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关于飞机的故事书(有飞机的故事书)

2023-03-16 23:22:01 技术常识4 手把手教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5790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5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历时三年出版落地,这群丁迷合力完成《丁丁与飞机》中文版,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周到客户端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飞机的故事书1

近日记者从译林出版社获悉,《丁丁与飞机》中文版已经完成印制,目前已开始进行预售发行。

10月11日,译林出版社编审王笑红博士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条最新出版信息“同事刘免策划了《丁丁与飞机》,并请行业专家审核书稿。这是一本献给所有丁丁迷的普及之作,也是20世纪的飞机发展简史。”

10月12日,丁丁图像公司驻中国代表王越确认了这一消息“经过三年的准备,《丁丁与飞机》中文版本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发行,感谢译林团队和参与编辑的热心资深丁迷任坚老师及吴轶凡先生,让中国丁丁迷和飞机迷又多了一本中文版的丁丁周边书。 ”

《丁丁与飞机》中文版内页

对于中国的丁迷而言,这也意味着让广大丁迷翘首以盼多年的《丁丁与飞机》中文版,终于完成出版编辑工作并将与中国读者见面。本期的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邀请到了丁丁文化研究专家以及参与《丁丁与飞机》中文版的两位特约编辑,请他们就这本新书分享各自参与的故事与经历。

丁迷们合力完成中文版工作

王越:《丁丁历险记》版权方比利时丁丁图像公司驻中国代表,为丁丁工作长达16年

迄今为止,我们比利时总部已经出版了上百种法语版的丁丁周边书:从埃尔热的艺术人生到漫画风格,从历险故事的创作背景到文献史料,从丁丁的人物大家族到故事里的交通工具,从动植物学到人种学,从国家的地理分布到丁丁在世界各地的足迹,从建筑到服饰,从海底探测到丁丁奔向月球,从各国语言里的丁丁到故事里的文字游戏,从立体书到丁丁邮票书……

《丁丁历险记》也是一部微缩的航空史

《丁丁历险记》包罗万象,丁丁周边书同样丰富多彩,因为这些书全都出自资深丁迷之手,他们既是自己工作领域中的专业人士,也是埃尔热学家和丁丁学家,他们把自己多年来对《丁丁历险记》的研究和发现撰写成书,与全世界丁迷分享。

本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文版《丁丁与飞机》,原著是出生在西班牙的航空工程师塞恩斯(他也是空客A380的设计师)撰写,译林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刘免本人是丁迷,负责翻译的法国青年汉学家白锦麟也是读丁丁长大的,参与编辑的还有资深丁迷任坚和吴轶凡等热心人士,丁迷们合力完成了这部著作法译中的汉化工作。

多位丁迷参与中文版翻译与编辑工作

我与译林责编刘免相识于2019年的首次线下《蓝莲花》读书分享会,当时她应邀来了丁丁上海店,马上被大量的原版丁丁周边书吸引。作为一名丁迷,她立刻发现了《丁丁与飞机》这本书,因为中国丁迷对历险故事里的交通工具非常感兴趣,于是我们与译林出版社开始合作,耗时三年,现在终于出版了!感谢译林团队和参与翻译及编辑的热心丁迷,让中国丁迷和飞机迷有了一本通过丁丁了解航空发展史的专业书籍。

对老飞机特别感兴趣的资深航空迷

任坚:上海创霖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合伙人

作为丁迷,同时也是资深航空迷,我对历史上的老飞机特别感兴趣。在做好建筑师的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长期积极参与国内最具影响的二战论坛并担任版主,记得还曾和坛友专门讨论并考证过《丁丁历险记》里出现的各型飞机。这次有机会参与《丁丁与飞机》的审读和校译,既感荣幸又不无压力,唯有全力以赴,以求不负广大丁迷的厚望。

本书的体例基本上是以《丁丁历险记》各个故事的时间顺序,介绍出现的飞行器(也包括火箭和直升机),简洁的文字结合出现的场景,飞机的特点性能,还有配图和主要性能诸元列表。由于译者之一为法国人,因而语言(法语)的难点并不突出,主要问题还是在航空技术术语方面,另外就是相关的人名、地名和设备名等。

《丁丁与飞机》中涉及相关飞机的部分技术参数

虽然本书不是技术专著,但也应该力求规范,尽量准确地使用中文里对应的航空术语。凭着对航空基础知识的了解,以及学过两年法语打下的一定语言底子,法汉军事辞典和网络资源,对原译文做出了多处订正和重译,对涉及的每一种飞行器,多方查阅资料,做到多重比照确定,一些飞机名和人名、地名尽量在准确前提下优先按约定俗成的名称,比较冷僻的则按原文发音的标准汉译。

再谈谈对《丁丁历险记》里的飞机的一些想法。埃尔热先生及助手们对航空方面非常了解,他们所选取的飞行器既符合故事发生的时代,又独具慧眼地挑了那些具代表性的甚至有点前卫的机型,描绘也细致准确,以简洁线条抓住了最具特征的方面,极具魅力。飞行器超越了单纯的交通工具,成为串联、展开、推进情节,制造悬念,埋下伏笔的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在有的历险故事里,甚至成为故事中心,如《714航班》里的充满科幻意味的卡雷达超声速可变后掠翼飞机。而如果没有红白格子的火箭,丁丁和船长将无缘欣赏月球上的壮阔美景。

《丁丁与飞机》作者手稿(部分)

最后在这里抛个彩蛋:埃尔热先生在把一些黑白版重新画成彩色版时,一些飞机也与时俱进地换成了更新的机型,战后航空技术突飞猛进,丁丁乘坐的飞行器也不能刻舟求剑吧!这些内容如果你在仔细阅读这本《丁丁与飞机》之后,都能找到答案,快去投入丁丁的航空世界吧,祝您阅读愉快!

当年的那架喷气式,为我打开了飞机之窗

吴轶凡:“丁迷沙龙”硬核组组长、上海束合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感谢王越先生,刘免编辑和任坚先生还有各位航空航天专家们(平佳伟、陈卓等)在本书编辑过程中对我的帮助。作为资深丁迷,能有这样一次参与《丁丁与飞机》的编辑校对工作,真是一段非常难忘的经历,在整个编辑校对过程中,我们调取翻阅了大量的飞机文献资料并进行梳理和研判,也对故事中细节反复推敲,希望能完善广大读者们的体验。

说起我对《丁丁历险记》中印象最深刻的飞机,那肯定是隐形富豪卡雷达先生的那架160型喷气式飞机,在故事中,该机功能十分先进。这是一架搭载了三引擎的喷气式公务机,能够容纳4名机组人员和6名乘客,在四万英尺的高空,它的速度能够达到1250每小时英里。由劳斯莱斯公司当时为此最新定制研发的重约18,500磅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动,特别是还能在上面切磋海战棋的棋艺,这些眼花缭乱的飞机参数和功能对小时候的我来说吸引力无比巨大,也为我打开了一扇飞机之窗,对日后各种飞机的性能、材料、力学等兴趣埋下了种子。

在这里,我也希望广大丁迷和小读者们能在这段精彩的旅途中结伴前行,参与体验这些曾经出现在过漫画故事中的丰富多彩的飞机世界!

丁丁在非洲天空背景下的空中杂技:这一连串的动作都精确到秒!图片当中为乌戴特U12“火烈 鸟”双翼机

【内容简介】从苏联战斗机波里卡尔波夫,到美国大型客机波音747,丁丁的历险记也是20世纪航空工业史的缩影。埃尔热不仅是丁丁之父,更是一个狂热的航空迷。在这本《丁丁与飞机》中,你可以看到带给埃尔热灵感的50多种飞机,以及埃尔热设想的探月火箭,包括详尽的技术参数、珍贵的历史照片和作者手稿。从《乔、赛特和游果历险记》中的平流层飞机,到《714航班》中的超声速公务机卡雷达,在埃尔热笔下,飞机不仅是一种迅捷的交通工具,更是推动故事发展的真正主角>

有飞机的故事书2

2022年9月,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商飞”)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成功取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

霍尼韦尔为C919提供了四套先进的技术方案和综合配套服务,包括辅助动力系统、机轮刹车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和大气数据及导航系统。

回顾与中国商飞携手走过的14年,从联合概念定义工作到需求确定,从工程研发到现场支持,从竞标、签约到客户服务……我们与中国商飞一路,共同见证了国产大飞机C919从蓝图阶段到顺利下线,再到成功首飞、适航取证的整个过程。

期间,全球逾千名来自不同职能团队的霍尼韦尔人深度参与其中,为C919项目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与汗水。

跨越时区和大洲的全球支持

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全球各团队的通力协作,是我们能够成功支持C919项目的坚实基础。

14年来,许多来自霍尼韦尔美国总部和欧洲、亚洲办公室的工程师与中国商飞的研发团队携手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前进。

他们中有在航空业工作了快四十年、曾助力多种成熟机型的资深技术专家,也有跟随项目共同成长的年轻航空工程师。

在支持大飞机梦照入现实的日日夜夜,他们也见证了年轻一代中国航空人的成长,并且更加了解中国。对于他们来说,C919所代表的早已不仅仅是一架飞机、一个项目名字,更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一份与合作伙伴结下的深厚友谊。

来自项目团队的Peter Bateman自2010年开始支持C919项目,从最初负责大气数据及导航工作包到现在负责霍尼韦尔全部四项系统的项目管理,他亲眼见证了飞行控制系统等重要合作的达成。

12年来,他总共到中国商飞出差75次,几乎“打卡”了中国商飞的每一个办公基地。他学会了一个中文成语:“Xun Xu Jian Jin(循序渐进)”,他表示,这是霍尼韦尔在C919项目历程上最为贴切的阐释。

现在,对汉语拼音信手拈来的Peter俨然已是一个“中国通”。

怀揣梦想、快速成长的本土团队

2002年,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中国工程团队正式成立,团队中的大多数工程师都在之后或多或少支持过C919项目的不同阶段。

2008年,霍尼韦尔派出第一批工程师驻场中国商飞大场基地,参与最初的联合概念定义阶段工作。陈小东就是其中的一员。

彼时,作为一名软件工程师,他与中国商飞和全球航空业各大主要供应商的技术人员汇聚一堂,深入交流,每天都有新的收获。他说,那时候的他感觉自己仿佛一条小溪汇入了大海。

现在,陈小东已经成为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亚太区高级工程经理,负责霍尼韦尔为C919提供的四大系统的客户工程管理工作。在参与C919项目的14年间,他与航空业的感情日益加深,从普通的工程师成长为了一名真正的航空人。

霍尼韦尔的工程团队中,还有一群人在C919项目里发挥着重要而特别的作用,他们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中国商飞的项目团队和霍尼韦尔全球研发团队。

从2015年C919总装下线,到2017年首飞,再到今年的取证,他们一直与中国商飞的项目团队同吃同住,形成了一个非常团结、有共同目标的团队。

尤其是取证试飞阶段,他们与C919一起吹过东营的海风、看过敦煌的飞沙、淋过南昌的雨水、感受过阎良的冰霜,成功完成了所有试飞取证科目以及功能和可靠性试飞。C919是他们作为航空人的光荣与梦想,更是他们实现自我、成长进步的重要项目。他们是谢翀、兰建、陈开元、陈帅、张磊、刘洋、强立、李艳玲……他们共同的名字,是现场工程师。

只为更好支持,携手创立合资公司

在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美国总部的总裁办公室里,珍藏有一把铁铲——这是2012年8月8日,霍尼韦尔博云航空系统(湖南)有限公司(简称HBAS)在长沙奠基时,时任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总裁马天明所使用过的。

今年,HBAS已经成立整整十周年。这是一家由霍尼韦尔和湖南博云新材共同注资成立的合资企业,为C919提供碳刹车盘组件。

“十年磨一剑”,HBAS现任总经理熊克修这样表示:

“看到国产大飞机C919的每一步成功,总装下线、首飞,到今天获颁型号合格证,十年的陪伴和付出,值得。

作为工厂管理方面的专家,熊克修并不是航空专业出身,他在航空行业的职业道路是从加入霍尼韦尔开始的——那是2011年,HBAS开始筹建,从选址、建设到生产设备准备,他参与了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同时,作为土生土长的长沙人,在离乡20年后,能够跟随中国大飞机项目的脚步重返家乡,亲身参与商用飞机碳刹车工厂建设,为国产大飞机项目贡献一份力量,让他切身体会到了浓浓的家国情怀,心中更是升起“国产大飞机事业有我”的自豪感。

鸿翔飞控技术(西安)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鸿飞”)是霍尼韦尔和航空工业自控所组建的合资公司,于2013年正式运营,为C919提供电传飞控解决方案。

Wesley Yi是鸿飞现任经理,今年是他加入霍尼韦尔的第20个年头。

早在他刚刚加入霍尼韦尔的那两年,便与中国大飞机项目结缘——当时,他是ARJ21电传飞控系统项目工程团队的一名年轻工程师。在Wesley眼中,作为鸿飞的一员,不仅要全力支持C919项目,更要努力帮助中国的年轻工程师成长,为本土航空人才的培养贡献一份力量。

佘沛正是一位跟随C919项目成长起来的年轻本土工程师。2014年,作为鸿飞面向社会招聘的第一批工程师中的一员,佘沛正式进入了民机飞行控制系统研发领域。

C919项目是他参与的第一个民机项目,看着自己设计的模型、敲下的代码真正在飞机上运行、实现相应的功能,这给他带来了莫大的成就感。作为一名航空工程师,在职业生涯中能够亲身参与这样一个重大项目,是很难得的经历。

统筹协调内外部资源的客户支持团队

从2009年霍尼韦尔成立C919竞标团队以来,客户支持团队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兢兢业业地统筹协调内部、外部资源,在项目的不同阶段支持项目工作顺利推进。

客户支持这一工作难度很大:要守住项目进度、要对接不同团队、要直面客户的需求和问题,也因此,总能带来极大的成就感。

高级客户支持经理黄建君说:

“刚开始做客户支持工作时,我发现客户支持的工作与之前的工作截然不同,仿佛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他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而东西南北风”这句话来形容自己支持C919项目的这段经历,坚韧的心性让他总能积极迎接充满挑战的每一天。

阮易杰也是客户支持团队的一员。他从2019年开始负责C919商业运行的准备工作,和客户开会、拜访客户、组织客户培训是他的日常。现在,C919取证,即将进入商业运行,激动和兴奋之情涌上了他的心头,他也更加坚定了在项目上走下去、支持中国民机事业的信念与信心。

对于客户支持团队来说,今天的取证意味着达成了阶段性目标,更是一个新的开始——接下来,他们要为C919的交付和运营继续努力。

为C919项目保驾护航的职能团队

任何一个项目的成功都离不开职能团队的支持。

霍尼韦尔财务和法律及合同团队都是自C919项目伊始,从竞标、谈判阶段就投身其中的重要项目伙伴。

他们中的大多数成员并没有航空专业背景,但十余年来,与C919项目的结缘令他们发自内心地认同自己也是一名航空人:曾为C919在2017年的顺利首飞热泪盈眶,更为今天的取证激动万分。

他们知道,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保证项目顺利进展的坚强后盾。

梦想与情怀,合作与成长,这是霍尼韦尔人和中国大飞机C919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有飞机的故事书3

对于许多人来说,漫画书是陪伴成长的好友,更是难以忘怀的童年回忆,《丁丁历险记》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自问世以来,《丁丁历险记》风靡全球,先后被翻译成70多种文字,其作者埃尔热也被誉为“丁丁之父”。然而少有人知的是,这位让全世界丁丁迷为之疯狂的漫画家,其实也是一个狂热的航空迷,而他笔下的《丁丁历险记》,其实也是一部微缩的航空史。在译林出版社最新推出的《丁丁与飞机》中,你可以看到带给埃尔热灵感的50多种飞机,以及埃尔热设想的探月火箭,包括详尽的技术参数、珍贵的历史照片和作者手稿。从《乔·赛特和游果历险记》中的平流层飞机,到《714航班》中的超声速公务机卡雷达,在埃尔热笔下,飞机不仅是一种迅捷的交通工具,更是推动故事发展的真正主角。

他头顶一撮黄毛,身穿花格子灯笼裤,总有一只小白狗伴随左右;他是一名记者,却从不为码字发愁,整天干侦探的工作;他机智、勇敢、善良,斗过国际贩毒集团,还捣毁过伪钞团伙;他在非洲、美洲和中国都留下自己的脚印,甚至成了登月第一人……他叫丁丁,《丁丁历险记》的主人公。1929年1月10日,比利时漫画家乔治·雷米(笔名埃尔热)创作的《丁丁历险记》在《二十世纪报》上首次连载。从那时起,丁丁和他的小狗“白雪”奔走于世界各地,进行了20多次全球历险。

丁丁集正义感和冒险精神于一身,屡屡不顾生命危险营救他人;他身材瘦小,却擅长与形形色色的坏人周旋,总能凭借自己的勇敢和机智化险为夷;他还是一名和平主义者,愿意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战争。也正因如此,《丁丁历险记》问世以来,备受全世界人们的喜爱,先后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版本,全球销量超过3亿册。丁丁影响了好几代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少年儿童,陪伴他们一起遨游世界、增长见闻、共同成长。

1964年,埃尔热在《致丁丁的信》中写道:“有一段时间,年轻时代,我的理想就是成为你这样的人。”其实,在埃尔热的心里始终有一个航空梦。早在1924年,年仅17岁的埃尔热就开始在书和作业本的边边角角上涂鸦,这些涂鸦中就有飞机在内的各种交通工具的草绘图。在那个时代,航空技术作为骑士冒险的代名词,让年轻的埃尔热着迷也在情理之中。1929年出版的《丁丁在苏联》中,埃尔热笔下出现了第一架飞机。随着丁丁的足迹踏遍全世界,飞机也成为丁丁冒险故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47年后,在1976年,也是一架波音747占据了《丁丁与丛林战士》的最后三格漫画,为这部现代最引人入胜的传奇之一画上句号。

埃尔热对飞机的喜爱使他不满足于仅仅让飞机作为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出现,而是让它们成为故事中真切的主角,像是《乔·赛特和游果》中的平流层飞机和《714航班》中的超声速商务机“卡雷达”。他也不满足于只让人物乘坐当时最先进的飞机去往世界各地,于是在《奔向月球》中,埃尔热借笔下的人物“发明”了一枚由核能推动的奔月火箭,将丁丁和他的朋友们送上了月球!

与人们印象中漫画家总是天马行空不同,埃尔热笔下的数十架飞行器并非他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往往有其真实的原型。我们甚至可以观察到漫画中飞机上座椅、机舱、舷窗、起落架等处的细节,而这对埃尔热和他的同事来说是项复杂的任务,因为当时所有的工作都是手工完成的——只能靠双手、铅笔、墨水和画纸。他总是能用他那神奇的画笔抓住各个型号飞机的突出特征,并将它们完美地融入故事和画面,为读者带来或是心跳加速,或是忍俊不禁的体验。相信许多读者还记得《法老的雪茄》丁丁紧急迫降在热带森林的那架德·哈维兰DH80“猫蛾”,以及载着杜邦杜庞获得了空中特技表演冠军奖杯的德·哈维兰“虎蛾”。

不管是简单几笔带过,还是浓墨重彩反复出现,埃尔热笔下的飞机都逃不过专业人士的眼睛。空客A380设计师、航空工程师塞恩斯是一名丁丁迷,也喜欢历史和小说,并在业余时间从事创作。《丁丁历险记》中频繁出现的飞机自然而然地引起了他的注意。塞恩斯一一梳理出了带给埃尔热灵感的各式各样的飞机,分析漫画和原型的微妙差别,并给这些飞机注上详尽的技术参数,附上简明扼要地介绍,写成了《丁丁与飞机》。

在《丁丁历险记》中,飞机的首次现身堪比动作片的场景。被德国警察指控为恐怖分子的年轻记者不得不逃亡。他借了德国警察的一辆汽车,但是身后紧跟着一架频繁向他投弹却没有击中的单翼飞机。不久后,在苏联旅程的尾声,丁丁发现了两位机械师正在准备一架有苏联标志的战斗机。他偷偷穿上了飞行员的服装,冒充驾驶员轻易操控飞机起飞。他的空中洗礼就是驾驶这架波里卡尔波夫I-1。身边伴随着米卢,他在夜里尽力航行时遭到了雷击。发动机骤停,飞机下沉并竖直坠落在田间埃尔热的资料非常详实,他知道,尽管波里卡尔波夫I-1的仿制美国发动机十分强劲,却难以控制。毫发无伤的丁丁将倾覆的飞机复原,用树干削成一个新的螺旋桨后再次启程。他在飞越波兰上空时发觉飞机漏油,于是爬到起落架上修好了油箱,恰好避开了一座工厂的烟囱。可当飞机飞到了德国上空,燃油却用尽了。丁丁在寻找降落之处时刚好看到了一座机场,这是柏林附近的滕珀尔霍夫。众多机库围绕的田野预示着纳粹政府将在此修建巨大的混凝土建筑,这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座现代化机场。《丁丁与飞机》中有一个细节:丁丁的苏联历险记之初,德国警察用来轰炸他的单翼机几乎无法辨认,但是机翼的展弦比和机身的形状让人联想到,埃尔热是受德国20世纪20年代制造的观光机戴姆勒-克莱姆L-20的启发。这个型号的飞机有幸成为第一架单人环球飞行的飞机,驾驶者是弗里德里希·卡尔·冯·柯尼希-瓦尔特豪森男爵。

在《丁丁与飞机》中,还提到了埃尔热为丁丁定制的飞机:“即使埃尔热忠实地再现了恩斯特·乌戴特的飞机,《丁丁在刚果》里的‘火烈鸟’也肯定是个特殊版本,因为标准型飞机的航程为450千米,不足以飞越非洲的长途距离。发动机罩后方清晰画出的冷却缝表明了它配置的是台直列式发动机而不是大多数该型号飞机所配的星形发动机。这些改变会使起飞时的重量加大,因此起落架也需要加固,去掉其中间的横杠让飞机可以更加顺利地在草原上滑行。埃尔热还给所有的轮子加上了整流罩减少阻力,优化在跑道上的降落。乌戴特U12‘火烈鸟’是工程师汉斯·赫尔曼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王牌飞行员、特技飞行员恩斯特·乌戴特设计的。这架双翼机于1925年5月首飞。机身、机翼和尾翼的结构均由以布蒙皮的木质胶合板制造。铝制的副翼也以布蒙皮。这架飞机最有代表性的是机翼间的‘L’形金属支柱。机身中间‘U’形的支柱连接上翼和机身。‘火烈鸟’能在低空飞行而不失速,因其易操纵性和灵活性而备受喜爱,它还在当时广受欢迎的特技表演中大获成功,也在飞行学校里使用。在这一集里,埃尔热向比利时飞行员埃德蒙·蒂弗里致敬,他在1925年完成了比利时与比属刚果间的首飞。在那架汉德利·佩季HPW8f上伴随他的还有副驾驶利奥波德·罗歇和机械师热夫·德·布鲁伊克。这场冒险持续了51天,其中包括75小时的实际飞行时间。这次飞行为比利时航空从布鲁塞尔到利奥波德维尔(金沙萨)的常规航线探路。十年后,这条航线由一架以‘埃德蒙·蒂弗里’命名的福克F.VII启航。他飞越了很多西方人未曾从空中见过的地域,其中有沙漠、赤道森林、草原等充满异国风情的景色,这也是我们在《丁丁在刚果》中看到的。”

总之,在塞恩斯的带领下,我们可以看到,从苏联战斗机波里卡尔波夫,再到美国大型客机波音747,丁丁的历险记也是20世纪航空工业史的缩影,是人类探索天空的历程。飞行是人类的追求,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做过的美梦,如果现实中不能架着飞机去冒险,那不如打开《丁丁与飞机》,和丁丁一起飞上蓝天吧。(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何建)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6日 星期四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关于飞机的故事书(有飞机的故事书)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90004.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