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画一幅关于党旗的画(春天的故事绘画有党旗)

2023-02-16 23:32:01 技术常识4 小白要懂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7857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20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七一”漫笔|党章·党旗·党徽,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撒野的蚊子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春天的故事绘画有党旗1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党章

每一个字,都是一盏明灯,给我们昭示着希望;每一句话,都是一个航标,给我们指引着方向。

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史诗。挂起万顷烟波,鼓满浩荡长风,冲过炮火硝烟,划开惊涛骇浪,牵着民族命运的根脉,将逝去的每一个日子都排列成了唯美的诗行。

是一幅瑰丽壮阔的画卷。南湖的画舫,井冈的翠竹,延安的宝塔,皑皑的雪山,无垠的草地……那些漫卷婆娑的画面仿佛就是一袭朝霞织就的壮美风景。

是一座坚如磐石的丰碑。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行动之绳,决策之纲,前进之舵,先进性的光芒与日月同辉,铸就了数千万共产党人的金科玉律。

是一曲荡气回肠的乐章。艰辛的革命历程,明确的奋斗目标,完美的基本路线,紧扣时代发展进步的脉搏,用超人的智慧和胆略奏响了改革开放之歌。

翻阅《党章》,明媚的阳光在我们的掌上跳跃闪烁,自指缝间抵达灵魂的家园;重温《党章》,所有的歌声都像花儿一样开放,所有的微笑都载着新生活的美好向往。

党旗

就像那黎明的太阳,在古老东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火红的旗帜上,绣着金色的锤和镰。

火红象征革命,是一种激越,也是一种豪情。先烈的热血染红了你的底色,一路向前,犹如山呼海啸,荡涤着旧世界的尘埃,摧枯拉朽,所向披靡,开辟了崭新的时代,成就了千秋的伟业。

金黄象征光明,是一种成熟,也是一种收获。镰刀锤头迸发出金色的光环,铁锤砸烂旧世界,锻打出了现代的进步和文明,镰刀割去不平等,收获到了民族的兴旺与欢欣。

旗帜代表着一种形象,旗帜代着表一种信仰,旗帜代表着一种力量,旗帜更代表着一个方向。火红的旗帜,浸染了一个时代,书写着华夏儿女的誓言和梦想,昭示着中华民族的豪迈和坚强。

仰望党旗,我仿佛听到了南昌起义的枪声,金沙江畔的号角,天安门城楼的宣告……仰望党旗,我仿佛看到了延安窑洞的灯光,奥运鸟巢的圣火,“神十”飞天的英姿……

面对党旗,我们庄严宣誓,举起的右手的同时,我们也举起了一生的信仰!

党徽

​虔诚地把你佩戴在胸口的左上方,那个最靠近心房的地方。

镰刀原本只为收割成熟的庄稼,铁锤起初只是锻打烧红的铁坯,但真挚的镰与激情的锤一旦紧紧地依偎,便闪烁出生命与力量的光辉,他们共同支撑起了十三亿中华儿女挺直的胸膛,还有,一个民族的脊梁!

你是无产阶级、劳苦大众翻身做主的徽印,你是炎黄子孙心中最美的图腾。镰刀折射出太阳的光芒,金锤撼动着祖国的河山,不朽的党徽,激励着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拓着走向富强、继往开来的梦想。

火红的七月,让我们纵情地为你高歌,让我们深情地为你欢唱——

从胜利逐步走向辉煌,从改革开放到繁荣富强,改革的浪潮迎来了新世纪的曙光,春天的故事唱响了新时代的赞歌,近百年的光辉历程,证明了一条永恒不变的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党徽,你是太阳的使者,你是璀璨的星辰,你把我们生活的路指引,你把我们青春的梦点燃,你把我们心灵的窗照亮……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撒野的蚊子


徐学平,自由撰稿人,喜欢放任自己的文字四处撒野~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春天的故事绘画有党旗2

今天,是全国大中小学生开学第一天,自2008年开始,每年开学都会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仪式感如约而至,那就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开学第一课》。

由中宣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2021年《开学第一课》,将于9月1日晚八点档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央视频同步播出,学习强国、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等多个平台可以在线观看。

  今年《开学第一课》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通过一个又一个真挚动人的故事,抒写了一幅可歌可泣的百年画卷:从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李大钊、毛泽东、陈望道,到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烈士方志敏、蓝蒂裕;从立志用知识建设祖国的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到三代传承为国守边的拉齐尼一家;从践行初心的闽宁第一批移民谢兴昌,到用教育改变大山女孩命运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校长,以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航天员、飞行员、奥运健儿等新时代奋进者群像,无不用榜样的力量激励着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发愤图强。

  九位“七一勋章”获得者从祖国各地为全国中小学生送来了开学寄语,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毛泽东在英文版《共产党宣言》上留下密密麻麻的学习笔记

  2021年《开学第一课》第一篇章以“理想是火,点燃革命热血”为主题,从一本距今已有101年历史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展开故事讲述。正是这本已经微微泛黄,仅有56页的小册子,指引着李大钊、毛泽东、陈望道等早期共产党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更点燃了百年来无数革命志士追求理想与信仰之火。

  曾在多部历史题材电视剧中饰演毛泽东的青年演员侯京健作为主讲人,讲述了《共产党宣言》使青年毛泽东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陪伴他一生的故事。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1954年秋天起,毛泽东同志重新开始学英语,第一个读本就是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都是密密麻麻的阅读笔记。

李宏塔深情讲述祖父的故事,李大钊牺牲后仅给家里留下一块大洋

  “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这是李大钊在105年前的9月1日发表在《新青年》上《青春》一文的内容。

节目中不仅讲述了李大钊用生命捍卫共产主义理想的故事,还特地邀请到李大钊之孙李宏塔、李亚中分享祖父的革命事迹。李大钊生前每月收入有200多块大洋,他却把大部分经费投入到革命事业中,李大钊牺牲后,只给家里留下了一块大洋。李宏塔表示祖父留给他们最珍贵的是精神财富,“我们最大的权力,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作为“七一勋章”获得者,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红色信仰的传承。

把课堂搬上太空,天地共打“巡天太极”

  2021年是中国航天大年,我国航天事业已经进入了“空间站时代”。今年《开学第一课》把课堂搬到了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通过“天地连线”的方式,请天和核心舱中的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为同学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并饶有兴致地示范了一套“巡天太极”。这堂课不仅是为了激发孩子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更是希望培养他们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优良品质。

刘伯明:我们的征途一直是星辰大海

  被网友亲切称为“太空导游”的航天员刘伯明,这次用Vlog的形式,带着同学们漫游空间站,展示他们在太空中的家。太空厨房、热风装置、微波加热装置、一日三餐、饮水系统、冰箱等设施一一展现在同学们眼前。在他的专属空间里有一幅即兴创作的绘画作品“凤凰传奇”,描绘的是他在首次出舱时站在机械臂上看到的渤海湾。接着他把镜头对准舷窗,展现了令孩子们惊叹的一幕。面对这个场景,刘伯明感慨道:“我一飞到这上空,想到有亿万国人在支持着我们,是他们托举我们越飞越高。”

聂海胜:我们把蓝色穿在身上,红色绣在胸口

  聂海胜给孩子们展示了他带到空间站的中国传统乐器笛子,还带来了一幅特别的全家福——全体现役航天员合影。他说:“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行,是我们全体航天员的责任和任务。”此外,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航天员平时如何锻炼强健体魄,聂海胜还带来了一堂有趣的“太空体育课”,三位航天员带领现场的孩子们天地共打“巡天太极”,并寄语广大青少年: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刻苦锻炼。

汤洪波:我们随时披上飞天战袍为国出征

  汤洪波给同学们准备的是两个科学实验,一个是挑战“用筷子喝茶”,还有一个是“种太空红薯”。我们看到了伴随汤洪波从老家一路飞上太空的“爱旅行的小红薯”,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已经发芽。他还邀约同学们一起种红薯,跟太空红薯比比哪个长得快。最后,汤洪波在节目中寄语儿子的同时,也向全国青少年学生送上开学寄语:“人生之路很长,不要因为艰难险阻而放弃梦想。人生需要不断地进步,而未来也总是充满希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相见时,一定都会是更好的自己。”

杨利伟: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除了三位正在执行任务的航天员,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也来到节目现场,除了同学们都读过的《太空一日》,他还回忆了2003年搭乘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时的骄傲与自豪,“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党和国家为我们铺就了‘飞天之路’,十四亿中国人民托起了我们,把我们送入浩瀚的太空。”在节目中,杨利伟倍感自豪地说道:“如今,我国的航天事业已经进入了‘空间站时代’,未来中国空间站也将成为全人类在外太空共同的家。”

华坪女高“开学第一课”收到了一面特殊的国旗

  “我们会用生命来保卫我们的国旗,我们会用生命来保卫我们的祖国!”在今年华坪女高的开学典礼上,张桂梅和学生们面对国旗庄严宣誓。而这面国旗是华坪女高收到的一份特殊的礼物——2008年9月1日在天安门⼴场上升起的国旗。就在这面旗升起的同一天,由张桂梅创办的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开学了。这面具有特殊意义的国旗对张桂梅和孩子们来说珍贵无比。

  张桂梅站在华坪女高的操场上,讲述了一堂既生动又感人的“开学第一课”,而这堂课的题目就是“我的理想”。她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作为老师的“第一课”。当年,全班同学看到她写的黑板字笑成一锅粥,“老师你的字像高射炮”,孩子们的话让张桂梅无地自容,但下课后这群孩子们却追着她说:“老师你行,你真行。我们要老师上课,我们想请老师给我们上课。”看着一双双对老师、对知识渴望的眼睛,张桂梅坚定了当老师的理想,更立志带领孩子们走出大山。

张桂梅:我们女高的学生,会顶起一片天来!

  自2008年建校以来,华坪女高已帮助近 2000 位女孩圆梦大学。她像一束希望之光,照亮了孩子们的追梦人生。如今女高的毕业生,有的当兵驻扎在西藏、有的是在一线的警务人员、有的又回到山区当大学生村官、有的像张桂梅一样,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张桂梅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批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她自豪地说:“我们女高的学生,会顶起一片天来!”

77岁的“孩子”与革命先烈父亲穿越生死的隔空对话

  “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

  这是革命先烈蓝蒂裕在牺牲前给年仅5岁的儿子写下的一段文字。蓝蒂裕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1948年,他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秋,国民党反动派对狱中共产党人进行了最后的疯狂屠杀,蓝蒂裕用尽生命最后的力量给儿子留下了这段字字千钧的嘱托。这一幕,在2021年《开学第一课》的舞台上通过戏剧化演绎的方式,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青年演员真挚、动人地还原出来。

  “亲爱的爸爸,如今遍地的荆棘已被铲除,再也没有满街的狼犬,请你们放心吧,今天的祖国,地更绿,天更蓝。”

  蓝蒂裕烈士之子蓝耕荒看到父亲生前的场景再现,饱含热泪地向父亲和革命先烈们回了一封信。这封跨越了72年的回信,穿越了生与死,更见证了国家的巨变。节目中,蓝蒂裕烈士与他77岁的“孩子”隔空相视,并以一种独特的方式露出了“微笑”。烈士们所期盼的可爱的中国,如今都已成为现实,而我们更要铭记先烈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

康辉两次“穿越时空”,看百年巨变,千年梦圆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通过创新技术手段,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了“穿越时空”的表现手法。

  在节目一开始,主持人康辉就通过一台“时光放映机”穿越到百年前的中国。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今昔场景对比,展现了百年中国的沧桑巨变。当康辉置身于1937年的上海火车南站中时,废墟中硝烟弥漫,婴儿的啼哭仿佛就在耳边。但伴随着一列列高铁列车呼啸而过,我们又瞬间置身于新时代,共同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百年穿越”之后,康辉化身“小康”再次穿越两千多年,和课代表彭友馨一起走进一个汉代学堂,探寻“小康”一词在文献记载中的最早出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经·大雅·民劳》)他们在与古代学者和学童们的时空对话中了解了古人的“小康理想”,更向古人描述了如今涵盖富足的生活、繁荣的文化、健全的法制、绿水青山的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小康内涵。节目展现了当今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在时间的纵向打通、场景的横向勾连中,让同学们切身体验到一个更加立体、难忘的课堂。

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

  拉齐尼·巴依卡是红其拉甫执勤点的护边员。2021年1月4日,他为了救落入冰窟的儿童而英勇牺牲。当人们把拉齐尼从冰冷的湖水中抬出来时,他的手仍保持着托举的姿势,这是英雄留给世界最后的定格。如今,英雄长眠在帕米尔高原,守护着他魂牵梦绕的边防线。

  2021年《开学第一课》中,“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的儿女,14岁的都尔汗·拉齐尼和12岁的拉迪尔·拉齐尼来到了现场。当女儿都尔汗看到父亲生前的影像时,哽咽地说:“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军医!” “回到红其拉甫,守护我们的家,守护我们的祖国!”12岁的拉迪尔也掷地有声地承诺:“爸爸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考上大学,长大当兵,退伍后当一名优秀的护边员。”为国守边,是拉齐尼一家三代人守护了72年的共同理想。这个理想也将继续传承下去,因为他们心中时刻铭记着一句话:“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

从小孤儿到大科学家,彭士禄:我心中永远属姓“百家姓”

  革命先烈彭湃之子彭士禄曾自谦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这两件事,每一件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在为百姓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从核潜艇到核电站,彭士禄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前人未曾走过的路,因此他也被称为是中国核动力领域的“拓荒牛”。然而这位核动力领域的大科学家,却有一个颠沛流离的童年。小小年纪就成为孤儿的他,曾经是国民党反动派悬赏的通缉犯,在逃难途中被几十位百姓自发保护起来,当过放牛娃、干过绣花工,甚至还做过小乞丐。这样一个小孤儿,是怎么成为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在《2021开学第一课》的舞台上,彭士禄的女儿彭洁与同学们分享了父亲彭士禄从“小孤儿”成长为“大科学家”的故事。

  节目现场,彭洁还将带来一份珍藏多年的手稿,里面短短几十个字,既是彭士禄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总括,也传递出他对祖国的赤诚,对人民的感恩。其中写道:坎坷的童年经历,磨练了我不怕困难艰险的性格,几十位“母亲”给我的爱抚,感染了我热爱百姓的本能。父母把家产无私分给了农民,直至不惜生命,给了我要为人民、为祖国奉献一切的热血。延安圣地培育了我自力更生、艰苦拼搏、直率坦诚的习性。总之,我虽姓“彭”,但心中永远属姓“百家姓”。

跨越25年的闽宁山海情,让干沙滩变成了绿油油的金沙滩

  “看到闽宁的第一眼,我就形容这里是‘天空无飞鸟,地面不长草,沙滩无人烟,风吹沙砾跑’。”闽宁第一批移民谢兴昌谈到家乡的发展变化,脸上洋溢着幸福与自豪,“经过西海固移民群众勤劳致富双手的改造,把过去一眼望不到头的一个干沙滩,建设成今天绿树成荫、葡萄万顷、百姓富裕、市场繁荣的一个绿油油的金沙滩。”闽宁的发展、西海固的蜕变,可以说是奇迹。这个奇迹得益于宁夏人民水滴石穿的韧劲,也得益于福建人民二十多年的守望相助。

  25年来,怀着同样的理想与信念,福建与宁夏两地的山海情义从未间断,11批180余名福建挂职干部接续奋斗,2000余名支教支医支农工作队员、院士专家、志愿者与当地人民一起洒下汗水、种下希望,共同迈向小康新生活。

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从1999年至今,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共派出323名队员,在贫瘠的西海固地区持续不断地进行着“智志双扶”的接力,用知识守护着孩子们的理想。20多年前,当地因为办学条件紧张,晚自习之后就断电了,学生们需要点蜡烛学习,许多孩子甚至会借着教师宿舍的灯光读书。第一届支教团的张秀丽老师回忆起当时的画面,依然眼含热泪。而如今,西海固的自然环境和教学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节目中,撒贝宁与厦门、闽宁两地同时连线,三地共同演唱了一首《歌声与微笑》,继续传递这份延续23年的帮扶情谊和爱心接力棒。

何晓莉:时刻准备,听党召唤!

  在今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飞行员驾驶十架歼-10战机组成“71”的队形,飞越天安门上空,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向党的百年华诞致敬。《开学第一课》邀请到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飞行一大队副大队长何晓莉,为大家讲述她在7月1日这一天驾驶战机飞越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的经历。谈到自己的理想和经历,何晓莉始终铭记着自己“作为一名飞行员,时刻准备着听党召唤”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巩立姣:只要祖国需要我,我就会一直练下去!

杨倩:永远不要小看自己的付出!

  在这个夏天,追逐梦想的还有一群中国年轻人。他们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他们就是中国的奥运健儿。

《开学第一课》通过云连线的方式,把奥运健儿请到节目中:以9秒83刷新男子100米亚洲纪录的苏炳添,东京奥运会女子铅球冠军巩立姣,东京奥运会首金得主杨倩,东京奥运会竞技体操男子全能亚军肖若腾,以及“00后”奥运健儿陈芋汐、张家齐、孙颖莎等,他们生动地讲述了梦想的力量,为同学们送上真挚朴实的开学寄语。

曾写下《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的她,如今成为了奥运冠军

  在新一代的奥运健儿中,许多曾经也是《开学第一课》的忠实观众。2015年,10岁的陈芋汐观看了《开学第一课》之后深受鼓舞,写下了一篇观后感:“不朽的英雄是我学习的榜样,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向着我的目标努力、勇敢地前进。”那一期《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的主题以及贯穿其中的爱国、勇敢、团结和自强等中华传统美德深深扎根在陈芋汐心中。不论是面对运动还是学习,陈芋汐都坚定不移地将这些美德牢记于心并付诸于实践,终于在2021年东京奥运赛场上实现了为国争光的理想。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让我们相约2021年《开学第一课》,一起追寻百年光辉足迹,聆听那些关于理想的故事,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春天的故事绘画有党旗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为平山县曹火星纪念馆远眺。 崔志林摄

今年春天,我们驱车从西柏坡南行,不久即见到曹火星纪念馆静静伫立。这座肃静朴素的建筑,坐落于岗南水库大坝半坡,身后是千顷碧波。纪念馆东望着流淌不息的滹沱河,静静地注视着孕育了曹火星这位优秀音乐家的小村庄——河北省平山县西岗南村。

此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铿锵的旋律,一遍遍地在纪念馆小广场上响起。我的思绪跟随着馆内展出的文物和图片,穿越近百年的时光,走进了那片战火烽烟之中。

从纪念馆出来后,我们走进小村寻觅:曹火星童年的足迹,藏在怎样的一方水土里?理想的萌芽,是何时根植于他的心底?那首永恒的旋律,又是如何在他滚烫的笔尖喷涌而出……

走过街巷,古朴的门楼还在,沧桑的泥墙还在。村支书辗转找来钥匙,我们因此得以踏进曹火星故居的小小庭院。木房梁,花格窗,叠映出百年前的情景。

1924年10月18日,一个瘦弱的男孩出生在河北省平山县西岗南村。父亲曹清廉简朴和善,经营着一个较为富裕的大家庭。曹清廉给这个孩子取名曹峙,字文山。

小曹峙聪明好学,在音乐课上他还学会了识简谱,对老师使用的一架风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1937年,他继续求学的梦被炮火击碎。小曹峙和家人目睹了日军铁蹄过处的家园一片狼藉。但同时他也看到,逆流勇进的八路军“战地救亡团”在一个月里组建起“平山团”,一千七百多名农家子弟参军入伍,慷慨奔赴抗日战场。

一个声音在小曹峙的心底呐喊着——“要抗日!要救国!坚决不做亡国奴!”十三岁的他通过同学介绍,当上了村里青年救国会主任。这个小小少年带领几位青年,为八路军捐款捐物,在村里做参军动员。

1938年大年初二,小曹峙离开家中,后加入平山县“铁血剧社”。在平山团的组建过程中,人们认识到文艺宣传的巨大作用。在平山县委书记王昭倡议下,县里以“铁血抗战”精神为宗旨成立了剧社。一些青年知识分子自编自演节目,展开宣传。剧社社员纷纷改名,以示坚强的意志和不怕牺牲的决心。小曹峙改名“火星”,暗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

初夏的一天,冀西重镇洪子店恰逢大集,乡亲们云集戏楼下,来看铁血剧社的演出。只听一个脆生生的女声从幕后唱出:“自从去年七月间啊,鬼子就把沙岭占,临近的百姓遭了殃啊,家家户户那个泪涟涟,侵略者好凶残!反对封建家庭的束缚,一心抗战我把军参。”等那位“女子”走到台前,老乡们一看顿时不解:“没听说剧社里有坤角儿,哪里来的女演员啊?”

可演员的长头发确实是真的。原来,曹火星为了演出,特地留起了长发。一时间,老百姓被这出新编戏和“女主演”深深吸引,宣传效果出乎意料。曹火星也一唱成名。

铁血剧社成立之初,曹火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教大家识谱,演唱抗日歌曲。后来,他将旧曲填新词,把民歌小调改为抗日歌曲。随着演出的增多,这种方法显然已不够用,曹火星非常希望自己能创作歌曲。

1939年,曹火星偶然在旧书摊买到一本《和声学》,他如获至宝,开始自学,由此简单掌握了一些乐理知识。正在他苦于无处求学时,一支来自延安的文化部队——“华北联合大学”,跋山涉水来到了平山县。

1940年初,平山县派铁血剧社全体成员到华北联合大学学习。曹火星选择了作曲专业。他利用一切时间,抄教材,抄音乐杂志;学理论,特别是毛泽东同志的文章。终于要作曲了,他脑中浮现出平山团上战场的情景……好,就写平山团!《上战场》几乎是一挥而就,曲调昂扬、奋进。

曹火星拿着稿子,忐忑不安地去找老师卢肃。卢肃看了,只改了一个音符。曹火星再次唱时,发现大不一样!从那以后,他更加慎重地对待每一个音符。

八个月后,曹火星从华北联合大学结业,继续投入抗战宣传。没有舞台,他们创作出“活报剧”,天做幕布,地为舞台,赶集的老乡就是群众演员。

在晋察冀边区艺术节上,当看到华北联大文工团、西北战地服务团用小提琴演奏时,曹火星羡慕极了。全凭记忆和想象,经过反复打磨,他竟然也制造出了一把“真正的小提琴”。我们的文艺战士,不等不靠不要,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愣是制造出抗日宣传的“洋乐器”。

那时候,曹火星背上两颗手榴弹,报名到敌占区去做宣传。他在敌占区发传单,还曾被困山中,差点牺牲。但他一点儿都不畏惧,不断积累着斗争的经验。

艰险压不倒曹火星他们,但思想的困惑有时却束缚着他们。当时,边区一台台“洋大戏”上演。曹火星他们没见过沙发,没用过电灯,更演不了外国戏,因此产生了悲观情绪,有的人甚至想退出剧社。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在讲话精神的鼓舞下,曹火星他们思想上的疙瘩终于解开了,为人民创作的信心更加坚定了。

曹火星在回忆录里提到:“……儿童团、青救会、民兵连、妇救会,处处是歌的海洋。开大会、搞生产,都互相拉歌,进行比赛,用抗战歌曲开路。这激动人心的场面,促进了我写歌的愿望,创作出《向敌人进攻》《春天里暖洋洋》等歌曲,鼓舞了我的劲头。”

著名作家周而复在《晋察冀行》中提到:铁血剧社和周巍峙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在短短的两年间,为边区训练了四千五百二十四名学员……仅仅在平山县,五百多个村庄里有剧团、秧歌队、霸王鞭队,真正让文艺成为“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

1943年春天,面对鲜红的党旗,曹火星激情澎湃宣誓入党。那时他还不知道,父亲已在“岗南惨案”中遇难。

秋天,曹火星被派到房山县堂上村参加村里的减租减息运动。他和两名同志翻山越岭,终于到达美丽的霞云岭上。曹火星他们和村干部接头之后,迅速投入工作,教当地群众唱歌、打霸王鞭,积极发动群众。

当时,曹火星他们用民间小调填词作曲,为适合打霸王鞭创作了一组歌曲,宣传党的抗日和减租减息政策。但是总觉得歌的力度不够。曹火星决定再写一首能高度凸显主题的歌。

那一年8月,《解放日报》发表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与国民党反动派针锋相对进行斗争。

沉沉群山,寂寂深夜。曹火星端坐在小木桌前凝想。灵感突至,他拿起了笔,文字如滚落的珠玑一般落到纸上……

歌词写完,曹火星长长吁了一口气,拨亮灯花,接着反复默读。创作的激情,鼓舞着他马上谱曲。民间小调、戏曲曲调接续涌来,眼前浮现出孩子们打起霸王鞭行进演唱的情景。对,要明快、流畅,节奏要整齐。根据感情的需要,他把前面的旋律进行了重新安排。最后,是几个连续的、慷慨上扬的高音音符……那一刻,他终于谱出了蓄积于心的声音。

接着,村里儿童团团员学唱了这首歌,之后逐渐在各个剧团传唱。两年后,《晋察冀日报》发表了这首歌,从此,它在各个边区广泛传唱开来。

曹火星曾这样写道:“抗日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抗战,搞民主建设,使人民当家做主,搞土改发展生产,给人民改善生活……这些活生生的事实是我亲眼所见……党和人民同生死、共患难,人民群众为抗战送儿、送夫参军,支援前线流血牺牲……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坚持抗战的局面;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广大的人民群众就不可能翻身解放做主人;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创建一个崭新的中国,这个道理要让广大群众明白……我讲了真理,说了实话,写了实情,反映了人民的心声。”

这首歌创作之初,曲谱是适合边唱边跳的形式,后来因主要是演唱,于是进行了修改,以更加适合广大群众的演唱习惯。歌中“抗战六年多”的歌词,最后固定在抗战胜利之时——“抗战八年多”。

这首歌最初的版本和后来广为传唱的版本差一个“新”字。根据党史专家记述,一天毛主席听见女儿李讷在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立即纠正说:没有共产党的时候,中国早就有了,应当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后来,这首歌便改了过来,并传唱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曹火星曾任天津音乐团副团长、天津市文化局局长、天津市文联副主席、天津市音乐家协会主席等职务,为天津文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也因此变得格外繁忙起来,自己的专业创作不得不利用业余时间来进行。

冬天,大雪纷飞的路上,自行车的链子掉了,曹火星推着车奔跑,他怕耽误了去中央音乐学院旁听课程。他太需要系统学习音乐知识,要利用一切机会去进修。夏天,大女儿曹红雯半夜醒来时,常常看见父亲在遮盖的灯光下奋笔疾书;天气太热,父亲就把脚泡在凉水盆里。办公室里,同事们看见他在工作之余,悄悄拉开办公桌的抽屉,在纸上写着、改着一个个音符……

晚年,双眼几乎失明、躺在病床上的他,依然坚持创作。他的老战友们都说:“曹火星是一个端着冲锋枪的战士,又是一个身负重荷、精疲力竭却非要走向目标的跋涉者。”

1999年,生命垂危之际的曹火星,还在为澳门回归祖国谱写歌曲。他说:“假如我的作品能为祖国的建设起到一滴水的作用,这将是我的最大的幸福和愉快。”

这位战士,这位跋涉者,一生都默默地过着清贫的生活。

曹红雯记忆最深刻的,是父亲的能凑合和“抠门”。曹火星没有任何嗜好,身上的衣服补丁摞补丁。三年困难时期,有人拿粮票换鸡蛋补身体,他却不那样做。孩子们饿得哭,晚上睡不着,他就讲战争年代吃野菜、刮树皮的故事,却把省下的粮票接济他人。他任天津音乐团副团长时,主动提出不参加分房,一家六口住三十平方米的房子,没有暖气,一住就是十几年。别人不理解,他却说,这比战争年代强多了,只要有能创作的地方就行。

后来,按照政策,组织上发给曹火星六千元的生活补助费,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和他患难与共的妻子齐玉珍身体不好,多么需要这笔钱补养一下身体呀。他的三弟身体有病,从平山老家赶来,也希望用这笔钱治病。但是,曹火星和妻子最终商量,国家百废待兴,更需要钱,组织上给的这个钱不能要,于是全部交了党费。他从工资中挤出钱,给三弟看了病。

他是真正淡泊名利的音乐家。曹火星的二女儿曹红怡曾这样记述:“小时候,我不知道这首歌是父亲写的,直到上学看到音乐课本时才知道。”

著名演员田华在晋察冀边区工作多年,和曹火星一起合作演出过,无数次演唱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但田华却不知这首歌是曹火星创作的。很多年之后,田华问曹火星为什么不早告诉她。曹火星回答:“我们是党的文艺战士,写歌、作曲、搞创作都是我们的职业,至于那支歌,重要的是演唱,并不是为了知道是谁创作的。”

曹火星将自己的生命凝结成一千六百多首歌曲和多部歌舞剧,默默地把这笔财富放进中国音乐宝库中,然后悄然离开。曲由心生,心声化曲,就已经足够。

斯人远去,音韵长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一直飘荡在亿万人民的心中。2011年,中央电视台播出十集电视文艺专题片《放歌九十年》,这首歌名列第一集第一首;2015年,数十万网民评选的“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这首歌得票数位列第二,仅次于国歌;2019年,这首歌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今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祖国大江南北处处传来这首歌的旋律,人民群众洪亮地唱响心中的声音。

如今,在这首歌的诞生地,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还修建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以图文展示、多媒体呈现、歌曲链接等多种方式,向人们介绍着这首经典歌曲。

著名音乐家周巍峙说:“他(曹火星)用音乐鼓舞人民前进,人民喜爱他的歌曲。”在著名诗人贺敬之看来:“曹火星同志是闪耀在中华音乐史上的人民之星。”

歌声为证,歌声致敬。人民的艺术家将被人民永远铭记。《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18日 08 版)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05日 星期日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画一幅关于党旗的画(春天的故事绘画有党旗)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72717.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