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获的历史故事有几个版本(孟获的历史故事有几个)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5888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5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孟获:一千多年都未能抓住的传奇,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寻找乐山的藏宝图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孟获:一千多年都未能抓住的传奇 公元225年,三国鼎立时期,诸葛亮的确南下平定南中。南中诸郡也的确在这一时期发生叛乱,不得不平定。否则,诸葛亮为蜀国北征的宏图大业就会泡汤。 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记载:“南中诸郡,并皆叛乱。” 在叛乱的人中,有历史记录的,有名有姓的确有多人,比如李寿。据《魏书·李寿传》记载:“ 寿 ,字武考 。初为雄 ( 李雄 )大将军,封建宁王 ,以南中十二郡为建宁国 。” 而南中当时的内乱的困苦情况,在唐朝王勃的《蜀中九日》诗中有所反映:“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三国演义》以传奇的方式,写了个七擒孟获的故事。故事跌宕起伏,悬念丛生。人物生动传神,故事又快炙人口。既写出了诸葛亮足智多谋,又写出了孟获的彪悍与刚烈。 可是,七擒孟获究竟在现在的哪个地方呢? 历史上众说纷纭,各有说词。不少地方为增加旅游资源,创设旅游景观,猜测加估计,编造加化用,推陈出新的搞出多种版本来。 有人说,七擒孟获在现在的雅安石棉县,有孟获城作证。有人说,是在现在的乐山市峨边县大堡镇一带。峨眉山到峨边有个地名叫射箭坪,传说就是当年诸葛亮一箭定边界的地方。也有人说,七擒孟获在现在的云南昆明一带。各个地方都有这样那样的传说和证据,就是没有历史文献的记录。 这孟获,真的就成了一个一千多年都未能抓获的传奇。 (1)射箭坪的故事 《三国演义》里,有一段很精彩的故事,说是诸葛亮和孟获以射箭定边界的事。 关于射箭定边界的传说,在康定有个叫打箭炉的地方。据传,就是当年诸葛亮派李姓将军打箭的地方,也是用这个地方打的箭来与孟获射箭定边界的。 百度上,是这样介绍康定的:古为羌地,三国蜀汉称“打箭炉”。汉隶属沈黎郡,隋为嘉良地,唐县境东北部为中川、会野等羁縻州,属雅州,属吐蕃。 因为有一句“三国蜀汉称打箭炉”,就有人推测并臆断这是诸葛亮与孟获射箭定边界的地方。 其实,只要细心一点,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其古为羌地,不是彝或僚人的地盘,后来又是土蕃之地,与孟获没有任何关系。其打箭炉是因藏语“打折多”,音译而来的,并不是诸葛亮打箭而命其名的。 藏语称康定为“打折多”,意为打曲(雅拉河)、折曲(折多河)两河交汇处。旧史曾译作“打煎炉”,后通译“打箭炉”,简称炉城。这段文字,是公开的,对康定的介绍里解释的。 射箭定边界,在峨边县是流传已久,并且传得活灵活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齐全,故事也有来龙去脉。从峨边的地形地貌来和现在与彝族的关系来看,的确也能证明,当年诸葛亮真的可能就在这里射箭定边界。 峨边流传的故事是这样的。 峨眉山市到峨边的路上,现在还有一个村的名字叫射箭坪,现属峨眉山市大为镇。 诸葛亮七擒孟获后,蜀国为了保证自己的后方稳定,就想把彝族迁到很偏远的地方去。但是,如果硬来,怕激起彝族的又一次叛乱,再者又是收服孟获的,只能采取怀柔政策。以理服人,以事实服人,才能让孟获心甘情愿的,自觉自愿的退守商议确定的边界。 诸葛亮就和孟获商量,希望他们能够退后一步。孟获对诸葛亮说:“退,可以,但是不能退多远,总得拿出个能说服我的方法吧?” 诸葛亮沉思一阵后说“:好吧,那就只退一箭之地吧” 孟获想,一箭之地能有多远?你诸葛亮再是神力,也不过射出百丈远吧。孟获和手下大将会了会眼神,暗自偷乐,点点头就爽快的同意了。 让孟获没有想到的是,诸葛亮是何等的精明老辣,不仅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还能掐算天时地利人和,揣摩人心。诸葛亮谋定而动,事先就让赵云选了匹千里马在前面埋伏等候。诸葛亮把射箭的地方选在一个山顶背面的坡上,并且是朝上射箭。孟获心里更加喜出望外,暗笑诸葛亮聪明一时,糊涂一世,连个射箭怎么射得最远的地方都选不来。可惜了呢。 射箭定边界的时候,双方都带来很多人,都关心箭落何处。他自己不射箭,却孟获射箭。射箭的时候,诸葛亮自己拿弓拿箭给孟获,请孟获来射。孟获见诸葛亮如此敬重自己,想都没想,接过弓箭,为了不让诸葛亮说他偷奸耍滑,于是尽力一射。 在山顶那边,当孟获的箭射出,接近尾力时,赵云就抓着箭骑着马没命的向前跑,一直跑到现在的峨边的大堡镇双溪村,才把箭插在路边的树上。 诸葛亮亲自陪着孟获找箭的落点,孟获射完箭后到处找不到箭。他们沿着箭射出的方向一直往前找,最后在双溪村的路边树上才找到。孟获不知道诸葛亮玩了计谋,自认为是神人的意思,没有别的说道,只好把族人迁走。 诸葛亮心思缜密,为了使彝族不再卷土重来,还在双溪口立碑为界。碑立了,他怕彝族私下里移动,于是在碑上刻着“碑倒蛮绝”(“蛮”,过去对少数民族的蔑称)四个大字。 彝族人怕碑倒了,这四个字真的诅咒着自己的族人。后来,每个过双溪口的彝族都会检个石头或者泥土放在碑的旁边。这样日积月累,很多年后,碑就被泥土石头埋了。这个碑,到现在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现在的峨边大堡镇,原来是以前的县城。它过去的名字并不叫大堡,官方叫它“平夷堡”,而彝族一般都叫它“达普”,根据这个彝族的叫法,因这个声音相近,就以讹传讹,叫大堡了。 每个古地名的背后,可能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故事。大堡,作为平夷堡的历史已经远去,而流传下来的故事,却依然生动。我们通过故事,还能窥见过往,探知隐蔽在故事背后的一些史实。大渡河作为区域分界线,作为蜀汉与南中之间的边界,很有可能就是汉彝之间发生局部战争的交汇点。至于,七擒孟获是不是就发生在峨边,我们还是不能妄下结论。但是,七擒孟获发生在大渡河一带是大体可以确认的。 《华阳国志、南中志》对这段历史是这样记述的: 夏五月,亮渡瀘,進征益州。生虜孟獲,置軍中,問曰:「我軍如何?」獲對曰:「恨不相知,公易勝耳。」亮以方務在北,而南中好叛亂,宜窮其詐。乃赦獲,使還合軍,更戰。凡七虜、七赦。獲等心服,夷、漢亦思反善。亮復問獲,獲對曰:「明公,天威也!邊民長不為惡矣。」 秋,遂平四郡。改益州為建寧,以李恢為太守,加安漢將軍,領交州刺史,移治味縣。 (2)石棉孟获城 我去石棉县,是没有打算去孟获城的,是巧遇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石棉,是去查阅历史档案的,去了档案馆,又走了图书馆,基本上是一无所获。一个人在小宾馆里住着,闷闷不乐的,看看手机,听听音乐,都觉得索然无味。正想出去走走,忽听得外面有人大喊,走咯走咯,探访孟获城,现场捉孟获。有人退票,只有一个位置。快快来,快快上。机不可失,失了就赶下一趟。 我心里格登一下,莫不是机缘巧合?我拎包出门,三步并两步,手里举着钱,抢着上车,大声喊:我一个!马上给钱! 我努力的跟着车跑,车上的人拉我一把,我很顺利的就上了前行着的中巴车。我坐下,急切的要寻人交钱。左右一看,车上的客人只有我一个。 呵呵。有点尴尬了。我、司机、车门上拉客的人,都会意的尬笑。我连忙说,理解理解,以遮掩自己的囧态。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确实有点尴尬。 车在石棉城里转了几圈,拉了有七八个人,然后把我们转到另外一辆旅游车上。旅游车上人多,很快上齐了客人。 这时的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半了,我是午饭前上的车,此时有点饥渴难耐。 好在开车出发前,年轻的女导游说,给大家十分钟抓紧准备一下,然后按时出发。我下车买了水和面包,马上返回车上,等待出发。 去孟获城的路还可以,只是车窗两边几乎没有什么风景可以观看。我闭上眼,小憩一会儿,等到了孟获城再说。 孟获城,又名石棉孟获城景区,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栗子坪乡孟获新村境内。 远远看去,有座仿古建筑,约莫三四层楼那么高,有城墙,有门楼,顶上是个长方形的台。导游已经开始介绍起来,说那个是当年孟获城的烽火台。烽火台,是三国时期孟获率领部下在此修建,抵御蜀军的重要隘口。 蜀军进攻孟获城首先要通过这隘口。孟获组织部队用石头垒起,借此地势修筑城墙,以此守住城内的安全。城外的一举一动,都是通过烽火台上的士兵利用制高点的优势来联系城内。一旦有敌情,立刻点燃烽火,通知城内,有助于城内部队提前做好防御准备。当烽火台上火把燃起之时,城内的将士便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起身集合准备战斗,抵御外来敌军。 这样的烽火台,在孟获城有两个,据说是相互呼应,指点方位而各有不同作用的。 除了烽火台,城里陈设了一些古兵器和装备,还有营帐之类想象出来的军队物件。所有展品,都仿制后做旧的,看起来似有不对味的地方,只是我说不上来。布展中,对孟获的文字介绍写得比较详细,能让我驻足细读慢品。 其实,说实话,这个孟获城没有多少可以实证孟获当年在此建城的,就更谈不上于此抵御蜀军进攻了。远远近近的看现在的这个孟获城,稍微有点军事知识的都能看出,这里既非交通要冲,又非关隘宝塞,更不是彝族聚居地。缺少军事纵深,缺少天然屏障,属于易攻难守之地。选点优势是自然环境和风景很好,是做旅游的好地方。 看完这个孟获城,我私下里想,可能做这个旅游项目的人对彝族不了解吧。在公元225年前后,也就是接近快两千年的时候,彝族居然能建筑如此规模、如此现代的城墙来抵御蜀军?那时候的彝族处在奴隶社会,除了奴隶主有稍微正式一点的居所外,其他都是居无定所,住石窟,靠街沿而居的。这一习俗一直保存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何况孟获是在不同地方与诸葛亮打了七次仗的,这有《三国演义》为证。 孟获带兵以游击为主,无论兵力和战法,绝不是要和诸葛亮打阵地仗。由此一来,他有什么理由、哪来时间、有什么必要修此城呢?还弄个烽火台,说是要相互照应。在方圆不到两公里的城里,烽火还不如牛角号来得直接快速。可能烽火还没点燃,蜀军就已经穿城而过了呢。 我们再看看栗子坪的地形地貌,再放大一点看石棉县的地形地貌,烽火台的烟火能传多远呢?这里可是横断山系里的高山大川哦。不要说云遮雾嶂,一两个烽火然起,几乎就是一个山坡可以望见而已。不说隔座山,就是转个拐也看不到了。这烽火台就形同虚设,是后人以此为噱头,招徕客商的虚拟景象吧。 我的疑问在心里,并且是个人推测,是完全的个人意见,不一定正确,只能让它藏在心里。 孟获城外,有一片很大很大的草甸,绿绿的,如开花的荒野。草甸展开着,空旷洁净,让人一下子心情开朗轻松起来。 我们跟着导游信步景区,导游一边讲故事,一边带我们到月亮湖。这月亮湖因湖面呈月牙状,就取名为“月亮湖”。 这月亮湖是有故事的。相传,当年孟获血气方刚,是部落里出色的猎人和摔跤手,部落里的好多姑娘都暗暗喜欢他。火把节的时候,有孟获出场,姑娘们的热情就特别高,火把不熄,歌声不断。 那一年,孟获获得摔跤第一名,得了一只羊。孟获抱着羊绕场三圈,把羊抛起来又接着,抡起来又收回,他的神力看得人们瞪大了双眼。 夜晚,月亮湖边。有个美丽的姑娘吹着口弦,双脚在水里划着节拍。月亮在水中,姑娘在水中的月亮里。 月亮闪着银辉,银辉照亮了姑娘的脸庞。孟获在一旁的树后看呆了,疑为天仙下凡。他慢慢走过去,在姑娘的背后,唱起了彝族人的情歌“阿妞惹”。姑娘慢慢站起来,走到他的身边,也低声的用歌声回应着孟获。姑娘大大的水汪汪的眼睛,直直的看着孟获。孟获全身象通电一样的颤抖着,他在姑娘的注视里,彻底融化了。两个人的身影,在月亮的斜照下,合为一体。从此,孟获身边就多了个祝融夫人。 导游接着说,一会儿带大家去看红石滩。那里的石头都是血红血红的,惊艳无比,世界上独此一景。这红色的石头,也与孟获军有关的。据传说,后来在一次大战中,就是诸葛亮第七次擒孟获前。孟获请来乌戈国的藤甲军,与蜀军决战。孟获有神相助,得神树一株,可以搬来天兵天将,助其进攻。诸葛亮知道后,偷偷的买通孟获部下,把神树偷出来。孟获在没有神助的情况下,节节败退,将士的鲜血染红了满山的石头,孟获哭泣,眼泪就变成了河流。这河流,又连接着我们眼前的月亮湖。 月亮湖属高原湖泊,海拔约2400米,夏季水温约17℃。导游动情的描绘着,每年四五月,沿湖周边的报春花竞相开放,灿烂惊艳,人们说,那是孟获他们种下的爱情花,在年年月月的竞相报春。金秋时节,月亮湖周边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各种树木,更是红叶似火、黄叶斑斓,极有层次的与青山衬映着,流泻出水彩与粉墨的炫烂。 似梦非梦,似情非情,触景情生。在这片曾经血流成河的地方,幻化为丽影壮景。可见大自然才是最平和最有心的。时间,可以抹去伤痛与仇恨,重塑美好与希望,总是能给人未来和力量。孟获的历史故事有几个1
孟获的历史故事有几个2
诸葛亮南征,是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平定南中叛乱,对当地汉族豪强发起的一次战争,时逢夷陵新败、刘备病逝,如何妥善处理南中地区的叛乱,是对诸葛亮执政能力的一次考验,南征是蜀汉建政初期的一件大事。
但是,由于蜀国不置史官,关于南征一事并没有留下足够的记录,《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南征的记述也不多,而作为其中的重要角色孟获,也是在《华阳国志》以及裴松之注解的《三国志》等史料中才得见姓名。关于孟获,我们颇为熟悉“七擒孟获”的故事。那么,孟获究竟是何许人也?历史上真的有过“七擒”吗?
“七擒七纵”的说法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与蜀汉“南抚夷越”政策的相合性。一般认为,诸葛亮在对南中问题上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这也与其在《隆中对》中做出的“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战略规划相一致。但是,诸葛亮南征是否真的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不能通过“七擒孟获”故事来循环论证,还要在史实中去找寻答案。
蛮王非“蛮”
似乎一提到孟获,便想到“南蛮王”,然后自动脑补出一位部落首领的威武形象,但是没有史料明确证明孟获是“蛮夷”。《资治通鉴》中提到孟获,使用的是“郡人”一词,而没使用“蛮王”、“夷人”。
那么孟获有没有可能是汉族呢?有可能。
南中地区虽然是夷越聚居区,但行政上属于是汉朝的疆土,汉朝在该地设置益州郡,并将一部分汉族豪强迁移到当地。到了东汉时期,在当地定居的汉族豪强,逐渐形成了以爨、孟等为代表的“大姓”,他们拥有私人武装”部曲”,是名副其实的“土豪”,并与当地民族的“夷帅”、汉朝的地方官员,共同构成当地特殊的势力格局。
孟姓是南中大姓,南中大姓是汉族迁居形成的,给了“孟获是汉族”的猜想有力的支撑。进一步地,我们认为之所以孟获被认为是“夷帅”,或是因为孟获是当地大姓中夷汉融合程度较深的豪强。当时,豪强的私人部曲实际上是夷汉兼用,汉族豪强为了与本土居民友好相处,曾用金帛聘用部分夷人作为部曲。
因此,一个合理的解释便是,孟获作为汉族大姓,原本并非豪门大族,更多地依靠当地土著壮大自己的势力,并且能够很好代表土著利益,从而在当地具有很高的威望,被人们认为是夷人的首领。
庲降都督
前文提到南中地区有三种力量构成,实际上在这三种力量中,南中大姓与地方官员不是完全分离或者对立的。蜀汉实际控制时期,诸葛亮为了南中地区的稳定,开始起用南中大姓作为地方官员,实行“南中人”治南中。
蜀汉还在南中诸郡之上设置庲降都督,作为南中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值得注意的是,在历任庲降都督中,只有李恢是“南中人”(建宁人),而李恢担任庲降都督的时期,是在诸葛亮南征之前和之时,并且李恢是久经考验的、深受刘备信任的蜀汉官员,也是南征中诸葛亮倚重的一支力量。
而在诸葛亮南征之后,在庲降都督,甚至是下沉一级的郡太守的人选上,蜀汉都表现得格外谨慎,绝大多数都是从北方另派人选,而非南中大姓,或夷人首领。我们都知道,孟获后来被调往蜀汉中央任职,官居御史中丞,其实是既笼络又防备,这也反映出对于当地汉族豪强态度的微妙变化。
“七擒”的可能性
在诸葛亮南征的时候,形成一定规模的叛乱主要有三郡,即越嶲郡(高定)、益州郡(雍闿、孟获)、牂牁郡(朱褒)。其中,高定的实力最强,雍闿、孟获次之,朱褒最弱。从诸葛亮的兵力部署和“兵分三路”的行军路线上看,可谓是为这种形势“量身定做”的。
225年,诸葛亮从成都出发,作为南征主力的西路军,首先在卑水地区寻求与高定军主力作战,击退高定军后,继续向雍闿、孟获所在的益州郡方向进军。作为东路军的马忠军则向东进军,攻击牂牁郡的朱褒,被击败的朱褒军向西南方向的益州郡移动,试图与雍、孟会合。
作为中路军的李恢军,自平夷沿小路南下,截断朱褒军西援益州郡的行军路线,并率先攻入孟获在益州郡的根据地,切断孟获的退路,配合诸葛亮军在味县(曲靖)以北截击孟获,之后,西路军与中路军在味县会合,共同向滇池一带进发。
可以看出,李恢军在南征中的阻截作用非常关键,诸葛亮截击和擒拿孟获的战役中,也有李恢很大的功劳,作为时任庲降都督的李恢是南征诸将中军功最高的将领,实际上,维护南中地区稳定也是设立庲降都督的初衷所在。
诸葛亮南征是蜀汉对南中地区第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但是,诸葛亮南征并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南中问题”,南中地区后来又经历了反反复复的多次叛乱,只是规模相比第一次都较小。史料中记载的蜀汉对南中用兵有七次(实际上也只是选取有一定规模的记载,真实的情况可能更多,并且几乎贯穿蜀汉政权始终),诸葛亮亲征的只有第一次,有三次是庲降都督平定的。
我们再来看“七擒”的可能性。如果“七擒”泛指南中地区大大小小的七次叛乱,那么,显然平定的主体不总是诸葛亮,客体也不总是孟获,这种假设不成立。那么有没有可能发生在诸葛亮南征的一场战争中,笔者认为可能性极小,而且极不合逻辑。
首先,时间上不允许,也不符合客观规律,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起七次战役是做不到的,即便是小规模的。
其次,不符合诸葛亮用兵特点,征战不是猫捉老鼠的儿戏,征战贵在抓住有利战机,倘若来个“七擒七纵”,这让孤军冒险进入益州郡的李恢情何以堪。
“七擒七纵”的故事,想必是为了表现诸葛亮南中“怀柔”政策而演化而来的,而实际情况是,真正的“怀柔”是针对于当地的夷人部族,而不是这些汉族豪强,这里涉及到诸葛亮南征的战争性质问题。
攻心还是攻城?
高、雍、孟、朱等的叛乱选在夷陵新败、刘备病逝的时机,本质上是对于蜀汉政权的认同危机,作为汉族豪族大姓,有强龙则做地头蛇,无强龙则想自己成龙。从这个角度看,似乎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谈不上“南抚夷越”的民族政策。
然而,之所以需要诸葛亮亲征南中,必有其问题的复杂性。这些南中地区的汉族豪强在当地影响力甚大,他们裹挟夷人部族,将自身的叛乱行为加入了民族因素,这给诸葛亮的军事行动带来了很大的顾忌。
诸葛亮最终采纳参军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最终成功化解了危机。但是,我们必须要分清楚,攻心与攻城是针对哪个群体而言的,对于高、雍、孟、朱的处理,诸葛亮的态度是十分坚决的,从战争的结果上看,高、雍、朱三人皆战死,而孟获由于在夷人部族的强大影响力,被诸葛亮灵活处理,调离本土,高位养闲。
孟获的历史故事有几个3
历史上西南地区是全国解放较晚的地区,这里崇山峻岭连绵不断,原始森林密布其间,石灰岩地形造就的奇异山洞众多,为据山为王者提供了优越的天然条件。另一方面蒋介石在西南面临崩溃的前夕,一面组织正面抵抗,一面开设“游击干部”训练班,派遣大量特务,发展西南地区土特武装,一时间匪情严重。
1950年至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地区进行了剿匪作战,收复了多块失地。其中有一个女匪首,骑马打双枪,屡次侥幸漏网,并使解放军战士伤亡,某部司令员为此引咎写下辞呈。当女匪首被捕获要枪决时,毛泽东得知后指出“不可杀!”这个女人就是《大西南剿匪记》郑幺妹的原型,程莲珍。
程莲珍是布依族人,早些年是个大美女,有多美,没有当年的照片,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人称宜林山国第一美人,离异后一个姓陈的大地主三番四次招人撮合,这才抱得佳人。这也就开始了“郑幺妹”传奇故事的开端。
既然是大地主,家里有田有马是少不了的,家财多了,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自然就少不了武装家丁保护下,有这条件,程莲珍也就学会了骑马打枪。可是好景不长,没多久这个大地主死了,一些过的不如意的自然就打起了歪主意,纠集了一伙人围攻程莲珍的住处,要抢田产,可程莲珍舞枪弄棒这么多年,为护身和保家,陈莲珍开始添置枪械,招兵买马,建起了一支家丁队伍,哪是好惹的,拿起双枪就和家丁一起还击,击退围攻的歹徒。从此,程莲珍“双枪女”的名声远近闻名。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守得住一时,难保守住一世,程莲珍为保住财产,就和原国民党第八十九军的一个营长罗绍铨攀亲结友。罗绍铨也看上了这乱世的家产,暗地动员随行副官、其弟罗绍凡与陈大嫂结婚。不久两人就上民政局领证了,日子也还不错,两人还不断地到水波龙乡下去收租、处理家务。
一转眼这就到了1949年11月,贵阳解放,紧接着惠水、长顺两县解放。1950年3月21日,惠水匪首罗绍铨等纠集匪众,攻打县城。罗绍铨、程莲珍率匪部进攻县城的北门,后被解放军守城部队击退。并将土匪居住村寨包围,经过两夜一天的战斗,土匪被全歼。此战结束后,各路土匪大伤元气,匪团长罗绍铨和罗绍凡、陈大嫂一起,带着残兵100多人返回老巢。在距县城15公里的惠水与长顺两县交界处进行活动,有时住山洞,有时又分散回家。
后经过我军多次围剿,在马脚坡战斗中将匪首罗绍铨击毙。剩下的罗绍凡、程莲珍溃不成军,逃走匿藏起来。罗绍凡化装潜入贵阳,被县公安局抓获。陈莲珍凭借在少数民族中的关系,加上地形熟悉以及自身作为女性便于乔装易容,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屡次逃脱。最终在1953年2月25日被抓获。
当时程莲珍是土匪的一个大队长,相当于团长,是杀是留,意见不统一。对于群众来说,她是罪大恶极的土匪,当时凡是据不投降的中队长以上匪首,只要抓住就枪决。但是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她是为数不多的女强人,对于搜寻没有落网的散匪有利无害。一时间难以决断。
后来西南军区参谋长李达向毛主席汇报剿匪工作时,专门提到了程莲珍的事。
毛主席用肯定的语气说:“不能杀!”
“诸葛亮擒孟获,就敢七擒七纵,我们擒了个陈大嫂,为什么就不敢来个八擒八纵?连两擒两纵也不行?总之不能一擒就杀。”
后来在县城大会上,程莲珍被当众释放,主动申请参加县的清匪反霸工作,现身说法,三番五次钻进一些土匪藏匿的山洞,面对面地劝降。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有22名匪徒向人民政府投降。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05日 星期日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孟获的历史故事有几个版本(孟获的历史故事有几个)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76913.html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