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人间的故事有千万集(人家的故事有千万集)

2023-02-25 22:02:01 技术常识4 小白必懂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9979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25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历史上,万方有哪些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铁面人解读历史人物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人家的故事有千万集1

万方老师,当代作家、剧作家、编剧、著名戏剧家曹禺之三女儿。

2002年,一部由同名小说《空镜子》改编而成的电视连续剧在全国各大电视台播出,并屡屡创下收视新高。随着这部电视剧的热播,也让小说《空镜子》的作者万方一时间成了新闻人物。以前谁认识自己啊,没有人知道,是吧,很少的人知道吧、或者说,但是一个电视剧全国一播,这个台、那个台全国一播,立刻人家就知道你,就是从电视剧开始,你就一下变得好像成了一个被人知道的人。

直到电视连续剧《空镜子》问世以前,万方似乎还是个名气与实力不太相称的女作家,其实、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万方就凭借多部作品获得了如“金鸡奖”最佳编剧奖、“飞天奖”短篇电视剧奖和文华剧作奖等国内多个大奖,而电视剧《空镜子》也在2003年获得了第二十三届“飞天奖”长篇电视剧奖,同样是这部作品,让万方这个名字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电视剧《空镜子》讲述了孙家两姐妹在追求爱情的路上兜兜转转、几经悲欢离合,最后终于明白平平淡淡才是幸福。万方笔下的故事真实而细腻,就像发生在人们身边一样,许多观众看后都似乎有所领悟。自己跟自己妹妹逛香山、我们俩,然后走着走着,自己远远就听见一男一女说话,因为香山你看不见那小路,走走、慢慢近了,从路上迎面过来一男一女、夫妻走过来,然后女的忽然看见自己了,说你是万方吧,自己说怎么了,说那个我在电视里看见过你,说你的《空镜子》怎么怎么好,说我儿子看了本来他女朋友怎么着,然后看了这个有变化了。反正自己觉得挺高兴的,自己说居然能看了我这个电视剧以后,还好像对生活还有点影响吧,自己觉得挺好的。这是一个关于老百姓的故事,在很多观众看来,它真实的就像是站在自家阳台上不经意间看到的邻居家正在发生的事。电视剧《空镜子》的导演杨亚洲也曾坦言,别人拍的是生活中少见而荧屏上常见的故事,我们拍的却是生活中常见而荧屏上少见的故事。在今天看来,像《空镜子》这样讲述老百姓家庭生活和情感经历的电视剧已经成为电视银屏上广受好评的电视剧类型,然而在当年万方刚刚完成小说《空镜子》的创作时、许多影视公司却因为这个小说平实的、甚至与生活有些分不开而纷纷拒绝把这部小说改编成电视剧。这个影视公司看上了之后,他们去征求意见的时候,很多圈里的人说,这个小说不适合、太不适合做电视剧,因为那时候电视剧都讲,现在可能也讲吧,就是要强烈地矛盾啊,今天一集发生三件大事啊、什么这种;而那个小说它是一种像生活的流水似的那样的一种东西。在当时,刑侦题材、武侠题材以及青春偶像剧是电视银屏上比较常见的电视剧类型,所以《空镜子》在它们当中显得有些另类,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电视剧《空镜子》在首播后不仅备受关注,而且每一次复播都创造了很高的收视率。根本没宣传,他们公司也没有宣传,不像现在弄一个电视剧、要先花多少钱去宣传,那是根本一分钱也没有花,对于宣传根本就没想宣传,这完全就是自己慢慢地积累,就是这样的,当然到今天为止、就从这之后就有了大批的就是写生活的电视剧。《空镜子》热播的这一年,正是万方“知天命”之年,跟父亲曹禺二十三岁扬名天下相比,她似乎有些大器晚成。万方的父亲曹禺本名万家宝,而“万方”这个名字正是用了父亲万家宝和母亲方瑞的姓氏组合的,万方出生在中央戏剧学院的宿舍大院。身为一代文学大师的女儿,她比其他孩子更早地接触到了文艺的熏陶。因为是中央戏剧学院嘛,自己觉得院子里住的这些大人啊、都是跟戏剧有关的,或者说和艺术有关的,有教声乐的、有演员、有教导演的、有舞台美术画画的,所以自己觉得周围的气氛吧、是一种充满艺术气息的,会听到钢琴声、会听到唱歌,甚至有演员在家里背诵台词,这些都是自己觉得对自己都是从小的一种耳濡目染的一种东西。1952年,万方出生的那一年,正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的那年,而父亲曹禺又出任了北京人艺的第一任院长,从万方记事起,家中总是宾朋满座。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见过许多像梅阡、焦菊隐、于是之这样的文艺界大师。或许就是从那时起,她幼小的心中就埋下了一颗戏剧的种子。戏剧让自己更有一种直接的就是情感上的联系的是什么,倒不是我爸带我看戏,而是那时候自己小到还不能带进剧场,是等待、就是自己等待着爸爸、妈妈去看戏回家,然后我们家卧室的窗子正好对着我们院子的大门,然后那个大门是一个这种圆形的大门,然后有个小门洞,就是上面再开一个小门,一般都是开那小门,到晚上关着是漆黑的门洞,然后自己跟自己妹妹两个人就趴着这个窗子就看,哗一亮、就是那小门一开、外面街灯照进来,以为是、不是,失望,然后等等终于门再开,街灯一照进来,爸爸、妈妈回来了,然后他们去干吗,他们是去看戏,所以有时候回来他们会谈起看了什么戏什么的,这些自己觉得现在想想都是一种最初对于戏剧的一种渴望吧。你就想他们干吗去了、爸爸妈妈,哎呀我们要是什么时候也能去看戏就好了,有这样的一种心情。在万方心中,也许那盏街灯照亮的已经不是父母回家的大门,而是等待她走进的戏剧之门,但是万方却说,因为父亲深知文学创作的艰辛,所以最初并不支持自己走写作的道路。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曹禺对万方在文学上的启蒙从没有过刻意的行为,但是他本身的文学修养还是影响着万方。他们家肯定书是比一般家庭要多的,在万方她成长的年代,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那一段时间,可能自己看了很多长篇小说,虽然那个时候才是小学生,但是自己已经看了很多,像什么、那时候都是一些革命题材的长篇小说了,什么《青春之歌》、《林海雪原》啊,还有一些各种一些小短篇,短篇小说集啊,他也叮嘱自己,那时候你一定要记,每天你看到什么有趣的事情、有趣的人物细节,听到的什么话、你一定要记下来。那时候又没有电脑什么都没有,所以他叮嘱自己要用所谓活页本,就是纸是可以分类的,你可以写完了再给拿下来的、取下来的,他说你要分类,而且他说你写完了你要看,你不看等于白记、等于白写,其实说得都非常对,你如果仅仅记下来了,你不再翻过头来看,它的作用就很小,像这些自己现在都是这样做的。每天上午,万方都会准时坐在书桌前开始她一天的创作,这条并不被父亲支持的文学之路、万方开始得非常偶然。1968年,十六岁的万方迈出中央戏剧学院宿舍的大院,来到吉林省扶余县的一个屯子,万方说、在那里她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知青生活。一下到农村真是太自由了,你干什么都可以,你没有饭吃你怎么去要饭,我们那些人有的时候都不愿意、你想十几岁的孩子凑到一起、谁愿意做饭啊,到做饭的时候谁都不愿意做饭,然后就会、说我们要饭去吧,那些男同学拿着草绳子一系,那个做饭的东北大铁勺子往腰里一插,要饭去了,说是。用万方的话说,这是一段无法无天的日子,日子过得一塌糊涂,然而、正是那样一段生活令她终生难忘,也成了她日后小说中常常使用的氛围。既无法无天,又充满了一种自由和快乐吧,自己觉得是这样一段日子,当然很苦,这就是青春,青春你对于苦可能你会忽略,蚊子咬得简直腿都烂了,我们那些小男孩就拿小刀刮,咬的腿啊,跳蚤、蚊子,简直、那要说苦是真苦,但是真的你现在回想起来,你那些苦的滋味已经没有了,剩下的全都是觉得有趣有意思好玩,总之自己觉得那两年多的插队生活,自己觉得对自己来说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真是丰富多彩,使自己整个人的、自己觉得一种整个对这个人生的感觉、对生命的感觉,都好像更打开了似的。

两年后,沈阳军区前进歌剧团到吉林征兵,经过面试,万方顺利成了该团的一名创作员。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真是非常晚熟的人,那时候十八岁不到二十岁,十几岁完全稀里糊涂,虽然作为创作员能去当兵很高兴,但是我该干什么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该在那干什么,自己觉得自己一天到晚除了学习、其它就是打乒乓球,我们那儿有一个小礼堂、算一个小礼堂吧,里边有个乒乓球案子,只要一完了就去抢乒乓球案子。在部队里,万方的任务是下到基层收集一些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再编排成剧本、在部队中进行宣传,但是万方坦言、二十岁出头的她还是一个玩儿心很重的大孩子,当父亲曹禺看到她不能专心创作的时候心里非常着急。他就说小方子你不要再玩了,就是在信里就是说,你到现在还不知道迷住写作里、你这样下去怎么得了,自己那个时候不懂真是还是很糊涂,自己觉得我到二十多岁、甚至到三十岁了,自己觉得自己还是玩心很大,就是不觉得我真的要、我的生命是为了做什么的,我这个生命是要往哪个方向,并不是很明确,虽然也在写,但是没有沉浸其中这是真的。万方说、她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文艺创作是在她退伍之后。1978年,万方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北京、进入一家杂志社当了编辑。两年后,又进入中央歌剧院担任编剧工作,也就是从这时起、她有了创作小说的念头。自己觉得一个女性作者往往最初的创作可能会比较地围绕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写这样的东西,大概写过两篇、最初两篇都是这样,发表过之后、自己爸爸看了以后,他不希望自己是一个这样的作者,他不满意、但是他并没有批评自己,他从来不批评人,他总是以一种委婉的方式吧,就是希望自己能够不要眼睛只盯着自己、周围,要看得远一点、站得再高一点,就是多看看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听了父亲曹禺的建议后,万方开始刻意地把创作背景从城市转向农村,试图拉开自己与笔下人物之问的距离。1994年,一个发生在一对农村婆媳之间的故事开始在万方心中酝酿,人物形象也渐渐清晰起来。实际上自己插队的时候看到很多,但是那个时候你还可能没有觉悟,它是一种就是存在你身心里了,可是你并没有觉悟到你能够怎么来表现怎么来表达,你还没有想到呢,然后慢慢地缓过来了,很多东西然后你就会注意更多,好多你自身拥有的和周围的东西好像慢慢就联系起来了。就是自己家原来有个阿姨,她有时候她会自言自语,自己经常听到她在、比如她不管是打扫卫生啊或者做饭的时候她会自言自语,然后会坐到屋里、比如有时候跟她说说话的时候、她的那种就是有一种混沌,就是她的脑子是很混沌的状态,自己觉得我写的这个《杀人》里的这个媳妇、最后杀了婆婆的这个媳妇,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自己觉得也在这个人身上自己也找到了一些很实在的东西吧。

小说《杀人》完成后,万方就兴冲冲地把稿子寄到了《收获》杂志,当时担任杂志主编的正是巴金先生的女儿李小林。李小林是非常一个不讲情面的编辑,她绝对不会因为她的爸爸跟自己爸爸是那么好的朋友,就对我的来稿就放一马,绝对不,所以这个《杀人》自己寄给她的时候,写完之后寄给她之后,后来等了一段时间她给自己回信儿,她给自己打电话、她也叫自己方子,她说方子你的小说我们决定用了,我们准备发头条。自己觉得特别高兴啊,这真是自己就觉得,就是觉得、行,我终于我觉得我过关了。《收获》杂志是巴金先生和靳以先生在1957年共同创办的,几十年来、始终称得上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性杂志之一。小说《杀人》能在这样的权威性刊物上发表头条,这当然可以算是对万方写作能力的一种肯定。但是在万方心中,最希望听到的还是父亲的评价。他曹禺那时候住院嘛,自己拿给他了、放在他那儿了,后来过了两、三天吧,自己再去医院的时候,他躺在床上一看自己来,一下眼睛亮了,小方子你快来、快过来,自己就走过去、在床边坐下来,一拉自己说、小方子你的小说我看了,他说你行、你真的能写,也没多说、就这几句,但是自己特别高兴。因为他那时候病了你知道嘛,他没有力量说更多,但是他的那种发自内心,实际上就像以往他所有对自己的感染、都不是说教式的,就是他真的觉得他感叹你,哎呀,你真行,你真能写啊。

人家的故事有千万集2

这周末,鱼叔被两位男神刷屏了。

宋仲基主演的《财阀家的小儿子》,即将收官。

豆瓣8.2分,韩剧收视率年冠。

担得起年度爆款。

与此同时,大热日剧《弥留之国的爱丽丝》第二季回归。

山下智久一出场就给大伙放了个福利。

从头到脚一丝不挂。

镜头都调皮地花式打码。

看得卧床的网友们一秒清醒。

而除了这两部年末王炸之外。

这一年的日韩剧,不乏可圈可点的佳作。

今天鱼叔就来评一评年度十佳日韩剧。

每一部都当得起「年度必刷」——

《我的解放日志》

导演:金锡允

主演: 李民基 / 金智媛 / 孙锡久

豆瓣评分:9.1分

「身为社畜,我很抱歉」

今年最致郁的韩剧,没有之一。

妙就妙在,致郁的同时,这部剧又很治愈。

刚开播热度平平,后期靠口碑逆袭,一跃成为今年唯一一部完结后依然破9分之作。

倒也不意外,这部剧能「逆天改命」,很大程度上依托于主角人设够真实。

故事围绕三兄妹的生活展开,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社畜」。

虽然在首尔工作,但为了节省房租,三兄妹依然住在郊外的家中。

工作和通勤几乎占据了三兄妹的全部生活。

除此之外,他们还必须挤出时间,参与繁杂且无意义的社交。

爱情,几乎和这群人不沾边。

快节奏的社会下,这是大多数打工人的日常。

就像女主所说——

所有人际关系,都像在工作。

清醒的每个瞬间,都在劳动。

导演金锡允给这部剧的定义是「梦想幸福的人的故事」。

整部剧将「社会」浓缩在一家五口身上,并未迷恋情节上的冲突,而是选择在松散的结构之下,用大量篇幅去展现普通人的生活。

与其说是讲故事,倒不如说《我的解放日志》是在传达一种情绪——

都市重压下,多数人在生活中无法纾解的情绪。

《我的解放日志》没有明确的社会议题,但却能让观众在其中找到共鸣。

最终,剧情指向「解放」。

三兄妹都在尝试从一地鸡毛的生活中逃离,选择忠于自己本心。

其实,对生活的束手无策没什么大不了。

人生不就是如此。

《非常律师禹英禑》

导演:刘仁值

主演:朴恩斌 / 姜泰伍 / 姜其永 / 全裴修 / 白智媛

豆瓣评分: 8.9分

「彼此能够沟通,那自闭又有什么关系」

如果要评今年韩剧的黑马,这部剧一定榜上有名。

从无人问津,到收视率连翻10倍,它证明了质量才是逆袭的底气。

其实,这部剧的故事并不复杂。

讲的是自闭症患者禹英禑,从菜鸟律师一路晋升的故事。

将自闭症患者塑造成逃避社会、拒绝沟通的形象,是很多影视剧常用的手法。

但《非常律师禹英禑》却做出了突破。

女主虽然患有自闭症,但她整个人呈现出一种积极的状态。

自闭症的部分,则是采用更细节的手法去刻画。

这种方式,反而有助于观众去感受自闭症患者的内心。

他们不过是一群「特殊的普通人」。

只是他们看世界的方式,可能和普通人有些许不同。

不歧视,也不给予过分关注和优待。

这或许是和自闭症患者最好的沟通方式。

他们从来不是「弱者」,他们也需要同等的尊重。

《我们的蓝调》

导演:金奎泰

主演:李秉宪/申敏儿/车胜元/金宇彬/韩智敏

豆瓣评分:8.8分

「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

李秉宪、申敏儿、车胜元、金宇彬、韩智敏。

光看华丽的阵容,就知道这部剧稳了。

蓝调,特点是忧郁、低缓。

这部戏亦是如此,通篇透露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每集以一个人物的故事展开,从小人物的视角讲述生活不易。

而这个人物并不只存在于自己的故事之中,他同样对别人的故事起到作用。

《我们的蓝调》以单元剧的形式,向观众呈现济州岛充满烟火气的众生相。

写过《没关系,是爱情啊》《dear my friends》的编剧卢熙京,剧本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她很擅长寻找一些新颖的切入点,从人性的微观层面去讲故事。

同时,她会寻找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以此消解掉生活的苦难。

《我们的蓝调》虽然每个角色都很普通,但他们的生活中却又各种复杂的问题。

早恋怀孕、投资失败被迫返乡、家暴……

但没有一个人放弃希望,他们都在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

剧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对——

我们出生在这片大地上,为的并非不幸。

我们为幸福而生,大家都要幸福。

换个角度,生活的折磨反而会变成希望。

《少年法庭》

导演:洪忠灿

主演:金惠秀/金武烈/李星民/李姃垠/李尚熙

豆瓣评分:8.7分

「一部拷问韩国司法制度的韩剧」

去年,鱼叔推荐了一部《D.P:逃兵通缉令》,讲述的是韩国军队内专门逮捕逃兵的组织(Deserter Pursuit)。

今年,韩国又将视角聚焦于另一个组织,少年法庭。

顾名思义,少年法庭,是专门处理少年犯或儿童犯的法庭。

《少年法庭》每集通过审判不同的少年犯展开故事。

讲述少年法官为了实现司法公正所做的努力。

除了案件本身,它在伦理道德上的复杂性同样无法让人忽视。

在韩国,未满14周岁的少年犯就算是顶格处罚,也只会被判在少年辅育院待两年。

随着少年犯罪越来越恶劣,韩国民众纷纷请愿废除《少年法》,希望能严惩杀人犯。

在《少年法庭》中,剧中讲述的恶劣案件只是基石。

少年法庭成立的初衷,并非为了惩罚,更多是为了保护。

不仅是为了保护受害者,同样也是希望能帮助少年犯走向正途。

然而,韩国政府并未给予足够的支持。

而是让少年法庭的相关从业者靠着自己对职业的信念去实现。

《少年法庭》本质上是想借此呼吁政府,去关注少年法庭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困境。

少年犯罪从来不是个人问题,社会和国家需要予以正视。

《猪猡之王》

导演:金大镇

主演:金东旭/金成圭/蔡贞安

豆瓣评分:8.7分

「校园霸凌,需要一生去治愈的痛」

作为今年最热的韩剧之一,《猪猡之王》用复仇爽剧公式,叠套校园霸凌的现实主义内核。

因为极其残忍的杀人手法而引发热议,cult味十足。

男主从小遭受父亲的家庭暴力。

在学校,他是最底层的「猪」,被校园霸凌是家常便饭。

而他最好的朋友则选择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多年后,男主将创伤压抑在心底。

但妻子的去世,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就此,他开启了疯狂的复仇模式。

从父亲到当年的施暴者,甚至包括当初冷眼旁观的好友,男主一个都没放过。

反社会人格的形成,从来不是天生的。

男主曾经希望被救赎,可惜所有人都选择冷眼旁观。

可怕的并不仅仅是暴力本身,更多来自于希望被践踏。

他们终其一生去治愈自己年少时的心灵创伤。

《猪猡之王》选择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虽然不可取,但也希望观众能明白——

霸凌不止存在与校园,漠视和轻罚亦是一种霸凌。

《二十五,二十一》

导演:郑志贤

主演:金泰梨/南柱赫/金知妍

豆瓣评分:8.1

「因为你们,我成了更好的人」

鱼叔把这一部选进来,就知道会引发争议。

但我认为,它即使「烂尾」,依然瑕不遮瑜。

本剧将故事放置在韩国经济形势最差的1998年。

在那个时代,梦想是最奢侈的事情。

女主是个梦想征战奥运的击剑运动员,但高中的击剑社却因经济原因被迫解散。

男主更惨,本是梦想任职NASA的富家公子,却因父亲破产而背负全家生计,不得不去电视台做体育记者。

时代让这两个本该毫无交集的人相遇,慢慢展开一段相互治愈的恋情。

女主无法理解成人世界,但她会用一些简单的方式逗男主开心。

男主用成人的道理开导女主,让女主更好地直面困境。

正如女主在剧中所说的一样,我们一起变得优秀吧。

此外,剧中女主和女二的感情同样令人泪目。

在恶劣的经济环境下,两人有着同一个梦想——成为韩国最好的击剑运动员。

为了梦想,她们之间有过敌对,但最终因为惺惺相惜而达成和解。

直到两人再次以对手身份站在赛场上,两人都落泪了。

她们成长到这一步,离不开彼此的支持。

那一刻,她们都是冠军。

青春剧不一定狗血,更重要的是共鸣。

无论爱情还是友情,都是照亮人生至暗时刻的耀眼光芒。

《妻子变成小学生》

导演:坪井敏雄 / 山本刚义 / 大内舞子 / 加藤尚树

主演:石田百合子 / 堤真一 / 莳田彩珠 / 毎田暖乃 / 吉田羊

豆瓣评分:8.8分

「如果遇到上小学的妻子,你还会娶她吗」

日剧的脑洞一向很大,但这部剧的设定仍旧能让你震惊。

堤真一饰演的男主,是一个中年鳏夫。

爱妻去世后,他浑浑噩噩地过了十年。

岂料一天,他的亡妻竟然变成一名小学女生回来了。

男主和女儿在试过各种「验证方法」后,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

由此开启了奇怪的一家三口的生活。

小学女生变成妻子的设定,很难不让人产生伦理上的联想。

但事实上,这部剧并没有借这个设定打擦边球。

甚至纵观全剧,你完全无法找到任何一处能让你产生猥琐、下流反应的情节。

这部带有奇幻设定的轻喜剧,探讨的主题依然是和解。

编剧通过小学生的设定,复活的不仅仅是妻子,也是男主的人生。

剧中饰演小学生妻子的小演员每田暖乃,其演技也是一大看点。

年仅11岁的她演绎一个心智超越实际年龄数倍的角色,居然如此舒适自然,毫无违和感。

疫情时代,这部剧有了举重若轻的意味。

我们或多或少会有和男主相似的体验。

面对失去,觉得自己再也无法走出来。

但,这部剧告诉我们,我们所失去的总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到我们身边。

到时,我们也终将像剧中的一家三口一样,学会同自己,同这个世界和解。

《喂帅哥!!》

导演:山口雅俊

主演:吉田钢太郎 / Megumi / 木南晴夏 / 佐久间由衣 / 武田玲奈

豆瓣评分:8.6分

「日本家庭的生活哲学」

事先声明:这部把帅哥打到片名中的剧,其实讲的并不是帅哥的故事。

而是一则非常「中国式」的家庭剧。

讲述父母与女儿们在婚恋观念上的矛盾冲突。

长女单身,工作顺利,但有不伦倾向;

二女儿与高学历男子结婚,但即将离婚;

三女儿和一个不太畅销的想当漫画家的男人处于半同居状态。

女儿们一地鸡毛的婚恋状况,让老爹整日发愁。

这位活在令和年代的日本老爹,选择用昭和时代的方式解决问题。

那就是完全不考虑女儿们的喜好,在深夜把自己看中的男人突然带回家。

这就是片名《喂帅哥!!》的由来。

硬核老爹为女儿们拉郎配的戏码,为何能够在豆瓣上收获8.6分的评价?

完全是因为剧中所呈现的家庭哲学。

虽然每一集老爹都对女儿们进行说教。

但他的说教不会让你感到厌烦或排斥。

因为他不会去强迫孩子一定要做什么事情。

而是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将隐藏在细节处的道理分享给女儿们。

老爹讲述的道理充满了生活的哲学,而他讲道理的方式本身也是一种哲学。

在《喂帅哥!!》这部剧中,没有德道伦理的绑架,没有身份地位的压制,有的只是始于爱而终于理的家庭生活方式。

这样的拍法,值得内娱学习。

《静雪》

导演:风间太树 / 高野舞 / 品田俊介

主演:川口春奈 / 目黑莲 / 筱原凉子 / 铃鹿央士 / 夏帆

豆瓣评分:8.6分

「返璞归真,才是爱情剧的真谛」

一对高中时代的恋人,男方在毕业之际不辞而别,多年后,两人再次重逢。

似曾相识的故事背景,一不小心就要走上洒狗血的老路。

但,这部剧却静静地讲述了一段与残障人士有关的故事。

男主当年之所以不辞而别,是因为自己得了一种听力逐渐丧失的怪病。

整部剧没有其余花里胡哨的设计,也没有俗套的撕逼。

正如片名中简单的两个字一样。

剧中所追求的正是一种如冬天般宁静,如雪花般纯白的真挚恋情。

没有纷扰,没有杂质。

如静雪一般。

男女主的爱情经历实际上是一个彼此互相治愈的过程。

同为边缘人的双方,借由这段爱情,让他们各自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毕竟没有什么能比这样一份温暖、美好且治愈的感情能够打动观众。

所以让这部并没有太多话题的纯爱剧,也能走进观众的视野。

作为一部2022年的日剧,《静雪》通过意境的铺垫和情感的拿捏,拍出了返璞归真的味道。

也许这才是恋爱剧该有的模样。

《初恋》

导演:寒竹百合

主演:满岛光 / 佐藤健 / 八木莉可子 / 木户大圣 / 夏帆

豆瓣评分:8.3分

「日本纯爱剧,冲出世界!」

这部剧在正式播出之前就已经获得了大量关注。

灵感来自于宇多田光1999年发售的名曲《First Love》。

讲述了两位主人公在90年代末第一次坠入爱河,以及二十年后,再次重逢的故事。

从题材角度而言,这样的故事要想打动如今的观众,着实有些痴人说梦。

但《初恋》却做到了。

在丧文化大行其道,恋爱脑遍地污名,人人都劝离婚搞事业的环境下。

《初恋》在设定上不迎合观众与日俱增的刺激阈值。

在话题上也没有符合期待视野里的流行议题。

勇敢歌颂爱情,誓不BE。

也许初恋本身就是最好的话题,它是一切恋爱的起点,也是很多爱情的终点。

就像宇多田光在《First Love》这首歌里唱的那样——

我将永远爱着你,就算在以后的生命中和谁恋爱也好,我会记得爱。

在恋爱剧都在追求极致设定和话题的当下。

能有这样一部剧,愿意回看爱情的起点,愿意记得「爱」。

值得在年度十佳中拥有一席之地。

不难看出,今年的十佳日韩剧中,现实主义题材占据了半壁江山。

而现实题材之所以能博得这么高的关注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创作者更关注普通人的生活。

而生活正是生发故事最好的温床。

基于现实的影视剧更易让观众产生共情。

也更容易出好作品。

反观国产剧,总会把「不敢拍」「不能拍」当成借口,以此沉溺在一些剧情悬浮,毫无主题可言的烂片中。

是时候撕开这最后一层遮羞布,直面国产剧的问题。

2023年,希望烂片和疫情一起退散。

人家的故事有千万集3

#2022生机大会#

过年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从年初盼到年尾,才终于迎来热闹欢腾的新年。年关将至,大家都盼着与家人团聚,但也有人无法踏出回家过年的脚步。或许是害怕亲朋好友“善意”的询问,或许早已无“家”可归。人们不愿回家过年的原因千千万万,今天文中的五个故事虽然无法诉说出所有人的心声,但却让我们了解到这些不愿回家的人背后的故事。

不知什么时候,

小孟发现自己右手大拇指有痛感,

当他进一步观察的时候发现,

他的半截大拇指不知被什么东西切断了。

当他找到断指送到医院时,

医生说即便是接上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1

— 县城年味淡了,何处再觅乡愁 —

腊月二十,我接到了在上海工作的同桌张波的电话,他说马上到站,让我到高铁站接他。我开车送他回家。进城后,我问了许多他的近况,却没有得到他的回应,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地说:“说出来,你们这些常年生活在家乡的人也许不能理解,我出门十多年了,每次回家前,我都会在火车上幻想许多遍县城过年的样子,每次读到类似‘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或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样的诗句的时候,我都会浸染在一片乡愁里,可是看到现在县城越来越淡的年味儿,我真感受不到一丝乡愁的味道了。”

十年前的县城,一进腊月,不光是乡下人会进城赶集,连邻县的人都会来我们县买年货。从腊月初一开始,街上人群熙熙攘攘,嘈嘈杂杂如海浪般波涛汹涌,人和人摩肩接踵,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打招呼声,嘈杂不已;马路两边,卖炒干货的、卖水果的、卖烟酒糖茶的、卖小吃的、卖爆竹的、卖肉的、卖菜的,卖门神对联的,将街道两旁塞得严严实实,别说车了,人都得一小步一小步往前挪。县城里爆竹声此起彼伏,时不时会有个小炮仗落在我们脚下,“砰”的一声,吓得我们坐个屁墩儿。

十年前热闹的年货市场

到了正月,社火就闹了起来,城里更是沸腾,街道上全是各个乡镇组建的社火团,人们装扮成各种历史人物,站在花车上表演,花车启动前,无数串小挂鞭噼噼啪啪响个不停,渲染着年的氛围。办社火的各乡镇都暗自较劲儿,比谁的社火扎得漂亮,扎得有品味。到了晚上,舞狮队将上场,由街道里的半大小子舞上狮子,挨家挨户院子里进去,到各个角落舞一圈儿驱驱邪祟,再朝主人讨要个红包。年从腊月初一,一直过到二月二,才算是过完年。

十年前的社火

张波感叹,不知是哪一年开始,爆竹不让放了,年货市场也挪到了城外,人们也似乎越来越忙、越来越穷了,赶集也就是逛逛超市,买年货也不再大包小包,只是把小小的冰箱装满。以前过年还要炸丸子、做带鱼、做扣肉,现如今也都有了定制的成品。现在的县城里虽阳光明媚,却冷清异常,即便街上有人,也都是行色匆匆。

我和张波联系了几个同学,准备聚一聚,但在当地上班的都还没放假,外面务工的大多年三十儿才回来,最后竟连一个喝酒唱K的人都没有约到。

张波说,连县城都年味都这么淡了,如果将来父母不在了,他过年回家的意义还剩多少?他说,如果年后父母愿意跟随他去上海养老,以后过年,他就不再回来了。

2

— 做高管的御姐,最怕回家过年 —

赵静今年三十四岁,单身,今年刚上任某个传媒公司旗下子公司的总经理,她是我们班最光鲜亮丽的女生,做事干净利落,御姐范十足。

她在微信里跟我说,今年不回家过年了,提前说一下,班里聚会她也不参加了。她半开玩笑地说:“找不到对象,实在无颜再见江东父老。”

赵静近照

高中时,她也曾谈过恋爱,但后来她发现,能入了她法眼的男生越来越少,尤其在她入了职场以后,忙碌的工作状态、拼命三郎的干事风格、女强人的个人性格,将她锻造成了职场女魔头,男人们也渐渐对她敬而远之了。眼看着一起入职的软妹子们一个一个嫁作人妇,而她最终从妙龄女变成剩女,又一步步演变成恨嫁女,即便她的职务一升再升,她仍旧过得不快乐。

她告诉我,她现在最怕的就是过年。

年纪越来越大了,别人的人生都开始交卷了,她还没开始答题,说不慌是假的。但婚姻这事,不像到超市买东西,说买到就能买到的。过年,家家都在团圆,她却连个属于自己的小家都没有。而本以为可以相依为命的父母,每次跟她通电话,说得最多的还是催婚,为达目的不惜冷嘲热讽。还要托许多亲戚长辈轮番打电话给她讲那些早已讲烂的道理。这些年,每次回家过年都要遭受无间地狱般的折磨,本来婚姻是她的短板,也是她最不愿提起的避讳,但那些没什么情商的亲戚却不管这些,最喜欢哪壶不开提哪壶。

赵静的姑姑每年过年都会拖着表妹家七岁的儿子到赵静家里来作客,要拿表妹与她做比较。表妹比她小三岁,孩子却已经七岁了,即便表妹没有工作,靠老公养,在婆家地位低,婆媳关系紧张,但似乎仍比赵静这个职场精英要成功百倍。

赵静的姨娘们要在过年给他安排好几场相亲,但介绍的男人都是些县城里工作的教师或者公务员,工作稳定收入低,平时工作闲逸,下班就是喝酒、打麻将或玩王者荣耀,这种人生恰好是她最厌恶的,赵静与他们聊不了三天,全都会拉黑。

最可怕的是闲言碎语,赵静说,每次她回家都不敢出门,一出门总会碰见巷口扎堆谈论家长里短的街坊们,每次打完招呼她没走多远,就能听见她们开始讨论起自己,话题离不开老姑娘、没男人、没小孩之类。甚至有传言她之所以没有结婚,是因为她被大老板的包养,所以在公司混得风生水起,却没有男人敢要。

有人统计,中国大龄剩女两三千万,她们多数有不错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可是就是没有合适的爱情。赵静说她怕过年,更怕的是回老家过年,也许,这不仅仅是个例。

3

— 父母不在了,除夕上完坟就坐高铁回城 —

成老师是我的大学教授,也是我的老乡,虽然毕业了快十年了,我常会在去省城出差时看望他。他回乡祭祖,也会联系我帮忙置办用物。

成老师是个不幸的人,他出生于1963年,幼年时他的父母相继患病离世,他与哥哥在爷爷的抚养下长大成人。他考上大学那年,爷爷也去世了,而他的哥哥辍学当了农民。成老师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省城结婚生子。但他每年过年都会回家祭祖。老家亲戚有红白喜事也都是他回来操持。

祖上留下了三间老屋,其中有一间是留给他的,无论什么时候回来,有老屋住,故乡也就有了根。

成老师祖屋所在地

2015年,他的哥哥也患了癌症去世,老家只剩下嫂子和两个侄子。

后来,嫂子在村长的撮合下,与同村一个鳏夫再婚,鳏夫是村里最穷的人,住的房子全是危房。婚后便搬了过来,居住在成老师家的老屋里。

因为鳏夫膝下还有一个傻儿子,家里房子紧张,嫂子便打电话问成老师,可不可以将属于他的那间老屋让给傻儿子住,成老师没有拒绝的理由,自然满口答应,但从那一刻起,成老师意识到,他与老家的根也被切断了,成了真正无家可归的人。

从那年开始,过年,便成了成老师最头疼的事。

中国人的祭祖习俗,除夕要从坟里把祖先接回去,在家里过年,家里过年做凉菜、热菜、红肉、白酒,必须给祖先吃敬献第一份。正月初三,中午以后再将祖先们请回坟里,年就算过完了。

成老师担心哥哥去世后,爷爷、奶奶、父亲、母亲无人祭拜,常常担心得夜不能寐,他甚至想,如果侄子不管,他只好把几位祖先接到省城去过年。

值得欣慰的是,他的两个侄子很懂事,在每年的除夕,他们会把几位祖先的英灵全部接到家里去供奉。

2017年,家乡高铁开通了,省城离家乡的车程,从四小时缩短为五十分钟,成老师兴奋地给我打电话,问我可不可以帮他置办祭祖用品,顺便开车送他上坟,我当然答应。

狗年除夕那天,凌晨七点多,我在高铁站接到了成老师,天还黑着,我开车送他到坟里祭祖,成老师给他的祖父母、父母、兄长各敬献了三牲祭品,各烧了一份纸钱,磕了三个响头,又流了一通眼泪。成老师不好意思地对我说:“人老了,感情倒越来越丰富了,可别笑话老师。”

祭完祖,已近中午,成老师托我送他去高铁站回城,我问他:“这就走了吗,不回家看看了吗?”成老师摇了摇头,说:“故乡,是因亲人的存在而存在的,我在这里已经没有亲人了,也没有家了。故乡对我的意义也越来越淡了。现在,我也渐渐老了,可能过两年也就跑不动了,过年就不再回来了。”

临行前,成老师托我将五千块钱带给他的侄子,并代祝他们新春快乐。

4

— 同学聚会上的创业明星,不敢回家过年 —

赵康是初中时跟着舅舅去省城创业的,主要做批发化妆品生意,那几年,我们国家GDP增速10%以上,赚钱比现在容易,加之他舅舅家族企业起步较早,很快就做到了年入百万。赵康又独立开了分店,据他自己讲,每年赚几十万没什么问题。初中辍学的赵康俨然成了我们同学中最成功的人士。每年回家过年同学聚会,都是他主动组织、主动邀约、主动埋单,而且要办小学、初中两场聚会。所有同学都感觉很不好意思,建议用君子协议——AA制,但赵康绝对不允许,有一次还发了火。

同学们都潜意识中总感觉有点亏欠赵康,这就为后来发生的事埋下了伏笔。

2009年开始,金融危机来袭,互联网经济也在日渐成熟后呈现出爆炸式发展,搞得实体经济一年不如一年。赵康收入每年都在缩水。好在他在省城买下了好几套房产,那几年涨了几倍。

曾有一次聚会,赵康向我讲述他的想法,“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要多点开花,多投几个行业”。我们同学中留在家乡做公务员、教师、医生的较多,经营生意的很少,没人能给他出主意,只是大家纷纷表示,无论赵康如何折腾,大家都愿意无条件支持他,毕竟,吃人家饭次数太多啦。

2016年,被冲昏头脑的赵康压上了所有身家,又贷了不少款,在省城刚建起的新区,投资建设了一个大型酒店。但在建设之中涌现出许多问题,建筑材料和人工的价格也在大幅度上涨,很快便出现资金链断裂。赵康不得不卖掉了省城的几套房产。酒店建成后,两年了,新区仍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崛起,我们去过几次,冷清得让人不寒而栗。他的酒店经营收入惨淡,几百号员工的开销却日益增加,投资至今颗粒无收,但仍源源不断地往里面赔钱。逼得赵康不得不在同学跟前借钱,同学们纷纷慷慨解囊,少则一万,多则十万八万,借给了他。今年我问他:“过年什么时候回来,同学聚会照旧组织吗?”

赵康说,今年不敢回来了,昔日的同学全是他的债主,而他也实在拿不出钱来一一还债,等他日东山再起,再报大家海天厚恩吧。

5

— 农民工和留守儿童最喜欢过年,也最怕过年 —

小孟夫妇所在的村是我们县深度贫困村之一,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环境恶劣。劳务输转便是这个村最大的产业。家家户户都有一个以上在大城市的务工人员。他们有两个孩子,女儿孟婷婷今年七岁,儿子孟子豪四岁。父母是2.8亿农民工中的一员,姐弟俩是6000万留守儿童中的一员。开展扶贫工作以来,我们单位帮扶的就是小孟家所在的村,我常到村子里开展工作,各家情况也都熟悉。

小孟夫妇在天津一家家具厂做木工,夫妻两人打一年工省吃俭用能攒下来五万元工资,算是村里收入不错的。

我问两个孩子:“你们喜不喜欢过年?”

孟子豪说:“喜欢,过年了,爸爸妈妈要来了。”

孟婷婷却说:“不喜欢,过完年,爸爸妈妈又要走了。”

小孟夫妇的两个孩子

婷婷说:“爸爸妈妈工作太忙了,他们一年最多回来两次,过年一次,农忙时节一次。”

小孟告诉我,无论在外面多忙,多累,他都不怕,最怕的是看到儿子、女儿陌生的眼神和淡漠的神情。常年在外务工,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了。好不容易在过年几天假期里和孩子拉近了距离,却又到了工厂开工的时间,不得不启程离开,面对的又是儿子的留恋和不舍。甚至有一次,儿子哭着抱着他妈妈的腿不让离开,妈妈拖行了很长一段路,为了不错过火车,甚至还动手打了孩子。每次想到那件事,小孟的妻子都要哭很长时间。小孟发誓,等过几年,攒些钱在县城开个家具店,不再到外面打工了。

2018年,小孟出事了。

夏天的时候,小孟一次半夜出宿舍上厕所,发现仓库失火了,便喊人救火。因为是家具厂,都是木制品,燃烧起来特别快,许多厂房很快都被熊熊大火包裹。在消防队灭火的同时,厂里的职工们纷纷出手,将没有燃烧的家具搬到安全的地方。由于当时情况十万火急,间不容发,不知什么时候,小孟发现自己右手大拇指处有痛感,当他到灯光明亮处进一步观察的时候,差点没晕过去,他的半截大拇指不知被什么东西切断了。当他找到断指并送到医院的时候,医生说即便是接上也没有任何意义了。后来,厂里除了报销医药费之外,又补偿了小孟三万块钱。由于他护厂有功,厂里没有辞退他,将他从技术岗调到管理岗,工资少了一半。

到现在,他永远失去大拇指的消息还瞒着父母和两个孩子,眼看春节就要到了,他真的害怕回家过年。

春节到了,很多人迫不及待想回家过年,但也有不少人心惊胆战不愿回家过年。对于幸福的人来说,过年回家无非是走亲访友、推杯换盏、联络情谊;对于失意的人来说,多是疗伤治理、自卑躲避、休养生息。无论我们是赢是输,对于漫长的人生路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节点。无论你在旧的一年经历过什么,多么艰难,年一过完,一切都会翻篇,又是一个新的起点。祝大家新春快乐!

(文/郑振,本文系“人间故事铺”独家首发,享有独家版权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讲故事有自己的风格英语(讲故事有自己的风格)

在腿上的纹身(腿上的纹身老有故事)

英语演讲稿哲理故事(有哲理的英语故事演讲)

最新悲伤的故事有哪些书(最新悲伤的故事有哪些)

小学能看的故事有哪些名字(小学能看的故事有哪些)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06日 星期一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人间的故事有千万集(人家的故事有千万集)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77984.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