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现代关于毅力的事例(关于现代有毅力的故事)

2023-02-20 03:38:01 技术常识4 技巧分享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4929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3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高位截瘫却一心想着助人,她的故事感动无数人……,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青年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现代有毅力的故事1

1983年3月1日

《中国青年报》

以《生命的支柱》为题

报道了共青团员张海迪的

感人事迹

立即在广大青年中

引起强烈反响

1983年3月7日

共青团中央决定授予张海迪

“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号召全国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

向张海迪学习

同年3月11日

共青团中央邀请张海迪

到人民大会堂作报告

1983年5月9日

党中央批复了

共青团中央和中共山东省委

《关于进一步开展学习宣传张海迪活动的报告》

一场学习张海迪的活动

就此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中国的保尔”

张海迪

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张海迪可以说是

那个时代人们心中的楷模

从青年楷模、国家一级作家

全国政协常委

到国务院残工委副主任

中国残联主席、康复国际主席

张海迪

已常青三十多年

如今

她脸上依然带着青春的热情

充满自信

张海迪从小患脊髓血管瘤

脊椎动过四次大手术

脊椎板被先后切除六块

第二胸椎以下已失去知觉

脊椎严重弯曲变形

根本不能支撑身体

全靠胳膊支在轮椅的扶手上

但是

在这个瘫软的身躯里

有一根坚强的生命支柱

这支柱

支持这个病残的青年

在无情的现实中奋斗

这支柱

支持这个长年不会走路的姑娘

开拓出了一条广阔的生活道路

这支柱

支持这残存的三分之一

尚有活力的身躯

发射出光和热

高位截瘫的张海迪

却是生活中真正的勇士

从来都没有向残酷的命运屈服

还只是个孩童时的她

就以顽强的毅力开始自学知识

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课程

以及大学的专业课程

15岁时

张海迪随父母到了

当时聊城莘县的

一个贫穷的小山村

但她同样没有惧怕

那里艰苦的生活环境

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

时刻想着为身边的人

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那里

她去村里小学教孩子们读书

并且克服种种困难

学习医学知识

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各种疾病

1万多人次

受到乡亲们的热情赞誉

在学习的征途中

她的练习本足足有二尺高

上面密密麻麻

布满了磨炼的笔迹

每当她艰难地读完一本英语书时

她都要高兴地欢呼

有时把书扔上房顶:

“我胜利了!”

动了第四次大手术后

张海迪疼得无法忍受

她咬着被单在颤抖

朋友们心疼地说:

“海迪,你哭吧

哭出声来就好受了”

但是稍稍平静后

张海迪却央求说:

“让我看看书吧”

1983年

张海迪开始文学创作

先后出版了200多万字的作品

长篇小说

《轮椅上的梦》《绝顶》《天长地久》

散文集

《生命的追问》《我的德国笔记》等

凝聚着张海迪对文学的

执着和热爱

张海迪以顽强的意志

与疾病和困难作斗争

满腔热情的学习和工作

她以自己的生活历程

回答了亿万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被誉为“中国的保尔”

1983年的张海迪

正如她在《中国青年报》

1983年发表的

《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

一文中所说: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

她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的事迹

激励着千千万万的青年去奋斗”

为残疾人照亮生活道路的

残疾人工作者

2008年

张海迪当选为

中国残联主席

多年来

她克服病痛和困难

经常到贫困地区入村入户看望残疾人

倾听她们的呼声

帮助她们解决困难

她说:“全国有8500万残疾人

她们最需要帮助

残疾人工作者

要做高尚的擎着火把

为残疾人照亮生活道路的人”

2019年6月

由山东省主办

中国残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

共同建设的康复大学

落地青岛

这一设想由张海迪于2014年提出

张海迪特别重视

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问题

她童年因为残疾没有进过学校

但她帮助更多的残疾孩子

接受教育

2019年8月27日

张海迪在

全国政协十三届八次常委会专题会议

的发言

依旧与“特殊教育”相关:

“在我国8500万残疾人口中

有108.7万残疾儿童少年

由于行动、视觉、听力以及智力等障碍

一些孩子不能正常接受教育

或者不能进入普通学校就读”

日前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正在进行

作为中国残联主席

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的张海迪

鼓励中国残疾人运动员

让自强不息的精神火炬

永远在心中燃烧

传奇精神代代传

张海迪的事迹传遍祖国大地

深入青年的心

青年们将从她身上汲取精神养料

树立起自己坚强的人生支柱

这位三分之二躯体失去知觉

而不向命运屈服的姑娘

创造了一系列

连普通健全人都无法做到的奇迹

她那坚毅而饱含温情的脸庞

她那清澈愉快的歌声

深深地印在了

人们的脑海中

她的传奇精神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来源:共青团中央

关于现代有毅力的故事2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张艺瑶 通讯员 张正余

“生活就像爬大山,生活就像蹚大河。一步一个深深的脚窝……”

伴着清晨的阳光,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背上背篓,扛起农具,来到田间打理自家的菜地,嘴里还不时哼着曲子。刚从北京参加完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回到家的夫妻俩,没有给自己安排几天的休息时间,回到家里、辛勤劳作,他们才觉得更踏实。

张顺东李国秀夫妇,两人均为重度残疾。张顺东右手和双脚先后截肢,只剩下一只左手;妻子李国秀生下来就没有双手。靠着这两个人加起来的一只手和一双脚,二人并肩走过20余载风雨之路。他们相濡以沫、互敬互爱,以顽强的坚韧和毅力撑起一个完整、幸福的家;他们身残志坚、不等不靠,克服重重困难摆脱贫困,还不断帮助身边的残疾人。用残缺的身体,他们书写出了最美家庭的模样。

“我们不怂不懒,就不相信过得不如别人”

走进张顺东家,不大的院子被夫妻俩收拾得整整齐齐,屋檐下的几盆鲜花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开得正艳,家的温馨扑面而来。

这样的光景,来之不易。

张顺东1974年出生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芭蕉箐。他6岁放羊时被高压电击伤,失去了右手,双脚也成重伤。

后来,张顺东认识了邻村姑娘李国秀。上门提亲时,李国秀家担心两人在一起生活不易,起初没同意。

张顺东蹬着自行车,一天跑好几次,帮着做活,力气比常人还要大。看小伙子勤快又朴实,李国秀嫁到了芭蕉箐。

然而,庄稼人毕竟要种地,两个人只有一只手,未来的日子会过得怎么样?几乎所有人都为他们捏了一把汗。

“我们不怂不懒,就不相信过得不如别人。”张顺东不信邪。他的这番话,也是对妻子的承诺。

1993年,几间土墙房子小青瓦,小夫妻开启了他们的生活。

种地、拉货、做活……别人能干的活,他们也能干;别人一个人就能干的活,夫妻俩手脚并用,花五倍的时间也愿意干。

“生活不是等出来的,是要靠去干出来的。夫妻同心,黄土才能变成金。”既能吃苦,又善动脑,张顺东夫妇一点一点踏出自己的致富路。

张顺东脑子活,致富点子多。“人要发展就要动脑筋”,这是他的口头禅。种地,他选择卖苞谷种,一是卖苞谷种适合他俩,苞谷种轻,来回搬运方便,好倒腾,也不像水果蔬菜易腐烂。二是卖苞谷种也有学问,旱地适合什么品种?冷凉地方种什么好?当年气候干还是雨水多?张顺东说:“卖种子也像医生开药方呢。”

二十多年前,村里没小卖部,张顺东夫妇瞅准机会,就在村里开起了小卖部。他们把种的谷子拿去卖,再买一些杂货回村,放到自家的小卖部销售。每周一四五,是张顺东和李国秀赶集的日子。天刚蒙蒙亮,夫妇二人便出发了。

“天亮了再走,好摊位就没了,会耽误生意。”李国秀说,“那几年,村子到县城的路还没有修通,我们两个顺着山脊走去县城,别人走一个小时的路,我们要走两三个小时才能走到,每次去赶集卖货,来回都要走一整天。”回忆起往事,张顺东夫妇感慨万分,“这生意一做就是二十几年”。

如今,芭蕉箐到乌龙镇、东川区的路都修通了,家家门前都铺了柏油路,从村子到东川城区,出行方便多了。闲暇时,张顺东夫妻时不时地在家门口张望,“村容村貌改善了,我们的日子也得越过越有劲!”

“要论艰苦、条件差,张顺东家在坪子村找不出第二户”,村干部表示,“政府也是帮着些,但主要靠自己,他们样样能干、样样在行,这精气神村里没人不服!”

2017年,在国家危房改造政策的扶持下,张顺东家获得危房改造补助资金5.1万元。如同燕子筑巢,靠着平时积攒节省的几元、几十元的小钱,加上女儿刚参加工作的积蓄……家里的新房一点一滴、一砖一瓦地长了出来。

小土墙变成了砖瓦房,从此不再逢雨必漏。通过养殖畜禽等,家里年收入也逐步提高。张顺东家成为村里最早一批脱贫户。

“政策虽好,不能躺在国家怀里,把日子过好才对得住帮扶。”张顺东说道。

再大的困难我们一起闯,不信没有过不去的坎

相濡以沫,互为手足,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诠释了同甘苦共患难的真情。然而,谈起二人经历风风雨雨共渡难关的日子,两个人的表现却有稍许的不同。

在记者采访中,李国秀静静地在一旁,话不多。说起过往日子里丈夫的辛劳,她的声音才会不自主地提高起来,又急又心疼。

“我说你少干点吧,他说不行。”在家里困难的那些日子里,张顺东“为了这个家累狠了”。有些年种水稻,白天忙,晚上还要去放田水,张顺东那被电击伤的双脚,经常在水里泡,一直发炎,晚上洗脚,一盆红水,后来不得不先后截肢。好在有医药报销和政府救助,家里负担才轻了些。

而谈起这些,张顺东却总是那么“固执”:“勤劳奋斗去生活,是一个丈夫应该去做的,更是一个父亲应该去做的。”

一个先天没有手,一个后天没有脚和右手。张顺东说,是命运让妻子和他搭伴生活。

在田地里,张顺东用独臂挖好地,李国秀跟在后面用脚撒种子;张顺东一只手举起锄头,用力把红薯刨出来,妻子就在一旁用脚夹起红薯,扔进背篓里。这样的配合,夫妻俩早已十分默契。

在邻里眼里,身有残疾的“张老东”,别人干不了的活他都能干。没有双手的李国秀,一双巧脚每天都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绣的鞋垫比常人绣得都好。

每次丈夫手术住院,李国秀都会在医院陪着他。张顺东心疼妻子,让她回家休息。李国秀却说:“我是你的脚,无论到哪里,我都要陪着你。安心治疗,病好了再大的困难我们一起闯,不信没有过不去的坎。”

看着瘦弱的妻子忙前忙后,张顺东心里踏实而温暖,也更坚定了一定要把日子过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决心。

“一家人过日子,难免会有磕磕碰碰,每次拌嘴后都是他哄我。”李国秀腼腆地笑着说,“看到我生气,他总是默默地去生火做饭,饭菜做好后来哄我吃饭。如果不去,他就坐旁边陪着我一起挨饿。其实,看着他做饭的样子,我心里已经不生气了。”

“夫妻同心,做什么都要一起嘛。”张顺东笑着回应妻子。

“她给了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多年来,夫妻俩互相鼓励、包容、支持着对方,彼此扶持,一起走过风风雨雨。

“一定要站着走下去”

辛勤的奋斗终于浇灌出幸福的花朵。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育有一双儿女,女儿张光琼考上了大学,后来在家乡参加工作,成为一名教师。

2017年,张顺东跑去找村干部,要求取消自己女儿的低保。村干部惊讶万分:“难道嫌少了?”

张顺东连忙摆手:“不不不,我女儿有工作了,不能吃低保了,她可以自力更生,应该把名额给其他有需要的人。”

别人家只有嫌少的,还没碰到过不要的。村干部很是佩服张顺东的志气,不过,这也是他一贯的风格。

“好好工作,好好教育学生,让学校和家长放心。”每次见到女儿或是通电话,张顺东总免不了叮嘱这几句话。张顺东希望子女能好好工作,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女儿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勤奋敬业在学校有口皆碑。有一次昆明市组织宣讲报告会,请她讲讲家里的故事,光琼一开始拒绝了,有关部门还以为学校不准假。结果她私下里告诉校长:年轻老师不安心干活,怕影响不好。

考虑到日后长期劳作不便,张顺东又把目光投向了电商。去年,东川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负责人带着电商负责人上门,为张顺东一家量身定制了电商发展计划。目前,张顺东和儿子参加了昆明市、东川区举办的电子商务培训班,张顺东在手机上下载了各种软件,终于知道了开网店和小卖部的区别。网上的“顺东云品店”开起来了,主要售卖当地的土蜂蜜、面条等农特产品。

对自己创业的儿子光云,张顺东说得最多的是诚信、勤奋,他希望电商能越做越好,帮乡亲们卖出更多的农产品,为家乡的振兴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参加完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的后一天,张顺东还作为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参加了火炬传递仪式。当天,双腿安装义肢的张顺东站着传完火炬,原本就有旧伤的腿部不时隐隐作痛,但他坚持不坐轮椅。“火炬传递对我们残疾人来说意义非凡,一辈子可能就这么一次,一定要站着走下去。”

回到家里,张顺东就迫不及待地和村里的残疾人分享火炬传递的喜悦。其实,区残联每年也会组织开展残疾人运动会,激励大家奋发向上。张顺东希望传递火炬的同时,也能将光和热传递给更多残疾人。“有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大家一起奋斗,就能把日子越过越好。”

采访当日,正是三八妇女节。当记者问张顺东对妻子有没有什么想说的时,这位刚毅的丈夫很认真地说,“妇女能顶半边天,我感谢我的妻子。”

无手的妻子撑起了半边天,无脚的丈夫何尝不是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家!这一对患难夫妇,他们不幸于身体的残缺,心中却绽放着美丽的花朵;他们体验着生命的曲折,脚步却始终追逐着梦的方向。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勇毅证明: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

山对山来崖对崖,日子好比江中排。毛竹天生筋骨硬,顺风顺水出山来。燕衔泥,蜂酿蜜,苦尽甘来的日子,会越来越甜……

关于现代有毅力的故事3

京广高铁自2012年底全线贯通至今,共发送旅客破10亿人次。十年来,这条铁路线构建了南北客运“大通道”,打通了京广南段运输“大瓶颈”,推动了高铁沿线城市“大发展”。高铁社会效应日益明显,高铁经济走廊日益凸显,高铁发展贡献日益彰显。

京广高铁的成功运营彰显了中国铁路建设“加速度”,作为提供加速度的主力军之一,广州铁路建设者们在京广南段书写了许多精彩的不凡故事。

实干绘就青春底色 筑牢铁路安全建设

十年来累计完成线路捣固12000公里,实现零违章、零违纪、零事故……这个安全记录在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公司的工班长中实属凤毛麟角。

这个安全记录的获得者就是“80后”工班长闫春青,他来自广州大机段线路捣固一车间线路捣固5工班,同时也是高级技师与火车头奖章获得者。

自2012年参加铁路工作至今,闫春青一直坚守在生产一线,带领队伍奋战在集团管内各条繁忙干线。有时候,即使进入连轴转模式, 他也会保持细心,确保工作安全。

2021年夏天,闫春青需要带领工班在3天内完成设备更换和整备工作,闫春青每天带领大家一大早起床一直干到晚上21点多。而为了排除故障,他一个晚上只睡了三个钟头。

2022年3月,在株洲枢纽的捣固施工中,闫春青总是第一个起床,最后一个睡下,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他率领工班进行模拟试运行,做足安全预想,落实标准作业,在二十多天施工中确保了工班零违章,保持了工班安全的“金刚不坏之身”。

在施工现场的闫春青。中国铁路供图

“工作,去干就对了,不干永远都不会进步。”现任广铁集团长沙供电段长沙南京广高铁供电车间副主任王培说道,目前已参加工作6年了。

初入现场工作,王培从最简单的梯车辅助做起,随着安全等级达到三级,他开始上高空检修设备,接触更多的业务操作,不断跟随师傅深入作业现场。经过学习,他的业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也为今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9年,王培因为工作出色,从一线职工走到了技术管理岗位。岗位变了,履职尽责的工作作风并没有变。“供电安全是高铁正常运行的核心,我作为一名铁路供电人,会把供电安全永远放在首位,这是我的责任。”对于未来,王培表示会继续立足岗位,用实际行动为高铁优质供电护航。

正在检查设备的王培。中国铁路供图

为民服务葆初心 温暖每位旅途人

“虽然回国归乡的路途很坎坷,感觉很绝望,但是能够遇到热心的你感觉太幸运了,就像一束光,真是人间值得。”这是广州南站“初心服务岗”工作人员赵譞帮助王女士顺利回家后,收到的一段感言。

初心服务岗成立8年以来,有26名像赵譞这样的青年女职工,每天不间断地服务需要帮助的重点旅客,为旅客解决“急、愁、盼”的问题。

“95后”的赵譞,工作4年来,帮助重点旅客5000多人次,帮助旅客找回遗失物品5200余件,收到旅客锦旗和感谢信400余件,有的旅客甚至和她成为知心好友。

“赵譞,现在广州又有疫情了,你要多多注意,保护好自己。”赵譞以前帮助过的一位林大爷每逢节假日都发微信向她送祝福。

赵譞与林大爷的相识源于一次误解。60多岁的林大爷因列车晚点而情绪激动,赵譞耐心安抚后想要带林大爷办理退票业务,却被误解为退票的钱会被自己领取。最终赵譞帮助林大爷办理好退票手续,误会得以解开。

还有一次,一对老夫妇错过了当天唯一一列开往天津的高铁,考虑到两位老人家没有地方住,征得他们的同意后赵譞便帮他们订了一间家旁边的酒店,悉心照料。“我们真是遇到好人了,遇到好心肠的姑娘了!”老奶奶夸赞道。

“我当了两天临时的孙女,感觉还不错!”赵譞在“初心服务岗”当天的服务日记中写下了这句话。

正在工作的赵譞。中国铁路供图

“我把最好的时光都留在了广州南站,我与车站共同在成长。”马新明笑着感慨道。

工作十年来,马新明见证着广州南站从部分股道开通使用,到股道全部开通使用;从仅有的武广线到广珠城际、南广贵广铁路、广深港高速铁路、粤西沿海铁路等线路的开通运行;他自己也从客运员、值班员到值班站长。

广州南站发送达到人数屡创新高,为了能在最繁忙高铁站里,顺利进行服务工作和安全生产工作,值班站长马新明有着他的“秘密武器”,这个武器就是闹钟。

平均每个班,马新明的手机会响起三十三次闹钟铃声,提醒自己什么时间该干什么工作。“这些闹钟帮助我更好地服务旅客,闹钟一响就像是一道命令,让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再出发。”马新明说道。

正在帮助旅客的马新明。中国铁路供图

坚守每班铁路岗 共推建设“加速度”

铁路事关国计民生,铁路行业以百万计的产业大军,是助力铁路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这支在急、难、险、重时刻总是冲锋在前、奋力拼搏的铁路职工队伍,是铁路率先“强起来”的力量源泉和坚强保障。

在中国铁路建设进程中,少不了铁路工作者们坚守岗位、甘于奉献的身影。

2009年,广铁集团广州大机段受命到武广高铁进行打磨作业,当时该段使用主要设备——“96”型打磨车技术装备水平在全世界属于最先进的,但效率不高、精准度低。为攻克这个技术难关,填补此项国内技术空白,广州大机段的一线工人们每天在最高轨温达70℃的线路上工作十小时,经过半年的艰辛最终解决了技术难题。

如今,新时代的铁路建设中也涌现出有担当、有毅力的铁路职工,如闫春青、王培、赵譞、马新明……他们从“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出发,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京广高铁跑出加速度,铁路职工也在为实现中国建设交通强国梦“提速加档”。

铁路人将以实际行动践行站好每班岗的决心。“看着从广州南站开出的高铁越开越远、越开越多,我们更加不能掉队。”马新明说。(实习生尹柳玉对本文亦有贡献)

形容人有毅力的故事有哪些(形容人有毅力的故事)

读书有毅力的名人故事50字(读书有毅力的名人故事)

有毅力但不坚持的故事有哪些(有毅力但不坚持的故事)

形容有毅力的成语故事(有毅力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05日 星期日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现代关于毅力的事例(关于现代有毅力的故事)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74706.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