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理工类哪些专业好考研(理工考研学什么好考点)

2023-03-20 05:14:01 技术常识4 小白要懂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5843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5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武汉理工大学应用统计2023考研参考书推荐、考点介绍等备考指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新祥旭师硕堂北师考研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理工考研学什么好考点1

为期一年的备考终于结束啦,很高兴能上岸武汉理工大学应统专业,下面我将就我个人备考学习情况做个总结,其中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需要吸取经验的地方,希望各位学弟学妹们能够在参考经验的同时结合个人实际情况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

武汉理工大学的应用统计复试线从往年的分数线来看,主要是在国家线十分左右(2021年国家线是348,复试线为356;2022年国家线是360,复试线为369);而且该院校是保护第一志愿的,分数线完全是按照复试比来划线,然后复试比的话大概是在1.25左右。从2020年到2022年该院校也一直都会多扩招几个名额,22年考研在九月公布的招生大纲里公布的应用统计招生41人,在进复试的细则里面公布的招生43人,最终进复试的一共有53人,所以整体而言该院校招生还是比较多的,和其他学校相比竞争压力也没有太大。

该院校的初试专业课只有一本指定科目:贾俊平第七版《统计学》,复习过程中用到的复习资料主要是:贾俊平第七版《统计学》+圣才+真题。考试的题型主要有三类: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其中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总共80分,计算题大概有五个左右共70分,整体而言的话题量还是比较大的。计算题部分涉及的知识点都还是比较常规的,主要是:简单数据的计算(平均数、方差、离散系数)、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估计、回归分析、指数体系的因素分析这几个部分,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把圣才上的计算题认认真真的做会做懂,不是说只会做上面的题,是题目中涉及的知识点要都弄明白,肯定不会遇到原题,所以搞清楚知识点之后不管怎样变换题目你都能灵活应变,计算题并不是很难,考试的题型也都还比较的基础,所以在这部分要争取多拿分。

然后是简答题部分,简答题大概有七个,名词解释有两个,这一部分涉及的知识点会更多一些,而且简答题会有超纲,在贾书上可能没有涉及到,所以这部分是拉开差距的部分,比如:22年他考到了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的区别和联系,设计问卷要注意哪些问题等等,如果是在备考过程中有些东西我们是没有背过,但是可以尽量的写一些与该问题相关的知识点,也是有分的;在比如说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和联系,在答题过程中我们回答的一定要全面仔细一些,与该知识点有关的东西都可以写上去,先单独解释两者的含义,再分别写他们的区别和联系,只要我们知道的有关的知识点都可以写上去,直到自己挑不出毛病。所以在背书的时候要把知识点联系起来背诵,不要只单独的看一个或某个知识点,这样的话就比较零散,没有形成知识体系。

上面主要是介绍了答题需要注意点地方,下面我将介绍我个人专业课的备考情况:

因为我本科就是统计学专业,对于贾书还是比较熟悉的,所以我是在七月份开始第一轮复习,这一轮复习就需要把每个地方的知识点都要看到位,仔仔细细的看,每学完一章就做课后习题,巩固知识点,同时配套看圣才的选择题部分,用来检测自己还有哪些东西是没有看到的(因为考试是没有选择题的,所以在后期我也是没有继续看圣才选择题,只是第一轮用来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大家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八月份就开始第二轮,尝试做圣才的计算题部分,一定要自己动手算,不能说我知道应该怎么做了,我就不管了,要自己不仅会做还要会算,算的准确才是硬道理。

然后我是到了九月份开始背书,第一遍把书本上角角落落都背了,刚开始可能会有一点吃力,背不下去,但是一定要坚持,背过几轮之后就会越来越顺利,越来越快。到后期背的差不多了我就开始默写,因为口说无凭,到考场上需要自己动手写出来,可能背的时候很好但是写又写不出来,所以12月份的时候专业课我就主要是默写然后每天再看看计算题保持题感。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理解了之后再背才会更高效。

初试通过了就是复试,初试和复试占比是7:3,然后武汉理工大学应用统计的复试参考书主要是:何书元的《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和张波第2版《应用随机过程》,这两本书的话是有一定难度的,复习过程中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但考试的题型并不是很难,把书上的课后习题做会考试的话问题应该不大。22年复试是线上复试,所以我们复试主要分两部分,面试占90%,其他资料(就是个人在本科期间的获奖情况、学科竞赛等等整理成文档上交)占10%。面试每人20分钟,先抽题作答,一共有两题,两本参考书各一题,都还是比较基础的;然后是英语面试,回答两个英语问题;最后是专业面试,面试老师每人提问题一个问题做答,准备专业课面试的话,我是又把初试的简答题又背了一遍,然后准备了多元统计分析和应用回归分析两本书,问的题目也都是这些课本上有的,难度也不是特别大。

以上就是我个人在去年备考期间的一些学习经验,但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况都不一样,所以学弟学妹们在参考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希望大家都能成功上岸,大家加油哦!!

理工考研学什么好考点2

本人报考的是839金属方向,经验分享如下。

1.择校与定专业

北京理工大学(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的学校。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等历次国家重点建设学科,为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材料学科在2019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列全球百强,在2019 US 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列第58名,在2019年ESI世界学科排名中位列第112名。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近几年的考研热度很大,考研难度也越来越大。

2022年839方向学硕复试分数线为321分,进入复试17人,最终录取11人;专硕的复试分数线为311分,进入复试63人,最终录取36人。

2021年839方向学硕复试分数线为387分,进入复试15人,最终录取13人;专硕的复试分数线为348分,进入复试62人,最终录取44人;

2.初试经验

2.1数学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考试考的是数学二。考研数学二的计算量、难度不是很大,但也是很好跟别人拉开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不用纠结跟哪个老师、听谁的课,在市面上叫得出名字的老师实力都很强,跟他们哪一个都可以,脚踏实地,认真钻研才是最重要的。

2.1.1 数学基础阶段

高等数学部分推荐武忠祥老师,线性代数推荐李永乐老师,书就买老师们视频课里会用到的就好,习题集推荐《660题》。

基础阶段跟着老师们的课程走就可以,广泛吸收知识点,做对应的习题。这段时间着重计算能力,为以后的强化和冲刺打好基础。

2.1.2数学强化阶段

强化阶段基本都集中在暑假阶段,一定要利用好这段时间。

强化阶段推荐张宇老师和武忠祥老师,线性代数还是李永乐老师。强化阶段高数部分推荐的书有张宇老师的《高数18讲》或者武忠祥老师的《高等数学辅导讲义》,线性代数部分还是李永乐老师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习题集推荐武忠祥老师的《严选题》。

张宇老师的强化课很综合,解题思路也很新颖,他的配套习题难度较大,大家不要被这个摧垮信心。

武忠祥老师的强化课会总结题型,也会梳理某一类的题目的多种解法,不只是交给学生多解,更是交给学生妙解、巧解。

李永乐老师的强化阶段一定要好好听!

暑假结束后基本都结束了一轮强化,没有结束的也不要慌张,按照自己的计划和节奏走就可以。强化结束后可以着手写真题了。真题推荐武忠祥老师的《数学历年真题全精解析》写真题的时候可以自己掐着时间写,写完之后认真校对答案,吃透真题。

2.1.3数学冲刺阶段

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刷模拟卷和往年真题。模拟卷推荐李林老师的四套卷和六套卷,难度比较接近真题,张宇老师的模拟题有些题目很难,时间充裕的可以多写写模拟题拓宽思路。写模拟卷的时候也要注意把控时间,模拟自己在考场上写题的感觉,模拟卷可能会比真题卷难,不会写也不要过于慌张,重要的是掌握其中包含的知识点。把模拟卷中的把错题多看几遍,注意总结归纳。

2.2英语

2.2.1单词部分

推荐《红宝书》+扇贝背单词(app)。红宝书里收录的单词比较全面,扇贝单词app是我的宝藏背单词app,强烈推荐,可以导入红宝书的词库,很方便。背单词不用看单词课,浪费时间。单词需要每天背,背完一遍再来一遍再来一遍,一直背到上考场那天。

2.2.2长难句部分

我当时是没有看语法的,直接看的长难句。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语法需要补习的可以看看田静老师的语法课。长难句在3-5月开始就可以。

长难句课程推荐宋智鸣老师的《秒懂长难句》。这个课程一共7节课,听完就清晰很多了,听说他这个也有书卖,需要的可以买,

2.2.3阅读部分

阅读可以在5月左右开始,不用开始很早。

阅读可以看唐迟老师的阅读课。唐老师的课蛮多的,不需要全看,只看一个就可以。阅读不要碰模拟题,解题思路完全不一样,会对你写真题产生干扰,也不需要看额外的外刊,只写真题!只写真题!!

前期可以一篇一篇写,暑假的时候可以一天写一套的阅读,掐时间写。做错的题目可以根据答案反推一下出题老师的思路,不懂为什么要选这个选项的可以看看唐迟老师关于真题的讲解。真题可以买《考研真相》,答案解析比较详细。

2.2.4 三小门部分

翻译、新题型、完形填空合称三小门,三小门的整体难度比较小,建议在10月份下旬开始,后期通过对往年真题的训练达到极低的错误率,性价比比较高。

翻译推荐唐静老师;新题型比较简单,写几套真题就可以保证手感了,不用额外看课程;完形填空推荐宋逸轩老师,注意积累真题里边出现过的固定搭配。

三小门用到的书为历年英语考研真题。不推荐额外购买其他关于小三门的书籍。

2.2.5作文部分

作文可以在11月开始,不要晚于12月。

推荐周思成老师的作文课,还有王江涛老师的作文书,作文部分需要在正式考试前背诵很多素材和模版,并且整理好一套自己的一套模版,保证可以默写下来。在考场的高压环境下,自己写作文的风险很大,要写出没有语法错误的作文很难,所以大部分考生都是提前背诵的模版,然后考场直接根据主题默写。当然模版套用要灵活,不能生搬硬套,在平时就可以练习怎么套用模版,最后练熟练就可以了。这里推荐的书就是王江涛老师的《满分作文》。

2.3政治

政治不用开始很早,大约8月开始看就可以。政治投入高,回报少,性价比不是很高,不需要在这上边投入很多时间,可以把时间着重放在其他三门课上,有的放矢。

政治推荐的书有徐涛老师的《核心考案》、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肖秀荣4套卷》、《肖秀荣8套卷》。

课程推荐徐涛老师或者腿姐。两位老师讲课都很幽默,大家可以选择在每天学习累的时候看看政治的视频,学习的同时还可暂时的放松休息一下,不用特别占用白天很黄金时间段的时间来看政治的课程。

大家后期(大概11月份中下旬)可以注重一下政治的选择题部分,选择题分高的最后总分也不会差到哪去。最后冲刺的时候老师们都会出押题卷,推荐肖老师的四套卷八套卷还有腿姐的押题卷。肖四肖八的问答题部分一定背熟,考场直接默写的程度,对政治分数要求比较高的同学,学有余力的时候还可以背一下腿姐的押题卷。

2.4专业课

材料专业的专业课因各个学校不一样,初试科目也会有所不同。我考的是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的839方向,用到的专业课书籍为上交版的《材料科学基础》,考其他学校的可以看看学校官网上给出的参考书。

北京理工大学839方向的专业课题型主要有判断、选择、填空、综合论述,没有计算题,考察的内容比较详细,偏向于细节方面,需要大家对《材料科学基础》这本课本掌握熟练,专业课整体考研难度不是很大,大概在4颗星的程度。

2.4.1前期阶段

在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大家可以尽早的准备专业课。我是从5月份开始的。前期阶段我是看的西工大老师的视频,把课本从头到尾又学了一遍。这段期间主要形成自己在专业课的框架结构和知识网络,不会的的知识可以重复多看几遍,实在搞不懂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还有自己的大学老师解疑答惑。

2.4.1中期阶段

进入暑假就可以进行对照着买的辅导资料进行背诵了,我购买的是才子考研的专业课书籍上下册。大家可以在课本上把市面上专业课资料上涉及到的勾画出来,然后反复背诵记忆。背过两三遍以后可以写一下专业课的框架结构,后期可以看着整理的专业课框架结构背诵知识点,使得自己的知识更加系统全面。

2.4.2冲刺阶段

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可以集中背诵前几个月记忆不牢靠的东西,一定要脚踏实地,背诵很枯燥,但是要坚持,一定坚持。像北理839方向的专业课考试涉及到的计算很少,大部分都要靠背诵,所以考这个方向的对背诵的要求会更大。

3.复试经验

因为疫情,北京理工大学近三年来都是线上进行复试,复试内容如下

3.1复试内容分数占比

外语口语和听力(20%)、专业知识测试(40%)、综合能力测试(含科研潜质、表述能力、目标志向、心理素质等40%)。

3.2复试时间要求

每位考生的网络复试时间不少于35分钟,各部分时间分配如下:自我情况介绍(以PPT方式)不多于5分钟、外语口语和听力不少于10分钟、专业基础知识测试不多于15分钟、综合能力测试(含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等)不少于5分钟。

考生以PPT(提前准备)方式介绍5分钟,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本科期间专业学习情况,参加科技创新或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毕业设计或工作经历、专业优势和个人兴趣,以及今后目标志向等方面情况(不限这些方面,但不能超时);

考生从专业知识题库中随机抽取至少三道题目并进行回答,时间不超过15分钟。专业知识试题尽可能是综合性、开放性能力型试题;专家围绕考生基本情况介绍和专业知识回答情况进行提问,考生进行口头回答,时间不少于5分钟;复试专家从事先准备的外语题库中抽取试题用外语进行问题,考生用外语回答,测试考生的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时间不少于10分钟。

3.3总成绩核算

初试、复试加权计算考生总成绩,初试占60%,复试占40%,拟录取名单按照总成绩排序确定。复试成绩按照百分制计算,未达到60分不予录取。

考生总成绩="初试总成绩×60%+复试成绩×5×40%"

3.4复试评价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的复试比较严格,复试给出的参数书目较多,839方向给出的复试数目有《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材料物理与力学性能》和《固态相变》。需要考生掌握的知识很多,专业题提问环节的专业题目偏向综合,新颖和应用。

写在最后

考研很累,考研也很快乐。累是很多事情要自己面对,这注定是孤独的战斗;快乐是在备考期间的生活会比平常更加纯粹,你会自动屏蔽很多与考研无关的事情,内心会比平常更加安静。希望大家在这期间可以耐住寂寞,不要惧怕困难与孤独,学会调整心态。考研很难,但是没有像网络上宣扬的那么难,大家完全没有必要被无端的焦虑吞噬。你们只管努力,做好眼下事,剩下的只管交给时间就好。

我们明年见。

理工考研学什么好考点3

感谢阅读,码字不易,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支持答主。(・ω< )★ ,建议看到最后,希望带给你鼓励和勇气ヾ(◍°∇°◍)ノ゙

一、专业院校选择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1999年成立,是由原机械工程系、模具研究所、工程训练中心共同组建形成,机械工程系创办于1949年。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学院研究生统考每年竞争压力变化不是特别大的,录取人数学硕相差也不大。学硕每年竞争压力都是专硕的好几倍,学硕每年统考招生人数变化不大,又有比较多的本校生报考,因此学硕是比较难考的.

1、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历年复试分数线

学硕院线

专硕院线

学硕校线

专硕校线

2015

343

310

320

310

2016

325

310

315

310

2017

337

320

320

320

2018

330

310

310

310

2019

335

351

310

310

2、复试比例

根据一级学科(领域)考生计划录取人数的120%(取足)确定复试分数线,复试分数线上成绩并列者一同计入复试名单。如果一级学科(领域)合格生源不足招生规模 120%,所有满足本学科(专业)门类学院复试分数基本要求的考生均可参加复试。

3、复试和录取平均分

学硕复试平均分

专硕复试平均分

学硕录取平均分

专硕录取平均分

2016

341.7

337

2017

359.4

354.7

362.1

357

2018

346

335.2

351.7

339.6

2019

360.2

368.3

367.4

371.3

注:2019年复试分不包含夏令营,录取分不包含夏令营A档及调剂录取。

4、报名及录取情况

学硕

专硕

统考报考人数

统考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报录比

统考报考人数

统考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报录比

2015

97

68

76

20

2016

564

78

96

7.23

358

108

22

3.31

2017

558

88

100

6.34

415

147

18

2.82

2018

521

75

89

6.95

621

160

9

3.88

2019

428

80

68

5.35

839

157

44

5.34

2020

481

76

70

510

273

18

2021

486

82

74

643

258

33

5、专业课情况

学硕

专硕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2016

121

79

103

133

72

99.3

2017

120

75

95.6

128

75

93.5

2018

125

91

106.5

125

81

104.6

2019

135

94

116.6

132

88

117.6

二、初试

1、专业课

1、机械类初试参考书目

[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贾振元、王福吉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2月第一版。

[2].《金属切削原理试题精选与答题技巧》,王娜君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3].《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精选与答题技巧》,李旦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卢秉恒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5]《机械制造工业学》,清华大学王先逵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6]《金属切削原理》,陈日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注:前三本必看,后三本可以不看,时间多可以看一下第六本

机械工程作为大连理工大学王牌专业之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为A级,历年的报考都很受欢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这门课内容多,需要理解加记忆。计算题占的比重不是特别大,但仍然十分重要!仔细、认真,不能失分!

考试的题目类型多变,但万变不离其中,知识点理解吃透,在考场上的发挥也会好一些。现在距离考研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对于专业课来讲,每天都要拿出足够多的时间来记忆背诵,背熟理解透考场也就能放下心来安心答题了。

专业课:五月份开始看书,熟读并背诵基本的概念。后来买了本考研资料,进了答疑群进行答疑解惑,对课程有了自己的理解。对于基础概念一定要自己画图并标注,这样才能帮助自己记忆。

课本看过两遍以后,报名了机械考研全程班,听学长讲课,然后再做笔记。整本书中第一章考点最少,只需要知道CA6140车床各字母含义以及两种传动链定义即可,其他的特种加工类型以及切削方式都不用看。第七章只看零件表面质量对工件耐磨性、耐腐蚀性、抗疲劳强度的影响就行。剩下二到六章必须好好复习,尤其第二章,会占到整个卷子的一半分数。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另外准备《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原理》两本书,主要是为了理解知识点。第三章关于基准的选择、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加工余量的计算也是大重点,最好自己动手画图来加深记忆。八月,准备计算题,主要包括误差、工艺尺寸链、装配尺寸链和正态分布等题型,其中正态分布的题型与数学的统计部分基本相似,只要认真基本能拿满分。《机械制造工艺学》上面的例题习题都要掌握,基本每年计算题都和这上面例题相似,每年就有一道计算误差的计算题几乎一样,因此一定要再三地重做这上面的题,做到心中有数。九月,继续背诵课本知识点1-1.5小时,不要赶进度,背下来才是王道。每天再花上半个小时做一做真题,并且后期会有五套高质量模拟题,可以用作考前冲刺。背完一遍第二章的时候,就把金属切削原理小册子浏览一遍,觉得是重点题或者不理解的问题画一画,背一背,查漏补缺一直到12月。

2、数学

3月份开始,听了几节汤家凤的基础班的课,觉得还真不如苏德矿矿爷讲的细腻,就没有再听了。自学慢慢啃复习全书,配660,很难,但值得。这为我后期自学能力打下了基础,而且起点就比别人高了。到5月左右,已经完成复习全书刷2遍,660刷2遍,1800基础部分(大概900题)。

6月中旬,开始强化。高数十八讲+线代讲义必备。我当时十八讲和线代讲义都做了3遍,基本都背了,1000题做了2遍,闭关修炼做两遍。视频结合张宇高数强化,李永乐线代强化。

8月末,真题开启。04以前的真题别做了,后面的真题做一做,做个几年的真题算一下平均分。我认为真题能稳定做到130 140左右,说明知识学得比较扎实。如果错的比较多,就好好把知识先学懂。我目标是130,当时是真题均分130左右,然后我真题做了3遍。对方浩的强化课选择性的听一些,不错。习题搭配880强化。

10月,我开启复习全书(李正元)。相见恨晚。我知道做不完这个书,就选择性的学。

11月 模拟卷超越卷我做了几张就没做了。其他老师的全做了。 李正元135再来一遍。当时李六我均分140,张八均分120。其他的基本130左右。

12月份 一定要练计算量,保持手感,注意一定要多多思考,多算。

3、英语

考研英语的考试时间是3小时,首先说一下推荐的做题顺序,这是我根据刘晓燕老师视频课总结的:做题顺序,先写小作文,再写大作文,做阅读题和新题型,做翻译题,做完型填空题;时间分配,正常来说阅读一篇15到20分钟,但是,我们通常是这样算的:小作文10到15分钟,大作文25到30分钟,总之大小作文加起来不能超过50分钟,然后是做阅读题,接着做翻译题15到20分钟,最后是完形填空题10到15分钟(这个要是没时间就蒙,但近几年考的简单,尽量好好做),剩下的时间就是阅读的时间90到95分钟,4篇阅读1篇新题型时间怎么也够了,每篇阅读尽量别超过20分钟就行。阅读先读前两到三个问题,读懂了问题后,再带着问题去读文章。长难句多练,多背单词,作文需要背诵模板,也需要多练

4、政治:

暑假开始看肖秀荣视频,后面一直换着科目做选择题保持手感,十一月到十二月再背肖四肖八。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宝藏考研干货狂魔(就是我哈哈哈哈)后续还会追更更多的学习方法,快点去主页关注我吧,上了贼船,就跟贼走(*❦ω❦)。

请查收好运1份~

看到这里你一定能上岸!!!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本文来源知乎:“提笔写未来的喵”,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20日 星期一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理工类哪些专业好考研(理工考研学什么好考点)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92108.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