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现实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名字(现实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2023-03-05 21:32:01 技术常识4 小白须知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5406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4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爱国华裔张纯如:用一生撕开丑恶,36岁时举枪自杀,儿子刚满两岁,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酝清墨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现实的历史故事有哪些1

2004年11月9日,在美国一段荒僻的公路上,一辆白色轿车正在行驶。忽然轿车开始减速,最后停在路边。透过车窗,隐约可以看到其中坐着一个年轻的女子。

女子枯坐了很久,谁也不知道她到底在想什么。终于她动了,伸手从旁边拿过一把枪状物,对准自己。

砰的一声,车窗上溅满了点点滴滴的液体。女子自杀了,直到她的遗体被人发现,她的身份才被揭开——张纯如,曾撰写《南京大屠杀》一书。

张纯如女士生前照片

没有关系?其实有的

张纯如的生命定格在36岁的霜月,她的死亡,和一场爆发于1937年12月的浩劫有关,即便她并非那场浩劫的亲历者。

浩劫名叫“南京大屠杀”。

张纯如第一次了解南京大屠杀,是从父母的讲述中知晓的。张纯如的外祖父母是侥幸逃过南京大屠杀,而她的父母虽然不曾亲眼目睹南京大屠杀,但自小也是听着那段历史长大的。

童年时期的张纯如

张父张母后来辗转抵达美国,并在这里安身立命。然他们的心仍然是中国心,他们希望女儿也能牢牢记住南京大屠杀,那是中国人的屈辱和血泪,是每一个中国人绝对不能忘记的历史。

南京大屠杀是幼小的张纯如内心最邪恶和可怕的存在,她的潜意识也曾加工父母口中的“南京大屠杀”,让她梦回浩劫。当噩梦结束,尚是孩童的她似乎正在失去趋利避害的天性,张纯如要直面那段历史。

小时候张纯如就曾试图了解过南京大屠杀

上小学后,张纯如遍寻居住地的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试图去寻找哪怕一丁点有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资料,但是没有。张纯如不解,既然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极其野蛮的暴行之一,为什么没有人将它写出来呢?

不过这个困惑很快被张纯如抛开,还是个孩子的她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此后大概过了近20年,南京大屠杀再次以不经意的姿态,闯入张纯如的世界。

张纯如和家人

起因是张纯如的一位电影制作人朋友,向她抱怨说,自己都完成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纪录片了,可却没钱发行,真让人郁闷。

短暂的聊天如同一把钥匙,“咔哒”一声,打开了张纯如内心世界封存着的,名为“探求南京大屠杀”的盒子。

她开始联系朋友口中“南京大屠杀纪录片”的制片人,并通过他们认识了一群有着共同理想的外籍华人——他们要让全世界的人牢牢记住南京大屠杀,要让日本向30万死难同胞忏悔和赔偿。

张纯如和华人朋友

从时间线上来讲,南京大屠杀其实和这些人没有直接关系,但他们仍然愿意花费漫长的时间,将那段真实而酷烈的历史展示在公众面前。正如《底特律新闻报》对张纯如创作《南京大屠杀》一书评论的那样:

“(张纯如提醒我们)无论发生在南京的种种暴行多么令人难以理解,它们都不应该被遗忘——至少不能让遗忘危及文明自身。”

张纯如撰写了《南京大屠杀》

用纸笔敲响堂鼓

从张纯如接触两位制片人开始,她就已经成为“促进南京大屠杀真相公之于世的草根运动”的参与者之一。

1994年12月,张纯如参加了一次纪念南京大屠杀受害者的会议,这次会议对她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张纯如在会议大厅,看到了许多特地修复和放大成海报大小的南京大屠杀真实照片打印物,黑白的图像让她忍不住颤抖甚至眩晕,其撕开了张纯如印象中对那场浩劫仅存不多的遮丑布。

张纯如女士的画像

儿时记忆中父母讲述的南京大屠杀再也不是虚无缥缈的民间传说,真实的历史比父母口述更加可怕和残忍。张纯如突然意识到:

“不仅生命易逝,人类对待生命的历史经验同样不堪一击。”

同时张纯如悲切地发现,当前社会大多数人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导致57年前的南京大屠杀失去了真实感,更多的人不相信南京大屠杀,他们将其贬抑为“没有价值的历史插曲”。

南京大屠杀绘画作品

“浩劫中成千上万的生命由于他人的一时恶念闪现而陨落,到第二天,他们的死亡竟然变得毫无意义。”

而当她从会议上得知,已经有两本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小说(《天堂树》和《橙雾帐篷》)被列入出版计划后,作为专业作家的张纯如格外关注此事。很快她发现,没有人尝试着用英语撰写南京大屠杀长篇纪实类专著。

张纯如女士是专业作家

张纯如通过深入钻研,注意到并非因为南京大屠杀的可查阅资料太少,至少美国的传教士、记者和军官们都曾以日籍、电影和照片等各种形式,记录下了南京大屠杀,并且这些资料一直处于公开中。

这种前提下,南京大屠杀在世界历史上仍然得不到足够关注,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受害者一直保持沉默”,中国人将刻骨的伤痕深深埋藏,并不像犹太人对纳粹痛诉,也不像日本人对原子弹卖可怜。

张纯如女士曾创作披露日军罪恶的书籍

认识到这一点后,张纯如下定决心写一部真实记述南京大屠杀的长篇专著。

她花费大量时间,收集了各种语言写成的文献资料,借助同志向的华人圈人脉,获取各种未出版的日记、笔记以及政府报告等,同时联系多名二战日本老兵,查阅东京战犯审判记录稿。

过程中张纯如还多次联系朱成山,作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馆长,朱成山了解很多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事情。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

他回忆张纯如特地来南京拜访自己时表示:

“她那时才27岁,由于气候不适应,经常感冒,但她的工作一点也不耽误。当时南京的天气很热,她不顾自己的身体,把大部分时间用在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寻访日军暴行发生地以及翻阅国内资料上,每天工作时间有10小时以上。”

通过近3年的努力,1997年12月,南京大屠杀60周年之际,由张纯如撰写的《南京大屠杀》在美国出版。

纯如女士的雕塑

这本书震惊了整个西方世界,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研讨会因为《南京大屠杀》,在美国哈佛及斯坦福等大学举行,美国新闻媒介也开始用大量篇幅,报道南京大屠杀。中国现代史教授威廉·柯比在《南京大屠杀》的《序言》中郑重写道:

“南京的暴行在西方已几乎被人们遗忘,所以,本书的问世尤为重要。张小姐把它称作‘被遗忘的大屠杀’,将二战期间在欧洲和亚洲发生的,对数百万无辜者的屠杀联系在一起。”

南京大屠杀场景雕塑

《南京大屠杀》是“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它出版后多年时间里,再版十余次,给全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思考。

当然,不仅仅是《南京大屠杀》本身,张纯如在创作过程中,还找到了约翰·拉贝先生详细记录南京大屠杀的日记,让中国人民寻得了拉贝先生这位“中国的辛德勒”。

此外张纯如还寻找到和《拉贝日记》不相上下的珍贵史料——《魏特琳日记》。这两部日记和张纯如创作的《南京大屠杀》,成为向世界人民昭示侵华日军南京暴行的铁证。

拉贝先生是“中国的辛德勒”

用生命诉说不悔

一部倾注心血的作品,一部撕开丑恶的专著,一部将南京大屠杀详详细细本本真真重现人世的纪实,对张纯如的伤害也无比巨大。在撰写过程中,张纯如时常气得发抖、失眠噩梦,她在梦境世界里陪伴南京30万冤魂经历苦难。

倘若世间真的有鬼怪,或许死难同胞们很想对为大家发声的这名年轻女子致以谢意,只是他们脱离人世的姿态过于惨烈,他们残破的躯体和眼底的惊恐怨恨,还是让张纯如的精神遭受重创。

纯如女士写《南京大屠杀》时精神压力巨大

《南京大屠杀》出版以后,张纯如又面临着日本右翼势力的报复和骚扰。他们不断地给张纯如打去电话,寄去信件,用最恶毒的语言威胁和诅咒她。这让她不得不频繁更换电话号码,不敢随便透露丈夫和孩子的信息。

写完南京大屠杀以后,张纯如开始计划写美国二战被俘军人在菲律宾遭受日军虐待的历史,但残酷的史料导致张纯如再度陷入因《南京大屠杀》而起的忧郁症和偏头疼中。

纯如女士和爱她的丈夫

2004年11月9日凌晨5点30分,张纯如的先生布雷特·道格拉斯惊慌失措地报警称妻子失踪了,不仅如此,他还发现张纯如留在家中的一封信:

“希望你们记住我患病以前的样子:全心投入生活,现身我的事业、写作和家庭。”

不久后,警方搜寻到张纯如的轿车,这个执著、知性和勇敢为南京30万冤魂奔走呼号,才36岁的华裔女子,用自己的生命诉说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披露南京大屠杀的不悔,她用短暂的一生撕开丑恶。

纯如女士去世时只有36岁

犹记她在《南京大屠杀》书末的《致谢》中写道:

“感谢我的丈夫布雷特·道格拉斯博士,在研究南京大屠杀过程恒中,一个个骇人听闻的故事给研究者带来无尽的精神折磨,他毫无怨言地陪我承受着这一切。他的爱、智慧和鼓励给了我完成本书的力量。”

张纯如举枪自杀时,她的爱她的丈夫想方设法地寻找她的踪迹……

纯如女士和丈夫、儿子的合影

可人间的爱,抹除不了炼狱的黑暗和世界的丑恶,她最终还是离开了,化成一捧轻轻的灰,穿过时间、空间和生死,用力飘向30万南京死难同胞,对他们说一声:很抱歉,我没有早点为你们发声……

现实的历史故事有哪些2

现代的很多都市青年在闲暇时间都待在家里玩游戏、刷短视频、看电影,去看个戏剧或者去个LiveHouse(小型现场演出场所)就已经算是出远门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信息通信技术和各种智能终端的发展,人们可以足不出户欣赏娱乐演出。

在宋朝,如果你沉迷于各种户外演出,那比现在可能还要幸福很多——抢票难度小,演出场所大,还有近距离接触明星的机会,绝对赚回买票钱。

超大型的表演场所,规模顶三分之一个“鸟巢”

宋朝都市经济的蓬勃发展培育出很多爱消费、爱玩乐,有着丰富精神需求的市民。他们愿意为文化产业花掉手中的铜钱和银子,也大大促进了宋朝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这期间,瓦舍勾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虽然后世把瓦舍和勾栏连在一起说,但这两个名词确实是两种不同的场所。

瓦舍,又称瓦子、瓦肆、瓦市,兴起发展于北宋,在两宋时期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宋朝灭亡之后才逐渐衰落。

至于瓦舍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大概是取自“来时瓦合,去时瓦解”的意思,来的时候大家一窝蜂全来了,散的时候又一溜烟都走了,易聚易散,所以成为放荡不羁弟子的流连之地。

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不知起于何时。顷者京师甚为士庶放荡不羁之所,亦为子弟流连破坏之门。

——〔宋〕吴自牧《梦粱录》

综上所述,瓦舍最早应该是简易的瓦房,可以容纳的人数极多,并可进行歌舞、弹唱、戏剧等娱乐表演。后来因为商业贸易,从四方来京城做生意的人也经常聚集在这里,成为城市商业性游艺区。

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

——〔宋〕王栐《燕翼诒谋录》

勾栏又叫勾肆、构栏、游棚、乐棚,勾栏这个词的本义是曲折的栏杆,后来被代指为瓦舍里设置的演出棚。大的瓦舍有十几座勾栏。

俳优棚曰钩栏。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拾遗类》

当时演出的舞台往往是一个正方形的大台子,台四周常常围有栏杆,类似于现在拳击、相扑等竞技类节目的舞台样式,一方面是为了装饰,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安全装置。因为台子四周都设有栏杆,所以后来就把演出棚也称为勾栏,即所谓的“勾栏棚”,以至于整个宋朝商业演出的剧场名称就这么草率地定下来了。

在宋朝,演出棚里上演着杂剧、诸宫调、合生、商谜、傀儡、球杖踢弄、讲史、小说、小唱、掉刀、影戏、散乐、相扑、杂班、说诨话、杂手技、弄虫蚁等诸多艺术形式。夏天的时候太阳晒不着,雨水淋不着,可以供人们踏踏实实地待在里面看演出。

瓦舍勾栏并不像后世很多人传的一样,只有下九流和寻花问柳的人才会去。宋朝的瓦舍勾栏是正经经营的、供大众休闲娱乐的地方,男女老少都喜欢买票来看,在大小城市里都有瓦舍勾栏的分布。

汴京就有朱雀门外的新门瓦子、城东南桑家瓦子、旧曹门外朱家桥瓦子、梁门西边州西瓦子、相国寺南保康瓦子、旧封丘门外州北瓦子等诸多瓦舍。遍布在城市东南西北各个方位,不需要您走太远的路就能找着看戏的地方。到了南宋,临安城亦有多处瓦舍,有“南瓦、中瓦、大瓦、北瓦、蒲桥瓦”“城外有二十座瓦子”“余外尚有独勾栏瓦市,稍远”,城里城外的瓦舍数量很多,大大降低了人们看演出的门槛。

瓦舍的占地面积可真不小,据《梦粱录》数据显示,梁门外“西去州西瓦子,南自汴河岸,北抵梁门大街,亚其里瓦,约一里有余”,也就是说,从梁门大街一路往南走,走到汴河岸,一共要走一里多路,折合成现在的计量方式,大概是530米,如果宽度按长度的三分之一算,也就是170米长,面积大概有90000平方米,而“鸟巢”体育馆(国家体育场)的建筑面积一共258000平方米,那时候的瓦舍大小已经顶上三分之一个“鸟巢”了,规模不可谓不大。

您一定好奇,这么大的场子能容纳多少人呢?最大的瓦舍有20多座勾栏,每座勾栏大致能容纳400人,这样算下来,大致能同时容纳下七八千人。

而且,宋朝瓦舍演出的时间很长,密度很高,从早到晚,连着上演一场又一场的剧目,游客“终日居此,不觉抵暮”。到了晚上亦有演出,“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一天下来观众流量达数万人。一年无论冬夏,不避风雨,通宵达旦,全天候营业,全年无休,可谓娱乐无极限,交易无止境。算下来一年一个瓦舍的人流量就能达到数百万人。这么大的人流量给瓦舍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瓦舍的经营者和表演者也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这瓦舍与瓦舍之间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地理位置是不是在市中心、商业街这种人流量大的黄金地段;表演设施是否完善,是不是能为演出效果锦上添花,至少不能拖演出后腿;请来的艺人是不是表演能力强,受观众喜欢。这些都是影响瓦舍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因此各个有一定财力的瓦舍都在抢黄金地段,挖演得好、观众肯捧场、吸金能力强的表演者。

本文摘自赵帅 宋佳旻著《历史的天空下:宋代真实的市井生活》

内容简介:在宋朝想要成为时尚博主应该怎么做?在宋朝如何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在宋朝百姓是如何出行的?在宋朝不用996的话,那百姓休闲时光都做些什么?本书作者以“诙谐 考据”的风格,避免传统史书晦涩难懂的问题,选取时下阅读者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房价、职场、饮食等),结合宋朝的历史情况进行铺开叙述,为读者展示了宋朝市井最真实的一面。全书结构精巧,语言干练,给读者既带来轻松的阅读感,又满足了读者对历史知识的补充和好奇心理。

现实的历史故事有哪些3

文/曲文杰

全文共2464字

小时候,我的内心敏感而自卑。这源于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很丑。她的个头粗矮,走起路来,跟个鸭子似的,难看极了。

更令我羞愧难当的是,她的左脸上挂着一大片暗红的胎记,从左眼眉梢,一路蔓延至脖颈处,看着让人触目惊心。

听姥娘说,母亲一生下来便是如此。

姥爷曾带着母亲跑了不少地方,偏方用了不少,可这片难看的胎记就是牢牢黏在她的脸上,不肯褪去。

未出阁前,母亲在村里的绰号是“花姑娘”——绝非什么褒义,这是在暗讽她长着一张大花脸。

来到我们村,好事的村民又给她起了一个新的绰号,红脸咾咾。咾咾,是当地乡下人对猪的一种俗称。

孩子们从大人口中得知了母亲的这一绰号,那会儿,他们时常以取笑母亲和我为乐。

犹记得,我六岁那年,母亲蹬着三轮带我去赶集,回来的路上,在村口看到了一群孩子。

母亲怕撞到了孩子,远远便摇响了铃铛,孩子们听见声音后,纷纷躲到了路边。

母亲不紧不慢地从中驶过。这时,也不知是谁起了一声哄,“红脸咾咾”,人群中顿时笑声大作。

紧接着,一句又一句“红脸咾咾”从孩子们口中喊出来,其间夹杂着放浪的笑声,让我听了很是难受。

母亲没有呵止,只是默默地低下头蹬着三轮。那时,我好想哭,可又不想被身边的孩子看到,便将头趴在了母亲的后背上。

到家时才发现,母亲的衣服已被我的泪水打湿了一大片。

因为经常被人嘲笑,所以,童年时我的朋友极少。

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我的童年,那便是寂寞,孤独。没有游戏,没有欢歌,只有一条狗陪伴的寂静庭院。

我是七周岁那年才进学堂读书的。先是读了一年幼稚班,然后升入了一年级。

一年级上学期,有次我因为感冒,身体起了高烧,母亲想让我在家休息,我坚持要去上学。没办法,母亲只好让父亲送我去了学堂。

那天下午,也许是放心不下我,母亲一个人跑来了学校。当她那张脸突然出现在窗户外的时候,着实把靠近窗户的一位女同学吓丢了魂儿。

当时正在上课的老师,是我们本村的,他认出来外面的人是我母亲,便摆摆手示意我快点出去。

我在全班同学异样的眼光里,垂着头从教室的倒数第三排,一步一步地走到教室门口。那段路,平时走着并不长,可那天,我感觉走了好久都没有走完。

见到我,母亲对我好一阵嘘寒问暖,又是爱怜地摩挲我的脸庞,又是用额头触碰我的额头(判断我是否还在发烧)。可我却一直心不在焉,因为,我已经听到了教室里的窃窃私语声。

我有些不耐烦地让母亲赶紧回去,说自己没事。母亲又用手摸了摸我的额头,然后自言自语地说,感觉还是有些烫啊。

我没好气地说,一点都不烫,你快点走吧。

当时,母亲微微错愕了一下,她望了一眼教室,然后从兜里摸出一个烧熟的苹果,递到我的手里后,交代了一句“快趁热吃”,便转身走了。

那天放学后,我刚出校门,就被母亲叫住了。她一脸的焦急之色,鼻头微微发红,想必在寒风中站了很久。

我惊疑地问她,为啥还在这里。她说,摸着你有点烫,想着你一下学,就带你去打退烧针。

当时虽说年龄小,也不懂啥叫感动,反正就觉得鼻子酸酸的,像是灌进去了不少凉风。

那天,母亲在路上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虽然知晓母亲对我的好,可在学校里,对于母亲一词,我一直讳莫如深。

五年级时,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求写一写自己的母亲。

因为是作业,我不得不完成。不过,跟其他同学不一样,别人都是在写母亲,而我却写了父亲。

我有些忐忑地交上去了作业,第二天,作业发下来了,语文老师在我的作文底部写了长长一段话,其中有一句话,我至今铭记在心。

她说,孩子,等你有勇气写自己母亲的那一刻,你才算真正长大了。老师看好你!

语文老师也是我们村的,她知道我母亲的情况。

这个作业本,我一直珍藏着。每每翻开看到这句话,不知为何,我都会热泪盈眶。

语文老师看好我,我确实也挺争气。升初中那年,我以农村学生的身份参加城镇一中的入学考试,最终以第二名的成绩被录取。消息传来,全家欣喜不已。

后来,我便开启了进城读书的生涯。

十二三岁的年纪,正值青春期,内心更为敏感了。尤其是开家长会的时候,教室里坐满了家长,孩子们齐刷刷地趴在教室外面,悄悄打量着里面家长的一举一动。

第一次开家长会,班主任的要求是,不论家长多忙,务必要参加。

我把这事告诉了父亲。父亲给我的答复是,他在建筑班子里忙得紧,抽不出身,让我母亲去。

我一时语塞。纠结了半天,只好把这事告诉了母亲。说这件事时,我的眼睛一直盯着母亲脸上的那块胎记。

母亲似乎明白了我的心思。她苦笑了一下,没说什么,就系上围裙去厨屋里忙碌了。

到了日子,母亲来学校了。因为不会骑自行车,也不舍得花钱搭客车,她是蹬着家里的那辆破三轮来的。

可能是来得比较匆忙,车斗子里还放着一张带着渣土的包单和一把小铁锹。

停好车子,趁周围的同学不备,我连忙把母亲引到了一个偏僻的角落,低声嘱咐说,一会儿在家长会上,你不用和班主任互动,也不用跟其他家长说话,就听着行了。

母亲眨巴眨巴眼睛,十分配合地点了点头。

母亲在我的注视下进了教室,因为来得早,教室里的家长并不多。她一进门,就找了最后一排靠墙的位置。

出乎我意料的是,她刚坐定,就从怀里掏出一条头巾,麻利地往头上一裹,脸上的那块胎记,瞬间被挡得严严实实。

我的心里咯噔一跳,鼻子突然酸得不行!那么热的天,戴这样一个头巾,得多难受啊!

我含泪走到母亲身边,低声劝她把头巾摘了,她笑笑,说不用管她,我只管去外面玩好了。还说,她会听我的,全程一句话都不会说。

我的嗓子里哽着热泪出去了。

那次家长会之后,学校举办了一次征文比赛,要求写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

我选择了母亲。提笔的那刻起,我知道,我已经长大了。

那篇文章后来得了校园一等奖,学校还给了证书。当我把这一喜讯告知母亲时,她抿嘴笑了。

她好奇地问我写了啥,我不好意思地把文章读了一遍。读着读着,我的声音越来越颤抖。再看母亲,她的眼中,也已满是泪珠。

那一幕,我永生难忘——母亲脸上的那块胎记,在两行泪珠的映衬下,像极了一抹娇羞的晚霞。

从那以后,我再不觉得它丑。

——END——

#乡土散文#

原创不易,期待您的关注、点赞、评论、转发和赞赏!

(声明: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曲文杰,80后,山东人,自由撰稿人。

本文编辑

@情感学院院长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05日 星期日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现实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名字(现实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82953.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