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孔子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孔子的故事 有什么感受)

2023-03-12 08:52:01 技术常识4 建议收藏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3431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9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我是如何认识“孔子”的,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老乐爱生活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孔子的故事 有什么感受1

两千多年以来,孔子至尊为上的地位从未动摇。不论在民间或者官方,孔子早已深入人心。记得小时候,常听父亲讲关于孔子的故事,他不仅给我讲,也给社员讲。在生产队田间劳作休息时,父亲刚蹲下来,他身边准会围满一圈人,央求父亲讲孔子的故事。可是,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1974 年,全国掀起了“批林批孔”运动,千年的孔圣人成了“罪人”。这个时候,父亲不敢在外面再讲关于孔子的故事了。

在我上小学三年级时,全国批孔运动还未结束。学校说,为了认清孔子的“真面目”,组织学生到城里参观孔庙和孔府。我们徒步 20 多华里来到城里,大家都很兴奋,望着眼前的一切,特别是走进城墙入孔庙,立刻被庄严、气度宏伟的建筑群所吸引。大家目不暇接,啧啧称奇。回校之后,老师让写参观感受,重点揭批孔子的反动思想及其封建余毒等。大家搞不明白为什么要批孔子,孔子何错之有?如果孔子是个坏人的话,为什么历代朝廷还要修建孔庙纪念孔子呢?到了“四人帮”倒台,国家逐步走向正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恢复弘扬,孔子得到了“解放”。初高中课本开始有“论语”节选文章,大家又可以公开谈论孔子了。

有一次,大姑父来我家做客,他与父亲谈起孔圣人。大姑父念过私塾,读过“四书五经”,对孔子佩服至极。饭间,已有醉意的大姑父,滔滔不绝地背咏起《论语》的有关章句,如“德不孤,必有邻;名不正,则言不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他的一串串妙语,让我对眼前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肃然起敬。

在我念水利中专的时候,有位哲学老师给我们上哲学课,他谈起哲学思想的起源话题。他说,大家都说哲学思想在西方,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天道观、人道观、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的哲学思想体系。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孔子提出的哲学思想,要比西哲学思想都早上好多年。在八十年代初期,孔子已得到正名,但是,还没有深入人心。这位老师敢于讲出真心话,确实令人心生敬意。也正是这位老师对孔子的再评价,又进一步激发了本人对孔子的热爱。我去学校阅览室翻阅关于孔子的书籍,寻遍书架也没有找到。去城里书店去找,终于在不起眼的地方看到了一本《孔子》小册子。得到这本书,我如饥似渴地去了解孔子。在以后的岁月里,尽管我搬了几次家,但是这本书一直没有离开我的身边,直到现在。

参加工作后,因为工作需要,我有机会接待全国各地的客人来曲阜观光,有时还接待国际友人参观“三孔”。陪同客人一起听导游讲解孔子及儒家经典,慢慢地自己也跟着长了见识。再后来,曲阜兴起“儒学节”活动,我也积极参与其中。每次在大成殿前庄严祭拜孔子时,我心中都会激动不已,深感孔子的伟大,是古今未之有也。

《孟子·万章下》中说道:“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孟子用“金声玉振”比喻阐明“集大成”的含义,赞誉孔子思想集古圣贤之大。孔子一生教了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贤人。他同时著书立述,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孔子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理想是希望能够恢复大同之治。大同之治曾在尧、舜、禹时期出现过,这个时期帝王的王位都是实行禅让制。找真正贤能的人,请他们出来做王。因此称为大同之治。在《礼记·礼运大同篇》上说:“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其大体意思:人即孝敬自己的父母,也孝敬全天下的老人;即爱护自己的儿女,也爱护全天下的少年儿童。使所有的老人颐养天年,所有的轻壮年为社会出力造福,所有的幼年得到健康成长,鳏寡孤独废疾者都能够得到安乐有所养。

看一看,我们新中国走过的路,党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民生政策,与我们的老祖宗的所思、所想、所为多么的高度一致。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国家非常重视。我所工作的单位就位于孔庙前面的万人宫墙的旁边,每天可见人头攒动的游客涌进孔庙参观,处处可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敬仰孔子,敬仰儒学,学习孔子,学习儒学,就会变成不由自主的行动。

孔子的故事 有什么感受2

2022年5月14日,我的学习心得(小乐):

一、今日更新丨《论语·子罕》

9.13: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①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②者也。”

注:①“椟”也作“匵”。②“我待贾者也”的“贾”同“价”。见《论语集释》

9.1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樊登老师的 精 华 解 读

何陋之有:同样的地方,得看是谁住

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性格,反过来,一个人自身散发的气场也可以影响一方。在生活环境不如意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用这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来给自己加油打气。努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周围的一切总会好起来的。推荐你读《坚毅》《逆商》

原 句 译 文

9.13 子贡说:“这儿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放在匣子里珍藏起来呢,还是找位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它吧!卖掉它吧!我在等待识货的商人啊!”

9.14 孔子想到边远的地区去居住。有人说:“那地方非常鄙陋,您怎么能居住呢?”孔子说:“有君子住在那儿,怎么会鄙陋呢?”

我试断句如下:

9.13: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9.1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我试理解如下:

1、(1) 试释之

9.13 子贡说:“有一块美玉,在这儿,(就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要怎么做才好呢?)(它)通透而圆润,(非常诱人,)是把它放在匣子里珍藏起来呢?(这是一种孤芳自赏的做法!),还是,为它找一个更好的去处,估个价格,让它到买卖市场上去,让更多的人去认识它,欣赏它呢?(这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也,参见《孟子.梁惠王下》)孔子的答案,呼之欲出,他说:“给它估个价吧,给它估个价吧!我已迫不及待了,盼望能把它带到买卖市场上去的人尽快出现,(因为只有那儿,才是它该待的地方,它才能大放异彩,我们所有的人也才能从中受益啊!)”

(2)感悟

孔子绝不敝帚自珍,孤芳自赏!而是胸怀坦荡,心态开放!他是真正的圣人君子啊!

虽然他从来没有以君子自居,他常说的是,“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但我们知道他就是君子,真正的就是!

他的一言一行,无不在告诉我们这一点:

名实相符,实至名归!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我们可以联想一下,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过去40多年持续推进的改革开放。未来,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仍离不开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与对外开放。 有好处大家一块共享,我们国家目前坚持的改革开放,互利共赢,应该根源于此,一脉相承啊。

2、(1) 试释之

9.14 孔子想到边远的地区去居住。有人说:“那地方很陋啊,你要去那儿,为什么呢?”孔子说:“是君子居住在那儿啊!哪里有什么简陋呢?”

(2)感悟

不管周围环境怎么糟糕,怎么恶劣,最主要是我们自己的心境!我们自己怎么看待它,我们就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这是君子的做法,也是我们唯一正确的做法。

正所谓“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也!

诚哉,刘禹锡《陋室铭》所言:

陋室铭

刘禹锡 〔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之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二、今日更新丨《论语·子罕》

9.15: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9.16: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9.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樊登老师的 精 华 解 读

逝者如斯夫:关于时间的千年感慨

孔子不是诗人,但是这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却是诗一般的优美流畅、带有韵律感。可见当时在川上看流水的时候,孔子一定产生了“心流体验”。生活越来越忙碌,你有多久没有静静地感受过时光流逝了呢?找一个悠闲的下午,听听音乐发发呆,让自己放松一下,感受“逝者如斯夫”吧!推荐你读《心流》《一平方米的静心》

原 句 译 文

9.15 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才把音乐进行了整理,《雅》和《颂》都有了适当的应用场景。”

9.16 孔子说:“出外侍奉公卿,在家侍奉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勉力去办。以上这些场合如果要喝酒,我是不会因为醉酒而误事的。”

9.17 孔子站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

1、对于第一句

我试断句如下: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我试理解如下:

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到鲁国,整天沉迷于整理《雅》《颂》,乐亦在其中矣。我收获了快乐,《雅》《颂》得到了整理,这真的是各得其所啊!”

我的感悟:

我们做人,快乐是最重要的事情!

做好工作,同时保持心情愉快,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啊!

2、对于第二句

我试断句如下: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我试理解如下:

参考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摘自《中庸·第十三章》”,我有有新的感悟。

孔子并不是在说喝酒,他还是在说我们在修为自己这件事情上,有做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点“丧”)。

也不知道是孔子2000多年前就用了这个丧来表达心情,还是现在的人借用了孔子的这个字儿来传情达意。

现在看来,不管时间过去了多久,人们的心情还是用一样的词来表达更准确!更到位!

不管是向外还是对内,是工作还是家庭,是事业还是自我?前者就是所谓的“事公卿”,后者就是所谓的“事父兄”,面对遇到的“沮丧”,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孔子给出了三个词:不敢、不勉、不为酒困。

他老人家苦口婆心,从三个方面给出了答案:

第一,对自己。要小心,不要强行出头;

第二,对他人。不要苛求勉强,要保持对别人的尊重;

第三,最最最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沉沦!妄想通过喝酒来解决困惑是不可能的!

孔子他老人家最后感叹说,“如果这样,我的收获就太大了,简直无法形容!”

3、对于第三句

我试断句如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我试理解如下:

孔子,在河上,有感而发,说道:“逝去的一切啊,比如时间、生命、财富、权力、美色、美食……等等,就像这条河一样啊,我们虽然舍不得,迷恋她。我们想牢牢抓住她、拥有她、控制她、享用她,但她太容易变化了,根本无法做到,就像昼夜轮回一样,去了又来,来了又去。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像樊登老师说的一样,去修为自己!去勇敢的拥抱不确定性!

这就是我们,作为一个人,应该去做的,唯一的一件事情了吧!

孔子的故事 有什么感受3

有一次,孔子和弟子们前往齐国。走到半路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人穿着一身素衣,手里拿着镰刀,不停地哭泣。孔子就问他,这个人说,您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呢?然后这个人回答说,我叫丘吾子。说,我之所以哭得这么悲伤呢,是因为我直到晚年才发现我的三个过失,即使后悔也来不及了。

孔子非常好奇问,您能说说三个过失是什么吗?

丘吾之悲痛的说,我年轻的时候非常好学,便离开父母到各地去游学,但是等到我学完回家的时候,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了。这是我的第一个过失。

年纪稍大一些的时候,我去齐国侍奉当时的国君,但国君生活奢侈,荒废政事,失去了臣民的拥护和爱戴。我作为臣子,本应该极力规劝,最后却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这是我的第二个过失。

我这一辈子四处闯荡,结交了很多朋友,但到现在却都断绝了往来。这是我的第三个过失。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间如流水一般匆匆逝去,我再也见不到我的父母了,就让我离开这个人世吧?说完跳入水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大家回想自己目前度过的生命。都觉得自己有什么样的过失呢?我感觉我们这个年纪的话,基本上第一个都是会有的。

很多人就是毕业之后工作,远离家乡,很少在父母身边尽孝。为了自己的生活呀,孩子呀,工作呀,理想啊,很少去服侍父母。然后钱财也给得很少,因为自己本身生活压力大。

其实孝顺父母呢,就是不只是说要给钱啊,还要让他们心情愉悦。要给他们关心,要给他们陪伴。那这么对照的话,我觉得自己也是做得很不够的。那么呢,希望后面有所安排,能够多一些时间跟父母在一起,能够孝养他们。

其实人的一生真的很短暂。孝养父母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等到真的那一天来临,因为这个事情而悔恨的话,也就是来不及啦,也会变成自己一生中最大的过失。希望大家都不要犯这种过失哦#金粉社区##头条打卡#

孔子写了什么故事(孔子写的有什么故事)

孔子有关的故事有什么(孔子有什么相关的故事)

孔子有什么故事的标题和内容(孔子有什么故事的标题)

关于孔子的名言故事(孔子的名言故事有什么)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2日 星期日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孔子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孔子的故事 有什么感受)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86976.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