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新县红色经典故事(新乡的红色故事有哪些)

2023-03-14 13:36:01 技术常识4 详细介绍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5305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4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河南新乡籍烈士张芝田亲人找到,儿子远赴贵州寻尸骨,“奶奶曾讨饭供父亲上学!”,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寻人故事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新乡的红色故事有哪些1

“我奶奶曾讨饭供我父亲上学!”

在河南省新乡市的一个小县城里,老张家共有五口人,老幺张芝田便是张家最小的一个儿子。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供养子女并非一件易事,尤其在农村,吃、穿、用每一样都需要精打细算,更别提让孩子读书了,许多农户家庭的孩子一到十四五岁便辍学在家耕地、种田,希望能尽早为家里分担经济负担。但老张夫妇二人却不这么想,在他们看来,知识才是通往光明未来的一条正道。

“那时候我们家穷,但我奶奶就算去讨饭,她也要供我大伯和我父亲上学!”

说这话的,正是张芝田唯一的儿子张进学。他告诉我们,当年家里条件差,通过种地得来的那些钱根本供不起两个儿子读书,但爷爷奶奶的思想并不保守,甚至还鼓励两个儿子去学校学习新的知识。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张芝田和大哥一起被送去了当地的一个私塾里念书。

1948年,在知识的熏陶与革命精神的感召之下,26岁的张芝田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自愿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军人。然而这个决定在整个老张家无疑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此时的张芝田已经成家,年轻的妻子上个月才刚刚诞下一下子。

“听我母亲说,我刚满月父亲就走了。”在张进学的回忆里,“父亲”更像是一个生涩的词语,而不是一个生动、亲近的形象。“我从没见过他,与他有关的事全是从我母亲和大伯那儿听来的。”

“我妈甚至都不知道他在贵州当兵”

妻子刚生下儿子,却突然得知刚成婚的丈夫即将随军远行,这个消息使她深受打击。她抱着张芝田不让他离开,满眼盛满了悲伤的泪水。纵使张芝田亦不舍年轻的妻子和才刚足月的儿子张进学,但在保家卫国的大义面前,他的去意已经无人能够撼动。

1948年的春天,老张一家将张芝田送到了村门口。张芝田亲吻了妻子的脸庞,最后看了一眼襁褓中正在熟睡的张进学,便强忍着心底的酸楚大步离开了。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张芝田的这一眼,却是张氏母子,在往后的70年里无数次回味的最后一眼。

“我妈妈没有文化,大字也不识一个,她甚至都不知道我父亲去了哪里,部队最后驻在何地。”

在那个通讯并不发达的年代,写信是唯一的通讯工具,但张芝田的妻子没上过学,是一个不识字的农妇,“所以我父亲只给我大伯写过信,在写给大伯的信里问候我和我的母亲......”

张芝田入伍后,张芝田的大哥一直与其保持通信上的往来,几乎每个月都会彼此写信互相问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1950年初,张芝田的来信频率忽然减少了,3月之后更是音讯全无,大哥寄过去的信也通通都是有去无回,问候就像石沉大海,老张家不安的氛围开始升温,直至1950年的7月,张芝田的大哥收到了一封来自贵州革命干部学校的来信,然而信中的信息却让所有人大为震惊——张芝田已于1950年3月遇土匪暴动而壮烈牺牲。

“这时我才知道我父亲去了贵州当兵,最后却因土匪暴动而死。”

儿子远赴贵州寻尸骨

1977年前后,29岁的张进学决定只身前往贵州一寻父亲的遗骨。“父亲刚牺牲那会儿我还小,啥也不懂,等成年了工作了,就想着把老父亲带回家落叶归根......”

张进学把从大伯那里得来有关父亲的信息记录下来后,从河南出发来到了贵州,找到了当地部队为父亲立的一块墓碑。“但我没有迁墓,只是去那里看了我父亲一眼,虽然我想将他带回老家,但那个年代交通都十分不方便,更别提跨省将墓地给迁走了!”

1980年,贵州当地的政府部门将张芝田追评为革命烈士,时隔三十年,张家母子终于收到了这份迟到的烈士证明。

张芝田的烈士证明

直到近日,张进学的邻居在网上看到一则题为《河南新乡籍烈士张芝田长眠贵安新区马场镇烈士陵园,静待亲人》的寻亲消息并且立即转发给了他。“一开始看到这则消息时我还挺惊讶,所以赶紧打电话来确认一下。”

张进学说,其实自己一直知道父亲葬在贵安新区马场镇烈士陵园,但由于路途遥远,自家人并不是每年都会去陵园祭扫,“我们家每三年去一趟贵州,每次都是我和夫人带着大孙女一起去的。”原本,张进学预计今年清明前往陵园为父亲扫墓,然而,“唉!疫情一来把我们的计划都打乱喽!”张进学表示,目前自己最急迫的愿望其实是想要在自家祖坟那里为父亲立一块墓碑,让父亲和爷爷奶奶、大伯葬在一块儿,“我一直有这个计划!最近正好开始筹备了,预计马上就要动工!”

缅怀先烈功绩,告慰先烈英灵,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头条寻人发起“寻找烈士后人”项目,与贵安新区马场镇烈士陵园等机构合作,共同为烈士寻找亲人。在以往的成功案例中,媒体接力寻找烈士后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头条寻人“寻找烈士后人”公益项目组诚邀全国各地媒体一起参与到“寻找烈士后人媒体志愿服务团 ”中来。

如有烈士后人相关线索,或希望共同参与寻找烈士后人的媒体,欢迎联系头条寻人(邮箱:xunren@toutiao.com;电话:010-83434440、010—83434485)。

新乡的红色故事有哪些2

重访最可爱的人

编者按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72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和平,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也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不朽军魂穿越时空,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人。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纪念日,我们重访这些“最可爱的人”,铭记英雄烈士不朽功勋,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奋力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晓荷

“还记得两年前,也是10月24日,吴志洲烈士雕像在这里落成,新乡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现役和退役军人代表纷纷来到现场,深切缅怀这位在战场上攻如尖刀、守如磐石的英雄。”10月24日,站在新乡籍烈士吴志洲的雕像前,新乡市烈士陵园党支部书记刘颜铭动情地说。

吴志洲,1925年5月出生,新乡原阳县人,1947年3月入伍,屡立战功。1951年,抗美援朝战场上,吴志洲所在360团3连奉命守备三八线附近都坪里以西503.9高地,阻击北犯之敌;他和五班的同志们作为机动力量,接到任务便扑向敌人,连续打退敌人进攻,解除了敌人对主阵地的威胁,又连续收复2个小高地。

在4个昼夜的激烈战斗中,吴志洲受伤不下火线,多次向敌人发起进攻,毙伤敌人50余名。战后,志愿军总部授予吴志洲“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记特等功;同年,他被选为志愿军英模代表回国参加国庆观礼。1952年6月,吴志洲在朝鲜礼成江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

烈士纪念日前夕,新乡市陵园小学开展英烈故事进校园活动。受访者供图

这两年,新乡市烈士陵园通过多种方式讲好烈士故事:开展“讲述红色故事追寻先烈足迹”主题活动,由红领巾讲解员讲述英烈故事、传播红色文化;与陵园小学、工人街小学、牧野区消防救援大队等单位携手共建,定期走进企事业单位、学校开展宣讲;组织“代祭”活动,代替亲属为每位烈士擦拭墓碑、敬献鲜花……

“我们的家乡新乡,也是烈士吴志洲、肖思远的故乡,同学们,是不是觉得特别光荣?他们是我们的榜样!”国庆节前,新乡市烈士陵园宣讲员李嘉雯走进陵园小学,为孩子们讲述英雄故事。她说:“我要把对英雄的缅怀和尊崇落实到行动中,把英雄的故事讲到孩子们的心坎儿上。”

把英烈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徐东坡

在开封市杞县水东烈士陵园,中央大道西侧矗立着一座六角六柱纪念碑亭,亭内安置着一块三角尖顶碑石,亭楣上有三个大字——祥明亭。

“这是倪祥明烈士纪念碑亭,也是杞县水东烈士陵园内唯一的志愿军烈士纪念碑亭。倪祥明烈士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是杞县人民的骄傲。”10月24日,杞县水东烈士陵园副主任范东明动情地说。

倪祥明1925年出生在杞县泥沟乡聂寨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儿时父母早逝,由姐姐抚养长大,旧中国的苦难生活让他对新中国无比热爱。1949年倪祥明参加解放军,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成为第39军115师343团3营的一名副班长。1952年7月22日,在朝鲜黄海北道涟川郡“老秃山”战斗中,倪祥明与战友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在固守阵地洞口时,倪祥明为了不让敌人接近洞口,纵身一跃,拿着最后一颗手榴弹扑向敌人,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7岁。

为纪念倪祥明烈士,杞县人民政府1954年在杞县城隍庙内建成一座纪念碑亭,1987年将其迁入水东烈士陵园。

英雄的壮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每年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杞县中小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都会组织人员来到倪祥明烈士纪念碑亭祭奠,表达缅怀之情。

“迁入水东烈士陵园后,碑亭有了专门人员维护,更重要的是还有专业讲解人员宣讲英烈事迹。”范东明说,他和同事们根据文史研究部门的历史资料,将倪祥明的故事进行整理,形成了7000多字的讲解词。

杞县水东烈士陵园主任刘鹏介绍,为宣传英烈事迹、弘扬英烈精神,陵园专门建设了英烈纪念馆,建筑面积达2100平方米,目前正在装修,今年年底有望投用。

“届时我们将征集更多与英烈有关的实物、文图等,丰富历史资料,同时运用音频、视频、VR等新媒体技术,把英烈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刘鹏说。

红色基因代代传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青莎

10月24日,记者拨通上蔡县妇联主席雷红梅的电话时,她正在赶往乡下督导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甩掉贫困帽不容易,我们要守好脱贫攻坚成果,让群众的生活更上一层楼。”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声音。

雷红梅是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雷保森的小女儿。

1951年,在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中,雷保森带领全班坚守七峰山阵地,击毁敌坦克11辆、吉普车1辆,全班无一伤亡,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步兵反坦克战绩的最高纪录。雷保森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所在班被命名为“反坦克英雄班”。在之后的阻击战中,敌人火力凶猛,战友们一个个倒下,身负重伤的雷保森掩护战友滑下山坡后,自己也跳下悬崖。幸运的是,他被朝鲜老乡救起,得以生还。

回国后,雷保森隐藏功绩,几经辗转回到家乡,默默地在基层招待所当服务员,直到部队登报寻人,人们才知道他竟然是战斗英雄。

上世纪60年代,雷保森从部队离休后,在积极参与家乡建设的同时,深入乡镇、学校、部队,作了800多场国防教育演讲。2009年,86岁的老英雄与世长辞时,腿里还残留着弹片。

雷保森获得的荣誉证书。受访者供图

“父亲从不以功臣自居,他经常教育我们要珍视英雄后人这个比金子还宝贵的荣誉,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雷红梅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成为一名兼职辅导员和宣讲员,为更多人讲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故事,激励大家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谈到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大,雷红梅心潮澎湃,干劲十足。“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作为志愿军战士的后人,我要带领身边的女性为建设好家乡出把力,告慰父亲和牺牲的革命先烈们。”

薪火相传家国情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海涛 王绿扬

“咱村的大学生邵兆林当兵了,戴着大红花,光荣得很!”不久前,一则信息“引爆”沁阳市西万镇留庄村的微信群,引得众多村民纷纷点赞。10月23日,该村老党员邵玉凤对记者说:“在烈士精神感召下,我们村一直有报效祖国、入伍光荣的传统。70年来,村里干部群众踊跃送子参军,全村先后有128人入伍。”

留庄村是“二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李文彦烈士的故乡。1951年,李文彦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为掩护战友,他抱着炸药包跳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牺牲时年仅25岁。朝鲜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抗美援朝英雄,把烈士牺牲的山头改名“文彦山”。

沁阳市西万镇留庄村的党员们在战斗英雄李文彦烈士文化广场,举行主题党日活动。杨帆摄

烽烟早已消散,但记忆不会冲淡。留庄村为李文彦烈士修建了纪念馆,村民还出资建设了以烈士事迹为主题的留庄村红色教育基地。每逢清明节、建军节、烈士纪念日,村里都要组织党员干部和青年民兵举行纪念活动。

如今,在留庄村刚建成的烈士文化广场上,矗立着李文彦烈士雕像。这座雕像凝聚了全村人的心血,邵玉凤说:“在我们村,李文彦烈士的英勇事迹家家户户耳熟能详。一听说要为烈士修建雕像,村里从老人到小孩都踊跃捐款。有的小朋友还专门捐出了压岁钱,说自己将来也要当兵,保家卫国。”

塑的是忠魂,立的是丰碑。今年8月1日,留庄村成立了由退役军人和民兵组成的“李文彦应急突击队”,队员们在烈士雕像前进行了宣誓。“我们会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烈士精神,对党忠诚、竭诚为民、踏实工作,以守护人民安宁为使命,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突击队队长张大光说。

新乡的红色故事有哪些3

编者按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72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和平,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也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不朽军魂穿越时空,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人。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纪念日,我们重访这些“最可爱的人”,铭记英雄烈士不朽功勋,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奋力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雷保森获得的荣誉证书。受访者供图

烈士纪念日前夕,新乡市陵园小学开展英烈故事进校园活动。受访者供图

沁阳市西万镇留庄村的党员们在战斗英雄李文彦烈士文化广场,举行主题党日活动。杨帆 摄

创新形式讲好英雄故事

河南日报记者 周晓荷

“还记得两年前,也是10月24日,吴志洲烈士雕像在这里落成,新乡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现役和退役军人代表纷纷来到现场,深切缅怀这位在战场上攻如尖刀、守如磐石的英雄。”10月24日,站在新乡籍烈士吴志洲的雕像前,新乡市烈士陵园党支部书记刘颜铭动情地说。

吴志洲,1925年5月出生,新乡原阳县人,1947年3月入伍,屡立战功。1951年,抗美援朝战场上,吴志洲所在360团3连奉命守备三八线附近都坪里以西503.9高地,阻击北犯之敌;他和五班的同志们作为机动力量,接到任务便扑向敌人,连续打退敌人进攻,解除了敌人对主阵地的威胁,又连续收复2个小高地。

在4个昼夜的激烈战斗中,吴志洲受伤不下火线,多次向敌人发起进攻,毙伤敌人50余名。战后,志愿军总部授予吴志洲“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记特等功;同年,他被选为志愿军英模代表回国参加国庆观礼。1952年6月,吴志洲在朝鲜礼成江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

这两年,新乡市烈士陵园通过多种方式讲好烈士故事:开展“讲述红色故事追寻先烈足迹”主题活动,由红领巾讲解员讲述英烈故事、传播红色文化;与陵园小学、工人街小学、牧野区消防救援大队等单位携手共建,定期走进企事业单位、学校开展宣讲;组织“代祭”活动,代替亲属为每位烈士擦拭墓碑、敬献鲜花……

“我们的家乡新乡,也是烈士吴志洲、肖思远的故乡,同学们,是不是觉得特别光荣?他们是我们的榜样!”国庆节前,新乡市烈士陵园宣讲员李嘉雯走进陵园小学,为孩子们讲述英雄故事。她说:“我要把对英雄的缅怀和尊崇落实到行动中,把英雄的故事讲到孩子们的心坎儿上。”

把英烈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河南日报记者 徐东坡

在开封市杞县水东烈士陵园,中央大道西侧矗立着一座六角六柱纪念碑亭,亭内安置着一块三角尖顶碑石,亭楣上有三个大字——祥明亭。

“这是倪祥明烈士纪念碑亭,也是杞县水东烈士陵园内唯一的志愿军烈士纪念碑亭。倪祥明烈士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是杞县人民的骄傲。”10月24日,杞县水东烈士陵园副主任范东明动情地说。

倪祥明1925年出生在杞县泥沟乡聂寨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儿时父母早逝,由姐姐抚养长大,旧中国的苦难生活让他对新中国无比热爱。1949年倪祥明参加解放军,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成为第39军115师343团3营的一名副班长。1952年7月22日,在朝鲜黄海北道涟川郡“老秃山”战斗中,倪祥明与战友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在固守阵地洞口时,倪祥明为了不让敌人接近洞口,纵身一跃,拿着最后一颗手榴弹扑向敌人,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7岁。

为纪念倪祥明烈士,杞县人民政府1954年在杞县城隍庙内建成一座纪念碑亭,1987年将其迁入水东烈士陵园。

英雄的壮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每年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杞县中小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都会组织人员来到倪祥明烈士纪念碑亭祭奠,表达缅怀之情。

“迁入水东烈士陵园后,碑亭有了专门人员维护,更重要的是还有专业讲解人员宣讲英烈事迹。”范东明说,他和同事们根据文史研究部门的历史资料,将倪祥明的故事进行整理,形成了7000多字的讲解词。

杞县水东烈士陵园主任刘鹏介绍,为宣传英烈事迹、弘扬英烈精神,陵园专门建设了英烈纪念馆,建筑面积达2100平方米,目前正在装修,今年年底有望投用。

“届时我们将征集更多与英烈有关的实物、文图等,丰富历史资料,同时运用音频、视频、VR等新媒体技术,把英烈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刘鹏说。

红色基因代代传

河南日报记者 周青莎

10月24日,记者拨通上蔡县妇联主席雷红梅的电话时,她正在赶往乡下督导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甩掉贫困帽不容易,我们要守好脱贫攻坚成果,让群众的生活更上一层楼。”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声音。

雷红梅是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雷保森的小女儿。

1951年,在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中,雷保森带领全班坚守七峰山阵地,击毁敌坦克11辆、吉普车1辆,全班无一伤亡,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步兵反坦克战绩的最高纪录。雷保森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所在班被命名为“反坦克英雄班”。在之后的阻击战中,敌人火力凶猛,战友们一个个倒下,身负重伤的雷保森掩护战友滑下山坡后,自己也跳下悬崖。幸运的是,他被朝鲜老乡救起,得以生还。

回国后,雷保森隐藏功绩,几经辗转回到家乡,默默地在基层招待所当服务员,直到部队登报寻人,人们才知道他竟然是战斗英雄。

上世纪60年代,雷保森从部队离休后,在积极参与家乡建设的同时,深入乡镇、学校、部队,作了800多场国防教育演讲。2009年,86岁的老英雄与世长辞时,腿里还残留着弹片。

“父亲从不以功臣自居,他经常教育我们要珍视英雄后人这个比金子还宝贵的荣誉,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雷红梅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成为一名兼职辅导员和宣讲员,为更多人讲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故事,激励大家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谈到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大,雷红梅心潮澎湃,干劲十足。“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作为志愿军战士的后人,我要带领身边的女性为建设好家乡出把力,告慰父亲和牺牲的革命先烈们。”

薪火相传家国情

河南日报记者 刘海涛 王绿扬

“咱村的大学生邵兆林当兵了,戴着大红花,光荣得很!”不久前,一则信息“引爆”沁阳市西万镇留庄村的微信群,引得众多村民纷纷点赞。10月23日,该村老党员邵玉凤对记者说:“在烈士精神感召下,我们村一直有报效祖国、入伍光荣的传统。70年来,村里干部群众踊跃送子参军,全村先后有128人入伍。”

留庄村是“二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李文彦烈士的故乡。1951年,李文彦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为掩护战友,他抱着炸药包跳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牺牲时年仅25岁。朝鲜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抗美援朝英雄,把烈士牺牲的山头改名“文彦山”。

烽烟早已消散,但记忆不会冲淡。留庄村为李文彦烈士修建了纪念馆,村民还出资建设了以烈士事迹为主题的留庄村红色教育基地。每逢清明节、建军节、烈士纪念日,村里都要组织党员干部和青年民兵举行纪念活动。

如今,在留庄村刚建成的烈士文化广场上,矗立着李文彦烈士雕像。这座雕像凝聚了全村人的心血,邵玉凤说:“在我们村,李文彦烈士的英勇事迹家家户户耳熟能详。一听说要为烈士修建雕像,村里从老人到小孩都踊跃捐款。有的小朋友还专门捐出了压岁钱,说自己将来也要当兵,保家卫国。”

塑的是忠魂,立的是丰碑。今年8月1日,留庄村成立了由退役军人和民兵组成的“李文彦应急突击队”,队员们在烈士雕像前进行了宣誓。“我们会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烈士精神,对党忠诚、竭诚为民、踏实工作,以守护人民安宁为使命,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突击队队长张大光说。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4日 星期二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新县红色经典故事(新乡的红色故事有哪些)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88433.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