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弥生2的故事(弥生的故事有哪些)

2023-03-12 00:08:01 技术常识4 真实感受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7184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8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莫兰迪、雷杜德、草间弥生,这些大师的一生竟然如此单调?,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YITUI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弥生的故事有哪些1

喜欢看展的朋友们一定知道,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有一场艺术的盛宴,那就是“一位天才的诞生——毕加索展”。

在这场号称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毕加索真迹展”的艺术Party上,我们可以看到毕加索这样立体的作品。

“毕加索展”展出品之一

也可以看到有着明显毕加索风格的作品。

毕加索1969年画作《吻》

还可以看到毕加索较为“规矩”的作品。

毕加索1920年画作《习作》

从以上几个作品,我们也不难看出,毕加索这一生的艺术风格是在不断变化的。

不信我们可以用他的两张自画像来对比看看,他的风格,到底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毕加索第一张自画像(15岁)和最后一张自画像(91岁)

毕加索从不循规蹈矩,作品的表达也完全是按照当时对艺术的理解来创作。

相比于一成不变,他更喜欢创造、更喜欢猎奇、更喜欢不一样的精彩。

但是,在艺术界中,还有这样一类艺术家。他们一生只执着于一种艺术。在他们的坚持下,他们的艺术和人生,同样精彩。

坚持需要纯粹

“我最不能容忍的莫过于艺术本着其他的目的,而不是为艺术本身。”——莫兰迪

因为《延禧攻略》的大火,人人都知道了莫兰迪色系,个个都夸赞莫兰迪色看起来舒服且高级。

但是为什么莫兰迪色会有这样舒服的视觉效果呢,大部分原因还要归功于莫兰迪对艺术的坚持所保有的纯粹之心。

纯粹的目的和追求,往往是坚持的最基础也最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1890年的夏天,莫兰迪出生在意大利。

莫兰迪照片

1907年他进入波洛尼亚美术学院学画,毕业后就在这所学院教授版画课程。

莫兰迪非常热衷于画静物,他最喜欢画的,是那些瓶瓶罐罐。

莫兰迪画的瓶瓶罐罐们

他把这些瓶瓶罐罐摆满了他的画室,地上、书架上、桌子上,到处都是。

你看,他的画将颜色本就淡雅的物体边缘虚化,又将光线明暗关系平面化,整个画面细腻得仿佛就连瓶子周围空气的湿度都可以看得到。

莫兰迪画作

低调、细致、朴实却又直击内心,将物体的形态和颜色巧妙融合,这便是莫兰迪风格。

但这样的风格也为他带来了一些困扰。在被法西斯统治的时代,艺术的主流是社会题材与壮丽风格。所以,莫兰迪自然就成为了被嘲笑的对象。

不过莫兰迪并不在意,他依然坚持自己的风格,不畏人言,不惧权势。

莫兰迪自画像,穿衣风格也很莫兰迪

对于莫兰迪只画物这件事,不止是源于对讽刺的无视,也源于对物本身的重视。

他说:“我相信,没有任何东西比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更抽象,更不真实。我们在物质世界所认知的所有事物,都并非如我们看到和了解的那般。物的质性当然存在,但却不具有任何我们附加在它身上的意义。”

莫兰迪画作

物,简单直接,瓶就是瓶,罐就是罐。

我们所有对物的认知都是依存于主观意识之上的,莫兰迪正是在通过这些瓶瓶罐罐挑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颠覆我们所看到的世界。

他想告诉我们的是,不要去在意一些虚无的东西,而是应该回归到更纯粹的本质世界。这样的坚持,才更美,才更真。

坚持需要对细节负责

一辈子就做了一件浪漫的事:画花。——雷杜德

雷杜德,比利时花卉画家。他一生创造了2100多幅花卉板绘,包含了1800多种植物。论画花,没人画得过他。

雷杜德作品合集

他为近50部植物学著作制作了插图绘本,出版了《百合图谱》、《玫瑰图谱》等刊物。其中,以《玫瑰图谱》最为著名。

能拥有这样的艺术成就,绝对离不开他坚持对细节负责的原则。细节,在坚持的过程中,是最重要的辅助条件。

雷杜德与植物绘画的缘分还要从他23岁说起。23岁那年他来到巴黎,师从花卉画家画家杰勒德·范·斯潘东克和植物学家查尔斯-路易斯·埃希蒂尔·德布鲁戴尔。

雷杜德画像

30岁那年,他被聘请去给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后约瑟芬的玫瑰园画画。据说约瑟芬皇后的玫瑰园里有250种玫瑰,足足有三万株。

对植物知识的学习、对雕刻版点彩画法的研究,都为他的绘画风格奠定了基础。

雷杜德作品合集

这是雷杜德画过的玫瑰。花朵色泽淡雅自然,走笔顺滑流畅。

但雷杜德的玫瑰最让人惊叹的,在于细节。可以仔细看看,每棵玫瑰就连刺的样子和数量都是不一样的。

叶子的茂盛程度、花朵的盛开方向、枝蔓的弯曲形态……就算是相同品种的玫瑰,也因为不是同一株而存在着许多细微的差别。

对植物形态的严谨研究、日复一日的观察与绘画积累、独特的绘画技巧,以对细节的极致追求,都使得他的作品更加细致、出色。

雷杜德作品合集

可以说,他的玫瑰画,走在了花卉绘画界的前端,引领了全世界玫瑰画的潮流。

不管是在植物界,还是在艺术界,雷杜德一生中对细节的执着都让我们看到了更精彩、更完整的世界。

画花,是他一生做过的最浪漫的事,但对绘画细节的执着,是他一生都在坚持的事。

坚持需要忠于自己

“艺术必须是自我的,讨好众人的只是骗钱而已,真正诚恳的,却时常被误解。”——草间弥生

不管你对艺术的了解有多少,你一定听过“草间弥生”,她对艺术的坚持完全来源于自我。

确实,追求自我、坚持自我,才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其实对于草间弥生的艺术,有很多人都提出过质疑,认为她的作品在哗众取宠。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质疑的,因为她的作品,是这样的……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可能会引起不适。

Give Me Love展览的作品之一

LV概念店设计 by 草间弥生

那么为什么草间弥生却依然我行我素,一直重复这种让人感到不适的密集波点呢?

这一切都和她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在草间弥生很小的时候,她就时常会产生灵魂离开躯体的幻觉,看到的世界也好像隔着布满了斑点的网。

草间弥生照片

但她的母亲对于她的疾病却毫不关心,认为所谓的幻觉都是她在胡说八道。

心灵的创伤让她决定利用重复的圆点表达自己的幻觉,靠画画赶走内心的恐惧。

草间弥生10岁时的画作

这是她10岁那年画的一幅铅笔画,阴郁笼罩着画中的女孩,这也是她的童年写照。

草间弥生童年照

但母亲依然没有意识到她的无助,还对女儿的画家梦想却百般阻挠。最终,气愤的草间弥生离开家乡,投奔了美国女画家乔治亚·欧姬芙。

到了美国,草间弥生将这种极限圆点重复运用到了雕塑和装置艺术中。没想到,这居然引起了美国波普艺术的潮流。

草间弥生第一次以镜子为媒介的装置作品《无限镜屋》

而在她所有的圆点作品中,最常出现的就是南瓜,这样的执念竟然也来自于她的童年生活。

在草间弥生小时候,爷爷的农场里种着很多很多南瓜。当时草间弥生想扭下一颗南瓜,在产生这种想法的同时,她听见南瓜用生命向她述说着什么。

南瓜让她快乐,给她安慰。对于草间弥生来说,南瓜就是信仰,就是神。

草间弥生南瓜作品合集

她曾说,“我会忘记所有,只为集中精神,直面南瓜的灵魂。”在南瓜的背后,草间弥生看到的是生命、是安全、是依靠、是自己。

波点与南瓜,都是她对艺术的坚持,也是她对自我的坚持。

最后,我们用草间弥生自己说过的话为她的故事做一个结尾:“如果你一定要问我从什么时候开始艺术创作的,我可以告诉你,那是在很小很小的时候。我的一生,我活着的每一个日子,都与艺术相关。要是人可以有来世,我还想再做艺术家。无论生与死,艺术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切。”

艺术对她来说是一切,而她的一切恰好就是自己那个美好的小小世界。

草间弥生的故事告诉我们,忠于自我,才是我们要的坚持。

坚持的意义就在这里

莫兰迪为瓶瓶罐罐付出一生,为纯粹而坚持;雷杜德将画花看作一世,为细节而坚持;草间弥生把波点和南瓜奉为使命,为自我而坚持。

每一个瓶罐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原始而纯净;每一朵花都绽放着不一样的美丽,细微差别,各自美丽;每一颗波点都保留着它们的态度,那是自我的声音。

艺术家们所坚持的,是艺术的突破与精神的寄托。

抛弃名利、扔掉杂念。艺术的极致、自身的追求,都是建立在坚持之上的。

坚持给艺术家带来的是情感的宣泄与艺术的滋养,带给我们的,则是找寻人生出口的启示。

就像莫奈所说:“我只能爱你一生一世,可这座我种下的花园,他们的生命足够穿越宇宙,伴你永生永世。”

莫奈照片

不管是对纯粹、细节、自我,还是对任何事物的坚持,坚持的意义就在于它的影响可以存在很久很久,不论影响力的大小。

坚持的背后,是“永远”的责任。

爱我所爱,尽我所能,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坚持。

弥生的故事有哪些2

草间弥生今年90岁了,从1977年开始,她就住在东京的精神病院里,一住就是42年。她每天画10个小时,不知疲倦地画着那些色彩鲜艳的波点。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BestList
ID:mybestlist
原创: 居里先生

前几天,居里发现波点女王草间弥生的新纪录片在日本上映了。

片名很有趣:《草间弥生 无限》,中间空出来给一个符号:

∞,循环、无限、无穷、永无止境。

像两个波点紧紧相拥,也像她最著名的作品《无限镜屋》里,人们和倒影面面相觑。

才想起老奶奶今年90岁了,从1977年开始,她就住在东京的精神病院里,一住就是42年。她每天画10个小时,不知疲倦地画着那些色彩鲜艳的波点。

居里印象最深刻还是去年那部《草间弥生的生活》结尾处,这个怪婆婆用涩哑、苍老的声音说出的“生命宣言”:

在茫茫人海中

我努力熬过了 这漫长的一生

有多少次 我想以刀抹颈 奔赴死亡?

但我整理思绪 重新站立

我希望生活 有灿烂阳光

我想永远活下去

这漫长的90年,对草间弥生而言,苦难堪多,实不好过。

01

病变的童年

1935年,日本松本市,月上柳梢头。孩子们早就回家吃饭,只有一个剪着平刘海、背着小书包的小女孩在街角鬼鬼祟祟。

她满头大汗、做贼心虚,像个蹩脚的侦探,尾随着一对勾肩搭背的男女。

一个转弯,她又跟丢了。

6岁的草间弥生流着鼻涕,只记得妈妈的命令:“监视爸爸和那个女人!”每次任务失败,妈妈就对她破口大骂。

眼见父亲和情人耳鬓厮磨,窥见肉体交缠和夫妻背叛,小小年纪,草间弥生被迫吞下成人世界的崩坏和丑恶。

本该天真烂漫的童年也跟着日渐病变。

10岁那年,老师看到草间一幅铅笔画,画中女孩神情阴郁,毫无笑意。那是她的自画像。

再翻几页,是她画的母亲。

密密麻麻的黑色圆点开始出现,从手腕蔓延到面部。像霉菌,似病斑。

“在这惨淡的家庭里生活,只有画画能让我清醒。”草间弥生回忆。

她孤僻,总是抱着素描本坐在屋后那片花田胡思乱想、涂涂画画,怒放的木槿花簇拥着她小小的身子,好似团团紫红色的云雾。

画画的时候,就不用做妈妈的间谍。

某天,草间弥生却惊讶地发现,花朵长出了人脸,在和自己说话,声音越来越大。她捂着耳朵逃跑,转身却看见夕阳之下群山发出五彩闪光。

她还不知道,自己身患严重的神经性视觉障碍。

听起来很有趣对吗?但对孩子而言,就是噩梦。

这场噩梦,她却只能独自品尝。回家哭诉,妈妈权当胡言乱语,又是一顿打骂。

无穷无尽的幻觉、幻听折磨得心力交瘁,草间想到卧电车轨自杀。万幸的是强大的气流将她撞晕,饶过一死。

死劫可免,活罪难逃。草间弥生选择用画画来记录自己病变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多的圆点和色彩,是她活下去的火种。

她妈妈又不乐意了!身为百年种子家族的千金,她希望草间弥生成为大家闺秀、嫁入豪门做富太,而不是一个整天埋头画画的怪人。

一看到女儿拿起画笔,她就大发雷霆,踢翻颜料,撕碎画布,最恐怖一次,她将草间弥生打到几乎失聪。

“我没生你就好了。”妈妈咬牙切齿地说。

草间弥生只能争分夺秒地画,幻觉煎熬、母亲折磨,腹背受敌。

她拼了命要逃出这个家。19岁,她赴京都学画,在那儿,她可以用一个月时间画一只南瓜。

26岁的草间弥生,拒绝很多提亲,母亲怒火冲天。她兴致勃勃举办小型画展,画比观众多。

她要自寻出路。逃吧!草间弥生,越远越好!去吧!就去美利坚。

临走前,她将数千幅画作拖到河堤,全部烧掉。

熊熊大火把晚空烫红,“我要和当下告别,并且激励自己,一定要画出更好的作品。”她背水一战、不留退路。

02

吃垃圾的怪胎

1957年11月28日,那架飞往西雅图的航班上,除了两个美国大兵和一个战争新娘,就剩角落里的草间弥生。

她把美金缝进衣领和鞋底,身后的行李舱堆着60件和服和2000幅心血杰作,这就是她的全副身家。

草间弥生满怀期待、远赴重洋,却是热脸贴冷屁股。

美利坚没想象中那么好混。

她不懂英文、没有收入、坐吃山空。她四处兜售自己的画作,无人问津。

只卖出一副的画,75美元, 杯水车薪。

她把所有钱都花在颜料和画布上,缩在一间没有卫生间的工作室里,玻璃窗都是破的,寒风灌进来,偷窥她的画。

她从垃圾堆里捡了一块门板当床睡,毯子只有一条。傍晚6点暖气就没了,腊月寒夜她冷到肠痉挛,只好爬起来继续画画。

画她那些圆点。一个接一个,直到日出。

每天,她就靠朋友送来的几颗栗子果腹。实在受不了,她跑到鱼档菜栏,捡垃圾堆里的残渣煮成一锅,拿来续命。

听到美术馆征选,她搬起那幅《无限的网》天亮就出发。

这幅画比榻榻米还大,草间在它面前,小得可怜。她扛着它走了44个街区才到达美术馆,预料之中,她落选了。

她又驮着这个庞然巨物,走过44条马路回家。此后3天,她粒米未进,奄奄一息。

死不去,草间又活过来,只是这一次,她更疯了。

她患上严重的强迫症。但她将病态转为神奇,开创了软雕塑的艺术形态。

克拉斯.欧登伯格看了之后爱不释手,跟着做了一个系列,一炮而红,享誉整个艺术圈。

他的艺术展上,克拉斯太太见到了人群里木然的草间,轻飘飘地留下一句:“不好意思哦。”

她忍了。

草间闭关数月,祭出了惊世骇俗的前卫个展——“千船会”,身后的墙壁和天花板贴满999张单色印刷海报。

安迪·沃霍赞不绝口:草间,你是天才!

转个身,他也办了个展,墙上贴满了一式一样的牛头印制海报。安迪·沃霍一夜封神,成了波普艺术之父。

她也忍了。

草间没放弃,呕心沥血独创出“无限镜屋”。

7个月后,萨马拉斯原封不动地搬走了这个创意,并得到业界最顶尖画廊的邀请,风光无限。

她明明是这些杰作的主人,却偏偏不能有姓名。

所有抄袭她、剽窃她的人都名声鹊起,只有她穷困潦倒,捡垃圾填肚子。

心如死灰,她从工作室一跃而下。可惜,脚先着地,又没死成。

我想,上天一直都在注视着草间,他要草间活下去。

活下来的草间变成了真正离经叛道的怪胎。

威尼斯双年展,她不请自来,同行的还有1500个镜面圆球。有人感兴趣,她就以2美元/个的价格卖给他们。

很快,保安厉声将这个穿和服的异类赶走。艺术界骂她:2美元一个,真廉价、好低贱。

草间才不管这些。

回到纽约,她把自己和一大群人的身上都涂满波点,在中央公园狂奔,身后一大班警察穷追不舍。她一边奔跑,一边大笑。

她在街头躺在红色圆点的软雕塑上,周围的人指指点点,白眼她是个哗众取宠的神经病。

没有人当她是艺术家了,只当她是个疯婆子。

时隔多年,草间弥生说道:“因为我是个女人,还是一个黄种女人。艺术圈,只爱男人。”

03

回顾是为了重生

1973年,草间弥生已经44岁。人到中年,艺术圈把她抛弃,残余的锐气也被磨得一干二净。

她回到了日本老家。

但整个日本,都看不起她。

她在纽约的前卫行径在日本臭名昭著,媒体将她批判成“松本之耻”。

人们讨厌古怪的欧巴桑,一边痛骂着她过往的伤风败俗,一边嘲讽着她作品的一文不值。

此时,草间的抑郁已经病入膏肓,她主动搬进一间精神疗养院,避免自己寻死。

她在马路对面买下了一间工作室,几乎花光她半生的积蓄。

往后的16年,草间弥生消失了。

直到1989年,草间弥生60岁,纽约举办了一场草间弥生回顾展。

没想到的是,这场回顾却变成了草间弥生艺术的重生。她的作品惊艳全世界,那些年被冷眼、抄袭、驱逐的杰作和影像重见天日、沉冤得雪。

这驼着背的奶奶,坐在画室里,握着那份写着“日本の艺术女王”的报纸,早已泣不成声。

她花了半个世纪,终于等来一个认可。她老了,但来得及。

在送往纽约的作品之中,她在背面写了4个大字“生老病死”,陡然停笔。

人间四味,她已尝尽三道苦菜。人们问她,假使死后投胎,下辈子想成为什么?

“画家!”草间弥生脱口而出。

2年后,曾被驱逐的草间弥生作为日本代表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身后的精神科医生寸步不离,怕她发病。

草间没有,她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满屋子都是波点,她笑得咯咯响。

60年,苦尽甘来。

04

画下去,到另一个世界去

还记得草间弥生刚到美国时75美元贱卖的画吗?多年后,它被拍卖出75w的高价。

万倍之差。

2016年她被《时代》杂志评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 100 人”之一,是当选的唯一一个日本人。

居里和朋友聊起草间弥生,她兴奋地说:“你知道吗,今年濑户内海艺术节,草间弥生留在直岛两个作品,一红一黄两个大南瓜。”

“它们被放置在码头的尽头,排队的人龙好长好长,大家都像着了魔一样。”

这个自杀三次也没死成的怪婆婆,现在的口头禅变成了:“我要一直活下去。”

她90岁了,一生未嫁,无儿无女。或许在60年前,她就带着60件和服,和那个战争新娘一样,嫁给了毕生挚爱——艺术。

居里想起蔡澜的金句:人老的好处之一,就是敌人已经死得七七八八。

老奶奶记仇,她拒绝被叫成波普艺术家,因为那个人是波普艺术之父。

“我始终前卫,我从几十年前开始就是前卫艺术家,现在我还是。其他人要不是死了,要不是老了,但我永远是前卫艺术家。我不是波普艺术家,我是前卫艺术家,这个不能再写错了。”

现在终于没人可以阻拦她好好画画了。

早上7点,她从精神病院出发,5分钟的路程到达工作室,午饭5分钟结束,继续画画,直到晚上7点。

草间弥生说画布跟不上我的脚步,她不打草稿,埋着头一个圆点接着一个放射,那是她的宇宙。

“我相信,只要一直画下去,就能到达下一个世界。”草间弥生说道。

你知道吗,居里最佩服草间弥生的,是她一辈子对自我的坚信。

任何时候,她只要看到自己的画,都会由衷地赞赏:“天啊,这真的是杰作!”“我能再看看吗?太美了!”“我真的是天才!”

所有的前尘往事、背叛冷眼、饥饿濒死,都已经抛诸脑后。

对于过去,草间只是讲了一句话:“所有苦难,我都亲力亲为。”人间水火,她单刀赴会。

与君共勉。

草间弥生,90岁了,居里想没人会祝愿她长命百岁。因为很多年前,她就已经创造了人生无限。

愿你,一直一直,活下去。

也请,一直一直,画下去。

部分图片丨网络
责任编辑丨李蜜糖
编辑丨快乐小神仙

弥生的故事有哪些3

她被称为世界上最贵的精神病人,无数人被她的几乎无限的波点所吸引,进入她用爱编织的无限之境。

人人都爱草间弥生。这似乎是个没有理由的肯定句,绝对正确。

请感受来自草间弥生的直视

IAM

WATCHING

YOU!

2019年,艺术家草间弥生90岁了。

她的身上有着常人不可理解的执着与能量。

她说,自己是为了这个世界的爱而创作。

我们用九个关键词带你走进一个所不知道的草间弥生的异想世界。

01

高岭之花

草间弥生出生在富士山脚下的松本市,正好赶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她的母亲出身富裕的家族,由于家中无儿,她的父亲入赘后改姓女方的姓氏。草间弥生的童年最大的痛苦源自父母感情不好,父亲沉迷于女色,母亲性格顽固易怒。

无题,1939

草间弥生

图片版权:草间弥生

草间弥生的母亲极力反对她对艺术的喜爱,“我妈妈一直努力让我成为一名富有的新娘。”在极大的阻力下,少女草间弥生,坚持在松本市和京都学习绘画。

02

伟大的精神病人

父母亲紧张的家庭关系,不仅影响着草间弥生的心理,还影响了她的身体健康。

母亲的精神分裂症,在10岁的草间弥生身上就开始显现,草间弥生患上了一种神经性视听障碍疾病,这使她经常出现幻听、幻视,她看到的世界仿佛隔着一层斑点状的网。

在草间弥生纽约工作室覆盖整面墙的网状画前

1961草间弥生,由华盛顿特区国家美术馆收藏

图片版权:草间弥生

她开始画这些斑点,它们像是世界的细胞、分子,草间弥生把它们看成是来自宇宙和自然的信号。

草间弥生在自传中,记录着自己第一次幻觉的经历,“第一次幻觉发生在战争期间,那些紫罗兰看上去就像一张张人脸,开始和我说话,我说话声音变成了狗吠,房间包裹在花朵图案中。每每把这些幻觉画下来,就会获得心灵的平静。”

03

波点幻想

波点是草间弥生和世界对话的工具,甚至成为了“日本坏品位”的视觉代表。

圆点迷恋,2014

草间弥生

图片版权:草间弥生

“地球也不过只是百万个圆点中的一个。”

关于草间弥生那些标志性的圆点的来源,艺术家用“幻觉中的经常出现的图案”来解释,但草间弥生最紧密的合作伙伴,东京Ota Fine Art画廊的老板Hidenori Ota却有不同的版本:“她那善妒的母亲经常打她,在她的身上留下了圆点形状的瘀伤。这就是圆点的起源,草间弥生曾对我说过两次。”

04

无性恋者的柏拉图之恋

在草间弥生的语录中,最多出现的就是“爱”。

而她自己的罗曼史简单、扭曲而轰轰烈烈。

无限镜屋——生殖之地,1965

草间弥生

图片版权:草间弥生

草间弥生自称是一个无性恋者。她与美国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装置艺术家、蒙太奇电影导演艺术家Joseph Cornell的相爱经历,是外界所知她的唯一一段恋情,充满但不涉及欲望。

33岁的草间弥生和生性孤僻、恋母情结严重的Joseph Cornell相遇时,对方59岁,两人几乎是一见钟情。

草间弥生很小时候,已经意识到父亲生性风流,以及因而为家庭带来的苦痛。她的很多软性雕塑,某程度上是源于她对性的恐惧。

05

成名欲望

追求名声是草间弥生作品和她人生故事中的一部分。

草间弥生经常提及当年她抵达纽约后,有多渴望成名。当时的草间弥生几乎不懂英语,“我刚到美国的那几年非常不容易。现在,那儿到处都是日本人,但当时,那里的日本女性大多只是嫁过去的’照片新娘’”。草间弥生在纽约展示出杰出的社交技巧。“无论什么时候去参加派对,我都能交到朋友。”草间弥生甚至在1966年举行的威尼斯双年展上派发传单,上面印有赫伯特.里德爵士(Sir Herbert Read)对其作品的描述,指她的创作展现“奇怪美丽的意象”并“在我们的感官留下慑人的深刻烙印”。

当时的草间弥生,不会想到,现在,她无疑是全世界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

06

卖画这件小事儿

卖画这件事情对草间弥生非常重要,倒不是因为她特别需要钱。在她看来,这代表着公众喜欢她。

Hidenori Ota曾在接受VOGUE采访时说过,草间弥生过去经常一天给他打五六通电话询问销售的情况,现在,会减少到两三通电话,她会问:“画卖的怎么样?你还好吗,Ota君?别再忙着其他画家了,你应该全力关注我的作品。”为了让她高兴,Ota将支付给她的画款分成若干部分。 “小金额就够了,100美金、10美金都行,只要给她汇钱,就表示社会还需要她。”

07

生死之数

在草间弥生的身上,可以看到激烈与矛盾的结合。

她既热爱生命,有着不可停止的巨大能量,又充满自杀倾向。

在她15岁时就尝试卧轨,“如果不是艺术,我早就自杀了”。草间弥生又想活到400岁,这样才能完成她想做的太多的事。绘画、雕塑、装置、小说、诗歌,这些不同形式的艺术,如同是将草间弥生留在现实世界之中的锚。

08

42年

草间弥生在1975年回到日本。从1977年起自愿搬进东京精神疗养院,一直入住至今。草间弥生将自己的工作室设在精神疗养院的对面。

直面恐惧,治愈自己,或许可以成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09

1908天

时隔1908天,中国观众可以再次与草间弥生在美术馆之中重逢。2016年,上海当代艺术馆曾展出草间弥生“我的一个梦”巡展。3月7日,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展出“草间弥生:爱的一切终将永恒”,这也是多年后,草间弥生在中国第二次大型的美术馆级展览。

针对之前国内的山寨展风波,艺术家说:“我希望人们看到我真正的艺术,在复星艺术中心的这次展览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日本草间弥生朝圣之旅

作为草间弥生爱恨交加的故乡,日本各处美术馆都收藏有她的作品,不妨跟随我们列出的清单,在春日里来一场关于“波点婆婆”的朝圣之旅。

01

草间弥生美术馆

全球首个草间弥生个人美术馆,它由草间弥生本人在今年设立的草间弥生纪念艺术财团经营,多摩美术大学校长、美术评论家建畠皙担任馆长。作为“新宿区名誉区民”,草间弥生美术馆特意选址新宿。草间弥生美术馆共有五层,其中一楼为美术馆礼品商店,二楼和三楼是展览空间,四楼是有沉浸式装置的体验空间,五楼包括图书阅览室和一部分室外展示空间,主要用作存放与草间弥生有关的文件资料。美术馆需要提前网上预约,为了保证参观质量,设有限时制度。

东京市新宿区弁天町 107

02

直岛

直岛,作为三年一度濑户内国际艺术节的举办地,被广为人知。在濑户内海的海天一色中看草间弥生的《南瓜》,是全世界草间弥生粉丝的共同心愿。除了海边的南瓜,还有另一件草间弥生的作品《红色南瓜》(1994),草间曾形容这件作品是红色的太阳之光幻化在直岛海域而成,可以通过南瓜上标志性的圆点进入到作品内部。2019年,第四届濑户内国际艺术祭分为春夏秋三会期,在艺术祭期间到访是个好选择。

濑户内国际艺术祭

03

越后妻有

作为日本重要的艺术活动之一,距离东京两小时车程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同样留下了草间弥生的创作。草间弥生表示,在过往创作的室外雕塑中,《鲜花盛开的妻有》是她的得意之作,是与妻有的大地一同创作出的艺术成果。

04

松本市美术馆

松本市作为草间弥生的诞生地,是她创作的起点。在美术馆外侧,巨大雕塑作品《幻之华》(2002)以及以圆点覆盖玻璃的作品《从松本到未来》(2016),代表着草间弥生对于到来观众的欢迎。特别难得的是,美术馆还藏有草间弥生少女时期的绘画作品,将少女时期记载于故乡,温情脉脉。

松本市中央4-2-22

05

Forever现代美术馆祇园

京都祇园之中的美术馆将日本传统建筑作为展示空间,展馆所使用的名为“八坂俱乐部”建筑物,位于以都舞会场而闻名的祇园甲部歌舞练习场内,是建于大正2年(1913年)的传统日本建筑,有着104年历史。草间弥生的《南瓜》(2007)便放置在这里。2018年,为了庆祝空间成立一周年,美术馆还曾特意举办了“草间弥生 永远的南瓜展”,总共超过35件颜色、大小、素材各不相同的南瓜作品在这里上演了一出穿越古今的“南瓜之间”。

京都府京都市东山区祇园钉南侧570-2

06

十和田市现代美术馆

青森不光有苹果,在十和田市现代美术馆,有一件重要的草间弥生雕塑作品呈现着户外广场上。有南瓜与少女、蘑菇、狗狗们等八件雕塑作品构成的雕塑,以城市名称为题,唤作《永远的爱,在十和田歌唱》。

青森县十和田市西二番町10-9

07

原美术馆别馆

原美术馆的别馆——Hara Museum/ARC由著名建筑师矶崎新打造。美术馆建筑造型酷似马厩,全黑的外表与绿色草地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美术馆馆藏有草间弥生的作品《无限镜屋(南瓜)》,是镜屋与南瓜两种标志性符号的无限之境。

08

鹿儿岛县雾岛艺术之森

位于湧水町的栗野岳中部的雾岛艺术森林,以自然为境,展示了国内外著名艺术家们在这里根据自然、历史、文化而孕育出的作品。《香格里拉之花》(2000)是草间弥生以不老不死的世外桃源中盛开的花朵为题创作的作品,意在表现生命、灵魂以及希望,而《小红鞋》(2002)则象征着女性自身。

鹿儿岛县姶良郡湧水町木场6340番地220

如何拥有一件属于你的草间弥生

购买艺术家的作品,最好的途径就是与直接代理艺术家的画廊联系。关于草间弥生,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画廊有OTA FINE ARTS画廊、David Zwirner画廊与Victoria Miro画廊,分别代理其亚洲、北美及欧洲市场。其中OTA FINE ARTS画廊在上海西岸、David Zwirner画廊在中国香港都设有空间。

自学画的故事有哪些图片(自学画的故事有哪些)

古代玉的故事(古玉的故事有哪些)

具有表演性的故事(表演型的故事有哪些)

关于喝酒的有趣故事(有趣的喝酒故事有哪些)

孩子有报恩的真实故事有哪些(孩子有报恩的真实故事)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2日 星期日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弥生2的故事(弥生的故事有哪些)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86735.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