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形容有骨气的君子故事的句子(形容有骨气的君子故事)

2023-03-19 18:46:01 技术常识4 详解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6719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7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世说新语》十个故事,感怀魏晋名士风骨,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大道知行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形容有骨气的君子故事1

《世说新语》成书于南朝刘宋年间,作者是当时的临川王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近三百年间,上流社会王公名士的嘉言懿行、奇闻轶事,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传世名著,许多大师级的人物都对这本书推崇备至。

鲁迅称《世说新语》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冯友兰也把《世说新语》当作“中国人的风流宝鉴”,而大翻译家傅雷对此书更是爱不释手,他在写给傅聪的信里说:“你现在手头没有散文的书(指古文),《世说新语》大可一读。日本人几百年来都把它当做枕中秘宝。我常常缅怀两晋六朝的文采风流,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

《世说新语》记载了许多特立独行的人物和精彩纷呈的故事,读之如行山路,移步换景,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今日知行君选录了《世说新语》“方正篇”中的十个小故事,与大家一起感怀古人的“方正”气度。“方正”即正直,“方正”篇主要记载名士们在言语、行动、态度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正直品质。

故事一

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寔(东汉时期官员、名士)和朋友约好一同外出,约定中午出发,到了中午,朋友没有来,陈寔于是独自出行了,走之后,朋友才赶到。当时陈寔的儿子元方才七岁,正在门外玩耍。来客问元方:“令尊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不见您来,已经走了。”那位朋友非常生气,说:“真不是人呀!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扔下别人不管,自己走了!”元方说:“您跟家父约定中午走,到了中午还不来,这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人家的父亲,这是不讲礼貌。”那位朋友听了十分惭愧,就下车来招呼他,元方掉头回家去,连看也不看一眼。

感悟:言而有信,是每一个人都该坚守的原则之一,就这一点而言,陈寔的朋友无疑是理亏的一方;当着对方的面指责对方的家人,这显然有失礼貌,何况指责本身就站不住脚,陈寔的这位朋友活脱脱一副无理取闹的模样,也难怪年幼的元方不想搭理他了。尊重是相互的,你尊重对方,对方自然也会尊重你;而如果你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就不要太期望别人把你摆在尊贵的位置上了。很多人都责怪别人对自己无情、冷漠、无礼,但这时应该更多地反省一下自己的态度和做法,如果自己不对,又怎能苛求别人呢?

故事二

原文:夏侯泰初与广陵陈本善。本与玄在本母前宴饮,本弟骞行还,径入,至堂户。泰初因起曰:“可得同,不可得而杂。”

译文:夏侯泰初(即夏侯玄)和广陵郡人陈本是好朋友。一次,陈本和夏侯玄在陈母面前喝酒,陈本的弟弟陈骞从外面回来,径自进入厅堂之内。夏侯玄于是站起身来说:“可以与人以礼相交,不可以违礼杂处。”

感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个人只有知节懂礼,也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想要优雅和风度,首先要和蛮横与粗鲁断绝关系。夏侯玄虽然和陈本关系很要好,但他并没有因此纵容陈本弟弟的粗鲁和失礼,这是他的坚守和原则,不因个人关系的亲疏发生任何的转移和改变,丁是丁,卯是卯,凡是牵扯到为人原则的事情,不含糊,这是一种态度。

故事三

原文:和峤为武帝所亲重,语峙曰:“东宫顷似更成进,卿试往看。”还,问何如,答云:“皇太子圣质如初。”

译文:和峤(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大臣)被晋武帝司马炎所器重,司马炎曾对和峤说:“太子近来似乎有所长进了,你可以去看看。”和峤回来后,武帝问他怎么样,和峤回答说:“太子的资质同以前一样。”

感悟:司马炎知道太子生性愚笨,因此十分担心他能否继任王位,让和峤去观察太子其实是想让和峤给他一些心理上的支持,司马炎清楚太子并没有改观,但他肯定希望和峤给他一个太子已经变好的消息,然而,和峤并没有说谎,最终在司马炎的心头浇了一盆冷水。

无疑,和峤是一个有气节和坚守的人,坚持说真话讲实情,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和娇说话的艺术,他并没有说太子像之前一样愚笨,而是说太的资质和从前一样,但对太子的资质如何却不做任何评判,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太子的资质如何司马炎心里自然清楚,和峤的这盆冷水够冷却也没有留下任何把柄和破绽,司马炎自然也就无从苛责了生活中,我们坚持自己的主张和观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为此和人针锋相对,我们完全可以采取一种迂回而间接的方式,委婉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主张。

故事四

原文:山公大儿着短帢,车中倚。武帝欲见之,山公不敢辞,问儿,儿不肯行。时论乃云胜山公。

译文:山涛的大儿子山允戴着一顶便帽,靠在车边。晋武帝想召见他,山涛不敢替他推辞,就出来问儿子的意见,他儿子不肯去。当时的舆论认为山涛的儿子胜过父亲。

感悟:在山允拒绝了司马炎的邀见后,山涛谎称山允患有疾病这才使得山允“逃过一劫”,山允虽有自己的坚守,但不顾一切的处事方式却值得商榷,山涛并非没有正骨和傲气,只是懂得以合理的方式保全自己,人需要坚守自己的选择,但也需要智慧和通达。

故事五

原文:向雄为河内主簿,有公事不及雄,而太守刘淮横怒,遂与杖遣之。雄后为黄门郎,刘为侍中,初不交言。武帝闻之,敕雄复君臣之好。雄不得已,诣刘,再拜曰:“向受诏而来,而君臣之义绝,何如?”于是即去。武帝闻尚不和,乃怒问雄曰:“我令卿复君臣之好,何以犹绝?”雄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今之君子,进入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臣于刘河内不为戎首,亦已幸甚,安复为君臣之好!”武帝从之。

译文:向雄任河内主簿时,有件公事本来和他没关系,可是郡太守刘淮大为震怒,对向雄施以杖刑并将其革职。后来,向雄任职黄门郎,刘淮任侍中,两人虽在同一部门,却从来不说话。晋武帝听说这件事,便命令向雄恢复两人的关系。向雄不得已,就到刘淮那里,行礼后说:“我奉旨来你这里,可是我们之间的恩义已经断绝了,怎么办?”说完,马上就走了。武帝后来听说两人还是不和,就生气地问向雄:“我命令你与刘淮重修于好,为什么还要继续绝交 ?”向雄说:“古代的君子,按礼法举荐官员,也按礼法贬黜官员;现在的君子,任用人的时候恨不得把对方抱到膝盖上,罢免人的时候恨不得把人推进深渊。我没有和刘淮刀兵相见,已经万幸了,怎么还能重修于好呢!”晋武帝听后,就不再勉强他了。

感悟:观察一个人的最佳方式,就是看他怎样对待一个对自己已经没有利益可言的人,失去关键利益的纠缠,一个人不在需要掩饰什么,这时候,最能看清人的本性和真情。

故事六

原文: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籍。王敦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

译文:王含任庐江郡大守,贪赃枉法,声名狼藉。王敦袒护他哥哥,一次特意在大家面前赞扬说:“我哥哥在郡内政绩很好,庐江名士都称颂他。”当时何充在王敦手下任主簿,也在座,严肃地说:“我就是庐江人,所听到的和你说的不一样。”王敦哑口无言。旁人都替何充捏一把汗,何充却十分但然,神态自若。

感悟:敢说真话是一种境界,敢于当着说谎者说真话是一种大境界,东晋阮裕评价何充说“卿志大宇宙,勇迈终古”。

故事七

原文:何次道、庾季坚二人并为元辅。成帝初崩,于时嗣君未定。何欲立嗣子,庚及朝议以外寇方强,嗣子冲幼,乃立康帝。康帝登阼,会群臣,谓何曰:“朕今所以承大业,为谁之议?”何答曰:“陛下龙飞,此是庾冰之功,非臣之力。于时用微臣之议,今不睹盛明之世。”帝有惭色。

译文:何次道(即何充,晋朝重臣)和庾季坚(即庾冰)两人一起受命为辅政大臣。晋成帝司马衍驾崩后,由谁继位还没有定下来。何次道主张立嫡长子,庾季坚和大臣们却都认为外来之敌势力强大,嫡长子年幼,于是拥立司马衍的弟弟康帝继位。康帝登帝位后,会见群臣时问何次道:“我今天能继承大业,是谁的主张?”何次道回答说:“陛下登帝位,这是庾冰的功劳,我没有出力。当时如果采纳了我的意见,现在就看不到眼前的太平盛世了。”康帝听完,面有愧色。

感悟:何冲是诚实的,不自我标榜,是非功过任人评论,我自坦荡无欺。康帝本想让何充难看,看他怎样狡辩,但何冲却毫不掩饰,也不辩驳,将事情的真相告诉康帝,结果倒显得康帝得势不饶人,做事情要勇于承担责任,不掩饰,不欺瞒,如果你坦荡诚实,他人也会以一个公正宽容的心对待你。言辞立其诚,一个人的言辞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所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不讲诚信的人可能会一时掩盖真相,但他却很难欺人一世,一且被识破和戳穿,就很难立足,因为没有人愿意和虚伪狡诈的人相处。

故事八

原文: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文度曰:“故应让杜许。”蓝田云:“汝谓我堪此不?”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译文:王述调任尚书令时,调令一到便走马上任。他的儿子王文度说:“你本来应该把这个官位让给杜、许两人。”王述说:“你认为我能否胜任这个职务?”文度说:“不是说你胜任不了,而是说克己让人总是好事,礼节上恐怕不可缺少。”王述感慨地说:“既然能够胜任,为什么还要谦让呢?人家说你胜过我,据我看终究不如我。”

感悟:人要学会谦让,但不能事事退让,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自信的表现,也是敢于担当、勇于挑战的体现。一件事情,如果坚信自己能够做好,就无需退让,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即将做的事情负责。

故事九

原文: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子敬瞋目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

译文:注:樗(chū)蒲:出现于汉末盛行于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南风不竞:事出《左传》,这里指的是南边的玩家处于劣势,即将要输。

王子敬(即王献之)很小的时候,曾经看一些门生在玩樗蒲这种游戏 ,看出胜负后,便说:“南风不竞(南边的要输)。”门生们听完,轻视他是小孩子,就说:“你这个小孩子只是管中窥豹罢了,至多只能看到豹子身上的一个斑纹。”王献之听完,瞪大眼睛说:“比远的,我愧对荀奉倩(荀粲,东汉名臣荀彧幼子);比近的,我愧对刘真长(刘惔)。”说完拂袖而去。

感悟:荀粲“简贵不与常人交接,所交皆一时俊杰”,而刘惔是“门无杂宾",王献之的言下之意,即是说自己结识了一些目中无人的朋友,因此愧对荀粲、刘惔两人,王献之年龄虽小,却一身正气,他的拂袖而去,令人刮目。我们在评判一件事情和一个人时,应保持客观公正的视角和立场,杜绝自以为是。

故事十

原文:孝武问王爽:“卿何如卿兄?”王答曰:“风流秀出,臣不如恭,忠孝亦何可以假人!

译文:孝武帝问王爽:“你和你哥哥比起来怎么样?”王爽回答说:“轮才华,我比不上哥哥王恭,至于忠孝,我又怎么可以输给他呢!”

解读:人可以无才,但不能无德;人可以让才,但不能让德。王爽虽然才华不比哥哥,但在忠孝等方面却毫不含糊,这值得令人尊敬。《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本文参考书目为《世说新语译注》与《国学典藏:世说新语》,转载请注明。

形容有骨气的君子故事2

在古希腊,有十二主神,代表着不同的美好品质。而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有一位伟大的英雄,集智慧、责任、谦逊、仁慈等等各种高尚品质于一身,他的存在像是一个神话,像是上天给中国的礼物。

同时他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20年12月11日,美国最大民用航天企业马斯克公司在其官方媒体上发布了一张中国人的照片,配文“祝他生日快乐”。这个离开我们十几年之久的英雄依旧鲜活地活在我们心中!他就是伟大的爱国科学家---钱学森!

这个名字是让每个国人听到即热血沸腾的存在,而“科学家”只是钱老给自己的,他的贡献远不止科研。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两弹一星、航天之父”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那些不被大家熟知的钱老的故事里,更加立体的了解这位伟大的英雄。

钱学森

抛开科研工作者这个身份,作为一个“人”,钱老的事迹也值得被大家学习。1911年12月11日,祖籍杭州的钱学森出生于上海。父亲钱均夫早年留学日本,是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后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

才介绍完钱学森的父亲,小编猜有的朋友在想“原来家境这么好,这怎么能比啊?这个故事没有参考价值”。可是,那个时代条件再好的家庭也无法和现在的普通家庭相提并论这个大家没有异议吧。在教育资源轻而易得的今天,为什么出不了这么优秀的人才了,这也许是更需要大家思考的问题…留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来介绍。

钱学森的母亲章兰娟,性格开朗,善良朴实。对于钱学森可以说是近代“岳母”,在钱学森小的时候给他介绍了很多古代爱国英雄的故事,有杜甫的“忧国忧民”、岳飞的“精忠报国”、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这些榜样刻在钱学森心里,君子气节也就自然地由内而外流露。

钱学森

三岁那年钱学森随父母来到北京。当时居住的四合院附近有许多穷人,钱学森的母亲乐善好施,力所能及地帮助这些邻居。言传身教中在钱学森的心中也种下了善良、慈悲的种子。

钱学森继承了父母聪明的脑袋,拥有极高的记忆力,三岁的时候就可以背诵百首唐诗宋词,可以说是个“小神童”。

看到这里会不会又有朋友想:“家庭比不过就算了,这也太聪明了”!没错钱学森天赋异禀非常聪明。但其实聪明的人很多,可不是每个聪明人都走在正路上。而钱学森实力诠释了什么是“不怕比你聪明,就怕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努力”。钱学森很爱思考爱动脑。

小学时,男生们聚在一起比赛折飞机谁飞得更远。最开始钱学森的飞机也是有棱有角总是很快就落了下来,钱学森就学习了其他飞得远的同学的飞机,总结规律,改进了自己的模型。据钱学森同学回忆“钱学森的飞机叠得非常精细,机身严格对称,折痕又光又平”。小小年纪就悟出了空气动力学的知识,让老师们也惊叹不已。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中学时钱学森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就读。当时这是个试行西方教学体系的学校,教学比较开放,以激发学生多维度思考为主。据钱学森回忆,他们考试前从不开夜车,都是平时把知识理解了再记忆,不读死书。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本就聪明的钱学森获得了很大的思维开拓。

1929年,18岁的钱学森考入国立交通大学。即现在西南交大和上海交大的前身。在父亲的建议下,钱学森填报了机械学院学习铁道工程。

大学期间,钱学森刻苦学习,广读诗书,成绩十分优异,在很难的物理学、工程力学等等科目中,同学们都是7、80的成绩,而钱学森几乎每次都是满分。

钱学森试卷

值得一提的是钱学森大四的水力学考试。这张试卷被任课老师保存了四十余年后捐赠给上海交通大学。可以看到上面的字迹相当工整,卷面干净思路清晰,是现在的学生也非常难以做到的水平。发试卷那天,老师同学们习惯地听到“钱学森,一百”,钱学森一路小跑,高兴的上台领试卷。

然而坐到位置上的钱学森发现自己在最后一题的解答中把“Ns”写成了“N”。他拍了拍脑袋,皱了一下眉头“哎真是太粗心了”!于是他立即举手,在大家的视线下说到:“报告老师,老师我不是一百” !他实事求是,严格要求自己的态度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称赞。

除了学科成绩优异,钱学森的课外活动也很丰富。心里住着一位歌唱家姑娘的钱学森也很喜欢音乐,这位姑娘我们后面再说。所以大学期间钱学森就参加了学校的管铜乐队,每天都会花上半个小时练习圆号。

拿到奖学金的钱学森常常第一时间跑去南京路上买唱片,这位理科学霸也有“文艺青年”的一面。大四的时候钱学森因为生病休学了一年,这一年钱学森在家学习国画。在毕业时,那一级的级徽以及校友通讯录封面,都是由钱学森亲自设计的。

128事变

1932年1·28事变,日本人把战火带到了上海。钱学森眼看着日本的飞机那么先进,中国却无能为力,于是立马改变了学习方向,相较于被动的铁道,他决心研究可以杀敌更有效的航空专业。大学四年他利用空闲时间学习航空知识,还发表了相关文章。

1935年,钱学森成功考取了了清华大学赴美留学班,学习航空知识。坐上游轮的时候,钱学森告诉自己:“我去留学不是为了拿学位,我要把国外最先进的科技都学到手”!因为他知道将要面对许多困难。

来到麻省理工学院的钱学森面对一大堆不认识的专业名词,甚至那个时候都没有对应的中文翻译,因为在此之前中国没有过这些东西。钱学森的第一道难关是语言,第二道难关就是同学们的歧视。

麻省理工大学

在那个中国落寞的年代,走出去的黄皮肤人总是会受到各种冷眼和挑衅。钱学森不卑不亢,立志要为祖国争光。他咬着牙和同学们说:“中国现在是比你们落后,但作为个人,你们谁敢和我比”?

那个学期,钱学森克服了无数困难,在期末的时候,一张“A+”的成绩单被贴在学院门口,这是让所有外国人都瞠目结舌的成绩。钱学森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中国人不比任何国家差。24岁的钱学森在文章里写下“我们必须征服宇宙”的豪言壮志。然后他真的做到了。

1935年,25岁的钱学森硕士毕业。考入加州理工学院,在现代航天之父冯·卡门的门下做博士生。钱学森聪明的脑袋让冯·卡门震惊,常常夸赞钱学森的水平在自己之上,是自己最得意的徒弟。

冯·卡门

1938年,美国国防部提出一个助推火箭的项目,因为太难了被麻省理工航天部拒绝。而冯·卡门把这个项目接了下来,和几个学生组成了一个“火箭俱乐部”,钱学森就是其中一员。那时候火箭还只是小说里的东西,因为不断失败,实验室总是爆炸。

他们又有了新的外号---“自杀俱乐部”,甚至最后把实验室都烧爆了。钱学森一行人就被赶了出来,就在这样不断失败下,终于研制出了喷气助推器。“火箭俱乐部”就是美国航空航天局旗下的喷气实验室JPL的前身。

1938年,钱学森只用了三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成为助理教授,帮助冯·卡门指导学生。

JPL

1941年,钱学森在美国《航空科学报》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攻克了航空界关于柱壳轴压屈曲的多年难题。而这项成果的背后,是钱学森写了800多页的推导草稿,一个又一个的公示,甚至有的精确到小数点后八位,都是手算出来的。

这位科学家的毅力和严谨度可见一斑!除此之外,钱学森还是超高空气动力学、压缩流体学、流体力学等方向的鼻祖级学者,有过许多历史性研究发现。在这些光辉的背后都是钱学森夜以继日地付出。

1947年,钱学森回国探亲,重逢了她命里的姑娘,正是前面所说的钱学森心里住的人---蒋英。为什么说重逢呢,因为钱蒋两家的父亲是挚交,蒋英也是标准的“名门望族”。蒋英的父亲是著名军事家蒋百里,表哥是徐志摩,表弟是金庸。

蒋英小时候作为妹妹在钱家生活过一段时间,和钱学森可以说是青梅竹马。

徐志摩

只不过后来钱学森去国外求学,而17岁的蒋英就远赴德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学习演唱,在各地开巡回演唱会,成为了当时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两个看起来不同世界的人在重逢时又迅速燃起了火花。

钱学森和蒋英在1947年结婚了。婚后,蒋英放弃了歌唱工作,在钱学森回国后一心支持丈夫科研,安排起居。两人相濡以沫60余载,也是一段佳话。

1950年,听到朝鲜战争爆发的消息,钱学森毅然决定回国,放弃在美国取得的一切,说到:“我姓钱,但不爱钱,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管是什么大官,那些大官的待遇我一样不要”!后来就是大家熟知的故事,钱学森惨遭美方长达五年的囚禁,甚至一度丧失语言功能。

后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接回。回国后在无数次尝试下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洲际导弹等等。回国后,钱老也一直奋战在一线,对教育事业十分重视。除了自己做科研,还从全国选拔了百余名大学生给他们传授航空知识,开创国内首批航空专业,为之后的航空发展培养人才。

蒋英

在那个万元户都了不起的年代,钱学森捐款超百万,自己辛苦工作的钱全部拿出来给国家培养下一代人才。在和一位教师的谈话中,那位老师表示出对钱学森的敬仰。

而钱学森反而对他说,教师的行业更加重要,科研和教育相通,像做蛋糕一样,教师是捏出蛋糕模型的人,而科研者只是上面的糖霜。话落,教师们都哑然了。一位取得如此高地位的人竟如此谦逊和质朴!

钱学森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贡献祖国的背后暗藏着被美国暗杀的危险,科学家的背后意味着日以继日的研究和无数的失败,钱学森背负着这些困难,一人之力推动中国航天世业进步20年。

2009年10月31日,钱老离开了我们,但也化作一颗星星闪耀在天空,他用自己的行动给所有迷茫着的人指明方向,照亮着世世代代中华子孙!

形容有骨气的君子故事3

古典名著《战国策》里有一篇让人读了感到震撼的文章《颜斶说齐王》,令人拍案惊奇。

颜斶(音“触”),战国时期齐国人,是当时一个著名的“士人”。士人,就是古代的读书人。

这个读书人可是个超级牛人,那可不是一般的牛,简直牛气冲天。

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个牛法。

有一次他去拜见齐国国君齐宣王。

这个齐宣王就是人人熟稔的典故“滥竽充数”里的那个齐宣王。

要知道这个齐宣王虽说不上是明君,但也是有一番作为的国君,在位时光大稷下学宫、会盟诸侯抗击秦国、营建都城临淄。

特别是光大稷下学宫一项非常了不起。稷下学宫集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刑家、阴阳家、农家、杂家各学派的学人,著书立说,开展学术研究,形成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创造了中国灿烂的“先秦文化”。

总而言之,就个人风格而言,齐宣王是一位非常自负且爱摆国君威风的国君。

当时,齐宣王高坐大殿之上,见到颜斶来拜见,一声召唤:“颜斶,往前来!”

宣王先给颜斶来个下马威,有点侮辱的意思。可是今天那是对上碴了!颜斶一方名士,还真不吃这一套!

齐王话音落地,奇迹出现。

令当时在场所有人没想到是,颜斶居然也应声说道:“大王您往前来!”

颜斶对所拜见的国君这样说话,不要说令在场的人吃惊,就是数千年之后的我们听了,也会眼镜大跌,为之捏一把汗的。怎么敢这样说话呢?好大的胆啊!

何其傲然!

齐宣王听了这话,心里当然不是很高兴。

于是,宣王左右的大臣发话了:“大王是人君,你颜斶是人臣。大王说让你上前来,你居然也敢说让大王上前来,这样说未免有悖于君臣之礼吧?”

只听颜斶从容对群臣说道:“我要是向前走,是趋炎附势,大王向前走是礼贤下士,与其让我颜斶趋炎附势,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

群臣的质问,被颜斶轻松化解。

何其有才,实在是高,简直是太有才了!如此情景,居然言之凿凿,实在令人叹服!

这时,只见高坐大殿之上的齐宣王忿然作色(气得脸都变色了)道:“那我问你,是大王高贵,还是士人高贵?”

继大臣质问之后,齐宣王又来一逼问。

这个问题好回答,也不好回答;好回答:大王高贵,这样回答结果就得服从齐王,往前去,就范;不想就范,就不好回答。

看看颜斶是如何回答齐王的逼问的。

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

颜斶回答说士人高贵,已经奇葩得令人瞠目了,居然还敢再来一句王者不高贵!不要脑袋了!?

齐王紧逼着问道:“有说乎(这是怎么说的?请解释一下!)?”

这时,我们可以想象到,齐王已经恼怒了,等颜斶自圆其说,要是颜斶说不出道道来,不能自圆其说,后果不堪设想。

只见颜斶对曰:“有。”

他说,以前秦国攻打齐国,秦军统帅对秦国军队发布了两条军令:

第一条是有敢去距离柳下季(当时著名的士人)的坟冢五十步砍柴割草的,杀无赦!

第二条是有能够取齐王首级的,封万户侯,赏赐金千镒。

由这两条军令可知:活着的大王的头颅不如死了的士人的坟冢高贵!

好一个颜斶!如此回答,真是奇思妙想!令人拍案叫绝!

几个回合下来,宣王不得不服膺士人颜斶!

于是齐宣王感叹道:“君子难道是可以随便侮辱的吗?我这是自取其辱啊!希望您接受我为您的弟子!我还想邀请您留在我这里,随时向您请教。我保证您每餐饭必有太牢(牛、羊、猪齐备)那样的标准,出行必定豪车相配,妻子儿女所穿衣服都保证供给达到华美耀眼的程度。

看来,齐宣王真是服了颜斶,其礼贤下士也不可谓不诚恳。

然而,颜斶却来了一个漂亮的拒绝和华丽的转身。

面对齐宣王许下的优渥待遇,颜斶丝毫没有动心,冷静地说道:

“璞玉生于深山,要雕刻,就破坏了璞玉原来的状态。雕刻后的玉石不是不宝贵了,只是已经失去了它的浑璞本真。士人生在鄙野偏僻的地方,一旦被推选为官,就可以飨用俸禄了,这时的士人不是不尊贵发达,而是已经没有他当初做士人的味道了,形神不全了,失去了士人的宝贵的本真了!我还是回去做我的士吧!那样的话,我可以饥而后食来当吃肉,缓步而行来当乘车,无罪无忧来当尊贵,清净高洁守正不阿,自得其乐!”

遂拜了两拜辞别而去。

时人君子评价颜斶道:“颜斶这个人知足明智啊!拒绝高官厚禄,返璞归真,终其一生不会受侮辱、不会受屈辱啊。”

读罢全文,我们会由衷地为颜斶伸大拇指点赞!为他的风骨和才华而倾倒!

面对齐王的侮辱吆喝,颜斶敢于和齐宣王针锋相对,真真长了读书人的脸,读书人的自尊和傲骨挥洒得何其痛快!

对齐王左右大臣质问的回答,对齐王逼问的答复,何其巧妙机智,何其潇洒从容,充分地体现了读书人的超人才气和过人智慧!

面对齐宣王的许诺——高官厚禄——不为所动,妙喻婉拒,至此读书人的骨气得到了完美地体现。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9日 星期日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形容有骨气的君子故事的句子(形容有骨气的君子故事)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91821.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