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猪肉过手有油水的故事视频(猪肉过手有油水的故事)

2023-03-13 11:40:01 技术常识4 微分享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5386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4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在古代,为何牛肉要比猪肉和羊肉便宜?水浒传中的李逵因此要打人,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船夫聊历史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猪肉过手有油水的故事1

无论在小说,还是影视剧中,梁山好汉们第一次和人见面介绍时,都会标榜炫耀自己过的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秤分金银”的生活,这也逐渐成为其拉人入伙时的惯用语,从中可见对于当时的普通百姓,顿顿有酒有肉是一件十分让人羡慕的事。

但在《水浒传》第三十八回,李逵却因为店家说只有羊肉没有牛肉而大发雷霆:

李逵:我这大哥,想是肚饥,你可去大块肉切二斤来与他吃,少刻一发算钱还你。

酒保道:小人这里只卖羊肉,却没牛肉,要肥羊尽有。

李逵听了便把鱼汁淋那酒保一身。

戴宗:你又做甚么?

李逵:叵耐(见注释1)。这厮无礼,欺负我只吃牛肉,不卖羊肉与我吃!

对于李逵的发怒,之前很多人都解读为梁山好汉是为了与朝廷对着干,才特意只吃牛肉,因为在宋朝耕牛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于是皇帝几番下旨不准随意宰杀耕牛。根据这条史料,后来人就想当然的认为,只吃牛肉是出于李逵等梁山好汉对朝廷的叛逆心理。但按照这个逻辑,小二说只有羊肉,似乎也并没有冒犯的意思,而李逵发怒必定是小二的回答触怒了他,这其中一定有被我们忽视误解的地方。下面船夫就带大家一起来分析下。

李逵为何要发怒

如今对于很多无肉不欢的吃货来说,猪肉是相对便宜的肉食,而牛羊肉则成了有些奢侈的选择,这其中牛肉更甚,进口的牛肉价格将会成倍的增加。令广大吃货们食指大动的同时,却又不得不握紧钱袋子量力而为,但在古代,牛肉可真不是这个“待遇”。

在古代,牛肉价格一直很低廉,被社会舆论所轻贱,凡是上档次的宴席是很难见到牛肉的,主流社会的不待见,让牛肉的市场需求始终低位徘徊,形成的低价却让其成为市井阶层的最爱。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当李逵一听酒保说只卖羊肉,就觉得酒保把他当成了穷鬼,认为他只吃得起牛肉,不配吃羊肉。这很大程度上刺激到了李逵的自尊心,尤其是在他想要巴结的宋江面前,失了面子,便趁势向酒保发了飙。

李逵的发怒就好比你带女朋友去买衣服,还价还得很低,老板娘不干了,换成一副鄙夷的嘴脸说:“买不起就别买,想拣便宜货,挤公交去批发市场啊!”相信你也会跟李逵一样勃然大怒的。故事中这位看人下菜的酒馆小二也应该庆幸,如果不是处于闹事不方便脱身,或许黑旋风就该一板斧劈过去了。

发飙归发飙,其实李逵平常吃的还是牛肉,而不是羊肉。不信你翻翻《水浒传》,黑旋风也就在江州琵琶亭这场戏里赌气点了二斤羊肉(宋江买的单),在其他回目里吃的还是牛肉。梁山好汉里小门小户出身的其他英雄好汉,比如阮氏三雄和拼命三郎石秀等人,平常吃肉也是牛肉占多数,会宰羊待客的只有柴进那样的富二代和晁盖那样的大地主。

牛肉为何如此轻贱

关于牛肉轻贱这个话题,船夫还特意寻访了一些年逾古稀的老人,根据他们的回忆,即使在建国后的二三十年,牛肉的价格一直都是猪牛羊肉中最为便宜的,牛肉价格逆袭真的仅仅是最近十几年才有的事情。

牛肉之所以便宜,首先是因为它的脂肪含量低,能提供的热量不如猪肉和羊肉,对于油水不多的古人,吃起来也没有猪肉解馋。不仅仅是古代百姓如此,笔者回忆小时候,母亲经常会将用来炒菜的猪肉放到油锅中,尤其是分肉,将其中的肥油脂炸出来,以后每次炒菜都放一些。对于当时不经常吃肉的家人,没了那些肥油脂,菜都不怎么香了呢。

对于很多徘徊在温饱线边缘的人来说,肥肉要比瘦肉更受欢迎,所以脂肪含量很低的牛肉自然就变得不受待见了。

关于牛肉轻贱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粮食问题一直是历朝历代最为重视的问题,为了保证粮食的产量,朝廷以及地方都将牛当作重要的生产工具,时不时就会颁布律令禁止民间宰杀耕牛和食用牛肉。在这种主流思潮的作用下,上流社会也将食用牛肉视为道德败坏的特征之一,以至于别人看到你吃了牛肉,会认为你是下等人的情况。

《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由施耐庵整理编写,所以其中很多生活细节的描写,是以当时的社会背景为基础的。与施耐庵同时期的还有一位名叫孔齐(见注释2)的文人,在他写的笔记小说《静斋类汇》中有这样的描述:

先妣喜啖山獐及鲫鱼、斑鸠、烧猪肋骨,余不多食,平生唯忌牛肉,遗命子孙勿食

这段话很明确的告诫后人,野味可以稍微吃吃,但绝对不能吃牛肉,因为读书人家要有节气,不能吃那种下贱的肉,进而辱没了身份。此外他还补充道:

唯羊、猪、鹅、鸭可食,余皆不可食

孔齐的意思是羊肉、猪 肉、鹅肉、鸭肉可以吃,别的都不可以,包括牛肉。但在元末明初这种动乱年代,这么严格要求人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乱世不饿死就很幸运了。事实也的确如此,猪肉羊肉价高,牛肉轻贱,后来孔齐馋肉了,也不得不吃牛肉,为此他一边吃牛肉,一边默默地跟母亲解释:

妈,对不起,不是儿子不孝,实在是买不起别的肉了,只好破例

读到这里,想必读者就能够体会当李逵被小二告知没有牛肉只有羊肉时的心情了,很显然在李逵心里认为:这个小二一定以为我们几个是下等人,只配吃牛肉这种轻贱的肉!

进而怒发冲冠,要教训小二一顿。正所谓一个人心里越缺乏什么,外在就越在乎什么,李逵出身贫寒,又有犯罪前科,在宋朝的社会中,恰恰就是最不受待见的那一类人。

注释1:叵,意为不可:叵耐|的意思则是指对方居心叵测。

注释2:孔齐,元末明初人,字行素,号静斋。生卒年均不详,约元惠宗至正末前后在世。父退之为建康书掾,因家溧阳。

参考资料:

《水浒传》

《静斋类汇》

猪肉过手有油水的故事2

故事发生在明朝正德年间,山东有一个世家子弟,生平见不得冤屈之事,爱替人打抱不平,数年间便耗尽了万贯家私,弄得仓无一粒米,囊无半文钱。

往昔受他恩惠的人,见他穷到这个地步,分文不肯周济。他因此看透世情冷暖,人心凉薄。于是提了根打狗棒,端了只破瓷碗,飘然出门,做了个四处流浪的叫花儿。

心知自己不长进,怕玷辱祖宗,所以从不与人说自己的真名实姓。别人若问起,便一会儿说姓张,一会儿说姓李。

他又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一户人家,终身只讨一次,这叫做“在我不伤其廉,在人不伤其惠。”寻思自己即便是做乞丐,那也要做得与众不同。立志周游全国,乞食四方,做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

打定主意后,今日在东,明日往西,决不在一个地方长住。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即便做了叫花儿,依旧轻财重义,自己讨来了银子,又要施舍给更穷的人。

财主人家见他要饭都要得这般清高,做人颇有些侠气,又且识文断字,会做几首粗浅诗词,一般都不把他做乞丐看待。

见他走进门来,不是亲手递茶,就是唤人送饭,最后还要赠他不少钱财,这都不消他开口,甘心情愿地施舍给他。

所以,他的钱财来得极是容易,一天下来,铜钱有一大把不说,碎银也有几块。若肯留着积攒起来,要不了多久,还可以恢复旧业,依旧做他的财主。

怎奈秉性难改,身上只要有钱,决不肯留着过夜,见同伴之中有填不饱肚子的,便拿出钱来周济他;有病倒不能出门乞讨的,不但帮他请医买药,还要供他吃喝直到病好。

要说这些都是同伴,互相照顾倒也罢了!可他有时遇到穷苦人家,或者家中粮绝、或者死者无棺,又或者病者少药,他仍会不知不觉中就动起了恻隐之心。不但不要人家施舍,反倒从破袋中摸出钱银给人。

久而久之,北京、河南、山东、山西等地,无人不晓乞丐里出了这样一号人物,他竟做了乞丐之中的名士,叫花儿里的翘楚!得了一个雅号,叫做“花儿爷”。人人都巴不得他上门,也好亲眼看看这样的奇人,到底生得是怎样的一个模样!

这天来到山西太原府,他“花儿爷”的金字招牌突然不灵了,除了刚到时遇着一个J女留他吃了顿饱饭外,再没遇着第二个好心人。饿着肚皮讨了四五天,钱不见一文,饭不见一碗。

就算有个别愿意施舍的,也是骂骂咧咧地把饭食丢在地下,等他自己捡来吃,“花儿爷”是有侠骨的人,宁可忍饥受饿,决不肯受那嗟来之食,凭着性子转身便走!

一连饿了几天,不觉两眼发黑,躺倒在破庙中思来想去,一拍脑门道:“是了,之前别人肯施舍,一来是重我的人品,二来是慕我的名声。如今初到太原,我又没自报名号,那个知道我是什么人?眼下没奈何,只得厚着脸皮做个毛遂自荐了。”

算计定了,强撑着起身,走出破庙去乞讨,见人便自报名号,心想凭着“花儿爷”这三个字,决没有再挨饿的道理!

谁曾想世事难料,未报名号之前,银子铜钱虽然讨不着,好歹还有人施舍点残羹剩饭。如今倒好,一听他自称“花儿爷”,个个横眉冷眼,多说得两句,拎着棍棒就要来打。

也是奇怪,偌大的太原城,不知有几万户人家,竟然不约而同的都是这个态度,像是齐心要饿死他一般。想不出到底是何缘故,只得叹口气道:“罢了!大抵是命该如此!”

拖着饥肠辘辘的身子回到破庙,也不求生,也不寻死,只是干躺着,做个束手待毙而已。可怜他多日颗米未进,哪里经得住再饿?只熬得一天一夜,就觉四肢冰凉,奄奄一息,眼看着就要做个他乡饿死鬼!

各位看官,你说这“花儿爷”走到别处,人人欢迎,个个拥戴,为何唯独到了太原,竟然潦倒到这般地步?

说起这其中的缘故,却也不是太原人势利。实际上,太原人也是极仰慕他的,看见一般乞儿上门就呵斥道:“你不晓得乞丐里有个‘花儿爷’么?别个一户人家只讨一次,哪像你们这样,三天便上门讨了五次,怎不惹人生厌?实话对你说吧!我们即便有钱也不给你,要留着等那‘花儿爷’上门。”

久而久之,这些话就像长了翅膀一般,渐渐传播了出去,远方有个乞丐从中看到了机会,竟然假冒“花儿爷”的名号,先他一步来到了太原府。地方上不明就里,自然把这冒牌货当成了正主,争相把银子拿来送他,置备酒菜请他。

冒牌货得了一大注横财,临走时还煞有介事地对众人说道:“我‘花儿爷’是一匹好马,决不吃回头草的。如今在贵宝地叨扰了一次,以后就再不来了。只怕我走以后,有无耻之徒假冒我的贱名来搅扰各位,坏了在下的名声不说,还且费了各位的钱钞。列位谨记此言,切不可被人骗了!”

就因冒牌货这一番言语,太原人便把假的当成了真的,真的当成了假的。所以一见到‘花儿爷’,就像见了仇人一般。半个铜钱不肯施舍,连那一碗冷饭,也是勉强丢在地上给他。及至他自报名号,更把他当成了不要面皮的冒牌货,连冷饭也不肯给了!

“花儿爷”受盛名所累,弄到要饿死的地步,抓破头皮也想不出这当中的曲折,只得躺在破庙里等死。本处的地方总甲,平时就巴不得死个把乞丐,好往各家筹集银钱,猪肉过手抹上几下,总要沾染些油水。

如今见“花儿爷”一只脚跨进了鬼门关,等不得他断气,就喜滋滋地先去各家筹款。到了一个娼妇人家,那J女叫做刘彩蝶,是太原城第一的名妓,当时接待了一个自称龙公子的贵客,二人正对坐下棋。

听说死了个乞丐,把棋子一丢,连忙问道:“那叫花子是哪里人?可晓得他的名字?”总甲答道:“好像是从山东来的,竟然自称“花儿爷”,这不是明摆着冒名顶替么!”

刘彩蝶惊问道:“这是一尊活菩萨,他是怎么死的?”总甲道:“没人施舍,饿死的呗!”刘彩蝶连声叹息道:“本处的人不晓得他的来历,把他当成假冒的“花儿爷”!殊不知他才是本尊,当初我在山东居住时,与他有过一面之缘!”

龙公子插话道:“一个乞丐,居然还有冒名的!倒也是奇事一件,这当中有什么缘故吗?”

刘彩蝶便将“花儿爷”生平积德行善、仗义疏财的事迹,绘声绘色地对他说了一遍。龙公子听了,不以为然地说道:“这只怕是传闻言过其实,乞丐里哪有这等好人?”

刘彩蝶正色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要是只听别人讲,我也不敢轻信。也不瞒各位,本人就亲身受过他的恩惠。我十二三岁时,家里一贫如洗,母亲死了三天也无钱安葬,他讨饭来到我家来,我忍不住对他哭诉道:‘母亲尸骸暴露尚且无钱收殓,那有铜钱打发你?’”

“他一听就动了恻隐之心,取出一包银子,虽然不到一两,都是些零碎,想来也是各处讨来的,又摸出几百个铜钱,一并送给我家父亲。危急之际,父亲也顾不得羞耻,含泪接了。”

“得亏他仗义周济,母亲才得以入土为安。先前他来到太原,也是缘分使然,刚好被我遇见。他是我的大恩人,我自然认得他,可他却认不得我。留他吃了一顿饭,约他改日再来。”

“原本是打算寻个时机,方才对他说出实情,好好地报答他一番!也怪我粗心,忘了他‘决不二次上门’的规矩。他这一去,自然不会再来。谁知才过了几天,竟然就饿死了。此事都是怨我考虑不周,竟然害的恩人饿死他乡!”

说完泪如雨下,龙公子听得心酸,出言安慰道:“此人果然令人钦佩,他既助你安葬母亲,我如今也替你还他一口上好的棺木,再做些法事替他超度,也算报答他的恩情!”

刘彩蝶连忙拜谢道:“若得如此,感恩不尽。”龙公子便吩咐随从取出十两银子,交给总甲去备办棺木,待收殓之后,再叫和尚超度。

刘彩蝶担心总甲办事不牢靠,叫家人跟去,把棺木买好抬到庙中,凑近一看,竟然还有一口气在,忙给他灌了几口热汤。

过得片刻,“花儿爷”睁开眼睛,歪着头看到一副棺材。于是有气无力地说道:“我是饿死的人,一个铜钱、半碗冷饭尚且没人施舍,这口棺木是从哪里来的?满城的财主都要置我于死地,诸位是什么人?又为何肯来救我?”

众人便将刘彩蝶感他昔日之恩、龙公子助他棺材等事,比手画脚地说了一遍。“花儿爷”不由感叹道:“想不到如今世上还有知恩图报的人,这倒是桩奇事了。如此看来,不但我乞丐之中有人物,连娼妓之中也是有人物的。”

说罢挣扎着起身,吃了些众人买来的点心,有了的力气,便央求家人扶了,要去拜谢救命恩人。

刘彩蝶见他活转过来,喜不自胜,连忙置办酒饭款待。

龙公子打趣他道:“你往常有钱就抛洒掉,如今遭此一劫,以后还敢不敢大手大脚了?”

“花儿爷”在鬼门关前走了一圈,闻听此言忙道:“再也不敢了。”

见他如此,龙公子便转头对刘彩蝶说道:“他大难不死,将来必定有所成就,你当初既受过他的恩惠,如今又没有亲人,何不与他结为异性兄妹?留他在家中供养,一来报恩,二来积德,何等不妙?”

刘彩蝶道:“我也正有此意!”于是二人并排跪下,对着天拜了几拜。从此以后,兄妹相称,相处得极是和睦。

只是才过得三五日,“花儿爷”便有些不耐烦起来,他是漂流浪荡惯了的人,偏不喜过这种安分日子。

于是便寻了个借口,辞别刘彩蝶和龙公子,说要往别处走走。见留不住他,龙公子便让随从取出一锭银子赠他。

劝他道:“你这样一个人物,什么事不好做,偏要做叫花儿?我如今赠你五十两银子,你拿去当本钱,寻些生意来做,切不可再去乞讨!”“花儿爷”推辞不过,只得收了。

刘彩蝶也拉着他反复叮嘱道:“你是个慷慨的人,有了这笔银子,少不得看见穷人又要施舍,舍去之后,又要像前日的遭遇,只怕还要饿死在别处,到时可再没有人相救!我现在把这个戒指送你,你戴在手上,但凡要用银子的时候,看到戒子就想着我说的话,心中要斟酌一下,切不可再像以前那样撒漫。”

说完就褪下一个金戒指,替他戴在手上。想到分别在即,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掉。“花儿爷”也有些伤感,拜谢了二人,飘然出门而去!#人世间的故事#

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猪肉过手有油水的故事3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本来有想聊聊新冠疫情中湖北众生相,和楚地文化基因交相印证,最后貌似不可言说的词语太多,老谢的词汇储量明显不够,只能就此作罢。想破罐子破摔扒衣卖腐,又显然底蕴太过于厚重,虽然比不上晋南阳王司马保重800斤,也不如北魏先祖爷拓拔什翼健“卧则乳垂至席”,起码也是个重量级人士,与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里的背影逐渐重叠——这里没有占朱先生便宜的意思。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耕民族,肉类的获取渠道相对比较匮乏,因而肉类也显得弥足珍贵。《曹刿论战》的“肉食者谋”,肉食者指代的是属于上层人士的贵族,传统文化理念中,肉是身份的一种象征,音乐叫“肉竹”,多汁的果实叫“肉果”,广有钱财俗称“肉头厚”等等,不一而足。

记得有个笑话,说乡下老农羡慕皇帝生活,皇帝坐在金銮殿的金龙椅上,金筷子夹着肉馍馍吃,流油的大肥肉一顿可以吃两斤!——这个故事我想应该是起源于陕西关中一带,当然在各地都有不同的版本,有东北版的“吃着猪肉馅的饺子”,有江南版的“糯米饭蘸糖,想蘸多少就蘸多少”,还有河南版(我们那边也有)“想吃多少馓子就此多少”。想象来源于生活,可见劳苦大众对美好生活的要求其实不高,能有顿肉吃、能吃点糖、吃点油就是天堂了。——都说中国文化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饮食,我想是因为饥饿贯穿了整个中国民族的历史。

对于掌握了文字的贵族看来,美好生活显然不是吃饱、吃好这么简单,应该是吃撑、吃不下,物质要充裕得令人发指。“酒池肉林,长夜之饮”,历史书上这段是用来谴责商纣王荒无道,其实我很怀疑它的真实性,虽然和半裸的宫女追逐嬉戏,一边随意吃喝的场景非常香艳,可稍微有点常识都知道,肉酒时间放久了吃下去并不令人愉悦。对肉和酒的极度浪费的描写,会极其成功的引发社会底层人民的仇视心理,加上炮烙、挖心、虿盆,直观的造就了一个凶残暴君的形象。——或许我也如老农一样,眼界限定了我的思维。要证明统治者无能,可以用“何不食肉糜”?要体现统治者礼贤下士,可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要展现太平盛世,那就是“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扯远了,回来继续说肉。作为高端战略物资,肉的意义当然不仅仅如此。他是孔老夫子的“束脩”,也就是十条咸猪肉,作为弟子拜师学习的学费。圣人教书也是要收费的,这和“有教无类”并不冲突;释迦摩尼在给孤独园中讲道穿法,让给孤独长者以金砖铺地,并收了他3.3升黄金,以示“经不可轻传,佛法不可轻慢”,东西二圣的三观极正。老夫子最后因为祭肉而离家出走,周游列国,后面在表。

因为尊贵,所以肉经常用来表示尊敬。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七十者衣帛食肉”,汉文帝也规定,对80以上的老人,每个月发一石米,20斤肉,5斗酒,这是对劳作了一辈子的底层人民的一种福利,当然,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能活着享受这种福利的不多。

肉的一个重要来源是祭祀,天子和诸侯在祭礼之后,一般会将祭肉分赐朝廷重臣。而臣子分到祭肉之后,要在当天与家人分享完毕,所以孔子说“祭于公,不宿肉”。家祭之肉则须在三天之内食用完毕。因此,我们将过节吃肉食称为为打牙祭。孔老夫子在因郊祭后鲁国国君没有按照按“礼”的规定,把祭肉分给大夫,于是率领众弟子辞官别鲁。

祭祀分肉是个苦差事,首先人不能长得丑,不然天上的不高兴,地上的看着倒胃口;肉有肥瘦,有大小,要让大家心里都舒服,这个很考验人。陈平在年轻的时候,就曾经被推荐干过这个活计,《史记·陈丞相世家》:“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陈平是个实在人,45度角看着天空感慨“‘嗟乎,使平得宰天上,亦如是肉矣。”宰相的宰,主宰的宰,其实就是个分猪肉的。

提到分肉,就不得不提东方朔,这厮待诏金马门的时候(待诏属于编外人员,不能领国家工资,由皇帝小金库发放生活费),那是真穷,肚子没油水,天天盼着分祭肉。好容易盼来一回,结果分肉的大官丞作为国家公务员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到了太阳落山还没来,这厮胆从胃边生,割了肉就跑。后来皇帝让他做检讨,我百度了下原文,“朔来朔来,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拔剑割肉,一何壮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这情商,秒杀我等。

其实,祭肉是真不好吃,一大块肉放到锅里,什么调料也不放,外熟内生,一大块毫无滋味的冷猪肉,肠胃不好的真吃不下去。当然,对于一定级别来说这是荣誉,你还得面带感激、目含泪光,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叩谢天恩,吃不了这冷猪肉,就注定了要坐冷板凳。

肉也是有等级的,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隽触之翠,述荡之挈,旄象之约。这就传说中的肉之极品了,你以为猩唇是猩猩的嘴巴?古人在吃的上面没有这么癫狂,他们比这还要丧心病狂:猩唇是麋鹿的脸部!麋鹿是什么?满语叫做罕达罕,也称四不像,世界级珍稀动物!古代中国烹饪原料八珍之首(驼峰、熊掌、猴脑、猩唇、象拔、豹胎、犀尾、鹿筋)!注意(敲小黑板):现在法律规定了,不但以上的不能吃,所有的野生动物都不能吃!

最后拿苏东坡的《猪肉颂》来作为结尾,“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写到这,我又饿了。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3日 星期一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猪肉过手有油水的故事视频(猪肉过手有油水的故事)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87710.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