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藏族小战士的故事有哪些(藏族小战士的故事有)

2023-03-07 19:30:01 技术常识4 感悟分享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6337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6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平凡”藏族男孩干吾此里,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云南消防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藏族小战士的故事有1

一个标准90后

名字里都饱含祖辈们祈祷平安的儿子;

一个阳光男孩

带着藏族的坚毅品格来到大理坝子;

一个装备技师

他就是大队机械数据库,一切了然于胸;

一个年轻党员

急难险重勇挑重担,冲锋陷阵,奋勇争先。

干吾此里,男,藏族,云南德钦人,1994年12月出生,2012年12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专文化,现任大理市下关消防救援站装备技师,二级消防士消防救援衔。

加强学习,提高站位,用学习为青春导航

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是共青团的初心使命。收看大会盛况,开展座谈、交流研讨、撰写心得体会是大理市消防大队下关消防救援站这只青春热血队伍的政治学习给养,深入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也是干吾此里政治学习的常态。

消防救援队伍转制改隶以来,干吾此里自觉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训词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深刻理解训词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做到源流结合、融会贯通,以理论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带头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全面对标“两严两准”建队标准,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时刻听从党和人民召唤,最大限度地激发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积极投身消防改革的历史征程。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好青春破风者

下关消防救援站现有消防员和专职队员共计45人,平均年龄25岁。28岁的干吾此里成长为“老同志”“老大哥”。他始终心怀“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信念,用每一次训练、每一次竞技,每一次救援书写青春。

2016年,他被任命为装备技师,站里有上千件器材,光熟悉手册就有几百页,为了尽快掌握这些装备,他虚心向老班长请教,反复练习、仔细体会,几乎到了痴迷的状态,连做梦都在背技术参数。从不懂到会、从会到精,他日夜加班,遇到问题一定要研究透了才肯罢手。

有新消防员问:“班长,你把器材熟悉好就行了,何必什么都钻呢?”他笑着说:“我是站里的装备技师,负责器材保障,如果不懂器材,维修技能不精,怎么在灭火救援战斗中处理随时出现的问题”。

汗水灌溉出鲜花,通过不懈努力,干吾此里最终在装备技师的岗位上获得了优异成绩,2019年,在总队后勤装备岗位比武中,协助支队获得团体第二名;2020年,在支队装备技师大比武中,获得团体第一名,个人第一名;2021年,在支队整建制队站灭火救援实战能力比武竞赛中,获得装备操作第一名。2021年,在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装备组第四名。他以满腔的工作热情、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在工作岗位上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队列训练,他站在排头当标兵;参加劳动,他脏活累活抢着干;抢险救援,他永远冲锋在前,充分发挥了青年消防员带头人的作用。加入消防救援队伍10年来,干吾此里共参加1624次抢险救援任务,参与处置了“3.5”巍宝山公路车祸救援、“2.16”大理古城家具城火灾扑救、“6.26”福兴隧道垮塌救援、“5.9”湾桥山火扑救、“5.10”海东直升机落水事故、“5.21”漾濞地震救援、“3.18”湾桥山火扑救等较大灭火救援任务,先后荣获嘉奖7次,优秀士兵2次、优秀消防员2次,总队“优秀共产党员”1次,用脚踏实地和累累荣誉沉淀青春。

冲锋攻坚,疾驰救援,挥洒青春热血

5月12日,有14人绕过云南漾濞县平坡镇平坡村上坝田值守检查点,擅自进入大理苍山后失联,下落不明。支队指挥中心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下达救援命令。

5月14日0时56分,大理市消防大队接到支队指挥中心调度指令称:有14人私自绕过云南漾濞县平坡镇平坡村上坝田值守检查点,擅自进入大理苍山后失联,下落不明,请大队立即前往现场处置,大理市大队接到报警后立即安排2车9人前往现场进行处置。

在得知这一险情后,作为队站中的党员骨干,干吾此里坐不住了,他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向值班领导“请战”,得到同意后,立即收拾装备,跟随队伍出发。干吾此里才刚刚代表支队参加完总队“云岭火焰蓝保障杯”后勤岗位练兵比武暨“云震应急—2022”演习战勤保障工作归队,没来得及做任何的休整便紧急出发。

苍山山高崖陡、箐深林密、低温潮湿、水急地险,5月又正值苍山的雨季,山上气候复杂、雨多雾大,能见度极低,搜救任务可谓困难重重。

14日1时35分,干吾此里作为驾驶员,他时刻绷紧神经,凭借着丰富的驾驶经验,克服了连续强降雨导致的道路能见度低、泥泞湿滑、落石等会给行车安全带来危险的不利因素,提前判断山道走势,平稳驾驶车辆,将救援人员安全运达至集结地点。

14日6时00分,干吾此里并未休息,主动请缨和其他9名战友组成攻坚队,一起作为救援1分队队员,携带好个人防护装备、救援装备、个人保障物资及简单药品等随队出动,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就此展开!才进去的近2公里山路都是贴着悬崖边上行走,由于下了一整夜的雨,山路湿滑且泥泞,山上不时有落石坠落,稍有不慎将会砸伤或失足掉入悬崖。

14日7时40分,救援1分队到达了第一个河道,困难再次摆在了面前。比起之前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不时有落石坠落的悬崖2公里的山路,眼前是2个桥桩在湍急的河水里摇摇欲坠的简易木桥。就在这时,干吾此里主动请战:“杜站长,过河让我来吧,我会游泳,也参加过水域救援培训!”经过评估,救援1分队在杜俊杰站长的带领下给干吾此里穿戴好个人防护,固定好安全绳便立即开始渡河。此时的河水冰冷刺骨且异常湍急,每走一步都异常困难,一个趔趄,干吾此里摔倒在了河里,岸边的队员迅速拉紧绳索,干吾此里咬紧牙关不顾伤痛迅速站起来继续前进。到了河对岸,他立即固定安全绳,帮助后续救援人员过河。大家都顺利到达对岸后发现,干吾此里膝盖早已受伤。面对这一天的伤痛,干吾此里坚持不返回,继续参与救援。他一边暗暗给自己打气,一边不断提醒队友要注意自身的安全防护、合理分配体力。随后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河流,队员们前前后后一共渡过了不下7次。

14日9时36分,最终经过3个多小时的搜索,救援1分队队员在海拔2217米处发现了失联人员生火做饭的痕迹及遗留下来的部分帐篷、水带、雨衣及压缩干粮,经过现场指挥员分析确定,昨晚上失联人员在此处安营扎寨进行休整。大家继续顺着失联人员遗留下的脚印和生活痕迹继续向山上寻找,此时上山的路越来越陡峭,往前走越来越难,有些地方只能跪着、趴着或者靠着崖壁走,必须抓紧崖壁边上的树根和藤蔓,稍有不慎就会掉入万丈深渊。干吾此里则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用开山刀给队员们开路,手套裤腿都被山上的植物或尖锐的石块划了一道道口子。但每次指挥员询问干吾此里要不要歇一下换其它队员开道时,他都回答说:“没事,我从小都和父亲进山砍柴、放牛,放羊,山路我熟悉,开山刀也用得顺手!”

又过了约1个小时的艰难前行,干吾此里一行人顺着烟火味,贴着80度左右的山坡下到河边后,终于在河流边上一块巨大石头下形成的天然洞穴里发现了7名失联人员。经与失联人员了解询问得知,他们一行共有14人,还有7人已于凌晨6时上山,他们7人由于体力不支决定在此地进行休整。现场指挥员杜俊杰当机立断,将第一梯队10人分为2组,1组由副队长赵杰等五人护送洞内7名失联人员下山,另1组5人则继续上山搜寻其余失联人员。由于一路上河水湍急、道路艰险,加上长时间的负重前进,队员们的体力都有了不小的消耗,如果继续行进,那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不可预知的。这时候干吾此里站出来说:“我是党员,我带头,我请求加入上山搜救组继续向山上行进。”

队员们稍作休整后便全力的顺着另外7名失联人员的方向向上攀爬,在攀爬的途中,天色变得越来越暗沉,山上的气温极速下降,四周的雾气越来越大,能见度也从5米变为不到2米。这一恶劣的天气情况,让干吾此里原本就受伤的双腿变得更加麻木了,他一双脚早已被冻的失去了知觉,膝盖处的血印也越来越红。走了没一会儿,山上的天气突变,下起了倾盆大雨,随队向导显得有些退缩,他说:“杜站长,现在地势险峻、落差大、雨量大,为确保大家的安全,我们最好赶快下山去吧!”这一句话,无疑让救援工作一时陷入僵局。就在这时,干吾此里站出来说:“现在确实环境恶劣,但是失联人员马上就能找到了,现在撤退那前面的努力都前功尽弃了!”就在大家决定撤退回山洞的途中通过卫星电话收到了来自前方指挥部的一个好消息,指挥部已通过卫星电话联系到上山人员,并要求他们停止前行,等待救援。现场一片欢呼,经过1个多小时的跋涉,救援队员再次成功返回到山洞休整,临时党支部当晚召开了会议,决定第二天一早再次出发搜救失联人员。

回到山洞后,队员们迅速把身上潮湿的衣物换了下来,避免失温,此时杜俊杰站长和队员们说:“今晚我们要在这里过夜,明天再上山接其余7名人员下山,待会我们必须准备点干柴,然后生一堆火,晚上取暖。”话才说完,干吾此里马上说道:“杜站长,我去弄些干柴回来!”随后带着开山刀就出发了,过了半个多小时,干吾此里背着干柴回到了营地。随后队员们迅速用干吾此里背回来的干柴生火做饭。吃完晚饭后,队里的兄弟发现随队的一名向导无精打采,双眼无神,十分虚弱,杜站长迅速上前查看情况发现这名向导脸颊通红,额头发烫,已经发起了高烧。随后干吾此里和队员们迅速用湿毛巾给他降温,并把他带到火堆旁休息,但是这名向导一直高烧不退,并在不停的发抖。见此情况,干吾此里迅速把随身携带的退烧药给其服用,并把随身穿戴的抓绒衣脱下给向导穿上,外套给他盖上,晚上睡觉也是紧紧的搂住该名向导,其它兄弟则围在他们周围,避免其再着凉导致病情加重。第二天一早向导醒来时发现自己被干吾此里紧紧搂住,且身上盖着外套,而干吾此里则一半后背都裸露在外面,向导感动的拉着干吾此里的手眼含热泪说:“兄弟,谢谢你,没有你估计昨晚上我熬不过来!”干吾此里只是微微一笑说道:“老乡,你没事就好,昨晚上可把大家担心坏了!”

次日清晨,天微微亮,救援1组的队员们再次携带相关救援装备前往失联人员等待地点。峭壁悬崖,齐腰的河流,70-80度的山坡,降雨不断,山坡湿滑泥泞,队员们在深山密林中艰难的前进着,沿途碎石滑落山涧的声音让人心惊胆战。干吾此里和队员们就算被树枝绊倒,就算跌得满身泥浆,依旧咬牙爬起继续前行,前方没路,他们就砍刀开路,前面没桥,他们就架设人桥、绳桥。经过2个多小时的艰苦行进,终于到达另外7名失联人员的所在位置。

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途中,干吾此里的体力和队友们在冰冷的河水里拉绳、挽手,在斜坡上缓降、肩扛,在深山密林中披荆斩棘艰难前行。终于,在15日15时55分,经过6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干吾此里和队员们终于将7名失联人员安全护送至山下。

此时的他,嘴唇被冷风吹裂,肩膀被装备绳包磨破、双手双脚满是伤口和水泡、右膝盖的伤口被撕裂且已经化脓,血水浸透了裤子,他毫无知觉,直到队友们问他:“你受伤了,你感觉不到疼么?”这时候他才感到身体阵阵疼痛袭来,但他只是说了句:“没事,只要他们安全的到山下,那我就放心了!”至此连续27个小时,徒步逐片搜索的搜救任务圆满结束。

岗位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作为一名消防战士,干吾此里用做新时代合格党员的责任担当时刻要求自己,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此次救援中,他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不畏艰险、英勇善战、顽强拼搏,充分发挥了应急救援国家队主力军的重要作用,展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良好作风,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铮铮誓言!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当代中国青年发自内心的最强音,也是干吾此里的座右铭。他立志,在应急救援事业上越是往前走、向上攀,越是要自信自强、富于思辨,善于从走过的路中汲取智慧、提振信心、增添力量,自觉担当尽责,始终成为队站里的先锋力量。用奋斗擦亮青春的底色,面向未来、再立新功!

▌来源:大理消防

▌编辑:李子涵

▌责任编辑:赵珺珺

▌文稿校对:赵珺珺、李子涵

▌审核:章黎

往期精选

点击查看⬇️

●近期未成年人溺水事件高发!家长需提高警惕

●燃气爆炸有多可怕?再敲警钟!

● 原创图说 | 村民自建房防火小提示

藏族小战士的故事有2

来源:军营文化天地·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黄自宏

军校毕业后,我分配在西藏林芝某山地步兵旅,从那里开始了我的军旅生涯。现在,虽然我已经离开西藏和部队了,但10多年前的点点滴滴依然历历在目。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讲普通话

军校毕业分配前,我就知道,成都军区的官方“普通话”就是四川话,许多西南四省(云、贵、川、渝)之外的官兵,只要去了一段时间,都入乡随俗,会脱口而出几句字正腔圆的四川话:“啥子”“哪个”“爪子”“假打”“瓜娃子”“哈戳戳”“MMP”“MMMP”(这两句是最经典的四川省骂)……当然,在西藏部队也不例外,官兵比例中,云贵川渝居多,而且都是大四川话范围,属于北方语系,这也是四川话远比湘赣浙闽粤琼等其他南方省份口音易懂的原因。除了一些各地的方言碎语,用家乡话说慢一些,几乎都能听懂。

所以,到连队第一天晚上点名后,我便用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自我介绍,当说到我是四川人时,几个调皮的老兵马上笑着用四川话说:排长,您就讲四川话吧,我们都听得懂!老乡哈!我装作一本正经地说:我总不能欺负外省战士呢!话音未落,一个逗逼江苏上等兵马上用一口四川话来打发我:排长,都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你们四川人讲普通话;当然,您普通话说得黑(四川话,“很”的意思)好,很有京腔范儿!

可能是驻地偏僻、训练生活条件艰苦的缘故,8小时以外,连队这些平均年纪20岁以下的列兵和上等兵大多喜欢在球场、俱乐部宣泄全身过剩的青春荷尔蒙,有时难免还打打闹闹,却无伤大雅。常听到连队某个班里或是哪个角落,有人在疯耍吵闹(不是吵架,是无厘头PK口才!),最爱吵闹的还是云贵川渝的兵。竖起耳朵仔细一听,不到几分钟,便能准确分辨出来:贵州兵实力最弱,嗓门不大、语言单一、速战速决;云南兵和四川兵一般是平手——云南兵嗓门大但语言单一,就像高音量的复读机;四川兵音量上稍显矜持,但可以一连脱口而出骂10多个不同的词,绝不重复;但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云贵川加起来都吵不过重庆兵——嗓门大,语言丰富,肢体语言也丰富,战斗力极强——难怪有人说,王熙凤是重庆美眉!

上帝遗落的偏僻苍凉美景

当时,那里手机信号还不是太好,有时一格都没有,手机也不太普及,还是奢侈品,漫游话费也很贵。我就亲眼见过,每天傍晚不太忙时,一些婚龄官兵,为了给家属或女朋友通话,专门爬到连队楼顶、围墙上甚至树上寻找信号稍好的地方。当时,营区里每个连队前小小的IC磁卡电话亭,都成了基层官兵周末与家人互诉衷肠的地方,常常排队好几米等着打电话;连队值日平时也经常兼职,有IC卡电话接电话的文字登记记录,譬如:2班林欢给妈妈回个电话、5班汪梓凯爸爸打过两次电话,9班次仁扎西的姐姐晚上8点还要给你打电话……

当时信息也很闭塞,营区用电还有些紧张,晚上7点连队收看《新闻联播》、白天连队使用电脑、有时熄灯后连队干部肚子饿了想煮一包泡面吃,煮东西不光要高压锅,都需要加稳压器,还得把功率设置到最大,不过也还经常断电。连队副职以下的官兵,周末才能用手机,于是书信飞鸿便成了和外界联系的主要方式,不过书信与报刊一般都要至少得晚一周以上才能到。在大城市度过了4年军校生涯的我,渐渐也习惯适应了那样的生活。

林芝,是一个公认容易让人变得富有浪漫主义情怀的地方,当然,长期驻守在那里的基层官兵也不例外,喜欢摄影和写诗写散文的很多,个别走火入魔的,还会显得格外闷骚和花痴。

林芝有半年雨季,城区乡下的民居房都是倒V形、便于排水的加铁皮的屋顶,在阳光下金光闪闪,与自家鲜艳五彩藏式花纹的木质门窗房椽,相得益彰。春天绿柳桃花,雪山皑皑江水清澈,4月起半山至山顶各色山地杜鹃盛开,我们出营区训练、拉练和驻训,就像在动态的油画里穿梭。随处可见门巴族珞巴族姑娘和林芝的藏族阿佳(藏语:女孩,姐姐),大多皮肤偏白皙,五官立体,牙齿白净,身材窈窕,戴着平顶的帽子,穿着镶金边偏直筒的衣裙和简洁靓丽的首饰,一路高歌。

苦中作乐VS资深吃货

虽然驻地比较偏僻,训练比较艰苦、物质相对贫乏,但官兵们大多是乐天派,能自得其乐、自娱自乐、苦中作乐,连队班排里常常笑声不断。

连队有个副官,有一年3岁的儿子暑期来队,他便用连队理发室的插电剃头刀,先给儿子理个小光头,再给自己理个大光头——爷儿俩同款,帅酷爆表!

当时由于条件有限,连队都还没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营区的澡堂每周也只周末开放,冬季洗澡有点奢侈;不过好在林芝地区水质不硬,夏季太阳炙烤一天后,自来水温温的。夏季平时训练强度比较大,一身大汗的战士们,晚点名后不开水房的灯(夏季来队家属多),齐刷刷光溜溜站成一排,用自来水简单冲凉,再换洗贴身衣物,而且歇斯底里的、五音不全的水房歌手很多;连队干部,一般等熄灯战士们卧床就寝后,逐个去冲凉,我往往是查铺以后,再轻轻去水房洗澡洗衣服。夏季驻训期间,虽然后来有了野战沐浴车周末使用,但平时官兵大多都在河边小溪里用桶和盆打水洗澡。

我们基层官兵,其实都是一群不折不扣的资深吃货,只是有人埋藏得深而已——比如我。平时训练场和驻训地训练之余,大伙都挖红参泡水,挖当归回炊事班炖鸭,在雨后草地里捡平菇,在河边浅水里捉鱼,适时调剂一下全连伙食。时在拉练路上中途休息或是外出劳动时,眼尖嘴馋的小战士,总是偷偷捡或者假装无意摘采路边的野生桃子和核桃吃,或是从藏民手里花1元买10个干核桃或者原生态的桃干杏干。林芝的核桃个小,皮薄,肉香,桃子虽不大不艳,却也水分多口感甜,确实是廉价的解馋上品。路边的桑葚和一些橙色红色的酸甜可口的野生树莓(四川话:泡儿),也是我们喜欢的美味。

偶尔我们还去参加驻地共建,去乡政府和藏民家里喝酥油茶青稞酒吃糌粑,还受邀参加藏式婚礼。藏民家的土豆清炖牦牛肉,土豆和牛肉都是拳头般大小,佐以盐、辣椒油和葱花,吃起来特别过瘾。每次喝青稞酒,热情的藏民总会按照年纪或地位从高到低,依次向我们金珠玛米(藏语:解放军)连敬三杯,小手指轻轻沾酒往空中弹,还唱藏歌敬献哈达,很是庄重和谐温馨。青稞酒虽说大多只有10多度,但后劲极大,而且一般用大杯或者小碗盛,一旦喝下第一杯就得连续再喝两杯(三杯酒,是对藏族群众的尊重)。我当连队团支书时,一次,随行去慰问老乡的一个东北排长,三杯就被一位美丽阿佳撂倒了,后来就多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外号“三杯倒”……

一个小小遗憾

每年新训期间,都有个别退兵的现象,我当两年新训排长时,也曾遇到过。

第二年身为连队副职,作为全新兵连最“资深”新训排长的我,说话做事比第一年果敢,脾气性格也比其他新训排长火爆。当时手里有个来自云南的新兵小马,我见人高马大的他,在平日训练和劳动时,总有些腰来腿不来,喊口令唱歌,也从不卖力,一直误以为他怕苦怕累、矫情娘炮,没少当众和私下批评打击他——之前被我发现和纠正的偷懒新兵为数不少。他每次总是憋红了脸,欲言又止,最后低着头不吭声,有一次查铺还发现他枕头都哭湿了。结果,后来单位体检复查时,他的身体检查报告出来:原来他心肌有些肿大,肺部也有些家族遗传问题,继续待下去会有生命危险,不适合在高原服役。白纸黑字,字字看得我触目惊心。我心里很是内疚惭愧,连忙找他当众道歉。可他也没介意,说看我一直很忙,也尽责,自己不想给我添麻烦。

很快小马就退兵回家。临行前一夜,我把自己收藏的一张林芝地区风景的VCD光盘和之前一个夏季自己捡了晒干的一袋蘑菇送给他,还拷了他们新兵平日的一些照片给他。

小马回家后,考了大学,现在在昆明市里当公务员,娶妻生子了,我也很欣慰,虽说一直对他有些小小遗憾。

步兵五营

林芝米林卧龙烈士陵园在我们营区南侧几公里处,除了每年清明节定时来拜祭扫墓外,此处也是我们每月的战备拉练的必经之处。那里长眠着西藏军区成立以来,林芝地区范围内牺牲的烈士,当然以我们旅和周边几个营为多,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当年进藏的筑路英雄班烈士,还有1981年为救山火光荣牺牲的西藏军区原159团一营机炮连二班战士,后来被国防部授予“护林灭火英雄班”的烈士。

我们是山地步兵旅,全旅一共四个步兵营,不知从何时起,官兵都亲切地称该烈士陵园为“步兵五营”,每逢战备拉练经过那里大门口,全体官兵往往都会夹道立定,齐刷刷行个军礼,再继续前进。

虽然离开部队和西藏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那里的点点滴滴、破碎的记忆还时常是我梦中重复的故事;QQ微信里,常年保持联系,逢年过节偶尔给我寄点小特产的,大多是那里的战友,还有我带过的兵。我也曾在梦里高喊连队的特色口号:“爱我连队,争创一流!”

如今,早已踏上新的工作岗位的我,仍习惯地每天做着一件件与部队和西藏有关或无关的事情——我这一生早已注定与这片军营和土地结缘。那些热情鲜活的面孔、纯净的蓝天、高高的雪山、清澈的河水、辽阔的草原森林……都会令我毕生魂牵梦萦!

(军营文化天地·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藏族小战士的故事有3

1957年,一部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暴风中的雄鹰》上映,将一段红军战士与藏族部落结成血肉友谊,撒下革命种子,对共同敌人展开斗争的故事深深留在了观众心中。

该片由石鲁编剧,王逸执导,白德彰、孙羽、金焰、郭振清等出演。影片热情歌颂了红军热爱人民、依靠人民,以美好品德与自我牺牲精神扩大革命影响,生动反映了藏族人民的善良、勇敢和智慧,在新中国电影表现红军长征上具有开创意义。

1936年,红军长征后援部队战士火娃及张大顺、小武等被马步芳的军队俘虏,他们逃了出来,藏族老猎人掩护了他们。在藏族人中,关于如何处置火娃大家起了争执,富户多汤父子要把红军交给马步芳部队,老巴尔坚决反对,使得百户终于同意放走这些小红军。恰在此时,马步芳军队来此搜捕逃走的红军,敌营长要活埋被俘的红军战士,老巴尔父子和其余人一起把他们救了出来。敌人抓住了老巴尔的儿子华尔丹,百户也在责怪老巴尔留下红军,引发灾祸。

为了不连累群众,被老巴尔所救的刘指导员和火娃决定用自己来换华尔丹,百户深受感动,由此觉醒,和红军一起与敌人斗争。刘指导员带张大顺等人救出了华尔丹,敌营长洗劫了部落,百户也死在他的枪下。敌人集结兵力准备围攻红军,情况紧急,红军战士与藏民携手与敌人殊死战斗。最终为了保护藏民,红军战士全部光荣牺牲。

片中为了表现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红军、藏族人民处境,不可避免地需要出现一些被压迫与苦难生活的场景,但是编剧、导演没有过多渲染悲苦的情绪和气氛,而是着力突出二者顽强的斗争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红军服装虽然褴褛,但并未弄得乱七八糟,而是加以艺术性处理;藏族服装的设计与制作,努力避免搞成舞台式的藏族舞蹈装,以免失去生活气息;藏族人民的化妆也很讲究,利用藏族人民多蓄发的特征改变演员脸型,从而与剧情及人物特点相吻合;摄影更是充分发挥造型所具有的象征意味,片中开头以万里长空巨鹰奋翅,映衬无边草原上一队被俘红军战士在敌人刺刀下踉跄行走的悲壮场景,结尾巨鹰又在空中盘旋,礼赞红军为保护藏族人民在对敌抗争中壮烈牺牲,遥相呼应、寓意深刻。

剧中演员无论从影资历深浅,所有人都满怀对红军的崇敬、对藏族人民的热爱,以刻苦精神投入拍摄。饰演老猎人巴尔的金焰,以优越的外形条件和精湛的表演技巧,赋予角色淳朴可信的形象,将人物在困苦生活下的坚韧宽容,与红军生死相依的刚毅坚定,面对敌人的坚决果断,准确而传神地表现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红军与藏族人民翻越雪山撤向黄河的惊险场面,因无法在真实雪山上进行拍摄,遂在摄影棚内用人工搭起高原雪山,再现了寒气逼人、步履维艰的情境。这些仿制场景拍摄的镜头,与外景实地所拍接到一起,浑然一体难辨真假,令观众叹为观止。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皓

编辑:韩玉红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07日 星期二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藏族小战士的故事有哪些(藏族小战士的故事有)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84197.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