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党史小故事 延安(延安有什么党的故事)

2023-02-17 17:40:02 技术常识4 简单易懂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1145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28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讲好党的七大的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学习时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延安有什么党的故事1

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每次来都温故而知新,受到深刻教育和启示。要管理好、研究好,结合现实讲好杨家岭的故事、讲好党的七大的故事。

自2021年12月10日起,学习时报党史国史版开设“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回眸”与“革命领袖在党的七大前后”两个专栏,还刊发了“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系列中的《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等整版文章,从毛泽东思想的确立、新民主主义道路的确定和共产党人的品格等方面,全面立体地讲述党的七大的故事。专栏文章一经发出,即获得了热烈的社会反响和高度认可。人民网等第一时间予以转载,新媒体传播的阅读量、点赞量、转发量数据表现优异。

讲好七大的思想贡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行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对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在认识上还不够成熟,一度把共产国际的决议和苏联的经验神圣化。这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做法,让党在革命斗争中一度处于不利地位。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危急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然而,这样的思想却并未在党内得到统一,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深刻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肯定了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路线。其后,面对复杂的革命斗争局面,党和毛泽东不断进行经验总结与理论深化,于党的七大上将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这不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更极大地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学习时报文章从历史宏观和个体微观等不同视角,系统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及其深刻内涵,还原分析了从提出到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过程。通过视角的交叉印证,既见脉络又见细节,让读者得以深入历史情境真切感知思想统一的渐进性,深刻认识用正确思想武装全党的极端重要性。

一是从宏观上凸显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纵深。“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回眸”专栏详细回顾了七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开展的思想统一工作,包括延安整风运动和对《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讨论。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梳理总结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动因、实践基础与时代意义,展示中国共产党政治思想的逐步成熟,雄辩地证明“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些不仅有助于深刻体认毛泽东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品格,更点明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意义,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颇具启发性。

二是从微观上展现毛泽东思想内涵的时代张力。“革命领袖在党的七大前后”专栏以党的七大作为切入点,展示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任弼时等总结革命经验、分析时局形势、确定斗争策略的过程,体现了经“无数次的千百万人民的剧烈斗争中反复考验”的毛泽东思想的实践伟力。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作题为《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关于形势和思想政治问题的报告、关于讨论政治报告的结论和关于选举问题的讲话,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和关于讨论军事问题的结论,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和关于讨论组织问题的结论,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重要发言以及邓小平在《新华日报》(华北版)上发表的文章等,多角度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深邃内涵,印证了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必然性。

历史映射现实。党的七大确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后,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发扬七大的光荣传统,持续理论创新,相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讲好七大的道路自觉

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道路选择,关乎前途命运,关系未来发展。党的七大发扬历史主动精神,锚定“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方向,提出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的目标,并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阐明实现目标的具体路径。七大开启的新民主主义道路,坚持的社会主义方向,确定的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推动了中国革命走向光明、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学习时报文章从道路的方向选择和依靠力量等方面入手,一方面追根溯源,系统回顾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完整论述和新民主主义道路选择上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方向选择对中国革命胜利、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延展思考,突出展现了党的七大如何牢牢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善于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深入阐释了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选择光明的前途。新民主主义道路,不仅为当时中国革命指明方向,也为后续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拉开帷幕、夯下基础。毛泽东在七大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可以看作是党对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早期思考。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任务;后来经调整充实,在1964年底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正式确立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

世纪行过,转眼百年。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从七大对“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的初步思考,到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逐渐明晰,从老一代革命家大胆设想、前瞻设计,到新一代领导核心的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接续奋斗,探索出了一条惠及人口最多、体现公平正义、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选择与人民休戚与共。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学习时报关于党的七大的专栏系列文章,“人民”一词出现频率极高。党的七大首次将“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写进党章,刘少奇在报告中概括了党的群众观点:“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的先进部队对人民群众的观点”;七大报告《论联合政府》第一部分主题即为“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提出要走团结和民主的路线,打败侵略者,建立新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七大还提出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人民”的高频出现、贯穿始终,从话语层面折射出七大对人民地位的认识高度。

专栏系列文章还注意捕捉历史细节,通过生动可感的故事,进一步解释中国共产党与人民血脉相通、一体相连的关系,唤起与读者的广泛共情。在《集全党优秀代表于一堂——党的七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中,明确指出“要使那些最优秀的最为党员群众所信托的干部与党员有机会当选为大会的代表”,七大的选举是完全民主的,体现出党对人民至上的坚持。在《见证七大的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中,面对建筑材料缺乏、枣园后沟礼堂被烧毁、开会时间几次更改等现实挑战,党员干部和能工巧匠共同攻坚克难,最终建造了可容纳千人的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在人民群众大力支持下,党第一次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召开全国代表大会,谋划人民的利益,无疑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

讲好七大的精神塑造

团结奋斗、自我批评、敢于斗争

学习时报讲述党的七大的故事,不仅包括思想、道路,还包括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

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显著的精神标识。学习时报专栏系列文章在讲述党的七大故事时并不刻意重复“团结”,但通过对七大前后的历史回溯,处处体现出共产党人团结统一的精神风貌。在代表选举过程中,各地方党员在统一思想指导下,选出了最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队伍;在奔赴延安的道路上,他们团结斗争,成功突破敌人的封锁;更重要的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党的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迅速形成了团结统一的大集体。七大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使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在原则的基础上团结了全党全国人民,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面对一系列新课题新挑战,团结奋斗依然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精神内核,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专栏系列文章生动讲述了七大前后,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开展自我批评、不断自我修正的故事。党中央在1942年的整风运动中提出,领导干部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为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树立了榜样。在党的七大上,党员干部也拿起了自我批评的武器。作为党的重要领导人的张闻天就曾做了深刻的自我批评,陈云则针对自我批评的意义,提出了“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的著名论断。此外,党内还对王明等人的错误做了深刻的批评与反思,完成了思想统一。

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风骨品质。学习时报专栏系列文章生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困难、面对敌对势力,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众星何灿烂,北斗驻延安——七大代表奔赴延安的艰辛历程》中,各地代表几次出发,几次被封锁,不少同志在遭遇战中负伤、牺牲,毛泽东将代表们山重重、路遥遥、水迢迢、风尘仆仆的赴延之路称为“小长征”。在“革命领袖在党的七大前后”专栏中,面对1944年正面战场出现的大溃退,毛泽东当机立断开辟河南、发展苏浙皖、进军湘鄂西,经半年多斗争,收复被日军侵占的大片土地,与国民党的溃退形成鲜明对比;周恩来坚决与党内错误思想作斗争,在谈判桌上与国民党展开有理有节的斗争;朱德在战场上开展军事斗争……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历史,就是一部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斗争奋斗的历史。在内部,坚决与错误思想倾向作斗争;对外部,坚决与敌对势力作斗争。

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重访七大历史,目的在于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在于提醒我们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提醒我们始终使命在肩。学习时报专栏系列文章讲述党的七大的故事,营造了历史与时代的跨越对话,让历史沉淀的精粹为第二个百年新征程赋能。

从七大到二十大,保持全党统一和团结深入人心。党通过延安整风,特别是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原则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号召“全党同志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团结起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预备会上强调全党全国人民的坚强团结,并提出了看齐原则;在七大的发言中,许多代表都谈到团结的重要性,使全党团结在毛泽东的旗帜下,实现了党的空前统一和团结。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点的重大历史关头,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确保了“两个确立”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共识和共同意志;党的二十大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

从七大到二十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时俱进。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022年,党的二十大精辟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从七大出发,面对百年大变局下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国共产党人将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从七大到二十大,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行稳致远。党的七大把中国引向光明前途,指明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方向。沿着这条道路,中国共产党人保持战略定力、坚定道路自信,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找到了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面对各种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人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善于发挥制度优势,必将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回望历史,党的七大是“胜利的出发点”;展望未来,党的二十大必将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李舒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院长,赵国宁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讲师)

延安有什么党的故事2

#头条故事会#抗日英雄故事1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山东菏泽人。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后任冯的随身护兵。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

1933年初,日本侵略军越过山海关,开始侵袭热河省,在3月4日攻占了承德后,开始向长城各口发动大举进攻。10日,日军逼近喜峰口。赵登禹率部星夜跑步急行军40华里,在日军之前抵达喜峰口孩儿岭,并将敌先头部队击退,在孩儿岭及口门一线稳定了前沿。为了有效消灭进攻阵地的敌军,赵登禹要求部队待敌进至百米之内,再突然出击,以手榴弹炸,用大刀砍。由于两军混杂,使敌飞机、大炮、坦克无法发挥作用。入夜,赵登禹又利用敌军警戒疏忽,率部从两翼迂回敌人侧后,进行包抄袭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死伤甚众。战斗中,赵登禹腿部被炸弹击伤,但仍裹伤出击率部众与敌肉搏相拼。激战数日,敌人多次攻击不果,锐气尽挫,中国军队取得喜峰口战役胜利。喜峰口战役,共歼灭日军五六千人,狠狠地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

全面抗战爆发后,7月下旬,日寇调集数以万计的日军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分别向北平、天津以及邻近各战略要地大举进攻。担任132师师长的赵登禹,率部抗击日军入侵,守卫北京城外的南苑。日军出动4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阵地,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132师将士在赵登禹的率领下,不畏强敌,奋勇抵抗。日军将中国军队切成数段,分割包围。部队孤军作战,在敌人炮火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损失惨重。赵登禹率部誓死坚守阵地,拼死抗击。

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遭致日军伏击,壮烈殉国,牺牲时年仅39岁。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赵登禹等国民党抗日将领,称赞他们在执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他们“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赠赵登禹为陆军上将。1945年后,北平市政府将北沟沿改名为赵登禹路,以示纪念。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人民政府对卢沟桥西道口的赵登禹烈士墓进行了多次修缮。

抗日英雄故事2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抗日英雄故事3

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__多年的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20__年,由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投资拍摄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儿童中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抗日英雄故事4

黄继光

攻打上甘岭的战斗是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主力部队是我们45师的134团和135团。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实施爆破。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全部伤亡殆尽。

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指导员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固,手雷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敌人的机枪依然疯狂喷吐着火舌。这时,黄继光的身体向机枪射孔果断移动,用身体堵住了那条炽烈的火舌……

抗日英雄故事5

“八女投江”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抗联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8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

抗日英雄故事6

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鬼子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三)生于河南省确山县(今驻马店市驿城区)李湾村穷苦农民家庭。在东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曾化名张贯一、乃超。1932年赴南满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时,改名杨靖宇。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杨靖宇将军的的事迹被编写入小学课本中和电影。

抗日英雄故事7

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活跃着一支以回民兄弟为主组成的抗日部队——回民支队。这支部队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被八路军冀中军区誉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毛泽东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马本斋就是这支英雄的回民支队的司令员。

马本斋,1901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的一个回族农民家庭。早年投身奉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国土沦丧,报国无门,因不满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对日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卸甲,到了故乡河北省献县东辛庄。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1938年4月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任司令员。1942年8月,回民支队奉命到达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马本斋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改编后的回民支队,在马本斋的率领下,战斗力不断提高,队伍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抗日劲旅。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不惧牺牲,浴血作战,奋勇杀敌,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在广阔的冀中平原和冀鲁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屡建战功,打得日本侵略军闻风丧胆。

在党组织帮助下,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和抗日战争烽火硝烟的考验中,马本斋的政治觉悟迅速提高,他深深地感受到党的伟大,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事业,为打败日本侵略军,为祖国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甘心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业。”1938年10月,马本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3年底,马本斋在率部参加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反蚕食战斗中,颈后长了毒疮。由于战事繁忙,加之缺医少药,未能及时治疗,不久病情加重。1944年1月底,回民支队奉命开赴延安。出发前,他抱病为部队作了最后一次动员,叮嘱同志们“要跟着党,跟着毛泽东同志,抗战到底!”同年2月7日,马本斋在山东莘县不幸病逝,时年42岁。

抗日英雄故事8

他是带领大刀队夜袭长城喜峰口的英雄,也为“临沂大捷”、“鄂北大捷”立下战功,最后在日军的围歼下,战死南瓜店,找到了自己战死报国的地方。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两国实际已处于战争状态之中,先有东北义勇军马占山奋起抗日,再有“一二八”淞沪之战,复有长城各口之战,都是七七全面抗日前的序幕战。在这几场序幕战中,战果最突出、最辉煌的,首推长城喜峰口大捷。这是自九一八以来,日军所遭遇到最严重的打击,敌人自己也承认,是侵华以来所遭遇到的最大失败和耻辱。当时二十九军第三十三师,在师长张自忠率领的千人大刀敢死队,以急行军兼程赶赴前线,用大刀、手榴弹为武器,于月黑风高之夜,乘敌不备,歼灭日军步兵两个联队,骑兵一个大队,血染喜峰口,造成空前大捷,震惊中外。张自忠获中央颁授青天白日勋章,于是抗日英雄的威名,传遍全国,妇孺皆知。

张自忠将军山东临清人,生于1891年,喜峰口一役后,中日塘沽停战协定签字,先后出任察哈尔省主席和天津市长。

一直以来,日本人都想拉拢张自忠,七七事变后,他奉中央之命留守北平与敌周旋。

延安有什么党的故事3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革命+恋爱”,延安青年最喜爱的两样东西,革命队伍也因此人气渐旺。个体的情爱与社会改造紧密结合,对于来延安的红色青年来说,简直是最完美的爱情模式。微观行为绑缚于宏观价值,雅称“一根扁担挑两头”——一头挑着未来道德、一头挑着过去观念。

大批知识青年聚集延安,婚恋很快成为“问题”。此时,无论性别比例还是拥挤的居住条件,都决定只能实行晚恋晚婚。大批知识青年聚集延安,婚恋很快成为“问题”。此时,无论性别比例还是拥挤的居住条件,都决定只能实行晚恋晚婚。1937年9月黄克功事件以前,延安执行清教徒式的禁欲政策。抗大专门发了通知,规定学习期间不准谈恋爱不准结婚——全心全意扑在党的事业上。但苏联带回来的恋爱神圣与京沪的爱情自由,又不可能全盘禁绝。

1、黄克功事件

黄克功(1911~1937),1927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军,同年入党;二渡赤水及娄山关战斗中都立有大功,抗大队长。他自恃年轻有为,立过战功,比较骄横。

刘茜(1921~1937),太原友仁中学女生,该校“民先队”(一支由进步青年所组成的团队——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负责人,赴延后入抗大黄克功任队长的第十五队,两人短期接触,通信往来,渐涉恋爱。1937年9月,陕北公学成立,第十五队拨归陕公。不久,黄克功调回抗大,要求结婚,刘茜拒绝,黄拔佩枪击毙刘茜。

审讯时,黄克功辩称: “刘氏狠心毒恶,玩弄革命军人”,损功名誉,当时则气愤填胸,乃拔手枪予击之,一枪未击毙,故加一枪。”边区高等法院院长雷经天向毛泽东求情,毛主席未允。抗大副校长罗瑞卿也找毛主席求情,被毛主席狠狠训了一顿,并坚持判处死刑。

黄克功死刑宣判大会上,张闻天结语中有“不谈恋爱自然是最好。”毛泽东专门到抗大作报告《革命与恋爱问题》规定三原则——革命的原则、不妨碍工作学习的原则、自愿的原则。虽解“不准恋爱”之禁。恋爱可以自由,结婚必须批准。

2、知识青年的婚恋故事

女生在延河洗脚,对岸男同胞列队傻看,女生挤眼直笑:“瞧,咱们的尾巴。又来了!”时间一长,女生将常来河边的男人呼为“河防司令”。抗联出身的留苏女生黎侠,每天清晨都能在窑洞窗口发现几封求爱信。哈尔滨姑娘郭謇云“回头率”极高,许多男生以各种方式求爱,南方姑娘钟路遭南洋华侨及广东男士“围追堵截”,窑洞门缝、衣服口袋塞满字条,人称“被围困的女八路”,被逼无奈,她只好公开与张力克(后任溶阳巿委副书记)的恋情,1941年早早结婚。

1938年,十六岁的何鸣刚入抗大,便成为很多人的追求对象。抗大队长兼教员聂凤智(1914~1992,中将)最终胜出,因为他不久兼任卫生所长,与女护士何鸣有更多的接触,聂凤智表白语:“我是党员,你也是党员,双方都是共产党员,也都没有传染病,双方自愿在一起,谁都不强迫谁。”

湖北人聂凤智15岁参军,闻战则喜。身上11个枪眼,负伤八次。何鸣:“他打仗勇敢,这一条就招人喜欢。”1940年元旦,26岁的聂凤智与18岁的何鸣在晋察冀结婚,抗大教育长罗瑞卿主婚,吃了大白菜豆腐,“搞得还蛮热闹”。

1940年底,抗大毕业女生郝治平入北方局党校学习,18岁的她收到雪片般情书,一位求爱者竞为她写了整整一本情诗,她都一笑了之,婉言拒绝,直到收到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罗瑞卿签名“洛水清”的情书。

1943年初秋,中央党校一部军事队长王树声(1905~1974,大将),看上延安中央门诊部的“一枝花”——22岁女医生杨炬,王树声求治脚上一小裂口?问人家哪儿人、多大年纪,最后结结巴巴:“就、就是这儿裂了口……唔,杨、杨医生……我、我对你的印象,很、很……好!”小杨医生“刷”一下红了脸,扭头进了隔壁房间,后来在中央卫生处长傅连暲的撮合下,他俩终成眷属。

1939年,晋东南抗大总校干部科长傅崇碧(1916~2003,少将),也是由组织”介绍”给河南信阳籍女护士黎虹,黎虹的想法是:在家听父母,出门听组织;组织说好,就好!让认识,就认识吧。

周六下午,延安女大门口十分热闹,会客室挤满“男生”,女大学生戏称:“礼拜六,四郎探母了!”周六是规定团圆日,亦称“阵地战”,其他日子相聚,呼为“游击战”。延安新歌谣:“女大窑洞方丈高!抗大学生够不着……延水河边一对一对真不少,西北旅舍游击战争逞英豪……”

3、同志式的爱情

对于延安女青年们,她们的择偶标准却是这样:

在这伟大的时代中,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一件事!……革命的同志男女问题,首先要遵从组织决定,我们对一个“爱人”的要求,也正像对任何同志的要求一样,脱离不了“阶级尺度”,必须有坚定不移的“立场”、正确的“观点”和良好的“作风”。男的对女的,女的对男的,也没有什么两样。所以正确的恋爱观,必须是以一定的思想水平与政治认识为基础的!他所谓的“立场”是指“无产阶级立场”;“观点”是指“劳动观点”(亦即所谓为工农兵服务的观点);良好的“作风”是指反对“自由主义作风”的意思。

1941年4月14日,34岁的彭雪枫给未婚妻林颖的第二封情书:

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这究竟是小资产阶级的呀!无产阶级先锋队则不然,这首先建立在政治上、工作上、性情上和品格上,自然同样也有花前月下,然而已经不是卿卿我我了,而是花前谈心、月下互勉,为了工作、为了事业、为了双方的前途!……这种爱才是最正当最伟大、最神圣的!同时也必能是最坚持的、最永久的。

1941年12月,川妹子丁雪松抗大、女大的同学差不多都结婚了。她也有一位心仪的追求者——朝鲜人郑律成。郑律成总是默默将丁雪松窑洞临窗的桌子收拾得十分整齐,沾有印泥的图章也擦拭干净,窗台再摆上几支野花,桌头摆上《安娜·卡列尼娜》、《茶花女》。留一纸条:“送给小鬼女军官。”最后才是曲终人出的落款:郑律成。交谈后,郑律成告诉丁雪松:见她十分严肃、不苟言笑,不敢接近,只能先送野花、书籍试探。但是丁雪松不敢结婚,她上中组部正式咨询可否与郑结婚,明确答覆:“不予干涉,由你们自己决定。”她才放心成婚。

1943年,13岁参军的粟裕参谋万海峰(1920~,1988年上将)与20岁的赵政结婚,申请报告:“我俩意相合,要求结婚,决不妨碍工作,希首长批准。此呈。”新四军一旅党委批复(相当结婚证书):党为了爱护久经战斗的老同志,批准你们结婚,希望在党的领导之下,更加强党的观念,一切服从党的利益为要。”

1942年12月结婚的田家英(20岁)、董边(26岁)夫妇:

每天五点起床,天麻麻亮,就拿着报纸,带上地图,上山读报。把苏军占领的地方用红笔划上圈,一周分析一次形势,我们每天都要阅读国民党统治区的大量报刊,研究形势动态,这种政治兴趣是终身的。

25岁的李锐与21岁的妻子相约:“两人关系以政治为主,时刻关心到政治。夫妇幸福度取决于“进步速度”——组织信任与提拔速率。

1950年4月5日,范元甄家书:

我十年来对你感情要求之强烈,从来是伴随着政治的……如果双方不进步,是不可能有美满的关系的。我有时决心要离婚就确是这样想。

延安婚恋,不像城里“男生追女生,又看电影又溜冰。”延安没有条件,除了“三天一封信,七天一访问”,唯一浪漫之事就是周末舞会,打谷场上,油灯底下,一把胡琴伴奏,穿着草鞋跳舞,婚礼更是革命化。

4、革命式的婚姻

1939年初秋,前方不少高干陆续回延安,准备出席“七大”,邓小平与卓琳、孔原与许敏同时举行婚礼,杨家岭窑洞前摆了一长溜宴席,非常热闹,相互劝酒。

留苏生孔原在连连进攻下喝醉,昏睡一晚。邓小平却一杯杯与人喝酒,神态自若,原来大多是白开水。1941年,罗瑞卿(1906~1978)任八路军野战军政治部主任,驻山西太行山桐峪农村,与19岁姑娘郝治平结婚,一顿小麦面烧饼就算婚宴了。

饭后,罗瑞卿(1.82米)照例上球场,罗的抗大队与贺龙的晋西北队,两支“劲敌”天天傍晚打比赛。1942年9月1日,长征老干部舒同(1905~1998,后任山东第一书记)与女知青石澜结婚,中央党校校长彭真主婚,婚宴“粗面馒头,西红柿炒洋芋片,并以开水当酒。”这还算好的,有面有菜,办了婚席。大多数只能吃到花生米,俗称“花生米婚礼”,新婚夫妇可没洞房,十几孔窑洞专门做为“青年宿舍”,窑内只有一张床,被褥自带,不开饭,一天五角房租,周六,小两口背着被褥来住一晚,次日各回单位。

家如夜月圆时少,人似流云散处多。婚后三天,各自归岗。见上一面都不容易,甚至互相不知死活。生活供给制、组织军事化,延安人人有单位,夫妻在各自机关工作,每周见面一次,同一机关也各按各的待遇吃饭。

郭小川与吴玉章干女儿杜蕙结婚时,窑洞挂出吴老嵌名对联:“杜林深植蕙,小水汇为川。”很高雅的贺礼了,半个世纪后还被婚礼参加者清晰忆及。

1939年10月,经陈赓撮合,41岁的彭德怀与21岁中组部干事浦安修结婚,几位红三军团老战友参加婚礼,滕代远拿出一个月津贴——五元,炖了一盆猪肉、买了花生、红枣,很热闹很上档次的婚礼了。

1944年6月,29岁的王宗槐与22岁医校生王景明结婚,窑洞太小,贺客无处落坐,连杯茶水都招待不起。三五成群的贺客只能送上贺诗贺联,或笑着送上几句祝辞,表表心意,马上出去,要给后面的贺客倒地方,送来贺诗赠词的共65位:

邓颖超、钱瑛、帅孟奇、李伯钊、陈赓、陈再道、王树声、罗瑞卿、粟裕、陈锡联、宋时轮、王盛荣、郭化若、刘澜波、蔡树藩、曹里怀、聂鹤亭、何柱成……

还有一种“强迫式婚礼”。1944年中秋,杨炬上中央党校一部军事队看恋人王树声,王树声拉她到几个同事家转了一圈,然后上联防司令部去看贺龙司令、徐向前副司令。两位老总热心接待,徐向前拿出一副新扑克,四人就打起来。打了一阵,杨炬说该走了。

两位老总哈哈大笑:“不走啦!这牌一打就走不成!”徐向前:“你们的婚事今天就办了吧?我的房间让出来,给你们做新房。”陈赓爱闹,站上窑洞大喊:“王树声结婚喽,大家快去看啊!快去吃喜糖啊!”

已经懵了的杨炬,穿着下乡的列宁装,掉了两颗扣子,一枚别针对付着,陈锡联、陈再道、谭震林、王近山赶来庆贺,两位老总指挥办席,邵式平、徐深吉张罗对联,七嘴八舌竞整出一幅绝妙对联上联:调皮遇厉害;下联:花好见月圆;横批:革命伴侣。“调皮”是王树声称杨炬,“厉害”是杨炬回敬王树声,妙嵌入联,很有点艺术性。

延安婚恋除了几个规定动作——男方偷偷看上女方、组织出面介绍、女方初拒终纳、简单婚礼,“谈恋爱”的内容也很有时代特色——节奏鲜明的“三部曲”:一、男方介绍身世与红色履历;二、女方简述身世与参加革命过程;三、双方的人生理想与对革命的认识。

当时的革命青年的婚恋也相当红色相当浪漫,1939年夏,一对出身南京中央大学的党员情侣,姑娘刘惠馨向情哥哥马识途表达:

我将永远等着你。禾哥,我永远是属于你的,我的感情,我的身体,我的一切都永远属于你。除非我在战场上……只有死亡才能把我们分离。如果我在战场上倒下了,我只希望胜利后,你来到我的坟头,向我献一束花,并且告诉我︰我们终于胜利了。

1939年底,这对红色情侣经组织批准结婚,两位同志操办一席小型婚宴,无其他贺客。

次日新人共写一诗《我们结婚了》:

我们结婚了/在一间阴湿的破屋里/桐油灯代替喜烛在辉映

我们找到了主婚的人/却不是我们的父亲和母亲/而是我们生死相许的“爱情”

我们也找到了证婚的人/可不是亲戚或社会名人/而是我们遭遇的“艰辛”

我们也找到介绍人/可不是说得天花乱坠的媒人/而是我们矢志不渝的“革命”

我们不必登报要求社会的公认/也不用领取立此存照的的结婚证/这个社会和法律我们根本不承认

我们不请自来的头一个客人/在房檐上跳着的小麻雀/为我们奏起了欢快的结婚进行曲

我们不请自来的又一个客人/在视窗上忙着的小蜘蛛/为我们编织了一幅漂亮的窗帘

我们相互发誓/双手按着革命经典/我们永远不会离婚

除非谁做了可取的逃兵/我们永远不会分离/直到我们该永远分离的时刻

5、雨夜送行——贺老总的佳话

1938年,天津女生薛明(1916~2011)投奔延安,第一次见面,贺龙便向薛明发出邀请:“我那儿有一个会做天津包子的厨师,今后你可以到我那儿去玩玩,看看这个天津包子像不像。”此后,虽然组织撮合,薛明一直没动心,她对贺龙真正动心是一次大雨。

那天,薛明被派往贺龙驻地汇报学习整风文件心得,汇报结束后贺龙送薛明回住处。恰逢大雨,天黑路滑,薛明一只脚陷进泥沼,贺龙回头拉她。她一抬头,一个大闪电,贺龙穿着长筒皮靴,白衬衣放进灰裤,腿长步大,虽然年纪较大,还是很帅。就这么一瞬间,“雨夜送行”迅速在西北局传为佳话。1942年8月,贺龙娶了薛明。贺龙与薛明的婚恋可谓延安“爱情模板”——上司看中、主动追求、组织撮合、婚后秘书。

贺薛之恋还有具体记述。有一阵,西北局组织部长陈正人天天要延安县委组织部长薛明前来汇报工作。正汇报着,贺龙挑帘进来,薛明一阵脸红,明知有“戏”,又不知如何处置,说话都不顺了。后来,连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汇报完了,陈正人就是不让薛明走。哭笑不得地说:“你是真糊涂还装糊涂?老贺他是一肚子感情说不出来呀!”

几天后,彭真找到薛明,单刀直入:“嗨,老贺喜欢你、看中你了,你考虑了没有?”薛明声音很小:“没考虑。”“没考虑?我不信!天天这么多人陪你?你不考虑?”贺龙忽地起身,拿起搪瓷缸、提壶倒水,“咚”一声放到薛明面前:“喝水,喝了水再谈。”薛明双手捧缸,喝了一大口。

贺龙再问:“说具体点?啥时候考虑,再过几年呢?”“再过三五年吧。”“好,你有事业心,我支持你,我就等你三五年!”薛明感动了:“还是别等了,三五年,情况没准就变了,说不定我跟别人结婚了。”最后,贺龙用“工农结合”说服薛明:“我家种地,你家做工,咱们工农结合?,是很好吗?”

6、粟裕之恋

1939年春,皖南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二支队副司令粟裕来挑学员,以补充机关,见一秀气女生平心静气在练毛笔字。教导总队负责人向粟裕推荐这位扬州女生楚青(1923~)。三十二岁的黄埔生粟裕从未谈过对象,对娇小可人的楚青一见钟情,认定楚青不仅应该成为部下,还应成为爱人。

1939年底,楚青从教导总队结业,分配到江南指挥部机要科任速记员,与粟裕共住一祠堂,粟裕住边上小阁楼,楚青等几个女兵住楼下。粟裕工作很忙,经常熬夜,警卫员买了饼干放在粟裕床后竹筒内。一天,楚青等人吃光竹筒内饼干,并放入纸条:“小老鼠偷吃了!”次日,粟裕看到楚青等人,笑了:“欢迎小老鼠再次光临。”几个女兵笑着红脸跑开了。

过了一段时间,粟裕给楚青写了一封信,楚青一看信封,脸色大变,看也不看就撕掉了。粟裕没想到会是这一结果,不免失望,但他尊重对方:

爱情首先是情感,詹永珠(楚青原名)不愿意同我谈恋爱,我无法责怪她。因为她有在爱情上选择的自由。

两人天天见面,粟裕装作若无其事。楚青渐渐安心,暗暗观察粟裕。 此后一年,粟裕未有任何“行动”——不再向楚青提“交朋友”。终于,粟裕忍不住将楚青约到溪边,再次示爱。

楚青冷冷回答:“我没有这个想法。”粟裕:“那你能不能考虑考虑?”楚青:“首长,我很钦佩你的为人和才华,可我刚参加工作,暂时还不想谈恋爱,况且国难当头,我更不愿过早地考虑个人的生活小事。”粟裕:“楚青同志,你说得对,我们应该努力去争取抗战的胜利,我佩服你的报国之志!但我认为,作为一个革命者,关键是应该处理好革命与爱情的关系,而不是像苦行僧般地抹煞男女之间的情谊。”但是楚青还是没答应。

这时,粟裕与楚青的关系成了新四军内“公开的秘密”。陈毅对粟裕开玩笑:“我给你想个办法,哪天日本鬼子来了,你把她一夹,夹着她就跑。”

1940年10月,粟裕取得黄桥之战胜利,终于使楚青的爱情天平向粟裕倾斜。

一天傍晚,粟裕再次向楚青表白:“你放心好了,我会尊重你的意见,尊重你的人格的。”粟裕:“我只希望你知道,我是真心爱你的,我始终等待着你的理解和接受,如果你暂时还不能接受我的爱,我可以等,等一年、两年、三年……”

楚青羞涩的眼睛里满盈激动:“那,你要等好久呢!”粟裕:“如果真是这样?我就继续等,再等一个三年,两个三年、三个三年,一直等到你答应为止!”楚青热泪盈眶,深情地看了粟裕一眼:“那……那我现在就答应你。”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1941年12月26日,江苏如东石庄,新四军一师司令部,34岁粟裕在苦追三年后,终得迎娶18岁的楚青。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有关延安的小故事(延安西路的有什么故事)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05日 星期日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党史小故事 延安(延安有什么党的故事)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73201.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