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关于刘备的成语故事(有刘备的成语故事)

2023-03-11 10:32:01 技术常识4 内部转载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882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5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刘备做了件大事,为何关羽张飞不满,这则成语故事说明真相,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灿烂海滩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刘备的成语故事1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主人公是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原文如下: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留别于是与诸葛亮的感情和友谊一天比一天深厚,此举引发关羽和张飞的不满。刘备为此向二人解释说:“我身边有了孔明(诸葛亮的表字),就像鱼儿有了水一样,希望你俩不要再说三道四了。”关羽和张飞这才不再说什么了。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刘备对待诸葛亮的态度,叫做“情好日密”,意为感情和友谊越来越深厚。这也是《三国志》作者陈寿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这则成语故事发生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刘备对于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战略构想非常满意,又终于将诸葛亮请出山来辅佐自己,心里非常高兴,与诸葛亮的关系也越来越深厚。不过,关羽和张飞二人对此却非常不满。后来刘备亲自对两人进行解释,这才平息了二人的不满情绪。

关羽和张飞为何对刘备厚待诸葛亮不满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是当时刘备被刘表控制在樊城难以动弹,而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战略构想却是个中远期的目标,并没有对如何摆脱目前的困境提出任何的意见和建议;其次是因为这两个过于年轻,又没有任何的社会经历,被关羽和张飞所轻视,也是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刘备的劝说虽然让关羽和张飞不再发牢骚,但心中的疑惑也还是一直存在的。毕竟光提出战略构想是不够的,还需要诸葛亮拿出点真才实学来证明自己才行。这一点,诸葛亮心里应该也是非常清楚的。幸好诸葛亮的确有真本事,很快便利用刘表的疏忽扩充了刘备的军队,同时还刘表儿子刘琦与刘琮的矛盾,不仅说服刘琦前往江夏,又让关羽前去协助刘琦招募和训练水军,这也为后来刘备集团的立足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书籍:《三国志》

有刘备的成语故事2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发生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诸葛亮。原文如下:

先主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谕!”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先主又请孔明坐于榻上,唤鲁王刘永、梁王刘理近前,分付曰:“尔等皆记朕言:朕亡之后,尔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言罢,遂命二王同拜孔明。二王拜毕,孔明曰:“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

先主谓众官曰:“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俱不可怠慢,以负朕望。”又嘱赵云曰:“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云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马之劳!”先主又谓众官曰:“卿等众官,朕不能一一分嘱,愿皆自爱。”言毕,驾崩,寿六十三岁。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刘备兵败夷陵、退守白帝城后,病情加重。刘备自知命不久矣,便对诸葛亮等文武大臣交待后事。刘备向诸葛亮提出,如果儿子刘禅昏庸无能,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此语一出,令诸葛亮手足无措,立即表明自己的忠贞之心。随后,留别又与儿子刘永、刘理及大将赵云等人做了一番叮嘱,不久后与世长辞。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诸葛亮在刘备面前的一句表白,叫做“知遇之恩”,意为慧眼识英才,并委以重任。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的这一情节,与历史原貌非常接近。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载:“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对于刘备托孤的真正意图,小说作者对此的解读自然是刘备与诸葛亮之间肝胆相照,因此在作品中将这一情节描述的非常感人和悲壮。不过,后世有不少人却对历史上刘备托孤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不少人认为刘备此举的目的是在玩弄帝王之术,体现出对诸葛亮的不信任。在这其中又以清代乾隆皇帝的看法最具代表性。

乾隆帝在《御批通鉴辑览》中曾经这样写到:“昭烈于亮平日以鱼水自喻,亮之忠贞岂不深知,受遗时何至作此猜疑语,三国人以谲诈相尚,鄙哉!”站在乾隆皇帝的角度,他认为刘备此举表现出来的就两个字:谲诈,这体现出刘备对诸葛亮的猜忌和不放心。

不知广大读者对于乾隆皇帝的这个观点有何看法呢?欢迎一起讨论。

参考书籍:《三国志》、《御批通鉴辑览》、《三国演义》

有刘备的成语故事3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本文要介绍的这个三国成语故事出自《三国志·先主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二十五年。这个成语出现在许靖、麋竺和诸葛亮等蜀汉大臣上给刘备的奏章中,原文是这样:

伏惟大王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本支百世,乾祇降祚,圣姿硕茂,神武在躬,仁覆积德,爱人好士,是以四方归心焉。考省灵图,启发谶、纬,神明之表,名讳昭著。宜即帝位,以纂二祖,绍嗣昭穆,天下幸甚。臣等谨与博士许慈、议郎孟光,建立礼仪,择令辰,上尊号。

这段话翻译过来的大意是这样:大王您是孝景皇帝、中山靖王的后裔,家族人丁兴旺,世代相承,天下降赐福祉。样貌志荣齐伟,雄武非凡,仁义遍布天下,恩德积于四海,喜欢交结贤士,因此天下人都倾心仰慕。察看《灵图》、阐述谶纬、神明显示出的种种征兆,都清清楚楚写着您的名字,您应当称帝,以继承高祖、世祖,延续宗庙祭祀,这将是天下人之大幸,臣等已与博士许慈、议郎孟光商议,建立礼仪,选择良辰吉日,奉上尊号。

本文要说的这个成语便出自这份奏章当中,名叫“本支百世”,意为子孙昌盛,百代不衰。在本文中,这句成语的真实意思就是指明刘备是汉代皇室后裔,根正苗红。不过,这个成语最早并非在《三国志》中出现,而是首见于《诗·大雅·文王》:“文王孙子,本支百世。”

刘备为什么能在错综复杂的汉末社会拥有一席之地?除了他的个人努力之外,还与他的一个身份有关,这便是他的汉代皇室血统。从刘备的发展经历来看,他也正是打着皇室后裔的旗号与曹操对敌,并以此获得了中下层人氏及普通百姓的支持。从早期六集团的人员组成来看,也大都是中下层人氏,可见这一特殊的身份给刘备带来了一定的作用,他起家的资本你之一便是自己的皇室后裔身份。

不过,刘备的这个身份对其后来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为当时的东汉帝国已经日薄西山,有识之士大都认为应该改朝换代。故此,不少世家大族都选择了曹操而非刘备,也正因为如此,在刘备的阵营当中很少有名门之后,而大都为草根之士。这也造成了刘备集团的先天不足,在中原难以立足,更谈不上统一全国、中兴汉室了。

参考书籍:《三国志》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1日 星期六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关于刘备的成语故事(有刘备的成语故事)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86365.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