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李大钊的战争故事有哪些

2023-03-16 19:32:01 技术常识4 个人分享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5696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5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革命先驱李大钊:为挽救“神州陆沉”奋斗终身,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金台资讯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李大钊的战争故事有哪些1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进入20世纪,辛亥革命爆发,新文化运动涌起,特别是五四运动的爆发,使中国社会曙光初现。李大钊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1913年,他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回国后,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他和战友们改造旧中国的决心和激情,有力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

伟大的爱国者

青年时代,面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李大钊表现出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辛亥革命后,面对封建军阀篡夺政权、新生的中华民国有名无实的现状,他忧国之所忧,哀民之所哀,下定决心为挽救“神州陆沉”,“再造中华”而努力奋斗。当日本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时,他大声疾呼中国人民用卧薪尝胆的精神进行抗争。

李大钊因参加反日斗争而被当时就读的学校除名,但他毫不后悔。他认为,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相比,自己的学业微不足道。他始终把自己的学识与拯救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正是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对社会、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促使李大钊奋不顾身、英勇战斗。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同当时中国许多先进分子一样,李大钊曾一度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但是,他在实践中感到,西方资产阶级启蒙学者所宣传的理性王国,并不能保证正义、平等、人权的实现,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更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所有这一切,都促使他坚信资本主义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备受鼓舞,接受了他认为真正能够拯救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并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他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他指出,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纪元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李大钊预言:“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

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李大钊的觉悟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李大钊热情投入并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在运动中和运动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时的思想界产生重要影响。这篇文章长达2.6万多字,充分肯定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地位,称其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该文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即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指出这三个部分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最早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李大钊率先在中国介绍、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初中国的播火者。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何其艰难,但他以开拓者的无畏姿态,旗帜鲜明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真理,并积极付诸行动。正是李大钊等一批革命家的艰辛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使大批先进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并走上革命道路,也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密切结合,使中国工人阶级发展成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阶级。这一切,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作出至关重要的贡献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李大钊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他受党的委托,几次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同孙中山先生商谈国共合作,为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他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军阀斗争,猛烈冲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北洋军阀统治。

奉系军阀占据北京后,把镇压共产党作为首要任务。在奉系军阀的残暴统治下,北方革命形势转入低潮。在这种异常艰苦和险恶的环境里,李大钊毫不畏惧,考虑到北方区委人少,工作离不开,便继续领导着北方党的工作和革命活动。1927年4月,在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钊在北京被捕入狱。他受尽各种严刑拷问,敌人把竹签扎进他的指甲缝里,最后索性剥去了他双手的指甲。但李大钊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没有泄露任何党的秘密,没有说一句有损于革命的话。在《狱中自述》中,他自豪地说:“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

生死攸关时刻,李大钊念念不忘保存革命实力。为保护同时被捕的革命青年,李大钊表示自己“负其全责”,要敌人“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不事株连”。在危难中,表现出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夫人赵纫兰和两个女儿与李大钊同时被捕入狱,但李大钊以党的事业为重,强忍心中对她们的爱怜,“在狱中二十余日,绝不提家事”。李大钊和家人最后一次见面是在敌人的法庭上,他非常沉着,对革命事业的信心使他充满着勇气和力量。1927年4月28日上午,奉系军阀操控的安国军总司令部等组建特别法庭,对李大钊案件进行“军法会审”,决定对李大钊等判决绞刑,立即执行。从当时的新闻报道看,李大钊是当日20个共同赴难的烈士中,第一个登上绞刑台的。他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英勇就义,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牺牲时尚不到38岁。

李大钊对信仰和真理矢志不移,为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而英勇献身,真正做到了自己所说的“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他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摘自2019年第8期《旗帜》)

(来源:《学习时报》)

李大钊的战争故事有哪些2

作者|杜丽荣

“急起直追,勇往奋进……索我理想之中华,青春之中华……”穿越100多年的风雨沧桑,他那洪钟大吕般的声音,依然铿锵作响,撼人心魄。

一袭长袍,圆脸黑须,目光深邃,神情镇定,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定格在人民心中最后的形象。

漫漫长夜中,他高擎火炬,在中国最早播下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他将短暂的一生,全部倾注到建立“青春中国”的革命伟业中,并之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理想心声:创造青春之中华

鸦片战争后,中国处于深重的民族危机之中。1916年5月,27岁的李大钊结束了日本的留学生活,回到祖国。当时中国正在开展反对袁世凯的斗争,在全国人民的谩骂声中,袁世凯不治而亡。为进一步施展抱负,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创办了《晨钟报》,邀请李大钊主持编辑工作。在创刊号上,李大钊发表《<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文中第一次阐明“青春中华”的理想,向青年发出奋起自觉的召唤。他指出,中华民族亟须解决的,不是亡与不亡的问题,而是如何再造青春;中国的出路在于摆脱旧传统、旧观念束缚,勇往奋进,急起直追,创造一个面向未来充满活力的青春中华。

1918年,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成为新文化运动主将,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之一。李大钊认为,古老的民族能否再现青春,关键“系乎青年之自觉如何耳”,因此致力于青年启蒙,做青年的良师挚友,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提携扶植,指引青年朝着正确方向前进。包括毛泽东在内,李大钊的红色旗帜下,还围绕着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黄日葵、罗章龙、刘仁静等一批进步青年。

按照当时北京大学的薪酬待遇,李大钊每月240大洋。但他“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夫人赵纫兰常为家中生计发愁——原因是李大钊常接济贫寒学生。最后,北大校长蔡元培不得不关照会计科,每月发薪时先扣下一部分,亲手交给李夫人,免得李家“难为无米之炊”。毛泽东后来回忆说,他去北大求职,受李大钊赏识,安排当助理员。在北大工作期间,他常旁听哲学和新闻课,想找名流请教,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讲南方话”。而当时已是学界权威的李大钊,对这位只有中等师范学历的属员不仅有问必答,还常推荐新书。1949年,毛泽东率中央领导机关自西柏坡进入北平,感慨地说:30年前我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奔波……在北平遇到了一个大好人,就是李大钊同志。

“青春中华”之理想,奠定了李大钊一生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崇高使命感和不懈奋斗精神,让他成长为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和革命家之一。1927年4月,李大钊被捕入狱。他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惨遭反动派杀害。据当时报纸报道,他受审时“精神甚为焕发,态度极为镇静”,就义时未满38岁。

为共产主义“点种”

从介绍十月革命的革命经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到创建一个又一个的先进组织,再到中共一大的筹备,李大钊提携后辈,为革命“点种”起到了先锋与领路人的作用。

1918年夏,李大钊回到家乡河北乐亭度暑假。亲戚赵云奇问他:“三姐夫,你在北京倒是干啥呀?”李大钊浅浅一笑说:“点种。”赵云奇对这个回答感到有些莫名其妙,继续问:“庄稼人种地要点种,你点什么种?”李大钊说:“你是个商人,是不懂我点的什么种的。”赵云奇后来才明白,三姐夫点的种子,是革命的种,共产主义的种。

这年10月,毛泽东经老师杨昌济介绍认识了李大钊,做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负责登记新到报刊和阅览人的姓名,管理15种中外文报纸。这时他开始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还在天安门广场听了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演说。1949年3月,毛泽东由西柏坡北上进京途中又讲道:“李大钊是我真正的老师。”

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李大钊主张把志同道合的人组织起来。《新青年》《每周评论》在这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李大钊认为还不够。他与王光祈等人商量,决定发起少年中国学会。在1919年6月30日的筹备会上,大家推举王光祈为筹备处主任,李大钊为编辑部主任。第二天,学会正式成立。在成立大会上,根据李大钊等人的提议,将学会的宗旨改为“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毛泽东、张闻天、邓中夏、沈泽民、黄日葵、恽代英、高君宇、赵世炎、蔡和森、李达、杨贤江、缪伯英、许德珩、田汉、朱自清等来自各个领域的进步青年,都曾是这个学会的会员。当时在北京,唯有李大钊有可能联系各种社团和派别,形成统一的社会主义运动。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陈独秀于1917年1月13日被聘请为北京大学教授,到任后他就把《新青年》杂志搬到了北京大学。李大钊1917年底受聘于北大,1918年1月接替章士钊任北大图书馆主任,并兼任教授。北大共事期间,陈独秀团结李大钊等一大批先进分子,进入其创办主编的《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组成了新文化运动阵营。据当时人回忆,在北京大学期间,陈独秀与李大钊接触频繁,“常出入李大钊的办公室”。1918年7月至11月,李大钊连续在《新青年》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等三篇文章,在中国首倡马克思主义,并热情颂扬俄国十月革命。正是因为《新青年》杂志和李大钊等人的宣传研究,使得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开始风靡中国。

1920年初,获悉京师警察厅准备逮捕陈独秀的消息后,李大钊雇了一辆骡车,装扮为收账先生,让陈独秀坐在车内。为了避免暴露陈独秀的南方口音,沿途住宿等一切交涉皆由李大钊出面办理。也就在这辆雇来去天津的骡车上,陈独秀与李大钊“商讨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这就是后来传为美谈的“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故事。

1920年3月31日,李大钊领导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年5月,陈独秀领导成立了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0年8月在上海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北京共产党组织于1920年10月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李大钊办公室正式成立,当时取名为“共产党小组”。在各地党的组织先后成立后,国内外已经有了8个党的早期组织,共50余名党员。在陈独秀、李大钊的领导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陈独秀担负起了中共中央局书记领导全国党的工作的重任,李大钊则负责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在陈独秀和李大钊的领导下,实现了与中国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大革命高潮。1925年,在陈独秀和李大钊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五卅运动”获得胜利,给予英日等帝国主义以有力打击。

对于“南陈”与“北李”的丰功伟绩,当时就有人写诗颂扬道:“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孤松独秀如椽笔,日月双悬照古今。”可见“南陈北李”当年已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盛誉,并广为人知。

来源:河北省委《共产党员》杂志

河北共产党员

全面 | 深度 | 权威 | 专业

李大钊的战争故事有哪些3

黄埔军校是在共产国际、俄共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由孙中山一手创办的军事学校,是国共合作的结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以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北方区重要负责人,李大钊不仅为黄埔军校创建、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也通过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宝贵人才。

参与创办黄埔军校

1921年12月,李大钊通过中共党员、老同盟会员林伯渠介绍,促成孙中山在桂林第一次会见马林。马林向孙中山提出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武装等建议。1922年6月陈炯明兵变爆发,这使孙中山更加深刻认识到建立革命军队的重要性。当年8月孙中山在上海第二次会见马林,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意见。不久李大钊赴上海会见孙中山,讨论振兴国民党等问题,深得孙中山嘉许,当即由孙中山亲自主盟加入国民党。

1923年1月,在李大钊安排下,越飞到上海会见孙中山,商讨军事援助等事宜,26日发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标志着孙中山联俄政策的确立。李大钊随后发表文章,并在中共三大上积极推动国共合作,提出应以国民党为中心,“结成一个向军阀与外国帝国主义作战的联合战线”。

1923年3月,俄共中央决定援助孙中山建立军事学校。8月,孙中山派出有共产党员张太雷等人参加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考察党务和军事。为加速国民党改组和筹建军校等工作,1923年10月,孙中山委派李大钊为国民党改组委员,又组织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特派李大钊为候补委员。1923年11月26日,孙中山主持召开国民党临时中执委第10次会议,决定军事学校定名为“国民军军官学校”。27日临时中执委第11次会议又通过军校选址和招考学员等事项。

1924年1月,李大钊被孙中山指派为北京特别区代表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议期间,李大钊与孙中山频繁会晤,为国共合作、携手革命尽心竭力。据与李大钊同行的戴朝震回忆,李大钊到广州后住在长堤东亚酒店的大元帅官舍,“行装甫卸,中山先生便打发侍卫来请守常老师去谈话。以后,过不了几天就约他前去,有时谈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回来,……主要谈大会宣言即改组党和创办军校的事”。大会期间,1月24日,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为筹建军校,蒋介石曾专程拜访李大钊。据戴朝震写的《采访国民党“一大”见闻》一文记载,“蒋介石也来看过守常老师。……他完全是一副军人神态,言谈很拘谨。蒋介石走后,守常老师告诉我,是中山先生要他来商量办黄埔军校的事,他当时任中山先生大本营的参谋。”

在李大钊积极参与和推动下,1924年5月5日,军校第一期学员顺利入学。6月16日正式举行开学典礼。因军校选址黄埔,世称黄埔军校。孙中山亲临演说,指出开办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勉励军校师生继承先烈精神,立志担负救国救民和建设国家的大任。

参与黄埔军校人事工作

黄埔军校建校前后,李大钊还参与了军校人事工作,最主要一项是推荐张申府任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并由张申府引介周恩来担任军校政治部主任。张崧年,字申府,与李大钊同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创始人。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期间,张申府是“南陈北李”之间的联络者,为中共建党做出了重要贡献。1920年底,张申府以蔡元培秘书名义赴法留学。旅欧期间,先后介绍周恩来、朱德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初,经李大钊亲自介绍,张申府到广州参加黄埔军校筹建工作,并担任蒋介石翻译。新生入学后,1924年5月,孙中山任命张申府为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政治部主任戴季陶离开时由张申府代理主任。由此,张申府成为最早加入黄埔军校领导层的共产党员,被称为“中共黄埔第一人”。

在军校工作期间,廖仲恺、戴季陶和邓演达等人对张申府非常热情,屡次请其为黄埔军校推荐在国外学习的优秀学生。张申府遂开列了15人的名单给廖仲恺,其中第一名就是周恩来,并称赞周恩来人才出众。此后不久,张申府因难与蒋介石共事,辞去政治部副主任职务。在张申府力荐下,1924年11月,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为黄埔建军及革命工作的开展立下不朽功勋。

黄埔军校开办后,李大钊又派遣一批中共党员担任军校教员。1926年前后,随着北洋军阀白色恐怖统治日益加剧,为保存力量、迎接北伐革命高潮,李大钊从中共北方区委调派一批干部南下参加黄埔军校工作。其中于树德、陈启修、安体诚任第四期政治教官,韩麟符任第五期政治教官。

为黄埔军校选送学员

除积极参与黄埔军校创办和人事工作,李大钊还通过多种途径为军校选送了大批优秀学员。

1924年2月,军校筹备处正式成立,开始面向全国招生。因当时各省多在军阀控制下,军校难以公开活动,只能委托参加一大的各省代表回籍后代为招生。李大钊回到北京后,在国共合作旗帜下领导国共两党为黄埔军校选送大批学员,仅第一期就选送了23人。这期学员中,由北京国民党系统选送的有孙元良、曾扩情等13人;由中共北方区委等选派的中共党、团员和进步青年有10人,其中江镇寰、杨其纲、张隐韬、荣耀先和白海风5人入校前已加入中共,占黄埔一期生入学前中共党员总数的近1/6。

李大钊非常注意从少数民族青年中为黄埔军校选拔学员。这项工作主要通过中共北方区委在北京蒙藏学校中进行。北方地区是汉、满、蒙、回、藏等各民族聚居地带。1923年时李大钊就注意到民族问题的重要,提出在北京蒙藏学校中发展中共党、团组织,并提议设立北方区委领导下的民族工作委员会,派籍隶热河等地的韩麟符等人参与领导。李大钊还亲自深入蒙藏学校学生中开展工作。在李大钊努力下,荣耀先、乌兰夫等人先后入党。李大钊将部分人选送黄埔军校学习。这些学员分布于黄埔一、二、四、五等期,总数约13人。

经李大钊选送到黄埔军校的国共两党学员多数表现优异。以第一期学员为例,孙元良成为国民党著名将领;曾扩情是国民党黄埔系骨干,长期在政训系统工作,1949年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杨其纲是黄埔军校中共党组织负责人,白海风和荣耀先成为中共领导的内蒙古革命运动的先驱。

为中国共产党培养军事人才

李大钊还努力通过黄埔军校为中共培养军事人才。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党虽然在1921年至1924年的三四年中,不懂得直接准备战争和组织军队的重要性;1924年至1927年,乃至在其以后的一个时期,对此也还认识不足;但是从1924年参加黄埔军事学校开始,已进到了新的阶段,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了”。在这一过程中,李大钊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大钊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中重视军事工作的突出代表,尤其强调黄埔军校在建设革命军队中的重要性,指出黄埔军校造成的军队“才能称得起是真正的革命军”。有志青年应加入黄埔军校,投身“人民的武力的党军”,“向革命的战线上前进!”

为给中共培养军事人才,李大钊多方动员中共党、团员报考黄埔军校。1925年,李运昌等人准备前往苏联学习,因耽误船期未能成行,李大钊遂动员他们投考黄埔军校,不仅为他们详细介绍军校情况,还向他们指出学习军事的重要性,“我们党要建立革命军队,进行国民革命,打到军阀,打倒帝国主义,非常需要懂军事的人。”

1925年底,李大钊又主持举办中共北方区委党、团员训练班。训练班在北大三院授课,学员200人以上。李大钊从中选拔积极分子送往黄埔军校,还邀请陈启修、陈乔年、赵世炎等人担任训练班教员。这些教员后来大部分前往广州,参加黄埔军校和毛泽东主持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为黄埔军校建设和国民革命军北伐做出了贡献。

在李大钊影响下,中共北方区委等组织选送到黄埔军校的党、团员中涌现出中共军队历史上一大批优秀将领。第一期的唐澍领导了渭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总司令;张隐韬领导了津南起义,任津南农民军司令。第四期的刘志丹也参加了渭华起义,后任红15军团副军团长、红28军军长;李运昌曾任冀东抗日联军司令、冀热辽军区司令员等职。第五、六期中许光达、罗瑞卿在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张宗逊被授予上将军衔。1994年,中共中央军委确定36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刘志丹、罗瑞卿和许光达名列其中。

总之,通过积极参与黄埔军校各项工作,李大钊推动了国共合作发展,为黄埔军校的创办、建设做出多方面贡献,同时也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军政骨干和领导力量,为军事工作和武装斗争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樊学庆 广州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6日 星期四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李大钊的战争故事有哪些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89903.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