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关于姜姓的历史故事(姜家的故事有哪些)

2023-03-11 18:30:02 技术常识4 老王分享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7156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8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行走横断山腹地① 姜家大院:茶商巨子的百年风骨(上),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封面新闻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姜家的故事有哪些1

【编者按】

前不久,封面新闻记者李贵平随茶马古道命名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保亚和著名策划人、《科学中国人》杂志社总编张刚教授等20多名学者、艺术家一起,深入横断山腹地,进行了为期20天的“藏羌彝文化走廊——川藏线茶马古道大考察”。

本期起,封面新闻“地理频道”开始推出大型地理采访记——行走横断山腹地。

近200年来,一代代姜家人前赴后继,将醇香边茶通过千里古道和茫茫雪域,踩踏出一条汉藏商贸往来的沧桑之路……

封面新闻记者 李贵平 文/图

姜家大院,是川藏茶马古道上难得保存的清代豪宅旧址。这座幽深大院,承载了一代茶商巨子前赴后继的艰难世象,也铭刻着汉藏边茶贸易的峥嵘风骨。

姜家大院位于四川荥经县民主路187号。大院最初由明末当地徐姓土司所建,清道光年间卖于姜家先祖,几经改建,成为川藏线上名噪一时的“裕兴号”茶厂旧址,算下来有170年历史。

“裕国兴家”的清代大豪宅

荥经,古称严道,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驿站。两条重要古道交集重叠,合二为一,这在国内极为罕见。黄炎培先生曾赋诗曰:“荥经之水,岩石嶙峋;荥经之城,空气氤氲。”

深秋时节,我来到荥经县城,问起姜家大院,人人都晓得,说它就在民主路呢。

民主路是一条四百米长的老街,处处可见高大山墙的民居。这些民居或高或低,错落有致,泥夹墙和木板墙相间,穿斗屋架之间开着雕花窗户。民主路种植着不少桂花树、橘树、苹果树、桃树、银杏。桂树尤其可爱,一条条树枝从树干中伸出来,在阳光下泛现绿宝石般的光彩。据说每年九月初到中秋节前后,桂花树上挂满金黄小花。人走在桂花树下,能听到桂花轻微的绽蕾之声。风儿吹来,还能“淋”到纷纷扬扬飘下的桂花雨。整条老街也都被熏染得香浸浸的。

那天上午,阳光打在树枝上落下斑驳的光点。一阵鸟儿鸣叫着,衬托着这里的寂静。街巷上,一只狗儿懒洋洋跟着我们走了一段,胡乱啃了些东西,躺在墙角眯眼儿睡去了。

推开窄窄巷子里的那扇木门,一个看上去已颓旧的大院呈现面前。

姜家大院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座北向南为主要朝向,平面中心轴上有一个龙门,两个天井、两个过厅、一个主房。另有一小天井,五个厢房,主房正对过厅,共有3间,中间一进为堂屋,堂屋两侧为主居室。堂屋的开间相对两侧的住房稍大一点。

昔日堂屋的主要用途是家族举行祭祀、聚会、婚嫁大典等大型活动,也是逢年过节家人团聚的场所。主居室只有当年的长辈才有资格居住,厢房则供子女居住或接待客人。这种布局设计,体现了古时巴蜀“正堂宽敞出贵人、堂屋有量不出灾”的建筑思想。

姜家大院是典型的木结构穿斗式结构,懂行的人说,屋面荷载和楼面荷载,由桷角及楼板传递给檩条,再由檩条传给木柱,木柱再将荷载通过柱基传达到地基,建筑结构受力和传力途径简单明确。难怪姜家大院经受百年风雨,日晒雨淋,依然牢固。我这些年行游蜀中各地,很少看到如此宽阔坚牢的旧式民居。

姜家大院的门、窗、屋脊、柱墩、抬墩和耍墩,雕工精细、内涵丰富。反映了当年房屋主人的追求与理想,也反映了忠孝礼仪、福、禄、寿、禧等传统文化内涵。

三个天井的平面布局和结构形式,为典型明清豪宅风格。天井紧密相连,所有居住在里边的人由一道大门进出,形成一个既封闭又独立的建筑群体。天井内的石阶,长满厚重潮湿的青苔,蝼蚁从容爬行,传递着陈旧的气息。

大院仍保留清代“裕国兴家”的楠木牌匾。“裕国兴家”四字写得遒劲有力,雄健流畅,这是清末荥经一官声颇佳的县官为姜家大院题写的。裕国兴家,既是姜家大院当年的立身之本,也是雅安地区茶马古道的文化精髓。

秋风萧瑟,鹧鸪飞过,落叶簌簌飘零,为这座冷清大院平添一些古意。寂静院子在我脑海里却鼓荡着一个时代的诡谲风云。一幅历史的画面令人动容:近200年来,一代代姜家人前赴后继,将醇香边茶通过千里古道和茫茫雪域,踩踏出一条汉藏商贸往来的沧桑之路……

“善待”强人的精明商号

如今,姜家大院的主人之一,是76岁的姜世民老人,他是姜家15的代传人。

姜世民早年因患病导致双目失明,但他可以不用拐杖在自家院子里随便行走。家里的石阶、门槛、楼梯和器物,仿佛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连耗子窸窸窣窣翻墙打洞的节奏声儿都了然于心。

姜世民平时没法出门,整天待在院子里做做家务,晒晒太阳,听听收音机。有友朋来了就陪他们喝喝茶。那天,他听说我们这群参观者中,有茶马古道命名人之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保亚,笑容如菊,向我们介绍这介绍那,还抱出一大叠发黄的家谱、书籍让我们阅读。

姜世民说,他现在居住在后院的一间屋内,其余房屋租给了别人,整个院子住有30多人。虽然许多人没有血缘关系,但大家天天相处,十分和谐,谁家炖个鸡汤、包个饺子、炒个腊肉就扯起嗓子喊一喊,坐拢来小酌一杯,充满世俗乐趣。

通过姜氏家谱和姜世民等人的介绍,我们得知,姜家发迹很早,明末清初,人口大量迁徙入川,姜家一世祖姜加有经由湖北麻城孝感来到今四川眉山洪雅,先以做银匠、开银铺为生,经过努力,生意慢慢做大。后五代人分别是:二世祖姜讳广、三世祖姜有桂、四世祖姜起番、五世祖姜振翮、六世祖姜讳灿。

康熙末年,六世祖姜讳灿带七世祖姜圻阔从洪雅来到荥经,定居下来。仍经营铸银,在积累了一定资金后,从事茶业生产经营。

这里有个故事,说明姜家人的诚信和精明:姜家在开银铺的时候,生意很好。一天,有个面相狰狞的强人拿了一布包东西交到柜台说要打成银锭,随后就离开了。由于当时顾客盈门,店主就没来得及打开看看,待忙停后开包发现,包里的东西根本不是银子。怎么办?姜家人还是按强人所嘱,拿同等重量的银子铸成了银锭,到取货的那天,强人把银锭取走了,临走前他瞥了瞥主人微笑的、意味深长的眼神,之后再没来过。

姜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财主后,也成为小偷窥视的目标,但本地小偷不好意思“光顾”姜家,而是组织外地贼人来偷东西。那个时期,每天夜里,都有十几个肌肉疙瘩发达而会功夫的人手持棍棒巡夜护院,他们抓住贼人后不打不骂,而是带到厨房好菜好酒招待,末了再给一笔钱“恭请”他们别再来了。

逢年过节或遇到饥荒年,乐善好施的姜家定期煮好稀饭广为施舍。若有亡人,也出资送赠棺木。对在姜家茶店工作的先生、长工经济困难更是慷慨解囊。那些年,姜家大院在荥经县的口碑很好。

有一年中秋节,姜家大院外面的桂花树开得特别好,桂树上挂满了金灿灿的小花儿,碎碎的,一朵朵四瓣小花簇拥在各自的枝头,花瓣中小得几乎看不见的花蕊在金风中颤动。那天晚上,月儿正圆,清风徐来,姜家大院坝坐满了邻里乡亲,大家一边赏月聊天,一边喝着姜氏酿造的桂花茶,一边听镇上的评书艺人讲隋唐演义。

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藏区许多地方的藏民感染了火症(现称痢疾),姜家闻讯,紧急联合荥经数家生产茶叶的厂家,根据古法配制了一种湫木茶,运送藏地,让藏族患者迅速得到康复,及时抵御了瘟症疾患的侵扰。

姜家商号建立了一套远近有名的管理、经营机制,主张讲信誉、求名牌、重商德。譬如十一号号规是这样的:“本号人员必须维护信用,礼貌待客,不许以假货充真、或以次充好,短斤少两等行为。”(未完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姜家的故事有哪些2

相传在秦朝的时候,有一户姓孟的人家,种了一棵瓜,瓜秧顺着墙爬到姜家结了瓜。瓜熟了,一瓜跨两院得分啊!打开一看,里面有个又白又胖的小姑娘,于是就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孟姜女。孟姜女长大成人,方圆十里、八里的老乡亲,谁都知道她是个人好、活好、聪明伶俐,又能弹琴、作诗、写文章的好闺女。老俩口更是把她当成掌上明珠。

这时候,秦始皇开始到处抓伕修长城。有一个叫范喜良的公子,是个书生,吓得从家里跑了出来。他跑得口干舌燥,刚想歇脚,找点水喝,忽听见一阵人喊马叫和咚咚的乱跑声。原来这里也正在抓人哩!他来不及跑了,就跳过了旁边一堵垣墙。原来这垣墙里是孟家的后花园。这功夫,恰巧赶上孟姜女跟着丫环出来逛花园。孟姜女冷不丁地看见丝瓜架下藏着一个人,她和丫环刚喊,范喜良就赶忙钻了出来,上前打躬施礼哀告说:“小姐,小姐,别喊,别喊,我是逃难的,快救我一命吧!”

孟姜女一看,“范喜良是个白面书生模样,长得挺俊秀,就和丫环回去报告员外去了。老员外在后花园盘问范喜良的家乡住处,姓甚名谁,何以跳墙入院。范喜良一五一十地作了口答。员外见他挺老实,知书达礼、就答应把他暂时藏在家中。 范喜良在孟家藏了些日子,老俩口见他一表人材,举止大方,就商量着招他为婿。跟女儿一商量,女儿也同意。给范喜良一提,范公子也乐意,这门亲事就这样定了。

那年月,兵慌马乱,三天两头抓民要夫,定了的亲事,谁家也不总撂着。老俩口一商量,择了个吉日良辰,请来了亲戚朋友。摆了两桌酒席,欢欢喜喜地闹了一天,俩人就拜堂成亲了。常言说:“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小俩口成亲还不到三天,突然闯来了一伙衙役,没容分说,就生拉硬扯地把范公子给抓走了!

这一去明明是凶多吉少,孟姜女成天哭啊,盼啊!可是眼巴巴地盼了一年,不光人没有盼到,信儿也没有盼来。盂姜女实实地放心不下,就一连几夜为丈夫赶做寒衣,要亲自去长城寻找丈夫。她爹妈看她那执拗的样子,拦也拦不住,就答应了。孟姜女打整了行装,辞别了二老,踏上了行程,孟姜女一直奔正北走,穿过一道道的山、越过一道道的水。

孟姜女打整了行装,辞别了二老,踏上了寻失的行程。饿了,啃口凉饽饽;渴了,喝口凉水;累了,坐在路边歇歇脚儿。有一天,她问一位打柴的白发老伯伯:“这儿离长城还有多远?”老伯伯说:“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是幽州,长城还在幽州的北面。”孟姜女心想:“就是长城远在天边,我也要走到天边找我的丈夫!”

孟姜女刮着凤也走,下着雨也走。一天,她走到了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郊野外,天也黑了,人也乏了,就奔破庙去了。破庙挺大,只有半人深的荒草和龇牙咧嘴的神像。她孤零零的一个年轻女子,伯得不得了。可是她也顾不上这些了,找了个旮旯就睡了。夜里她梦见了正在桌前跟着丈夫学书,忽听一阵砸门声,闯进来一帮抓人的衙役。她一下惊醒了,原来是凤吹得破庙的门窗在响。她叹了口气,看看天色将明,又背起包裹上路了。

一天,她走得精疲力尽,又觉得浑身发冷。她刚想歇歇脚儿,咕咚一下子就昏倒了。她苏醒过来,才发觉自己是躺在老乡家的热炕头上。房东大娘给她擀汤下面,沏红糖姜水,她千恩万谢,感激不尽。她出了点汗,觉得身子轻了一点,就挣扎着起来继续赶路。房东大娘含着泪花拉着她说:“您大嫂,我知道您找丈夫心切,可您身上热得象火炭一样,我能忍心让您走吗!您大嫂,您再看看您那脚,都成了血疙瘩了,哪还是脚呀!”孟姜女一看自己的脚,可不是成了血疙瘩了。她在老大娘家又住了两天,病没好利索就又动身了。老大娘一边掉泪,一边嘴里念道:“这是多好的媳妇呀!老天爷呀,你行行好,让天下的夫妻团聚吧!”孟姜女终于到了修长城的地方。她打问修长城的民工:您知道范喜良在哪里吗?打问一个,人家说不知道。再打问一个,人家摇摇头,她不知打向了多少人;才打听到了邻村修长城的民工。邻村的民工热情地领着她找和范喜良一块修长城的民工。

孟姜女问:“各位大哥,你们是和范喜良一块修长城的吗?”

大伙说:“是!”

“范喜良呢”大伙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含着泪花谁也不吭声。盂姜女一见这情景,嗡的一声,头发根一乍。她瞪大眼睛急追问:“俺丈夫范喜良呢?”大伙见瞒不过,吞吞吐吐地说:“范喜良上个月就——就——累累-累饿而死了!”

“尸首呢?”

“大伙说:“死的人太多,埋不过来,监工的都叫填到长城里头了!”

大伙话音未落,孟姜女手拍着长城,就失声痛哭起来。她哭哇,哭哇。只哭得成千上万的民工,个个低头掉泪,只哭得日月无光,天昏地暗,只哭得秋风悲号,海水扬波。正哭,忽然“哗啦啦”一声巨响,长城象天崩地裂似地一下倒塌了一大段,露出了一堆堆人骨头。那么多的自骨,哪一个是自己的丈夫呢?她忽地记起了小时听母亲讲过的故事:亲人的骨头能渗进亲人的鲜血。她咬破中指,滴血认尸。她又仔细辨认破烂的衣扣,认出了丈夫的尸骨。盂姜女守着丈关的尸骨,哭得死去活。

正哭着,秦始皇带着大队人马,巡察边墙,从这里路过。

秦始皇听说孟姜女哭倒了城墙,立刻火冒三丈,暴跳如雷。他率领三军来到角山之下,要亲自处置孟姜女。可是他一见孟姜女年轻漂亮,眉清目秀,如花似玉,就要霸占孟姜女。孟姜女哪里肯依呢!秦始皇派了几个老婆婆去劝说,又派中书令赵高带着凤冠霞帔去劝说,盖姜女死也不从。最后,秦始皇亲自出面。孟姜女一见秦始皇,恨不得一头撞死在这个无道的暴君面。但她转念一想,丈夫的怨仇未报,黎民的怨仇没伸,怎能白白地死去呢!她强忍着愤怒听秦始皇胡言乱语。秦始皇见她不吭声,以为她是愿意了,就更加眉飞色舞地说上劲了:“你开口吧!只要依从了我,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金山银山都行!”

孟姜女说:“金山银山我不要,要我依从,只要你答应三件事!”

秦始皇说:“慢说三件,就是三十件也依你。你说,这头一件!”

孟姜女说:“头一件,得给我丈夫立碑、修坟,用檀木棺椁装。”

秦始皇一听说:“好说,好说,应你这一件。快说第二件!”

“这第二件,要你给我丈夫披麻戴孝,打幡抱罐,跟在灵车后面,率领着文武百官哭着送葬。” 、

秦始皇一听,这怎么能行!我堂堂一个皇帝,岂能给一个小民送葬呀!“这件不行,你说第三件吧!”

盂姜女说:“第二件不行,就没有第三件!”

秦始皇一看这架式,不答应吧,眼看着到嘴的肥肉摸不着吃;答应吧,岂不让天下的人耻笑。又一想:管它耻笑不耻笑,再说谁敢耻笑我,就宰了他。想到这儿他说:“好!我答应你第二件。快说第三件吧!”

孟姜女说:“第三件,我要逛三天大海。”

秦始皇说:“这个容易!好,这三件都依你!”

秦始皇立刻派人给范喜良立碑、修坟,采购棺椁,准备孝服和招魄的白幡。出殡那天,范喜良的灵车在前,秦始皇紧跟在后,披着麻,戴着孝,真当了孝子了。赶到发丧完了,孟姜女跟秦始皇说:“咱们游海去吧,游完好成亲。”秦始皇可真乐坏了。正美得不知如何是好,忽听“扑通”一声,孟姜女纵身跳海了!

秦始皇一见急了:“决,快,赶快给我下海打捞。”

打捞的人刚一下海,大海就哗——哗——地掀起了滔天大浪。打捞的人见势不妙,急忙上船。这大浪怎么来得这么巧呢?,原来,龙王爷和龙女都同情孟姜女,一见她跳海 就赶紧把她接到龙宫。随后,命令虾兵蟹将,掀起了狂风巨浪。秦始皇幸亏逃得快,要不然就被卷到大海里去了。

姜家的故事有哪些3

原创插图:喵喵夏,讲述:刘丽红,女,54岁

01

我叫刘丽红,今年54岁,是一名保姆。

退休后,为了帮儿子买房结婚,干了这份工作。

三年前,我开始给现在这个雇主当住家保姆。

雇主是个77岁的老太太,姓姜,我叫她姜姨。

朝夕相处之下,我们对彼此的了解越来越深。

对于我退休后,还在为给儿子买婚房打工这件事,姜姨曾经嗤之以鼻,说我没自我,一辈子都活在儿女身上,不值。

只要有时间,她便试图说服我,要为自己而活。

但就在昨天晚上,她突然对我说了一句:“小刘,以后你儿子结婚有了孩子,你就别干了,帮儿子带孙子吧。”

说完,一向刚强优雅的老太太,扭头抹起了眼泪。

我没打扰她,姜姨这辈子最不喜欢的事,就是被别人同情。

只不过她的故事,真的让人百味杂陈。

02

姜姨本名姜秀媛。

光听名字,大家应该也能猜出来,是那个年代的大家闺秀。

母亲是国高老师,父亲是商二代。

据说,当时整个小城大部分商铺的产权都是姜家的。

童年的姜秀媛是在奶妈和保姆的照顾中,养尊处优长大的。

只不过,在她青年时,家道中落,又因为家庭成分不好,最终嫁给了工人出身的老许。

老许虽然家境一般,但对姜秀媛不是一般的宠爱,虽然不能让她像从前那样锦衣玉食,但工资悉数上交,家务全部承包。

03

姜秀媛一共生了三个儿子,除了喂奶,其他的事情都是婆婆和老许在做。

她甚至连衣服都没洗过一件。

为此,婆婆不知道抱怨了多少回,说她摆穷架子,改不了资本家大小姐的臭毛病。

但每一次,不等她开口,老许就直接回怼婆婆:“我就冲她这点娶进门的,她从小就没干过这些事,也做不好,你不要为难她。”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宠妻狂魔不知引来多少嘲笑。

但在爱她这件事情上,老许义无反顾。

不管一个人赚钱养活全家多么艰难,他依然十几年如一日地维护着她早晨一杯咖啡,睡前一杯牛奶的奢侈习惯。

对于她手头一有点闲钱,就去买衣服和各种昂贵餐具的行为,更是纵容。

04

后来,为了养活一家老小,老许干脆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辞去工作,承包了一辆长途大客。

再后来,他又承包了三条长途客运线路。

三个儿子还没成年,老许就给他们各自买下一处楼房,以备将来结婚之用。

而姜秀媛对于三个儿子来说,始终是一个爱自己远胜过爱孩子的母亲。

她很早就对三个儿子声明:“把你们养大,是我和你爸的义务,但,你们结婚以后,我们没义务再供养你们,以及帮你们带孩子。”

用三个儿子的话说:“我妈一辈子没出过国,但她的思想十分西方,18岁之前,我们是她的儿子,18岁以后,我们就是外人。”

05

姜秀媛是这样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三个儿子成家立业后,除了老许留下的房产,姜秀媛再没给过任何经济上的补贴。

包括三个儿子后来分别有了娃,她也一碗水端平地谁都没有帮着带。

也因此,姜秀媛跟三个儿子儿媳和孙辈们的关系一直不温不火,客客气气。

而就连这份客气,也随着一些小事的发生而渐渐疏远了。

比如大儿子想创业,向父母借钱。

不等老许开口,姜秀媛直接拒绝:“你爸当年白手起家,没求过任何人,你想奋斗,就得有把自己当孤儿的志气,否则,啥也干不成。”

比如,二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广州,卖掉老家父亲给买的房子,在广州买房还差一部分首付,同样跟父母张嘴,还是姜秀媛站出来唱黑脸:“你大哥创业我们分文没掏,你买房我们也不能援助。”

等到三儿子成家有了孩子,岳父母身体不好,二人都上班,想让姜秀媛搭把手,她也是义正辞严地拒绝了:“结婚时,我就明确告诉你们,不会帮忙带孩子的,既然都当父母了,办法得自己想。”

06

这样的大事小情,还有很多。

尽管偶尔老许从中斡旋,希望姜秀媛别把母子关系弄得这么僵。

但姜秀媛有自己的坚持:老不舍心,少不舍力,咱俩要是不放手,就得被他们啃一辈子。

“再说,你还真指望养儿防老啊?真老了你就会明白,有钱才能防老。”

老许向来对姜秀媛唯命是从,而且,也认为她说得很对。

人老了最重要的三样是:老伴,老房子和老本。

老俩口经济上的不偏不向,省却了很多扯不断理还乱的家务事。

也因此,三个儿子与父母的亲情,一直不像别人家那样浓烈。

07

只是,谁也没想到,老许会壮年早逝。

姜秀媛52岁那年,老许因为心梗猝死。

世界上最宠她的那个人走了,所有人都觉得,姜秀媛一定会过得很凄惨。

可是,一年后,她再婚了,再婚的对象姓方,大她8岁。

老方是一位退休高中老师,也是姜秀媛母亲曾经的学生,少年时就曾暗恋过她。

丧偶多年的他,听说姜秀媛也丧偶后,展开了浪漫而热烈的追求。

而姜秀媛也没顾儿子们情感上的难以接受,兴高采烈地开启了新生活。

她跟儿子们说得很明白:“人啊,就是要活在当下,你们爸爸在的时候,我们举案齐眉,他走了,我多愁多病遭罪的也只是自己,还可能连累你们。”

同时,她跟老方也在婚前把财产公证得明明白白。

老方的住房与积蓄属于他们夫妻共同财产,老方每个月的工资全由姜秀媛支配。

08

三个儿子本来就跟姜秀媛不亲。

而她的迅速再婚,更是让儿子们彻底失望。

这之后,除了每年春节,留在同城的大儿子和小儿子礼节性地探望一下,二儿子更是三五年不回来一次。

对此,姜秀媛看得很开。

强扭的瓜不甜,同样,要求来的亲情谁都不舒服。

她是现实而理智的人,跟着退休不差钱的老方,两人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旅游。

和老许一样,老方对姜秀媛言听计从,宠爱有加。

两人一个能赚钱,一个很会花,他们的日子,也算晚年生活中的高配版。

后来,有了智能手机,姜秀媛无师自通,学得比谁都快。

她的朋友圈里,全是和老方在世界各地打卡的恩爱合照。

09

只可惜,岁月静好的日子仅维系了几年。

2015年,79岁的老方因为脑出血抢救无效去世。

这下,姜秀媛真的没伴了,她开始害怕一个人住。

尤其是看到,同小区一个独居老人死在家里一周后才被发现时,她坚决不肯再一个人住了。

而这时,她想到了儿子们。

71岁的她,开始羡慕别人家儿孙绕膝的那份生机和天伦之乐。

她分别给三个儿子打电话,希望能够跟他们其中一个一起生活。

大儿子拒绝得很直接:“这些年,我一直跟岳父母住在一起,他们帮我把孩子带大,所有的钱都搭在我们身上,我必须给他们养老,你来这里,大家都不方便。”

言外之意,自己的家容不下她这个妈。

远在广州的二儿子则拿广州的气候说事,说她会不适应。

而小儿子呢,还不等说话,小儿媳妇直接抢过电话:“我们家总共60平,来个客人都转不开,而且我们那点工资,整天粗茶淡饭的,可不敢委屈您跟我们一起受苦。”

一圈电话打下来,自信了一辈子的姜秀媛,突然发现,在儿子们面前,自己曾经的优越感与硬气都不在了。

10

她老了,还是不可免俗地渴望得到陪伴和关怀。

而姜秀媛毕竟是姜秀媛,她是不会开口恳求儿子们的。

于是,她开始通过家政公司找住家保姆。

好长一段时间,她以三个月更换一个保姆的频率折腾着。

她的要求太高也太多,比如吃红烧肉要用哪个盘子,牛排要用哪个盘子,保姆在家要戴头套,因为她受不了别人的头发落在自家的地板上,保姆要跟她一起每天看新闻联播……

后来,连家政公司都不愿接待她了。

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说:“你这老太太就是没被养儿育女拖累过,所以一身特性,我们公司实在提供不了您想要的服务,另请高就吧。”

11

真正打垮晚年姜秀媛心气的,是一场骨折。

2017年夏天,她在家里洗澡时摔倒了。

好在当时家里有保姆,及时把她送到了医院。

即便这样,她还是摔断了一根肋骨、右脚踝骨折。

折磨她的,固然是身体上的疼痛,但令她更疼的,是同病房的人都有家属陪护,而她,只有一个不情不愿的保姆。

尤其是看着同病房一个比自己年轻不了几岁的老太太,被两个儿女宠得像孩子一样,姜秀媛酸得把自己蒙在被子里,老泪纵横。

12

后来,姜秀媛强行坐在轮椅上,让保姆把她推到走廊里,给小儿媳打了一个电话。

说她病了,让小儿子和小儿媳来医院照顾一下。

不等对方反驳,她说出了重点:“只要你能来,妈一天给你两千块。”

这些儿子儿媳中,小儿媳最爱钱,又是戏精本精。

姜秀媛知道,只要钱到位,小儿媳一定在人前,演得比同病房老太太儿女们更孝顺。

她太孤独了,哪怕花钱买个面子,买个假孝顺也行啊。

果然,小儿媳来了。

看在钱的份上,对她照顾得也很周到。

人前“妈长妈短”地叫着,配合她演着母慈子孝的剧本。

小儿媳是在演戏,但姜秀媛却真入戏了。

她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享受儿女的爱与陪伴,是这么温馨。

她想,如果能把儿子儿媳们紧紧团结在自己身边,该多好。

13

那次出院之后,姜秀媛主动建了家庭微信群,把儿子儿媳及孙辈们都拖进了群。

她每天在群里跟大家打招呼,嘘寒问暖,再转发一些诸如家和万事兴之类的小文章。

可是,基本上都石沉大海。

偶尔有人发个表情包,算是回应了。

于是,姜秀媛又开始以各种节日的名义,在群里发红包。

红包一抢而光后,家庭群又重归平静。

14

2018年春节前,姜秀媛以自己年事已高,很可能不日就离开人世的示弱方式,强烈要求三个儿子陪她过个团圆年。

但那个年,堪称鸡飞狗跳。

年夜饭上,姜秀媛很煽情地表示了自己对儿孙们的想念:年纪大了,骨头软了,儿女心越来越重了。

谁知,这话刚开头,率先放下酒杯的是小儿子。

“妈,你别提什么儿女心,你根本就没心,昊昊(小儿子的儿子)今年13岁了,你看过一天吗?他6岁之前,一直以为楼下邻居奶奶是他亲奶奶,那时候,我们上班来不及接他,都是邻居奶奶帮忙接送,我们在最需要你的时候,你正陪着不是他亲爷爷的爷爷,游山玩水呢……”

小儿子的话,像是引爆的引信,全家炸了锅。

大儿媳力陈自己爸妈这些年的付出,以及好几次向婆婆求援时,婆婆的生冷拒绝,扔下一句划清界限的话:“我这个人就是爱憎分明,日后,我爸妈有病有灾,我会全力照顾,但您的老,得自己养。”

二儿子呢,猛灌一口白酒,说着自己在广州奋斗的不易,逢年过节时的想家,爸爸不在后,自己的妈虽然还在,可家没了。

“就因为你的自私,所以,我们兄弟间的感情也很生疏,你是生过我们,但你没养育过我们,你永远不知道,每个春节,我烂醉如泥哭成狗的样子有多惨!”

“是你的自私,让我们的家成了一盘散沙。”

“我们在最需要你的时候,发现你是最不可能帮助我们的人。”

……

15

一场团圆,就这样变成了儿子们对姜秀媛的声讨大会,最终不欢而散。

姜秀媛甚至降尊纡贵,在家庭群里给儿子们道了歉。

还表示一家给十万元,算是当妈的一点心意。

可是,除了小儿媳跳出来说了句:“谢谢妈。”

其他两个儿媳都默不作声。

16

我是2017夏天,通过姜秀媛朋友的推荐,给她做住家保姆的。

她对我的工作还算满意,所以,一直用到今天。

随着交往的加深,她跟我说的心里话也越来越多。

关于自己的过去,和儿孙们的关系,晚年的孤独。

她做得最可笑的事,是拉黑了一个跟她好了几乎一辈子的老姐妹,人家几次上门来找她聊天,她都假装不在家。

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

她说:“她有三个女儿,有一个已经搬过来跟她常住,另外两个下班就往她那儿跑,变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她就那么咳嗽两声,三个女儿齐刷刷地请假带她去医院,她天天在我眼前炫耀……”

说这话时,她的眼泪几乎夺眶而出。

深吸一口气后,她不服气地说:“年轻时,我处处压她一头,可老了老了……拼不过她了。”

17

有一天,我听到姜姨给她二孙子打电话:“奶奶给你转了一万块钱,你媳妇快生了,到时候别忘了抱来给奶奶看一眼。”

挂断电话,她可怜巴巴地对我说:“一万块钱,就换了句谢谢,连个奶奶都没叫。”

说实话,看着那样的姜姨,我心里真的很难受。

今年春节,姜姨给我放了三天假,让我回家跟老伴、儿子一起过个团圆年。

还额外给我包了红包,说是感谢我。

我不好意思收,她怏怏地说了一句:“有钱有什么用?买不来儿孙满堂……”

我不太放心她一个人过年。

她反过来安慰我:“没事的,我给小儿媳发个大红包,她肯定能过来叫几声妈,陪我几天。”

18

我也是当妈的人,这话听了,觉得好笑,但也辛酸的想哭。

说实话,面对姜姨的晚年生活,我心里的滋味,一言难尽。

中国式亲情就是这样,大多数父母都在用毕生精力,在孩子年幼时,奋力托举;在他们成家立业后,又为他们的小家庭补位。

然后,你养我小,我养你老,或者,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而像姜姨这样活出自我的人,她没有大错。

可儿孙们对她的疏远,也是有前因后果且无法更改的事实。

她的晚年的确不差钱,却缺少了一份足以暖心的亲情。

果然,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活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可奈何。

关于博弈的故事(博弈思想的故事有哪些)

曾德惠的故事有哪些电影(曾德惠的故事有哪些)

有哪些敬父母的故事呢(有哪些敬父母的故事)

给我们启发的故事有哪些(有哪些受启发的故事)

马的来历和传说故事(马的真实故事有哪些)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1日 星期六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关于姜姓的历史故事(姜家的故事有哪些)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86586.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