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这座城市有我太多的故事(这座城市有太多的故事)

2023-03-16 05:56:01 技术常识4 新人必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8100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21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一段旋律一座城市,你有啥故事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大零生活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这座城市有太多的故事1

这两天,总梦见大学宿舍的场景,真的感觉上大学还是不久前的事儿,可一算竟然毕业十来年了。

刚才又听首歌,南山南,哎呦,瞬间又出现了那年杭州的场景。

是岁数稍微大了,就越来越多的往事历历在目。

以前上高中时候写心情随笔,上大学了也写,有时候还写在什么qq空间,人人网,就总能咔咔的就写一大篇当日心情。毕业之后那两年偶尔也写一写,再后来就实在是没有心力记录了,再后来就觉得发个朋友圈发个心情太矫情了,慢慢的啥都不留下痕迹了。本来脑子就不好,现在回看以前qq空间的东西都惊叹这是我写的么?人人网也想看,应该记录了更多的心情,但是没有了啊,还有好多照片,都消失了,太伤心了。

后来对那些奇奇怪怪的心情,社会上出了个词,叫emo,可能我现在一放假到晚上五六点就emo吧,就端过来电脑,只要随着心情,不太去刻意谁去看,完全写给自己的那种,不用揣摩人家爱不爱看,会不会有人来看,会不会给我推送点流量啥的,感觉自己还是可以一顿乱敲文字。还挺喜欢这种行如流水,只关注自己内心的随意记录的过程。

今天就想顺着这歌啊,做点回忆。

但是有时候吧,就说这人呐,现下的生活不幸福,才总爱回忆。我觉得不全是,毕竟偶尔emo一下么,也算是对过去的一份纪念,当然不能总回忆哈,那就是不幸福了。

懒得打书名号哈,反正也是写给自己的。

童话(光良),豆浆油条(林俊杰),珊瑚海(周杰伦),六月的雨(胡歌),是高三。对于高三,就是一丢丢痛苦的回忆,学习学习,很努力但是学不好。有时候想想,老天爷给我的人生的剧本吧,绝对一条捷径都没给我写,我不能偷懒,没有小聪明,每一步都是自己慢慢走过来的,还走不好。刚毕业那几年每次压力大就梦到高考,啥也不会就要去考试的焦急啊。

七月七日晴,枫,隐形的翅膀,后来,爱情转移,突然好想你,宁夏。。。大学的时候大概最闲,也是最荒废的四年吧,四年什么都没干。那会的歌好听也多,总有很多学校的回忆。那会真的是年纪小,自己去一个城市上学就是开心,没有啥害不害怕,也不知道社会的险恶。也没担心啥,现在要是再给我扔过去,我真的会有点害怕啊,能想到很多可以担心的事儿。

毕业以后大概这歌开始针对性了。

好像还想掺进点城市,还有感情,还有人员。我这个感情生活也刚刚开始,就比别人晚很多。

北京,刚工作那两年,说走就走的北京, 那会是充满新鲜感的,冬天的什刹海,护国寺,现在还有那么一丝丝的回忆吧。最后情人,这首歌,好像也是最后的最后的一首歌。

后来的杭州,今天就是突然听见了南山南,想起了杭州,青芝坞,杭州的野生动物园,12月早晨的空气清新的不像话。还有好吃的莼菜汤和东坡肉。西湖,雷峰塔,灵隐寺。

成都,峨眉山。

湖南,厦门,海南,重庆,五台山,云台山。

江西。

突然不想回忆了,每段旋律,每个城市,会有不同的回忆。和以前的有缘人,和家人的,和老公的。

还是好好享受当下,其实我本是一个不会爱别人的人,有时候连自己也不会爱。但大家都是一路学习一路成长吧。

感谢这一路的有缘人的相遇,会留下一段回忆,好的不好的,都已缘尽。

嘿嘿,老公,虽然相遇的晚了点,但是不用纠结是找个我爱的,还是爱我的。因为互相有爱呀。

虽然这一年来,还有很多需要磨合的,你做的还有很多不到位,希望互相改正吧,哈哈哈哈。

最后想说,同一首歌同一个城市,不同的你我,就有不同的回忆和故事。年龄越大,我们就越来越成为了有很多故事的人。

你有哪首歌,哪个城市的故事,想分享给我不?过了二十几岁的年纪了,咱不要烟也不要酒,来点气泡水,健康的唠唠!

等你!

这座城市有太多的故事2

11月6日,由天津大学主办、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承办的“八十个春天——冯骥才与天津”国际学术研讨会闭幕。在研讨会的闭幕致辞中,冯骥才先生说他没有80岁的年龄感,但有时间的紧迫感,“我今天中午没睡觉,就是被一个话题触动,想要写一本叫《非遗学原理》的小册子。”

冯骥才先生出生在春天,生日是农历二月初九。今年3月初春时节,他在过80岁生日前许下两个愿望:一个愿望是在生日当天陪105岁的母亲吃一碗面;另一个愿望是开一个研讨会,以他与天津的关系为切入点,从学术角度研讨城市与作家的血脉渊源。这两个愿望,跨越三个季节,在2022年终于都实现了。

写《俗世奇人》上瘾

虽已八十,冯骥才先生却笔耕不辍,除了11月5日,“八十个春天——冯骥才与天津”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首发的两部新书《冯骥才文化遗产保护文库》和《俗世奇人:手绘珍藏本》外,《俗世奇人(肆)》也于近日由作家出版社最新出版。

冯骥才表示《俗世奇人:手绘珍藏本》于他是一种独特的写作,“由于我画画,写作时随时会把脑子里冒出的人物在手稿本里勾画出来。这种即兴画出的人物有灵感,有快感,而且有助于我文字形象的完成,没想到它渐渐形成了我的一种独有的创作方式,更没想到人文社看出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写作,一种很少被人采用的写作,于是他们向我约稿,将我这些文稿画稿,编辑出版,向读者展现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崭新的文本、图本、版本。它显示出出版家的眼光和发现力,我很佩服他们。这部书也是人文社帮助我馈赠给读者的一个特殊的礼物。”

《俗世奇人(肆)》为冯骥才先生经典系列小说“俗世奇人”的最新一集,照例由十八部短篇小说组成,配以精选的《醒俗画报》插图。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多为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奇人异士,性格鲜明立体,行事章法简捷,极具传奇性。较之前三集,此次冯先生笔法更为纵情恣意,情节跌宕陡转、出人意表。谐谑下见深刻,轻快里蕴含凝重。一幅长长的天津卫地域习俗、风景人情、生活面貌画卷徐徐展开,那种强梁、爽利、逗哏、较劲、有滋有味的天津劲儿跃然纸上。

提及创作《俗世奇人(肆)》,冯骥才先生称是“写作成瘾”,虽然他觉得写作是心灵的事业,不能说成瘾,“但我承认自己写《俗世奇人》已经成瘾,因为这文本太过另类。”

冯骥才先生说自己写别的小说都不会这样,只要动笔一写《俗世奇人》,就会立即掉进清末民初的老天津,“吃喝穿戴,言谈话语,举手投足,都是那时天津卫很各色的一套,而且所有这一切全都活龙鲜健、挤眉弄眼,叫我美美地陷入其中。有人会说,别人写作时不也是这样吗?不也是扎进自己想象中特定的时空里?可《俗世奇人》还是有点不同。”

冯先生表示,《俗世奇人》对他的诱惑不只是小说里的市井百态和奇人奇事,更是一种极酷烈的地域气质,一种不可抗拒的乡土精神,一种特异的审美。“在这样的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固然重要,但他们共同的集体的性格更为要紧。故我这些人物,不论男女、长幼、贫富、尊卑、雅俗、好坏,就是猫儿狗儿,也全都带着此地生灵特有的禀性。比方,好胜、幽默、义气、讲理讲面,等等,这种小说的审美别处何有?”

不单故事和人物这样,小说的语言也如此。冯先生强调自己在《俗世奇人》的语言中要的不是天津味儿,而是天津劲儿,“也得强梁、爽利、逗哏、较劲、有滋有味才是。我别的小说从不这么写人物,也从不用这种语言。只要一动笔写《俗世奇人》,这一套思路、劲头、感觉和语言便全来了。这样的写作难道不上瘾不过瘾?”

一个人与一座城 探究知识分子对故土的责任

让冯骥才先生如此上瘾创作《俗世奇人》故事的源头离不开他对天津的热爱,天津作为冯骥才先生的故乡,是其出生、成长、求学、恋爱、走上新时期文坛,以及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福地。他不仅在多部文学作品中倾心雕刻这座城市的时光与记忆,而且发起天津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传统村落保护等文化行动,同时还倾力在天津大学兴办人文教育,创建非遗学科。天津可以说是其一切思想与行动的发源地和集结地。正如教育家朱永新在祝贺视频里所言,一个人与一座城真正建立联系,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一些让后人不断阅读传颂的作品,一种是为这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当代中国能够同时做到这两者的大概也只有冯骥才先生。”

冯骥才以“深切”来形容自己与天津的感情,“我的一生都在天津。我从未离开过天津,天津对于我绝非仅仅是出生地和居住地。天津给了我生命的一切,人生的一切;我不会只是使用它,做它的过客。”

回首自己与天津这片土地非同一般的情缘,冯骥才先生说他的四部长篇小说和一百来部中短篇小说,写的都是天津,“还有大量散文、随笔、电视文学剧本。我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天津开始,我保护了天津很多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五大道民园体育场、老城中心的鼓楼十字街、估衣街,太多了。我带着我的团队,给天津众多的非遗做档案,给传承人做口述史,把一件一件的非遗送到了国家名录。我一生中做过两件比较长的工作。一个是在天津文联,我干了26年。一个是在天大,已有20年了。我来这两个地方都有一个特点,都是先盖了一座楼,再进去干事。天津文联的工作关系到一个城市文化的传承、发展、提高。天津大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现代大学,能为这个城市的文化工作是幸福的。”

在冯骥才先生看来,只要你热爱自己的城市,不需要别人去告诉你怎么做,你自然想要为它做些什么,“没人让我做,我自己想做。”谈及和天津的深切关系,冯先生感慨万千,“有一次我跟一些天津文化人在鼓楼那边相聚,热烘烘讨论应该为天津做点什么。聊完天,有人拿来一个大宣纸本子让我写几个字,我乘兴写了一首《沽上歌》,算不上诗,就是四句动情的话:‘生我养我地,未了不了情,世上千般好,最美是天津。’”

冯先生表示,关于天津,还有很多有滋味、有意味的话题,比如一个知识分子跟自己土地的关系,还有跟土地、故土、故人、家园之间的一种情怀、生活、责任等,“我觉得这些是很大很深刻的话题,故而,我不希望简单过一个80岁生日,穿着唐装等着大伙儿都来拜寿。我希望这一天是一种研讨,是一次思考,希望大家借我生日的平台,思考一下我们每一个人和我们的城市的关系,想一想我们应该为它再做点什么。我想给参加研讨的学者们以启发,当然也很想学者们能给我以启发。最好的思想都是被启发出来的。”

如果再给我20年 仍然会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研讨会上首发的十卷本的《冯骥才文化遗产保护文库》让冯骥才先生说自己有一种“收获的充实”,“260万字,大概得有一二十斤重,我现在这个岁数搬起来都有点吃力了。这部书里面没有我的小说,都是文化遗产抢救的文字,里头却放着我20多年的光阴,而且是我人生中最好的长长的20多年的时光。”

曾有人问冯骥才先生,如果人生重新再来一次的话,他还会不会把20多年的时光用于做文化遗产保护,还是否愿意做这些在大江南北来回奔波、充满艰辛,又没有钱的事儿?“他问我是不是还会满腔热情地做这种事?说20多年的时间我至少可以写10到20部长篇小说吧。我说,你把我们中华民族多元灿烂的,同时又在商业化、娱乐化的时代里受到各种威胁、渐渐消亡的文化,和我自己的个人作品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哪个更重要?你一定会认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更重要。那么,如果再给我20年,我仍然会把这些时光放进去。所以我钦佩学苑出版社有这样的眼光,知道《冯骥才文化遗产保护文库》这部书的意义,知道这部书留下的不只是我个人,而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足迹,我们的思考,我们的先觉,我们的困难,我们的追求,我们的价值观。所以他们帮助我出版了这部书,我深深感谢他们。”

中国作为全世界非遗体量最大的文明古国,在非遗保护实践和理论研究上一直处于国际前沿。但因非遗学的学科体系尚未建成,非遗专业只能“绕道”其他一级学科招生,在非遗急需大量专业人才进行科学保护的当下,这无疑制约了中国非遗保护事业乃至文化事业的发展。天津大学于去年10月获批设立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授权点,首批硕士研究生的入学,对于中国非遗事业意义重大,因此备受各界瞩目。

冯骥才先生表示,自己感受到了来自天津大学的温暖,“我在天大这些年做了很多事,比如非遗学科的设立。为什么能做到?它自然离不开天大给我的支持。如果深究一下就会知道,支持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支持的后面是理解。精神上、思想上、理论上,只有他真正理解你要做什么、为什么,理解你做这件事情的必要性、重要性、深刻性,他的支持才是真正到位的强有力的支持,并使一件件事开花结果。所以说,理解是一种温暖。”

深深感受到来自朋友、学生和家庭的温暖

理解是一种温暖,冯骥才先生说这份温暖来自他的朋友、学生和家庭,“80年来我做的很多事,在一般的家庭可能不那么容易。比如说我把自己的画一批批卖掉换钱来支持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一般人这样做在家里能听不到一句异议吗?我从来没有听到过,不但没听到,我的妻子、我的孩子还支持我,帮助我。这也是一种温暖。人的温暖主要来自家庭和社会。对于我,温暖是双倍地来自社会和家庭。”

虽然研讨会开在年尾,但“春天”一词本身就是个生命的隐喻,冯骥才先生80年来一直生活在生命力和创造力蓬勃旺盛的春天里,他的朋友们对此很有感受。王蒙、韩美林、刘诗昆等近40位文艺界老友发来“云祝福”,许多朋友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不敢相信他已80岁,因为这个如春天般温暖、有力的人,是文坛的一棵常青树,艺术创作仍然处于井喷状态。王蒙感叹他这位老弟“创作像春花一样不断地开放,绘画像春天的风景一样不断地展现”。刘恒回忆起1980年代初自己抱着西瓜去看冯骥才先生的时候,得知他上午写短篇、下午写中篇、晚上写长篇,非常吃惊,“一个人怎么会有这么旺盛的精力?”韩美林欢迎他加入“80后”的队伍,还要拿着作品跟他比一比100岁的时候为中华民族做了多少贡献。朋友们都希望他在未来的岁月中,犹如一棵不落叶的常青树,奉献出更多作品,缔造人生更多的“春天”。

谈及老友,冯先生满脸幸福,“我跟他们可不是普普通通的名流交往,他们都是我几十年的老朋友。我认识王蒙的时候,我第一篇小说还没发表。我认识王立平的时候,他的《红楼梦》歌曲还没有写。那时是上世纪80年代吧,我们俩都40多岁,他是全国人大代表,我是全国政协委员。开会时,他经常穿着衬衫,戴着领带,开着一辆旧车,从人大驻地开到政协驻地来找我聊天。他曾经打电话来,把他写的《红楼梦》歌曲唱给我听,听我的意见,当然也向我炫耀他心中的得意。我和韩美林之间的故事够写一本书,内容足够感人。我写他的一本口述史《炼狱·天堂》的英文版下个月在伦敦出版。因为这些朋友是真心的,所以谭利华才知道80岁的冯骥才需要什么——需要博爱,需要一种博大的悲悯,需要力量,需要辽阔的视野,需要激情。所以他让我再听一次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今天,我仍然听得热血贲张、激情满怀。这才是朋友。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不是说了吗,朋友是超过知己和知彼的,最高境界的朋友是知音。”

现在有两件事情是必须要做的

冯骥才先生说自己80岁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有年龄感,“我不觉得自己80岁,我不知道我怎么一下子就80岁了?”虽然没有年龄感,但是紧迫感已经有了。“我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选择我今后要做什么。有两件事情我是必须要做的。一个就是继续美的创作,无论是文学还是绘画,因为这是我的天职,也是我的天性。我说过,保存葡萄最好的办法是把葡萄酿成酒;保存时间最好的办法是把时间变为永存的诗篇。”

80岁以后,冯骥才先生会给文学留更多的时间,因为文学仍然是他最重要的事情。冯先生原本就是以作家的立场走向文化遗产保护,曾用文学的批评为文化遗产保护开路。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之后形成的文化视角,又促使他通过《俗世奇人》等作品自觉地书写天津的文化个性。

然而就像华洋杂处的旧时天津,一半是老城,一半是租界,冯骥才先生其实也有两套笔墨。他说,写老城生活的这套笔墨已形成独特的审美和语感,“但我的文学还欠着我另一半生活,那就是跟我自己和我所经历的时代相关的生活。我要把我属于这个时代的人生命运、对世界的看法、独特的感受和审美,用另一套笔墨写出来。”

重返文学并非放弃文化遗产保护事宜,冯先生说自己另外一件必须要做的事就是非遗学的学理研究和学科建设,“为了让中华民族的文化能够永久地、完好地保存下去,我们要替国家、替社会、替文化的本身想各种办法。”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冯骥才先生这匹拉着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四驾马车”忘我奋蹄的“老马”,在未来的时光,仍会扎根天津,放眼世界,奔走天下。 (新京报 文/本报记者 张嘉)

来源: 北京青年报

这座城市有太多的故事3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 12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治理温度融化百姓烦忧——讲述一座中部城市的民生小故事》的报道。

岁末寒冬,困难群众的生活最令人牵挂。近日,记者来到江西新余,走村庄、进社区,在老百姓家里一起算收支账、听喜忧盼,此间采访到的几个民生小故事,让我们感受到这座中部小城的温度与情怀。

困难群众“揭不开锅”怎么办?一个电话解决

在新余市渝水区百花湖社区,走过一段正在施工的水泥路,顺着狭窄的台阶向上来到二楼李余红的家中。狭小局促的老房子里,仅有一张桌子、几把椅子,房间一角的书架上满满当当是孩子们的学习资料,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45岁的李余红日常在家负责照顾两个儿子,在广州打工的前夫谢文华负责每月寄2500元生活费。受疫情影响,今年谢文华失业了,连续4个月没能按时寄钱,李余红一家顿时生活进入困境。

为了生计,一边照顾小孩的李余红只得靠打零工维持日常开销,或去附近的制衣厂剪剪线头,或去糖果厂做一些包装工作,做半天休半天,工资日结,一天赚几十元,日子过得很紧张。

“最难的时候,别说几百元的医保缴费,就连家里的米、油都所剩不多了。”说起持家的窘境,李余红不住地叹息。一天,她在手机里看到一则政府公告,说可以打电话申请临时救助。让她没想到的是,拨通社区热线电话不到5天时间,工作人员就送来了1000元的救助资金,同时还带来了大米、食用油等物资,解了一家人燃眉之急。

“多亏了政府出手相助,要不然真不知道这日子怎么往下过。”李余红说,虽然现在还是很难,但好在孩子他爸传来了好消息,在广州工地上找到了工作,过段时间应该就能重新有收入。

既无低保兜底,又面临事实性困难,经济下行压力下,像李余红这样的家庭并非个案。在新余,近年来当地在全市范围建立热线救助帮扶机制,逢年过节,以及日常生活中因重特大疾病、交通事故等导致突发性、紧迫性生活困难的群众,只要打一个电话,经过核实就能获取200元至几千元不等的基本生活救助。

为了让困难群众能够及时知晓求助通道,相关公告不仅在电视台、手机端等线上渠道公布,还张贴在村庄、社区的出入口和公告栏等显眼地方。“热线的设立,可以让民政部门更快更准确地掌握群众遇困情况,进一步完善现有监测机制。”新余市民政局局长曹卫红说。

70岁的严水长不会用智能手机,就是在路东小区公告栏看到的救助公告。“每次打电话,社区干部都会第一时间响应。今年我已经领了三次物资,有大米、食用油、面条,端午还送来了粽子,中秋送了月饼。”严水长与老伴年事已高,膝下16岁的女儿尚在读书,暖心的关怀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住的是拆迁安置小区,工作在公益性岗位,老严对女儿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在困难的时候有人帮了你,要时刻记在心上。好好读书学习,将来做个有用的人,回报社会”。可喜的是,老严女儿的成绩今年大有进步,语文在全班考了第一,总分全班第二。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真正实现只要符合标准就“一个都不能少”,新余各地还组织了由民政人员、社区人员、志愿者组成的常态化监测队伍,用入户摸排、关注互联网求助信息等方式,时刻关注困难群众生活,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

家住渝水区新钢街道桂花村的李新年是社区重点关照的对象。李新年17岁的女儿患有多囊肾,经常要到外地做检查,13岁的儿子患有脑瘫、需长期服药。每年除报销外,还有2万多元的医疗支出,全家已负债10多万元,仅靠李新年丈夫一人每月4000元左右的收入勉强支撑。

“社区干部每次过节都想着我们,给我们送来大米、猪肉、蔬菜、食用油等生活物资,前段时间出现疫情又替我们申请了1000元的临时救助。时时被人关心着,让我们一家感到很温暖。”李新年说。

从2017年至今,新余市节日期间救助困难群众超2.8万户次,发放米、油等救助物资折合资金763万元;日常突发情况的专项救助惠及困难家庭865户,发放一次性生活救助金 61万元;疫情救助困难群众466户、发放资金61.9万元。

好政府就要为“陌生人”做好服务

今年5月,来自江西高安市的陶苏梅,因弟弟在深圳意外死亡,带着全家人赴深圳处理后事。返程时因高安突发疫情、全城静默,无奈只得在新余市分宜县下高速,临时住在当地酒店。

原以为过一两天就能回去,没想到一住就是一个多星期,一行6人每天开销最少也要500多元,这给陶苏梅家造成很大压力。经朋友介绍,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陶苏梅打通了分宜县救助电话,很快就有当地社区干部到酒店上门核实了解情况。

“6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只有两张大床。家里还遭此变故,任谁也不容易。”分宜县天工社区民政专干周玉芳回忆第一次在酒店看到她们时的场景。经询问,周玉芳了解到,陶苏梅一家并不宽裕,父母都是乡下人,她本人也是靠打零工维持生计。

了解相关情况后,分宜县立马开展救助工作,3000元的临时救助很快打到她们的账户上,比当地人最高的2000元救助标准还高出1000元,这让陶苏梅在外乡感到来自家乡般的暖心关怀。

“虽然已经过去大半年时间,但是每次想到自己一个外地人,也能得到当地政府的帮助,心里还是暖暖的。”电话那头,陶苏梅说。

无独有偶。来自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的郭长平是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的一名学生,前不久也通过拨打救助热线申请到一笔1000元的救助。

郭长平父母都在甘肃农村,身体不好,收入也很少,只能勉强凑齐学费,生活费全靠他自己勤工俭学。加之学校也鼓励大学生创业,免费提供店铺,小郭就和同学一道在学校里开了一个快递投放点,疫情前每月可以赚2000元左右的收入,生活费基本够用。

然而,今年疫情爆发后,学校暂停了校内驿站,连续三四个月快递进不来,这份收入就没了。今年11月16日,一筹莫展之际,小郭拨打了新余市12345热线。“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告诉我,市里有这么个救助机制,可以打电话申请,结果还真申到了。”郭长平说,我一个来自外地的学生也能得到救助,感觉很好,毕业后打算申请专升本继续留在本地上学。

在新余市委书记蒋斌看来,现代社会,政府就应该是为“陌生人”服务。只要人在新余,无论是否新余户籍,只要存在困难,都应该及时得到救助帮扶。

大批农村“留守老人”谁来照应?政府兜底

冬日暖阳下,新余市高新区马洪办事处桂花村颐养之家,82岁的帅道全正和老伙计们围坐在一起聊天打趣。看到记者,老人家纷纷热情地招呼。

“公共场所定期有人打扫卫生,还有专门的大厨做饭,每顿都不带重样,好着呢!”拉着记者的手,帅道全带着大家一起参观他的住所。前几年,帅道全搬进了村里吃住一体的颐养之家,只见十几平方米的住房内,亮亮堂堂,床具、衣柜等一应俱全,独立卫生间门口还专门进行了防打滑处理。

在颐养之家的后院,记者注意到当地还专门辟出了一块不大的菜地,白菜、萝卜、大葱等长势喜人。“做了一辈子农活,真闲不下来,捣鼓捣鼓这些菜地,既可以锻炼身体,我们吃着也放心呀。”帅道全笑着说。

“刚开始运行的时候只有5人,现在这里有21人了,越来越热闹。”马洪办事处党委书记鄢慧君介绍,这些老人的子女大多在外务工,身边没人照应,集中住在一起,彼此也能有个照应。

同行的曹卫红说,新余市城镇化率超过70%,平均每年有约10万农村人口外出务工,如何照顾好留守老人的生活是我们一直在思考、探索的重要课题。颐养之家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成立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个故事:几年前,市里倡议建设颐养之家,某乡镇率先行动,花了几十万元打造了一个高标准、设施齐全的颐养之家,本以为会得到上级领导表扬,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在大会上被批评。

“关键是要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不要花架子、搞盆景,盲目追求高大上。”蒋斌说,首先要注重整合资源、节约成本,让基层承受得起。

记者在新余市走访社区、村庄发现,多数颐养之家都是优先利用闲置村级活动场所、小学校舍等集体房屋进行改扩建。无集体房屋的,则是动员爱心人士无偿捐赠或租赁、借用村民闲置住房进行改造修缮。

曹卫红介绍,在颐养之家选址上,新余也想了许多招,比如,辖区范围广的行政村,在老人相对集中的自然村建设集中供养点,另设若干小型活动点,采取“1+N”、“一个厨房管一个村”、送餐到户等方式,延伸服务触角。而对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和地广人稀的行政村,则实行“吃住一体”模式。“总的原则就一条,方便老人。”

而为保证颐养之家的可持续运营,新余市提出,按每人每月不低于350元的标准,个人自缴200元,市、县两级财政各补贴50元,乡村自筹50元。加上帮扶单位、爱心人士等的捐赠支持,老人们吃用基本不愁。

与此同时,结合老人家的医疗需求,新余市还在颐养之家配套建立“晓康诊所”,派出医务人员定期为老人量血压、诊疗疾病、代买药品、指导老人用药和饮食等。

“一日三餐有保障,身体健康有人管,还有同伴一起看看电视、唠唠家常,每天心情好,颐养之家真正成了老人们颐养天年的幸福之家。”帅道全说。

据了解,目前新余全市已建成736个农村颐养之家,惠及老人1万余人。

确保农村学生娃天天吃上肉蛋奶

刘思明是渝水区蒋国珍小学六年级的一名学生,相较两年前,他在校生活的最大变化是:早餐多了一盒免费牛奶,晚餐多了一份免费荤菜,而且宿舍每天供应热水,冬天可以洗上热水澡。

吃饭、住宿曾让刘思明犯愁。父母在外务工,家里只有年迈的爷爷和奶奶。周一至周五,他在学校独自生活,常常“两三天换一次衣物”。

刘思明曾经面临的这些生活问题,不少农村寄宿制学生也同样遇到。“过去,一些农村的孩子要从家里带菜,为了防止变馊,只能带咸菜,很容易营养不良。到了冬天,一些女孩子用冷水洗头,这些对身体都不好。”蒋国珍小学校长陈勇深有同感。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生活条件和膳食水平,保障农村学生身心健康,近年来,新余市在全市推行以膳食改善行动、免费热水淋浴和免费洗衣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小荷工程”。

“小荷工程”实施之初,也有人担心新余是个小地市,财力不够,普惠性的政策恐怕难以为继。

钱从哪出?节流!市委主要领导责成财政部门审查近三年的教育经费支出情况,结果发现每年1200万元的教育附加费居然“趴在账上睡觉”。

有了经费,也不能大手大脚,必须精准用在刀刃上。

精细测算敲定实施方案:膳食改善行动按照每生一天5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同时,全市中小学按照8至10人一个淋浴头的标准,建设热水淋浴场所,并在学生宿舍楼安装洗衣设备,重点面向寄宿中小学生开放使用。

渝水区教体局局长卢冬根介绍,早餐免费提供一盒奶,家庭负责一个鸡蛋,晚餐免费提供一份荤菜。“相当于5块钱撬动了一家一天出一个鸡蛋,并非简单凑份子,而是要让每个家庭都承担起该承担的责任,共同把学生的营养保障好。”

走进南安中学学生寝室,被子折叠齐整,洗漱用品摆放有序。每个寝室卫生间内,新装了淋浴设施,用手一拧,热水喷洒而出。“学校每天分四个时段供应热水。”南安中学校长说。

早餐过后,南安中学三年级学生张楚翔把需要换洗的衣服装进洗衣网,放在洗衣房指定的篓子里,有阿姨专门清洗烘干,中午就可以领回去。

张楚翔兄弟两个,父亲从小残疾,家里较为困难。住校一段时间以来,他发现学校既有热水器,又有洗衣机,条件比家里都要好。

不仅是南安中学,如今“小荷工程”在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全面铺开,覆盖52所学校或教学点,帮助1.1万多名学生吃上营养餐、洗上热水澡、穿上干净衣,有效改善了农村学生膳食和住宿条件。

一些到访者甚至感叹:新余中小学住宿条件比一些大学都好!

自来水直通农家,市委书记甘当“农村厕所总设计师”

今年江西出现大旱,不少农村地区居民饮水不得不靠车辆送水。然而,近日记者在新余一些农村采访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的农村已经率先和城里实现供水一体化,自来水直通农家。

“哗啦啦……”在分宜县高岚乡下塘村夏布石村小组,村民钟登秀像往常一样拧开厨房里水龙头淘米洗菜,清冽的自来水汩汩而出。

“现在用水方便多了,办了件大好事啊。”回想过去用水的经历,钟登秀感慨很深:以前用的是压水井,一旦出现较大的旱情,就会出现压不出水的情况,就只能等着政府送水,或去很远的地方挑水喝,很不方便。

近年来,新余市把保障农民喝上放心水作为一桩大事来抓,积极创新投融资和运营管理机制,着力建立“同网、同价、同质、直供到户”的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新余市水利局负责人介绍,一体化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把主城区自来水管网向农村延伸,二是对已有的千吨万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进行改建,三是在部分供水分区新建水厂、加压站。资金筹措“借米下锅”,政府出资30%,用于管材与设备采购,企业出资70%,主要用于水厂、加压站和管网工程建设。

为破解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向偏远农村延伸建设投资大、运行管护成本高的难题,今年初,新余市在偏远分散自然村因地制宜建设农村直饮水站,为村民饮水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仙女湖区新甫村是新余市有名的“氟”村,由于水质不好,村里老人大多一口黄牙。近几年,从挑水喝到农村小型集中式饮水再到喝上直饮水,村里老人们都说:“在这样的旱情下,我们还能喝上这么甘甜的水,太开心了。”

一组数据很有说服力: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5万户50多万名农村群众喝上自来水,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24%。今年新余市因旱饮水困难人口仅445人,相比2013年下降8.7万人。

自来水流进农村的同时,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新余市同步推进厕所革命,进一步提升农村群众的民生获得感。难能可贵的是,农村公厕的样式、材料、选址全是由新余市委主要领导设计把关。

“比如材料,我们选的是钢结构,同样一座5座式公厕,因为我们是‘钢城’,就地取材方便,采用钢结构只需3.5万元,而砖结构要七八万元,省下的成本可以做更多公厕。”新余市住建局干部聂阳举例说,市委还明确要求每个自然村都有一座水冲式无害化公厕,这些都是着眼于最大限度服务百姓民生提出的。

老百姓的感受最直接。新余市高新区水西镇桥口村委浒溪坑村民刘学斌说:“村里建了水冲式无害化公厕,还有保洁员定期打扫,干净又卫生。过年过节,孩子们回家见了都说好。”

蒋斌表示,面向未来,做好民生工作,最关键的就是立足群众所盼、未来所向、政府所能,从细微处着眼、细节处着手,持续把各项民生措施做细、做实、做精,真正让老百姓收获实惠。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6日 星期四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这座城市有我太多的故事(这座城市有太多的故事)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89539.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