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那些古诗有背后的故事(背后有故事的古诗有)

2023-03-13 10:06:01 技术常识4 已解决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5450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4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那些拍案叫绝的千古名联,你知道多少背后的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人文雅观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背后有故事的古诗有1

原创

图片来源网络

导语:对联无疑是国粹,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人对对联的趣闻你知道多少?尤其是那种拍案叫绝不带脏字的对联背后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

对联追根溯源

中国汉字有十万之多,常用的汉字也才七千多个,汉字的含义千变万化,诗词与对联一脉相承,书法与国画同宗同源,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对对联讲求言简意赅,平仄协调,工整对仗,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对联扮演着不可缺失的角色。那么,我国从何时开始兴起对联的呢?

图片来源网络

原来最早在秦汉以前,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有悬挂桃符的习俗,什么是桃符呢?据传是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写在桃符上,悬挂在大门两边,以驱邪驱鬼。那时家家户户都悬挂桃符习俗,传承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老百姓才开始在桃木板撰写对联语,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公元964年,五代后蜀主孟昶命笔题写桃木板上:“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这是中国传世第一也是最早出现的一副对联。

图片来源网络

宋代以后,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家,过新年时悬挂春联已成约定习俗,宋朝诗人王安石那首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懂得人们挂桃木板对联盛况的真实写照。后来春联的出现和桃符密切相关,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定都金陵后,每到除夕前,就命达官和士大图,在自己宅门上题写春联一副,皇帝微服出巡,到各家门前鉴赏取乐,风闻皇帝喜欢对联,坊间文人雅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也在那个时期,民间开始慢慢风行用红纸代替桃木板来题写对联,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春联在寻常老百姓家的题词都很寻常无奇,自古以来,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对联成了千古绝唱,常常为人津津乐道?

全盛时期的千古绝对

对联传承到清朝时,已渗透和流传到全社会的各个方面,各行各业,涌出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一到春节,家家户户都传承了贴对联的习惯,明朝年间,对春联对子已到了全盛时期,据说朱元璋曾经和大臣刘伯温对对子,出过一副千古绝对,想知道对了什么对联吗?

朱元璋

话说有一天,明太祖朱元璋突然来了雅兴,命人传来了刘伯温。刘刚好有要事禀报,皇帝听到一半,脑海里突然灵光乍现,给刘伯温出了个上联对子:“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

刘伯温何许人也,他精通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兵法数学,尤其以诗文见长,12岁便考取秀才,父老乡亲皆视为神童,见皇上出对子,稍作思考就对了下联:“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合!”

千古绝对磅礴大气,工工整整,面对朱元璋对子中的试探给出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表明了对朱元璋的忠诚,明确了自己的为臣之道,同时,尽显为君为臣之道。

明朝另一副对联,流传到今天,已经是家喻户晓了,你知道是哪副对联吗?

真正的千古绝对就是明末东林党首领顾宪成题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现今在无锡东林书院大门还可以看到这副对联,顾宪成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这在当时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后东林书院便成为全国人才聚集地和国事议政中心。历年来对推动社会文明和文化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锡东林书院

顾宪成是明代思想家,东林党首领,著有《顾端文遗书》等著作,在明末万历年间,曾任过宰相,为人刚正不阿,性格耿直,他的思想核心关心世道人心,具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精神,他视恶如仇,不媚权贵,由于谏言不当,当时在立储方向与神宗意见相左,被神宗削去官籍,革职遣乡,由于顾宪成在学术界和政治界均有很高的声望,慕名前来学习交流的人很多,历经艰辛,便开办了东林书院,他的办学理念和宗旨就是要把读书、讲学同关心国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东林书院着实为明朝培养了许多忠义人才,将这副千古名联挂于东林学院门上,影响了世世代代华夏子孙。

骂人不带脏字的对联

对联究竟有何魅力?为什么自古以来无论上至帝王将相、文人雅士,还是下至妇人孺子,乡里巴人,无不对对联喜闻乐道,因为对联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的艺术,尤其是对思想深浅、语言的色彩、风格,对题材、内容都没有什么太多要求,皆成对联。对联同时也是集教化、启迪、言志、咏物、抒情、娱乐于一体的文学载体,直到今天,对联依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发挥其颂时抒怀、扬善抑恶的作用,你对历史有一些千古流传的骂人不带脏字的对联又知道多少?笔者捋了一捋,跟大家分享几则对联骂人不带脏字的传奇故事。

李白14岁时,已在家乡小有名气。那年,附近有个胡乡绅60岁大寿,大摆宴席,宴请了全城富户乡绅才子佳人,李白跟随老爹也去了,胡乡绅略通文墨,见李白年纪轻轻,行为举止还是毛头小子,还像个孩子,不拘礼法,便想让他当众出丑,教训教训李白这小子以后做人要收敛一点。

图片来源网络

刚巧大堂一边墙上有一幅画,画里有一个老神仙抱着一个大酒坛,睡在石岩上,坛口朝下,酒体生动地正在“咕咕”往外流,老神仙斜躺着,手托大头,不知是真醉还是假睡。

胡乡绅对着画,胡乡绅傲慢地对李白说:“久闻贤侄才高八斗,我今有一上联,请你对下联。”说着便摇头晃脑念道:“酉加卒是个醉,目加垂是个睡”。

李白想了一下,就指着胡乡绅胖墩墩的身体对道:“月加半是个胖,月加长是个胀”。胡乡绅挺起大肚站在人群中,模样格外滑稽可笑,全场乡亲见此情景哄堂大笑。

胡乡绅当时就脸红脖子粗,一时语塞,酒后,胡乡带着大家在自家花园散步,刚好有几只毛毛的小鹅正在荷花池中戏水,见此情景,胡乡绅一拍大腿,又对出一联:“白鹅黄尚未脱尽,竟不知天高地厚。”

图片来源网络

李白哭笑不得,知道他在指桑骂槐,但是他没有生气,不疾不徐地想了想,这时,一众人又来到了荷花池边,见一只乌龟贼头贼脑地东张西望,李白摇头晃脑大声对道:“乌龟壳早已磨光,可算是老奸巨猾”。众宾客听了笑得前俯后仰,而一旁的胡乡绅可是气得直吹胡子瞪眼睛,一脸难堪。这胡乡绅就是典型的偷鸡不成蚀把米,本想借此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文采”,也打击一下毛头小子李白,无奈硬是没占到便宜,而且还惹得一身骚,哭笑不得!胡乡绅知道自己的确不是李白的对手,从此,将李白捧为座上宾。

据民间传闻,明朝时有一位地主,胸无点墨,仗着自己有财有势,在乡里横行霸道,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整条村子的人敢怒不敢言,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位赴京赶考的秀才,经过这条村歇脚在一户村里人家,听闻此事,气愤难当,于是便想替村民出口气,刚巧地主听闻有秀才来村里,其时儿子结婚,便想出重金让家人去请秀才他来写对联,当时这位秀才赴京赶考需要盘缠,正中下怀,这可是一举两得,当时就提了上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地主有点不悦,什么跟什么,这也是对联?正想着让管家对秀才胖揍一顿,刚好秀才下联又写出来并念道:“孝悌忠信礼义廉”,地主听后喜笑颜开,看到这副对联非常开心,便付重金送走了秀才,一家人喜滋滋把对联挂了上去。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一挂,那段时间,村里的人经过地主家门口,总是对着对联指指点点,每个人笑得非常古怪。很明显,这是一副暗藏玄机的数字联,顺字数里少了一个“八”字,内涵“忘八”,古代都是谐音。下联:“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则是引用《论语》里的八德,少了“耻”,所以古人也理解为“无耻”,当时被有点学识的村民发现了,就嘲讽“王八无耻”。

当时地主蒙在鼓里,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连孩子们都知道了,经常对着地主家嘲笑,地主不解,后来请来好友解读后才懂得其中的含义,知道后异常愤怒,一把扯下对联,准备想要找到哪位秀才发泄自己的愤怒,但听人说那个写对联的秀才,早就已经赴京赶考了,过了不久,传闻秀才已考取了功名,准备做官,这位地主吃了暗亏,自然不敢声张,毕竟民不与官斗,这场婚礼的喜联也就成为当地最大的新闻笑点,一直流传到今天。

清末,传说八国联军对清朝发起了疯狂的侵略战争,清朝无力抵抗,屈膝求和。据说,在“议和”会议开始之前,

图片来源网络

有一位日本代表,略懂中文,想借此侮辱中国人民,于是傲慢对清朝代表说:“我知道你们国家喜欢做对联,我出上联,看你们能否对上?”清政府代表们暗骂道:不自量力。

图片来源网络

日本人用僵硬的中国话对出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琵琶琴瑟”共八个“王”字,寓意八国联军,趾气高扬的八国帝国主义分子听完纷纷狂笑起来。面对帝国主义的嚣与放肆,令代表们义愤填膺,其中有位代表猛然站起来,示意大家安静,然后朗声念道:“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顿时语惊四座,引起谈判桌上一阵慌乱,着实骂得够狠,实为骂人联中的天花板,“魑魅魍魉”是传说中的四种妖魔鬼怪,对的格律平仄严谨,下联对仗工整,严厉谴责了帝国主义就是“小鬼”,犯边指出帝国主义屡屡侵犯我国主权的事实。其他代表听了,心里出了一口恶气;各国侵略者听后个个愕然失色,哑口无言,对联用于外交场合,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天看到还是解气。

结束语:对联作为中国文化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有着其极深厚的文化内蕴.对人文以及人际关系的有着深远的影响,“对联是我国传统国学,但比国学更通俗,对联同时也是一种民俗文化,却比其他的民俗更文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是一篇文章就能概括得了的,它是一种文化传承,用来骂人就不可取,期待咱们现代人也能创作出超越古人的千古对联。

作者:愚人雅语

文章内容是原创

图源来自于网络

侵删

背后有故事的古诗有2

世间美好的一切,都始于遇见。世间遗憾的一切,都终于别离。

于千万人中,于时间的无涯里,如能遇上一个正当好的人,那便是最美的缘分。

爱情一直是人间永恒的主题,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更是如此。诗词里有最倾心的相遇,最痴情的等待,最完美的圆满,也有最遗憾的错失,最心痛的告别,最凄婉的结局……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这是重逢的欢欣。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这是坚贞的誓言。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这是真心的祈愿。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这是无尽的思念。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这是痛苦的哀伤。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是深情的怀念。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这是被迫分别的无奈。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这是生死不渝的至诚。

诗词中的爱情有许多种,唯有爱而不得最让人惋惜。有些唯美的诗词背后,都潜藏着一段动人心魄的爱恋,让我们一起去品味吧!

01

《长恨歌》(节选)

唐·白居易

但令心似金钿(diàn)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11岁时,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的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宿县境内)。他的爱情之花就是在寄居符离期间开放的。

在这里,诗人结识了相距不远的邻家女孩湘灵。湘灵活泼灵动,能歌善舞,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的玩伴。

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那年,情窦初开的他们开始了青涩而美好的初恋。

他们的感情浓烈而纯真,但迫于门第观念,这对有情人遭到了白家的坚决反对。尽管白居易多次恳求母亲准许他与湘灵成婚,但都被母亲严词拒绝了。

后来白居易因家中事宜回过符离几次,与湘灵见过几次面,每一次凄凄地别离,都足以痛彻心扉。诀别的那天,湘灵把一双亲手做的绣花鞋和一面精美的青铜镜送给白居易,以作永久纪念。

离开湘灵的日子里,白居易只能将满腹相思都寄于纸上。创作出旷世名篇《长恨歌》那年,他已经35岁。

他将一代君王对心爱女子的爱恋娓娓道来,在痛惜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时,何尝不是在痛惜自己和湘灵的生离之悲。

白居易为那份无望的爱情坚守了十几年,这期间,他只能以迟迟不婚去对抗母亲,只能以诗寄怀,思念那个“东邻婵娟子”。

直到他37岁那年,母亲以死相逼,他才妥协娶杨氏为妻。本以为就此结束,相忘于江湖。不承想,七年后,白居易在被贬江州的途中,竟机缘巧合地见到了日夜思念的湘灵,当得知四十岁的湘灵仍是孤身一人时,内心十分悲恸。

八年之后,白居易回朝复命,途中专程取道符离,期望找寻湘灵。奈何时光如流,人去楼空,他心心念念的人早已杳无音讯,生死无踪。

江州一别,两人就这样消失在人海茫茫,此生再未见过。

岁月悠悠,千年已逝,那些分离的苦痛已然烟消云散,漫长岁月里的无尽思念和追忆却能永存。

于是,今天的我们才能循着诗人情意绵绵,长恨无期的诗句,去窥见这段隐没在时光里的苦恋悲剧。

02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他叫崔护,容貌清俊,文才出众,可是在那年的科举考试中却落榜了。没想到多年的寒窗苦读,换来的竟是名落孙山。

由于家乡距京城路途太过遥远,他没有回乡,而选择在京郊住下,准备来年再考。

清明节这天,踏着一地春色,他独自来到都城南门外郊游。春风和煦,吹散了他失败的阴霾,溪流淙淙,流去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桃林里竞相绽放的桃花,犹如片片粉红色的云霞落在枝头。

不觉已是正午,崔护感到又累又渴,遥望过去,前方似有一处院落隐在桃林深处,他顿时喜上眉梢,不禁加快步子。

果不其然,他来到门前,轻轻叩响虚掩的大门。门开处,一个双颊含羞的妙龄少女映入眼帘。少女为他端来一杯水,然后便立于一树花之下,静静地望着他。

少女眉清目秀,眼波流转,绯红如桃花般的脸庞,和灼灼的桃花互相映衬,显得愈加动人。

盈盈少女,让诗人一见倾心。可是,读书人的矜持和含蓄,却让他羞于表白,只是悄悄地把依恋和爱慕刻在心底。

隔年此时,还是春意烂漫、百花吐蕊的季节,诗人故地重游,急切地期盼着与佳人再次相聚。

然而,当他满心欢喜地赶到庭院门前时,看到大门紧锁,那极力追寻的“人面”已不知去往何方,只剩下满树的桃花灿然盛开,笑对春风。

桃花依旧,人面已消,佳人渺渺,他久久地伫立在门前,惆怅和忧伤一时间齐齐地涌在心头。

在飘飞的桃花雨里,他将一首《题都城南庄》题于门扉之上,带着重寻不遇的失落和永远无法弥合的遗憾,怅然而去。

崔护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不过是一颗寂寂无名、并不耀眼的小星,然而他笔下那份偶然相遇的美好是如此惊艳,刻意求之却永不再得的怅然也触动世人千百年。

03

《钗头凤·红酥手》

宋·陆游

红酥手,黄縢(téng)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yì)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陆游年轻时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女方是他的表妹唐婉。他在正好的年纪娶她为妻,两人恩爱无比,十分般配,然而最终他们却被迫离异。

只因陆母见儿子整日与唐婉厮守在一起,认为儿子沉湎于儿女情长、不思进取,皆是唐婉之过,所以硬是拆散了这对痴情鸳鸯。接着,陆游续娶,唐婉也另嫁。

他们分离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婉不期而遇。四目相对的瞬间,感伤已在彼此的心间溢满。

那个令他朝思暮想的身影早就消失在花丛间,陆游还伫立在原地怅望着,感慨之余,转身在沈园的墙上吟赋出这首《钗头凤》,记录了他们爱情的悲剧。

一年后唐婉重游沈园,看到了园壁上令人心碎的题词,不由悲从中来,思绪万千,另和了一首《钗头凤》。

一颗本已憔悴且布满伤痕的心,怎能承受住这离别相思之重。回去后不久,她就在抑郁和思念中离开了人世。

爱而不得,已让陆游伤心不已,爱人早逝,更让他抱憾终身。

在往后余生里,不管走到人生的哪个阶段,他从未忘记过唐婉。那份痛彻心扉的思恋,那份肝肠寸断的悲恸,一下子萦绕在他心间60多年。

红颜不再,时光走远,何苦再去追问,究竟是命运的造化弄人,还是母亲的强行拆散?

陆游唯一做到的就是他把心中那片隐秘的角落留给了唐婉,他把最深情的诗篇也写给了唐婉。“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的触景伤情;“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悲情缱绻;“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的肝肠寸断……

纵观陆游的一生,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未酬,反而在罢官、贬谪和调任里耗尽毕生仕途;深爱妻子唐婉却无法相守到老,反而在悔恨和悼念里倾尽全部情思,这于陆游而言,是命运的叹息,也是悲凉的结局。

04

《山之高三章》

宋·张玉娘

山之高,月出小。

月之小,何皎皎!

我有所思在远道。

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采苦采苦,于山之南。

忡忡忧心,其何以堪。

汝心金石坚,我操冰雪洁。

凝结百岁盟,忽成一朝别。

朝云暮雨心来去,千里相思共明月。

在宋末元初的浙江松阳县,生活着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女子——张玉娘。她是宋朝四大女词人之一,玉娘自幼聪慧饱学,博雅风华。

她的作品存世虽不多,但诗词题材和风格却极为广泛,既有风花雪月,也有金戈铁马。张玉娘演绎了一段回肠荡气、为情而亡的凄美故事。

她爱恋的人是表兄沈佺,两人同年同月同日生,自幼青梅竹马,十分亲密,随着年龄的增长,暗生情愫。

在最美的年华相遇,两颗心又因相知相许而紧紧相依。才子配佳人,恩爱两不疑,他们认定终生,只待来日结发为夫妻。双方父母见之,便做主为他们定下了婚约。

正当张玉娘心愿得以满足,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时,父母却因沈家突然的家道中落,生了悔婚之意,玉娘坚决不同意。

玉娘非常痛苦,几乎是日坐愁城,为伊消得人憔悴。无奈之下,21岁的沈佺只得随父赴京赶考博取功名。

分别的日子里,玉娘日日期盼能和沈佺重逢,星前月下,细语温存。相思之苦困扰着她,也折磨着她,以至她愁思满腹,写下大量诗作,抒发绵密的思念和无尽的哀愁。

这首《山之高》就写于沈佺宦游京城期间,她将坚贞而高洁的誓言,刻画得细腻深入,让人叹为观止。

后来,沈佺一举中第,位列榜眼,两位有情人也即将迎来重聚的时刻。本是天大的喜事,可是天不佑人,沈佺不慎染上伤寒,又因思念过甚积郁成疾,竟一病不起,未几竟至驾鹤西去。

噩耗传来,玉娘终日以泪洗面,矢志不嫁。父母亲看她整日抑郁,想为她另择佳婿,玉娘绝无此意,更加痛苦。她为沈佺守节,恹(yān)恹独守空楼,度过5年悲痛的日子。

又一年的上元佳节,昏暗的灯光中,她恍惚看到了沈佺的身影,沈佺对玉娘重申生死不相辜负的誓约。语毕,人不见。玉娘悲痛欲绝,从此绝食,未过一个月,染病身亡,年仅28岁。

张玉娘的父母哀怜她的痴情,请求沈佺的父母将二人合葬,实现了玉娘“生不同衾死则同穴”的愿望。

月余,玉娘的两位侍女霜娥和紫娥也殉主而去,连玉娘生前畜养的鹦鹉也悲鸣而死,遂将其皆葬于沈张合墓边,时人称之为“鹦鹉冢”。至此,这个悲剧而凄婉的爱情故事终结。

诗词中还有哪些爱而不得的遗憾呢?

作者:溪月弯弯

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背后有故事的古诗有3

悯农(其二)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字公垂,唐朝宰相,诗人。李绅的祖祖辈辈皆是官员,可是早年家道中落,但他少年时颇具才华。其诗以短小精悍著称,被人称为短李!

青年时代的李绅很想出人头地,曾经多次进京应试,可惜都名落孙山,暂时的失败并没有击垮李绅,到了元和初年,奋发的李绅终于考中进士,担任国子监助教的职务。这首悯农就是他青年时代的作品,向来忧国忧民的李绅一共创作了两首悯农,诗的内容主要反应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

诗题“悯农”悯意思是可伶。诗题的意思是可伶农民。这是组诗中的第二首,所以叫其二。“锄禾日当午”锄禾意思是用锄头松一松禾苗周围的土。一大早,太阳公公刚冒出头,农民伯伯就来到田地里,直到正午烈日当头,太阳变得毒辣,都一刻不停地挥舞着锄头,给庄稼地里的禾苗松土。晒得农民伯伯“汗滴禾下土”,豆大的汗滴顺着农民伯伯的额头一直往下流,一颗颗汗珠滴到了禾苗的身上,滴到了干涸的土地里。滋润着庄稼地里的粮食。

李绅看到如此辛勤劳作的农民感叹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餐就是饭的意思,熟食的统称。又有谁知道,我们盘中的粮食,一粒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的汗水换来的呢?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浅显易懂。诗的前两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将辛苦劳作的农民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诗的第三句将我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盘中餐和前文烈日炎炎下辛苦劳作的农民联系起来,凝聚出“粒粒皆辛苦”的名句,给我们以启迪。

我们每天轻易就吃到的粮食,一粒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得来的呀,难道不应该珍惜每一粒粮食,尊重农民的劳动么?

描写春天的故事古诗有哪些(春天的古诗故事有哪些)

感恩的古诗有什么故事名字(感恩的古诗有什么故事)

花的古诗有什么故事吗(花的古诗有什么故事)

描写春天的故事春天的古诗有(歌颂春天的古诗有故事)

有光古诗的故事作文怎么写(有光古诗的故事作文)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3日 星期一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那些古诗有背后的故事(背后有故事的古诗有)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87667.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