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兰溪的革命故事有哪些人(兰溪的革命故事有哪些)

2023-02-17 17:56:01 技术常识4 实战教学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6013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6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兰溪老故事」衢江上游的古盐道,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兰溪发布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兰溪的革命故事有哪些1

古代兰溪,有不少外地人来兰溪开店经商。最早的是明代中期活跃在城里的安徽人和福建人。江西商家紧随其后。

清朝乾隆年间,江西人在下卡一带建了当时十分气派的会馆“万寿宫”。

在万寿宫附近,他们还有自己的专用码头。依托兰溪的水路枢纽优势,将他们江西的特产发往宁波、上海、温州。

他们主要经营景德镇的瓷器、万载的鞭炮、广丰的烟叶烟丝。同时也将兰溪采购到的蚕丝、绸缎、布匹等运住江西销售。

除了在兰的江西人外,兰溪的不少商家也通过江西鄱阳湖将生意做到汉口、重庆。

我外公蔡宝梁在同庆药行出徒后,在同庆药行当外办。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经常出差武汉。将本地药材运往汉口销售,同时采购羚羊犀角、冬虫夏草、燕窝川贝等药材归来。

大家知道,钱塘江发源于开化,流经兰溪向东北入海。在依赖水上航运的古代,兰溪与江西间是如何将货物、食盐进行大宗运输的?繁忙的衢江将这些货物带往何方?

笔者供职运输企业二十多年,上世纪九十年代,下岗以后,应朋友之约,在玉山的一个修理店干了一年多。在那里,我几乎走遍了玉山、铅山(铅读“沿”)、江山、常山的大的集镇。由于对古代航运感兴趣,对当地码头,道路用心观察。现我将了解到的有关兰江、衢江航运的情况告诉大家。

衢州是一个三江汇合处。下游是流向兰溪的衢江。上游有两条河流。一条叫做常山港,基本上不枯水,从衢州一直到开化华埠,华埠往上是马金溪,发源于开化境内一个叫霞山的地方,那地方地势险峻,驾驶员称那条公路叫“十八跳”,属怀玉山余脉,是钱塘江的正源; 另一条叫江山港,水较浅,枯水期相对较长,河道相对较窄,河流仅六十公里,发源于江郎山。

常山港、江山港遍布盐码头。千百年来,是食盐从浙江运往江西的通道。

常山码头自古繁忙。这里有一条通往江西信江的古道。这条古道不需要爬山,高低落差最多二十多米,是一条平坦的官道,它通往江西境内的玉山县双明镇。全长五十五华里。到了双明和冰溪,就可以将货装入大船,一路往西直达汉口。

这是一条钱塘江与信江连接的生命线,是古代盐运、货运几百年的主通道。

我之所以对这件事感兴趣,缘起于我年轻时我外婆对我讲过的路上换船的一件往事。她与我外公刚结婚时,跟随我外公去过一趟汉口。那时还未打仗,即尚未开始北伐战争。(1925年以前的事),她记得,坐了二天装货的船到常山,货改由当地人用马车拉,他们上岸过了一夜,天亮后坐小船在一条小溪里划,有人拉纤。下午才上岸,又坐了轿,到一个地方集镇住下,等货装好再又上船开始走。在这地方耽搁了两天。她一辈子只一次出远门,这件事她讲了好几次,我所以记得牢。

现在有了谷歌地图,我放大看,终于能解释为什么要换船的原因了。

信江是江西东部一条向西流的大河。注入鄱阳湖。流经玉山、上饶、鹰潭、余江。上游的金沙溪,发源于怀玉山。

金沙溪己经可以行驶大船了。金沙溪畔的冰溪镇,是江西的边界集镇,自古繁华。往上游八里是双明镇,也是古商埠。这里有一条通往常山的陆路古道,叫玉常古道。约五十五华里。现在这条古道已修建为沪昆高速(G60)。

双明和冰溪两大集镇,相距八华里,都在金沙溪沿岸,两地间码头林立。现在仍能感受到古代盐运商运的气息。

浙江境内边界上,也有一个小镇叫球川。离省界仅一华里。我曾同朋友从双明出发,行走六华里,去球川玩过。

球川这个边界小镇,有二条溪流在村外流过,一条向东,一条向西,分别注入钱塘江和信江。向西的叫球川溪,现在上游造了水库,己变成一条渠道。向东的叫龙绕溪,水量充沛,据说源头有泉眼。深度行驶十吨以下小船没有问题。向东流四十里左右直奔常山城区,汇入常山港。龙绕溪与球川溪两条河最近的地方相距四华里,两条小溪分流入两条大河。你说神奇不神奇!

我外公外婆当时去汉口,在常山换船,过的就是“龙绕溪”。咱兰溪古代要去江西,将货运往内地,或将内地货物采购回兰溪,无不过此“玉常古道”。这条古道与兰溪古代繁华,有密切联系。

当然,从钱塘江上游去江西不止一条古道。从华埠上游的池淮溪出发,翻山八十余里,也可以到江西婺源,从婺源县到景德镇也有水路。这地我没去过。

江山的贺村,位于江山港边。从这儿去玉山县城也有一条古道,不过六十里。而且这有古道旁的八都溪,丰水期也可行船。但江山港比较浅,河流落差大,江山市区海拔96米,上游12公里的贺村海拔128米,(而钱塘江主流上的华埠海拔不过106米),且有枯水期。实际上,从衢江通往玉山的信江,绝大部分货物走的主要是玉常古道。以玉贺古道次之。我到过贺村多次。

古道的喧嚣早已平静,作为饮兰江水长大的我们,能在当今对兰江航运的昔日加以追忆,也是一件有趣的事。

这块路牌在横山大桥南端的红绿灯位置,这315省道0公里,通往龙游、巨州、江山,终点是贺村,全长125公里。以前叫46省道。上世纪的四五十年间,这路牌一直标的是“兰贺线”0公里。解放初这条路也叫过省道617。这块路牌对兰溪公路有非凡的意义。因为这是兰溪的第一条汽车公路,所以它是兰溪公路修筑史上的0公里。它也是钱塘江上游水运转向陆运的标志线。

既然玉常古道是古代钱塘江通往信江的通衢大道,地势平坦,现在高速公路都往那过,那为什么浙赣铁路不往常山过?为什么兰溪起点的公路不通往常山而要通到江山贺村?

这与当年的时代背景分不开。

杭江铁路是继京张铁路后中国第二条自建铁路,也是中国第一条省建铁路,起自萧山,终止于江西玉山。全长335公里。1930年开建,1932年,通到江山的贺村。沿玉贺古道到玉山段直到1935年才完工。同时,1932年3月,金兰支线通车。自此开辟兰溪的铁路营运史。

1933年,国民政府把兰溪定为“实验县”。派了个能人教授胡次威来当县长。这条“兰贺公路”兰溪段就是他手上开建的。同时在这个“0公里”路牌旁,修了个小型飞机场。

当时,国民党派了十万大军,开展了对江西井岗山红军的“第三次围剿”。

而玉山北面的怀玉山,是红军第十军方志敏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玉常古道属红军控制区。所以,尽管往江山到玉山海拔落差大一些,蒋介石当局也只能选择修从江山到玉山这条路。这也是以后浙赣铁路不过常山的原因。

图\文 刘毓山

兰溪的革命故事有哪些2

8月17日,坐立于白洋街道王村的浙武红军与挺进师纪念馆,迎来了又一批前来瞻仰的客人。纪念馆墙上,一段段文字、一张张老照片真实地记录了那段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难忘岁月。那些笑傲顽敌、视死如归的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在解说员的详尽解说下,真实地再现眼前。

从1919到1949,在武义(宣平)大地上,曾举行过响应五四爱国运动的反帝爱国大游行,开展过贯彻八七会议精神的永武联合秋收暴动、宣平农民暴动与攻城劫狱,成立过中共浙武红军游击队、红十三军浙西第三纵队(宣平红军)、红军挺进师、浙江壮丁抗暴自救军第三总队第三大队、浙东人民解放军游击纵队第六支队、第九大队、浙南人民解放军游击纵队第三支队第二大队,创建过宣(平)遂(昌)汤(溪)游击根据地。粟裕、徐英、潘漠华、李守初、邵李青、曾志达、吴谦、宣恩金、陶健、应飞……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在血与火锻铸的史诗中,点亮了信仰的灯火,也照耀了未来的道路。

初途: 于无声处听惊雷

1926年8月,武义籍学生、党员千家驹约同中共党员钱兆鹏、徐云从,回武义开展建党工作,先后介绍李守初、邵李青等6人参加中国共产党。同月,在武义县城头巷李守初的家中,一场秘密会晤在这里悄悄举行。不大的屋子里,一颗颗炙热的心在跳动,他们等待着吹响冲锋的号角,从无休止的压迫中,撕开一道口子。经过几番商议,他们选举李守初为书记,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武义县支部,隶属中共杭州地方执行委员会。1927年6月,随着中共浙江省委的建立,隐蔽在武义城乡的中共武义县支部成员,在县城壶山头亭召开会议,决定将中共武义县支部组建为中共武义县临时委员会。推荐王子如为临时县委书记,通讯处设在王子如开的泰山堂中药店。“这是金华地区最早建立的中共县委组织,也是当月全省建立的3个县委、临时县委之一。”据武义党史研究者吴钟文介绍说,同年10月,中共宣平县委成立。

1928年8月4日,夜幕笼罩着隔屋村,村街小巷空无一人。邵李青、倪云腾带着邵宅等5个村的40余名党团员悄然潜入,目标直指林家大院,一场清除地霸林新福的战斗开始了。事情的起因,源自金畈村一位叫陈水起的村民。这位贫苦的农民以4分的利息,向地主林新福借了100元大洋。第二年连本带利还清后,地主以找不到借契为由拒还,之后却拿着借契到官府告状逼债。农民走投无路,遂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揭竿而起。大家连夜撞开了林家大门,林新福闻声爬上屋顶外逃,徐英等将惩办林的《布告》贴到县政府门内。“惩办林新福的行动,为武义农民武装暴动打响了第一枪。到1928年8月,武义建立东南西北4个区委,下设45个党支部,党员人数达700多人。年底,宣平建立马口、华塘等5个区委36个支部,党员人数达550多人。”吴钟文说。

党员参观宣平地区革命史展览馆

曙光: 战斗在黎明之前

1928年10月10日,永武联合秋收暴动。之后,武义处在白色恐怖中,国民党军警大肆抓捕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中共党员、农民协会骨干转入地下隐蔽活动。据吴钟文介绍,“当时,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武义党的组织仍积极开展武装斗争的准备。1929年冬,邵宅村邵炳荣、邵顺长等在王村一带山区与党员、农会骨干秘密联络,同时将情况告知避居义乌的邵李青”。1930年1月27日,邵李青召集邵李荣等8人在王村龙潭坑开会,决定成立武义红军。2月,红军队伍发展到200余人,定番号为“中国共产党浙江武义红军游击队”。鼎盛时期达到3000余人。在下坞垄(现属白洋街道)建立中国共产党浙武红军总指挥部(后迁到大公山),徐金才任总指挥,邵李青任党代表兼副总指挥和总参谋长,下设五路指挥部。

据资料记载,1930年3月31日,由邵李清指挥总部50余名红军,主动出击,包围了正在家里开会成立保卫团的后陈村恶霸地主陈子贤家院,当场击毙陈子贤和持枪抵抗的两名团丁,缴获土枪9支,为民除害,军威大振。不久,国民党省政府派出两个连,汤恩伯也派出正规军一个连进驻武义,对红军进行围剿。指挥总部迁到大公山后,驻武省防军和县巡察队还联合金华保安队共400余人于4月16日,兵分三路围剿大公山。百余名红军利用险要关口,充分发挥土大炮“千斤棚”的威力,将其击退。同时,指挥总部及时派人冲出封锁线,与北路红军取得联系,北路红军采用“调虎离山”计,当夜派出70多名战士袭击武义县城西门,打得国民党军队措手不及,为大公山解了围。

1930年5月,宣平红军成立。当时,中共宣平县委联络站被破坏,县委领导人遭悬赏通缉,县委书记曾志达等10多人被迫避往上海。此时,浙武红军游击队西路红军邱金隆、邹高水在阳铺坪(现属俞源乡)成立了宣平北营红军,红军队伍由30多人很快发展到700多人。不久,宣平红军四个营,队伍发展到2000多人。

武义党史研究者吴观法曾这样讲述那段岁月,“这支红军队伍在1930年与省防军和宣平、武义、松阳的保安队、军警等进行了10余次战斗。6月26日,北营红军得到情报,在吴宅村旁设下埋伏,截住省保安队敌人的去路,迫使敌人狼狈逃窜,退回武义县城。9月9日,南营红军在张大山与前来偷袭的松阳保安队激战4小时,突围后进驻丽水三岩寺整休,六天后又遭丽水保安队偷袭,激战6小时,红军弹药殆尽,与敌展开肉搏,最后胜利突围与北营红军会合。10月7日拂晓,为拔除阻碍红军活动的敌人据点———进驻后树一带的保安队160人和他们在董处、水阁、下徐宅等10多个村庄组织的所谓‘保卫团’,武义、宣平两支红军队伍还与金华红军联合攻打了后树,打得保安队狼狈逃窜。红军进入敌人营地,烧毁敌军营房住所,共打死敌人10余人。此后,国民党反动政府进行血腥镇压,红军领导人邵李青、吴谦、邱金隆、王湘、潘成波、陈祖训、郑汝良、邹广春、邹高水、潘土法等先后被捕牺牲,全县遭国民党反动军警逮捕杀害的共产党员、红军战士数百人。”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入宣平、武义,使革命一度陷入低潮的宣武大地又燃起了熊熊烈火,他们的足迹遍及全县80多个村庄。挺进师在粟裕师长的率领下,组织、宣传、武装群众,打击国民党反动武装和豪绅地主。在开展游击队伍的同时,创建了中共宣(平)遂(昌)汤(溪)工作委员会。

1942年,宣恩金率中共闽浙临边委迁驻宣平石柱源村,发展党组织开展抗日反顽斗争。1946年,应飞组织建立了金华地区武工队。之后改建为浙江壮丁抗暴自救军第三总队第三大队,又改编为浙东人民解放军游击纵队第6支队。1947年5月,张之清等人在丽(水)武(义)宣(平)边界成立了丽武宣武工队,之后改建为浙江壮丁抗暴自救军第三总队第二大队,又改编为浙南人民解放军游击纵队第三支队第二大队,与国民党的“清剿”进行坚决的斗争。1949年5月9日,国民党军队203师在武义县城败退,武义宣告正式解放。同日,南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11军31师91团1营,挺进宣平县城,与正在逃窜的国民党宣平县自卫队相遇,立即予以歼灭,宣平县也得到胜利解放。

1930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头版报道浙武红军。

家书: 烽火中的红色浪漫

“亲爱的彩华,冠南、兴南吾儿,知悉我现在已经枪决了,一概家事仍旧照常料理,请你不必挂念我。我死为革命而牺牲,为民众谋益而死的。我此番在兰拿获,老峰头等谋害,他平时对我亦很要好的。彩华你可以在家守节,保全名誉,我死了也甘愿的,冠南、兴南特地托你望重一点,这个是我死后之希望。余外没有话了,下世同你再会好。九月六号写 吴谦绝笔”

这是武义县共产党人吴谦临刑前写给妻子彩华的遗书。1927年入党,1930年宣平西营红军组建后,他任党代表,配合指挥郑汝良与国民党省保安队周旋于宣平、遂昌一带。1930年9月初,吴谦准备借到杭州参加省互济会之机,抵沪购买枪支。9月2日,他与战友鲍陶富一起,从大河源出发,翌日步行到金华,因在金华的同乡告密,当天在兰溪被捕,9月6日,在兰溪西门外慷慨就义。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吴谦牺牲后,同样为了购买枪支,中共武义县委书记、浙武红军游击队党代表邵李青在上海被捕。10月2日在兰溪台基英勇就义。临刑前,他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春凤我妻:这是我最后的一封信,我俩谨此诀别罢。我死以后,儿女们托汝抚养教训,汝日后的事情请你自己主张,因为我没有什么东(西)遗给你,况且儿女尚幼,汝年又不甚大,尚有适意人物,你不可拘束,任汝另配。一来衣食有靠,二来免得终身寂寞。我的尸体在兰溪,你若可能的时节可来取领,如有困难尽可不必。我这封信和下面的几首诗可留为纪念。千里关山二分别,满腔愁情难欲言。半世恩爱中途抛,回肠小断泪珠联。生生死死何稀罕,沧海也有变桑田。劝君暂把愁怀释,盟会有期在黄泉。朝生慕死不为夭,百年寿考有日了。但能不把时光错,早休一日少点愁。邵李青绝笔 十月一日”。

人生自古伤别离。革命斗争时期,无数先烈纷纷告别亲人,投身革命。在这片革命的热土上,武义、宣平两县红军总数达5000余人,占当时全国红军总数的5%,革命烽火遍及全县90%的乡村。牺牲的有460多位。其中,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出版的《中国共产党革命英烈大典》就收录了潘漠华、徐英、曾志达、邵李青4位烈士。这些先烈以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和报国为民的炽热情怀,为更多同胞争取幸福和自由。

1999年5月9日,庆祝武义解放50周年大会

幸福: 光芒照耀前行之路

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响起,半个世纪前弥漫着腥风血雨的那幕硝烟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地散去,但革命先驱为之奋斗的信念与理想,至今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1988年,武义县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老根据地县。“这是对武义革命斗争历史的肯定,是对武义人民为革命作出的重大贡献和所承受的巨大牺性的肯定,是一份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能顺利获批,老党史研究者颇费了一番功夫。”原县党史研究室主任陈祖南介绍说,“早在1982年,武义县便开始着手进行申报工作,但一直未能获得批准,直到老党史工作者找到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的一篇报道。”1930年8月26日,《红旗日报》在第一版显要位置以《武义农民游击队成立红军战败白军,进攻县城》为题,对浙武红军进行了专门报道:“武义农民游击队自本年二月组织以来,跟着目前全国革命浪潮之日益扩大,同时其游击斗争亦日益发展……,现在该县已在武装农民包围中,该县游击队派代表与东方军委接洽,转变为红军,实行土地革命,建设苏维埃政权”。凭借这篇报道,武义县顺利获批“革命老根据地县”称号。1990年4月4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武义县为“革命老根据地县”授匾仪式庆祝大会在县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红色基因植根于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泥土中,传承于英雄人物用行动谱写的事业中,历经一代代延续的红色基因,一样焕发了武义村庄新时代发展下无穷的生命力。

柳城畲族镇前湾村——红十三军浙西三纵队三大队(宣平南营红军)创建地。走进村庄,村口醒目的红十三军军旗雕塑,古色古香的文化长廊,道路两旁的红色五星灯,高耸的文化礼堂……所有的一切都在向人们展示这个村厚重的历史记忆。

2016年初,前湾村因其良好的生态资源被选定进行精品村建设,村党支部将前湾村的发展精准为“红色文化”,以此入手开始美丽乡村建设。宣平革命历史文化公园、历史展览馆、赤山文化礼堂、党建长廊、古炮楼、军旗村标、碉堡塔楼……一系列跟宣平南营红军相关的红色配套设施在前湾村拔地而起,重现了当年红军浴血奋战的场景,也见证了前湾村红色经济的崛起。从满载历史文化底蕴的展览馆走到文化礼堂,怀揣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驻足倾听红十三军的故事;吃上一碗忆苦思甜饭,在红色电影的感染下,换上红军服装,体验当年红军走过的征程。将“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的红色文化体验活动打造成乡村旅游发展的红色经济产业,前湾村一举打通了十里荷花——江下畲乡景区——前湾旅游环线。“这两年,有许多学校、团体和散客纷纷涌向前湾村,这让我们看到了红色文化的巨大影响力。未来,我们将继续弘扬前湾村的红色文化,将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转化成美丽经济,让红色前湾成为区域红色旅游示范村,让村里乡亲获得更多发展实惠。”在村党支部书记陈昌武的描述中,前湾村的未来画卷清晰可见。从藏在深闺无人识的小山村到市爱国拥军教育基地,前湾村依托深厚的红军革命文化,夯实了红色旅游基础。2018年,前湾村成功创建为省级3A级景区村庄。如今,美丽的前湾,载着红色记忆,正扬帆起航!

一条道路,历经艰险,筚路蓝缕走向波澜壮阔;一段历史,荡气回肠,起于青萍而后蔚然成风;一种信仰,无坚不摧,时刻激励人们勇往直前;一种精神,恢宏磅礴,经岁月洗礼而弥久更新。武川大地上,前湾村、王村、水碓后村……一个个村庄串成一条红色飘带记录着红军走过的印记。徐英烈士纪念馆、潘漠华烈士纪念馆、中共宣遂汤工委纪念馆、浙武红军与挺进师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武义历史陈列馆、宣平地区革命史展览馆……一座座纪念馆以不同的方式讲述着一段段红色故事。进入新时代的今天,红色精神正烛照武义县温泉养生名城建设的坚定步伐,凝聚磅礴精神力量,迈向新的征途。

兰溪的革命故事有哪些3

【编者按】“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金华是一方具有灿烂历史文化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在这块神奇秀美的土地上,孕育了一方勤劳、善良、勇敢、坚毅的人民。习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中共金华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浙报集团金华分社推出《八婺红色故事之革命印记》一书,以发生在八婺大地上的红色故事为纬度,生动展现先辈先烈们动人心魄的革命故事,让我们见证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追寻“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

曾志达,又名曾尚志、曾权,化名曾昕,1906年出生于武义后溪村。曾任中共宣平独支书记、宣平县委书记和兰溪中心县委书记等职。1932年4月,曾志达在杭州松木场英勇就义,时年26岁。

呕心沥血组红军

1927年8月,曾志达由省委安排,被派回到宣平家乡建党。10月,经省委批准,正式成立中共宣平县委,曾志达任县委书记。当时正值宣平地下党的联络通讯地址暴露,在此期间,曾志达仍多次前往研究党的地下活动和农民运动问题。1928年6月,曾志达又指派县委委员陈俊在宣平城内召集青帮首领和百子会头目会议,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宣传党的主张,动员他们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团结起来,共同对敌。通过一系列的工作,顺利地改造了青帮和百子会,并从中发展了青帮的头目郑仕俊、肖政、吴兰才等为中共党员。在县委的领导下,党在农村的组织发展迅速,到1928年冬,全县建立了5个区委,35个党支部,有党员近500人。

1929年1月19日,泽村小学教师、地下党联络站负责人陶瑢被捕,暴露了中共宣平县委和区委负责人的全部名单。在国民党省防军和宣平县保卫团的搜捕及国民党县政府的悬赏通缉下,曾志达毅然决定,一面通知各地党组织,火速转移隐蔽;一面到杭州、上海等地寻找党的上级组织,汇报情况,请示工作。就在他们离开宣平的第二天,大批国民党军警人员,前往泽村的后溪抓捕曾志达,抄了他的家,封了他家的门。2月,他到上海,经潘漠华的精心安排,隐居在法租界;并到赫德路的浦江中学,以教书为掩护,参加上海沪西区委工作,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随后,在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支持以后,曾志达与潘漠华、陈俊、吴谦等人商量,决定回到宣平组织劫狱农军,开展攻城劫狱斗争,营救狱中的同志。后来虽然劫狱未成,但通过攻城劫狱的战斗洗礼,形成了宣平红军的雏型。

在武义红军的影响下,1930年5月,原来在武义参加浙武红军游击队的邱金隆( 又名邱满满)、邹高水等回到宣平筹建红军,经过秘密联络,在吴宅的慈仁寺成立北营红军;到了6月,又相继成立了西营和南营。当陈俊、阮芝唐再次赴沪向曾志达汇报宣平党组织及组建红军的情况时,曾志达又提出了加强红军的领导措施。陈、阮俩根据他的意见,首先成立了宣平红军军事委员会,以加强红军的统一领导,使原来以营为战的红军组织,置于县委的直接领导和军事委员会的统一指挥之下。军事委员会由曾志达、陈俊、吴谦、王湘、阮芝唐、邱金隆和邹高水7人组成,曾志达亲自担任总指挥,陈俊、吴谦、王湘分别兼任北营、西营和南营的党代表(也称政治部主任)。王湘到丽水联系了解红军的组织编制,定番号为“红十三军浙西第三纵队”。与此同时,进一步扩展红军组织,到了7月,东营红军在上周村成立,至此,参加红军的人数已达2000多人。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05日 星期日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兰溪的革命故事有哪些人(兰溪的革命故事有哪些)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73208.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