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中国古代著名的故事有哪些(著名的古代故事有哪些)

2023-03-05 03:44:01 技术常识4 内部分享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8214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21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古时候的流传百世的典故,你知道几个,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娱乐那些事丶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著名的古代故事有哪些1

1、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2、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大嫂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后来有一个老者,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3、汉文帝亲尝汤药

有一次汉文帝母亲生病一直没有好转,汉文帝不分曰夜尽心照顾母亲,把侍奉母亲当成一件大事来做,怕宫女不够细心,汉文帝服侍母亲的病,总是很殷勤,看护得精心周到。

夜间睡的时候,眼睛没有闭好过,衣带没有解开过,没有睡过一个安稳的觉。对于母亲的汤药,必定亲自尝尝,看看会不会太烫或太苦,才放心地端给母亲服用。汉文帝侍奉母亲,却从不懈怠,母亲足足病了三年,他也服侍了三年,母亲的身体才好转过来。

4、指鹿为马

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赵高把持朝政,不但独揽大权,更想进一步登上帝位。他为了试探朝中的大臣是否服从他,便想出一条计策来当众检验。

他叫人牵了一头鹿来献给秦二世,并在群臣面前指着鹿说:“这是我献给您的马。”秦二世笑道:“丞相跟我开玩笑吧?明明是一头鹿,怎么说成是一匹马呢?”

赵高于是问左右的大臣:“这究竟是鹿还是马?”大臣们大都害怕赵高,所以有的人默不作声,有的人为了讨好赵高,就说献上的是马,只有小部分正直的大臣坚持说是鹿。赵高暗中记下了那些正直大臣的名字,后来就借故把他们杀害了。

5、苏轼之房梁挂钱

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6、范仲淹断齑划粥

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在童年时期,就酷爱读书。由于家境清贫,上不起学,10岁时住进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发愤苦读,每天煮一小盆稀粥,凝结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再切几根咸菜,就着吃下去。这就是后世传为佳话的“断齑划粥”的故事。

著名的古代故事有哪些2

我国古典小说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其中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的影响尤为深远,不仅在民间通过各种说唱的文学样式得到了传播,而且在如今的影视剧创作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扬。

我国独有的评书艺术,很多都是继承了古典历史演义小说,其中不乏《三国》、《岳飞传》这样大气磅礴的艺术精品;早些时期,香港无线电视取材于历史演义小说,也创作和播出了很多古装剧集,在观众中形成了较为持久的影响。

我国的古典小说浩如烟海,历史演义小说更是林林总总,琳琅不绝,经过时光的洗礼,有一些已经只留下书目,或者很少被人提及,但是还有一些广为人民痴迷的作品流传下来,丰富了当代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天,盘点十部流传至今的历史演义小说,这些作品书写了铁马金戈的恢宏场景,描摹了气贯山河的英雄群像,抒发了沧海桑田的岁月追思。

第一部:《三国演义》

作为我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同时也是历史演义小说最为成熟和崇高的代表作。作者罗贯中,本着《三国志》,采取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艺术手法,以如椽巨笔刻画了三国兴衰的历史进程,唱响了英雄纵横的岁月长歌。

这部煌煌巨著从宴桃园三英结义开始,直到三家归晋终,大场面鳞次栉比,英雄人物纷至沓来,文韬武略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世事变迁在笔下实现深度揭示,得到了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热爱,并称为所谓的成功学宝典。

在这部古典名著中,盖世奸雄曹操纵横捭阖,旷世枭雄刘备扮猪吃老虎,被鲁迅先生认为多智近妖的诸葛武侯独领风骚,其他的年少周郎、忠勇关公、白马赵云,都彪炳在华夏文学史上,成为不可复制的经典。

第二部:《封神演义》

这部小说借历史演义的酒瓶,装的是斩将封神的烈酒,以商周革鼎来书写神的传说,构成了独特的华夏神仙体系,并且影响深远。

这是一部类型化的小说,也是一部非常好玩的小说,故事雷同和人物杂糅不可避免,但是其中的一些代表性人物还是虎虎有生气,比如闹海的哪吒、善于土遁的土行孙、精擅八九玄功的杨戬,这样的人物格局和人物设定,在其他同类型小说中是不存在的。

小说的作者,始终晦暗未明,有的说是沈仲琳,有的说是一个道士叫陆西星,这并不妨碍这部小说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成为神魔小说的翘楚。近来,以封神演义为蓝本的影视剧大为风行,其中良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部小说在世界观上存在着刻板的弊端,导致了书中人物性格苍白,封神使命在身的太公姜尚实实在在说就是一个毫无英雄气的市井小人物。

第三部:《隋唐演义》

关于隋唐的古典小说很多,这一部由褚人获编撰的《隋唐演义》,相对来说文学性要更强一些,而且野心和格局很大,从隋炀帝开端,直至唐明皇完结,意图书写旷世怨侣的三世情缘,事实上,小说对英雄云起的乱世的描写比三世情缘更优秀。

这部小说与其后名为《隋唐演义》的民间文学的故事情节并非完全相同,后来诸如评书等等文学样式更加传奇,更加恢宏,也更加紧凑,几乎出自《说唐》。

小说作者打算用自己的一支笔摹写三百年的历史演绎,这种雄心本身就带有缺陷,所以,虎头蛇尾的毛病极为突出,而且影响了英雄人物和风云世纪的塑造。

总而言之,这部小说可读。

第四部:《说唐全传》

这是后世关于隋唐英雄故事发轫的滥觞,虽然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姓,而且文字很粗糙,但是这绝对是一部典型意义的英雄传奇。

没有哪一部小说比这部小说更具有草莽英雄气,也没有哪一部小说比这部小说更能够塑造了那么多在民间脍炙人口的传奇英雄。如今,我们所熟知的民间英雄人物,几乎都出自这部小说,诸如马踏黄河两岸的秦叔宝、三斧子定瓦岗的程咬金、冷面银枪的俏罗成、锤震天下的李元霸,而且这部小说成就了冷兵器时代的英雄谱系,确定了以个人武力为基准的豪杰排行榜。

由这部小说衍生出很多后续的作品,也成就了很多民间文学种类,仅就说唐文本体系,其后还有说唐后传、说唐三传,传统评书中的《大隋唐》、《响马传》、《瓦岗寨》、《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等等都源自这部英雄传奇。

第五部:《飞龙全传》

这是一部清人取自民间故事编著的小说,讲述了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纵横天下的传奇经历,后来,很多评书艺人根据这部小说创作了《赵匡胤演义》这种评书。

这部小说与《残唐五代史演义》有着很深渊源,可以看做是残唐的后传。小说的主人公赵匡胤在历史上的确是个武人,小说中更是侠肝义胆、武艺超群,这是一种固有的古典小说的模式。

小说中有英雄传奇,也有荡气回肠的情愫表达,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至今脍炙人口,柴荣、赵匡胤、郑恩的三英结义很有些三国中刘关张的影子。

第六部:《残唐五代史演义》

这是一部偏重于英雄传奇的历史演义小说,取材于残唐五代的历史变迁,其中的重要人物都得到了书写,故事很粗糙,但是传奇性极强。

小说的作者挂名为罗贯中,而且小说始终仿照《三国演义》,只是没有后者的精深和厚重。

这部小说也成就了残唐,乃至其后的英雄谱系,将不过李的李存孝在这部小说中是天下无敌神一样的存在,在李存孝横行天下的时候,故事精彩,虎虎有生气,李存孝被五马分尸之后,小说就完全坍塌,成了烂尾。

这部小说也引领了后世的民间文学创作,成了评书等艺术形式的蓝本,但是很遗憾的是,以五代史为题材的传统评书,似乎并不火爆,倒是当年邵氏电影和无线电视取材于此的影视剧曾经极为卖座。

第七部:《英烈传》

这部小说据说是明朝开国元勋郭英的后人武定侯郭勋创作的,对此应该存疑。这部小说是后来诸如《明英烈》、《朱元璋演义》等评书的蓝本,但是故事完全没有后来评书那样惊艳和紧凑。

小说讲述了元末混乱、朱元璋与群雄乘势而起,最终定鼎霸业的故事,人物众多,故事线很长,对于开国元勋郭英的表述最终体现在箭射陈友谅上。

八九十年代,北京宝文堂书局出版过这部小说,在正文前,有国学大家作的点评文章,写得很精彩,很深入。

第八部:《说岳全传》

钱彩所编撰的这部小说,是一部非常经典的英雄传奇。精忠大帅岳飞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且成为一个民间的精神图谱,这部小说功不可没。

书中的英雄硬朗而且厚重,无论是岳武穆的丹心照日月,还是伟男子高宠的碧血沃山河,都令人击节称叹。

这部小说是刘兰芳评书《岳飞传》的蓝本,当年评书播出时,成就了万人空巷的景观。

第九部:《杨家府演义》

小说全名《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从杨业归宋开始,到十二寡妇征西结束。

小说与后来的与天波杨府有关的评书有着承继和发展的密切关系,无论是刘兰芳的评书,还是田连元的电视评书,都脱胎这部小说。

小说中杨门一门忠烈让人热血偾张,金刀令公杨业和三关大帅杨六郎,父子英雄,孟良焦赞也是豪壮动人。

关于这部小说衍生的作品有很多,国内在八九十年代制作了一部非常热血的电视连续剧,无线电视更是成就了空前绝后的全明星阵容的电视剧。

第十部:《东周列国志》

这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压轴巨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集大成之作。

小说的编撰者冯梦龙是旷代的才子,这部小说也是一部后继乏人的大才子书。这部小说,虽然没有跻身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但是其影响与四大名著相比,也不遑多让。

人生应该读一部历史演义小说,那么首先要读的就是这部《东周列国志》。

著名的古代故事有哪些3

一、

人类历史上,中国属于出道即颠峰。

数千年前一片蒙昧的时候,中国的三皇五帝创文字定制度,开启辉煌灿烂的中国古典文明。

此后经历夏商周和秦汉帝国,中国始终代表人类的正确发展方向,由于文明发达和技术先进,可以碾压周边民族,每个朝代只要不作死,基本能躺赢,完全不需要玩命生产点技能。

到了唐朝,中国进入历史的最高峰。

国力强盛、人民富足、万国来朝什么的不必说,只说军事一项,如果将领没灭过一两个国家都不好意思夸战功,普通的边境防御战,大唐人民都腻歪:

“就这?”

王玄策借兵灭了印度,不过升官一级,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朝散大夫,这是个从五品下的散官,相当于副厅的级别,还不是掌握实权的职位。

历史是一条抛物线,巅峰过后就是衰落。

“安史之乱”不仅打断大唐的国运,也让中华民族的运道腰斩,导致“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国王朝,再也没突破那道国运天花板。

所谓“国运天花板”,我们之前在文章里说过这个词,意思是一个国家发展到某个阶段,必然会遇到来自内外的挑战,闯过去海阔天空,闯不过去就被锁在一个低维度的水平,只能混吃等死。

而且唐朝以后,中国的文明和技术向周边扩散,周边国家的文明提升一大截,导致中国一家独大的优势不复存在了。

很不幸。

宋朝在高梁河飙驴车失败,彻底放弃闯关,躺平挨锤。明朝原本有机会闯过去,可惜倒在了土木堡。

至于清朝,很难用单一维度来评价。说它怂吧,确实打下一片秋海棠的国土,说它强盛吧,也签定了不少卖国条约。

但是总体来说,清朝是满蒙的国家,对中原汉族是保持打压状态的,所以清朝前期闯关成功,对整个中国来说关系不大。

紧接着时间线来到民国,中国成为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欧美白人看我们像刚进化的猴子一样,相当于我们现在看非洲土著的心态。

我们熟悉的波澜壮阔,所有的屈辱和沦丧,都集中爆发于此时。

如果说“安史之乱”前的中国处于历史巅峰,那么1200年后的民国就是中国国运的最低点,也是中华民族从未有过的黑暗年代。

想在那个年代重新站起来都不容易,更何况完成民族崛起走向复兴。

挑战这项任务的组织,不仅要击败内外敌人,保证国家和人民的基本安全,还要把落后几百年的技术追回来,并且完成古典农业国家向现代工业国家的改造。

这简直是地狱难度的副本,没有人敢拍着胸脯说,保证完成任务。

但是不尝试一下,谁又能甘心呢。

1949年,我们的新中国上路了。

致敬新中国70周年拍照5分钟,修图两小时是什么体验~

二、

新中国的宗旨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摆在毛泽东面前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废除晚清以来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然后找一个有实力的靠山。

废除不平等条约好说。

建国前8个月,中央发布《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明确表示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这种立场是坚定不移的。

当解放军打过长江后,英美国家在长三角的特权全部取消,把百年积弊清扫的一干二净。

但其中有一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国府和苏联签订的卖国条约,新中国不太好直接和苏联撕逼,而且新中国已经确定“一边倒”的外交路线,只能找苏联做靠山。

于是两项工作合二为一,关键点就是苏联的态度。

1949年12月,毛泽东前往苏联访问。

他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国领袖,必须向苏联总盟主汇报工作,然后找机会重新签定中苏条约,收回苏联在中国的特权。

因为之前的中苏条约实在太坑爹了。

这件事要从1945年前说起。

“二战”快结束的时候,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开会,重新瓜分战后的世界地盘。他们三人议定,苏联出兵东北对日本作战,回报便是收回沙俄在远东的一切特权,并且维持外蒙古独立。

这就是斯大林吃到的二战红利之一。

苏联出兵对日宣战不久,斯大林逼蒋介石签署《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把雅尔塔会议的纸面地盘,紧紧抓在手里。

主要是这么几项特权:

共同经营中长铁路。

大连为自由港,苏联进出口货物免关税。

恢复苏联对旅顺海军基地的使用权。

外蒙古必须维持独立的现状。

从网上找了一张图,标记的很清楚了:

苏联得到中长铁路的经营权,就可以在东北畅通无阻的运送军队和物资,得到旅顺海军基地的使用权,又能常年驻扎一支庞大的军队。这样连接起来,足以统治东北全境。

至于外蒙古,表面上说维持独立,实际上没有其他选择,只能跟着苏联混。

于是,外蒙古和东北基本离开中国,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

那么苏联要这些特权有什么用呢?

其实主要有两个用处,第一是打造安全缓冲区,也就是在苏联的边境之外,一定要有小国或者势力范围做缓冲,这样才能保证苏联和大国有矛盾的时候,御敌于国门之外。

后来新中国抗美援朝,其实也有这个意思。

那些小国和势力范围是谁不重要,甚至友好程度的多少也不重要,它们处在大国之间就是价值。

第二是获得不冻港。

苏联的地缘格局不太好,折腾了几百年,连个不冻港都没有,所以在清朝末年看中两个不冻港——旅顺和朝鲜湾。经过一番选择,沙俄决定抢占旅顺,组建一支强大的海军,维护帝国霸权。

不过沙俄的野心被1904年的日俄战争打掉了,东北变成日本的地盘。

直到二战后,苏联出兵东北击败日本,终于重新拿到旅顺,这才有了一个不冻港。

斯大林说:“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等待这一天,已经等了40年。”

可见苏联是预谋已久。

而蒋介石通过出卖国家主权,换来苏联支持国民党政府、不支持中共武装革命的承诺。

斯大林很满意,蒋介石也很满意。

如果事情顺利发展下去,中国估计要彻底失去东北了,然而蒋介石为了找更硬的靠山,选择跟着美国混。

斯大林气炸了肺管子,实在没有办法,才允许解放军进入东北,企图借中共的力量维护苏联的东北特权。

中共属于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能忍辱负重,替黄老爷接上这条腿。

随后就是解放战争爆发,解放军火力全开,打完三大战役之后迅速渡过长江,解放全中国。

我们在《司徒雷登》里说过国内的故事线,这里就不啰嗦了。

时间进入1949年,毛泽东等领导人感觉不行,外蒙古和东北的主权一定要收回来,革命同志和中国权益是两码事。

于是就有了毛泽东的莫斯科之行。

这次谈判的成败,事关中国的百年国运,稍微草率一点,刚刚完成民族解放的中国,也就止步于此了。

因为中国的传统是“守在四夷”,也就是国境线推到能力范围的极限,有什么事情都在境外解决,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干扰内地的发展建设。

可现在呢?

整个长城以北都是苏联的地盘,而且旅顺海军基地卡在渤海湾,什么时候惹恼苏联,海军和空军分分钟兵临北京城下。

其实就在1947年初,苏联在旅顺部署了第39集团军、一支联合舰队、5个空军师,这支由陆海空组成的武装力量非常强大。

这就让刚成立的新中国,提前进入“天子守国门”的窘境,类似于明末的崇祯皇帝一样。

很多人说起“天子守国门”总感觉很壮烈,但这不是一个好词,往往是国家末期的专属福利,毕竟首都在边境线上,没有宽广的国土纵深做缓冲,非常方便敌人的斩首行动。

可以说“天子守国门”没有壮,只有烈了。

所以毛泽东的苏联之行,压力非常大。

三、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满心欢喜的抵达莫斯科,结果却出乎意料,斯大林根本不愿意谈条约的事。

毛泽东刚开口说谈谈条约吧。

斯大林马上接话: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根据雅尔塔协定签署的,也是得到美国和英国同意的,我们决定不改动条约的任何条款。哪怕改动任何一款,都能给美国和英国修改其他条款提供借口,很可能千岛群岛和库页岛也保不住了。

也就是说,苏联吃到嘴里的肉,不准备吐出来。

这也是既得利益者的通病。

既得利益者总是想保持现状,不给新人机会,而新人一无所有,总是想打破现有格局重新洗牌。

其实从斯大林角度来说,也可以理解。

东北和外蒙的安全缓冲区,以及大连港和旅顺基地,都是苏联对日宣战才得到的,毛泽东跑到莫斯科就想要回去,斯大林心想,凭什么?

但是从毛泽东的角度来说更理直气壮,东北和外蒙本来就是中国的,是苏联用武力抢走的,还好意思问凭什么,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双方谈判几轮都没结果,毛泽东很生气,住在别墅不出门。

多年后回忆起来,他还是一肚子怨气,说在莫斯科没事干,每天除了发牢骚骂娘,只有三个任务:吃饭、拉屎、睡觉。

可就在毛泽东生闷气的时候,事情正在起变化。

美国扶持的国府失败,导致美国失去东亚的地盘,感觉很不爽,但是木已成舟,不爽也得憋着,美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

挑唆中国和苏联的关系。

毕竟是两个大国,如果真的团结一家亲,那就太可怕了。

所以美国的外交重点是拉拢中国,并且让苏联产生猜疑。如果能让中国和苏联的关系不愉快,美国也能稍微弥补丢失东亚的损失。

于是美国说不援助蒋介石了,台湾是中国领土,解放军想收复就动手吧。

做为美国异父异母的亲兄弟,英国可能得到某些暗示,准备和缅甸、印度一起承认中国的外交地位,同时有家英国媒体报道:“毛泽东访问苏联,结果被软禁在莫斯科。”

斯大林听到消息,慌了。

苏联已经洗白上岸了,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干脏活,如果英国媒体的报道持续发酵,苏联以后还怎么混?

名声臭了,队伍就带不动了。

这也是为什么重庆谈判的时候,蒋介石不敢对毛泽东下手,项羽不敢在鸿门宴上杀刘邦,现在斯大林也不敢软禁毛泽东。

而且英国和美国极力向中国抛媚眼,苏联却让中国坐冷板凳,换做其他人可能就有别的想法:要不再和英美接触一下?

斯大林怕的就是这个。

于是斯大林请毛泽东赶紧出来辟谣,顺便表明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毛泽东抓住机会:“那就谈谈条约的事情吧?”

“谈,怎么谈都行。”

毛泽东抓住机会借力打力,终于攻下一城。

不过谈归谈,苏联的要求极其苛刻,总是想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中国也希望在谈判中收回失去的权益,导致中国不同意苏联草拟的方案,苏联不同意中国草拟的方案。

到1950年1月底,双方谈判没有丝毫进展。

正在此时,中国方面突然提出,谈谈外蒙古吧?

外蒙古涉及苏联的安全缓冲区,斯大林不可能同意回归,根本不愿意多谈。但是他也有点担心,如果中国经常用外蒙古来说事,在国际上总归影响不好,让其他国家说中苏之间有领土纠纷。

周恩来提出一个解决办法:

既然外蒙古已经在1946年公投独立,那么中国可以正式承认,但承认外蒙古的外交照会,必须做为新中苏条约的一部分。

换句话说,中国是以外蒙古换东北。

虽然吃亏了点,但是没别的办法,外蒙古都公投独立了,那是人家自己的选择,再加上苏联非常豪横,中国又打不过苏联,只能认栽。

斯大林想想,没问题。

于是在外有英美拉拢、内有利益互换的条件下,中国和苏联终于完成谈判,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收回失去5年的东北利益:

1952年底前,苏联将中长铁路无偿移交中国,苏军从旅顺海军基地撤退,对日和约缔结后必须处理大连港的问题。

被蒋介石卖掉的东北,毛泽东和周恩来终于谈回来了,这才是弱国外交的胜利。

但条约里还是留下一个bug: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与军事及其他援助。

经中国政府提议及苏联政府同意,中苏两国可共同使用旅顺海军基地,共同对侵略者作战。

大家记住这两句话,很重要。

这条规定给斯大林留下一条缝隙,让他在不久后萌生重新夺回利益的行动,引起一场惊天动地的世纪大战。

四、

谈判成功,毛泽东和周恩来回国,受到非常热烈的欢迎,全国人民都给他们点赞,中共的声望再上一个台阶。

毕竟是收复失地,这份功劳太大了。

正在新中国举国欢腾的时候,苏联的斯大林很生气,50年前以哥里陈浩南的身份出道,闯荡江湖至今,还没吃过这么大的亏,想想都觉得憋屈。

而且苏联梦寐以求的东北和旅顺不冻港,到手仅仅5年就丢了,对于有土地收集癖的国家来说,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于公于私,斯大林都要找回场子。

他想到了朝鲜的金日成。

1945年美国和苏联瓜分地盘的时候,朝鲜以三八线为界分为南北两半,北边是苏占区,南边是美占区。

苏联在占领区选中金日成,便让他做北朝鲜的领导,顺手扶持起一个亲苏政权,做为苏联的外围势力。

原本朝鲜是统一的国家,现在却由于大国博弈而分裂,金日成做为国家领导,当然想统一朝鲜半岛。但他没有毛泽东的本事,世界环境也没给他机遇,更何况韩国的背后是美国,金日成直呼惹不起。

他只能寄希望于苏联和中国援助。

金日成数次给斯大林写信,说我们准备向南进军,请苏联老大哥援助武器装备,在国际舞台上给朝鲜说话。

斯大林没理他,朝鲜主动和韩国打仗,全世界都知道是苏联支持的,如果美国因此找苏联的麻烦,那就不好收场了。

金日成无奈,只好静待天下有变。

1950年初,金日成再次给斯大林写信,请求同意朝鲜的作战计划。这次斯大林没有说什么,非常痛快的同意了,并且给朝鲜大批武器装备援助。

但是斯大林告诉金日成,如果朝鲜遇到强大抵抗,苏联不可能帮忙,你只能请毛泽东出手相助。所以朝鲜作战的计划,必须经过中国同意,中国不同意的话,朝鲜就不能行动。

金日成到北京问毛泽东,斯大林已经同意了,你怎么说?

毛泽东无语。

你们已经商量好了,再来问我有个毛用,大家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朝鲜想统一,中国也不能拦着,需要帮忙就说话吧。

金日成摇摇头,不用帮忙,我可以。

得到中国和苏联的许诺,金日成回到朝鲜整顿军队,1950年6月25日,以李承晚军队越界挑衅的名义,命令朝鲜人民军向韩国进攻。

朝鲜战争爆发。

斯大林为什么改主意了?

其实还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闹的。

我们再来看之前说过的bug,条约规定,缔结条约的任何一方,受到日本及其盟友的侵袭,另一方必须给予援助。中国可以请求苏联驻兵旅顺,共同对侵略者作战。

那么问题来了:

日本的盟友是谁?

美国。

韩国的盟友是谁?

美国。

那么一旦朝鲜半岛燃起战火,美国必然要给韩国站台,而且朝鲜出兵是中国同意的,斯大林也说了,朝鲜遇到抵抗只能找中国帮忙,那么中国很可能和美国发生冲突。

于是条约里的bug就起作用了。

中国是刚成立的弱国,不足以和美国正面硬刚,为了国家安全,是不是要请苏联继续驻兵旅顺啊?

绕了一个大圈子,斯大林终于暴露真面目了,他想要的依然是旅顺的驻兵权、苏联在东北的特权、以及太平洋出海口和不冻港。

果然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啊。

如果美国没有参战,金日成顺利统一朝鲜,苏联不能恢复中国东北的特权,那也没关系,苏联可以在朝鲜湾建一个不冻港嘛。

恐怕拿了大量武器装备的金日成,没理由拒绝。

对于斯大林来说,朝鲜战争有两种结果:

美国参战,苏联夺回中国东北特权和不冻港。

美国不参战,苏联在朝鲜建不冻港和海军基地。

怎么算都稳赚。

至于战争结果如何,斯大林根本不在乎,只要朝鲜半岛爆发战争,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新中国在千年国运的谷底起步,好不容易有点起色,就要面对如此难题。

毛泽东到底是怎么想的?

五、

其实毛泽东已经准备好入朝作战了。

朝鲜战争爆发半个月后,毛泽东便抽调“四野”的4个军组建东北边防军,时刻准备入朝援助金日成。

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朝鲜战局恶化。

当时朝鲜人民军已经打到釜山,差点把韩国军队赶到海里,而美军登陆的仁川,恰好在朝鲜半岛的中间,于是迅速把朝鲜的地盘拦腰斩断。

金日成和朝鲜人民军边打边退,很快来到鸭绿江畔,眼看要扑街了,斯大林告诉金日成,实在不行就放弃吧,到中国东北组建流亡政府。

金日成无奈同意。

当初朝鲜和苏联决定打仗,中国被迫同意,现在他们又决定不打了,想把中国拖下水,毛泽东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们,别折腾了,中国准备出兵朝鲜。

当时国内的普遍意见是不出兵,担心失败。

因为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对外战争就没赢过,每次都是割地赔款,百年下来大家也习惯了。

尤其是几年前的抗日战争,区区东瀛三岛倭奴都能在中国耀武扬威,把国民政府打的丢盔弃甲,而美国却能迅速灭掉日本,占领日本国土多年。

这么一对比,差距太明显。

而且就算能打成平手又怎样?

战争和做生意一样,讲究成本和利润,如果成本高利润薄,那就是亏本生意。现在为了朝鲜和美国开战,太不值了。

与其做亏本生意,不如在国内埋头搞建设,朝鲜亡国关中国什么事?

既然国内普遍不同意出兵,为什么毛泽东一意孤行,非要跑到朝鲜打仗?

其实在毛泽东看来,中国并没有选择的余地。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刘少奇率团访问苏联,斯大林就说了,以后的亚洲革命运动要交给毛泽东来领导。

也就是说,斯大林和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总盟主,毛泽东和中国成了东亚的舵主。

做了舵主,就有保护小兄弟的责任。

现在朝鲜亡国,中国却见死不救,那么名声就毁了,以后谁还敢信任中国?中国需要的外交支持和经济援助,又从哪里来?

所以出兵朝鲜是表明态度,也是在国际交纳的投名状。

说完国际观瞻,我们再来说国内。

根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规定,朝鲜战争无限继续下去,苏联就有理由赖在中国不走,刚谈回来的旅顺、大连和东北权益,便成为一纸空文,东北依然是苏联的势力范围。

刚立国就割城失地,造成“天子守国门”的窘境,这是闹哪样?

如果愿意苟且偷生,中共革命几十年图什么,早早举枪投降就好了,老婆孩子热炕头不香么?

正因为不愿意跪下,所以才要奋起抗争啊。

对于国内来说,出兵朝鲜就是保护国家主权,也是清理百年积弊的最重要一步。

如果中国没有出兵朝鲜,只有一个结果:

美军在鸭绿江畔耀武扬威,苏联在东北占山为王,中国成为大国争霸的战场,这是翻版的“日俄战争”啊。

换句话说,刚成立的新中国,将和亡国前的清朝处于同一水平线。

而且沦落为战场的中国,不仅得罪了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失去社会主义国家的信任,半点外交支持和经济援助都得不到,成为国际的流浪汉。

这种260岁的老年流浪汉,有什么前途?

国运天花板都顶在脑门上了。

所以毛泽东说,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

1950年10月,毛泽东力排众议,任命彭德怀为总司令兼政委,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序幕。

六、

新中国出兵朝鲜,震惊了斯大林。

他从来不敢相信,那个穷的叮当响的国家,居然真的敢出兵和美国作战,而且志愿军的战斗力非常强,战果非常丰厚。

斯大林不禁感叹,以前看不起中国同志,实在不应该啊。

自此他有了新的想法,既然中国已经证明实力,也纳了投名状,那就应该继续武装起来,替社会主义阵营驻守东亚门户。

以中国做安全缓冲区,可比东北好太多了。

1951年8月,苏联无偿赠送372架米格-15飞机,再加上之前援助的10个空军师,让中国空军在成立之初,就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战斗力。到1954年已经发展到28个空军师、3000多架飞机。

56个陆军师,换成苏联的先进装备。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谈判,准备引入50个工程项目。随着抗美援朝的捷报频传,苏联决定加大援助力度,对中国几乎有求必应。战争结束前,中国从苏联引入“156项工程”,开启轰轰烈烈的工业化进程。

据估计,“156项工程”完成以后,中国的工业接近日本1937年的水平。

除此之外还有无数图纸、技术援助、工程师援华......这种大规模的技术转移,人类历史上都找不出第二例。

正是苏联的援助,才有中国腾飞的机会。

曾经有人说过,国民党执政也能得到美国的技术转移。

我们不排除这个可能,但前提就是,国军必须在战场上打赢苏军,能做美国遏制苏联扩张的桥头堡。

国军能打赢苏军吗?

快拉倒吧。

而且大部分时候,有钱都买不到技术。

不信看看当今世界,中国掌握了某些高端科技,美国就拼命打压,生怕中国利用技术优势超过美国,更不用说主动转移了。

所以这些技术转移的价值,丝毫不亚于引入的工程项目。

而这些东西,都是志愿军战士们换来的。

最重要的是,抗美援朝极大抬高了中国的国运天花板。

所有不平等条约废除了、外国驻军没有了、强大的敌人被阻拦在国门之外、恢复“安史之乱”后就失去的“守在四夷”、得到一套完整的工业化体系、重振民族精神让中国人能抬头做人......

如果说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国运只是一座小平房,那么抗美援朝之后的中国,已经有了万丈高楼的骨架。

虽然底子依然很薄弱,但在世界舞台上,已经拥有挑战美苏的资格。未来需要做的,无非是努力填充血肉,让这座万丈高楼更加强健而已。

这一切的转折点就是抗美援朝。

以抗美援朝为分界线,以前的中国什么都没有,而以后的中国什么都有了。

只有从千年大视角来看抗美援朝,才能明白这场战争有多么伟大。

抗美援朝改变了“安史之乱”以后1200年的中国颓势,在最黑暗最无助的年代,上演了一场绝地反杀。

自此,中国如旭日东升。

1954年,毛泽东到北戴河开会,顺手填了一首《浪淘沙》,特别适合做文章结尾: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关于智慧的古代故事(有智慧的古代故事著名)

孝子的故事(国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孝子的故事)

诗人简介(常见古代著名诗人)

古代建筑名称(中国十大著名古建筑)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05日 星期日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中国古代著名的故事有哪些(著名的古代故事有哪些)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82466.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