笼女郎》由赵文海作曲、邓伟雄填词之外,其余作品均由黎小田作曲、邓伟雄填词。

▲梅艳芳《似水流年》专辑封底显示,有多达六首歌曲,均来自于当时TVB剧集《香江花月夜》的剧集歌

这其中,《歌衫泪影》、《一点相思》和《多少柔情》,都是融粤曲小调入流行乐,《旧歌如梦》则借鉴了演歌的元素,而《觅爱重重》倒是很有当时TVB或亚视武侠剧的编曲风格,只是从技术层面来讲,也是借鉴了很多当时J-Pop的元素,并且还融入了一点拉丁音乐的元素。

不过,倒是赵文海的《纱笼女郎》,在编曲呈现上是完全的恰恰曲风,为一部连续剧还搞出这么多风格差异的歌曲,只能再度感叹一下。

除了演唱六首OST之外,梅艳芳本人也出演了《香江花月夜》一剧。而剧集本身就是三位出身不同、性格各异的少女,踏上歌坛后传奇一生的故事,从这个角度来讲,剧本还真的有点为梅艳芳量身定造的意思。

除了梅艳芳之外,饰演另两个歌女的演员,同样也是发过唱片的歌手,她们分别是蒋丽萍和景黛音。

当然,同样是发过唱片,当歌手对于蒋丽萍来讲,确实算是主业,但对景黛音来讲,拍剧才是她的主业,唱歌只是演而优之后的副业。

景黛音最重要的作品,还是《上海滩》、《新绝代双娇》和《雪山飞狐》等剧集,她本人也和刘嘉玲、翁美玲、戚美珍、曾华倩、蓝洁瑛和商天娥一起,被称为当时TVB的七仙女。

▲景黛音是《香江花月夜》的三名女主演之一,她在之后推出的个人专辑,也把剧集歌当成了主打产品

这七个仙女,如今有两位已经去了天国。留下的,有的人归隐了,有的人偶尔还能在娱乐新闻里见到,只有商天娥,倒是至今还和TVB有合作关系,比如之前刚下档没多久的剧集《宝宝大过天》里,她就有出演。

▲当年TVB七仙女之一的商天娥,至今还活跃在荧屏,图为TVB最新剧集《宝宝大过天》的演员合影(商天娥为前排左一)

而TVB七仙女的七个名字,你能记得的还有几个?

至于蒋丽萍,曾经也登上过1988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但却也是历史上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中,相对没什么存在感的港台地区歌手。而我对蒋丽萍最熟悉的单曲,则是《午夜过后之舞》,原因则是因为《宝丽金十五周年特辑》这张合辑。

▲蒋丽萍的《午夜过后之舞》,收录在《宝丽金十五周年特辑》里

对蒋丽萍感兴趣的,还可以找一下香港“环球音乐”出过的两套关于她的“经典礼赞”,六张唱片有专辑也有精选,差不多能够涵盖蒋丽萍绝大部分重要作品了。

回到《似水流年》这张专辑的前半部分,除了主题曲《似水流年》及《曼珠莎华》之外,开场曲《梦幻的拥抱》,改编自Wham!的经典作品《Careless Whisper》,虽然梅艳芳的声音极具辨识度,但一般来讲,这种宇宙级别的大热经典翻唱曲,其实是很难超越原作的,虽然在当时可以蹭热度,但越往后就越容易被遗忘。

最关键的是,《Careless Whisper》这首歌曲,在梅艳芳翻唱之前,已经有了蔡国权的《无心快语》和甄妮的《忍痛说谎》两个粤语填词版本,尤其是蔡国权的版本,更是流传一时,所以当时梅艳芳让郑国江为这首歌曲重新填词时,郑国江都觉得没要必要再翻唱这首歌曲。

但在梅艳芳的“一意孤行”之下,尤其还把自己想要的主题方向交给郑国江之后,后者最后还是交出了《梦幻的拥抱》这首歌曲的词作。而直到梅艳芳过世后,近藤真彦来港祭拜,郑国江才知道当年自己填词的这首《梦幻的拥抱》,原来是梅艳芳借他之笔,送给近藤真彦的心曲。

▲梅艳芳的《梦幻的拥抱》,也是送给近藤真彦的,以纪念一段逝去的感情

其它两首作品,个人特别喜欢黄霑填词的《人在风里》,那句“未有梦、心先碎”,以及“未有泪、心有碎”,真是非常东方式的时空逻辑,也带来非常东方的文本意境。

另一首《问一问你》,同样由黄霑填词,作曲则是大状(律师)音乐人王正宇。我一直极其喜欢王正宇为陈百强谱曲的《冷暖风铃》,并在很多场合诚意推荐,也是个人最喜欢的私房粤语心水曲。

当然,王正宇最有名的作品,还得算是为张国荣谱写的《为你钟情》。只不过,这首已经不是私房曲,而是大堂级别的经典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问一问你》最后一段旋律的余韵,也有点《为你钟情》的味道。

关于梅艳芳的这张《似水流年》专辑,大概就是这样的。

粤剧的故事有哪些歌名3

欢迎来到音乐评论人董小姐的专栏

分享经典音乐,笔耕原创评论

喜欢音乐的你,加个关注吧

董小姐按:在网上常常看到有人发问,我们泱泱大国、堂堂华夏为什么没有像日本久石让一样的大师级作曲家。这种幼稚的问题让董小姐倍感气愤,自卑者自卑而不自知,这就是有此一问的国人劣根性所在。其实我们也不乏优秀的大师级作曲家,只是我们不自知、不重视而已!

这也更坚定了董小姐连载致敬大师系列撰文的信念,不图别的,只想让国人擦亮眼睛,来看看我们自己的大师!

此前已结完的篇章有词坛巨擘——庄奴与黄霑,港乐大师顾嘉辉,与黄霑并称粤语词坛三宗匠的卢国沾、郑国江,与黄霑并称二林一黄的林振强、林敏骢及填词人黎彼得和向雪怀先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专栏文章列表查看,欢迎订阅。

因为此前的文章都是偏重“词坛宗匠”,今后董小姐会把文章重心向作曲大师倾斜,希望喜欢的朋友持续关注。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香港乐坛上,在作曲方面能够与“教父”顾嘉辉比肩的黎小田。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乐坛教父顾嘉辉大放异彩的时候,能够拉出来堪与他匹敌的恐怕只有黎小田了。黎小田比顾嘉辉小十几岁,每当谈及这位乐坛上的“带头大哥”,都会称他为自己的半个师傅,谦虚之情溢于言表。

音乐人生

黎小田出身音乐世家,其父黎草田是香港老一代著名爱国音乐家,精于作曲及指挥。母亲杨梨君是《大公报》作家,妹妹黎海宁是著名编舞家。黎小田自幼即与萧芳芳一起出道为童星,曾拜粤剧宗师红线女为义母,称得上家学渊源。

七十年代初黎小田开始在乐坛展露头角。1973年夺得香港无线电视第一届作曲邀请赛季军,75年加入亚视与薛家燕主持综艺节目《家燕与小田》,也由此开启了他在亚视纵横捭阖的作曲生涯。

黎小田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万里长城永不倒》《大地恩情》《戏剧人生》《天蚕变》《太极张三丰》《再向虎山行》《人在旅途洒泪时》,创作了几百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影视剧主题曲。

黎小田称得上是与顾嘉辉并列的香港电视剧主题曲时代的音乐教父,顾嘉辉包揽无线主题曲创作的同时,黎小田则囊括了亚视的半壁江山。有人形容两位音乐教父就像武侠世界的金庸与古龙,还有人用剑宗与气宗来区分两人的音乐风格。

八十年代初,黎小田转入无线旗下的华星唱片,一手操办起新秀歌唱大赛,为香港乐坛输送了诸多新鲜血液,此间的佼佼者梅艳芳、吕方都由黎小田一手捧红。黎小田还挖掘张国荣潜质中最本色的一面,把他打造成乐坛上独挡一面的超级巨星。

经典选摘

万里长城永不倒

这首经典的粤语爱国之曲由黎小田创作,卢国沾填词。20世纪八十年代热播电视剧《大侠霍元甲》的主题曲。因为用粤语演绎,随着引进到内地,从而让普通话听众对粤语歌曲产生了最初的兴趣。

《万里长城永不倒》创作之初的定名和《大侠霍元甲》一样,但是引进到大陆之际,意识形态上对“大侠”这个旧社会名词有争议,于是拿出歌词中一句“万里长城永不倒”来作了歌名,传遍大江南北。港版原唱叶振棠,引进版则由徐小明演唱,罗文也有演唱版本。

这首热血激昂的作品,被称为“中国人的脊梁”,说是粤语版的国歌也不为过。每次重温这首歌的时候,都会让人热血到鸡皮疙瘩起一身,战斗指数飙升到一万点。这种魅力,恐怕连“辉黄二圣”联袂打造的《上海滩》都难以企及。

戏剧人生

这首歌由叶振棠演唱,黎小田作曲,卢国沾填词。《戏剧人生》被称为最著名的粤语悲歌之一,极其悲伤的曲调及凄惨的歌词令此曲历久不衰,这首歌在粤语地区的“卡拉OK”中也是人们常唱的粤语悲歌之一。

《戏剧人生》是亚视于80年代初推出的电视剧《浮生六劫》插曲,是一首极富人生哲理的佳作,同时也叙述了如今亚视——曾经丽的,一个辉煌时代的终结。戏剧人生终有日闭幕,想忘怀难以忘怀,借酒浇愁愁更愁,将人生刻画得太逼真。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唱尽人间冷暖。

大地恩情

这首歌由关正杰演唱,黎小田作曲,卢国沾填词。是八十年代初,亚视推出的古装传奇电视剧同名主题曲。

黎小田创作的《大地恩情》,成就了原唱关正杰,也成就了后来的歌神张学友。这首当年红极一时的热播剧主题曲,把关正杰的唱歌事业带上了新的高度。1984年,还是新人的张学友也凭借这首歌获得首届香港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冠军,签约宝丽金走上将来的歌神之路。

侬本多情

这首歌是黎小田过档到华星时代的创作,填词搭档郑国江。为1984年TVB电视剧《侬本多情》同名主题曲,由该剧男主角张国荣演唱,并收录于同年张国荣大碟《LESLIE》中。

此时黎小田充当张国荣唱片质量的把控人,他为“青铜时代”的张国荣找准,既能似水柔情又能烈火青春,调教到温柔性感自然流露的更高境界,唱片在黎小田的把控下也卖出了4白金的骄人成绩。

再扯句题外话,据说哥哥的《侬本多情》是向华强最喜欢的一首歌,实在无法想象这位大佬唱情爱就好像一串梦的样子。

胭脂扣

这首歌由黎小田为梅艳芳量身打造,是同名电影《胭脂扣》的主题曲。在当年的各大颁奖礼上风光无限,成就了电影的同时,也成为梅艳芳传唱甚广的经典代表作。

黎小田对梅艳芳的贡献,则是把她那原本苍白单调的女中音,调到迂回百转的低音,《胭脂扣》就很能体现这一点。既能婉约古典,又能艳丽光芒,就像张国荣一样,让他们亦静亦动,珠联璧合交相辉映,启迪了歌者与听众“浪漫”和“自我”的精神。

两位传奇巨星的合作,也称得上是天衣无缝,为电影增辉无数。纤细玉柳、红颜薄命,没有人比梅艳芳更适合如花这个角色;玉树临风、万种风情,也没有人能比张国荣演绎的十二少更加传神。

后记

纵观黎小田的音乐事业,虽然他在80年代一手缔造出张国荣、梅艳芳两位超级偶像巨星,为他们找准市场,由青涩新人蜕变成炙手可热的“一哥”、“一姐”。但是立足于纯粹的音乐立场,黎小田搭档卢国沾,为叶振棠和关正杰创作的歌曲更能代表他的事业巅峰。

2015年,亚视举办《ATV岁月如歌大赏》颁奖典礼,在10首获奖金曲中,卢国沾和黎小田合作的作品就占了6首,图为两位大师同台领奖。

如果说“辉黄”作品是一首首快意恩仇的江湖写意,那么黎小田与卢国沾的合作,则是尽显人生失意的悲情壮歌,就像武侠中的屠龙刀与倚天剑,搅动风云变幻,共同谱就了香港乐坛上最为激情跌宕、波澜壮阔的一页篇章。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03日 星期五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粤剧的故事有哪些歌名和歌词(粤剧的故事有哪些歌名)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81440.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