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苏轼的起名有什么故事名字(苏轼的起名有什么故事)

2023-03-14 20:38:01 技术常识4 内部分享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4381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1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苏轼的名字是古人取名取字的范例,苏轼的一生是苏洵的高配版,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采沙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苏轼的起名有什么故事1

前天看到条友说苏洵苏轼兄弟名字的由来,我当时就想聊聊两个话题:

1、古今名字文化的差别

2、苏轼的名字与其生平之间的关联度

一、古今名字文化的差别

1、古人有名有字,今人有名无字

苏辙有一句诗,“兄弟本三人,怀抱丧其一”。

苏洵与程夫人结婚后,接连生了两个女儿,都夭折了。苏洵26岁时,程夫人生了一个儿子,但是夭折了;第二年程夫人又生一女,也就是后来嫁给程之才、命丧夫家的八娘。苏洵28岁时有了次子苏轼,31岁时有了三子苏辙。

古人的物质生活资源不充沛,医疗条件差,生育率高,但是成活率低。

古人得子不易,自然会对孩子的未来有更多期许。

今天,社会进步了,医疗技术发展了,甚至可以挑着时辰怀孕生孩子,却不再有名有字。

有名有字的名字传统,需要恢复吗?难以说清,此处搁置不论。只说我的一点想法:

古人的名和字,相辅相成,表达了父执对晚辈的期许和规诫。这一点是需要现代人学习的。

今人为孩子取四字姓名,表达的更多是父母双方平等的意愿,窃以为不可取。

2、古人的取名习惯是男周易,女诗经?

经常看到有人说,古人取名的是男周易、女诗经。我觉得,这是一种误解。

首先,周易和诗经的篇幅太小,不够用。

其次,女性在古代社会的地位低,很多人没有名字。比如前文提到的苏八娘。我们的历史中,有名有字的女性太少了。“女诗经”这种说法很难成立。

再次,古代男性的名字也符合“男周易”这种说法。

苏轼、苏辙的名字既不是来自周易。相信条友们,还可以举出一大把的反例。

3、古今给孩子取名字的时间不同

今天,很多家长从怀孕那一刻,就给孩子想好了名字。古人却不同。

前文说,古人生育率高、成活率低,一般到了男孩读书了才开始取名取字。

苏洵也不例外。1047年5月,苏轼的祖父苏序逝世。出门在外求官做的苏洵,才奔丧回到眉州。从此,苏洵开始亲自教授苏轼、苏辙,也正式给两个儿子取了学名。兄名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弟名辙,字子由,一字同叔。

这一年,苏轼13岁,苏辙9岁。

二、苏轼兄弟的名字与其生平之间的关联度

1、苏轼兄弟名字的由来

对于苏轼、苏辙兄弟名和字的由来,还是苏洵最有发言权——取名权是苏洵的,解释权也是他的。

苏洵在一篇短文《名二子说》中,做过完整解释: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要理解苏洵的意思,需要点关于古代车辆和交通的背景知识。

先看古代车辆绘画:

秦始皇陵铜车马

秦始皇陵铜车马上,驭手前靠着的结构件,就叫车轼。没有它,人在车上站不牢。一个急停,人就跌出车厢了。

古代只有土路,一地到另一地的道路,也是固定的路线。土路很容易形成车辙,日久天长,车辙深深。只有顺着车辙跑,才安全。

不顺着车辙跑,一旦有只车轮突然拐进了车辙,就有翻车的可能。

雷州半岛上的古代官道车辙

看完了上面的解说,应该很容易明白苏洵的意思:

车轮、辐条、车蓬和车轸,都是结构构件,只有车轼是功能构件。没了车轼,车就不是一辆功能完整的车。轼儿啊,我是怕你锋芒太过外露。

天下的车,都得顺着车辙跑,但车辙却没机会和车一起受表扬。出现车毁马死的情况,也没人会怪罪车辙。这是因为,车辙规规矩矩,既不惹祸又不争功。辙儿啊,我一点都不担心你。

2、苏轼兄弟名字的寓意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

古人坐车上,要借助车轼保持观望的姿势。苏洵应该是希望苏轼这位排行老二的儿子,多注意周围人的反应,锋芒不要太过外露,要有个做二哥的样子。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苏洵希望苏辙这位排行老三的儿子,安分守己,按着自己的本性走下去,做好做三弟的本分。

3、苏轼兄弟的名字与其生平之间的关联度

不得不说,知子莫如父。

苏洵给苏轼取字子瞻,精准到位。可惜,苏轼的宦海生涯,一直没有做到。

苏轼出仕之后,成为北宋著名的出头大椽子。新党上台,苏轼反对新法,结果被认为是旧党;旧党上台,苏轼又反对不加辨别地推翻新法,被视为新党。

总之,苏轼的一生都敢于直谏,一辈子不合时宜。

苏辙却稳稳当当,一步步成为北宋的副宰相,成了眉山苏家的顶梁柱。

4、苏轼坎坷一生,与苏洵的家学有莫大关系

苏轼仕途的艰难,应该源于苏洵的遗传。

苏洵的性格,非常刚烈。这一点,在苏洵的求官过程和对待王安石的态度上都有反映。

首先,苏洵的求官过程非常曲折。

欧阳修推荐苏洵,中书省发出通知,要苏洵参加策论的测验,苏洵不爽,称病不去。

苏轼兄弟科举高中后,苏洵得到布衣应召、不试而任的机会,但苏洵觉得工资太少,还是个试用岗位,升迁没盼头,又坚决不赴任。

最终,苏洵的正式工作经历,仅有在欧阳修的领导下做过编修过礼书。

其次,苏洵和王安石是石头碰石头。

王安石的性格,非常刚强。苏洵的性格,有过之而无不及。

传世的苏洵作品《辨奸论》,痛骂王安石“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简直是破口大骂。

我们读《嘉祐集》不难发现,苏洵的文章,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苏洵的思想,有西汉扬雄贾谊的印迹。

结合苏洵一生的经历,我甚至怀疑,苏洵是才气大、学识浅、本事小,能说但不太能练。

苏轼自13岁就学于苏洵。苏轼,诗词、文章胜于苏洵,但思想、性格与苏洵相仿。

可惜的是,苏轼生活的北宋,已经是积弊丛生的北宋,需要的是王安石那样的问题解决者,而不是理论家和文学家,更不是纵横家。

这就注定,苏轼的一生,必然坎坷。

结束语:

以上内容,是我读李之冰版《苏东坡新传》时的一点心得。

此前,看到过一种说法:苏东坡是中年好友。

在读《苏东坡新传》之时,我觉得上述说法,有可取之处,也有可商榷之处。

可取之处在于,苏轼一生敢言敢担当,又乐天达观,读苏轼确实可以抚慰人心。

可商榷之处在于,我们的教育,太过重视智识教育,对人格教育不够重视。

引苏轼为好友,不如引苏洵为鉴。

苏洵准确地把握了苏轼兄弟的个性,却在苏轼兄弟的人格教育上只成功了一半。

最后,向大家推荐李之冰版《苏东坡新传》,我以为是最好的苏轼传记作品。

又及:

大家可以聊一聊古人的名、字、号和其人生的契合度,这是个有趣的话题。

期待大家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非炉亦非鼎,何坎复何离?我是@采沙

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批评、指正、赐教。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点赞、评论、分享和转发。

喜欢的点点关注!

苏轼的起名有什么故事2

大家知道,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被称为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八人中,苏家独占三人,更被后人称之为“三苏”。相信他们的诗大家读过了不少,但是他们名字的由来大家都知道吗?

父亲苏洵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苏洵发愤读书时,刻苦的精神难以想象。相传有一年的端午节,程夫人看他一直待在书房里,连早餐也忘了,特地剥了几只粽子,连一碟白糖,送去书房,没有打扰他便悄悄地走开了!近午时分,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糖碟原封未动,然而却在砚台的四周,残留下不少的糯米粒,苏洵的嘴边,也是黑白斑斑,黑的是墨,白的是糯米粒,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把砚台当成糖碟,蘸在粽子上的,是墨不是糖。而在教育儿子上更是费劲苦心,在取名时,更是煞费苦心,给自己的二子分别起名为:轼、辙。

儿子苏轼

苏轼,名轼,字子瞻;苏辙,名辙,字子由,苏轼、苏辙的名字都与“车”有关。苏洵在《名二子》一文中对苏轼、苏辙兄弟取名缘由有交代:轮、辐、盖、轸都是车的重要部件,缺少不得。轼(车前横木,供站立车上远观时扶手之用)似乎可有可无,但如果没有轼,车也不是完整的车了。苏洵给苏轼取名“轼”,是希望他不忽视看起来似乎不重要的“外饰”之物。所有的车都会留有车辙,但在功劳簿上却没有它的份。但车坏马死,祸不会殃及车辙。车辙处于祸福之间,虽然没有福也不至于有祸。给苏辙取名“辙”是希望他平安免祸。

儿子苏辙

父亲给两个孩子起名为苏轼,苏辙,希望他们低调有才华而不外露.。而苏轼一生刚正不阿,仕途艰难险阻,使他人家迫于波折,乌台诗案更是让苏轼险些送命,而苏轼的才华横溢是公认的,在政治、水利、文学、书法、儒学都颇有成就,苏辙与父苏洵、兄苏轼创立了苏氏蜀学,他与苏轼同为苏氏蜀学的集大成者。苏氏的蜀学与荆公新学、二程洛学相对立。"三苏"博通经史,遍采六经百家之说,又吸取老庄道家学说和佛教思想,逐步形成"三教合一"的思想体系。是北宋中期儒、佛、道三教融合的时代潮流的产物,是当时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派别。

苏家父子三人的一生,忧国忧民。颇有“坐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的以为,而苏轼经历乌台诗案时,以为自己将死,临死前最想见弟弟苏辙,这一段手足兄弟的传奇佳话也被后人带带传颂。

而苏轼也是小编最为喜爱的古人之一,各位看官看完文章,有感触可否?欢迎评论留言哦,关注小编,带您认识不一样的历史文化。

苏轼的起名有什么故事3

作者:水云初静

康震老师说: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横空出世,以他的天才、渊博,他的超逸、多情,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笔精神财富和传奇佳话。

但是苏轼一生也是宦海沉浮,饱经磨难,我想他能够以乐天旷达的心态来迎接生命中的每一次磨难,与他人生中的三位女子是有着极大的关系的。众所周知,这三位女子分别是:原配夫人王弗,继室夫人王闰之,侍妾王朝云。为什么三位妻子都姓王呢?古代女子地位低下,都是只有姓氏,没有名字,苏轼的三位妻子的名字却能流传千古,她们的一生与苏轼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王弗:不思量,自难忘

王弗是苏轼的老师王方之女。有一天,王方带着学生去青神中岩寺游玩,寺中有澄潭一泓,清澈见底,却不见游鱼。苏轼轻轻地拍了三下手,只见池中的鱼儿都争先恐后地游了上来。王方让学子们为小潭起名,有说“跳鱼池”的,有说“待鱼池”的,王方都说“不好”。苏轼说:“这些鱼儿要拍手轻唤才肯出来,不如就叫‘唤鱼池’吧。”

众人皆拍手称好,此时,王方的女儿王弗小姐遣人送了一张纸条给他,王方展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唤鱼池”三个字。王方大笑,觉得这真是有奇缘。于是,就去苏家提亲,第二年,十六岁的王弗和十九岁的苏轼结为夫妇。

一个是妙龄佳人,一个是少年才子,婚后生活自是琴瑟在御,岁月静好。

苏轼在书桌前读书,王弗就在旁边做针线女红。有一次,苏轼背书,背着背着,突然卡壳了,王弗微微笑着接着背了下去。苏轼大惊,王弗却说“恰好知道这句而已。”

以后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苏轼才知道妻子哪里是“恰好知道”,分明是饱读诗书之人。

苏轼的朋友来访,王弗就躲在屏风后面听他们谈话,朋友走后,王弗会告诉苏轼,他的这些朋友哪一个是真诚的,哪一个是想从苏轼身上得到利益的。起初苏轼还半信半疑,后来王弗的话却得到一一验证,苏轼也不得不佩服自己的妻子是一位知诗书,善识人,“敏而静”的奇女子。

可惜,自古“红颜薄命”,王弗二十七岁就因病去世,苏轼悲恸万分,亲手把她葬在母亲程夫人的墓旁边。

十年后,在密州任知州的苏轼一梦醒来,眼含热泪写下了怀念妻子王弗的那首著名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王弗的这个“弗”字,本义是“矫正”的意思,而王弗也确确实实经常帮助苏轼矫正他学习、做人、做事上的不妥和错误,不知道王弗是闺名如此,还是苏轼给她起的名字呢?

王闰之:天公为下曼陀雨

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相传王弗病重之时,王闰之前往苏家探望,并且留下来照顾姐姐。王弗在弥留之际托付王闰之,在她死后要嫁给苏轼,代她照顾苏轼和自己的儿子苏迈。那时,小苏迈才七岁,身为母亲的王弗肯定会担心将来苏轼续娶,后母会待苏迈不好。她深知自己的堂妹温柔和顺,又是自己的亲人,由她来照顾苏轼父子,王弗才能放心。

王闰之也倾慕姐夫的才华,更加看到他对姐姐的深情,知他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良人,又能不辜负姐姐所托,于是就答应了。

王弗走了,三年后苏轼为父守孝期满,两人正式结为夫妻。

王弗性格温和,勤劳能干,虽然不如姐姐王弗那样博学多识,却也是个有情趣的女人。苏轼爱喝酒,宋代造酒归国家管理,不是你有钱想买就能买到的,而且,苏轼连遭贬谪,生活艰苦,有时候也没钱买酒。王弗就偷偷地藏起一些酒,以备他不时之需。

苏轼泛舟赤壁的时候,就是因为有朋友打了一条松江鲈鱼,众人却没有酒,他们赶紧回到苏轼家中,王闰之得意地抱出一坛酒说:“我早就想到会这样,所以偷偷藏了一坛!”

苏轼三人带着美酒鲜鱼,泛舟赤壁,写下了著名的《后赤壁赋》。试想:如果没有王闰之的那坛藏酒,不知道我们今天还能不能读到脍炙人口的《后赤壁赋》?

苏轼在黄州时,一日初春,院子里梅花盛开,王闰之对苏轼说“春月胜如秋月,秋月令人凄惨,春月令人和悦。为什么不叫朋友来一起欣赏呢?”

苏轼大喜,直夸赞她这是诗的语言,立即约了朋友来赏花赏月,并写下了一首《减字木兰花》: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在苏轼的心里,王闰之虽然不能比王弗,但是苏轼对她的爱却一点也不少,在王闰之过生日时,苏轼曾放生鱼为她祈福,并作词《蝶恋花》记录:

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佳气郁葱来绣户。当年江上生奇女。

一盏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

王闰之虽然比苏轼小十一岁,但是她还是没有陪伴苏轼走完一生,在她四十六岁时染病去世。

王闰之,未出嫁时,在家被唤作“二十七娘”,应该是家族排名二十七,婚后,苏轼为她起名:闰之。“闰”的意思是“余数”,大概因为王弗刚刚去世,苏轼还在悲伤之中,除了王弗,任何女人在他心中都是多余之人吧,加上闰之的生日在闰正月,而且她又姓王,“闰”字正是“王在门里”,以苏轼考场上都敢杜撰,为妻子起个名字,还有什么不能的吗?

随着王闰之陪伴苏轼日久,她又性情温和,对他照顾周到细腻,理家有条有理,简直就是家中一块美玉,在默默地滋养着自己和家人,所以又为她赐字:季璋。

王朝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和朋友在西湖宴饮,歌舞班中的朝云长相清丽脱俗,虽身为歌伎,却举止文雅得体,毫无烟尘气息。苏轼夫妇怜悯她的身世,就将她买下作为侍女,因为夫人王闰之很喜欢她,苏轼的两位夫人又都姓王,所以为她赐名王朝云。

王朝云天资聪慧,又爱学习,苏轼就常常教她读书识字。

在苏轼的一众妻妾侍女中,朝云是最懂苏轼的,最著名的典故就是“不合时宜”了。

有一天,苏轼饭后在院子里散步,他问跟随的侍女:“你们说我这肚子里装的都是什么?”有的说:“学士肚子里都是锦绣文章!”还有的说:“您满腹经纶,肚子里都是巧妙机关!”苏轼均摇头,朝云在旁边不紧不慢地说:“依我看,学士是满腹的不合时宜!”苏轼哈哈大笑起来:“还是朝云懂我啊!”

朝云不仅聪慧,而且有情有义,苏轼屡遭贬谪,经常被贬到偏远的不毛之地,生活颠沛流离,又特别的艰辛,很多侍女都离他而去,只有朝云始终生死相随,不离不弃。她的这份忠义之心终于把苏轼打动,在夫人王闰之死后,把朝云收为侍妾。

朝云不仅和苏轼患难与共,她还堪称苏轼的灵魂知己。苏轼经常写了词就让朝云来唱。有一次,朝云唱《蝶恋花·春景》一词,唱着唱着却哽咽难耐,唱不下去了。苏轼问她:“怎么了?”朝云流着眼泪说:“奴不能歌者为‘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二句!”

这首词写的是人生无常,朝云联想到苏轼的平生遭遇,悲从中来,再也唱不下去。

不久之后,朝云就患病死了,从此苏轼再没让人唱过这首词。

初见朝云时,苏轼见她既有巫山女神的容貌,又清新脱俗,好比早晨太阳初升时的漫天云霞,窃以为,这是苏轼为她起名朝云的原因吧。

我们爱苏轼的才高八斗,诗词书画,我们更爱苏轼的乐天旷达,“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态,但是如果没有这三位女子的陪伴,苏轼还是我们现在知道的苏轼吗?当然,我们就更见不到他为他的这些妻子们写下的那些充满深情厚义的诗词了。

苏轼有什么练字的故事名字(苏轼有什么练字的故事)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4日 星期二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苏轼的起名有什么故事名字(苏轼的起名有什么故事)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88622.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