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地球的故事有哪些比喻句(地球的故事有哪些比喻)

2023-02-15 21:56:01 技术常识4 运营教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9884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25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冬奥赛场上的“豆包小姐姐”,背后的故事很励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新京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地球的故事有哪些比喻1

滑雪头盔下彩色头发随风摆动,从兜里掏出豆包咬了一口,还冲镜头竖起了大拇指……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一位爱吃中国豆包的马耳他运动员火了,人称“豆包小姐姐”,屡次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

珍妮丝在社交媒体上屡次登上热搜。社交媒体截图

她叫珍妮丝·斯皮泰里,是马耳他历史上第一个参加冬奥会的选手。马耳他是位于地中海中心的一个岛国,本届冬奥会,珍妮丝是该国唯一的参赛选手,也是代表团开幕式旗手。

珍妮丝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受访者供图

实际上,珍妮丝出征冬奥会的过程十分不易。她的出生地和居住地都在美国,18岁才开始学习滑板,20岁发现可以代表祖父母的国家马耳他出征奥运,才有了参加冬奥会的梦想。

由于她决定学滑雪时的年纪偏大,又找不到赞助商,为了训练和比赛的费用,她只能一边在网上众筹、打工挣钱,一边省吃俭用,平时住在面包车改造的房车里。膝盖两度手术,还曾因伤错过平昌冬奥会。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29岁的她终于圆梦北京。

近日,新京报记者连线采访了珍妮丝·斯皮泰里。珍妮丝表示,她简直不敢相信吃豆包这个举动让她火了。回忆本次冬奥之旅,珍妮丝说,冬奥村的美食、VR体验、手绘画等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她为匆忙离开中国而感到难过。她也希望,通过自己逐梦冬奥的故事告诉大家,梦想就是用来实现的,要勇于尝试。

2月18日,新京报《地球连线》栏目连线珍妮丝·斯皮泰里。新京报外事儿出品

走红之后:“简直不敢相信”

新京报:你之前有想过会因“吃豆包”迅速在社交媒体走红吗?

珍妮斯·斯皮泰里:完全没想到。那天早上我拿了豆包,但可能太紧张了吃不下,就把豆包放在兜里,做完动作一摸兜,突然想起豆包还在里边,所以我觉得还是来一口。没有想到就火了,这太疯狂了,我简直不敢相信。

新京报:在冬奥村里,除了豆包,还有哪些食物是你爱吃的?还有什么特别的体验?

珍妮斯·斯皮泰里:冬奥村里美食很多,我还爱吃米饭。米饭煮得很香,我吃了好几顿。冬奥村里有许多值得体验的事情。我学习了河南话、体验VR,还去了中医馆了解针灸等中医知识……

新京报:在冬奥村里收到中国青少年的手绘画,你是何心情?

珍妮斯·斯皮泰里:我在冬奥大礼包中发现了中国学生的手绘画。当时我想,这太惊喜了。再看画作背面,才知道是一个12岁的中学生画的。我想让她知道,我有多么喜欢这幅画,所以我委托冬奥会记者联系了她,并发了一张我在赛场上和手绘画合照的照片。

收到我的照片后,她录制了一段视频,感谢我喜欢她的画,欢迎我来到中国,告诉我在中国不仅有豆包还有更多美食等我来品尝。

奥林匹克精神把全球人们联系在一起

新京报:此次北京冬奥会,马耳他历史上首次有运动员参加单板滑雪项目。你也是北京冬奥会马耳他代表团的唯一参赛选手,通过代表马耳他参加比赛,你想向马耳他和世界传递什么信息?

珍妮斯·斯皮泰里:许多人从来没有听说过马耳他,现在因为冬奥会有所耳闻,我希望大家能去马耳他看看,体验下马耳他的生活。许多马耳他人也能通过冬奥会了解到冬季冰雪运动的有趣之处,可能会促使更多马耳他人观看、体验和学习冬季冰雪运动。

新京报:参与此次冬奥会,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奥林匹克精神?

珍妮斯·斯皮泰里:对我来说,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理念,指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在单板滑雪运动中,我们的运动员之间有非常好的体育精神,比如我们在比赛中都会为对方加油。

此外,每个人都为本国参赛的运动员欢呼,也想着为其他国家的人欢呼。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指引下,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与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有了联系。

2月18日,新京报记者连线珍妮丝·斯皮泰里。《地球连线》视频截图

三个词形容冬奥之旅:快、超乎期待、特别

新京报:本次冬奥之旅结束后,你有何感受?

珍妮斯·斯皮泰里:此次冬奥之旅,我确实很开心,但我也感到难过,因为返程太过匆忙。我抵达北京参加开幕式、进行赛前训练、参加比赛,然后就离开了,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我希望有更多的时间享受在这里的生活,因为在这儿的经历很美好,与这里的人互动令人难忘。

新京报:你会用哪三个词来形容本次冬奥之旅?

珍妮斯·斯皮泰里:我会用“快”、“超乎期待”和“特别”这三个词来形容我的冬奥之旅。快,一切都发生得那么快;超乎期待,此次冬奥之旅是如此与众不同,完全超乎我的期待;特别,这段特别的经历将成为我永远的记忆。

珍妮丝站在北京冬奥赛场。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这是你第一次来北京吗?以后有什么打算,什么时候再来北京吃豆包?

珍妮斯·斯皮泰里:这不是我第一次来北京。2017年我因为比赛来过一次北京,还爬了长城。许多中国粉丝给我留言,欢迎我再来中国,我以后会再来北京,也会去中国其他地方看看。

执着追梦背后:打工、住面包车、做膝盖手术

新京报:你从小练习的是花样滑冰,到18岁时才开始学习单板滑雪,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曲折。是谁一直支持你练习单板滑雪的决定?

珍妮斯·斯皮泰里:我从小练习花样滑冰,因为我妈妈是花样滑冰教练,我爸爸在经营滑冰鞋家族企业。我在练习滑冰的环境下长大,但这一项运动没能燃起我的激情,因为它不是我选择去做的事情。

所以,我在16岁能自主做一些决定的时候,就决定不再滑冰了。我一直在尝试不同的运动以及参加不同的活动,后来我决定玩滑雪,虽然一开始什么都不会,但我就想成为一名专业的单板滑雪运动员。

我告诉所有人这一想法,但他们不相信我,连我的爸妈也不相信我。我就搬到了太浩湖(位于美国加州与内华达州之间)。如我所说,我要成为一名有经验的专业运动员,而这个地区就像训练的主场。

我参加了该地区的所有单板滑雪比赛,并被邀请参加全国比赛。我参加了全国比赛,并获奖。当时我爸爸和我一起去领奖,他对我说:“你对这件事真的很认真。”我也对他说:“爸爸,我会成为专业的单板滑雪运动员的,因为我想并且也正在为此努力。我每天都很努力地练习,现在终于站上了领奖台。”

新京报:你坚持练习单板滑雪的动力是什么?

珍妮斯·斯皮泰里:我只是非常执着,一旦下决心做了某件事,就一定要完成。不过,坚持练习单板滑雪还有其他乐趣。练习单板滑雪可以让我和朋友一起玩耍,尝试新的技巧,享受自然,享受风景。

参加奥运会是我定下来一定要完成的目标。现在这个目标达成了,我可以去享受单板滑雪带给我的其他乐趣。

珍妮丝在猛犸山单板滑雪队训练。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你练习单板滑雪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珍妮斯·斯皮泰里:我遇到了不少困难。我有两次把膝盖弄伤了,两次都不得不做手术。即使是上一次膝关节手术也没能真正治愈我膝盖上的伤。上次手术后,我的膝盖到现在还疼得厉害。有时候我坐着忽然要站起来,膝盖会像刀割一样痛。

而且,我不像其他人那样练习单板滑雪能获得经济支持,我就住在我的面包车里。当气温低于0℃时,住在面包车里并不容易。

年纪大一点开始练习单板滑雪也很困难。比如在猛犸山单板滑雪队(Mammoth Snowboard team)训练的那一年,我会在山上训练到下午3点左右再回家。那年我在一家披萨店工作,所以我下午5点开始工作,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左右。之后回家睡觉,醒来再去训练。

当我真正坐下来开始思考,才发觉我真的面临着许多挑战,甚至我在奥运会上带的滑雪板也是5年前的。

许多人被珍妮丝逐梦冬奥的故事打动。社交媒体截图

新京报:有许多人被你的训练故事打动,你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吗?

珍妮斯·斯皮泰里:我只是想告诉大家,梦想是用来实现的,要勇于尝试。还没开始尝试就放弃,你就已经失败了。但只要你努力尝试,不管发生什么,你都会抓住机会,勇往直前。

新京记者 朱月红 侯吴婷 陈超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赵琳

地球的故事有哪些比喻2

作者:刘东黎(作家,中国林业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

2020年3月,云南西双版纳的15头亚洲象组成的“大象旅行团”向北迁移,一度引起各国媒体热切关注。在相关部门的悉心呵护与全力推动下,“断鼻家族”终于于2021年8月8日返归故园。转眼一年过去,又值8月12日“世界大象日”来临,让我们再度将关注投向大象,思量人类与大象、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长者”

头象长久地伫立着,一动不动,凝视观望着远方。时间以不同的方式流逝,一小时像过了一天,一天像过了一季,一季像过了一生。在它的瞳孔里,在草木稀疏的远方,暴雨的痕迹有如沙漠中的绿洲一样明显。而头象所扮演的,正是为整个象群寻找绿洲、指引方向的“长者”角色。

这一年是1993年,坦桑尼亚的塔兰吉雷国家公园遭遇了半个世纪以来罕见的干旱。在不到一年间,三个象群的近百头幼象,竟有十余头不幸夭折,死亡率是正常年份的10倍。

但研究人员却另有发现:这三个象群的际遇不尽相同。有一个象群失去了10头幼象,而另外两个象群则损失不大。

原来,是它们面对干旱时做出的不同选择,导致了不同的命运。两个较幸运的象群,都果断离开了原来生活的地方,去寻找新的水源和食物。它们抵达之处,竟然有不少新生的绿色植物,还有很多泥沼和水坑。而损失惨重的象群,则因为没有勇气一走了之(即使离开,也不容易找到沙漠里的水源),不得不默默承领大自然的严酷天威。

为什么它们会做出不同的选择?研究者的目光最后集中在头象身上。

就在30多年前,塔兰吉雷公园也曾发生过严重的旱情。但是,未能走出困境的这个象群里,没有一头大象足够年长,也就不曾记得甚至也没有经历过当年的灾害。酷烈的生存记忆,显然没有深入刻进它们的骨血。而离开原地的那两个象群,头象分别是38岁和45岁——它们对曾经的那场干旱,有着铭心刻骨的记忆——虽然它们当年只不过是未成年的小象。大象有着令人称奇的记忆力:可以长时间记住某样事物,甚至长达几十年都不会忘记。干涸的恐怖记忆更是历久弥新,驱使它们未雨绸缪,果断行动,终于救下了整个象群的性命。

在一小片丛林之下,珍稀的雨水渗透至林木根部,过后又无迹可循。在寻常年份,荒漠上的某处水源可能每隔8个月才会出现。在缺乏水源的非洲,一个由三四十岁的“长者”带领的象群,兜兜转转,长距离艰苦跋涉,最后总能找到某个救命的水塘。相比之下,因为偷猎或意外死亡而导致只剩下年轻首领的象群,就经常找不到有充足草料或者水源的栖息地,导致死亡率急剧上升。

象群在代际转换中,在探索环境、争斗、防御、社交、安抚、繁殖、游戏等各类活动中,有着隐性的本土生态知识在神秘流转与传承——它们能高度精准地记住食物、水源和矿物质的位置,而正是头象,充当了“象群大学士”、象群生态知识掌握者的角色。所以亚里士多德就曾形容大象是一种“在智慧和思想上超越所有其他动物的动物”;现代动物行为学家也因此认为,大象是最聪明的动物之一。

在象群踏入安危莫测的领域之时,母头象或年长雄象行走在象群前方的情况居多。饱经世变的老年头象都是非常敏感谨慎的,在遇到险情前会本能地发出预警。它们知道与人类保持距离的重要性。它们见识过大量头颅被砍掉、象牙被掠夺的亲族尸骸,虽然不明就里,但冥冥中仍是意识到:人类喜欢象牙。

在陆生哺乳动物中,大象的大脑是最重的,神经元数量也非常惊人。人类分布在海马体的神经元约占0.5%,大象则有0.7%,可见大象的智力活动超出人类的想象。所以,哪怕是几十年一遇的严重旱灾,只要群体里有足够年长的老象,它就能带领后辈沿着多年前的路线,经过艰苦卓绝的跋涉,最终重获新生。

神秘的交流

大象的脊椎犹如一座拱桥,非常机巧地支撑起身体的重量。这数以吨计的庞然大物,实际上是用足尖走路的。

大象的奔跑速度非常快。在我们的印象中,它们行动迟缓,不会跑,顶多只会健步疾走。但实际上,它们的行进速度可轻易达到每小时24公里;速度最快时,甚至可达到每小时30公里。

大象的四肢粗大如圆柱,脚掌里有一块很有弹性的海绵垫,能有效减轻行走时所产生的冲击力。这个“减震器”使大象走路时像猫科动物一样无声无息。在雾气弥漫的丛林,它们常常会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人身后,给人一种突然降临的错觉,无形中增添了更为迫人的气场。

脚底的海绵垫除了减震,还能敏锐感知地面震动。通过次声波,大象可以向30公里外的同伴传递信息。比如说同伴失联时间有些长了,它们就用跺脚的方式给同伴发信号。而它的同伴,居然也能用脚来“收听”远方的信号,如果这声音来自自己的象群,它还会做出回应。

大象还可以发出几十种不同的鸣叫,有时是高声尖叫,有时则低沉压抑。二十年前曾有科学家进行观察,大象发出的是一种低频声音,与几公里以外的同伴进行交流全无障碍。它们从喉咙里发出的这些低频声波或次声波,尽管人的耳朵无法捕捉,但却能传播很远。

在杂乱不堪、相互干扰的声波频率中,大象还能准确区分方圆一公里内上百同伴的差异,准确识别出自己最关切的声音。如果是熟悉的声音,象群一般会情绪如常。但如果声音有异,它们通常立即就警觉起来,聚到一起,躁动明显,有时候甚至会集体扑向声源地,一探究竟。

凭借非同凡响的听力,视线之外的雷雨声都会被它们尽收耳际。

大象体积大,但同时浮力也很大,它能够轻松渡过宽阔湍急的河流。有的地方,大象甚至能在浅海边游泳。这时象鼻就发挥了另一个顺理成章的功能——当完全潜到水面之下,可以通过鼻子呼吸。

相比于亚洲象,在非洲生活的野生大象,它们在迁徙途中,站着睡觉的时候更多,因为站立能更快地在危急时刻做出反应。为了确保安全,象群里的成员还会实行轮流睡觉的制度,轮流站岗,稍有什么危险的苗头,就会发出示警。

“大象地图”

奔走在荒野大漠,象群只是在被动地适应着环境,说走就走,一意孤行,挥洒着自然界不可羁绊的野性、自由和被生存本能驱动所释放的能量。它们穿越密林,翻山越岭如履平地,迁徙能力之强令人咋舌。

大象的智商相当于6~8岁的人类孩童,它们能精准记住大面积区域内食物和水源的位置。它们有着独特的思维能力,记忆是它们的地图,经验是它们的智慧。

在漫长的旅途中,象群经常要穿越沼泽地。许多身形灵巧的动物,都会将沼泽视为恐怖的葬身之地,而身材庞大的大象,是怎么做到如履平地的?

其实,大象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族群的“路标”。

每一群大象在穿越沼泽地时,都会用它们的象鼻,将沿途树丛一边的枝叶,进行明显的折损行为。于是在危险的沼泽地上,常有一行树丛,一边枝叶茂盛,而另一边则几乎没有任何树枝和树叶。沿着这样的树丛走,可以避开不少险境丛生的泥潭。

鸟类、鱼类和两栖类动物都可以使用地球磁场导航。地球的磁场,形状好比一个巨大的磁铁棒放置在地球中心,铁棒两端大致指向南极和北极。它既可以帮助动物确定自己运动的方向,又可以帮助动物精确。

2020年“断鼻家族”北上,就有学者提出,这些亚洲象一路向北,有可能是烙印在其基因中的迁徙本能偶然间被激发,这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而在事实上,此次象群开始北上的时间,正与太阳风暴、地磁暴发生的时间吻合。

对于象群而言,只要是它们行经的路线、嬉戏过的池塘、用过的水源地,都会被它们清晰地印在脑海里。它们的地理感,得益于数代相传的经验,迁徙的路线会成为记在心中的“大象地图”,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友情

大象是一种社会程度非常高的动物。它们生性天真,极具智慧,如藏牙、役鼻、泣子、哀雌等,这些习性无不显示出很高的灵性。它们与人有交流感应,能领悟人的意图,也具有知恩图报的意识。

大象和人一样,有自己挥之不去的伤心记忆。人类育象员们有时就会睡在小象身旁,当它们在梦呓中喊叫的时候,育象员的安抚让它们有了睡在母象身边的感觉。非洲有一头孤儿象,在分离近40年后,还能轻易认出自己幼年时期的育象员。

在肯尼亚研究非洲象的科研人员达芙妮曾收养过一头3星期大的小象,临时充当它的“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它长到6个月。然而,就在达芙妮短暂离开它的10天里,小象出人意外地绝食而亡。达芙妮深受震撼,她得出一个伤感的结论:“当幼象对某个人过于依赖,这种依赖就会变得生死攸关。”

“地球组织”创始人劳伦斯·安东尼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有一次他去探望象群,妻子凯瑟琳娜和他的新生孩子维嘉陪在身边。安东尼忽发奇想,举起自己的孩子给头象看。只见头象“转身消失在树丛里,没过多久又重新出现,身边是她新生不久的孩子。她也来给我看她的后代了。我是一个科学家,但这件事情我想了很久也无法解释——就像是魔法般的一瞬间。那一刻我们之间有了特殊的连接。”

有专家研究了南非西开普省克尼斯纳大象公园中大象与人的“交往”,最后得出结论,尽管他们的野性气质从未通过选择性育种得到改变,尽管现今多数野生大象都很难控制和驯养,但总体而言,从小驯服的大象可以轻松地与饲养员形成亲密的关系,并优先与对他们有更大善意的人类互动。尽管大象对人类的反应可能仍有难以预测的一面,但仍可看出,它们一旦与人类形成某种温暖而亲切的联系,就会很珍视这样的关联,甚至可以成为照看人类婴儿的保姆。

至于其他生活在荒野中的大象,它们对人类仍怀有敌意,但是当它们一旦认定人类不会伤害它们时,便会信任人类,愿意主动来到人类的营地附近,喝水觅食,同时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有些大象甚至会有保护自己的“人类朋友”的冲动,在其他野象或其他猛兽想要伤害人类时阻止对方。比如在中国,傣族先民刚刚迁徙至澜沧江畔时,在新辟的村寨旁,会广植翠竹、芭蕉,诱大象来食。象群一到,张牙舞爪的虎豹就会退避三舍。

创伤记忆

虽然大象的仁义和温驯人所尽知,但这并不意味它是逆来顺受的性格。如果人和象在丛林里迎头相遇,双方都是猝不及防,就可能出现以命相搏的局面。如果有成员被杀死,它们会集体报复。现代生物学家认为,大象是为数不多会表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特征的动物之一,会出现反应异常、行为难以预测、侵略性增强等症状,出现比如掀屋倒树等不加选择的破坏行为。

在西方,有关大象复仇的记载有很多。墨西哥驯兽团有一头名为珍宝的大象,在多年后杀死驯兽师托雷兹的故事,听上去像是小说,但却是20多年前真实发生的事件。

托雷兹长年酗酒,生性残暴,驯象时经常用尖棒和电棍殴打动物,珍宝也深受其害。后来托雷兹终于退休,动物们获得了一段较为平静的岁月。然而有一次,当托雷兹偶尔在驯兽团出现时,瞬间勾起了珍宝的创伤记忆,它直接上前,一脚使其命丧黄泉。人们这才多少明白,在珍宝憨厚迟缓的外表下,其实压抑着一片极度痛苦的惊涛怒海。一旦达到心理承受的临界点,就会勃然爆发。

族群

即使化成尸骨多年,非洲象也认得出亲人的味道。一头大象逝去之时,家庭成员会围聚在亡者的身边,有的试图唤醒它,还有的会往亡者身上播弄泥土和枝叶,良久之后,象群才会恋恋不舍地离开。这与人类的葬礼仪式颇有些类似。

这种亲情伦理多方位地体现在象群的社会关系上。公象成年以后一般会独立生活,但它们会通过尿液来识别个体,牢牢记住兄弟姐妹的味道数十年,这样无形中避免了近亲繁殖产生不健康的后代。

在经历一些突发事件后,比如荒原征战或与另一个象群竞争后,家族成员常会集中在一起,相互磨蹭触碰。这种行为有助于家族成员增进感情,让家族更团结。当感受到其他同伴的不安时,大象会用象鼻去触碰同伴的头部,以示安抚。

幼象在两岁前完全依靠母乳喂养,有些甚至到4岁才断奶。在它生命的前8年,几乎与母象寸步不离。亲子教育和技能培训,则会一直延续到小象长到十几岁的时候,这一点几乎和人类没有区别。

幼象对母象的依赖程度和在群里的受宠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大部分小象都有好多个姨妈充当“养母”角色,当小象遇到难题时,母亲和养母都会尽量帮忙。哪些是与危险有关的信号,如何寻找远方的食物和水源,盐巴可以在什么样的土壤里获取,这是它们共同的教学内容。拥有3个以上养母的小象,其健康成长的概率,数倍于类似动物园等环境里那些没有养母的小象。

扩展到整个象群,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组织严密的母系社会。

象群首领通常由最年长的母象担任,首领的姐妹、堂表姐妹以及这些亲戚未成年的后代,也会待在同一个群落里。它们关系紧密,彼此忠诚。这样的“社会”,我们可以想象为一组组相互交错的同心圆。每个成员几乎都认识群体中的所有伙伴,头象甚至能同时掌握30名家族成员的踪迹,这样卓越的才能,无疑非常有利于群体的管理。

象群的规模,一般从10头以下到30多头不等,在非洲一些地区,或迁徙途中,有时会有来自多个象群的上百头大象聚在一起。

而公象则游离于象群之外,它们似乎无忧无虑地在外游荡,随着年龄增长而越发独立。它们独来独往,落得悠闲自在。但相较于性情温和的群象,独象显得敏感易怒,毫无征兆就对人畜发动攻击的可能性更大。群象因为有保护幼象的重任在身,一般不会主动挑起“边衅”。群象如果与人类发生冲突,一般都是因为幼象。

当然,到了交配时节,独象也可能会收敛一点“个性”,纡尊降贵地在群里短暂停留。这个阶段对象群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他们这些在外漂泊的“社会象”,会对群里的年轻公象起到良好的管教作用。

可以看出,大象难以在圈养的环境下得到很好的养护,一旦离开族群和熟悉的生活环境,它们甚至会终生郁郁寡欢。

比如在动物园中,大象无法获得必需的运动量,身材肥胖(很多圈养非洲象则容易营养不良)。而且终其一生,它们都必须在混凝土上行走,导致关节都不健康。更不用说对群体生活的心理需求,那更不是人类所能给予的,动物园远非它们的理想家园。

进化与退化

象牙上残留着的重要信息,那是来自大地、母亲、山林的味道,是大象身份的可靠标记,即使尸骨仅存,相应的身份特征仍保留得相当完整。然而,象牙曾经是推动欧洲、非洲和亚洲的海上贸易往来的重要货物。在经历了数万年的猎杀、数百年的象牙产业和30年的国际化偷猎走私之后,大象得到了国际上广泛的保护。但是很多影响深远的恶果,却不是说停就能停。

牛津大学的动物学家前几年发现,由于体型更大、象牙更长的成年雄象遭大量捕杀,象群繁育行为有所改变,体型较小、象牙较短的雄象得以繁衍更多后代。这一趋势不断持续,导致非洲象的象牙平均长度已经缩短。

就像达尔文的感悟一样,进化并不必然导向更高级的事物。进化之路实际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是其所是、应其之命就是其本质,就是最高的法则。只不过物种一般历经数千年进化后,才会出现明显进化结果,但非洲象的象牙长度出现显著变化,仅用了大约150年。

非洲大象被迫进化的后果,正是源自偷猎者大肆猎象以获得象牙的行为。人类对大象的屠杀,正在逐步改变它们的性征,并遗传给了后代——长有漂亮象牙的公象是盗猎者的垂涎之物,当这些公象被屠戮殆尽后,长有粗短象牙的母象开始成为猎杀目标。那些没有象牙的母象侥幸得以存活,但无牙的特征,却以遗传的方式塑造着自己的后代。于是不再长牙的小象越来越多,它们以此表达着自己免受盗猎之苦的生存意愿。

自19世纪中叶以来,非洲象的象牙平均长度已缩短一半。在莫桑比克戈龙戈萨国家公园里,那些幸存下来的、现已迈入老年的象身上有一个特点——它们很多都没有象牙。幸存下来的无牙母象,生育了更多无牙的后代。

从理论上讲,猎人应该等到大象自然死亡后获取象牙。但当哪怕最小的象牙都能卖出很高的价钱时,迫不及待、利欲熏心的当地人,早就无法抵御巨大利益的诱惑。非洲象牙的平均重量,也早就从1970年的24磅降到了20年后的6磅。无论是小象还是母象,只要它们长出了牙齿,哪怕象牙再小,它们都会成为捕猎的对象。

这令人感觉有些心酸的“进(退)化史”,还不能道尽人类对野生象的所有影响。

如前文所述,象群可以通过声音,告诉同伴自己的位置;听到声音的大象,则有能力分辨这声音源自敌人还是友朋。然而,当研究者对那些经历过偷猎和扑杀、失去年长同伴的“孤儿象群”播放试验声音时,得到的却是各种紊乱的反应。象群可能对熟悉的声音感到惊慌,夺路而逃;也可能对危险的异响浑然不觉,充耳不闻,完全不懂得该如何正确应对潜在的威胁。盗猎的影响并没有随着盗猎行为的被禁而止息,相反,那些不恰当的行为和反应,作为混乱不堪的基因指令,仍在无声无息地传递给下一代。

当野兽向人类走来

2020年3月亚洲象北迁的新闻,一度引起各国媒体热切关注,成功地将全球观者的视线引到山林薮泽,让我们在对自然的沉思中,重新把握世界的真实容貌。对人类与亚洲象关系的深远思量,也蕴涵着人类对家园梦想、对人类历史与未来走向的领悟与追问。在大象沉稳缓慢的步履中,人与野生动物的互动模式正在悄然更改。

在非洲,当地人和野象共生在同一片稀树草原的生态系统之中,人与象彼此反馈,协同演化,常常互为因果,显然并不总是简单地由一方决定另外一方。有些当地人的生活和大象很像,逐水草而居。大象的迁移,可以为贫瘠的土地提供肥料、吸引来各类小动物为其松土,对植物间的更快演替、缓解荒漠化大有益处,对维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也很重要。由于大象们吃进的各种植物种子大多不会被消化,于是吸引、滋养了大量的食虫鸟类,随大象的粪便在各处安家滋长。

象群行经之处,能够在密林中踏出象道,为其他很多动物提供了很大方便,让它们都有路可走,对动物的有效扩散起了促进作用;有的物种就靠着大象夷平的树木挖洞取水,还有一些动物会把被大象挖过的地方当作自己的栖身之所。在非洲就有一种蜥蜴,喜欢选择被大象推倒过的树木作为栖息地。在亚洲的某些雨林地带,亚洲象的足迹就像蝌蚪的幼儿园一样温暖可人。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描绘的那个诗意世界,死亡和复活成了生命不断循环与再生的象征。人与动物之间的界限不存在了,自然物种与人类社会之间的边界被打开了,由此涌现出一种洗尽铅华、震撼心灵的力量,那是大自然心脏充满力量的律动。在那里,大自然不再抽象,而是以恣肆奔涌的生命浪潮表达澎湃心声。酒神狄俄尼索斯通晓自然的各种秘密,“在他的魔力之下,不仅人与人之间重新修好,而且疏远、敌对、被奴役的大自然也重新庆祝她与她的浪子——人类——和解的节日。大地慷慨地奉献出它的献礼,危崖荒漠中的野兽也安静地向人类走来。”

这样飞瀑千寻的领悟与想象,像潮水冲破堤岸,超越了往昔对自然与人事的固有认知,是对自然神性和生命终极意义的抽象思考。眺望象群远去的背景,大自然呈现出了最瑰丽的惊世之美,蝼蚁蚍蜉,伟人巨匠,万千众生,一样在它怀抱中,和光同尘。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12日1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地球的故事有哪些比喻3

1.生命之树

下图是“生命之树”,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有同一个祖先。树状图显示生命的分支和演化。

从演化程度来讲,我们只是数万物种中平凡的一种。所以homo sapiens,不要太高看“智力”的地位,也不要认为人类是万物之灵。所有生物都有独特的生存哲学,“智力”只是其中一种。

我个人不喜欢使用"进化"这个词,我倾向使用"演化"这个词,因为"进化"好像暗示着变化具有"向前"的方向性,其实不然。 比如更古老的肺鱼就比更现代的肺鱼更加敏捷,神经也更灵敏,生物演化的目的只有一个,存活,而不是变得更“高级"。

2.循环的碳元素

此图显示每年有数十亿吨的碳,在陆地大气和海洋之间中快速碳循环的运动。数字是天然的通量,红色是人类的贡献,在每年数十亿吨碳计。白色数字表示贮存的碳。

作为碳基生命的星球,碳元素循环的任意一个环节出现一点点偏差,整个循环链将会失去平衡,对现在的地球来说,这个循环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化石能源燃烧产生过量CO2带来的温室效应。有趣的是这个对比:碳循环(黄字)的量级在1-100之间,净的年增量仅在个位数,而固定的碳元素(白字)至少也是千级——这个系统非常稳定,但是细微的波动造成的影响也能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困扰,人类的生活环境真是无比脆弱啊。人类用智力更好地生存,同时智力的发明又带来新的问题,然后又用智力不断地解决掉这些问题,人类的日常真是exciting。

(单位:Gton)

3.真菌拯救地球

真菌,又称菌物界,是真核生物中的一大类群,包含酵母、霉菌之类的微生物,及最为人熟知的菇类。真菌自成一界,与植物、动物和原生生物相区别。真菌和其他三种生物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真菌的细胞有含几丁质为主要成分的细胞壁,而植物的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组成。卵菌和黏菌、水霉菌等在构造上和真菌相似,但都不属于真菌,而是属于原生生物。研究真菌的学科称为真菌学,通常被视为植物学的一个分支。但事实显示,真菌和动物之间的关系要比和植物之间更加亲近。

还是碳循环惹的事。

植物开始用木质素制造细胞壁的时候,它们自己也不知道,这种结构竟然是无解的存在——没有动物能消化木质素,也没有能分解木质素的微生物,总之就是木头无法腐烂。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碳元素被用于制造木质素和组成细胞壁,就被固定在了植物体内,死后无法分解意味着进入植物的碳元素无法释放重新进入碳循环,几百万年碳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积累造成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锐减,气候变冷,植物缺乏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食物链断裂,生物大规模死亡。是分解木质素的真菌的出现使得碳循环得以重新建立。如果真菌分解木质素的演化推迟几百万年。。。

p.s.这时候大气氧含量爆棚,导致了各种巨型昆虫,属于最不想穿越到的地质年代TOP 3。

4.大氧化事件(Great Oxygenation Event )

大氧化事件,也有氧化灾变(Oxygen Catastrophe or Oxygen Crisis)等不同称呼,是指约26亿年前,大气中的游离氧含量突然增加的事件。这一事件的具体原因尚不得知,目前只有若干种假说能加以解释。大氧化事件使得地球上矿物的成分发生了变化,也使得日后动物的出现成为了可能。

如果没有这个事件,地球将是厌氧生物的天下。事件的尺度也很震撼:开始时大气中的氧含量非常低,蓝绿藻每产生一丝氧气,都与地表的二价铁矿物发生反应生成三价铁矿物,直到地球表面所有的二价铁全部氧化——然后才开始积累大气游离氧。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愚公移山。

5.地月同源说

对于不熟悉地球科学论证体系的同学,这里要强调一点:学说、假说、理论都是依据一定的事实,进行的推理论证,有争议是非常正常且健康的现象。举个栗子,你妈摸了电视机发现是热的,于是依据此事实建立了“小明偷偷看电视”假说,并且你爸通过遥控器位移的证据间接支持了这个假说,可是他们永远也无法直接观测到你看电视的那个时候,所以即使有再多的证据,也是假说。你的小伙伴可以说,你没有看电视,是猫蹲在电视机上所以很热,这时候就产生了另一种学说。小张说,都不对,是小明有不断摩擦电视机后盖的癖好所以很热。所以每个学说的置信度是不一样的。地月同源便是一个依据事实建立的假说。

假说的内容是:月球的形成来自于一次45亿年前地球与火星大小的星体的碰撞,甩出的物质逐渐凝聚成为月球。

支持的证据有:

地球的自转和月球的轨道的朝向是相似的

月岩标本指示月球表面曾经是熔融的

月球有一个相对较小的铁镍核心-类似地球组成

月球比地球密度小

在其他星球观测到类似的碰撞——导致

岩屑盘

的产生

推测的大碰撞和主流的太阳系演变学说有一致性

地月的稳定同位素指示向一个共同的起源

6 埃迪卡拉(Ediacaran)和寒武纪生物大爆炸(Cambrian Radiation)

大约540百万年前,海洋由大量造礁生物占领。彼时的海水氧含量非常低,覆盖海底的是微生物组成的毯。这些微生物多数静止不动,没有壳软软的,少数可以瞎转悠(是真的瞎,没眼睛),以身体表面吸收养分为生。这是种简单的海洋生态,没有捕食者,可以安安静静的做一个美微生物,这便是埃迪卡拉生物群。这种宁静已经维持了数十亿年,却即将在接下来的短短几个百万年中被打破。(Fox,2016 Nature)

寒武纪,BOOM。生物种类数量迅速膨胀,演化也变得如火如荼,生物的样貌当然也变得五花八门——咦?这是什么?按住WASD可以移动了!咦?有光!我能看见我老婆长啥样了。我的嘴变得好强力,这是什么可以吃吗?生物迅速演化出了足,眼,颚,腮等重要器官。

关于大爆炸的触发因素讨论很激烈,内因可能是关键基因的突变,可能是关键器官的出现(眼);外因可能是氧含量的突然上升,可能是两者的综合。也可能是捕食者的出现导致了生物的“军备竞赛”,激烈的竞争导致了演化的加速。有氧呼吸是一种更加“奢侈”的能源,提供了更强大的动力,也足以支撑能耗较高的神经系统的运转,生存空间也由二维变成了三维(从爬行到游泳)。

可是氧含量理论近来受到了挑战。证据表明彼时的氧含量上升比我们预期的尺度要小很多,远不足以产生如此强烈的刺激。大爆炸的起因可能并不是氧含量,因为即使是爆发前的氧含量也已经足够支撑大型生物的消耗了。

翻译:大型动物在埃迪卡拉纪开始出现,不过这些生物移动缓慢或者无法移动。埃迪卡拉纪末期大洋氧含量的上升可能是寒武纪大爆炸的导火索。

1. 八亿年前,氧含量从少于0.1%上升到大致1%-2%

2. 6.35亿年前, 冰川期的结束可能带来了氧含量的峰值,其他的峰值也可能发生在不同的时期

3. 8.5亿年前,大型的埃迪卡拉生物出现

4. 5.42亿年前,埃迪卡拉生物群绝灭,寒武纪爆炸开始

5. 氧含量缓慢,(可能)非均匀地上升,逐步到现代水平

埃迪卡拉生物:简单,缺少足,眼和其他解剖学的“发明”

寒武纪生物:寒武纪大爆炸产生了很多延续到今的物种。比如节肢动物,脊索动物(一部分发展成为了现在的脊椎动物)

7 生物大灭绝

生物大灭绝是指在极短的地质时间内,大量物种急剧灭绝的事件。现在的地球一共经历了5次这样的大灭绝。推测的原因分别有可能是冰川引起的海平面降低,全球变冷,小行星撞击/超级火山喷发事件以及其连锁反应(现在的黄石火山就是一座超级火山),大陆熔岩溢流。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距今251百万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界线,总共有95%的海陆生物死亡。即使是这样多灾多难,地球生物也从未全军覆没,总会有一小撮最顽强的生物存活下来(比如后文中可爱的肺鱼),在灾难过后迅速繁衍壮大,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翻译:

第一次大灭绝:冰川期以及冰期结束后的气候反弹

第二次大灭绝:海洋缺氧事件,海平面上升和全球变冷

第三次大灭绝:极度干燥和炎热,大型火山喷发导致大量二氧化碳喷入大气,导致了温度上升和海洋酸化。此后地球生命经历了一千至两千万年的恢复期。

第四次大灭绝:极端的火山喷发,盘古超大陆裂开,全球升温,大洋酸化。原因尚有争论。

第五次大灭绝:海平面降低,火山活动导致了百万年尺度的生物数量减少。灾害导致酸雨和气候变冷。大型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进一步的灭绝。

第六次:一部分科学家认为第六次大灭绝开始于一万年前人类开始统治地球。原因是捕猎,生态毁灭,污染,气候变化。

插播一条——猴子和人类是都是鱼进化而来的

人类属于

Tetrapod

四足动物,属于

Sarcopterygii

肉鳍鱼亚纲的一个分支

跟人类最近的现存鱼类是肺鱼:

“老子可是躲过了所有的5次大灭绝哦!”

8.超大陆旋回——沧海变桑田,桑田又变沧海

现代地球的最外层是由数个板块(=地壳+上地幔岩石圈)拼接组成的。这些板块的密度小于上地幔软流圈(Asthenosphere),所以板块浮在地幔软流圈之上,并且可以被地幔对流驱动而漂移。这就是板块运动理论。

超大陆旋回是指板块聚拢再分散的一个循环。板块分散开来,中间便成了大海,板块聚拢,挤压在一起的两个板块便堆成了山。现在的地球上,数个超大陆旋回正在同时进行,并且我们可以幸运地在不同地方找到该旋回的所有阶段。

1.旋回的开始——大陆开裂。东非大裂谷就是刚刚裂开的大陆。

2.大陆进一步开裂,海水灌入。——红海就是海水灌入后的裂谷。

3.大陆完全分开,成为成熟的大洋盆地。——大西洋

4.极盛而衰,大洋盆地由于俯冲运动开始聚拢——太平洋,俯冲运动发生在太平洋西侧。

5.逐渐消失的大洋盆地——地中海

6.完全消失的大洋,两个板块“缝合”在一起,形成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西藏高原

这个过程用天翻地覆来形容也毫不夸张。我们现在能够观察到许多倒转地层,它们都被造山运动掀了个底朝天。

9.海洋中的钙镁离子,大洋钻探计划和古气候重建

海水的化学成分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海水的成分呈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变化自显生宙起就存在。海水的成分变化反应了地表活动根本性的变化,即大陆风化-沉积-火山活动的平衡的改变。

要从一种矿物说起:CaCO3,它是贝壳的成分,也是灰岩的化学成分。它能以两种不同的晶体结构存在:文石和方解石。M.H.克拉普罗特发现方解石和文石的组成都是碳酸钙,方解石属于三方晶系 ,是在较低温度下形成的,文石属于正交晶系,是在较高温度下形成的。

我们从沉积物中得知,奥陶到泥盆纪主要沉积方解石,而进入石炭纪直至三叠纪海水都沉积文石,之后侏罗至白垩纪又回到文石。控制碳酸盐岩矿物的结晶偏好主要因素之一是钙镁离子的比例,而从钙镁离子比例的变化我们可以得知海水温度的变化,从而得知大气温度的变化——这些变化无一例外都和碳元素的循环密不可分。

大洋钻探计划(IODP)是一个国际性的研究项目,规模不亚于欧洲粒子物理的研究。这个计划集结了全世界顶级的地质学家,海洋学家和工程师,在大洋地壳中钻取岩芯,分析其中的化学成分,其中一个部分就是利用钙镁比例变化重建古气候变化史。

是不是觉得碳元素超级厉害?

碳元素在宇宙中的丰度只有千分之五,在太阳系中丰度只有千分之三,在地壳中更是只有万分之三。这万分之三中的“很小很小很小”的一部分,组成了所有的生命,控制着地球的温度,改变了海洋的成分,提供了人类百分之八十的能源,以及更多。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05日 星期日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地球的故事有哪些比喻句(地球的故事有哪些比喻)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72061.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