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庄子的故事概括(庄子的故事有哪些概况)

2023-03-07 16:48:02 技术常识4 秘诀分享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3373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9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庄子的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李晓Fine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庄子的故事有哪些概况1

庄子的故事

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楚庄王后裔,后因战迁至宋国,曾做过宋国的漆园吏,生活贫努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他的一生潇洒不羁,在乱世中依然保持着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

相传庄子和惠子是多年的好朋友,那一年,惠子在梁国做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说,庄子这次来,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呀!

位置不免有些恐慌,于是派人在国中搜寻了三天三夜,欲阻止庄子前来,然而,却不见庄子的行踪。

有一天,庄子突然从容地来到官邸拜见惠子。惠子礼节性地接见了这位老朋友。相互塞暄之后,惠子开门见山地询问庄子这次来访的目的。

庄子也许知道那些谣传,于是委婉地说:“老朋友啊,您听说过有这么一个故事吗?”庄子迷惑不解:“什么故事?”

庄子说道:“南方有只鸟,名叫凤凰。

这凤凰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竹子的果子不食,非甜美如醴的泉水不饮。有一次,一猫头鹰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巧凤凰从头顶飞过。

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仰头看着凤凰,愤怒地大喝一声:‘吓!你也想来吃鼠肉吗?’凤凰鄙视着猫头鹰,哈哈大笑,扬长而去。老朋友,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

惠子听后,羞愧无语。因为在胸怀大志的庄子眼里,宰相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名利富贵双收的官位,不过是一只腐烂的老鼠罢了。

庄子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人。他一生都在坚持自己的理想,超凡脱俗,不为名利所累,庄子的这种选择,让我们知道,自由的精神世界往往比庸俗的名利场高贵、永恒。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凡是把名利看得很重的人,必将被名缰利锁所困扰。古人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过分追求名利,既

不是没有理想、少有追求,也不是懒散和碌碌无为,而是“明志”和“致远”,是对生命的安顿,也是对灵魂的升华。

有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失去了。如果说吃下一份苦,你需要的是勇敢和坚强,而你要能够忍住一份甜,不受名利的诱惑,需要的全是信念和智慧。比你克服艰难困苦更难做到,一旦你做到了就是高尚的人,伟大的人。

庄子的故事有哪些概况2

我是未城朝雨,用文字表达我对生活的态度。

孙叔敖三起三落,小心脏靠什么淡定?

这个故事选自《庄子.田子方》原文如下:

肩吾问于孙叔敖曰:“子三为令尹而不荣华,三去之而无忧色。

吾始也疑子,今视子之鼻间栩栩然,子之用心独奈何?”

孙步敖曰:“吾何以过人哉!

吾以其来不可却也,其去不可止也,吾以为得失非我也,

而无忧色而已矣,我何以过人哉!且不知其在彼乎?

其在我乎?其在彼邪?亡乎我,在我邪亡乎彼。

方将踌躇,方将四顾,何暇至乎人贵人贱哉!

仲尼闻之曰:“古之真人,知者不得说,美人不得滥,盗人不得窃,伏戏黄帝不得友。

死生亦大矣,而无变乎已,况爵禄乎!

若然者,其神经乎大山而无介,入乎渊泉而不濡,处卑细而不惫,

充满天地,既以与人己愈有。”

楚王与凡君坐,少焉,楚王左右曰:“凡亡”者三。

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丧吾存。

夫凡之亡不足以丧吾存,则楚之存不足以存存。

由是观之,则凡未始亡,而楚未始存也。”

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隐士名叫肩吾,有一个政治家名叫孙叔敖。这孙叔敖是楚国国君楚庄王身边的令尹,令尹是什么官儿呢?令尹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相当于是宰相。

有一回这隐士兼吾见到了已经下台了的令尹大人孙叔敖,肩吾笑着说,先生您的人生简直太戏剧性了,三次出任令尹执掌朝政,又三次被迫离职变成庶民。

在位时您从不炫耀,离职后您从不忧愁,起初我还怀疑你,现在见您呼吸均匀气色不错,由此看来您心情舒畅,我想问问您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孙叔敖回答说,我哪有什么过人之处,照我看富贵要来挡也挡不住富贵要去你留也留不住,如果富贵来了是得,富贵去了是失,那这得与失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既然与我无关,得知何喜,失之何忧?况且我也不知道当初富贵是冲着令尹这个官职来的还是冲着我这个人来的,如果是冲着令尹这个官职而来,那么富贵本来就与我无缘,如果是冲着我这个人而来,那么当了令尹也不值得炫耀。

从离职以来鄙人忙着四方走走到处看看,哪有功夫在乎别人认为我是尊贵还是卑贱呢。后来他们的对话传到了鲁国的孔子那里,孔子说,古时候的真人智者不能说服他,美女不能迷惑他,强盗不能强制他,就算伏羲皇帝这样的帝王还在位也不能笼络亲近他,死生问题该够大了吧,也不能使他有所改变,更何况是官爵俸禄的得失呢?

这样的人,他的精神即使经过几座大山也不能阻挡他,即使进入深渊也无法沾湿它,即使是身处贫贱也能安之若素,他的精神充满天地之间哪怕全部的给予别人自己反而会更加富有。

庄子借这个故事想说些什么呢?

孙叔敖三次出任宰相三次降为平民,这可以说是够跌宕起伏够大起大落了,可他不管是身为宰相还是身为平民,从来都是不悲不喜无忧无惧。由此可见权力的大小,地位的高低,身份的尊卑,俸禄的多少,在孙叔敖心里都激不起一点波澜。

他完全是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境界,不像我们一般人升职了一副得意洋洋自命不凡的样子,降职了一副怨天尤人苦大仇深的样子,甚至有的人从此一蹶不振觉得生无可恋了。

那为什么不同的人面对人生的起落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

其实那些升官就乐死降职就气死的人还不是把钱权名利看得太重了,如果抱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心态平常心视之,就不会为之大喜大悲了。

在这个故事中,庄子借孔子之口夸赞孙叔敖,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真人不管是智者美色,还是强盗帝王都不能改变他,甚至贫贱生死的问题都不能影响他。

这种人完全超然物外摆脱世俗而官爵俸禄这点儿得失他又怎么会在乎呢?那么孙叔敖是怎样修炼成这种功名利禄百毒不侵的境界呢?据淮南子记载,说孙叔敖被楚王任命为令尹后国民都来祝贺。

其中有一位穿着粗布衣服戴着白色帽子的老人也赶来凑热闹,不过他说他不是来祝贺的,而是来吊丧的,别人都很不解,孙叔敖却恭敬地接见了这位老人,老人说有了地位而骄傲自大下面的百姓就会怨你,地位高而擅自专权上面的国君就会怨你俸禄丰厚而不知满足祸患就会降临。

孙叔敖听了很震惊,就请教老人那该如何应对呢?老人说,地位越高心气儿越要低下,权力越大心智就越要悲小,俸禄越多为人就越要谨慎不贪。

从此孙叔敖牢记这三点,作为国相尽管他功劳很大,但是他非常低调从来不贪恋钱财。楚庄王多次要封赏他他都拒绝了。谁也不会想到大名鼎鼎的楚国国相家里一贫如洗,儿子还要靠上山挖野菜来生活,他死了后家里就没有钱给他买棺材。

然而千百年来,说起仁臣国相人们对他的敬仰从来没有停止过,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他的精神充满天地之间,他把全部都给予了别人自己反而会更加富有。

明代的冯梦龙在《智囊全集》里记载说,孙叔敖临死之前告诫他的儿子说,我生前楚王多次封赏我我都没有接受,我死后楚王肯定还会封赏你,如果赏你金银财宝你不要接受,只要一块儿地就行。

在我们楚国有一个地方叫秦丘,此地又偏僻又贫瘠,楚国人把它当作鬼神之地,越国人也认为此地不吉利,若想让咱们的子孙保全自己,你就选这个地方吧。

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要封赏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听从了他的临终遗言不要金银财宝,也不要其他封地只要秦丘,于是楚庄王就把孙叔敖的子孙封到秦丘。

果然孙叔敖料事如神,春秋战国群雄逐鹿,那些拥有肥沃土地的人们都遭遇了祸患,因为他们的封地早就成了霸主们相互争夺的宝地,却从来无人过问孙叔敖子孙居住的那块鬼神之地秦丘,所以他们才会安然无恙。

从春秋到战国,从战国到秦朝,从秦朝再到汉朝,孙叔敖保全后人四百年平安武士长盛不衰。在财富和保全性命的问题上孙叔敖和庄子是如此的相似,庄子不做楚国国相而选择保全自己,孙叔敖教导子孙放弃眼前的财富选择贫瘠之地而保全自己,他们都是智者。

本文作者: 未城朝雨,一个步履不停的写字人,一直在路上。

庄子的故事有哪些概况3

我是未城朝雨,用文字表达我对生活的态度。

大哲人庄子在栗园被骂。

选自《庄子.山木》原文如下:

庄子游乎雕陵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

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周之颗而集于栗林。

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

蹇裳暖步,执弹而留之。

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

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

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庄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

捐弹而反走,虞人逐而淬之。

庄周反入,三日不庭。

蔺且从而问之:“夫子何为顷间甚不庭乎?”

庄子曰:“吾守形而忘身,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

且吾闻诸夫子曰:‘入其俗,从其俗。’

今吾游于雕陵而忘吾身,异鹊感吾颗,游于栗林而忘真。

栗林虞人以吾为戮,吾所以不庭也。”

有一回庄子在雕陵园里闲游,看见一只奇异的雀鸟从南边飞来,翅膀大概有七尺多长,眼睛的直径大概有一寸多宽,触碰到庄子的额头后落在雕陵园的栗树林中,庄子惊讶地说,这到底是什么鸟?

翅膀很长却不飞走,眼睛很大却看不见人,于是便提起衣裳快步跟了上去,庄子手握着弹弓,等待机会准备射他。

这时庄子看到一只蝉正在浓密的树荫下吸食栗子树的枝叶而忘记了自身的危险,因为在他身后一只螳螂正举起前臂准备搏杀他。

可是,这只螳螂只想到捕蝉而忘记了自身的危险,因为在他身后那只奇异的雀鸟正对他虎视眈眈,而那只奇异的雀鸟只觉得眼前有利可图也忘记了自身的危险。

因为他不知道庄子的弹弓正对准了他,庄子见到这种情景不由得吃了一惊便说,这真是万物相牵累,祸福相招致呀,于是他丢下弹弓转身就跑。

这时看管栗园的人以为他偷了东西,在后面追赶着把他骂了一顿。庄子回家以后接连三日都闭门不出,弟子们觉得很奇怪就问,先生近来为什么不出门了?

庄子说我原本虚静而守行,不料却因外物而忘记了自身的危险,不原本能看破世人追名逐利的危险,不料自己也犯糊涂,而且我听先生说入乡随俗。

现在我在雕陵园里游玩,就忘了自身奇异的雀鸟触碰了我的额头,我由于栗园而忘记本性看守栗园的人因而骂了我一顿,所以我就闭门不出了。

庄子讲这个故事,想说什么呢?在这个故事里,螳螂捕蝉,雀鸟在后,雀捕螳螂,庄子在后,庄子捕雀,愚人在后,这个愚人就是那个看守园子的人,这里的蝉,螳螂,雀鸟,庄子,愚人,他们之间似乎形成了一个利益的链条。

在这个利益的链条上,他们看到了有利可图,就彼此追逐而忽视了祸患正在一步步接近。

由此可见,在利益诱惑面前人们往往会放松警惕忽略背后的灾祸,其实世上没有绝对的利益,也没有绝对的祸患。有句话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样说来当我们看到利益的时候,我们首先就要评估它潜藏的祸患。况且利益这种东西人们很容易看到,而祸患这种东西往往不易察觉。

当我们没有察觉到祸患的时候,就很容易被眼前的利益冲昏头脑难道不是吗?就连大贤大智的庄子看到一只奇异的雀鸟而被眼前的小乐趣所诱惑,进而老夫聊发少年狂冲进栗园拿起弹弓就要射鸟,而忽视了他这样贸然冲进别人的栗园会有瓜田李下之嫌,后来被人误解他偷了东西而遭到责骂。

最后悔恨的是三日闭门不出在家静思己过,就像庄子一样,我们常常在祸患降临时才悔不当初,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现实社会中利和害的关系错综复杂,越是利益当头,我们越要保持清醒和冷静,越要仔细审视其中隐藏的祸害,而真正的智者在祸患还没有显露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他潜伏在利益中了,所以他们总是明智地避开祸患。

比如范蠡,他在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之后便急流勇退,离开了越国,去经商做生意了。后来他从齐国写信给文仲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多疑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自何不去。

意思就是说飞鸟射杀完了好的弓箭就会被收起来,狡猾的兔子捕完了猎狗就会被烹掉。越王为人阴险攻于心计,他这种人可以与他共患难却不能和他同享乐,你为什么还不赶快离开呢?

文仲在收到信后便称病不上朝,但最终仍没有逃脱刺死的命运,而范蠡却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不得不说他在利害问题上有先见之明。

而现实社会中,可悲的不是我们不能察觉利益背后的祸患,而是我们本来就明知利益背后有祸患也深知祸害有多大,可是,我们常常因为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被一时的利益冲昏了头脑,最后酿成悲剧。

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多少贪官难道他不知道贪污这一大笔钱会是多少年的牢狱之灾吗?他知道,但是他偏偏要心存侥幸以身犯险,最后弄得人财两空。

庄子被骂的故事警示我们在利益面前一定要审视他背后的祸患,切不可被利益冲昏头脑,最后落得个悔不当初的下场。

本文作者: 未城朝雨,一个步履不停的写字人,一直在路上。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07日 星期二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庄子的故事概括(庄子的故事有哪些概况)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84126.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