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甘肃的抗日故事有哪些名字(甘肃的抗日故事有哪些)

2023-02-21 01:04:01 技术常识4 个人分享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4227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1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武威人的抗战,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长江两岸观察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甘肃的抗日故事有哪些1

 武威人的抗日救亡热潮

  1934年春的某一天,武威街头忽然新开了一家小书店,店名叫“生活书店分销店”。店主人是李德铭,是来武威从事地下党工作的共产党员。这家小书店一开张,立即吸引了一大批青年学生。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等人的作品和《大公报》、《申报》等书刊,一上书架,即被那些激情燃烧的热血青年们抢购一空。据当时在武威中学读过书的一位老人回忆,每当有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一期《大公报》到来,在武威中学花坛前,就围满了学生,争购新报纸。

  李振华、申晋侯、李芳春……这些后来为武威人所熟知并敬仰的革命志士,当时就掺在读报的人群中。两年后,这些风华正茂的同学在武威中学创办进步刊物《钦文月刊》,有会员30多人。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拉开了全民抗战的幕布。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地处大后方的武威人民群情激愤,李振华等一批知识青年响应抗战号召,放下书本,丢却舒适的职位,奔赴延安,奔赴战场,投入到了战火与硝烟中。

  《钦文月刊》的30多位青年,不约而同投身了抗日救亡运动。

  在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和中共甘肃工委的领导下,陈裕源来武威,在武威地下党李德铭、李振华的组织下,于1937年12月9日成立了“甘肃省青年抗战团武威分团”,团员多为思想积极的青年学生。抗战团利用唱戏、赶集和庙会等群众聚集的机会,在城乡广泛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采用街头演讲、演话剧、贴标语、散传单、出墙报等多种形式,宣传抗战,揭露日寇的侵略野心和粗暴行为,歌颂中国军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在文化广场晨练的一位李姓老人回忆说:“当时,北府门小学等校排演《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日剧目,还演唱岳飞的《满江红》,各学校还经常演唱抗日歌曲《五月的鲜花》、《大刀进行曲》、《长城谣》、《松花江上》,唱得最多的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城区老人们回忆道:“人民的抗日热情高涨,城里办起了各种培训班。妇女也在读书识字,夫教妻、子教母,教的都是抗日内容。我记得妇女识字课本第一课便是:‘我中华,在东亚,人民多,土地大,我们拼命地保卫她’。”

  “那时,最普遍的抗日歌曲是:‘日本鬼子的大炮,冲毁了我们的家,杀了爸爸又拉走了我亲爱的妈妈。叫爸爸———不答应,叫妈妈也不闻,单单地丢下我难女一人,到处漂零’。唱歌的男女老幼都流出了心酸的泪。”一些地方的百姓,还用《绣荷包》的地方曲调编排抗日小节目,宣传抗日。

  史料载,武威文化界、青年学生包括少年儿童,都纷纷深入城乡进行抗日宣传,到农村、工厂、街头、集市去演讲、读报、写标语、出壁报、演唱抗日歌曲、演出话剧等。还开展抵制日货的运动,拒用日货,商店清出日货一律焚烧。武威县在1938年8月,仅半个月就捐出126400元,运往抗日前线。城乡妇女们也不断地为前方将士缝制棉衣和鞋袜等。

  在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同时,武威城乡人民还进行抗日募捐活动。1938年8月间,在武威举行了河西各县献金动员大会,仅半月就募得献金126460元。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在全国发行了“救国公债”、“救国捐献金”、“节约建国储蓄金券”,武威各界踊跃认购,积极支援抗战。据统计:中国银行1942年至1945年在武威县发行的“节约建国储蓄金券”就达266.8万元,交通银行1942年下半年至1944年在武威县发行“节约建设储蓄金券”达454.89万元。

  抗战时期,武威虽处于大后方,但苏联援华物资和人员要经哈密、猩猩峡、武威东运至内地,贯通河西走廊的甘新公路就成为“抗战第二大动脉”,雅布赖盐池的盐,也经武威运往省内各地及四川、陕西、河南等地。为了保障供给,使援华物资及时输送,1937年,国民政府决定修筑甘新公路。甘新公路武威县境内一段,全长83公里,有桥梁31座,计59孔380米,涵(洞)244道,全路在老牛车辗就的土路基础上以砂砾铺筑,为6米宽的汽车道。为修筑这条公路,武威人民荒原扎寨,风餐露宿,抗酷暑,斗风沙,肩扛人抬,铁锨、镐头、背篼、木轮大车、独轮车、骆驼、骡马等一齐上,车烂、牛死、民工冻死、饿死、累死的不在少数。公路沿线的房屋不少被拆,椽子、檩子被用于工程建设,工程需要的土方、石料、砂子均由各乡农民无偿提供。武威人民为支援抗战、保障供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日军轰炸武威无辜百姓

  1941年6月22日一早,武威同往常一样,市井街道到处是为生计而忙碌奔波的身影。人们并没有料到一场灾难正在悄悄降临。

  在文化广场晨练的几位老人回忆道:“中午11时左右,骤然而起的警笛声响彻天空,人们平静、忙碌的生活瞬时化为乌有,慌乱中的人们,纷纷扶老携幼出城避难。到下午2时许,摄人心魄的警笛声一阵紧似一阵,随后26架日本飞机侵入武威上空,对市内进行狂轰滥炸。”

  一位老人说:“那天城隍庙正开庙会,人山人海,很热闹。鬼子看到那里人多,就集中把炸弹投向城隍庙。哗啦啦!眨眼间城隍庙就成了一堆瓦砾。”据史料记载,此次日军飞机共投掷炸弹170余枚,其中燃烧弹20枚。死亡平民228名,重伤90名,轻伤64名,倒塌房屋718间,道路多次中断,城市几近瘫痪,给武威百姓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在此之前,日军还对武威进行过几次大轰炸。

  1940年农历五月的一天,日军17架飞机呼啸着窜入武威,在城南门外汽车站投弹数枚,一时间哀嚎声四起。这次日军的空袭,导致数人伤亡,炸毁房屋10多间。同年农历六月的一天,日军飞机10多架又窜至武威西郊,企图轰炸空军四十六站,但投弹数枚却落到了郭家庄,炸死、炸伤无辜的村民数人,一些民房和农田也被炸毁。

  2005年4月5日,清明节。在甘肃省档案馆5楼的《甘肃档案史料特藏展》展室里,一份题为“甘肃省会警察局第五分局敌机轰炸人民死伤调查表”的原始档案公布,首次向社会公布这批原始档案,完整、真实地记录了当时日军轰炸兰州、武威等地的史实,铁证如山。日军轰炸无辜平民的兽行,罄竹难书!档案中有一封武威遭轰炸的统计表,是时任武威县警察局局长金耀坛上报的。档案记载:在日军侵华期间,日军先后空袭武威6次,出动飞机83架,投掷炸弹355枚,造成人员伤亡456人,其中男262人,女194人,其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嗷嗷待哺的婴儿,损毁房屋765间。

  武威籍热血男儿英勇抗战

  如今的民勤县北街仓门巷,高楼林立,一派繁华景象。巷里的居民很少有人知道,在95年前的这条巷子里,诞生过一位抗日英雄。他的名字叫魏兆伯,在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最惨烈的时刻,这位民勤籍血性男儿,赤膊上阵,子弹退膛,挥舞大刀,跃出战壕,向鬼子头上砍去。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歌曲里的血色激昂,于1938年3月27日在这位民勤汉子刀锋上定格。史料上说:日军官兵见此情景大为震惊:“中国人还有退却子弹拼刺刀的军队”,胆怯败退。

  魏兆伯,字书庵,1915年生于甘肃省民勤县北街仓门巷一个小职员家庭里。父亲魏绪晃,性情刚直,为人正派,在县政府内当职员,因得罪上司而被解职。回家后自学中医,行医为业,维持生活,家境生计窘迫。

  魏兆伯天资聪颖,自幼好文习武,勤学苦练。四岁时在其父亲的教诲下便能读书学习,从启蒙的《三字经》、《百家姓》,一直读完了四书五经。父亲看到儿子的才干,由于家贫,十岁以后才正式送入学堂,北街完小毕业之后,考入武威初级师范读书。

  1933年春,国民政府在甘肃天水成立“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西北分校军官训练班”,分别致函甘肃各县选送中学文化程度的学生,到天水军校学习军事,限期一年,毕业后,以少尉排长任用。当时在民勤、武威、张掖等地的民勤青年学生积极响应,报名从征。魏兆伯毅然投笔从戎,参了军。那次征兵,因条件的限制,民勤一县挑选上的不足10人。

  军校毕业后,魏兆伯被分配到陆军第25师关麟徵部担任排长职务。1938年,关麟徵任第51军军长,率部到鲁南与日军作战。这时的魏兆伯已升任关部的一名营长。

  台儿庄会战开始了。3月14日,日本矶谷师团发动攻击,以数十架飞机、30余门大炮狂轰滥炸,守军死守。3月17日晚,日军配合炮火攻陷滕县(今滕州)。第41军英勇抗击,伤亡甚重,苦战至17日,该军伤亡达5000之众。魏兆伯率全营官兵多次与日军开展肉搏战,阵地纹丝不动。

  3月27日,在日军最疯狂的反扑中,他号召不怕死的官兵,脱去上衣,赤膊上阵,退去上膛的子弹,拿出真本事白刃拼杀,叫日军尝尝中国人的厉害。

  魏兆伯第一个撕去烧痕累累的上衣,跳出战壕,把枪上的子弹退下,扔到地上,将大刀插到背上,向日军阵地喊:“小鬼子,拿头来!”一声令下,全营战士赤膊挺枪,潮水般冲向敌人。日军军官见此情景大为震惊:“中国人还有退却子弹拼刺刀的军队!”看着冲锋过来的中国士兵,日军个个面露怯色。魏兆伯拼弯了刺刀,把枪一扔,拔出寒光闪闪的大刀,扑向敌人。日军敌不住魏营战士的英勇,撒腿就逃。

  此役,魏兆伯遍体鳞伤,立下战功。在台儿庄会战的紧要关头,魏兆伯站在被打坏的敌人的装甲车上进行战场指挥,不幸臂部中弹流血,大家劝其退下火线,他坚决不肯,并大声说:“中国人是不可辱的,我手臂虽伤,腿还可走路,嘴还可指挥,不消灭日本鬼子死不瞑目”。全营将士深受感动,同仇敌忾,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反扑,而全营官兵也所剩无几。这时,敌人一发偷弹袭来,魏兆伯弹中要害,壮烈牺牲,时年24岁。

  台儿庄外围之战,中国军人把不可一世的日军打得一败涂地,使日军主力拟在台儿庄会师的计划彻底破产,造成尔后矶谷师团孤军深入台儿庄被中国军队包围的战机,给台儿庄大捷奠定了胜利的基础。正如台儿会战的总指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表彰在台儿庄外围作战坚守滕县四昼夜牺牲的王铭章将军时指出:“若无滕县之死守,焉有台儿庄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魏兆伯率营血守滕县的英雄壮举,可歌可泣。他作为参加台儿庄会战的一员猛将,为保卫祖国的领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显示了中国人民在反抗外来侵略中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

  在天祝雪域高原,有一位参加过著名的娘子关战役、百团大战的英雄,叫董振明。

  1932年他参加了驻冀中的东北军吕正操部队。1937年9月吕部脱离东北军加入人民军队行列,从此他走上了革命道路,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参加过著名的娘子关战役、百团大战、临汾战役、平汉战役等,多次身负重伤,荣立二等功、一等功。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发生后,武威籍青年申晋侯告别亲人,奔赴抗日前线。他在西安参加了丁玲率领的战地服务团,去了晋察冀抗日前线,担任《晋绥报》《晋察冀报》的战地记者。1947年,在前线采访时牺牲。当年的《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辑邓拓同志,对这段火红的战斗岁月里的老战友们追思不已,曾于1964年夏写有《忆旧》诗:

  “当年北岳起烽烟,血洒林峦夕照边。

  午夜蹄声惊短梦,山林灯火照无眠。

  马兰路上青春影,鹞子河边战斗连。

  廿载艰辛回首处,东风卷地换新天。”

甘肃的抗日故事有哪些2

庞雨水,生于1927年,河北曲阳人。13岁潜入日军少年团,为八路军提供情报。1943年,随部队前往延安。新中国成立后,进入西安解放军第一步兵学校上学。后支援大西北,转业至兰州。1986年,从兰州针织厂退休。

1940年,日军侵占了庞雨水的家乡河北曲阳。那年,庞雨水只有13岁。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做。

野北村距离庞雨水家约8里地。一天上午,日本鬼子以开会为由把全村人集中到一个大院子,用机枪扫射,杀害了1000多人,全村仅有4人侥幸逃生。而对于这场屠杀,鬼子的理由是野北村私通八路。

“野北惨案对我的震动非常大。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日本人为什么能耀武扬威?”庞雨水说,这件事更加加深了他对日本鬼子的仇恨。

这场屠杀后不久,日本鬼子要求每个村子必须派出2名学生,成立所谓的少年团。此时,庞雨水早已是八路军的小联络员。经地下党组织研究,决定让庞雨水以此为机会,打入敌军内部搞情报。

“我的代号是"水",联络人就是我的父亲。”进入少年团后,庞雨水很快取得了日本教官的信任,并被提升为少年团的副团长,为八路军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情报。

一年后,因身份暴露,庞雨水脱身后回到了当地区政府,继续做情报工作。一年的卧底生涯,聪明的庞雨水学到了四样“本领”:会背诵日语的字母、会说简单的日语、会唱四首日本歌、会喊日军的出操口令。

而这些“本领”,后来竟几次阴差阳错地帮助他成功脱险。有一次,区政府让庞雨水到敌占区去送10个公章和10封信。路过一个镇子时,突然遇到了一队日军,而周围却没有藏身之处。情急中,庞雨水站在路边,喊了几句日军的出操口令,又唱了几句日本歌,“鬼子看了看我,笑着过去了”,就这样,他躲过一劫,并顺利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1942年,庞雨水加入了河北曲阳游击队。1943年,他随部队长途跋涉,来到延安。1947年,一野司令部为彭德怀寻找警卫员,政治素质好、年轻机灵的庞雨水被选中,任警卫排排长。此后3年多,他一直生活在彭总身边。

“如今,仍然有少数人无视历史事实、篡改历史教科书、美化侵略历史,让人痛心。作为抗战老兵,我们决不答应,我们要用亲历的历史,予以坚决回击。”演讲结束时,庞雨水激动地说。

THE

END

来源丨搜狐网

编辑 | 魏怡

校对 | 刘兆怡、黎静

校审 | 杨旭华

投稿邮箱丨1287749141@qq.com

本期青年大学习内容已开启

快到“甘肃青年”菜单

“青年大学习”

一起打卡吧!

甘肃的抗日故事有哪些3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天巉、巉柳高速公路的开通,定西市安定区的巉口镇闻名遐迩。这个坐落在定西城北19公里处的通往西、北方的咽喉之地,早在七十多年前就发生了在中国共产党策动下所爆发的十大兵变之一——巉口起义。

巉口起义发生地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驻军中发动和领导的革命兵变风起云涌,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坚决要求抗日、拯救民族危亡的浪潮不断高涨。1932年7月,杨虎城部十七师五十旅补充二团一营在峻口的起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补充二团团长黄展云为了排除异已,企图将一营调防兰州后撤去何冠五的营长职务,将部队散编。营长何冠五得知消息后,即告诉三连排长赵丕烈,并离开了部队,把一营交给赵丕烈。赵丕烈找到一连连长马济人(进步军官)、排长石庆德(共产党员)和三营排长卢松轩,将思想反动的军官捆绑看押,并封锁了定西通往兰州的道路,卡断各路电话,于各个要塞布置了岗哨。为防止驻防定西城的团长黄展云带队来追,赵丕烈、马济人、石庆德等率部于当晚离开巉口,想和正在靖远策动兵变的中央甘肃工委负责人孙作宾会合。他们连夜行军,于拂晓到达会宁县郭城驿南。赵丕烈和马济人、石庆德向全营官兵宣布:部队脱离反动军队,改编为一个团,团长马济人,副团长卢纪民(原营部医官);下设两个营,一营营长石庆德,二营营长赵丕烈。

起义军活动于靖远、会宁边缘一带约一周时间。这时,传来靖远兵变失利的消息,定西、靖远两县已派敌军来围击。起义军绕道静宁,欲沿六盘山转向陕甘边,与刘志丹领导的红军会合。同时将起义后的团建制更名为“人民革命军”。马济人、卢纪民分别担任正、副司令,石庆德、赵丕烈分任一、二支队队长。

起义军转向陕北的过程中,遭到了敌军、地方民团、地主武装的四面围剿。五百多义军的给养也十分困难,处境非常危险。10月初,起义军连夜改道南行到达清水县的关山,打算在关山休整几天,治疗伤员,再北出安口窑,挺进陕北。然而,一周前就尾追他们的青海土匪“背锅司令”已率领一千多骑匪包围了关山。起义军在强敌面前毫无惧色,英勇奋战。从中午匪徒发起进攻一直打到太阳落山,伤亡惨重,能够再战者已不满百人。夜幕降临后,受伤的起义军领导人决定突围,但除少数人突围成功外,其余都壮烈牺牲在关山上。

补充二团一营自巉口起义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途经定西、会宁、靖远通渭、静宁、清水各县境。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既未建立党的正式组织,又与上级没有任何联系的情况下,孤军奋战,终告失败。

THE

END

来源丨定西党史

编辑 | 黎静

校对 | 魏怡

校审 | 杨旭华

投稿邮箱丨1287749141@qq.com

本期青年大学习内容已开启

快到“甘肃青年”菜单

“青年大学习”

一起打卡吧!

甘肃的保密故事有哪些内容(甘肃的保密故事有哪些)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05日 星期日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甘肃的抗日故事有哪些名字(甘肃的抗日故事有哪些)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75268.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