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关于熊猫的故事有哪些?(关于熊猫的故事有哪些)

2023-03-10 05:22:01 技术常识4 详解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3568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9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揭秘大熊猫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看熊猫杂志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熊猫的故事有哪些1

小编又来推荐熊猫图书啦~

今天要推荐的是《熊猫的故事》,作者是大熊猫文化专家、《看熊猫》杂志特邀主编谭楷先生。

本书科普性与趣味性于一体,从科普的角度,以丰富的图文资料,为读者揭开大熊猫生存及成长的秘密,讲述大熊猫与人之间那些鲜为人知的感人的故事。在这部作品中,科普知识与世人的熊猫情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大量珍贵图片,得以淋漓尽致的呈现。

同时,本书中还有多重“福利”相送,扫描画册中的二维码读者即可观看大熊猫各种有趣的微视频,仿佛身临其境,附送大熊猫手工剪纸、贴纸和明信片,给读者以全新的阅读体验。科普性与趣味性集于一体,真正的老少皆宜,特别适合全家共赏、亲子阅读。

精彩书摘

大山外,春节的鞭炮礼花早已放过了,而秦岭里的佛坪,大朵大朵的雪花,如白绒花漫天飞舞。一夜间,群山披上更厚实的银装。熊猫妈妈带着它一岁半的娃娃,在雪压得如同弯弓般的竹林中从容觅食。母子俩相距不远,娃娃完全学会了妈妈那一套本事,挑选好竹子,卷着吃竹叶,吃得很香。但娃娃想进一步与妈妈亲昵时,却被妈妈掴了一掌。是想吃妈妈的奶,还是想让妈妈抱一抱?这一掌,也许是妈妈将扔下娃娃的信号。按自然规律,一岁半的娃娃就快要完全自立了,还跟妈妈粘粘糊糊怎能行?

在这一片竹林吃了一餐,又要转转,到另一片竹林去就餐。熊猫妈妈在前,走了几步,回头没看见娃娃。它叫唤了几声,娃娃呼哧呼哧跟着妈妈的脚印,挺吃力地爬过来了。雪太深了,淹过了娃娃半个身子。从出生到不能走路的头几个月,妈妈总是用嘴叼着娃娃四处转移。那是当熊猫妈妈与生俱来的技巧——下口轻了,叼不起来;下口重了,会伤及娃娃的皮肉——咬住娃娃的力量要恰到好处。

娃娃已经长成30至40公斤的“肉墩“,叼不动了;即使叼得起来,雪地跋涉非常吃力,妈妈也不可能走远。

于是,娃娃心领神会,爬到了妈妈身上。妈妈喘着粗气,踩着深深的积雪,穿行在林海。

2011年2月,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河保护站站长熊柏泉拍到了一张熊猫妈妈背着幼崽在雪地上行走的照片。

这张照片,见证了母爱。

……

内页插图

关于熊猫的故事有哪些2

来源:直新闻

大熊猫“团团”走了,背后有哪些故事?| 台湾一周

原创2022-11-20 18:58·直新闻

11月19日,大陆赠台的大熊猫“团团”去世。

据台北市立动物园方面于当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描述,大熊猫“团团”曾于11月17日早上被保育员及兽医发现精神欠佳,较不愿移动,对食物提不起兴趣,连保育员呼唤它也没太大反应,于是开始加强对“团团”的行为观察。到了当日下午4点41分,“团团”突然发生癫痫,且在接下来的短时间内数次发作,医疗照管团队以施打输液的方式,持续给药使症状稍微稳定。直到17日晚间7点33分之后,“团团”才未发作癫痫症状,并在镇定药物作用下入睡休息。

18日早上,“团团”曾尝试起身活动,但后肢仍使不上力。11月19日凌晨1点05分、1点56分及3点54分,癫痫再度发作。在施打抗癫痫药物后,“团团”的症状仍持续间歇性地发生,直到早上7点03分,癫痫症状虽然暂歇,但最终经过检测,判断“团团”的生理指标等已不可逆,如对它麻醉以后再苏醒,可能对“团团”带来极大的风险和痛苦。照顾熊猫的医疗团队最终决定令其在麻醉中沉睡,并于当日下午1点48分观测到“团团”心跳停止。

消息传出后,岛内很多人表达了惋惜和不舍。

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办公室19日下午表示,连战对“团团”离开大家相当不舍并感到遗憾。“连办”称,期待日后能再有大熊猫来台,让大熊猫在台繁衍、持续扎根,两岸关系也早日春暖花开,持续和平交流。

蒋万安表示,“团团”已经是台北市立动物园的招牌明星,也是大家共同的回忆,“团团”的离开让大家感到非常不舍。

台北市长柯文哲发文感谢“团团”十多年陪着许多台湾人成长、欢笑,“台北市立动物园因为你更丰富美好,我们的记忆也是。‘团团’再见。”

“团团”的死,也引发两岸网民的讨论。

大熊猫“团团”于2004年9月1日在大熊猫研究保护中心卧龙基地出生,父亲是生活在重庆动物园的灵灵,母亲是中国第一只在海外出生并返回故乡的大熊猫华美。大熊猫被誉为生物界“活化石”,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也被誉为“国宝”,因为其憨态可掬的可爱形象,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欢迎和喜爱。

早在1988年,被称为“台湾熊猫教父”的洪文栋就以“民代”身份向岛内立法机构提案引进熊猫,但碍于当时的政治因素而无法成功。

2005年,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达成“破冰之旅”,首度访问大陆,开启两岸和平契机,也表达了台湾同胞希望能看到大熊猫的美好愿望。就如连战办公室主任彭国省后来所说,连战的访问进而促成大陆决定赠送两只大熊猫给台湾的佳话。

当年5月3日上午,受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委托,时任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云林在上海宣布,大陆同胞向台湾同胞赠送一对象征和平团结友爱的大熊猫。

6月1日,决定赠送台湾同胞的大熊猫由卧龙中国大熊猫研究保护中心提供。

8月9日,赠送大熊猫的挑选工作正式启动,赠台大熊猫选优专家组成立。

8月19日,赠台大熊猫五个方面选优标准宣布,分别是:年龄标准、身体健康标准、心理健康标准、外貌特征标准、遗传标准。

8月27日,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座谈会在卧龙举行,共同商讨大熊猫赴台有关事宜。

10月13日,国台办公布赠送台湾同胞的11只入围大熊猫,其中包括6只雄性和5只雌性。

2006年1月6日,经过218天的甄选,19号和16号脱颖而出,成为赠台大熊猫。

2006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经过上亿观众的票选,最终宣布赠送台湾的大熊猫命名为“团团”和“圆圆”,展现当时大陆人民希望两岸团圆的美好愿望。

当然,大熊猫赴台并非一帆风顺,尤其当时台湾方面为陈水扁执政,台湾内部引发政治角力,导致大熊猫赴台多次受阻,直到马英九上任后的2008年,才使大熊猫赴台成为现实。

2008年,即将赴台的两只大熊猫还遭逢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但两只可爱的熊猫逃过一劫,安然无恙。

2008年12月23日,“团团”和“圆圆”乘坐封闭式货车从雅安碧峰峡出发,在成都双流机场起飞,于同日下午5时10分抵达台北桃园国际机场,入住台北市立动物园。经过隔离检疫期后,2009年1月26日,“团团”和“圆圆”正式与游客见面。

时任台北市长郝龙斌此前在台北市立动物园盖好大熊猫馆,供它们使用的大熊猫馆共1320平方米,包括了近700平方米的室外展示场、约482平方米的室内展示场,加上两间栏舍和待产室。“团团”和“圆圆”随时可以出去晒太阳,室内永远保持20摄氏度恒温,竹子仓库可以储存一个星期5吨竹叶。

台湾则在2011年回赠中国大陆一对梅花鹿“繁星”“点点”和一对长鬃山羊“喜羊羊”“乐羊羊”。两岸互赠保育类动物,蔚为佳话。

14年来,“团团”和“圆圆”可以说是台北市立动物园最红的明星,参观人潮经常大排长龙,有时还要限制时间。

2013年,它们生下第一只小熊猫,取名“圆仔”,2020年生下第二胎“圆宝”。

直到今年8月,团团首度出现癫痫症状,10月16日健康状况急转直下,后肢无力、食欲不佳,活动力大不如前;经过磁振造影检查,发现“团团”的脑部病灶明显扩大,恶性肿瘤的机率大幅提高。

“团团”生病以后,两岸就它的医疗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沟通。

台湾人士透露,自从9月下旬“团团”传出病情以来,台湾方面陆委会第一时间就高度关注,并主动和动物园联系,表达如果有需要请大陆专家来台,相关部门将全力给予协助。

与之同时,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也表示,四川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9月下旬就成立了专家组,跟动物园保持密切联系。陆方已经收到邀请函,将派两位诊治和护理专家前往台湾,参与“团团”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当时动物园响应,初期先跟大陆专家视讯问诊,后续再看状况。27日,陆委会接到了台北市政府申请大陆专家来台,立即联系相关部会快速批准。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方面应邀后,立刻派来两位专家吴虹林、魏明,并于11月1日抵达台湾参与救治大熊猫的工作。这也是两岸关系恶化以来,非常难得的一次良性互动,甚至被外界解读为两岸关系某种程度的改善之举。

大陆的专家来到台北市立动物园,探视病情恶化的大熊猫“团团”,经过两岸专家多次观察会诊后指出,“团团”当时的状况虽然稍有改善,但由于无法准确判断病因,基于手术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结果,所以一致同意采取保守的治疗,可惜最终无力挽回。

“团团”生病期间,岛内也一度产生不和谐的声音,如台湾“农委会”副主委黄金城在此前一次采访中竟说,当初的约定好像是说大熊猫为陆方所有,只是在台湾展览,“如果有必要可以拿回去”。这种冷血的话,导致黄金城被骂了个半死,后来台“农委会”又改口说是“口误”。

最近岛内官员口误极多,另一例则是,在儿童权利公约国际审查会议中,台湾青少年自杀防治引发讨论。统计发现,自杀是台湾15至24岁族群的第二大死因,且近年来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所以在被问及台湾何以出生率这么低的情况下,青少年自杀率还这么高的问题时,台当局卫生福利部门“心理健康司司长”谌立中语出惊人,直接将原因归咎于“台湾高楼的增加”。岛内官员的个人素养降低,使得像黄金城、谌立中这样缺乏基本人文关怀,也不得体的发言屡屡出现。

大熊猫“团团”不仅仅是一个动物明星,它也确实代表过去两岸那种热络的交流和密切的来往,以及相互之间亲近的善意,令人怀念,也使人追问,两岸何以至此?

作者丨许亿,深圳卫视直新闻特约主笔

关于熊猫的故事有哪些3

2015年7月31日,我国成功申获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权。在距开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已经出现在各大媒体了。“冰墩墩”代表纯洁、坚强、敦厚、健康、活泼,原型取自于我国国宝——大熊猫。

01 名称由来“一波三折”

我国历史文献中并没有“大熊猫”一词,这个名称是在1869年被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发现,经由当时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阿尔冯斯.米尔纳.爱德华鉴定并正式命名。中国史上关于大熊猫的记载可追溯到3000~4000年,但对大熊猫的称呼不尽相同。《史记.五帝记》称貔貅、《书经》称貔、《说文》称貘(mò)、《蜀中广记》称猛氏兽或啖(dàn)铁兽、《兽经》称貉(hé)、《山海经》称食铁兽...

司马迁曾在《史记.五帝记》中记载,黄帝利用驯养的虎、豹、熊、貔貅(大熊猫)等猛兽助战,在阪泉(河南逐鹿县)与炎帝决战并取得胜利;在3000年前的西周,大熊猫被记载为像虎豹一样威猛的动物,其皮毛更是当时极为珍贵的贡品;在清朝顺治年间,记载大熊猫乍到县城啃食铁门及农民的犁、刀、斧头,因此被称为“食铁兽”;西晋年代大熊猫被看作是和平的象征,打仗时只要一方举起“驺(zōu)虞(大熊猫)”旗,另一方则会选择停战。

直到近代,1935年出版的《中华大字典》中首次出现“熊猫”一词,彼时还被称之为小熊猫。1939年解放后老百姓还是习惯从右到左的读法,故称熊猫为猫熊。直到新中国成立,熊猫才被官方统称为“大熊猫”。

02 为什么只吃竹子

从分类上来说,大熊猫属于哺乳纲食肉目动物,它拥有作为食肉动物消化所需的全部基因,但这些基因在分解竹子时却完全排不上用场。一只体重200斤的成年大熊猫,每天要花12-16小时的时间吃掉10-18千克的竹叶和竹秆或者是30-38千克的新鲜竹笋,同时排除10千克粪便,才能维持日常的新陈代谢。这直接导致它们每天有一半时间在进食,剩下一半时间则在睡觉、平躺、伸展中度过。为什么大熊猫只吃竹子?

中国科学家对一只名叫“晶晶”的雌性大熊猫的基因进行研究后发现它的一种味觉基因发生了变异,导致以它为代表的大熊猫无法感知肉类食物的鲜美;也有原因解释到,在地球经历冰川气候的影响,大熊猫的祖先种群急速下跌,后来只残存在四川、甘肃等地区,因为那里生长着大量的竹子,但却很难捕捉到活着的猎物,为了生存它们的基因自动选择了竹子。竹林在每40-120年就会自然死亡一次,每次竹林消失后大熊猫就必须长途跋涉去寻找新的竹林。

03世界的宠儿

从1957年到1982年,我国启动“大熊猫外交”,先后将24只大熊猫赠送给9个国家;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标志更是以熊猫“姬姬”为原型。在1984年,我国开始向国外有偿租借大熊猫,一些国外动物园愿意以每年100万美元的价格租聘大熊猫。

在国外,大熊猫所到之处皆是人山人海。荷兰为了租借中国的大熊猫,更是努力15年,历任三位首相,2015年荷兰国王威廉·阿力山大访华时,我国终于允许将Wu Wen和Xing Ya租借给荷兰。为迎接大熊猫的到来,荷兰斥700万欧元的巨资,打造了一个名为“Pandasia”的豪华熊猫园。为了能够让大熊猫更好的生活,园内主题风格都是中国传统宫殿风格,熊猫馆总面积有9000平方米、熊猫生活面积约3400平方米。

04 中国国宝,不再濒危!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重视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保护,并为此颁布《稀有动物保护办法》,198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6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进行了修订。并在1963年开始逐步建立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截止到1989年底,我国在四川省、陕西省和甘肃省共建立了13个保护大熊猫及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2021年10月,我国大熊猫由“濒危”降为“易危”,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已从1114只增加到了1864只。降级的背后离不开国家的重视和工作人员的努力。如今大熊猫能够成功“降级”,也是对我国动物保护工作最大的肯定!

原创声明

以上内容均为培森家园原创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以上全部内容。更多精彩,尽在培森家园!

可爱的熊猫的故事(可爱的熊猫有哪些故事)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0日 星期五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关于熊猫的故事有哪些?(关于熊猫的故事有哪些)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85769.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