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邵阳的历史故事(邵阳有什么图腾的故事)

2023-03-03 22:56:01 技术常识4 奇思妙想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4551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2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邵阳县河伯岭上那棵千年“红豆杉树王”,你还好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情系宝庆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邵阳有什么图腾的故事1

在邵阳县河伯岭国有林场马头岭工区代安岭上,有一棵树龄超过1200年的“南方红豆杉”。

昔日的邵阳县“红豆杉树王”枝繁叶茂

如今“红豆杉树王”萧条的枝条,枯黄的树叶

这棵南方红豆杉胸围达4米,胸径1.27米,树高25米,冠幅超13米,树龄超过1200年。南方红豆杉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是第三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常年生活在1000至1200米的高山林中,距今已有250万年,被誉为植物中的“活化石”。

关于这棵树,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小编整理一则当地人家喻户晓的故事:

在邵阳县河伯岭代河坳上,相隔不到十丈的地方,有两棵古红豆杉树。说起这两棵红豆杉树,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在日月峰(太阳山和月亮山)上就有一个美丽的瑶池(向阳水库前身),王母娘娘驾前有一个玉女,因为羡慕人间男耕女织的生活,私自偷偷下凡,降临在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河伯岭。她清晨在脚盆仙池洗漱,晚上在日月瑶池沐浴,过着神仙生活。

山脚下有个年青人,姓何,他经常上山打柴。有一天,他巧遇了玉女,郎才女貌,两人一见倾情,私结终身,他们在日月峰先后生下了五个儿子。

王母娘娘后来打听到玉女的下落后,认为玉女有辱天庭门风,粉颜大怒。于是派天兵天将来到日月峰,狠心地将玉女何郎化作两棵相思树(红豆杉),相隔十丈,见面却不能相亲。

身处逆境,痴情不移。他们相依相伴,并排而立,览日月峰秀,听潺潺流水,阅人间秋色,结出累累果实。

他们的五个儿子为了陪伴父母亲,在附近的五个山头各自安家,繁衍生息。

后来,宋朝皇帝知道了玉女何郎的故事后,把这座如月峰改名河伯岭,何郎封为何伯大皇,五个儿子封为五个小皇子,山脚下的村子也被人们称为“五皇冲”。

千百年来河伯岭雌雄红豆杉凄美的爱情被人们广为传颂。无数有情男女来到千年夫妻红豆杉下,海誓山盟,作为恩爱不移、贫富不弃、真爱无悔的见证。

注:1、太阳山,今在向家岭,月亮山在小塘月村子后面;2、脚盆仙池(凼)在永兴村姜家后面。

冬季,在冷风侵袭中,“树王”虽依然挺拔,但失去了以前的郁郁葱葱的景象。萧条的枝条,枯黄的树叶,与旁边的那棵小红豆杉树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棵“树王”见证了河伯岭一千多年的兴衰荣辱,陪伴了河伯岭世世代代农耕人的坎坷辛酸岁月,成了河伯岭的图腾。在这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里,我们河伯岭三万多乡邻,多么希望你万古长青、茁壮生长。

邵阳县那棵千年“红豆杉树王”哦,

别倒下,挺起来!

我们为你祈祷!

来源:七彩君

邵阳有什么图腾的故事2

红网时刻邵阳8月1日讯(通讯员 雷振梁)7月30日晚,一场由鸣哇山歌王戴田生与其搭档段正清表演的炭花舞在隆回县虎形山乡白水洞村上演。让大家尽情欣赏和品味了美丽瑶乡古老而传统的民间绝活的精髓与他们展示的炭花舞精彩演绎技艺。

邵阳虎形山白水洞炭花舞,是湖南隆回的一种民间绝活。起源并流传在七江镇,属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炭花舞也叫舞炭花,亦为我国梅山文化中独特的一种传统艺术,是渔猎时期诞生的舞蹈活化石。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积淀,表达着古老梅山的传统习俗,具有重要的历史、美学和艺术价值。

此次炭花舞由鸣哇山歌王戴田生偕夫人陈月娥结伴夫妻同场龙飞凤舞。主要是将火红的木炭燃料装入用铁丝编成的小网笼中,再用棕绳将铁丝笼系于竹竿上端。然后由表演者手持竹竿甩动铁丝灯笼起舞,火星飞溅,宛若游龙夜空翻腾,使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炭花舞主要内容可分为对氏族图腾的膜拜和礼赞、表现民间传说故事和大自然中的美丽图案三类,舞蹈动作可灵动变化,亦可随心所欲,变幻无穷。

炭花舞曾一度几近后继无人,近年来,随着国家、政府对传统文化的发掘、传承、发展,炭花舞又再次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在隆回七江棉花园村,虎形山白水洞村等地,相继培育与发展了一批新兴的炭花舞表演者。使这一古老而传统的炭花舞得以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如今,邵阳虎形山白水洞已将炭花舞作为一个主要的古老而传统的文化艺术表演节目内容予以重视与推广。重点在虎形山各乡村以及国内外的文化艺术活动中进行演绎,颇受广大炭花舞爱好者所喜爱。

邵阳有什么图腾的故事3

湖南隆回的“花瑶”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据有关资料核实,目前我国瑶族人口有近264万人。瑶族的祖先为盘古。因其生产方式、居住,服饰和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瑶族有“盘瑶”、“山子瑶”、“顶板瑶”、“花篮瑶”、“过山瑶”、“白裤瑶”、“红瑶”、“蓝靛瑶”、“八排瑶”、“平地瑶”、“坳瑶”等之别。

另据历史学家何光岳先生所著《南蛮源流史》考证,瑶族先民在新石器时代擅长制作瓦器、陶罐,故最早的瑶族先民称为“窑民”;后来陶罐坯料制作由手工发展为旋转摇动制坯,窑民改称“摇民”。新中国成立之后,采纳了民主人士的提议,并征得本民族同意,统称为“瑶族”。

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地。其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居住在山区。关于瑶族的来源,目前专家说法不一,或认为源于“山越”,或以为源于“五溪蛮”,或认为瑶族来源是多元的。但大多数人认为,瑶族与古代的“荆蛮”、“长沙武陵蛮”等在族源上有渊源关系。另据有关专家考证,历史上,瑶族和苗族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同源于秦汉时的“武陵蛮”部落。大约在隋代,居于现在湖南、湖北一带的瑶族和苗族已分化成两个族群。

有报道称,居住在隆回虎形山的花瑶虽然属“瑶”,但与瑶族其他分支迥然不同,甚或与拥有二三百万人口的瑶族大家庭根本没有任何的共同特点。或许是因为他们生活在隆回县境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长期与外界隔绝的原故,这里的花瑶从来就不曾知晓瑶家鼻祖“盘王”,不知何为“盘王节”,更不曾有过“盘王节”。

据了解,隆回虎形山的花瑶在其迁徙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节日。一直以来,他们每年都有滋有味过着有自己的三大传统节日:即每年农历五月十五至十七举行的一次“讨念拜”;七月初二至初四、初八至初十先后两次举行的“讨僚皈”。花瑶的这三大节日通称“赶苗”,是三次纪念性的盛大活动。

说起花瑶这三大传统节日,来历可谓不浅,除了每次都有其特定时间、地点外,还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而且颇具悲壮感。

“讨念拜”,是每年的第一次“赶苗”,,农历五月十五至十七日,在虎形山瑶族乡水洞坪举行。“讨”意为“走”,“念”意为“月”,“拜”意为“半”,“讨念拜”意即月半所过的节日。该节源于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明神宗遣兵数万人镇压居住在溆(今溆浦县龙潭镇)邵(今隆回县小沙江镇)地带的瑶民,为时三年零六个月。明军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所不为。花瑶人民不畏强暴,在溆邵瑶山修建唐梅寨、尖岩寨、鹅羊寨、天星寨(今溆浦境内)、蕨芽寨、歇官寨、香炉山寨(今隆回境内)等坚守,使明军一筹莫展。第三年“大端午节”(注:瑶山人民以农历五月初五日为“小端午节”,十五日为“大端午节”,后一节日为尊)夜晚,明兵施计,佯攻香炉山要寨。瑶民中计,遂放弃其他各寨前往堵击。官兵乘虚而入,偷营破寨,杀死瑶族男女老少不计其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歇官寨也因此改名“血光寨”。瑶民遭此杀戮后,幸存者四散逃命,潜入深山老林以采集野菜、捕捉野兽为生。明万历五年(1577年),神宗下令收兵回朝。从此,瑶民祖先议定由奉姓瑶王主持,每年五月十五至十七日在水洞坪集会,作为受辱雪耻纪念日,以纪念这个灾难的月半,告诫后人毋忘历史。

首次“讨僚皈”,农历七月初二至初四日,由刘姓瑶王主持。最初在今虎形山瑶族乡大托村举行,后因大托过于偏僻,清末改在该乡茅坳村举行。“皈”意为“菩萨”,“讨僚皈”意即逃脱凶恶的菩萨。节日源于元朝末年,元军镇压世居在江西吉安府田卢一带的瑶民。当时,吉安瑶民遭受当地统治者赵、鲁二督统的镇压而四处奔逃,许多老弱妇孺逃走不动,在元军的追杀下,只好躲在鹅颈坪大丘黄瓜、白瓜从中;有些怀孕妇女因又惊又吓,加上连日奔走,致使胎儿早产,无奈跪地求饶。追兵见状禀报元军统帅赦命,统帅照准,在鹅颈坪大丘丢插令旗:“此处赦免,不准斩杀。”因此凡躲在鹅颈坪大丘黄瓜白瓜下的瑶民免遭杀害。花瑶祖先为了纪念这次幸免于难,当天起誓,“永传后代,要越过七月初二才能吃黄瓜、白瓜,如有违者则子孙不昌。”(转引奉泽芝《隆回瑶民》)有关史料也提及,当年,在茫茫的虎形山深处,确实居住着一支奉黄瓜、白瓜为图腾的古老部落。事实上,据了解,现在隆回的花瑶仍然坚守这一誓言,每年七月初二前不吃黄瓜、白瓜,并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举行纪念性集会。

第二次“讨僚皈”,农历七月初八至初十日,在今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举行,后改在距此五里的小沙江街上举行。节日源于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下山峒(位于今隆回县小沙江镇境内)回姓瑶民七姊妹被汉族豪绅廖元翁率领的200余人追赶,引起瑶民的反抗。廖谎报军情,称瑶民造反,清王朝立即遣兵数万前往镇压。花瑶人民不畏强暴,英勇奋战,伤亡甚重。在大沙江与清兵大战一场,败退小沙江又与追兵小杀一场,两地共死伤瑶民数百人。幸存的被迫越山绕道退到麻塘山隐居。清兵直追到五都七岭八寨,瑶民靠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入的险峻地形与敌周旋,不断出没在山林中奇袭清兵,杀得清兵胆颤心寒,无法进兵。后来,溆浦瑶族首领蒲公祥率众攻打龙潭,切断清兵后路,致使清兵两面受敌被迫停战议和,并从隆回司(今隆回县司门前镇)、小沙江、五里江(溆浦县境内)等地撤兵,瑶民才又部分迂回各峒。但在当地汉族豪绅的追杀下,大部分瑶民被分散在边远的深山老林中而终究无法返回此前瑶民居住的中心地带(大约在今小沙江镇洞江、大沙江等地),今天以这一地带为中心,周围“十里无瑶”局面也由此形成。与清兵议和后,瑶民为纪念奋战勇士,大沙江、小沙江也一度改名“大杀江”、“小杀江”(后来迁居当地的汉族越来越多,为了加强民族团结才恢复原地名),同时举行隆重集会以示纪念。

花瑶“赶苗”这三大传统节日,原本都是为了纪念历史上花瑶先民三次被大杀戮而举行的雪耻集会。随着历史的推移,这三大传统节日已经演变成为人们赶集购物、活动聚会、青年男女赛歌对舞、谈情说爱的喜庆节日。每年在这一共九天的节日中,花瑶人民不论男女老少,举家出动,一律身着节日盛装,奔赴集会地点,或尽情购物,或访亲会友,或彼此对歌,或激情展示花瑶各种神秘而淳朴的民情风俗……

据说,调查人员深入瑶寨,走访了奉族魁(教师)、奉族总(歌师)、杨广文(巫师)等当地瑶民以及隆回县本土学者刘启后,查阅了《民俗集锦》、《神秘的花瑶》、《雪峰瑶族诏文》等文献资料,再根据花瑶人民的口传历史和相关文献记载得知,花瑶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江淮流域的“九黎”部落,后发展为尧舜禹时代长江中下游的“三苗”,夏时泗水与淮水间的“九夷”,商周时期江汉流域的“荆蛮”、“南蛮”,秦汉时期的“长沙蛮”、“武陵蛮”(今湖南洞庭湖、五岭地区)。

专家们得出的结论是:今之花瑶,其先祖实为古梅山峒蛮之一支。

据了解,古时梅山在民间流传的有上、下梅山之说,它是根据资江流向而定的。新化地域称为“上梅山”,安化地域称为“下梅山”。至于梅山的大体区域,据同治《安化县志》载,宋熙宁五年(1072)章惇开梅山时,号梅山“东起宁乡司徒岭,西抵邵阳白沙寨,南止湘乡佛子岭,北界益阳泗里河”。如此纵横为数百里的梅山,它所传承的民俗也浩如烟海。梅山民俗“古称楚俗,火耕火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因此,梅山民俗地方志早有记述。

古代梅山的民族,其来源为梅姓百越人,属扬越的一个分支。《越绝外传•记地传》云:其祖先无馀,禹封于越。春秋战国时,楚灭越,百越各族分散在江南一带,《中夏系统中的百越》载有:扬越、闽越、瓯越、南越、骆越。其中属于扬越的这支后裔,《南越笔记》说:“与其君长避楚走丹阳皋乡,更姓梅。” 秦代时,当番阳令吴芮响应诸侯号召起兵反秦时,梅姓越人首领梅鋗率部参与灭秦之役而立功。《吴芮传》称:“其将梅鋗功多,封十万户,为列侯。”《史记》云中说,“刘邦以吴芮之将梅鋗,有功从入武关,而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楚宝》说:“梅鋗从吴芮之国长沙,以益阳梅林为家,遂世有其地。”梅姓越人从此定居梅山。东汉末年,组织万余人向西南进攻,战败后,全部散居湘南、广东、广西、越南等地。留居梅山大本营的人数仍多,并发展为许多宗部,到隋代被称为“莫徭”,意即“不服徭役”。

由于古时梅山有“梅山万仞摩星躔,扪萝鸟道十步九曲折”的独特环境,有汉代至宋朝千多年未被王者征服的独特历史,又有强烈民族性的独特文化。这些土著民族多年来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地方,天高皇帝远,不与“中国通”,郡县衙门也鞭长莫及

另据有关资料记载,古代梅山土著居民的民族种属,《宋史》称“梅山峒蛮”。长沙、邵阳等郡则多称“徭”,梅山属长沙郡,后来称“梅山蛮”。因此,梅山土著民族应该是“徭人”。《宋史.梅山峒蛮传》载,古时梅山的主要区域为“东起宁乡县司徒岭,南抵邵阳白沙砦,北界益阳四里河,南止湘乡佛子岭。”考司徒岭在安化东80里,湘乡西70里,与宁乡接界,上有司徒祠,祀王同;四里河在益阳西200里,去安化界四里,故名;《读史方舆纪要》邵阳十五砦中,有北沙砦。当时,从邵阳至益阳、桃源等地,均不能从梅山经过,为官书所不到达的地方。《宋史》称:“梅山旧不与中国通”(当时指华夏族、汉族地区为中国),可见,宋以前梅山不属益阳,也不属高平。旧时梅山主要包括现今新化、安化两县的范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封建王朝的换代,汉人为避兵祸、徭役,也不断地迁徙梅山。汉民商贾沿资江而上经商,梅山地段的资江两岸集市不断兴起。木材、土纸、兽皮、药材等山货沿江而下销售,下江食盐、棉花、布匹、南货、手工业品也不断运进贩买,有的商人见有利可图,也相继定居梅山集市,这样就逐步形成了徭人与汉人混居的局面。但按照常规,汉人多居在集镇和资江两岸的平原丘块,有的以姓氏割居,什么李家湾、杨家塅的;而徭人则多居在山谷和深山老林。

北宋时,宋神宗一度支持王安石变法。宋熙宁五年(1072)十一月,章惇(1035~1105,福建人)任荆湖路察访时,开辟梅山,建置新化县,分保伍,列乡里,废弃原梅山十峒,改设隆回、大阳、石马、永宁、龙潭、蓝田、资江、东平、丰乐、常安十乡。次年(宋熙宁六年)二月,分下梅山的蓝田、资江、东平、丰乐、常安五乡置安化县。此时的新、安两县,东界宁乡,西界溆浦,南界邵阳,北界武陵,东南界湘乡,东北界益阳,西南界邵阳,西北界桃源。这也是原梅山的境域。可见,北宋熙宁年间,现今隆回县小沙江、大沙江一带属当时的新化县管辖,系新化县的隆回乡二、三都。

从此,梅山文化和梅山民俗受到冲击,以后,梅山文化被逐步汉化。特别是宋熙宁以后至明代初年,朝廷从江西吉州的泰和、安福等地移出大批汉族人来新化垦荒,深山密林的面积逐渐缩小。在长期的转化过程中,原来退居这些地方的徭人,一部分与当地汉族同化,经过通商、通婚和社会交往,他们本着“尚气节,而耻为不仪”的道德规范,和汉人之间在感情上逐步融洽,生产上取长补短,生活上相互帮助,和睦相处。比如新化奉家山的奉氏,到清代时已基本汉化。据说在清代时新化县学仍有两名徭生学额,但已无保留徭籍的人学了。另一部分外逃至隆回北部的深山老林以及绥宁、城步、广西、贵州、湘南等处。

宋代属新化隆回乡二、三都,在元代互换入邵阳,即现今的隆回县。史载,原“梅山蛮地”,亦仅隆回乡的小沙江、大沙江一带尚聚居一支徭族,以距小沙江二十里的徭山为多。这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隆回虎形山的“花瑶”,在“花瑶”第二次“讨僚皈”期间,即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时,被清兵从原瑶民居住的中心地带---今小沙江镇洞江、大沙江等地赶至现今的瑶族乡等几个有限的区域。据说,今天小沙江的奉氏与新化奉家山的奉氏原本一家,后来新化奉氏与汉族同化,小沙江的奉氏则成为“花瑶”的一部分。

而从新化县梅山蚩尤文化研究中心专家们的调研来看,隆回花瑶的宗教信仰与“梅山峒蛮”一样,其信奉的主神是“梅山神”或称“梅神”。凡砍山、烧炭、播种、狩猎、建筑、婚嫁、生育、丧葬、驱魔、治病、还愿甚至歌师起歌,都需先请起梅山神。在民俗风情方面,隆回的“花瑶”也依然保持古朴纯真的古梅山遗风。比如,花瑶有个世代相传的远古神话《五郎学道》,其情其状与梅山教教主张五郎学道的故事基本相同,只是其中人物由张五郎换成了沈五郎。而“花瑶”所唱的山歌和梅山山歌也如出一辙。

可见,新化县梅山蚩尤文化研究中心专家们的结论应是经得起考证的,即今天隆回虎形山地区的“花瑶”实际上就是古“梅山峒蛮”的后裔----自秦汉起,在历经近2000年的南北迁徙后,他们又回到了其发祥之地——梅山大地。至于这里的“花瑶”为何不知瑶家鼻祖“盘王”也不过“盘王节”,笔者未曾在瑶乡做过实地调研,不敢妄加评论。或许,这根本就是一个迷;也许,历经沧海桑田的“花瑶”同胞纯粹是为了自保,而将某种信奉隐而匿之了吧。也许,居住在隆回虎形山地区的“花瑶”原本就有自己的信仰。不管怎么说,将来的某年某天,这其中的曲直一定会大白于天下。(部分图片从网络下载,并参考了众多文献,在此一并向原作者致谢!)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03日 星期五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邵阳的历史故事(邵阳有什么图腾的故事)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81690.html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