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勤学苦读有妙招的故事简短(勤学苦读有妙招的故事)

2023-02-23 08:04:02 技术常识4 小白必懂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5619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5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丁氏名师丁二宇与高徒吴阿衡故事篇,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邓教之窗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勤学苦读有妙招的故事1

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丁氏古代名师丁二宇与高徒吴阿衡故事篇

邓教之窗 2022-01-07 06:16

邓教之窗是学生学习的乐园、教师教学教研的平台、家长沟通的桥梁、网友健康生活的园地。扫描关注资料不断。师生家长免费投稿

《邓教之窗》编者按:

自明代以来,邓州出了一个人称“丁半城”的丁氏家族,代代文俊辈出,兴旺发达。丁氏的始祖丁从善,自南昌迁居邓州,迄今已有650年,繁衍27代。

始迁一世祖丁从善,原籍江西南昌西山之阳港,于明洪武二年随将军孔显镇抚邓州,遂定居城北湍河之阳。其地后成丁氏聚落,称大丁营。

丁从善后人现已分布南阳周边11县(市)。在明清两代,邓州丁氏做到各级各类官员的就有60多人,举人4人,贡生33人,廪生等300余人。进入现代,又培养出博士20人,硕士22人,大学生上百人。其中比较出名的有丁肇青、丁声树、丁轸宇等人。

丁肇青是河南省第一个留洋博士,留学法国,曾和周恩来、聂荣臻、邓小平一起,参加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五次代表大会。归国后他任北京大学教授、全国高等教育视察专员、河南省教育厅厅长。

丁声树是中国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我国语言学界称他为“大师”“圣人”“一代宗师”。他主持编写完成的《现代汉语词典》是规定现代汉语的标准“两典一表”(另一典为《新华字典》,一表即简化字总表)之一,印数达几千万册。他还是《中国语文》杂志主编,《语言研究》杂志编委。

丁轸宇原名丁振金,英国剑桥大学毕业,是受李先念看重的经济学家,河南省政府经济顾问,全国政协常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改革开放以来,他从西方引进了大量资金和技术,为河南省经济的腾飞起了重要作用。

. . . . . .

《邓教之窗》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专栏从今天起,将对邓州丁氏家族古今做过较大贡献的丁氏历史人物整理成专集,作为乡土教材教育激励后人奋发向上向善。

邓教之窗《邓教之窗》是学生学习的乐园、教师教学教研的平台、家长沟通交流的桥梁、网友健康生活的园地。扫描关注,资料不断。欢迎免费订阅邓教之窗图文消息。欢迎免费刊载各类教育文章******10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明朝末年,兵部侍郎吴阿衡尊师重教的故事,成为教育后人的佳话。

据《方城县志》人物传,吴阿衡(?—1638年),裕州(方城县)人,明万历己未科(1619年)进士。在任职兵部侍郎兼蓟辽总督时,与清军作战中牺牲,经友人资助,将灵柩运回方城,葬在券桥乡朱庄西北隅。

吴阿衡如何考上进士步入仕途?《邓州丁氏家谱》记述了吴阿衡在邓州逃荒要饭时,被丁二宇老师收留后精心教育考上进士的传奇故事。

明朝万历年间,邓州城内有位教书先生叫丁志(1578—1662年),字二宇。他学识渊博,仗义疏财,生活清苦,辛勤教书,诲人不倦。学堂附近的城墙脚下有一座茅庵,住着一户从方城县逃荒来的灾民,这就是吴阿衡家。吴阿衡父亲早亡,随母亲逃荒于邓,平日有空就在学堂窗外听丁先生讲课,久而久之,学了不少知识。一天,丁先生问学生:“何以耕读传家?”全堂学生哑口无言。吴阿衡在窗外笑出声来,不紧不慢答道:“耕,乃耕种之耕;读,乃苦读之读。勤耕田,无多有少,苦读书,不贵也贤。此乃耕读传家也。”先生一听,非常惊讶,问其方知是个小乞丐。

得知吴阿衡是从方城来邓逃荒的,丁二宇遂免费收他入学堂,生活上对他关怀备至。丁先生讲课是讲读结合,以问为主,讲练在先,会讲为止。一天散步,丁先生问:“阿衡,你说人世间什么最高大?”吴阿衡说:“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高天大地,人眼尽览”。听着吴阿衡与众不同的回答,丁先生更加厚爱他,于是又给他讲了春秋时期经世之才的百里溪,言行古怪的范蠡等故事,鼓励他勤学苦读,行仁仗义。

吴阿衡在丁先生的教育下长大了,到了朝廷开选时,丁先生把省吃俭用的积蓄交给了他,师娘亲手给他做了件大布衫,送他赴京考试。吴阿衡热泪盈眶,跪地拜道:“如若考中得第,我吴阿衡定报恩师之大恩。”丁先生扶起他说:“不管考中与否,都要及早回来。”

吴阿衡进京果然考中进士。初任山东省淄川令,后调历城令,擢升浙江巡按,再升任兵部侍郎兼蓟辽总督。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近二十年过去了,丁二宇没有等到吴阿衡的一点音信,加之年事已高,生活拮据,便辞教闲居。一天,听一个学生说吴阿衡在东北镇守边关,已做了兵部侍郎。丁先生非常高兴,决定去辽东找吴阿衡。

吴阿衡此时正在问斩重犯,城门西开,人马三起,锣鼓喧腾,旌旗招展。吴阿衡坐在八抬大轿上,前呼后拥,好不威风。

丁二宇用尽了盘缠,一路逃荒要饭,破衣烂衫来到山海关,在旅店依靠赊账生活,在旅店东家的协助下,他们大喊:“阿衡,阿衡,吴阿衡!”

官兵立停,把这个穷老头提了过来。丁二宇说:“我姓丁名二宇,来找我的学生吴阿衡。”吴大人下轿一看,果然是恩师,马上安排丁先生回府休息,自己继续处理公务。

吴阿衡回府后,双膝下跪,在丁二宇面前道歉道:“学生失礼不孝,请恩师宽恕!”从此,吴阿衡对丁二宇宾客款待,伴琴对诗,游山观景,非常热情。就这样,丁先生一住就是几个月。丁二宇赋诗:“半山坡下百万兵,中军独坐一书生。而今方知文章贵,卧听元戎报五更”。表达了思乡只情。后来,这首诗在方城吴家祠堂和邓州春风书院,分别作为匾额悬挂。

丁二宇回来后,没有想到的是,几百人的建筑队在丁二宇原来教书的地方大兴土木,丁二宇心想可能老宅已被他人占了。没几个月,厅、堂、殿、阁,数百间崭新的大院拔地而起,每个小院都有照壁,并有行龙、牡丹、桃花等图案,庭院门口都有石麒麟或狮子一对。正殿后面是奇花异草,松柏森森,碑碣竖立,庄严肃穆,宏伟古朴。待建筑完工后,丁二宇才知道,这是吴阿衡对自己的报答,让自己重操旧业,继续教书育人,这是学生敬老师的一份厚礼。就在这座学校大院建成不久,清军大举进攻辽东,吴阿衡在战场上壮烈牺牲了。

吴阿衡谢师报恩在邓州建的学校广厦,到清代丁二宇七世孙丁德彰时,兄弟五人捐给了春风书院,皇帝钦赐《尚义可嘉》《义重文林》两匾额。后春风书院迁到花洲书院,丁宅学府为州府租用,民国沿用。《重修邓县县政府纪念碑序》刻云:“邓县县政府系明万历己卯副榜丁二宇先生之故居也,二宇系明启祯时蓟辽总督吴阿衡之恩师,相传吴阿衡出己俸建此广厦以报二宇……”现丁二宇广厦已荡然无存,但此碑和吴阿衡敬师的故事广为传颂。

原載(邓州网2019-12-20 10:34:05,作者:肖华锟 )

《邓教之窗》编后语:丁二宇的教学方法“讲读结合,以问为主,讲练在先,会讲为止。”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丁二宇弟子兵部侍郎吴阿衡三跪老师尊师重教的故事,成为教育后人的佳话。在方城、邓州、山海关等各地广为流传。

吴阿衡一跪恩师丁二宇,是在丁二宇老师家访走进吴阿衡家,看到他家家徒四壁欣然答应免费收他为学生时,感谢恩师收留之恩;

吴阿衡二跪恩师丁二宇,是在吴阿衡进京赶考丁二宇夫妇给她送行时,感谢老师和师母对他关爱有加之恩;

吴阿衡三跪恩师丁二宇,是在吴阿衡衙门之内看到恩师贫困潦倒愧对恩师的报答之恩。

邓教之窗《邓教之窗》是学生学习的乐园、教师教学教研的平台、家长沟通交流的桥梁、网友健康生活的园地。扫描关注,资料不断。欢迎免费订阅邓教之窗图文消息。欢迎免费刊载各类教育文章******10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2021盘点篇点击下方蓝字查看

卷一:红色基因传承篇

《1》▶【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革命作家姚雪垠篇

《2》▶【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革命教育家韩作黎篇

《3》▶【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历任市(县)委书记、市(县)长名录篇(1947--2021)

《4》▶【乡土教材】探索邓州历史文化之邓州首任中学校长李德升烈士 篇

《5》▶【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刘集红军烈士井、雁北司令梁雷故土、邓南县等红色基因传承篇

《6》▶【乡土教材】 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走近文学大师姚雪垠篇

《7》▶【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邓州籍将军篇

卷二:历史人物励志篇

《1》▶【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双忠祠里铁玄篇

《2》▶【邓州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双忠祠里张巡篇

《3》▶【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明代名相李贤阁老篇

《4》▶【乡土教材】邓州陶营胡宾周进士艰苦求学秉公审案篇

《5》▶【邓州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帝师彭始抟篇

《6》▶【乡土教材】探索邓州历史文化之寇准在邓州篇

《7》▶【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韩愈在邓州篇

《8》▶【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范仲淹在邓州篇

《9》▶【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名胜之医圣张仲景故里篇

《10》▶【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王仕仁庄与马庙传说篇

《11》▶【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博士辈出的大丁村奥秘篇

卷三:名胜古迹景观篇

《1》▶【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邓州千年古村村落来历篇

《2》▶【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邓州现存古桥篇

《3》▶【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八里岗遗址仰韶文化篇

《4》▶【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邓州太子岗遗址篇

《5》▶【邓州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白牛镇水牛张村庄传说故事篇

《6》▶【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名胜之福胜寺塔篇

《7》▶【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名胜之石华表 篇

《8》▶【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名胜之医圣张仲景故里篇

《9》▶ 【邓州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白牛镇传说故事篇

未完待续

《邓教之窗编后语》:亲爱的读者:为了大家参阅方便,我把2021年搜集整理到的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乡土教材编辑在一起,分为三卷。其中卷一为红色基因传承篇,主要选取红色基因传承基地和人物故事,学习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突出贡献精神;卷二为历史人物励志篇,邓州历史悠久,流芳百世的历史人物层出不穷,学习他们如何励志刻苦求学、如何廉政为官、执政为民、造福一方的优良品质;卷三为名胜古迹景观传说篇,了解邓州文化源远流长、响彻古今中外。激发热爱邓州、建设邓州、创造邓州美好明天做出巨大贡献!

多数文章源于网络、参考邓州地名志,个别文章根据人们传说口述整理,由于自己历史考证资源有限,难免瑕疵不断。如文中出现有不妥或者涉及侵权现象,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版权归原作者、归原出处所有。并一并致歉感谢!

文章详情敬请关注邓教之窗微信公号查看。

温馨提示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感染新冠的风险依然存在,要继续保持高度的防控意识,随身携带口罩、科学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时)、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倡导务工、求学等人员春节期间尽量留在当地过年,减轻两地防控压力。不聚集、不扎堆、少外出。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继续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用公筷”等良好卫生习惯。

若喜欢本文,敬请转发

.................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文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为读者了解更多信息,如有不妥之处,请您第一时间告知我们,我们及时予以更正/删除。

点亮为邓州教育加油↓↓

一路同行,芬芳与共!

勤学苦读有妙招的故事2

范仲淹的童年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范仲淹出生在徐州。淳化元年(990年),范仲淹2岁,父范墉病卒于徐州,随母葬父于苏州天平山。父亲病逝,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仲淹,改嫁给在苏州为官的朱文翰。随后仲淹遂改姓朱,并改名朱说。幸运的是他的继父为人正直,待他亲如己出。

在范仲淹青少年勤学苦读生涯里,有三点值得品味。一是范仲淹16岁时,“立志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了这个故事,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词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签,祈祷说:“如果不能当宰相,愿意当良医”,结果还是不行。于是他长叹说:“不能为百姓谋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该做的事。”当然这只是一则轶闻趣事。范仲淹从小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要么当官做宰相,为天下百姓谋福利。要么就当良医,救治天下苍生病痛。

二是范仲淹“划粥断齑”的故事。范仲淹21岁读书于长白山醴泉寺,十分刻苦,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拌于醋汁,吃完继续读书。并以苦为乐,作《齑赋》一篇,赋曰“陶家瓮内,腌成碧绿青黄;措大口中,嚼出宫商角征,盖亲尝忍穷,故得齑之妙处云!”范仲淹出身贫寒,饱尝黄齑滋味,故对它的描写是如此的真切:黄齑在陶瓮里腌成,其色碧绿青黄;而措大(贫寒失意的读书人)咬黄齑却咬得津津有味,口中竟然嚼出美妙动听的音乐。范仲淹的生活,有点像孔子的贤徒颜回:一碗饭、一瓢水,在陋巷,他人叫苦连天,颜回却不改其乐。他对清苦的生活毫不介意,而把全部精力用在书中寻找乐趣,是苦难造就了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三是他和商丘应天书院的情缘。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23岁,偶然发现自己原是望亭范家之子,这些年来一直靠继父的关照度日。愧悔之下,决心自立门户,辞母往应天府书院求学。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这里藏书千卷,还聚集了杰出的师生,其中就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诗人晏殊。范仲淹十分珍惜这个好的学习环境,昼夜不息地攻读。功夫不负有心人,数年之后范仲淹对儒家经典已然大通。1015年春,他考中进士。没有想到的是,12年后,天圣五年(1027年),39岁的范仲淹回应天府恪守母丧,恰巧老同学晏殊在应天任知府,他就邀范仲淹掌应天府书院。这一下来个角色转换,由一名学子变成了一校之长。开始时,他以就读应天书院为荣,后来他成了应天书院最大的骄傲。

商丘至今还流传着范仲淹“独不见皇帝”的典故。范仲淹在应天府书院读书时,一次,真宗皇帝路过这里,大家都争相前去观望,范仲淹却说:“日后再见,也未必晚。”闭门不出,坐读如旧。第二年他就考中了进士,27岁中乙科第九十七名,任广德军司理参军,开始步入仕途,有了见到皇帝的机会,从此开始了近四十年的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

《范仲淹年谱》记载,公元1052年,积劳成疾的范仲淹病逝于徐州。生于徐州,卒于徐州,六十四年给人生画了一个圈。死讯传开,朝野上下一致哀悼。北宋皇帝宋仁宗哭着读完范仲淹的《遗表》,内心痛惜万分,命辍朝一日,追赠他为吏部尚书,还亲书褒贤之碑,并赐封谥号“文正”,给予范仲淹最高的褒扬。

勤学苦读有妙招的故事3

宋朝以文治国,皇家十分注重文化建设,“开卷有益”这个成语就从宋太宗赵炅而来。

宋仁宗继承祖辈的文化传统,对艺术有极高兴趣,他能书善画,书法造诣尤高,欧阳修的文章中有写:“仁宗万机之暇,无所玩好,惟亲翰墨,而飞白尤为神妙。”

从宋太宗开始,朝廷设经筵,聘请大儒讲学。第一次开讲时,仁宗也非常积极,他手捧经文书卷,面前放一杯茶,像小学生一样端坐听讲。有时候,讲经的老师就一些问题与大家互动,仁宗与大臣们研讨切磋,议论争辩,有时温文尔雅,有时面红耳赤。

冬天,大家在经筵中围炉座谈,气氛热烈,充满浓郁的学术氛围与锐意进取的气象,称得上是当时高端的学术沙龙。

古语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河南知府钱惟演,虽然官品不佳,缺乏政治才能,在官场上投机钻营,但他作为“西昆体”代表人物,具有极佳的词章风华。他因为仕途不顺被贬西京的岁月里,却因为那里结交一批文人雅客而度过惬意时光。

那时候,在西京洛阳,聚集了文中虎谢绛、北宋古文运动的启蒙者尹洙、宋诗开山鼻祖梅尧臣、后来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等八位年轻文人,号称“洛阳八友”。

作为当时的文坛盟主与领导,钱惟演特别爱惜人才。他愿意把这些青年才俊供养起来,并不安排他们繁杂公务,反而让他们任性自在地吃喝游玩,吟诗作赋。

有一次,洛阳八友结伴游嵩山,归途中天降大雪,道路艰难,他们在龙门香山投宿。到了晚上,有车马迎着风雪,从洛阳赶来。原来是钱惟演怕他们几位旅途中感到寂寞无聊,遣人送来美食与歌妓,以此助兴。还让下人传话:既然忽逢大雪,府衙赏并无甚公务,大家安心留在龙门赏雪吧。

遇到钱惟演这样的上司,这些文人骚客游山玩水,风花雪月,好不逍遥自在。

若干年后,欧阳修回去起那段快乐时光,他在诗词中写道:“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年携手处,游遍芳丛。”

欧阳修的青年往事

《宋仁宗与他的帝国精英》的作者认为,欧阳修后来能够成为北宋古文运动的先驱,与他在西京的这段游历不无关系。

名列“千古文章四大家”的欧阳修,是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出身寒微,在他四岁那年,父亲便已去世,从此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

郑氏是大家闺秀,十分看重对孩子的教育,没钱购买纸笔,她就用芦荻当笔,在沙土上教欧阳修读书识字。这段个人经历,后来成为“画荻教子”的典故。

二十二岁那年,欧阳修带上自己的文章拜谒当时的文章大家胥偃,获其赏识,并且被举荐参加国子监考试,两次都名列第一。

二十四岁那年,欧阳修参加殿试,最终只得了区区十四名,这好像不属于他正常水平的发挥。当时的主考官晏殊认为,欧阳修未能夺魁,是因为他锋芒过露,众考官想挫其锐气,促其成才。

在电视剧《清平乐》中,主考官晏殊特意在试卷中设下一个陷阱,借此筛出真才实学的读书人。那么多考生,只有欧阳修一人识破陷阱,因此得晏殊赏识,将他举荐给宋仁宗。

走出考场的欧阳修也是相当自信,在街市闲庭信步。他走进服饰店,要了最贵的一件袍子,还给店家题了“状元袍”三个字。因为他对自己高中状元胸有成竹,志在必得。

当时还在世的刘太后听闻,欧阳修虽然文采斐然,性情却是轻佻浪荡,平日喜欢逛青楼,写艳词,因此对他的印象也就大打折扣。

几位考官与皇帝拟定状元时,晏殊仍然极力推荐欧阳修,宋仁宗看似视若罔闻,钦点了另外一人,将欧阳修排到十四名。一来,磨其锐气,二来,也是对欧阳修的保护。

《宋仁宗与他的帝国精英》中,提及欧阳修的一件风流韵事:

夏日午后,钱惟演在家设宴,邀请洛阳文人名士,一起聚会共饮。大家都按时到达,往日对最积极的欧阳修却姗姗来迟,还随带了一位云鬓散乱的官妓。

钱惟演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质问官妓为何来迟,她笑答说,午睡弄丢了金钗,寻找金钗耗费了时间。钱惟演又问,那为何同欧阳修一道来呢?她答说,欧阳先生帮忙一起找金钗。

众人心领神会,纷纷起哄,要罚欧阳修喝酒。趁着酒兴,欧阳修即兴赋词:“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嫣然是一幅夏日闺趣图。

在钱惟演的宽容与支持下,欧阳修、梅尧臣发起了文坛史上有名的诗文革新运动,一改空洞浮艳的词风。

这是欧阳修的青年往事。

筵席再美,总要离散,为名利与志愿各奔东西。

范仲淹的“划粥割齑”

公元1034年,欧阳修洛阳留守推官任满,被调任馆阁校勘。他回京师的这一年,大宋王朝人事大洗牌拉开帷幕。

有人被罢黜,有人被平反,有人东山再起,升任首相。不论是谁,只要踏上仕途,宦海沉浮,身不由己。

载沉载浮,范仲淹被贬外地两年后,再次被召回京师,在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这也算宋仁宗的识人善用。

范仲淹的生平也是一部传奇。

他是苏州吴县人,父亲范墉原本是吴越王钱俶手下的官员。范仲淹两岁时,父亲便去世。

孤儿寡母,无所依靠,之后改嫁给淄州长山县朱文瀚。从此,范仲淹更名为朱说。

幼年,范仲淹跟随继父的工作调任,颠沛流离,生活颇为艰辛。幸运的是,朱文瀚愿意供他读书,也尊重他的意愿。及至成年,继父去世,范仲淹母子的生活更加困难。

范仲淹在外出游学期间,只从家中携带少量米粮,寄住寺庙,自备锅灶。他为节省粮食和时间,每天晚上一边读书,一边熬粥,等粥熬好,再去睡觉。

第二天,锅里的粥凝结成团,他将之划分四块,早晚各吃两块,勉强充饥。他还从山上采来野菜,切碎加盐搅拌,用来佐粥。

范仲淹这段清苦的读书岁月,后来衍变为一个成语:划粥割齑。

公元1015年,二十六岁的范仲淹进士及第,被授予广德军司参军,从此踏上仕途。

到任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母亲接来侍养,以尽孝心。之后上疏皇帝,请求弃用“朱说”一名。

他为自己取名“范仲淹”,“仲”是族谱辈分,“淹”乃博大精深之意。正所谓人如其名。

得晏殊举荐,范仲淹进入朝廷,成为一名忠诚直臣,不畏权贵,直言上谏。

他向宋仁宗上《百官图》,解说朝中每一位官员的升迁之路,剖析不合程序与暗箱操作导致的后果。

他以赤诚之心,甚至不避越职之嫌,对朝中诸事直言进谏,这也让他一再遭受贬黜,之后又卷入朋党之争。

对于个人荣辱安危,范仲淹从不在意,他的人生境界,融在他的诗文中:“我无一事逮古人,谪官却得神仙境。自可优优乐名教,曾不恓恓吊形影。”

这,便是宋朝三百年间唯此一人的范仲淹。

不论欧阳修,还是范仲淹,他们少年而孤的身世,他们勤学苦读的经历,以及后世敬仰的名声,验证了最朴素的道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方为人上人。就像一联禅诗: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05日 星期日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勤学苦读有妙招的故事简短(勤学苦读有妙招的故事)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76290.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