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推翻帝制的历史事件(推翻帝制的故事有哪些)

2023-02-13 00:50:01 技术常识4 必须知道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4728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2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孙中山的这些经历,使其能够提出三民主义拯救中国,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布衣镜界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推翻帝制的故事有哪些1

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开始,外国列强不断加深对中国的控制,中国沦落为世界竞相侵略的对象。为了实现民族自强,中国采取了多种实验都遭到了失败。例如,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奕䜣、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等。随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朝统治,结束了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国看到了当时现代化的曙光。

图1 孙中山先生塑像

孙中山(1866年——1925年),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的农民家庭。1879年(光绪五年,13岁),孙中山随母赴檀香山,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1883年至1885年的中法战争,当时19岁的孙中山受到很大刺激,已经产生了革命思想。

图2 中法战争形势图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孙中山在日本创建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并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这些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指南。

图3 三民主义的标语

孙中山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步,和他青年时的生活密切相关:1.孙中山13岁时出国,所接受的教育全部在国外的学校,对西方情形和近代文化的认识远超李鸿章、康有为等。2.孙中山的教育是科学的教育,而且是长期教育形成的系统性的近代文化。所以,孙中山的救国方案能够超过别人,而且设计精密,有具体的、有步骤的计划方案,而且能够照顾到各个方面。

图4 武昌起义

在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影响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孙中山顺势而为,建立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国正式结束了帝制,开启了共和制。【《布衣镜界》关注百姓生活 弘扬传统文化,感谢您的评论、收藏、点赞、转载链接,谢谢!】

推翻帝制的故事有哪些2

20世纪初,中国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政坛各种势力暗流涌动。就在这剑拔弩张的历史时期,却发生了一段英雄美女的佳话。那就是蔡锷将军与小凤仙之间的故事。后来,在影视作品里,他们的故事也被反复演绎。

蔡锷

那么,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今天我就来讲讲蔡锷的传奇故事。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者被推翻之后,袁世凯凭借手中掌握的北洋军,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于1913年当上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上任当月,袁世凯就迫不及待的下了一道大总统令,上面写到,云南都督蔡锷叠电因病请假,给假三个月来京补养。

那么袁世凯为什么要着急调蔡锷入京呢?这还要从蔡锷身世说起。蔡锷1882年生于湖南邵阳,15岁时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当时,梁启超是学堂的中文总教习,蔡锷深得梁启超赏识,师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后来,蔡锷留学日本,于1904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又因成绩优秀,被列为中国士官三杰之一。辛亥革命爆发后,蔡锷率领云南将士参战,一举光复昆明,蔡锷被推举为云南首任都督,年仅29岁的蔡锷手握重兵,成为当时中国西南地区最具实力的领袖之一。

袁世凯早年靠带兵起家,自然懂得兵权的重要。他调蔡锷来京,目的很简单,一是想笼络人才,二是担心蔡锷在云南形成割据势力。所以刚登上大总统的位置,他就迫不及待的给蔡锷下了一纸调令。

此时志得意满的蔡锷也正想在刚刚成立的北洋政府中施展抱负,接到调令欣然进京。然而,他满怀的热情和幻想并没有持续多久。

蔡锷进京以后,袁世凯先是封蔡锷为昭威将军,还让自己的大儿子袁克定拜蔡锷为师,同时还向蔡锷透露,以后陆军总长的位置非蔡锷将军莫属,不过蔡锷很快发现,袁世凯其实只是表面上重用贤能,实际上是想拉拢人心。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蔡锷对袁世凯独裁卖国、妄想称帝的种种行径大为失望。而袁世凯在对蔡锷百般拉拢无效后,开始派人严密监视蔡锷的一举一动。为了不让袁世凯起疑心,蔡锷以身体不佳为由在家休养。

后来,蔡锷在老师梁启超的授意下,开始假装赞成复辟帝制,并处处对袁世凯表现的忠心耿耿,实际上暗中与梁启超策划脱身的办法。

1915年夏天,30岁的蔡锷开始经常到北京八大胡同走动,并在那里认识了小凤仙。据说小凤仙生于杭州一户没落人家,十三四岁时父母双亡,她被人卖去当了丫鬟,一年之后又被转卖,从此沦落风尘。

后来小凤仙辗转来到了北京,在八大胡同的陕西巷青云单以伴唱为生。蔡锷与小凤仙相识后为她写下“自古佳人多颖悟,从来侠女出风尘”的诗句。当时的北京,外界开始疯传蔡锷的风流韵事,袁世凯对蔡锷的警惕也多少有些放松了。

小凤仙

1915年初,袁世凯开始谋划复辟帝制,蔡锷一边伺机想离开京城,一边给云南发密报策划。袁世凯派密探跟踪他,蔡锷一直是无法脱身。1915年11月11日,蔡锷成功摆脱了密探,逃出京城。

那一天,蔡锷究竟是怎么逃跑的,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其中呢,有三种说法流传最广,尤其以小凤仙自述的说法最具传奇色彩。

1915年11月11日,蔡锷像往常一样来到棉花胡同找小凤仙。两人见面后,蔡锷低声对小凤仙说,我要走了,你想办法让我从这里脱身。于是,小凤仙给蔡锷找了一间北屋,让他背向窗坐在那里喝酒,故意让外面监视的人看到蔡锷的背影。

之后,小凤仙找人假扮蔡锷仍坐在窗前,然后让蔡锷趁机溜走。密探们看见窗帘内人影晃动,就以为蔡锷一直在屋里。第二天日上三竿,仍不见蔡锷出来。通宵值班的密探们这才感到事有蹊跷,冲进屋内一看,房内只剩下小凤仙一人,而蔡锷早已不见的去向。就这样,小凤仙成功使用移花接木的方法帮助蔡锷逃脱。这个说法是多年以后京剧大师梅兰芳在沈阳见到小凤仙,小凤仙向他讲述的,也是后来影视作品借鉴最多的一个版本。

关于蔡锷离京的第二种说法来自蔡锷的好友哈汉章回忆据哈汉章讲,蔡锷离京的前一夜,是哈汉章祖母的八十寿辰,蔡锷应邀出席,并且兴致盎然地与友人通宵打牌,使得袁世凯所派的密探彻夜未眠,疲倦至极。

此日清晨七时,蔡锷从哈汉章宅邸的侧门出。去新华门总统办事处假意办公,更煞有介事地给小凤仙打了一通电话,相约中午一同用餐。密探们因此麻痹大意,于是蔡锷借机溜出,直奔火车站,从此一去不复返。

蔡锷离京的第三种说法来自1916年2月17日民国日报刊登的一篇蔡锷出京之历史的文章。文章说,蔡锷每天上午11点必须到大元帅统率办事处签到。11月11日这天,蔡锷故意早到,并事先把怀表播到11点,值班人员告诉他,来早了,蔡锷一边对表一边说,表可能停过,既然来过就签到了。随后从侧门溜走。守在门外的密探以为11点蔡锷要签到之前不会出来,没成想蔡锷已经到了火车站,梁启超的朋友已经买好车票,蔡锷一出现就把票给了他,蔡锷直接登车离京了。

关于蔡锷离京的三种说法,究竟哪一种更真实,至今仍没有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蔡锷和小凤仙的关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亲密。而蔡锷的成功逃脱,不论哪种说法,都与小凤仙有关。估计小凤仙还是帮了蔡锷的忙。

那么,蔡锷离开北京去了哪里?又发生了什么呢?蔡锷离开北京后,袁世凯十分气愤。为了挽回颜面,袁世凯让人把蔡锷之前因病请假的成文和袁世凯的批令一并交给政治公报公开刊登,意思是告诉民众,蔡锷出走是因病请假,也是经过袁世凯批准的。

而私下里,袁世凯下令枪毙了失职的密探,同时派人火速赴天津试图抓蔡锷回京。但蔡锷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值得一提的是,蔡锷离京前就将母亲和两位夫人送回老家。

离京前,蔡锷还把军服和指挥刀寄给母亲,已是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如若战死疆场,这就是留给他老人家的遗物。蔡锷逃离北京来到天津后,专门去拜访了老师梁启超。在梁启超宅邸里,他们制定了一系列起义的计划。

随后,蔡锷登上了日本轮船破浪而去。之后,他从日本一路辗转上海、香港,沿途躲过数次袁世凯的暗杀,历尽艰险,终于回到了云南。

1915年12月,袁世凯登基称帝,蔡锷按照于梁启超园约定的计划,发动了护国起义,给了袁世凯以沉重打击,最终成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掘墓人。短命的袁氏王朝仅仅维持了83天就宣告灭亡。

1917年,蔡锷因喉疾久治不愈,在日本福冈的一家医院与世长辞,年仅34岁。国民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其举行国葬,梁启超在给蔡锷的挽联中写道,“国民赖公有人格,英雄无命一天新”。

据说,当年北京城的百姓在中央公园祭奠蔡锷时,北京大学的学生曾在人群中发现的小凤仙的身影,她步入灵堂,向蔡锷遗像鞠躬,此后。就消失无踪了,只留下了小凤仙写给蔡锷的两副挽联,

  其一为:

  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

  其二为: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终一梦;

  几年北地胭脂,自愁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后来小凤仙转嫁到了沈阳,成了四个孩子的继母,改名张洗非,从此过上平凡的生活。

我是赏味史鉴,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

推翻帝制的故事有哪些3

很多时候,我们翻开史书却发现,历史在无意中,被很多小人物不经意的举动或想法,逆转了本来的走向,成为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存在。

小人物不同于小人,他们不像小人那样奸同鬼蜮、行若狐鼠,只是看起来人微言轻,无足轻重,但是手握乾坤的大人物们一旦忽视了他们的利益或作用,那后果就可能难以预料、不堪设想了。

现在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笼罩在大人物光环之下,改变历史走向的9位小人物。

No.1 战国-夏无且

大家都听说过“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但你知道是谁救了秦王吗?

公元前227年,强秦先后灭亡韩国和赵国,燕国成了秦军下一个目标,太子丹知道燕兵不可能抵御秦师,于是孤注一掷,想刺杀秦王。

刺客荆轲提着秦国叛将樊於期的人头和督亢地图来到了秦都,经严格检查后,荆轲见到了秦王嬴政,他展开督亢地图,图穷匕首见,毫无防备的秦国君臣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呆了,秦国规定不得带兵器见君王,大臣们只能看着干着急。

嬴政急忙绕着柱子跑,腰中宝剑因太长,一时拔不出,就在荆轲快要追上时,秦王侍医夏无且将药囊当做武器丢向荆轲,得到这片刻时间,秦王把长剑背负拔出,击杀了荆轲。

一个小小的侍医,一个下意识的投掷动作,却救了自己的大王,而他的大王在此后的数年间平灭了六国,结束了中国500多年诸侯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开辟了中国2000多年的帝制时代!

No.2 汉代-武州尉史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想要一雪汉初以来对匈奴屈辱求和之耻,起兵三十万埋伏在边境马邑,让人诱骗匈奴单于亲率大军前来。

单于来到了马邑,但过于平静的边境形势,让他起了疑心,于是就进攻要塞抓住武州尉史。谁知尉史贪生怕死,一被抓就将汉军的计划和盘托出。单于大惊,急忙撤回大漠。武帝知道消息后,再追已经来不及了。

马邑之谋本是一个非常完善的计划,汉军完全有机会以逸待劳一举歼灭匈奴的主力,甚至可以毕其功于一役,消灭掉匈奴的领导层,进而击败整个匈奴,但一切的盘算都因为那个怕死的尉史而化为泡影。

从此汉匈几十年的相对和平局面结束,几乎整个东亚地区都陷入到战争的泥潭中,后来经过了40余年的战争,匈奴才被击溃,汉朝也因此元气大伤,不但将“文景之治”几十年积累的财富消耗殆尽,还出现了“海内凋弊,户口减半”的惨境。

No.3 三国-许贡门客

公元200年,英武非凡的孙策平定江东,下一步便是图谋中原。四月的一天,孙策像往常一样去打猎。他的马快如闪电,随从跟不上。突然草丛中跃出三人,弯弓搭箭,向他射来。孙策不及躲避,面颊中箭。

这时后面的扈从骑兵已经赶到,将三人乱箭射杀。原来,孙策曾杀死了告密的太守许贡。许贡门客潜藏在民间,寻机为他报仇,这次终于得手。孙策因重伤而过世,年仅二十六岁。

历史学家低估了这次刺杀事件,事实上,正是由于孙策之死,整个江东由战略进攻变为战略防御,曹操政权从两面受敌变成单独对付袁绍势力。如孙策不死,曹操就不可能统一北方。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或许永远都不会出现。

No.4 三国-祝公道

公元202年(东汉时期),郭援(袁尚部下)攻打河东,贾逵(曹魏名臣、将领)抵挡不住投降。郭援将贾逵囚于壶关土窖中,派人看守,准备适当时候再杀。

贾逵从窖中对看守者说:“这里难道没有一个有骨气的敢来动手,难道要让义士死在这土窖里面吗?”当时有一个看守,与贾逵非亲非故,而听到这些话后,敬佩其处于危厄之中仍能坚守节操,于是偷偷把贾逵放走。直到郭援被打败后,贾逵才知道救他的人叫祝公道。

西晋乱世,就源于三国这段经历,而原因谁也想不到:因为祝公道放走的贾逵,后来生了个儿子叫贾充,贾充后来生了个著名的女儿,便是白痴皇帝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貌丑而性妒,因惠帝懦弱而一度专权,并毒杀了天才太子司马遹,可以说是西晋时期“八王之乱”的始作俑者,彻底了覆灭了西晋王朝,迎来了残酷的南北朝时代。

No.5 唐初-王晊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改国号为唐,进封李世民为秦王。李世民认为是自己奠下唐朝开国的基业,遂与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猜忌日深,两派大臣之间互相倾轧。

公元626年,突厥侵犯唐边境,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在太子的东宫中担任率更丞(主管计时的官员)职位的王晊,已被秦王李世民收买,成为眼线,他告诉李世民:“李建成想借此控制秦王兵马,并准备在昆明池设伏兵杀秦王。”于是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这才有了玄武门兵变。

如果当时王晊并没有及时的告知或是打探到这个消息,那么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盛世或许就要化为乌有。

No.6 盛唐-胡人甲

公元702年,大唐盛世继续发展。远在千里之外的营州柳城,突厥部落的女巫阿使德生下一个婴儿,相传是阿使德到轧荦山去祈祷,回来之后就怀孕了。于是人们都说是轧荦山的出生,神的旨意,阿使德就给孩子取名为轧荦山。

轧荦山出生的那天晚上,天上忽然亮起道道红光,漫山遍野的鸟兽都一起鸣叫,天下一颗大流星坠落到轧荦山出身的帐篷。于是,许多人纷纷猜测,轧荦山以后肯定是祸国殃民的大灾星。当时的营州刺史听到百姓的议论,就派人去打探,如果属实就先杀掉轧荦山。

可营州刺史身边有一个胡人和阿使德同族,于是抢先告诉阿使德,阿使德急忙带上婴儿逃亡。渐渐人们忘记了那个出生离奇的小孩。后来,阿使德嫁给了突厥将军安波注,于是给小轧荦山取名为安禄山。

安禄山或许根本就忘记了救他性命的胡人,但真正的历史告诉我们,这个胡人的一念之善,结束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盛世,并因为他使得唐朝由盛转衰,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等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唐朝灭亡后,中原王朝便永久失去了燕云十六州这个天然的产马地和险要之所,从此便赤裸裸的暴露在北方游牧王朝的铁蹄之下。

No.7 中唐-造纸工匠

公元751年,唐朝发生了一件对西方世界影响深远的事件。大将军高仙芝率军与阿拉伯将军沙利战于中亚。激战中,唐军中的西域军队叛乱导致唐军战败,唐军中的造纸工匠被阿拉伯俘虏。

沙利让他们传授造纸技术,并建立了阿拉伯第一个生产麻纸的造纸场。随后历史便顺其自然的发生了,中国的造纸术随着阿拉伯大军由经叙利亚、埃及、摩洛哥西班牙迅速传播到欧洲各地,这为印刷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而印刷术的发展则直接导致了文艺复兴,结束了黑暗的中世纪,之后便开启了工业革命,步入了现代文明。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是那场战争中被俘的几个唐军造纸工匠,试想,如果他们当时要是拒不投降愤而自杀了,那么欧洲会怎样世界又会怎样呢?

No.8 南宋-贪财汉奸

公元1127年,金国灭亡北宋,三年后金军进攻江南,在镇江被名将韩世忠所阻挡,被宋军逼入死水港黄天荡。

金国大将金兀术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每次都被韩世忠击败,就在金军要被困死时,当地一个贪财败类给金兀术指出,沿着老颧河故道开挖,可直接到秦淮河,金兀术连夜让军队将老颧河挖通,逃出了黄天荡,临走前挥刀杀死了这个指路人。

这个败类没有留下名姓,但他这一计不但救下了金兀术,也改变了整个历史的格局。后来金国主和派掌握了政权,与南宋达成了和解,并有条件的将中原领土归还给了南宋。

可是金兀术最终将主和派镇压了下去,并通过政治手腕,消灭了岳飞、韩世忠等劲敌的威胁,使金国占领了整个中原地区,将女真人的事业推向了第一个历史高峰,与之对应,南宋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窝囊的王朝。

No.9 南宋末年-无名宋兵

蒙古人兴起,东欧和中亚的广大地区在蒙古人两次西征中先后遭到打击和征服,中西欧和西亚马上要面临蒙古人的威胁。

125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汗即位后,立即进行第三次大规模西征,西征主要由他的弟弟旭烈兀指挥,而他自己则着手准备灭掉南宋,“世界大战”开始了。

1258年,蒙哥发动三路大军进攻,并亲率主力力攻四川,沿嘉陵江而下势如破竹,可打到重庆合州,蒙哥派出南宋降臣到钓鱼城招降,没想到守将王坚砍了招降者的脑袋。

1259年2月,蒙哥派兵与宋军近距离砍杀,但50多天过去,钓鱼城还没有攻下。蒙哥急派助手单枪匹马去城下劝降,结果被飞石砸死,蒙哥愤怒冲到阵前。但就是他这一怒,也送掉了自己的性命。在钓鱼城外的山岭中,他被宋的土炮击中,不治而亡。

正因为钓鱼城的那个宋军士兵,让历史出现了拐点,甚至大大改写了世界历史。

蒙哥之死带来了连锁反应:已打过长江的忽必烈闻讯后立刻回北方去争夺汗位,南宋因此又延续20年。

为进攻埃及做好充分准备的旭烈兀,听说蒙哥的死讯,为争夺蒙古大汗位置,也停止向非洲和欧洲进军,率领主力东归,蒙古第三次西征结束了。

如果蒙哥没事,欧洲、非洲不知道还会发生多少次战争,整个后来世界历史,尤其是欧洲的历史肯定都要被大大改变——宗教改革、英法百年战争、大航海时代等等可能完全不会发生,今天的世界文明很可能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源于755年前,一位驻守在钓鱼城偏僻小山头上的不知名的宋军士兵,他不会知道,他点燃的一发土炮改变了世界……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05日 星期日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推翻帝制的历史事件(推翻帝制的故事有哪些)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71028.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