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张纯如的故事有哪些名字(张纯如的故事有哪些)

2023-03-20 10:36:01 技术常识4 专业回答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7786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20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张纯如:用英文还原南京大屠杀真相,被日本人威胁骚扰,36岁自杀,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最人物纪账号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张纯如的故事有哪些1

近几天,南京某寺庙为侵华日军战犯列牌位的消息登上了热搜,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一听到这个消息,都是极其愤怒的。很难想象这样的事情为何会发生在中国,又为何会发生在南京。难道这些供奉牌位的人忘记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吗?

南京玄奘寺供奉的日本战犯牌位

我劝这些人多和美籍华人张纯如学学,或者去读一读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这本书。作为美籍华人,张纯如呕心沥血写出了英文版的《南京大屠杀》,让全世界人了解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但是她本人在写书的过程中,精神和心灵都遭受了巨大的创伤,并最终患上了抑郁症,最终在2004年时饮弹自尽,终年36岁。虽然张纯如走了,但她短暂的一生却是精彩的。本期最人物纪就带大家走进张纯如的成长史。

张纯如和她的著作

1968年3月28日,张纯如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爷爷是抗日国军将领张铁军,张铁军本人是江苏淮安人,1937年,南京大屠杀发生时,张铁军正好在南京国民党部队任职,不过在蒋介石的撤令下,张铁生和部队离开了南京。

内战结束后,张铁生跟随国民党残余部队逃到了中国台湾,之后便在台湾定居下来。张纯如的父亲张绍进从小就是学霸,后来还是台大物理系的状元。之后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在这里,张绍进和同样来自中国的张盈盈相识并相恋。

张纯如的父母

两个人在美丽的普林斯顿大学校园里留下了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而张纯如也出生在这所校园里,父亲给她取名纯如,就是希望女儿纯洁天真,一生无忧无虑地生活。

张纯如还有一个弟弟张纯恺,一家四口的生活让人羡慕。

张纯如三岁时,父母都双双完成了博士后研究,一同进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任教。而张纯如的童年也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纯如是一个喜欢思考的女孩,她总能发现自己和其他人的不同,很明显,她不是地道的美国人,她总问父母,自己来自哪里,为何要来到美国生活。

父母也没有隐瞒女儿,将他们来到美国的经历和原因都告诉给了女儿。并且也始终教女儿学习中文,让女儿知道自己本就是一个中国人。

小时候的张纯如

在父母的精心培养下,纯如聪明伶俐十分孝顺,从小就知道将来要养活父母。

13岁时,纯如给母亲用中文写了一首诗:

有朝一日

当你四肢僵硬

衰老虚弱

那就是轮到我照顾你的时候

短短四句诗,让母亲张盈盈极为感动,即使在张纯如去世后,张盈盈仍然能清晰地背出这几句诗。

当然了,喜欢文字创作伴随了张纯如的成长史,不过父母却喜欢张纯如能够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让张纯如选择了计算机这个新型专业。

大学时期的张纯如

1985年,17岁的张纯如考入了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在这里,张纯如攻读的是计算机专业,但是她对这个专业却丝毫提不起兴趣,反而经常到新闻传播专业课上蹭课旁听。一次次听课结束后,张纯如更加坚定了自己想要学习新闻的决心。

大三时,张纯如在一次校园联合会上认识了自己的一生挚爱布瑞特·道格拉斯,对方是电气方面的研究生,比张纯如大两岁。此时的张纯如身材高挑、口才出众,而布瑞特风度翩翩、阳关帅气,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很快便成为恋人。

相恋期间,张纯如总会给布瑞特分享自己想要学习新闻的想法,布瑞特鼓励张纯如勇敢做出决定,就这样,张纯如毅然放弃了即将拿到了计算机学士学位,转而到新闻专业攻读。

张纯如和男友

1989年7月,张纯如如愿拿到了伊利诺伊大学新闻学学士学位。之后她选择继续深造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写作硕士。这个时候的张纯如勇敢乐观,积极向上,整天乐呵呵的,她和男友道格拉斯也在这一时段内结婚。

1992年,张纯如获得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写作硕士学位,毕业后,纯如并没有去找工作,而是成为了一名自由撰稿人,她喜欢这种自由的生活,也喜欢在写稿件的时候充分发挥自己的思想,当时她的稿件大多投给了《纽约时报》和美联社等,拥有一大批读者。

靠着自由撰稿,张纯如已经可以养活自己了,收入也相当不错。当时,她有疼爱他的父母还有爱着她的丈夫,在美国的生活也相当幸福。但是接下来的一次聚会,彻底改变了张纯如的一生。

南京大屠杀照片

1994年12月13日,美籍爱国华人在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举办了一场纪念南京大屠杀的会议。当时张纯如就居住在旧金山,她也受邀参加了这次纪念活动。在会议上,张纯如看到了几张南京大屠杀的照片。那一刻,她瞬间被震惊了,照片中详细记录了日军的暴行,张纯如内心遭受到了打击,她实在想不到原来南京大屠杀居然如此残忍,但却在整个世界很少被人知道。

张纯如和母亲

当时纯如的妈妈张盈盈和纯如一起参加了会议,气愤的纯如立刻告诉妈妈张盈盈:“妈妈,我一定要将《南京大屠杀》作为我下一本书的题目,这是一种道义上的责任,也是受害者应该得到的公道。”

妈妈了解纯如的性格,她知道既然纯如选择了去写这本书,她就肯定要去做,但是母亲也担心,要是纯如了解的真相太多,会不会对她的心理造成影响。

有了目标后的张纯如开始积极翻阅资料,不断地寻找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魏特琳

她先是在美国某图书馆内翻阅了《拉贝日记》,这是一本由日本的同盟国纳粹德国人第一视角记录日本暴行的文字。其次张纯如又翻看了《魏特琳日记》,魏特琳是美国人,二战时期,她正好在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担任负责人。

而当时这里又是收容所,每天这里都有大量的难民涌入,魏特琳详细记录了这些难民遭遇的一切,也记录了日军的暴行。她在日记中的每一段话,让人看了都咬牙切齿。

张纯如

1937年12月17日,也就是南京大屠杀发生的第三天,魏特琳在日记本里这样写道:“又有许多疲惫不堪、神情惊恐的妇女来了,说她们过了一个恐怖之夜。日本兵不断地光顾她们的家。从12岁的少女到60岁的老妇都被强奸。丈夫被迫离开卧室,怀孕的妻子被刺刀剖腹。”

读完这段话后,张纯如更是心如刀绞,她深知日记中所记录的都是她的同胞所遭遇的一切。但是这本日记,这些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史料却很少被美国人甚至是西方世界了解。对此,张纯如也决心要写出一本用英文记录南京大屠杀的著作。

张纯如接受媒体采访

当她把自己要写南京大屠杀的事情告诉同行时,很多人都劝张纯如,让她不要去写,毕竟像这类和中国二战相关的题材在美国并不受欢迎,万一写出来没人看,就浪费大好光阴了。

但是张纯如却并不这么认为,她表示:“这本书能不能赚钱我不管,对我来说,我就是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

1995年夏天,27岁的张纯如又独自一人来到了中国,她打算亲自到南京,寻找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听他们讲述那一段残酷的历史。

张纯如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在一起

很显然,这一趟张纯如没有白跑。当这些幸存者们听到有人要给他们写书时,他们都积极配合,和张纯如讲述了日军所犯下的暴行。那时候,张纯如每天要采访好几个幸存者,每听一段历史,她都要流眼泪,无数次伤心落泪也让张纯如似乎亲临现场。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在攻入南京城后,日军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下达命令,开始在南京对手无寸铁的南京市民开始大规模的烧杀抢掠。在之后长达40多天的时间里,南京约有30万同胞死于日本人手中。而当时南京市民的总人数也才不到50万,可想而知,幸存下来的人并不多。

张纯如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张纯如在亲身了解这段历史后,虽说很愤怒,但她始终保持客观的态度,很理性地记录了每一个幸存者所叙述的那段历史。

回到美国后,张纯如开始整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她想尽快地将这本书写出来,为此她还特意雇佣了一个打字员,帮她整理资料。可是打字员只是一个普通人,当她从张纯如的资料中了解到这些暴行时,她也常常落泪,后来甚至不堪重负,直接辞职不干了。

张纯如工作

没办法,张纯如只好自己没日没夜地加班。那个时候,每天夜里,张纯如还在工作,日军暴行的画面时刻浮现在她的脑海里,她被这些暴徒气的浑身发抖,四肢抽搐,甚至开始掉发,体重也在减轻。

即便是从小乐观的张纯如也在这样的暴行事实面前遭受到了心理上的巨大冲击,其实这个时候,张纯如就已经患上了抑郁症。只不过她还要完成这本英文著作。

张纯如新书出版

1997年12月,张纯如的英文著作《南京大屠杀》一书终于在美国出版,张纯如没日没夜的工作终于让这本书在南京大屠杀60周年之际出版了,也使得这段历史被全世界所熟知。

这本书是英文版第一部详细记录南京大屠杀的著作,自出版后就连续十四周登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张纯如也因此成为了登上该榜单最年轻的华裔女作家,这一年,张纯如的这本《南京大屠杀》被评为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书籍。

而张纯如也一下子成为了国人眼中的爱国同胞,受到了很多国人和在美华人的尊重。但是在日本人看来,张纯如所叙述的历史并不是真的,日本人根本不愿承认自己的暴行。甚至当时时任日本驻美大使齐藤邦彦公开发表声明,污蔑《南京暴行》是“非常错误的描写”。

张纯如和日本 驻美大使辩论

可是对于齐藤邦彦的声明,张纯如积极面对,她之后和齐藤邦彦一同登上了美国的一档节目,和对方当场对质,齐藤邦彦声称日本已就日军成员犯下的残酷暴行多次道歉,但是张纯如很冷静地让对方举例,事实上,日本人没有在任何公众场合道歉过,齐藤邦彦被怼的哑口无言,他的沉默也印证了张纯如著作的真实性。

美国军人在菲律宾遭日本军人虐待

而当美国一些老兵看到张纯如的著作后,也都深感其受,这些美国老兵特意找到张纯如也想请张纯如给他们写一本回忆录,这些美国老兵曾在菲律宾遭受到了日本军人非人的待遇,他们也想借此揭发日本人的暴行,对于老兵们的恳求,张纯如无法拒绝,她只好答应了这些老兵。

可当时,张纯如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已经很糟糕了。因为《南京大屠杀》这本书,一些日本右翼分子不断骚扰张纯如,她不断接到威胁信件和电话,很多激进的日本人甚至要扬言杀死张纯如全家,为了躲避这些人,张纯如不断更换电话号码和邮箱。也不断搬到新的居住地。

可是为了能够尽快完成自己的第四本著作,也就是为这些美国老兵完成回忆录,张纯如又不得不再次接受聆听这些日军的暴行。那时候,由于美国老兵居住在不同城市,张纯如需要每天到处飞来飞去,她的工作十分辛苦。终于有一天,她再也承受不住了。

认真工作的张纯如

2004年4月14日,张纯如打电话给母亲,她告诉母亲,自己那段时间总是睡不着,如果睡着了,也总是做噩梦。洗澡的时候,头发也是大把大把地掉,平时也没有食欲,体重已经下降了许多。

听到女儿的话后,张盈盈连忙乘坐飞机到女儿的住处照顾女儿。走进女儿的家里,她发现女儿好像已经好几天都没怎么吃东西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很差,桌子上摆满了资料,头发凌乱地在工作着。

张盈盈劝女儿休息一会儿,但张纯如却说怕自己来不及了。

她还年轻,为何要说自己来不及了呢?难道这个时候,她已经想要自杀了?

张纯如墓碑

2004年11月9日一大早,张纯如留下了一份遗书,然后开着一辆白色小轿车,一路开到了一块偏僻的路边,她举起手枪自杀了,终年36岁。她选择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告别这让她痛苦的人世间,追随者她的偶像明妮·魏特琳一起离开了。

张纯如去世了,她的最后一本书还没有发表,留下了年迈的父母,爱他的丈夫和不满三岁的儿子。

张纯如的书作

虽然她走了,但是她的那本书《南京大屠杀》影响深远,不仅被译作中文版本,还被译为日语版本在日本发行。

作为中国人,我们不应该忘记那段历史,忘记历史等同于背叛祖国。我们要学习张纯如不忘历史的使命感。

因安倍晋三去世 记者大哭

最近这段时间,日本频繁登上热搜,在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逝世时,有中国记者忘记职业道德在直播连线时无法控制情绪,为安倍晋三落泪。

在南京玄奘寺里,有中国人为日本战犯供奉牌位,有宣扬日本文化的,在国内大搞夏日祭活动的,总之,这些人的行为应该被唾弃,应该被视为忘记历史的行为。

张纯如的故事有哪些2

2004年11月9日,美籍华裔作家、人权斗士张纯如,在加州盖洛斯自己的车内,用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时年36岁。

张纯如的自杀,震惊了世界,仅在美国,就有230多家报纸、电视台播报了这一信息,并向她致意。这些年来,还没有哪一位华人的去世在美国引起如此之大的震动。

六七年前,张纯如因为创作《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享誉世界,在这本书中,张纯如让全世界知道了南京大屠杀。

当时的世界,人们对纳粹屠杀犹太人十分了解,在学术界,有《现代性与大屠杀》、《平庸的恶》这样经典的学术著作,在电影界,有《辛德勒名单》、《美丽人生》这样经典的电影,人们用各种形式反思着纳粹的暴行。

然而南京大屠杀似乎被世界遗忘了,在当时,甚至没有一本用英文写成的研究南京大屠杀专著。

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大屠杀》的出现,打破了这一书面,这是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它把南京大屠杀历史带入西方视野,对宣传日军在南京的暴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从记者到作家

1968年3月28日,张纯如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一个华裔家庭,张纯如的父亲张绍进、母亲张盈勇都是哈佛大学博士,父亲是物理学家,母亲是微生物学家,父母均在伊利诺伊大学当教授。

从小,父母便鼓励张纯如阅读各种书籍,激发了她对写作的兴趣。

10岁的时候,才读五年级的张纯如,便在儿童报《那个报》上发表了小诗,还主动到大学校园里去叫卖这份报纸。除了向报刊投稿,她还跟朋友一起办了一份私人报纸。这样的才华与行动能力,让很多大人都感到汗颜。

中学,张纯如进入了父母工作的伊利诺伊大学的附中,他发现学校曾创办了一份杂志叫《特立独行》,但已经停刊了,她决心将《特立独行》复刊。于是,张纯如去找学校老师,请求老师资助她复刊《特立独行》,四处召集作者,为杂志撰稿。十岁出头的张纯如,自己制定工作计划,自己奔走运作,硬是将杂志《特立逛街》复刊了。

资助《特立独行》的英语老师阿黛勒·苏斯李克,后来成为了张纯如的朋友,她在张纯如的追悼会上说:“用‘多姿多彩’一词来描述张纯如,还是不够的。她是我所认识的人中最有激情的一个:非常热情,非常专注,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事业……”

1985年,17岁的张纯如,考入了父母所在的伊利诺伊大学,攻读数学和计算机双学位。

虽然张纯如读的是理科,但她对写作有着异常的热情。刚进大学,她又想办杂志,于是自己做方案,向学校提交了一份组织活动经费的预算,成功筹到了钱,办了一份名叫《大开眼界》的杂志。

出于对写作的热爱,读完大二,张纯如找到伊利诺伊大学传播学院的院长,请求转到系到新闻系。

大三才进入新闻系的张纯如,看似半路出家,实际上她在新闻写作上的实践,早已经超过了大部分新闻系的学生。

转系之后,张纯如立即去拜访了学校的官方报纸《伊利诺伊人日报》的总编辑,自我推销,成为了这份报纸的重要撰稿人。同时,她又前往《芝加哥论坛报》和《纽约时报》,说服编辑,成为这两份报纸在伊利诺伊大学的校园通讯员。张纯如写稿非常积极,《纽约时报》的编辑不得不叫她少写些:“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否则读者会以为我们的校园版是转为你们而设的。 ”

1989年5月,张纯如从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毕业,进入美联社芝加哥分社实习。几个月后,美联社想将她转正为全职新闻记者,但她却拒绝了这家全球顶尖通讯社的合同,因为她不想写新闻了,想做深度报道。

随后,张纯如转到《芝加哥论坛报》实习,她以实习生的身份,写了许多长篇稿件,其中最受欢迎的是《科学家眼中的爱因斯坦,公众眼中的那谁谁》, 这是一篇关于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约翰·巴丁的深度报道, 这篇文章此后被专业刊物重新刊发好几次,连约翰·巴丁也称赞她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深奥的科学原理。

以实习生的身份独立进行深度报道,在这中国的媒体中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新闻写作琐碎、快频,盛下下张纯如的思考与钻研,她渐渐觉得这样的工作很无聊,想成为一位独立的专业作家。

于是张纯如再次回到校园,1990年,她考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语言写作硕士课程班,学习非虚构写作。毕业前夕,科普出版社的编辑苏珊·拉比娜,找人写钱学森传,写作班的老师便向她推荐了张纯如。

此时张纯如才22岁,苏珊·拉比娜只是让她试试看,结果,两个星期后,张纯如便提交了一份长达102页的选题计划,将钱学森在美国的资料全都查出来了,苏珊大为吃惊,当即决定让她写钱学森传,此后,苏珊成为了张纯如的文学经纪人。

二、《南京大屠杀》

张纯如与南京大屠杀的联系,要从她的外公张铁君说起。

张铁君是民国著名报人,曾任《中华日报》的总主笔。抗日战争时期,张铁君在国民政府工作。1937年10月,日本轰炸南京,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撤离南京,张铁君接到命令随政府一起撤离。而此时,张铁君的妻子,也就是张纯如的外祖母,正在娘家探亲,张铁君赶紧捎去口信,让妻子不要回南京,而是直接到芜湖一起撤离。

张铁君在芜湖的码头,焦急地等待妻子,时间一天天过去,还是看不到妻子的身影。最后一班离开的船就要开走,张铁君绝望地呼唤着妻子的名字,就在此时,奇迹出现了,长江上驶来一艘小船,他的妻子在船上大声说,我在这儿。

如果那一天,张铁君夫妇未能离开,那么他们就可能成为日军南京大屠杀中的亡魂。

从小,张纯如的父母便将这个故事讲给她听,让她不要忘了南京大屠杀。

1994年,张纯如在在加州一个小镇上,看到了世界战争史实维护会的展览,里面就有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图像。她亲眼看到那些“毫无掩饰的黑白图像:被砍下的头颅、被开膛的腹腔以及裸体的妇女,强奸她们的士兵迫使她们做出各种色情的姿势,而她们的脸上则露出了令人难忘的痛苦和羞辱的表情”。

以前南京大屠杀对张纯如来说只是一段历史,但当她看到这些照片,让她直观地感受到了南京大屠杀的残暴,给她的内心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这一年,张纯如26岁,她决定写一本书,向世界讲述这段残暴的历史。

张纯如对自己的文学经纪人苏珊说,她想写一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就算他们不给她这个合同,她还是要写这本书,她愿意自己拿钱出版。

“这是我真正不得不写的一本书。我写,是出自义愤。即使拿不到一分钱,我也不在乎。让世界知道一九三七年在南京发生了什么事,对我来讲,才是重要的。”

从此,张纯如频繁出入各地的图书馆、档案室,她打开一个又一个尘封的橱柜,在当年的传教士、记者、军官的日记、胶片中,搜寻着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资料。

1995年7月,张纯如从美国飞到广州,再从广州乘火车硬座到南京,来寻找当年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

南京的专家们,得知来了个美国的作家,要写南京大屠杀,都很高兴。但见了张纯如,发现是个二十几岁的小姑娘,中文都说不好,就一个人跑来了中国,心里都不禁犯嘀咕,不知道她行不行。但张纯如很快就以她专业的技能与敬业的态度,打消了南京专家们疑虑。

来到南京,江苏社科院的王卫星、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馆的副馆长段月萍帮助她收集资料和采访幸存者,江苏省行政学院的杨夏鸣老师帮她做翻译。

张纯如(右2)采访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左2)

在南京的20多天里,张纯如采访了十多位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在采访中,张纯如询问得非常细致,她会问南京大屠杀发生时,南京普通老百姓当时穿什么鞋子,早上吃什么饭,怎么生活,怎么烧饭等等,希望能最大限度地还原当时南京的真实情况。

在南京的采访与资料搜集,为张纯如提供了诸多鲜活的材料,为《南京大屠杀》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到美国后,张纯如又花了两年时间搜集和整理资料。一天,张纯如在耶鲁大学的图书馆搜集资料,一份关于当年南京国际安全区委员会主席拉贝先生的文献资料,让她惊喜万分。从这份文献中,张纯如了解到,拉贝先生有一封写给希特勒的关于日军暴行的报告书,还有一本记录着日军暴行的日记,这无疑是日军残暴罪行的铁证。

于是,张纯如亲赴柏林,找到了拉贝先生的外孙女莱因哈特夫人,发现了尘封59年之久的《拉贝日记》。

1996 年 12 月 13 日,莱因哈特夫人来到美国,在张纯如和纽约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主席邵子平的促成下,向全世界公开了《拉贝日记》。随后,《拉贝日记》先后在中国、德国、日本、美国和英国出版,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1997年12月,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终于完成,在书中,张纯如用丰富而详实的资料,揭露了日军在南京的一桩桩暴行,并提出两个基本观点:一是日本政府从未为南京大屠杀作过认真的道歉,二是在过去几十年中日本政府在学校教科书中从来就是掩盖歪曲和淡化南京大屠杀。张纯如说,只有认罪日本才会变成一个更好的民族。

《南京大屠杀》一书一上市,便轰动西方世界,连续14个星期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被评为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书籍。

三、正义感与同情心

张纯如是一个极富正义感与同情心的人,正是她内心的正义感与同情心,驱使她创作了轰动世界的《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

一次张纯如搬家,请了一个德裔美国人帮忙搬家,这人看到张纯如家里有许多关于纳粹屠杀犹太人的书,就跟张纯如说,他的叔叔给希特勒当过保镖,二战后被关进了监狱,他觉得这很不公平,他叔叔做的事与希特勒做的事情没有关系,并说很多德国人都被这样不公正地对待过。张纯如立即引述一长串资料,来说明德国人干的坏事。

搬家从早上8点开始,10点时张纯如的老公接到搬运工的电话,求他快点回家里来,他要辞掉这份工作,因为张纯如一直跟他辩论,不放过他。张纯如也气呼呼地说,不搬算了,我自己来搬。

在南京采访幸存者时,张纯如常常为了他们的悲惨遭遇而流泪,在采访完幸存者陈德贵后回来的路上,张纯如郑重地对杨夏鸣说,等她写完《南京大屠杀》一书,她要去学法律,将来代表这些幸存者与日本打官司,以得到日方的赔偿,她认为必须由像她这样的人站出来! 为他们呐喊与奔走。虽然这一想法最终没有实现,但我们可以窥见张纯如悲悯的情怀。

张纯如还非常敢于与非正义的行为作斗争。《南京大屠杀》出版后,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时任日本驻美大使的齐藤邦彦,跳出来污蔑这书是“非常错误地描写”。

1998年12月,张纯如与齐藤邦彦在电视上进行辩论,美公共广播公司向全美实况转播了这场辩论。辩论中,张纯如向齐藤邦彦发出挑战,要求他当场在全美国人的面前道歉。齐藤邦彦含糊地宣称日本政府多次为日军成员犯下的残酷暴行道歉,张纯如当场指出,正是日本使用的含混字眼使中国人感到愤怒。

张纯如在报告会上讲述南京大屠杀

2001年9月,张纯如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演讲,当场就有两个日本人站起来向张纯如发难,蛮横提出了所谓的“疑问”,张立即据理驳斥,批得两个日本人语无伦次。

然而,就这样富有正义感与同情心的张纯如,最终却得了抑郁症,精神崩溃自杀,让人无比心痛。

四、精神崩溃

张纯如为什么会得抑郁症,有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是日本右翼势力的威胁。

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出版后,让他成为了日本右翼势力的眼中钉,日本右翼势力栖息的政界、学界、文化界对她发起了“围剿”。除了要在公共场合与日本右翼势力进行辩论,张纯如还要面对他们暗中发出的死亡威胁。

据张纯如的母亲说,纯如总能收到一些恶意来信,其中一封还装有两颗子弹。

这些威胁,让张纯如产生了被迫害妄想症,她曾写道:“我实在无法动摇一个信念,即我被某些比我想象中更强大的力量雇佣并迫害。这个力量也许是CIA,也许是其它组织,我永远不知道。只要我还活着,这些力量将永远不会停止对我的追捕。”

“在我动身去路易斯维尔的前几天,我就产生了一种对自身安全的深深的不幸预感。我感觉到了对我生命种种突然的威胁:这是一种恐怖的感觉,比如我在街上被人跟踪,停靠在我家门口的白色厢式货车,和我信箱里被损坏的邮件。我相信我在诺顿医院之所以被扣押是因为政府想败坏我的名声。”

其次是长期凝视人性中极端的恶,让她善良的内心难以承受。

张纯如一共写了三本书:《蚕丝:钱学森传》;《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美国华裔史录》。

在她去世前,她在准备第四本书,打算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在菲律宾对美军俘虏所施加的酷刑 。

这些写作,让张纯如不得不查看大量的资料,这些资料中处处充斥着人类的暴行,善良的张纯如,长期凝视人性中极端的恶,又以她极强共情能力,感受着那些被残害的人的痛苦,她的内心渐渐难以承受。

在写完《南京大屠杀》之后,张纯如的父亲就劝她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不要写类似的题材了,但她无法放下。

她废寝忘食,日夜研究那些残忍的画面,听那些煎熬的录音,从中选出素材。母亲张盈盈很担心女儿的安危,也劝她不要写了了但张纯如说:“我现在所受的痛苦无法与那些受害者比拟。我要拯救那些在黑暗中被遗忘的人,为那些喑哑无声的人发言。”

就这样,张纯如的精神渐渐崩溃,患上了抑郁症,最终自杀。

公众在张纯如纪念馆内参观

今天,张纯如已经离开我们18年了,南京大屠杀85周年公祭日也即将到来,让我们一起缅怀张纯如女士,以及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同胞。

张纯如的故事有哪些3

1997年,南京大屠杀发生60年后,日本右翼分子一次次想抹去暴行,试图篡改历史。而29岁的张纯如,带着她用生命去完成的著作《南京大屠杀》闯入了西方视野,立刻引起了轰动。让中国记忆直接上升为世界记忆!

然而7年后,她却饮弹自尽,年仅36岁!

张纯如1968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第二代美籍华裔,家境优越,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因此她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父母一直教育张纯如“一定要记得来时的路”。因为当年在国民政府任职的祖父张铁军,从南京撤离时险些和妻子失散,最后侥幸逃过了南京大屠杀。所以她的祖父经常跟她讲述日军侵略中国,残害百姓的故事。

1985年,17岁的张纯如考入了伊利诺伊大学,原本学的是理工科,后来因为喜欢写作就转入了文学和新闻传媒系。

大学毕业后,她成为了《芝加哥论坛报》的记者,发表过上百篇的新闻报道和文物传记。1995年,张纯如成为自由撰稿人,主要给《纽约时报》和美联社供稿,因为文笔优美、语言犀利拥有了一大批读者。

在这期间,她经过2年的走访,写了一部关于钱学森的书《蚕丝》,获得了业界极高的评价。

直到1994年,张纯如在旧金山参加了主题为“30年代日军在南京的暴行”的摄影展。展出中,她看到南京大屠杀惨绝人寰的黑白照片,无比震惊!但更让她愤怒的是,日本企图篡改历史,不承认罪行!

张纯如感到这段历史真相怎么能就此抹去,且西方人鲜少知道这段实历史真相,她深感自己有责任和义务让更多世人知道日本的暴行,所以她当即决定写一部关于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揭开这段历史真相。

此后,张纯如为了收集写作资料,辗转各大图书馆和档案馆,却发现几乎找不到南京大屠杀的相关资料,仅找到了《魏特琳日记》和《拉贝日记》两本书作为参考。

《拉贝日记》写到:日本兵不断光顾她们的家,从12岁少女到60岁老妪都遭受蹂躏,怀孕的女人被利刃挑开肚腹……

《魏特琳日记》写到:城门前面,尸首堆得像小山一样,到处都是惨烈的场面,机枪扫射声响个不停……

但这些远远不够,张纯如想,她必须用更多的事实来陈述这段历史。于是不远万里,从美国到南京,亲自走访,收集资料。

来到南京,张纯如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连续走访了3个月,她细致调研,严密考证,认真聆听幸存者血淋淋的故事。

不仅如此,她还前往日本采访了当年参与侵华的日军,遭到无数次的碰壁,但她依旧没有放弃。

历经千辛,张纯如终于收集完大量材料,开始撰写《南京大屠杀》。

日军在向南京的进军途中,就已经展开残酷的杀戮,“百人斩”杀人竞赛的暴行,惊世骇俗!

甚至连孕妇、老人、小孩都不放过。他们侮辱完妇女,用刀剖开她们的身体;甚至割下小孩头颅,挂在刺刀上炫耀。残暴程度令人发指!

在短短的六个星期内日军屠杀了超过三十万南京居民。城内横尸遍野,犹如修罗地狱,然而日军却将尸体掩埋或投入河里,企图掩盖罪行!

张纯如在写这些场景时,经常被砍头、活焚、活埋、分尸、挖心这些惨绝人寰的细节所折磨,她气愤、脱发、暴瘦、失眠、噩梦,她经常被气得全身发抖,然后崩溃大哭!

1997年12月《南京大屠杀》在美国出版,该书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强烈反响,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上连续停留了14周,销量50万册,轰动了全世界。《纽约时报》曾评价,这本书打破了美中日60多年的沉默!

2001年,张纯如登上国际学术研讨会,公开阐述了当年日军暴行,赢得一片掌声。

她也在电视节目中连线日本驻美大使齐藤邦彦,要求日本向30多万冤魂道歉,并与对方开展唇枪舌战的辩论,可日方仅仅表示遗憾和同情,丝毫没有去正式这段历史!

这一做法彻底触碰了日本右翼分子的神经,他们万般阻扰这本书在日本发行,更是篡改教科书,让青年一代无法正式这段历史。

更过分的是日本将张纯如告上法庭,与她打官司,用下三滥的手段威胁张纯如和她的家人。

2004年,因大量撰写南京大屠杀残酷的真相,以及日本右翼分子的骚扰,张纯如饱受精神上的折磨,患上了抑郁症。最终,她在自己的车里饮弹自杀,留下了自己年幼的儿子和丈夫。

2011年,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把自己的所失,转化成了另一种力量,为女儿写了30万字的传记《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向世人讲述了这个年轻而不平凡的女子的一生。书中写到:有些人的一生,便是专为别人而渡过的!

张纯如用生命向世界诉说了中国这段苦难的历史,铭记历史的同时也尊敬和纪念这位勇敢而了不起的女子!

#头条创作挑战赛##2022生机大会#

关于洛阳的历史小故事(洛阳的小故事有哪些)

中和殿有什么故事(中和殿的故事有哪些)

情侣间小故事有哪些(情侣的小故事有哪些)

有关云南的故事(云南的励志故事有哪些)

跟鼓有关的故事(关于鼓的故事有哪些)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20日 星期一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张纯如的故事有哪些名字(张纯如的故事有哪些)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92256.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