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关于有品德的古代故事简短(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故事)

2023-02-24 20:40:01 技术常识4 终身受用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6702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7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资事通鉴 周穆王与西王母的浪漫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资事通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有品德的古代故事1

[玫瑰]周穆王 名满,是周昭王的儿子,周朝第五位天子。西周初的武、成、康三代,政治清明,封建诸侯,是周的黄金时代。但到昭王时,就出现了危机,当时,王道微缺,周昭王贵为天子,南巡汉水时,却被船夫用特制的胶船暗算,溺死于江中。周穆王继位时已经五十岁,他决心继承文王、武王的事业,恢复周王朝的威望,从多方面进行了努力。为了加强王朝的中枢管理,穆王新设太仆一职,作为太御众仆之长。任命伯冏为太仆正。太御众仆,是天子左右负责侍奉、匡谏和传达的官员,责任重大。他们要照料安排天子的出入起居,要对天子勤政与否进行干预,绳愆纠谬,制止其非分之心,而且要沟通上下、发号施令,使政令通畅、民情上达。从一定意义上说,仆臣正,天子就能正;仆臣阿谀,天子就会自以为是;天子的德行善恶都决定于仆臣。太仆正为中大夫,他要严格挑选属员,对太御众仆进行管理,要求他们能对天子的道德行为进行规劝,不许他们在天子面前巧言令色谄媚阿谀,而是要充当耳目,引导天子去行善避邪。太仆正的设立,使国家政治走上了正轨。[玫瑰]其次,他制定了刑律,以加强对臣民的控制。穆王任命吕侯(又作甫侯)为三公,兼任治盗贼的司寇。本来周的刑法十分严厉,共有五种,包括用刀刻面的墨刑一千条,割鼻的劓刑一千条,割脚的剕刑五百条,割闭生殖器的宫刑三百条,杀头的大辟刑二百条。吕侯建议仿照夏禹赎刑之法,减轻刑罚。穆王于是下令减轻五刑,以成刚柔正直之三德。允许以赎代刑,墨刑罚一百锾,劓刑罚二百锾,剕刑罚五百锾,宫刑罚六百锾,大辟刑罚一千锾。要求典狱之官都按法办事,务求中正,不徇私纳贿,对庶民有怜悯之心,施善政于天下。

[玫瑰]周穆王所做的最有影响的事是西征犬戎,南摄夷人,对边远民族的侵扰进行了积极的防御,安定了居民,制止了掠夺。

[玫瑰]西北地区的犬戎诸部,一直都是西周的威胁,周先祖古公亶父就是受西戎入侵迁居岐山。西周建国后曾向周王朝贡。到昭王时,他们逐渐强大起来,不但不再向周王纳贡,有时甚至侵扰到周的王畿附近。穆王决定亲自率兵去讨伐,以惩罚其不按时向王朝献享的罪行。大臣祭公谋父劝阻道:“不能出兵!先王文王显示德行,而不炫耀武力。兵力平时蓄积着,到了时机才可以出动,这样出动了就有威慑力。反之,炫耀武力,就会轻易用兵,出兵就没有威慑力。所以,周公作的颂诗说:‘收起干戈,藏起弓箭,我要修得美好的德行,来向全华夏推行,一定能用王道保持天下。’先王对于民众,勉励他们发展德行、纯厚性情,增加他们的财富,改善他们的用器,使他们知道趋利避害,并以文德陶冶他们,使他们感戴恩德畏惧刑罚。所以先王能够世代保有天下而日益强大。武王之所以用兵伐纣,并不是他喜欢用武,而是因为他殷切地体恤民众受商王纣毒害的疾苦,用武力去为民众除害。先王的制度,将华夏分为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各有不同的要求。有人不尽其义务,先要从自己方面去检查端正,完善德行。还不行,最后才使用刑罚和武力。尤其是对待荒服的戎狄民族,更不能随意动员民众劳苦远征。况且,自从大毕、伯士归顺以后,犬戎一直按要求来向王朝朝贡,天子您却要讨伐他不享之罪,岂不是违背先王的教诲,破坏先王的制度吗!我听说,犬戎树立了敦厚的风尚,始终遵循古老的德行,他们有能够抗御我们的办法呀!”

[玫瑰]穆王没有听从祭公谋父的陈词滥调,毅然率兵亲征。我们先看一下穆天子出行的豪华阵容:

保镖:七萃之士。穆天子的禁卫队。萃是聚集的意思,七萃之士即天子身边聚集的智勇双全的高手,相当于鞍前马后保驾护航的贴身侍卫。他们全副武装,随时待命。从书中看,每次穆天子一有情况,七萃之士就有人挺身而出。

随从:六师之人。穆天子所统六军之师,相当于随行部队。也协助沿途诸侯国的保卫工作。另外还有六条良犬跟随。

座驾:八骏之乘。八匹骏马拉的车乘。八骏分别为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

车夫:造父、叅百、耿翛、芍及。从书中看,也负责接受部族的礼物。

导游:伯夭。本为河宗氏国君,为穆天子祭祀黄河时的主持人,还代理过天帝授命的角色。后主动申请作穆天子西行的向导。

这里多说几句八骏的话题。书中的八骏是以毛色命名的,赤、白、黄、绿等,快成彩虹了……奔跑起来画风一定很不一般。《拾遗记》里以速度命名: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霄,夜行万里;四名越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绝地、越影、超光、腾雾,这些名字超燃对不对?每一匹都是飞檐走壁腾云驾雾的绝世神马。也许正因为此,八骏跳脱而出,不仅一下跃进后来的诗文里,更是穿越到现代,成为大画家徐悲鸿的代表作。有了如此坚强的后盾,穆天子心里有了底。至此,一场未知的探险之旅正式开始。

[玫瑰]此次出征缴获了四白狼、四白鹿回朝。所谓的狼、鹿,很可能是犬戎部族的头领,而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动物。

[玫瑰]西征犬戎的胜利,打通了周人通往西部远方的道路。每到一个地方,穆天子就和人家互换礼物以示友好。他们以金银、贝带(贝壳装饰的腰带)、朱砂或丝织品等,换来成千上百头牛羊马犬。

[玫瑰]穆王决定要到极远的西方去看看。传说他让驭手造父,赶了由八匹可以日行千里的骏马拉的车子,离开宗周,向北驰去。穆王乘车越漳水,出研山,到达犬戎地区,受到其欢迎。又向西行,过西隃,到河宗国,河宗国君献给穆王束帛和玉璧,并亲自担任向导,将穆王一行送到昆仑山。从昆仑山,穆王转向西北行,经过赤乌氏、曹奴氏、留骨氏、容成氏、剞闾氏、鄄韩氏等国,渡过洋水、黑水,浏览了各种奇异的风光、物产,欣赏了各种美妙动听的音乐舞蹈,终于到达了这次旅行的目的地——西王母之国,见到了传说中的人物西王母。[玫瑰]西王母是西王母之邦的领袖,爱好和平,冰雪聪明。这次会面。他们在风景秀丽的瑶池吃饭聊天。彼时云白天蓝、空气新鲜。

[玫瑰]西王母唱了一曲很美的诗谣:

白云在山,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穆天子则答道: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西王母希望穆天子以后能常来看看,穆天子答应三年以后等百姓安居乐业了就来。言归正传,西王母的美好形象就此建立。她本是活生生真实存在过的西方女王。但她一定想不到,她的唱诗撩拨了人们的八卦之心。自此之后,滚滚红尘,就一直隐约跟随着她和穆天子的种种传说。更有数不清的影视剧把她视为神话传说中的仙姑或仙女。

[玫瑰]这时,传来徐偃王叛逆的消息。原来,在穆王西征犬戎的时候,东南淮、泗地区的徐夷诸部乘机发动了反叛。他们的势力发展很快,竟将九夷联合起来,向宗周杀来,一直打到大河边。穆王对反叛的夷人采取分化瓦解的安抚措施,将东部的诸侯交由居于潢池以东的姓嬴的徐子主之。徐子得到五百里封地以后,施行仁义,在陈、蔡之间开挖了一条运河,希望能从水路直达上国。挖河时,他得到朱弓、朱矢,认为是上天降给他的瑞兆,就野心大发,自称偃王。不久,就有三十六个诸侯来朝见徐偃王。这对周朝的威胁太大了,王朝大臣急忙向出游的天子报告。穆王得到报告,由造父驾着八骏,长驱而还。穆王派造父和王孙厉出使楚国,要求其与周南北夹攻,讨伐徐偃王。王孙厉对楚君分析道:“徐偃王好行仁义,志向是很大的。你如果不愿意伐徐,就必须事徐。”楚君说:“徐偃王有道,不可伐!”王孙厉说:“我们以大伐小,以强伐弱,就好像以石投卵、老虎吃猪一样,容易得很!”楚君于是出兵伐徐,徐偃王仁而无权谋,终于失败,逃到彭城而死。后来,穆王又出动王朝六师,南下九江,讨伐楚国,最后大会诸侯于涂山。穆王在位五十五年而逝。

[玫瑰][玫瑰]其实,天下出游是西周以前历代都有的惯例,老百姓很喜欢天子巡游,诗经里有诗句说天子不巡游,谁知道我们的疾苦呢?更古老的时候,舜帝巡游死在了湖南湘水;禹帝治水巡游天下,死在了会稽山。穆天子游行西方,只是他管理诸侯的一种方式,是他身在其位必须履行的义务。就像他们正式出行前,穆天子曾以庄严隆重的礼仪祭祀过黄河。这也是古代帝王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所以,穆天子的问题,一位护卫给了个让他满意的答案:

后世所望,无失天常。农工既得,男女衣食……与民共利,世以为常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后世只希望天子不要违背天道。只要农工各得其所,官吏各司其职,百姓丰衣足食,四季正常轮回。每个人都有享受人生的权利,这是人之常情吧。这番话深深打动了天子,所以,天子一高兴,解下贴身玉佩赠给这位善解人意的护卫。当然,历史人物所作所为的政治得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穆天子会在大雪天让部下停下来休息;看到大雪天冻死的人,曾作诗以表哀思;因为爱妃盛姬的去世,穆天子流泪不止。至少,我们今天读《穆天子传》的感受之一是:这样一位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穆天子,他的“诗和远方”,都在路上。

[玫瑰]古人说“一游一豫,为诸侯度”。古代乐于巡游的天子大多数是雄韬武略的人物,黄帝,尧舜禹,周穆王,秦始皇。隋炀帝巡游因为是贪图个人享乐而被杀亡国,但是大运河的开凿功不可没。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希望中央督导组,地方督查组多下基层巡视。不巡视怎么能了解民情呢?能学习古圣先贤当然是好事。

穆天子巡狩

穆天子幽会西王母

穆天子西游路线图

天山瑶池

关于有品德的古代故事2

《姊妹易嫁》:相国毛公是掖县人,他小时候家里十分贫寒,父亲经常帮大户人家牧牛,赚取微薄工钱。当时县里有一个张姓世族大户,他家新筑的坟墓建在了东山之阳,有时经过那里,常听到墓中传来斥责声:“你等速速迁走,勿玷污贵人之宅!”,刚开始,张员外并没在意,谁知又频频做梦,梦到有声音警告他:“汝家墓地,本是毛公佳城(毛公家的福地),你家怎敢长久霸占?”此后,张家就时不时出祸事。亲朋好友都劝张员外择吉日迁坟,张员外就迁了。

一日,毛公的父亲又去东山牧牛,路过张家之前建墓的地方时,天降暴雨,毛父就藏在了废弃的墓墟里。谁知雨越下越大,潦水奔穴,很快将墓墟灌满,毛父不幸溺死在里面。

当时毛相国只是一个孩童,帮不上忙,母亲就独自跑去张家,乞求一点地埋葬丈夫。张员外问她姓氏,毛母回答以后,张员外十分惊诧。再去毛父溺死的地方一看,正是之前墓穴放置棺木的地方,张员外更加惊骇,立即同意将毛父葬在此穴中,还让毛母把儿子带来给他看一看。

毛父下葬后,母亲带着儿子去张家谢恩。张员外一见毛公,就喜欢上这个聪明机灵的孩子,还将他留在张家,教他读书,把他当做亲生儿子一样看待。还想将长女许配给毛公为妻,毛母惶恐,觉得两家贫富悬殊,不敢答应,张夫人诚心和她攀亲,许诺将来绝不变卦,毛母只好答应。

张员外的长女十分看不起贫穷的毛家,怨恨父母将她许配给穷小子,觉得丢脸,她常常对别人说:“我死也不嫁牧牛儿!”

等到他们长大成人,接亲时,新郎已经入席,花轿也等在门外,女方却在闺房中捂着脸对墙哭泣。催她化妆也不化,谁劝也不行。

不久,新郎要接新娘上花轿,门口鼓乐大作,新娘仍蓬头垢面,哭哭啼啼。张员外再劝,她仍然不听,张员外发怒逼迫,她哭得更厉害,张员外十分无奈。此时家人来禀报,说新郎要走了,不能错过吉时,张员外急急出来对毛公说:“新妇还没有打扮好,麻烦贤婿稍等一等。”随后又奔入房中催促女儿。

如此往复催促几次,长女始终不回心转意,张员外急得团团转,又没有办法。当时他的二女儿在旁边,对姐姐的行为很不满,也逼劝姐姐上轿。姐姐怒道:“小妮子,你也学人多嘴多舌!你为何不嫁给他?”妹妹说:“谁让爹爹之前不把小妹许配毛郎,若以小妹配毛郎,何须姐姐多言,我早就上轿了!”

张员外听二女儿说的慷慨,就悄悄与夫人商议,用二女儿代替大女儿,嫁给毛公。母亲对二女儿说:“你姐姐这个迕逆不孝女不遵父母命,我和你爹想让你替姐姐嫁给毛郎,你愿意吗?”二女儿慨然回答道:“父母之命,就算让我嫁给乞丐,我也不会推辞,再说了,谁敢说毛家郎会一辈子穷死饿死?”父母听了大喜,赶紧用姐姐的嫁妆给妹妹妆扮起来,仓促打发她上轿走了。

成亲后,夫妇俩相敬如宾。只是妻子天生头发稀疏发黄,毛郎有些介意。好在不久,毛公听说了姐妹易嫁的事,十分感动,从此把妻子看作贴心知己。

不久,毛公中了秀才,去参加乡试,途经王舍人旅店投宿。店主前一晚曾梦到神灵告知他:“明天有个毛解元来,日后他将解救你出危难,你要善待他。”于是,店主从早晨起来,就专门留心察看东来的客人。

毛公来到后,店主甚喜,好茶好饭招待毛公,还不收钱。毛公问原因,店主把梦中听到的吉兆告诉了他。毛公暗喜,以为自己这次一定会中解元,竟忽然嫌弃头发稀疏的妻子,觉得她上不了台面,将来会被达官显贵笑话,暗想等自己富贵以后,一定要休妻再娶。

可等放榜后,毛公竟落了第,他灰心丧气,不好意思见店主,不敢经过王舍,直接绕道回了家。

又过三年,毛公再次赴试,店主人仍像上次一样殷勤招待他。毛公说:“你上次说的吉兆没有应验,我实在愧对你的一番心意。”主人说:“不是我的梦不灵验,是因为秀才暗中想换妻,惹恼冥司,所以才被除名落榜。”毛公很惊愕,问缘故。主人说:“你走后,我又梦到神灵告知,所以知道。”毛公听后心惊后悔,呆立半晌。主人又说:“秀才若自爱,将来一定会中解元的。”这次放榜后,毛公果然考中第一名举人,妻子的头发也渐渐长了出来,发髻乌黑油亮,倍增妩媚。

话分两头,且说姐姐嫁给了同村的富家子,趾高气扬。谁知丈夫浪荡懒惰,是个败家子,很快败光了家产,衣食不济。她听说妹妹做了举人夫人,心中羞愧,路上见到妹妹就躲。不久,丈夫又死了,家里更揭不开锅。此时毛公又考中了进士,姐姐听说后,更是刻骨后悔,恨自己当初目光短浅,放弃了这么优秀的丈夫,忿忿然落发做了尼姑。

后来毛公做到宰相,衣锦还乡,姐姐硬着头皮派小尼去毛府拜见,盼望能得到些什么。小尼来了以后,毛夫人赠给她很多绫罗绸缎,还有百金藏在其中。小尼将礼物带回去献给师父,姐姐只看了一眼绸缎,就忿忿地说:“送我金钱,尚可买柴买米,送我这些东西何用!”随后就强令小尼把东西给毛府退回去。

东西被退回来,毛公和夫人很疑惑,打开绸缎一看,百金尚在,才明白礼物被退的原因。毛公笑着对小尼说:“你师父连百金都无福消受,怎会有福分嫁给我这个老尚书呢!”随后拿出五十金交付给小尼,并说道:“这些钱你拿去给你师父做生活费,多了怕福薄人承受不起。”小尼回去后,告诉了师父。姐姐哑口无言,暗自叹息,想到自己生平所为,常常任性颠倒是非,岂知好的坏的,想要的,想躲避的,哪能任由自己呢?后来,王舍店主人因人命案牵涉入狱,多亏毛公明察秋毫,才得以无罪释放。

异史氏曰:“张家故墓,毛氏佳城,斯已奇矣。余闻时人有‘大姨夫作小姨夫,前解元为后解元’之戏,此岂慧黠者所能较计耶?呜呼!彼苍者天久已梦梦,何至毛公,其应如响耶?故事摘自蒲松龄《聊斋志异》,译为白话文,略有改编。

《伊五》:退役兵丁伊五,不仅身短貌衰,还家徒四壁,无亲无靠,孤身一人,实在没有活路,就独自走出城门,走到山林中自缢。一老人看见,问他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年纪轻轻,非要轻生?伊五苦着脸说了缘由,老人笑着说:“草木尚知护其本根,何况人耶?我观你有胸有神气,本质纯良,颇有道根,我这里有书一册,你好好研习,学精后,足够你一生吃用。”

说完,从袖中取出一本书,里面全是符录,抄写的十分潦草,伊五看了以后,马上还给他说:“这书对于我来说就像石头地一样,没什么用。”老人说:“为什么?”伊五说:“我住的屋子是租的,挨着大街,人多嘈杂,就算此符灵验,我也没法学。”老人说:“这确实是个问题,你要是愿意跟着我,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伊五说:“求死之人,何所不可。”

老人带着他进入一条幽僻小径,迤逦左行,来到一处幽深丛林,蒹葭聚翠,广袤数里,附近还有一处池塘,旁边有一所低矮茅屋,外面虽毛毛糙糙,里面却宽敞整洁,伊五自此住在这里,向老人学习道术。

两人一日两餐,每餐都有酒肉,仅七日,尹五就学完了书中之术,并能熟练运用。此时老人与茅屋倏忽不见了,伊五知道自己遇到了神人,高兴地回了家。

伊五回家后,很快就过上了小康生活,吃喝不愁,衣貌焕然一新,朋友们不敢相信,很嫉妒,都在背后嚼舌根,讥讽他,当着面又假意奉承,非让他请客。伊五慨然答应,带着朋友们去了富春楼。到了酒楼,七八个朋友毫不客气,点了一桌酒菜,大吃大喝,最后算账,一共八千四百文。

众人都坐着看热闹,打算看伊五用什么付账,忽然,一黑面汉子来到桌前,拱身施礼道:“我家主人知伊五爷在此款客,特敬奉酒资,请您验收。”随后就将腰里缠的铜钱解下,放在桌上,转身走了。

众人一数,正好八千四百文,个个惊骇不已,伊五却见怪不怪。酒足饭饱,众人一起在街上散步。看到一人乘大白马,急驰而过。伊五纵步追上去,一把拉住马嚼,对那人怒斥道:“马上把那东西给我!”那人赶紧下马求免,形色仓皇。

伊五怒道:“不给我,我就用武了!”那人不得已,从怀中取出一物敬奉给伊五,伊五接过来,这才放开他。那人怏怏不乐,疾驰而去。众人围着伊五问缘故,还想看伊五拿的是什么东西。伊五出示,但见一小皮囊,淡藕色,形如半胀猪腹,不知是何物。伊五说:“这就是所谓的储气囊,其中所贮,乃小鬼魂魄也。刚刚那个驰马者,乃过往游神,经常偷取人家小儿魂魄,倘不遇到我,又死一小儿矣!诸君可以和我一起去救活这个小儿。”众人听了不敢置信,就跟着他去看。

不久,进入一僻巷,向西一户人家,大门紧闭,屋内哭声不断。伊五取小囊,对着门隙打开囊口,只见浓烟一缕,蛇游一般进入屋中,随后就听到家里有人惊喜高喊:“孩子苏醒了!”随后,家中欢声笑语响彻户外。伊五急忙带着众人走了,从此,众人都觉得他是神人。

南城某达官贵公,女儿被邪物缠身,听说伊五有神术,厚礼招致。千金小姐在屋内,就已知道伊五来了,形色变得凄惨沮丧,惊慌流泪,焦躁不安,在屋里不停徘徊。伊五进入室内后,小姐躲在屋角屏息凝神,提着熨斗自卫。伊五勘察了一圈,出来对贵公说:“小姐之病,是器物作妖也,今晚我就除掉它。”

贵公大喜,对伊五说,有什么需要,尽管说,一定照办。当夜,伊五启囊取一小铜剑,剑光烁烁,吐光如彗。他仗剑入室,贵公率家人院外等待,伺机帮忙。

不久,就听到室中传来叱咤扑击之声,还有摔东西的声音,以及小姐的诟骂声,喧哗庞杂,过了很久,才安静下来。随后就听到小姐咣咣叩头,切切哀恳,话语悲苦哽咽,只是听不清说的是什么。随后,又听到伊五急呼外边的人拿蜡烛进来照明,婢妪争相拿着火炬,涌入屋中。

当时伊五已收剑入囊,小姐伏在床下不动。伊五指着地上一物对贵公说:“就是这东西作祟,我已经制服它了。”众人一看,原来是一个藤夹脉(小编个人认为是藤枕,古代人夏天常用的枕头,凉爽舒适),点火一烧,藤枕精血流溢,气味如烧肉,烧了好长时间才烧尽。伊五又画了一道书符,令小姐服下,小姐终于康复。贵公对伊五感恩戴德,赠给他许多银钱和贵重礼物,伊五用这些报酬买了宅院,娶了妻子,渐渐成了殷实富裕之家。

兰岩曰:求死幸免,反得异术,伊诚有夙契耳。不然,彼老人日游天壤,一遇困穷,辄为援引,吾恐老人不能周遍也。故事摘自《夜谭随录.伊五》,译为白话文,略有改编。

《蒋保亡母》:乡人马叔静的仆人蒋保,有一次晚归,路遇一个白衣人,两个人结伴而行。路过一条河时,白衣人邀他下河同浴,蒋保脱掉衣服,正要下水,忽然听到有人呼他姓名,刚开始声音有些远,随后声音越来越近,仔细一听,好像是过世母亲的声音。

只听亡母急切地对蒋保高喊:“同行者非好人,切不可与他共浴!”随后老母亲就出现在蒋保面前,急急背上他涉水渡河,登上对岸,将他带至一民居,丢在屋前竹林间。民居主人听见外面有动静,出来查看,只看到了蒋保,蒋保的老母亲和白衣人都不见了。故事是叔静的弟弟马登说的 。老母亲的殷殷爱子之情令人感动[赞]!故事摘自《夷坚甲志卷四.蒋保亡母》,译为白话文,略有改编。

《雨钱》:滨州一贫寒秀才正在书房读书,忽然听到叩门声,开门一看,门外有一须发皆白的老翁,形貌古怪。秀才将他请进门,两人互通姓氏,老翁坦诚自我介绍道:“老夫叫胡养真,实乃狐仙也,因为钦慕君的高雅品行,特来拜访,愿与你结为朝夕相伴的朋友。”秀才生性旷达,并不大惊小怪。两个人评古论今,相谈甚欢。老翁学识渊博,言语生动,谈吐不凡,时常引经据典,说出很多深奥的道理,出人意外。秀才十分惊服,留老翁住了很久。

一日,秀才悄悄祈求老翁道:“我知道仙翁对我感情深厚,你看我生活如此清苦,何不稍稍周济我一下?只要仙翁动一动手指,金钱马上就能得到。”老翁听了,似乎面露不悦。不一会儿,又笑着说:“这事容易,但须得十数钱作母钱。”秀才就拿出了十几个铜钱。

老翁与秀才进入内室,关上门,只见他禹步作法,嘴里念念有词。顷刻之间,就有数十百万铜钱从梁间锵锵而下,像下暴雨一样,瞬间就没住了膝盖,刚拔出脚,又没住踝骨。一两丈宽的房间,铜钱雨已经深三四尺了。老翁问秀才:“够吗?满足君的愿望了吗?”秀才心花怒放地说:“够了,够了!”老翁一挥手,钱雨戛然而止,两人出来锁好房门,秀才暗暗窃喜自己暴富。

过了一会儿,秀才回屋取钱用,却发现一屋子铜钱化为乌有,只剩他自己那十几枚母钱。秀才大失所望,气呼呼质问老翁,埋怨老翁欺骗他。老翁怒道:“我本与君以文交友,不会替你作贼!若依秀才之意,只适合找梁上君子(贼)做朋友,老夫绝不能承命!”随后拂衣而去,再也没有来过。故事摘自蒲松龄《聊斋志异》,译为白话文,略有改编。

愿大家新的一年财源滚滚,万事如意[撒花][撒花][撒花]

故事摘自古代书籍传说,与诸君分享,切不可与封建迷信挂钩!欢迎关注订阅,作者会再接再厉,分享更多有趣的民间故事。

关于有品德的古代故事3

历史上有这么两个人,出身王室,不食周栗,最后却饿死在首阳山上。

不食周粟的典故是怎么来的,你怎么看待这种做?

优质答主粟,小米,泛指粮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形容气节高尚,誓死也不愿与非正义或非仁德的人 有瓜葛。【成语典故出自】:《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 而食之。”

首阳山

典故的由来:不食周粟讲的是伯夷和叔齐的故事。商代末年,位于今河北东部的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大的叫伯夷,小的叫叔齐。孤竹国君喜欢小儿子叔齐,临死前立下遗嘱。让叔齐接班。孤竹国君死后,叔齐不愿意违背立长子为王的规矩,坚持要让位给哥哥。为了让弟弟安下心来做国君,伯夷偷偷 地离家出走了。哥哥出走后,叔齐也离开了王宫,四处寻找哥哥。两人团聚后,决定不再回孤竹国。听说西伯昌(即周文王)比较尊老敬老,兄弟俩便一起投奔,并在那里定居下来。文王死后,武王继位。继位后的武王扩充兵 力,准备讨伐商纣。当周朝的军队进军到今孟津地带时,伯夷叔齐瞅机会跑上去,扣马而谏,认为周武王此举不孝顺、不仁义 。武王的将士听后,非常生气,拔出剑来要杀他们,幸被姜太公制止。姜太公说:“这是两个讲道德的人。”并要求将士不要 为难他们。

伯夷 叔齐图

武王伐纣成功,天下一统为周,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件可耻的事,两人决心不做周臣,不食周粟。兄弟两个离开周朝的统治区 ,到一个叫首阳山的地方隐居下来,靠采集山上的薇菜充饥。一位妇人看到他们后说:“你们不吃周朝的粮食,可你们现在采摘的野菜也是周朝土地上生长的呀!”二人一听,心想,这天下的一草一木都是周朝的,决定绝食等死。相传他们还作了一首《采薇歌》,歌词是这样的: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安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不食周粟”便被用作坚守节操、志向高洁之典。后世对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赞不绝口,褒扬有加。孔子称其为““古之贤人也”,赞其“不食周粟”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孟子则称伯夷叔齐为“圣之清者”,等等;吟咏伯夷叔齐事迹的诗词更是很多。虽然世人肯定了他们的节义仁德,但也说他们那有些愚顽的固执、甚至是愚忠。我的看法:觉得他们是忠诚坚定,有气节、坚守节操的。很多时候我们是站着现在历史环境看古代历史事件。这是很不正确的。现在我们看他们是愚忠的表现,其实他们在那时候是忠臣不仕二君的表现(或者做法我们觉得很愚纯罢了)。

在伯夷之后的历史中,像伯夷、叔齐这样的人物层出不穷。汉代光禄大夫龚胜因为不愿在篡位的王莽手下为官,于是回归故里。王莽强行邀请龚胜入朝为官,龚胜对门人说”我世受汉恩,怎么能一身事二姓?”于是绝食十四天而死;写下“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的名作。思想家顾炎武在明亡后也同样隐居不仕,清朝强行邀请出山,顾炎武以死威胁,清朝只得作罢。类似的故事,没有写进史书的恐怕还有很多。

龚胜

不管伯夷叔齐的故事是不是虚构,它都作为一种象征,沉潜成了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抉择。虽伯夷、叔齐也有一些愚蠢的地方。因此我们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他们身上对我们有用的东西。他们为我们民族应有的气节无疑起到模范作用,对此,你怎么看。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05日 星期日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关于有品德的古代故事简短(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故事)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77290.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