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魏书的故事(魏碑的小故事有哪些)

2023-02-16 23:30:01 技术常识4 详细解答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4739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2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原创组诗 通远门:故事一点一滴渗进砖石,渗进粗粝的墙体,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书香重庆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魏碑的小故事有哪些1

* 书香原创栏目 | 第17期

* 本期关键词 | 通远门 故事 记忆

通远门(五首)

文/赖永勤

(一)故事

这些故事适合在史书里生长

适合用竖排的线装书,和

繁体的魏碑

故事骨骼粗壮

血液充沛,一点一滴

渗进砖石,渗进

粗粝的墙体

沿老树的根系

它一毫毫地,往

城墙的基座延伸

已经延伸了六百多年

城墙斑驳处

刀光剑影,血肉模糊

那些裂缝,依然封不住

战马嘶鸣,杀声震天

这些生长在史书里的故事

这些掩埋在老城墙深处的故事

只有开始

没有结束……

(二)鸟笼

蟋蟀失眠

老城墙根失眠

城垛的灯

陪了一整夜

一只鸟笼,一只

传了六代人的鸟笼

穿过城门

登上城楼

“雀妹儿,雀妹儿……”

提笼人咳嗽

不停地咳嗽

雀鸟苏醒

鸟笼苏醒

一道清亮的弧线

从鸟笼飞出……

(三)茶盏

昨夜的长谈还余兴未了

今天又聚在一起

头挨着头,肩靠着肩相互问好,道安!

坚固的炮台

又看见了,这帮

亲热的铁哥们

漂浮的嫩芽

在水面打着漩儿

我嗅到了日子的芬芳

谁的纤纤小手

把田间的三月

把清明的气味

带到了这里

烧水的铁壶很旧

茶盏很旧

话题总是很老

翻来覆去

重复又重复

墙上的日历是新的

不知谁在翻动

每天的日历

(四)门环

还这么固执

还在等待,尽管

等待遥遥无期

没有承诺的期许

格外漫长,时光

也有些许无奈

轻扣门环

你已锈蚀斑斑

那些日子

也已模糊不清

只是那个微醉的夜晚

一双掀动轿帘的手

让你富有金属质感的声音

在深巷回荡

那个夜晚

让人久久难忘

令人刻骨铭心

(五)石屋

你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以这条小巷命名

青瓦屋顶

条石堆砌

屋顶长着衰草

墙角苔藓斑斑

说起你的家世

总是闪烁其词

语焉不详,连

文字也有些暧昧

你总爱在阳光下

惺忪着双眼

一副迷盹的模样

下雨的日子,老远

就能够听到你的声音

你和雨点接吻的声音

我们相约

在月夜里彻夜长谈

你为我敞开心扉

“来,请把手伸给我!”

那手有点凉

还有些湿润

月光下,我却

总听不到你的声音

看不清你的模样

- END -

征稿启事

书香重庆微信投稿平台欢迎不违反相关政策、法规的散文、诗歌、随笔和小小说,字数控制在3000字内为宜,与重庆相关的更好。根据题材内容每周五推出(原创栏目)一期。一经采用,将奉上微薄稿酬以示感谢。欢迎投稿。

建设书香重庆,共享书香生活

重庆市全民阅读公益平台

书香重庆网

长按二维码 即可关注

原创投稿:1752618213@qq.com

联系电话:023—63066273

魏碑的小故事有哪些2

城 墙

作者:赖永勤

这些故事适合在史书里生长

适合用竖排的线装书,和

繁体的魏碑

故事骨骼粗壮

血液充沛,一点一滴

渗进砖石,渗进

粗砺的墙体

沿老树的根系

它一毫毫地,往

城墙的基座延伸

已经延伸了六百多年

城墙斑驳处

刀光剑影,热血喷涌

那些裂缝,依然封不住

战马嘶鸣,杀声震天

这些生长在史书里的故事

这些掩埋在老城墙深处的故事

可待追忆……

【作者简介】

赖永勤,国家一级文学编辑,全国百优广播电视理论人才,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重庆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文化委、重庆广播电视总台(集团)节目评审专家。

【朗诵简介】

孙川,重庆经济广播主持人,一级播音员,先后多次荣获,中广联合会广播创优一等奖,重庆新闻奖一等奖,重庆影视奖一等奖。

来源:四季诵读(songdu365)

魏碑的小故事有哪些3

前言

北魏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书法体系,对当时的隋和唐楷书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魏碑书法艺术是中原文化与鲜卑文化的融合的结晶。魏碑的出现,既体现了外族文化的巨大冲击力,也体现了中原文化的巨大融合力。魏碑是汉隶的变异,是唐楷的雏形。既有篆隶古朴厚重的气息,又有楷书的体势和面目。学习魏碑,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魏碑书法比起严谨的唐楷来说,多了些许趣味性。故,魏碑的临摹对书法学习意义重大。由于疫情,前几周的课程都是在线上进行。尽管如此,张淑政老师用严谨态度和悉心的教导,也让我们了解到了魏碑之美。五周虽短,但收获丰足。 现呈上本班同学的结课作品,请各位师友欣赏,指正。

————辛丑孟冬凯扬写于中州

指导老师:张淑政

张淑政,博士,郑州大学书法学院专职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楷书研究所副所长,郑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两项,参编《书法的故事》、《书法欣赏》、《高等书法教育楷书教材》三部,发表高校书法教育、中国书法史和域外书法研究方向论文数篇,参与中外书法展十余次。

学习与感悟

陈琳琳在刚刚接触这门课之前,我对魏碑的理解是很浅薄的,只觉得大部分魏碑范本非名家所出,并不是书源正统,后来在张老师的讲解下,我了解到,魏碑笔法亦是魏晋笔法的反映,刀笔之间的转换更是颇有意思,魏碑书法风格多样,或天真烂漫,或高古典雅,或雄奇大气。 在临习了两周的《张猛龙碑》之后,我对魏碑风格的楷书有了兴趣,尝试了一些小墓志风格的魏碑,比如《高湛墓志》《元桢墓志》等等。此前,我没有接触过魏碑,总想着做出“拙”“奇”“锋”的感觉,反而失去了用笔的意味,吾师言:“取法有道。”我有所领悟,于是不再刻意点画,而是在字法靠帖的理念下,寻找魏碑的用笔规律。在后两周,我着力于《石门铭》《郑羲下碑》等大字魏碑,希望在其中能体会大字魏碑线条的苍劲古茂。于结课之际,我选择了临摹《高湛墓志》《元桢墓志》作为结课作业,虽无可观之处,却也是近一个月来的习书体会。 这几周课都在线上进行,我虽在家中,身边却有志同道合的知交督促我学习,给予我启发,我并没有懈怠对技法的打磨。感谢张老师的教导,让我对魏碑书法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对书法的字形结构有了新的体会,这一个月来的宝贵学习经历将让我终生受益。

临摹《元桢墓志铭》 魏碑立轴 180cm×97cm

临摹《东魏高湛墓志》 魏碑册页 23cm×35cm18页

慈吉贝魏晋风流,萧散自然。受疫情影响,我们线上进行了魏碑临摹课程,首先感谢张淑政老师五周的指导,受益良多。本次结课,我主要临摹了《李璧墓志》与《张猛龙墓志》。《李璧墓志》雄强茂密,用笔以方笔为主,富有意态与自然之感,为魏碑中的经典之作。我采用了册页的形式,制作时间较长,花费的精力较多。“正法虬已开欧虞之门户”的 《张猛龙墓志》为大字书写,体势较为鲜明,奇正相生,但我在书写过程中仍存在气力不足,势态平匀等问题。“放不开”是长久以来束缚我的问题,希望未来可以通过深入的学习逐渐挣脱。资质尚浅,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临摹《张猛龙墓志》 六尺整张 180cm×97cm

临摹《李璧墓志》魏碑册页 32cm×45cm 21页

邓辉琼在魏碑临摹的学习中,我对魏碑有了进一步了解。魏碑有许多种不同的风格,在我一贯的印象中接触的魏碑多以粗犷风格为主,但在张淑政老师的教学中,我看到了很多魏碑秀美的地方。非常感谢张淑政老师的教导,让我领略了许多不同的魏碑风格。

临摹《元倪墓志》180*64cm

临摹《张猛龙碑》248*69cm

邓彦龙魏碑历史,千年之久,几经拓磨风化,残破缺失,无不所在,因此,临习魏碑需积极寻绎,加强探索。 康有为曾说过,魏碑有十美: 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跃,点画俊厚,意态奇异,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骨肉丰美”。习碑不同于帖,需透过刀锋看笔锋,理性对待残缺处,不可不假思索而照猫画虎,斤斤于点画,应从中取其意,悟其趣。魏碑往往易达其形,难求质感。轻重相协,方圆相参,巧用巧拙,正斜倚靠以达其体态,使之雄强而不失温婉,安稳而不失灵动,厚拙而不失轻巧,以此为基,勤加练习,方能入帖。然,临以创为目标,创以临为根本,后期临摹,非挪抄描摹而已,应注重临创思维转换,在临中加入创作元素并使其协调统一,含创作以内,试图制造矛盾,又能使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方达其义。书中不尽以美为上,些许差错或可起画龙点睛之意,故作书需自然淳朴,不做雕饰。 书途漫漫,吾当以其为乐,嗜古尚法,精进求索。

临摹《张猛龙碑》 98*180cm

临摹《石门铭》 98*180cm

丁宁宇 魏碑,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习魏碑,领略摩崖古意,雄浑风貌。在张老师教导下,感受到了魏碑魅力。转眼大二,学书之路应有改变,此次魏碑临摹选择《元桢墓志》,大字《石门铭》各一副,大字乃全新尝试,以求突破自我。望指正!

节临《元桢墓志》100cm*180cm

节临《石门铭》98cm*170cm

郭昊對於魏碑的我們要先清理一下清人碑派的一些觀念。然後再學習並且臨摹。清朝隸書的熱潮激發了碑派的出現。碑派本身要想獲得成功就需要再觀念和技法上形成自己一整套的體系來突破帖學已有的存在。對於取法問題,康有为提出過「魏碑無不佳者,雖窮鄉兒女造像」,乍一聽很浪漫,魏碑無不佳者認為魏碑沒有不好的並且他對《鄭長猷造像記》評價很高,但是其中不乏一些寫錯,刻錯的字,如果我們讓北朝時期的人看,或者用他們的眼光來審視,效果會與康有為的想法恰恰相反,當然今人認為的趣味性和所謂的藝術性另當別論,他們可以作為我們的藝術養料,但不能作為主體來寫。大多數人臨摹的取法對象首先就搞錯了而且有些人為了“實臨”,或者有可能他就沒考慮過文字,對著原帖照搬,這是深受錯誤思想毒害。當然碑派是有真正的大家走出來的。不論是帖學還是碑學,筆法是最核心的。對於魏碑碑刻作品,要做到「透過刀鋒看筆鋒」。用筆決定了點化的形態和動感,點化是一個字最基本的,點化並不是單一的表現,通過變化及其內在的運動帶動起了整個字,內在炁的流動,影響著臻妙的字勢,不論晉楷、魏楷、唐楷都能適用。

节临《石门铭》六尺四条屏48*180cm

侯琬婧 在魏碑的学习过程中,张老师先是带我们学习了被誉为魏碑第一的《张猛龙清颂碑》。碑文书法用笔方圆并用,结字长方,笔画虽属横平竖直,但不乏变化,自然合度,妍丽多姿。因为书写者每个人的感受力、表现力不同,在魏碑的书写中也会呈现出千人千面的书写状态,这都是根据每个人对魏碑的理解来书写的。此次结课作业我选择了《元珽妻穆玉容墓志》和《始平公造像》,虽无可观之处,但尝试大字也是一种突破。感谢张淑政老师的指导。

临摹《元珽妻穆玉容墓志》 63*180cm

节临《始平公造像》98*180cm

黄炳堃对于魏碑,前人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概括,这足见其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而作为过渡性字体,它所蕴含的“不成熟因子”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古拙天真的艺术宝库。 在学习魏碑的过程中,我以《张玄墓志》和《张猛龙碑》为切入点去寻觅北朝俊逸烂漫之气象,感受鲜卑雄武强悍之品格。虽然在气韵、力度、雅意等方面这两块碑刻皆不够相似,但个人认为它们都以刚柔相济、大巧若拙的面貌展现了“胡”与“汉”在文学艺术上的融合发展。我在临习时,力求表现字形的开合变化和用笔的方圆结合以展现原碑刻中雄阔豪迈的艺术境界与道法自然的审美理念。 为使笔法丰富、字法严谨,我未拘泥于北魏刻石,而本之汉隶以求其质、本之伯施以求其恒、本之子贞以求其变。非曰能之,愿学焉。

临摹《张玄墓志》60*180cm

临摹《张猛龙碑》72*180cm

黄梓健“篆籀气”向来被历代目光敏锐的书家、书论家所重视,成为他们品评书法作品高低、雅俗的一个重要标尺。《石门铭》属楷书,却多体兼容,审美内涵极其丰富。从点画线条这一层面来说,篆籀气息应是其多体兼容的主要特征,以内擫紧勒之笔加提按起伏率意挥洒,用笔裹锋为主,正心着纸,明疾暗涩,明行暗留,浑劲中透着苍茫,雄厚凝涩中又不失流动婉通,既有篆籀高古境界,又具有新的时代风貌,“古意”加新意,风韵独特。

临摹《石门铭》180*180cm

李丹《李璧墓志》书法雄强朴茂,独树一帜。杨震方《碑帖叙录》评曰:书法峭劲,极似《张猛龙碑》。在临写过程中,我被它丰富的线条变化和奇崛的造型结构深深吸引。魏碑相较于唐楷来说是不受拘束的。因为它的无规则性也让我在临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多的迸发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解。魏碑中夸张的字形,丰富的线条变化都能对我日后的楷书创作乃至行草书创作提供灵感。对于魏碑的学习绝不能仅限于这短短几周的时间,未来还要不断加深对魏碑的理解,努力创作出好的作品。

《李璧墓志》180cm* 69cm

临摹《郑文公碑》180cm*96cm

李航为期五周的魏碑学习结束了,首先要感谢张淑政老师的教学,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张老师都会耐心的指导我们每一位同学,这次魏碑的学习让我加深了对魏碑的理解,虽然结课作品有些遗憾,但是此次课程还是有很多收获。同时,我也会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水平。

临摹《孟敬训墓志》170cm*90cm

临摹《始平公造像记》180cm*97cm

李垣丰在为期几周的魏碑临摹学习中,经过张老师的悉心教导,使我对魏晋时期的楷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魏碑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为最精,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此时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书法体系,钟致帅称魏碑“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魏碑风格多样,朴拙险峻,舒畅流丽。我认为魏碑在临习时要注意线条的书写性,不要拘泥于贴上的一笔一划,重在性情的挥发。在今后的学书过程中,我会继续秉持这样的学习观念。

临摹 《张猛龙碑》98*180cm

临摹《李璧墓志》98*180cm

刘燕歌魏碑结构的艺术特点,就是重动态,重自然,重意象。自然方能酣畅淋漓,有奇异天成之趣,也正是因此,北魏石刻往往焕发着古朴、雄强、新奇的神采,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魏碑方笔重力度,圆笔则重内涵。魏碑字的方笔、圆笔笔法是辩证的笔法关系,有它形态对立的一面,又有它相互依存的一面,是转露为藏,破方为圆的变化关系。方笔主顿,顿中有提;圆笔主提,提中有顿。写魏碑虽书古人却又易不同于古人,独具面目,同样地,书古而不拘泥于古应成为我们学书者的一个目标。

临摹《张玄墓志》 97*180cm

临摹《元倪墓志》 97*180cm

吕佳璇康有为曾言魏碑有“十美”:一日魄力雄强,二日气象浑穆,三日笔法跳跃,四日点画俊厚,五日意态奇异,六日精神飞动,七日兴趣酣足,八日骨法洞达,九日结构天成,十日血肉丰美。魏碑风格多样,朴拙险峻,舒畅流丽。极有名的如《郑文公碑》、《张猛龙碑》、《高贞碑》《元桢墓志》及《张玄墓志》,魏碑上承汉隶传统,下启唐楷新风,为现代汉字的结体、笔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几周对魏碑的临摹,我深刻的理解到我们不能对原碑刻意的模仿和简单的复制,而是要融入自己的理解,体现出自己的创造。此次跟随张老师学习,收获还是很多的,比起之前也进步了不少,但作业还是多有不足,以后我也会更加努力的去学习和体会。

临摹《元珽妻穆玉容墓志》88*180cm

临摹《张猛龙碑》 98*180cm

罗朝鲜经过了五周的学习时间呢,让我对魏碑的学习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以前主要较多地临习帖学,对魏碑的学习较少甚至可以说是没接解触过那么这一次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我大胆地临习了《元瑛墓志》和《元桢墓志》,那么前者为小字,后者在老师的鼓励下我把《元桢墓志》写大,让我也领略了不一样的艺术效果和视觉盛宴,对这种楷书风格又多了一份喜爱。停课不停学,魏碑学习还仍需往下不断探索和挖掘。

临摹《元瑛墓志》45*180cm

临摹《元桢墓志》90*180cm

牛凯扬魏碑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它以率真的用笔,精妙的技法,奇异的造型,雄强的气势,显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 课程短暂,不足之处还很多。魏碑的美还在等着我去探索,去发现。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学书永无止境。

临摹《元倪墓志》96*180cm

临摹《石门铭》48*180cm四条屏

牛晓一这段时间的魏碑学习让我对书法的峭劲之美有了更深的感触。我主要学习了《张猛龙碑》和《李壁墓志》,《张猛龙碑》从碑额开始就深深的吸引着我,正文字里行间透露着沉着大气。字形险绝竣逸,又浑穆雍容;既奇趣灵动,又古朴典雅。通于齐整中求庄和,庄和中求变化,自然流畅,逸气横生。《李壁墓志》与《张猛龙碑》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其又更加的洒脱空灵。魏碑的学习使我在线条的圆厚古拙上更进一步,在线条起收笔的方圆变化上也有了新的体会。这次的魏碑学习我受益很多,我也会继续对魏碑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临摹《李壁墓志》97*180cm

临摹《张猛龙碑》97*180cm

韦春英 几周的魏碑临摹学习,使我收获颇多,尽管线上课占了一大部分时间,但是老师讲得还是很全面,很细致。魏碑风格多样,朴拙险峻,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在书写的过程中尤其容易出现唐楷的用笔以及通篇缺少变化而导致的“平”。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应该多多思考,希望能够有所突破。

临摹《张玄墓志》 98*180cm

临摹《张猛龙碑》 98*180cm

杨静蕾对于我来讲,在本次课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魏碑和魏碑的艺术特征,并学习了魏碑的笔法和结体。在此之前,由于对魏碑的不了解,我对部分作品有些许偏见,通过这次课程,我对魏碑的认识加深了很多。我们首先通过临习《张猛龙碑》这一魏碑经典来学习它劲力清竣的笔法特征和攲侧疏宕的结体特点。面对多种风格的作品,张老师告诉我们:“适眼合心,即为甲科”。于是我选择《高湛墓志》来临习。近期我比较喜欢这样清劲灵动一类风格的作品,也计划多临习这方墓志。

临摹《高湛墓志》98*180cm

临摹《张猛龙碑》49*180cm

姚若蓝魏碑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书法体系,钟致帅称魏碑“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魏碑之美最纯粹,不管是《张猛龙碑》、《张玄墓志》还是元氏墓志,风格多样,朴拙险峻,舒畅流丽,魏碑上承汉隶传统,下启唐楷新风。我选择临习了《张猛龙碑》和《元瑛墓志》,《张猛龙碑》要脱离唐楷笔法,劲健雄俊,用笔斩钉截铁,结体严谨又很端庄;而《元瑛墓志》结字体势宽博,纵横自然,有清秀隽永之气又有劲健道逸之姿,洒脱爽朗之态。通过这几周的魏碑临摹课,我有很大的收获,对魏碑有更深入的了解,但仍有欠缺,我也会继续学习。感谢张老师的指导!

临摹《元瑛墓志》98*180cm

临摹《张猛龙碑》98*180cm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05日 星期日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魏书的故事(魏碑的小故事有哪些)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72716.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