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天路历程讲的什么故事(天路的故事有哪些)

2023-03-20 08:42:01 技术常识4 完整干货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4852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3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草原天路的故事六,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南风之时南风之薰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天路的故事有哪些1

(六)早晨你好2

陌生的环境里,什么都要小心谨慎,人生第一次野营,除了技术性的考虑,更多的是社会性的、人为因素的考虑,生怕扎营时当地人会节外生枝。

天旷云低,在草原天路行车,仿佛穿行于白云与绿草的夹层里,柏油路起伏、弯曲、延伸向天际,蓝天、白云、风车、小车、野花、绿草甸层层叠叠相得益彰,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随时展开在天地之间。

大片的草甸开着各色小花,踩上去软绵绵的,我们找了一个平展的地方,撑开帐篷,安装好灶具,准备好了食材,开始神往己久的野炊盛宴:煮玉米、煮毛豆、煮鸡蛋;五轮打水、春莲和面,我找了些干草秸、引燃木炭,韩盛架起炒锅,红梅口串好烧烤,桃梅包起饺子,建德不停地忙着安排事务……惬意地躺在帐篷里,听着哧哧的炒菜声,咕噜噜的煮玉米声,筒装水潺潺流出的哗哗声,看着烟雾燎绕中的烤羊肉串,热气腾腾翻滚起伏的胖嘟嘟的饺子……绿草地上铺开银色的垫子,摆上啤酒饮料,各种大盘小碟——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男儿血,英雄色。

为我一呼,江海回荡。

山寂寂,水殇殇。

纵横奔突显锋芒。

以天为庐,席地而坐,豪饮一罐啤酒、造一大口牛肉,夹一个热乎乎的饺子蘸着醋泡蒜连吹带烫地下肚……尝着美食,赏着美景,每个人都返朴归真,身心俱忘,悄无声息地享受着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安祥!

驾车飞驰在天路上,一会转一个小弯直接上坡,一会儿从大坡上冲下又嗖嗖的转个回头弯……从海拔1400多米,直接上升到海拔1900米左右。感觉也就十来分钟的功夫,从平地越上山巅,一如从平坦又平凡的世界飞上开阔明朗的天空。天路!天路!原来就是从这种感觉里飞出来,令无数人神往!

草原是平静的,她有自己辽阔的胸怀与自信,几乎不须睁开眼看看来者,便算定我们会被她倾倒。目之所及,都是凝固了的风景,我们的笑声在草原上传的很远,阳光是耀眼的,清风是怡人的,草原特有的味道闻起来是沁人肺腑的。一丝丝凉爽的风吹过,远处的风车悠闲的转动,白色的鸟穿飞在风车上空的云层里……

躺在草地上的帐篷里,透过薄沙窗静静欣赏着令人回味无穷的蓝天白云大草原。几只窜门的蝴蝶从远处飞来,落在了一朵小花上,翩翩起舞,吸吮着甜蜜的花粉;一朵朵毛茸茸的蒲公英飘然飞了起来,把随身带的种子撒向远方;蛐蛐儿躲在草丛中放声欢唱,唱草原的美,赞草原的辽阔,一直传向很远很远……蓝天上,原本打算匆匆掠过的飞鸟,慢悠悠地飞行着,大概是想熟悉熟悉远道而来的我们,和我们交个朋友吧!

夜幕开始如浓雾一般笼罩四野,繁星布满天空。篝火旁,各地的游客欢聚一堂,尽情享受这草原的静谧,一曲悠扬的“天边”随着盏盏孔明灯冉冉升向夜空;“草原上的月亮”在夜空下倾诉着每个人的深情。大人们手拉手跳起欢快的舞步,小孩们挥舞着耀眼的烟火,天南地北的客人们一起跳进舞池,在灿烂的烟花里,一起欢度这美好又难忘的时刻……

早上,我叫醒五轮、红梅,一起去看草原日出,金色的阳光照耀着五彩相间的草原,一辆车嚓嚓驰过我们身边,司机小弟打开车窗微笑着向我们打招呼:你好!早上好!——嚓嚓的胎燥声驰向远方,车后,给我们留下无限温暖和快乐,一路向南!顷刻之间,这美好的一幕深深刻入我们的记忆,这是一个多么安静又美好的早晨!

早饭丰富又可口,花卷油条,稀饭豆浆,各种冷热小菜吃得人浑身舒服——一带着满满的精神继续我们的天路行。

G95国道与天路交叉口,左转终点是张北县城,右转是桦树岭,一丝没有多想,我们右转,又一次与另一辆车分道扬镳。也好,我们记录下桦皮岭的风光,他们带回天鹅湖的浩渺烟波,分分合合,攒出一路丰满的旅行!

穿过莽莽苍巷的落叶松林,登上斑斑驳驳的火山岩,桦皮岭,站在山顶的大石上极目远眺:只见远山近壑、森林草场,村庄田地,尽在脚下,与低垂的白云平视,仿佛置身于广袤天际,让人欲仙欲飞!

早晨,你好!真好,天路上的早晨!

天路的故事有哪些2

奋斗筑就“初心路”

——井陉太行“天路”的故事

全长60.4公里的井陉太行“天路”,将27个传统古村落串联在一起,成为当地百姓的致富路。图为太行“天路”于家乡段。记者田明摄

井陉太行山区里的一条路,红了!

这条被网友称为太行“天路”的旅游公路,全长60.4公里,穿山跨谷,最高处海拔700多米,连沟绕梁,蜿蜒如一条巨龙,给井陉县27个千年古村落送来了吉祥。

从此,山不再高耸,路不再漫长。

苍翠的太行山,清澈的绵河水,见证了共产党员的亲民爱民感人故事;敦厚的青石,艳丽的山花,记录着干部群众奋斗不止的脚步。

这是一条致富路,脱贫攻坚有了新希望,乡村振兴有了新动力;这是一条连心路,让井陉干部群众的心连得更加紧密;这是一条初心路,映照着党员干部“一心为民”的不变情怀,激发了基层干部“担当奉献”的激情,更谱写了一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英雄赞歌。

不等不靠不要,要用自己的双手开出一条致富路

清晨,71岁的老党员于福堂又搬着小马扎,坐在了于家村村口。

披着霞光的“天路”上,大巴车、小轿车停停走走,拍照的游客,感受着沟沟岭岭的芳华。这一切,于福堂总是看不够。

于家村,是明朝名臣于谦后代用石头修建的村落。这里的石楼石阁,石房石院,石街石巷……总能让游客发出意想不到的惊叹。

然而,在过去,于家村只有一条路通外界,弯多路窄、大上大下,老司机会车时还得拧巴半天,大巴车根本不敢来。

路不好,游客少,小饭馆也萧条,墙根下每天蹲着一群没精打采的庄稼汉。

群众致富的迫切要求,让于家乡党委书记赵峰急在心里,他多次找到省、市交通设计单位,恳求帮助设计图纸,并先后三次给县里打过修路报告。

记者采访时,他从抽屉里拿出了三张破角、裂口的设计图纸:“2015年,我们谋划的是修一条隧道,直通于家石头村,但劈山开路,成本太高,不得不放弃;后来又设计了一条绕沟底和半山腰的路,大家越讨论,担心越多,一怕水毁、二是担心半山腰占的好地太多,夺了乡亲们的口粮;商量来商量去,路还得修,2016年底,干部们天天上山,用脚板在山顶上丈量了一条最省钱的路,也就是现在的路线。”

画图纸还算简单,可要真修一条山区公路,要劈山填谷,谈何容易啊!

当时,井陉刚刚经历过“7·19”特大洪灾,灾后重建任务繁重,县财政很难再挤出钱来修路。专家初步测算,一条路修下来至少需要9亿元,这对百废待兴的井陉来说,是个天文数字。

民心所向,使命所系。困难再大,条件再艰苦,也不能低头。2016年底,井陉县委、县政府经过多次论证,决定向大山宣战: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凑齐200万启动资金,为乡亲们修一条太行山旅游环路。

要修路的消息传来,于福堂高兴得一宿没合眼,沿线村庄的百姓欢呼雀跃。可赵峰是又喜又愁。

这条路路线最长、难度最大、任务最重的标段都在于家乡。县里支持这个乡的修路资金只有90万元。“我们乡还是全县经济基础最薄弱的乡镇。”赵峰说。

赵峰找到了乡干部于秀河合计,“老于,一起上山看看,你是土生土长的于家人,熟悉这里的沟沟坎坎,咱得找一条最省工省钱的路线。”

在山里的荆棘中钻到了天黑,于秀河一路上安慰着赵峰,“赵书记,不用愁,咱的前辈们修张河湾、绵右渠,吃不饱饭、工具还落后,不照样也修成了吗!您放心,我还有两年退休,这两年我就盯着这条路上,一定得把这路修成。”

于秀河的话,给了赵峰莫大的鼓舞。他召集沿线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开会,经过广泛的发动动员,统一了干群思想:不等不靠不要,用自己的双手开出一条致富路!

次年春天,于家乡8个村、9个标段、12.5公里的修路战场全面摆开。

困难面前,共产党员就是凝聚起人心和干劲的鲜红旗帜

时至今日,乡亲们对修路之初的一次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记忆犹新。

“修路需要资金,谁来出?”面对大家的质疑,时任南张井村党支部书记尹国红当场表示:“钱,我先垫上,不够我再出去借。欠下的饥荒算我的!”

眼瞅着尹国红欠下了近百万元的饥荒,还把他和他父亲的地都让了出来,村民们也不含糊,听说路要过自家的祖坟,平时做顿好饭也要端去给祖宗上供的尹巧林大娘二话没说,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1500元,到棺材铺买了十几口棺材,第二天就带着家人把祖坟迁走了。

山区修路,补贴杯水车薪,不少干部都欠下了饥荒,修路的资金链眼瞅着就要断了。

“绝不能让这条路成为半拉子工程!”“天路”沿线的企业家们坐不住了,他们从各自企业里调来铲车和钩机,义务支持修路。“今年我就是白干一年,也要支持乡里把路修通!”石家庄市双源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曾志军说。

修路,淬炼着党员干部的初心。

“赵书记是80后,白白净净爱讲究。可自打第一双皮鞋断了底,他就改穿运动鞋,再到后来跟我们一样,胶鞋不离脚,他床底下至今还摆着穿坏了的6双鞋。讲究的小帅哥如今也晒成黑小伙啦!”回忆起当初修路,于秀河开了句玩笑。

赵峰的眼圈也红了,“老于这两年天天盯在山上,中午活急就在山上啃个凉馒头,胃病犯了一次又一次,心脏也不好,身上常年带着速效救心丸,可不管谁劝,他也不下山。”

修路期间,于秀河的父亲病逝,他没能床前尽孝。路刚修通,他87岁的老母亲也永远离开了他。处理完母亲的后事,于秀河躲在屋里哭得像个孩子,“我对老人有愧啊!可我是党员,对群众的承诺必须要兑现!”

一颗炽热心、满腔为民情。和于秀河一样,因为修路,许多党员干部落下了毛病、留下了对家人的亏欠。

这两天,梁英文的肾结石又犯了,程海平跑到医院来看望。

同为井陉县公路管理站工程科副科长的哥俩,坐在病床上聊着,话题依旧是路。

“还记得吗?那会儿咱哥俩大晚上从施工现场回来,你犯了肾结石,侧躺在床上按着肚子,不停喝水。我腰椎间盘突出,疼得只能大夏天裹着厚棉被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就那样咱们还合计了半宿第二天的修路方案。”程海平说。

“一辈子都忘不了!为了节省时间,咱俩中午还一起啃过黑手印馒头呢!”梁英文笑了,程海平也笑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自力更生大合唱。原本三年才能修通的旅游路西线,去年10月1日就通了车,只用了22个月。今年9月,东线又顺利通车。

曾经,山路到了张井沟村就是尽头,太行“天路”让深山之中的张井沟真正连通了外面的世界。乡亲们在村口筑起了一面党旗雕塑墙——上面“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八个大字,在阳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

奋斗不止,让“天路”延绵山区群众的幸福

太行“天路”上的党旗雕塑鲜艳醒目。(资料片) 记者田明摄

随着太行“天路”竣工通车,沿途的乡亲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门路。当地农家乐猛增了10倍,土特产品供不应求。

于家乡南张井村的贫困户尹锁来,学着邻居在村口摆起了摊,很快就靠卖山货脱了贫。“多亏了这条路,让俺摆脱了贫穷,更看到了希望!”

如今,太行“天路”就像一块吸铁石,不仅吸引着省内省外的游客,还吸引来一大批企业前来投资置业,于家石头村入驻了新的旅游开发公司,水窑洼村建起了桃花源高端民宿……

“天路”主路通车后,沿途村庄的乡亲们纷纷自发修路基,铺设连接村里简易路,恨不得赶紧与“天路”连在一起。

“大伙儿都在琢磨着咋能端上‘金饭碗’,吃上旅游饭呢!”于福堂说,路是希望,是共产党圆了他们几辈子的梦想。

路修通了,南张井村人忙起来了。在村委会对面,有一所老房子,“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八个大字鲜红醒目。61岁老大娘尹巧林说,那是1975年6月他们修建张河湾水库后盖起来的大队部。现在每天吃过早饭,尹大娘号召大家在旧大队部前集合,去“天路”进村的连接线上清理杂物、种植花卉。

井陉县委书记刘玉渭说,要依托太行“天路”发展全域旅游,摒弃“开山放炮、靠山吃山”的老路,坚定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路,真正让井陉的非遗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红色文化各放异彩,蹚出一条“绿色为底、彩色缤纷”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太行“天路”在延伸,太行儿女的幸福生活也在不断延伸…… (记者 张文君 董 昌)

天路的故事有哪些3

我从大山走来

肩头扛着扛着大山的色彩

回首自己走过的道道山路

忘不了大山给我的情爱

我从大山走来

风雨轮回格桑花开

耳畔回响阿妈温暖的话语

句句话语让我难以忘怀

哦我是大山走出的孩子

一次偶然的旅行,一首《大山走出的孩子》,让一静认识了这个人。

他是一位地道的康巴汉子,高挑的身材、黝黑的脸庞。一静第一次见他时并不了解他的事迹,后面通过深入了解之后,才发现他的身上还有着非同寻常的故事和让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难以置信的经历。

为了一个梦想,他负债累累,从千万富翁变成“亿万富翁”,这条圆梦之路他走了18年......

他个人出资用四年时间,在悬崖峭壁上修通了一条 “天路”;这条天路位于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的尼西乡境内,在修路的同时,他把家乡与世隔绝千年的大峡谷,打造成为国家公园,帮助家乡的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他就是斯那定珠。斯那定珠,1964年出生于香格里拉县尼西乡巴拉村。

追梦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其中的艰辛,非常人能承受,今天就和一静来看看圆梦路途中的小故事。

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01

身边所有人的反对

从1999年,斯那定珠决定回乡修路开始,他发现没人支持自己,就连自己的亲人都是持反对态度,更不用说巴拉村的乡亲们,世代居住在此的乡亲们都认为斯那定珠要在垂直的峡谷绝壁上修路,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要是路能通到村里,就给他磕头。”村里的老人说。

那时候为了修路,斯那定珠的家里都快闹翻天了,“那时候遭到了全家人反对,都闹翻天了”洛桑扎西说。在弟弟洛桑扎西眼中,哥哥是一个非常倔强执着的人,他决定的事别人很难改变。每次家里劝他放弃修路,斯那定珠嘴上答应,但事后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斯那定珠的修路计划不仅遭到家人的反对,发小扎西泽仁也坚决反对:“修成是不可能的事情,别修了,就算修成了对你也没有什么好处。”

02

施工难

因为214国道通往巴拉格宗景区的道路都是悬崖峭壁,设计人员、施工团队看到路基,都走了........

看着离开的工程团队,斯那定珠也没有放弃,他说:“设计、施工队干不了,我自己干!”他亲自带人摸索着进行地形勘测,设计施工线路。没有专业知识,只能自己摸索悬崖峭壁、深箐、90度急弯处的修路技巧,爬过高山,穿过密林,渴了喝河水,累了倚树而睡,两年徒步约4万公里,完成了道路中43个弯道的设计。

通过长时间的摸索,斯那定珠从一个工程的门外汉成为了专业的公路设计、施工专家。

2004年9月10日,从214国道通往巴拉村的公路终于开工建设。这条宽6.5米、长35公里的公路经过4个藏族村落,都是由斯那定珠勘测、设计、监督的。

03

协调难

这条长达35公里的公路沿途经过4个藏族村落,尼西乡幸福村、水庄村及四川得荣县岗水村,说到修路那一定得占地,但是受到传统的观念影响,绝大部分人不愿意让出土地来修路,为了修路,斯那定珠一遍又一遍的出面协调、沟通。告诉他们修路的好处,以及通路以后的旅游前景。

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无法理解,不愿意妥协。除了土地之外,由于气候限制,经济作物稀少珍贵,这也是协调的一大难点之一,事无巨细,都得斯那定珠出面协商,包括路边的每棵树的赔偿都要精确到了每家每户。

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中事情慢慢有了进展。斯那定珠的真诚和实在感动大家,一家松了口,第二家也同意了,后来甚至有村子主动放弃利益,只为了让路打村子边通过。

在斯那定珠的规划里,这条35公里的柏油路外连214国道,内至山顶的巴拉村,途经4个藏族自然村。其中,修路最先经过的岗水村位于滇川交界之处,行政上不属于云南,而隶属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瓦卡镇。为了避免麻烦,斯那定珠打算路绕过岗水村从村后的山上过。

听到这个消息,岗水村的书记邓珠次仁急了。他主动找到了斯那定珠:“路一定得从岗水过。修路要占村里的土地的话,过房拆房,过田给田,什么赔偿都不要!”

在不断努力中,施工开始进行了,施工过程中,不论刮风下雨,斯那定珠亲自到场指挥。

为了造福乡里,2007年,他又筹资700万元,从上桥头架设全长34.8公里的10千伏输变电线路至巴拉村,解决了沿线4个村落共50多户人家和景区内的生产生活用电问题。沿途出让土地的村庄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斯那定珠用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回报乡邻的承诺。

04

资金难

修路的需要的资金数量是庞大的,跑遍了香格里拉市的各大银行,为了修路,把多年积累的家产变卖,也只能勉强维持一段时间。他曾欠债1亿多元,这段筹措资金的岁月,使斯那定珠家庭经济状况急转直下。昔日的千万富翁变成了亿万“负翁”。

那一园美景的开发历程

01

景区设施初步完工

修路不是终点,早在修路之前,斯那定珠就想了路修通后的图景:巴拉格宗要把最美的姿态呈现给世人,巴拉格宗必须融入香格里拉旅游业的大格局中。他用超前的思维,为家乡,为巴拉人谋划着。身为巴拉格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斯那定珠要将拥有峡谷、雪山、湖泊、佛塔、藏式民居的家乡打造成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成为更多人心中和谐美丽的人间净土“香格里拉”。

景区基础设施才刚刚完工,可是天降大灾!

02

地震

2008年初,这条天路终于完工,然而,命运总是在考验这位坚强的康巴汉子。两次突如其来的地震,给原本祥和宁静的香格里拉巴拉格宗景区带来了历史性的灾难,致使8年修筑的“天路”受损30多公里,其中严重损毁18公里。但困难都是暂时的,精神永恒,就如在地震中斯那定珠那句略显悲情的豪言壮语:“人在,路就在!”

如今的香格里拉大峡谷·巴拉格宗景区

香格里拉大峡谷·巴拉格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香格里拉县西北部,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红山片区的核心景区之一。 海拔5545米的巴拉格宗雪山,是香格里拉县最高峰。

这里曾是无人涉足的人间净土;这里曾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天堂;这里也是世人追寻梦想的香巴拉...

这座集雪山、冰川、森林、草甸、峡谷、河流、高原湖泊和古老村落为一体的大峡谷,不仅向人们彰显了触手可及的峡谷险峻、群山巍峨、森林葱翠、湖泊清亮、冰峰矗立,而且还向人们讲述着千姿百态的地质地貌景观与藏族传统神山文化得以完美融合的香格里拉故事。

01

基础设施

现在的巴拉格宗拥有水庄大酒店、藏式生态大酒店、情人谷酒店、餐厅、巴拉村高端酒店,基础设施完善。

02

格宗神山

03

香巴拉佛塔

04

巴拉村

05

香格里拉大峡谷

斯那定珠一静心中的传奇人物,巴拉村的领路人。是他让我认识了这个人间仙境。

【编辑】一静

【备注】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胡曾的故事有哪些

关于有信心成功的故事有哪些(关于有信心成功的故事)

有哪些植入广告的故事书(有哪些植入广告的故事)

刘波的故事有哪些名字(刘波的故事有哪些)

林聪有哪些故事的视频在线观看(林聪有哪些故事的视频)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20日 星期一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天路历程讲的什么故事(天路的故事有哪些)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92204.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