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湖南湘军的故事有哪些人物(湖南湘军的故事有哪些)

2023-03-14 14:18:01 技术常识4 新人必知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4773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2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曾国藩是如何建起湘军的,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军号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湖南湘军的故事有哪些1

清军在入关后,保留了原有的部落世袭兵制,又招抚明朝降军和地方豪绅,逐步形成了兵、勇、丁三级体制。“兵”(八旗兵、绿营兵)是由朝廷饷银供养的国家军队,且父老子继;“勇”是战时由官府招募从军,但不被国家承认军籍且只有临时薪饷;“丁”是不吃国家财政而靠地方豪绅供养的团练一类。按旧制,在战时“勇”要辅助“兵”,但实际上,八旗、绿营在清朝中期时就已经腐朽不堪,在打白莲教和鸦片战争时就以募勇打先锋,相当于让临时工在一线出苦力。

在长期忽视工商业的作用下,清朝时期社会较为贫困,“康乾盛世”时政府年收入也不过4000万两白银,只相当于北宋王朝最高年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维持25万八旗和65万绿营的固定兵额都很吃力。朝廷因此不肯养“勇”,一旦战事结束就将其遣散。然而,这些吃过皇粮且已习得武艺的人却不愿再回农田干苦活,许多人聚众为匪。官府往往又要花钱“招安”其中一部为勇来打另一部,就此形成恶性循环。

1851年,太平天国从广西金田聚集1万人造反,两年后就攻下南京。八旗、绿营兵屡战屡溃,各省临时募勇和乡间聚丁也仅能守住本地。此时正在湖南家乡服丧的清朝侍郎(相当于副部长)曾国藩接咸丰皇帝指令协助朝廷办团练,他认为原有之兵积弊太重,就算是孙武再世、诸葛复生也难以整顿,必须从团练选“丁”并上升为“勇”,进而取代“兵”而建新军。清廷病急乱投医,不顾汉人在家乡建军的大忌,允许曾国藩自己筹饷募勇组织武装。

曾国藩建立湘军的办法,被概括为“以儒生领山农”。其所用军官多属曾国藩自己的学生、乡亲和亲戚中坚持封建“义理”的知识分子,招募的勇卒多系“深山寒谷贫苦之民”,标准是“年轻力壮,朴实而有农夫土气者为上,其油头滑面,有市井气者,有衙门气者,概不收用”。简言之,就是在农民中挑选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作为士兵。每营官兵都是同县同乡,只听命于营官,而各营又都只听命于曾国藩,从而形成了一支以人身依附为纽带的私人军队。

在组建湘军时,曾国藩首先面临的难题是,要向勇卒发高于绿营兵一倍的饷银,还要买洋炮和制械。曾国藩以保卫家乡的名义向乡绅摊派,但所得不多。于是,曾国藩向咸丰帝求了几千张清朝最高学历“监生”的文凭和虚衔官职的空白任命状,然后明码标价出售。南方几省的士绅出钱就能买到真文凭和空头官职。靠这种出售功名、卖官鬻爵的办法,曾国藩在1854年建成了一支人数达1.7万并装备有几百门洋炮的湘军。这支组织严密的军阀部队一经出师,就连连击败太平军,沿长江从武昌、九江、安庆直攻到南京,至1864年其兵力已发展至12万人。

湘军虽然很快就成为讨伐太平天国的主力,但军费却成为曾国藩最焦虑之事。在入不敷出的清廷拨不出钱时,湘军的主要财源是靠武力在各地设卡,向过往商旅乃至行人所携物品征收“厘金”以充军饷,其他各派军阀也照此办理。此举虽然勉强保障了军需,却形成了近代中国阻碍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的恶税。

曾国藩在湘军攻下南京后,曾为避免清廷猜忌,同朝廷商谈按过去对待“勇”的惯例来发放遣散费,让手下官兵回乡。然而,朝廷已无可用之兵,淮军和其他一些省的私人所建军队被保留下来作为国家军队,自此,中国进入了近代军阀蜂起和割据的时代。回乡湘勇出于怨愤,纷纷参加哥老会,这支会党队伍后来又成为辛亥革命时期推翻清朝的一支重要力量。曾国藩为挽救朝廷所作的努力最后却埋下了将其颠覆的种子。

湖南湘军的故事有哪些2

锡三堂位于涟源市荷塘镇古楼村,这里当年属湘乡上里的杨家滩。“堂”号“锡三”,表示这家主人受过皇帝的三次封赏。

晚清时期,太平天国运动使得湘军崛起,催生和成就了湘乡人的功名梦。

当时杨家滩境内乡民积极从戎,该地也便成为了湘军的始源之地和湘军将领的故里。其中最有名的是湘军创始人之一的“湘军第一猛将”李续宾,也就是本期《读故事 品古建》要向大家介绍的古代建筑锡三堂的主人。

李续宾:三次受封,7年布衣变总督

1818年,李续宾出生于湖南湘乡的一个贫寒家庭。他小小年纪,就出来贩煤,以此获得钱财供养家人,让自己的胞弟李续宜读书。当时的湘乡名绅罗泽南欣赏其“孝道”,于是将两兄弟都收为弟子,教授两人学习。

1852年,罗泽南“闻风而动”响应清廷办团练抗击太平天国,“续宾奉父命往佐之”。从此,李续宾跟随老师南征北战,成为罗泽南的得力战将。

李续宾自参加湘军至三河败亡,历经“大小六百余战”。于太平军而言,他是“十分凶恶的清军将领”,三次受封便是其军事才能和“忠义血性”的佐证。

1854年,李续宾在田家镇一战中一举成名,被加赏“挚勇巴图鲁”名号,升为安庆知府。巴图鲁,满语中“勇将”之意,在巴图鲁前再加勇号“挚勇”,意为李续宾既英勇也诚挚。这是李续宾的首封。

1858年4月,李续宾在九江一役中取得了他人生中的最大一次胜利,达到巅峰。他亲自部署和指挥了这次战役,用围城打援、围而不攻、深挖壕沟等组合战术,以少胜多,攻克九江,为湘军战胜太平军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李续宾因其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第二次受赏,被加封巡抚衔,赐黄马褂,从此名满天下。

同年11月,李续宾率部五千人与陈玉成、李秀成十万大军对抗于庐州三河镇。当时李续宾因为连续胜利,产生了轻敌思想,分兵冒进,导致其所领湘军几乎全军覆没。据史料记载,面对险恶形势,李续宾冲入太平军阵,奋勇击杀,选择战死报国,其忠勇义烈之气虽死犹生。李续宾的“忠义血性”为他带来了清廷的第三次赐封:追封其为总督,世袭男爵,赐其父母一品封典。

7年时间,李续宾由布衣“升”为总督,其顶子也可谓“血红”。

天井一百五十年不堵

锡三堂选址相当考究,位于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地,整个建筑群背山而建,座北朝南,冬暖夏凉,视野开阔,只有一个极窄的入口。

锡三堂的外墙由清代流行的“三六九”青砖砌就,里墙用的则是土砖,为三进五横的院落式结构。第一进为马厩、长工住房等。一进与二进之间的天井比起一般小户人家的要大得多,其主要功能是用来练兵。二进是主人家眷的生活区,并肩两排房子。又一道天井后是三进,正堂供着祖宗牌位,两边房子是主人的起居、读书、议事区域。

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天井,虽已修建一百五十多年,但至今没有堵塞,因为整个建筑设计有科学的下水管道。锡三堂大门门口有三口池塘,其中一口叫扇子塘,所有下水道的水都汇聚到这里。据老人讲,这三口池塘的水主要用于灭火。综观全景,锡三堂的修建充分考虑到了舒适、保卫、防灾等因素。

新湖南客户端实习生 张兆麟 记者 王铭俊 整理

参考资料来源:《湖南日报》《掌上涟源》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湖南湘军的故事有哪些3

湘军起源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谷桔

在中国近代史上,以湘乡人领衔的湘军横空出世。从此,湘潭这方热土上出现了以曾国藩为代表的第一个人才群体,蔚然大观,纵横中国一个半世纪。

湘乡被誉为“湘军源地”,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湘军的诞生,由唐徽主编的我市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百年湘潭》里有这样一段描述:1853年,因为抵抗太平天国运动的需要,湘乡县办团练,称湘勇,这就是最初的湘军。

时光流逝,关于湘军的源起,大多数人只是追溯到了1853年的湘勇。事实上,在湘勇出现之前,在湘乡市梅桥镇芭蕉村一个三面环山名为“东阁冲”的偏僻之地,有一个叫“芭蕉山馆”的学堂,这才是真正孕育湘军的地方。

今夕何夕

听说“芭蕉山馆”是众多湘军将领开启蒙学的地方,我们于1月13日探访其所在。虽然早已有心理准备,这处穿越风雨的山馆很可能残破不堪,但眼前一幕,还是让人唏嘘——

我们沿着仅有的狭窄田埂小道往大山深处走去,一路上不见人烟,只有偶尔出现的电线,说明这里曾经确实有人居住。走到尽头,在一片杂草丛生之地,老村支部书记王中华停下了脚步:“山的那边是酒铺村,这里就是芭蕉山馆所在的地方,没留下什么东西了。”

根据眼前的场景,我们试着去还原当年学子们枕典席文的画面。

此处三面环山,仅在西南方向有一条通往外界的小径,开门见山的幽静环境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出山的小径旁,既有清浅的山间水,也有几丘零落的稻田。也许,某个清晨或黄昏,学子们一番读诗诵经之后,偶尔也会加入农耕劳动,在这世外桃源之地丰满自己的羽翼。衡山蜿蜒,湘乡境内当为其腰膂,闲暇之余,学子们应该也会经常登上外面的芭蕉山,远眺南岳的层峦叠嶂。

“小时候我见过芭蕉山馆,我现在还能画出大致的样子。”今年65岁的左仲明说,他家原来就住在东阁冲里面,人们也称之为“学堂湾”。他印象中的芭蕉山馆呈“7”字形排列,横屋位于右手边,上世纪60年代成了公共食堂。后来左仲明入伍,再回来已是物是人非。由于交通不太方便,左仲明家索性于2010年搬出了东阁冲。其实,曾经的东阁冲住的主要是左姓人家,最后一个离开山坳的,是左仲明的堂兄左树森。三四年前,孑然一身的左树森住进了敬老院,残破的土砖房没能抵挡住岁月的摧残,最终倒下了。

尘封往事

原本,芭蕉山馆的往事鲜有人知晓。“以前只是听说有这么个地方,具体在哪都不知道,我们是2016年找到这里的。”王中华说。

湘潭地方文史专家、曾国藩研究会创始人之一刘安定为我们揭开了这段尘封的往事。

东阁冲是左姓人家聚居地,芭蕉山馆最早要追溯到一个叫左仁的人。时间回到2014年12月底,曾国藩与湘军文化研究会的李超平在湘乡桂花乡访得一套完好的《沧溟左氏璇祖支谱》。据族谱记载,左仁先祖原居湘乡市中沙镇山区,后入县城经商,渐成富户。祖父业传,嘉庆十五年由湘乡县城望南桥徙居南郊芭蕉山东阁冲。因家境宽裕,左仁有机会读书并考取举人,长期任职江南,官至代理徐州知府。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他在芭蕉山下设立私塾,聘请湘中名师罗泽南为自家子弟传道授业解惑。

此刻,对湘军的产生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罗泽南终于登场,这在李超平的《芭蕉山馆考》中有记载。

罗泽南,1807年出生于现双峰县石牛乡,年轻时屡不得志,到1847年才中得岁试秀才。从19岁开始,罗泽南有着长达25年的塾师生涯,41岁-43岁间,他在左宅的芭蕉山馆任教。他是闻名遐迩的理学大师,提出的“治国平天下必先格致诚正修齐,始为有本之学,若徒诵于口耳而不先于躬行,是无源之水必不能放乎四海,无根之木不能营其枝叶”的观点对弟子们影响深远。

当芭蕉山馆结束之际,正值太平天国运动即将波及湖南。罗泽南和弟子们较早介入维护地方治安乃至助守省城,曾国藩结束守孝接受团练大臣的任命,芭蕉山馆的弟子们协助编练湘勇和创建湘军并在无数征战中成长为骨干中坚……这些自发之举无一不是受“经世致用”思想之深刻影响。这或许能解释,咸丰皇帝任命的全国四十三个团练大臣中,为何仅有曾国藩因创设湘军而取得显著成功。

湘勇启蒙

从李超平《芭蕉山馆考》中可知,罗泽南在东阁冲执教的短短三年间,一支对中国近代史影响深远的湘军由此发端,这是有充分史实依据的。

左仁有两个儿子左枢、左桢,左枢后成为湘军将才。开馆第一年,芭蕉山馆迎来了李续宾、李续宜、李续禋三兄弟,他们对罗泽南恭敬有加,紧身相随。多年后,李续宾是湘军第一悍将,李续宜则当到了安徽巡抚。

另有一位学生也慕名而来,他便是对曾国藩都不服的狂人王錱,自24岁师从罗泽南后,王鑫相见恨晚,日后创立了湘军的分支“老湘军”。

芭蕉山馆解散之后,随着新任湘乡县令朱孙贻的到来,原来松散的乡间练团变成了由官方牵头的有组织行为,湘勇渐次成形,湘军藉此在这里开始孕育,星星之火越烧越旺。

只是,从彭洋中所撰《湘勇源流记》的表述来看,罗泽南在促成湘军诞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被弱化了,《湘勇源流记》中的他只是一个后继的副营官,为弟子易良幹当副手。但这也不能抹杀其“湘军孕育者”的千秋功绩,这与湘军统帅曾国藩有着本质区别,为此,钱基博先生在《近百年湖南学风》一书中,高度评价罗泽南及其弟子李续宾、王錱:罗泽南、李续宾、王錱则以醇儒笃躬行。而遭逢世屯,奋身扞乡里,练丁设防,遂创湘勇,而起书生以当大敌,蹈难不顾,师弟僇力,转战大江南北,师殕而弟子继之,智名勇功,后先彪炳……

时过境迁,今天的芭蕉山下已成废墟,但芭蕉山馆的过往值得被铭记。

摇石。(记者 罗韬 摄)

梅桥村有块神奇的“摇石”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谷桔

重达几十吨的石头,凭一个柔弱的女子也能推动,这是真的吗?在湘乡市梅桥镇梅桥村与胡薮村交界处,就有这么一块可以摇动的“摇石”。1月13日,我们慕名而来一探“摇石”的神秘之处。

走进梅桥村回龙山,会发现这里有很多大块的花岗岩石头,这种景象在梅桥村与胡薮村交界的山坡面尤为明显,远近闻名的“摇石”就位于这里。只见石头上写有“摇石”两个字,其左右两边的下切面是悬空的,其前半部分呈三角形,也是悬空的,只有中间部位与下面的石块有接触面。年轻的村支部书记颜勇跳到摇石旁,双手试着抬起摇石悬空的下切面,石头果然动了,还发出了与下方石块碰撞的声音。同行的女性跃跃欲试,也成功摇动了石头,不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祖祖辈辈们都说,自古以来就有这块摇石。”颜勇说,由于特殊的地质原因,这里有成百上千块花岗岩石块堆叠在一起,石块下方形成大小洞穴百余个,最上面这块石头则呈现出摇石的特性,不知历经多少风雨、多少年月依旧岿然不倒。大家认为,“摇石”其实源于杠杆原理,上下两块岩石之间形成了一定宽度的空隙,同时也留下了一部分支撑体,且刚好位于上盘岩石的平衡点附近,形成了一个两边接近平衡的跷跷板,稍微用力一推,上盘岩石就会像不倒翁一样摇动起来。由于花岗岩质地坚硬,抗风化、剥蚀力强,即使在长时间的日晒雨淋作用下,其中心部分仍然很坚硬,就形成了现在这块可以摇得动的“摇石”。颜勇还听长辈们说,曾有人在摇动石头时,成功将一根绳子从摇石下方穿过。

摇石几乎包揽了当地所有人小时候的记忆。颜勇童年在这里玩耍时,一整天都不用回家,夏天在摇石洞里玩耍,堪比天然的空调房。随着时间的推移,拥有独特之处的摇石,逐渐成为当地村民美好愿望的寄托,人们也称之为“瑶石”,意为天上瑶池掉落凡间的石头。很多村民在摇石前祈福祈愿,甚至相继拜摇石为石干娘、石干爹,于是,摇石旁边出现了很多石碑,这些都是村民们在达成愿望之后所立,充分体现了村民对于摇石的喜爱。

随后,记者通过搜索了解到,在福建省东山岛、四川省长宁县等地也有这样的摇石,甚至成为很多游客的“打卡地”。近年来,梅桥村在回龙山下打造了摇石美丽屋场,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蜿蜒纵横,沿途树木成荫,休闲广场上大人散步、小孩玩闹,一派怡然自得的乡村生活场景跃然眼前,相信“摇石”这张文化名片将会更加响亮。

虚云纪念亭。(记者 罗韬 摄)

虚云大师:

走出国门的文化名片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熊婷

在湘乡市梅桥镇横埔村子午冲组的紫玉冲山上,有一处新修不久的重檐六角亭。亭内有一石像,坐西朝东俯瞰整个山头,石像所雕刻的是近代佛教大师虚云和尚的面容。这亭便是人们为纪念虚云大师所建的纪念亭。

“过去,即便是自幼在横铺村里长大的我,对虚云大师的事迹也知之甚少。”横铺村村支书李代根将虚云大师的“回湘”和纪念亭建设的故事一一道来。

“近几年,虚云大师的来访者不断,光我接待过的就不下200人。”李代根介绍,这些来访者,很多都是虚云大师的弟子,还有佛法爱好者、文史专家等,他们试图探访虚云大师曾经居住过的地址。但因为年代久远,虚云大师的故居、祖墓等都难以探寻到踪迹,同时,由于道路建设等缘故,他的祖居地大片被征用做项目建设,虽有残存,但不足以观瞻,来访的虚云弟子总是乘兴而来,望空兴叹。

在陪同虚云大师的弟子们寻根过程中,李代根会听他们讲一些关于虚云大师的生平往事,“餐松针”“饮清泉”等故事带着他走近了这位不为艰险追求佛学的大师。

在弟子们的介绍中,虚云大师俗姓萧,生于福建泉州,祖籍湘乡横铺,1959年圆寂。传闻,青少年时期他在横铺村居住,随叔父去南岳衡山进香时,萌生出家的念头。为了阻止虚云出家,家人紧急为他安排婚姻,定聘田鹅英、谭湘月两名湘乡女。完婚后,虚云依旧坚持本心,并说服两位妻子一同奉佛。至此,虚云大师的红尘故事落幕。回到福建后,他在福建涌泉寺出家,从莲受戒,而后受教于天台山融镜法师。

悟道后,他从中国佛教全局着眼,积极投身佛教社会活动,依据佛教戒律和禅林规范,并结合现实制定了一系列新禅林规约,提倡农禅结合,准许僧众开办实业,劳动自养,大有百丈怀海“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遗风。他游历多地,名扬海外,缅甸、泰国等地都有他的足迹,弟子更是遍布全球。虚云大师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佛教协会首席发起人、名誉会长,他不仅在近现代树立了一个实修力行的高僧形象,而且还言传身教,培养出了一批保持传统宗风、重视修行与弘法、善于建寺理寺的徒众。

“坐阅五帝四朝,不知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在虚云大师自述的对联中,他这样评价自己。后世为了纪念他做了《虚云和尚传》《虚云和尚年谱》等传记,《湘潭市志》专辟了虚云传记,对其履历与行事进行了认真的考证,证实虚云大师是湘乡籍著名的佛教人物,但对于他具体出生年月描述,多存争议,疑窦颇多。

家乡有此人物令乡亲感到自豪,越来越多的来访者向李代根提议为虚云大师设立纪念项目。2020年11月,在湘乡籍企业家、当地居民和公益人士的共同支持下,虚云故里项目建设启动。2021年1月,虚云纪念亭建成,1月18日竣工庆典上,手持佛珠团坐的虚云大师雕塑面世。如今,高7.38米、占地16平方米的虚云纪念亭巍然屹立在紫玉冲山巅,63阶花岗岩踏步拾级而上,85米雕花石栏杆烘托四周。沿着纪念亭朝东而下,便是虚云大师的祖居地,虚云大师像在这里眺望着故土,等待着弟子们的来访。

“美丽乡村添胜迹,传统文化焕新意。”在纪念亭的《建亭记》内记载着这样一句话。这位曾代表中国佛教远洋的老和尚,百年之后,成了湘乡的一张文化名片。修葺好的山道、亭阁不仅为来访者提供了一个落脚点,也为横铺村的村民们提供了一个翻山越岭的歇脚处。虚云纪念亭为横铺村美丽乡村建设添上了独特的一笔,也成了梅桥镇风景里的一朵奇葩。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4日 星期二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湖南湘军的故事有哪些人物(湖南湘军的故事有哪些)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88454.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