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有科学原理性的故事有哪些(有科学原理性的故事)

2023-03-19 13:24:01 技术常识4 已解决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2600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7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这些影响过爷爷辈的科普书,如今还能发光发热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科学原理性的故事1

作者:金振蓉

科普作家赵致真最近在做一件事情,他要把多年来淘到的大量苏联科普图书进行甄选,和长江少儿出版社合作,出版一套《苏联科普佳作丛书》。

《苏联科普佳作丛书》中《人类如何发现了地球的形状》封面图

大抵是对于今天读者的口味难以把握的缘故,第一次他们准备先出版10本初中以下的选题来投石问路,而原本他是规划要出50本的,分为“小学卷”“初中卷”“高中卷”及“学前卷”。

苏联的科普书是什么样?今天的孩子和“80后”“90后”的家长肯定比较陌生,但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人,那就是见书如面般的亲切了。如今活跃在科学界的许多著名科学家,都是读着苏联科普读物成长的,他们对小时候读过的科普作品和苏联科普大师的名字念念不忘。

这种状况也是时代使然,在上世纪,孩子们的科普阅读,很重要的来源是苏联科普读物。就像赵致真表述的那样,他在上中学时,每天放学后的醉心阅读,就是图书馆里的苏联科普读物,以至于他几年来花大量时间精力要重新挖掘这些科普作品的价值,其初衷就是一种“老人想把小时候吃过的美味急急地告诉现在的孩子们”。

至于这批读物能不能得到今天读者的认可,我想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从供给侧的角度,近几十年,欧美文化大量涌入,其强势力量裹挟资本占据了市场重要份额。与美国大片、美国音乐一样,流行文化也反映在图书市场上,随处可见美国大企业策划出版的科普读物。曾经占据了主流地位的苏联科普读物,由于世事变迁日渐式微。

而作为后发力量,我国科普出版的进步有目共睹,出现了一大批优秀少儿科普读物。但毋庸讳言,尽管现在我们的原创性在加大,优秀作品在增多,但仍未形成自己的科普出版风格,特别是缺乏叫得响的自主品牌。

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对于出版市场上的科普读物,也应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面貌,苏联科普读物市场的萎缩,并不完全是读者选择的结果,有特定历史时期国家间交往减少、翻译人才锐减,受欧美企业冲击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老一代科普人对苏联科普书津津乐道,不管从取材、叙事、编排、装帧等,都有独树一帜的风格,尤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苏联科普出版的黄金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科普作品,也出现了一批科普大师。对于这一段时期的翻译出版缺失,无论如何都是一种遗憾,补上这一块,使我们的科普出版展现更多的流派和传统,对于赵致真等科普人为此所做的努力,社会都应给予肯定。

而从需求侧来说,重读曾经影响过爷爷辈的科普书,是一件过时的事吗?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会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恨不得去年的书今年就会过时。这也是如今流行文化带来的观念,市场上多见的快餐式绘本读物,让学生们在眼花缭乱的画面中,进行一些碎片化的阅读,不是说这种阅读方式不好,它应该只是阅读方式中的一种。

科技创新是不断迭代和否定的过程,但那些经历了时间沉淀的科学原理、科学家趣事、科学知识却是历久弥新的。苏联科普读物的一种普遍风格,是对文字的讲究,文字中呈现着有趣故事,洋溢着人文情怀,触类旁通的知识传达,辅以精致的插图,如同导师带着学生们徜徉知识海洋,提供了沉浸式阅读的环境,让人细细体会阅读的乐趣,这是对当前普遍存在阅读浮躁的纠偏。

重出苏联科普作品,对于科普出版,应该是补上均衡性和多样性的一种体现,而对于学生们来说,则应该是纠正一种长期的精神营养的偏食,在英美科普读物之外,提供其他的参照系和信息源的尝试。

(作者系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力专委会常务副会长)

来源: 科普时报

有科学原理性的故事2

土星的两大谜题

在夜空中的所有可见行星中,或许没有哪一颗会比土星更易识别、更具标志性。

土星。(图/NASA/JPL-Caltech/Space Science Institute)

土星是太阳系中第二大行星,它与同为气态巨行星的木星一样,是一个主要由氢气和氦气构成的巨大球体。然而,它有着非常独特的外观——在它的周围,环绕着巨大的土星环。虽然在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周围也拥有这种环状结构,但与土星环相比,它们要暗淡、稀疏得多,体积和质量也都更小。

土星环的存在,暴露了土星的一个“秘密”——它是倾斜的,它的轴线与绕太阳公转的平面之间存在26.7°的倾角。在太阳系的45亿年历史中,土星环并不是一直存在。相反,它们很可能是在不到1亿年前才被创造出来的,比土星本身的年龄要年轻得多。

那么,土星环是被如何创造出来的?它的倾角的起源又是什么?一直以来,这两个问题都困扰着天文学家。现在,在一篇发表于《科学》杂志的新研究中,一个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的新的假设,一举解答了两个问题。

快速逃离的土卫六

一直以来,天文学家都怀疑这种倾斜源自于土星与相邻的海王星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认为这是土星与海王星共振的结果。后来,科学家们通过分析由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在2004年到2017年间观测到的结果,意识到问题的答案可能没有这么简单。

当时,科学家们发现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Titan),正在以大约每年11厘米的速度逃离土星。这一速度比预期更快,这种快速的向外迁移可能通过与海王星的轨旋进动共振,导致土星的倾角增加。

由卡西尼号在2012年拍摄到的照片,展示了土卫六和土星。(图/NASA/JPL-Caltech/SSI)

但是,这种解释依赖于一个关键的未知因素——土星的转动惯量,即质量是如何在行星内部分布的。也就是说,物质是更集中在土星的核心还是表面,决定了土星的倾角。因此,若要从这个角度分析土星的倾角,就必须先确定土星的转动惯量。

摆脱共振的方法

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卡西尼号在靠近土星时所观测到的数据,来确定土星的转动惯量。当卡西尼号非常贴近土星时,它可以精确地绘制土星周围的引力场。接着,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引力场来确定土星的质量分布。

研究人员用模型模拟了土星的内部,并通过与卡西尼号观测到的引力场相匹配,最终确定了土星的质量分布。令他们惊讶的是,新计算得出的转动惯量虽然会使土星接近海王星的共振,但又刚好超出共振所需的范围。也就是说,土星和海王星或许曾经“步调一致”,但现在已经不再同步了。

于是,研究人员开始寻找能够使土星摆脱与海王星的共振的方法。

他们首先模拟推演了土星及其卫星的轨道动力学,想要观察在现有的土星卫星之间,是否存在任何自然的、可以影响土星的倾角的不稳定性。但在这场搜索中,他们一无所获。

接着,他们重新检查了描述行星进动的数学方程,也就是描述行星的自转轴会如何随时间变化。在方程中,有一项代表的是所有卫星所贡献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删除一颗卫星,就会影响行星的进动。

一颗“出走”的卫星:蝶蛹

一个自然的问题是,这样一颗卫星的质量是多大?它要经历怎样的动力学,才能使土星脱离海王星的共振?

通过模拟,研究人员确定了这样一颗卫星的一些基本性质,比如它的质量和轨道半径,以及使土星脱离共振所需的轨道动力学。他们认为,这是一颗大小约与土卫八相近的卫星,其轨道被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的快速迁移所扰乱。

研究人员将这颗已经失去的卫星命名为Chrysalis,意为“蝶蛹”。在大约1亿多年前,蝶蛹进入了一个混乱的轨道区域,在经历了数次与土卫八和土卫六的近距离相遇后,在某个太过接近土星的飞掠时,被潮汐力撕成了碎片。失去这颗卫星足以使土星脱离海王星的控制,导致土星的倾角通过与海王星共振增加,使倾角保持在现在的大小。

也许是一颗曾经存在的名为“蝶蛹”的巨大卫星,造就了现在的土星环,以及其他各种已被观测到的难以解释的特性。(图/Burkhard Militzer/UC Berkeley and NASA)

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还进而推测出,虽然这颗已经丧失的卫星的大部分碎片可能都与土星发生了碰撞,但仍然留下一小部分碎片仍然悬浮在轨道上,它们最终破碎成小冰块,形成了标志性的土星环。

解决两个谜团

新的数值模拟结果为土星环书写了一则新的故事:

当土星刚刚形成时,它的自转轴线与公转平面之间的夹角只有几度。在1亿多年前,当土星的倾角达到36°时,一颗名为“蝶蛹”的卫星被潮汐力撕碎,它的一些碎片形成了土星环。而土卫六的继续向外迁移,以及它对土星和海王星共振的影响,导致了土星的倾角下降到现在的26.7°。

这种新的假设不仅解释了土星现有的倾角,还与观测到的土星环的年龄和质量一致。可以说,“蝶蛹”卫星将会是土星研究中的一则喜闻乐见的故事。但就像任何其他结果一样,我们还需要对这一结论进行更多的检验,以确定土星曾真的丢失过一颗这样的卫星。


参考来源:

https://news.mit.edu/2022/saturn-rings-tilt-missing-moon-0915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n1234

https://solarsystem.nasa.gov/planets/saturn/in-depth/

封面图&首图:NASA/JPL-Caltech/Space Science Institute

有科学原理性的故事3

9月28日,素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揭晓,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卢煜明教授,表彰他在使用胎儿DNA开发无创产前检测方面的突出贡献。

10月3日,备受瞩目的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ääbo)获奖,表彰他在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方面的发现。

但无论是利用母亲血液里的DNA去检测胎儿的唐氏综合征,还是从几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骸骨中提取DNA并进行测序,都离不开另一项伟大的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是的,就是那个被称为“生物狗基本生存技能”的PCR,毕竟生物实验中用到PCR的地方实在太太太多了!

视频加载中...

来欣赏一下《PCR之歌》,感受生物狗对这项伟大技术的虔诚(强烈建议做不出实验时可以听听)~《PCR之歌》是伯乐公司(Bio-rad)为推广新产品而编写的,原名Scientists for Better PCR 视频来源:Bio-Rad

摸鱼好帮手

PCR在生物实验中到底有多常见?毫不夸张地讲,从顶尖实验室到大学课堂,从国际空间站到医院检验科,你基本都能看到PCR仪的影子,它几乎成了生物学、医学研究中最必不可少的工具。

用于PCR的热循环仪 图片来源:wikipedia

PCR的全称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这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的基本原理并不复杂,简单而言,就是用人工技术不断地循环复制DNA,让它1变2,2变4,只需要循环10次就能得到原来1000倍的DNA,如果循环了20次就能得到惊人的100万倍DNA!

PCR循环主要分3步:变性,退火,延伸。 变性:用高温(94-96°C)让DNA双螺旋结构变性,使两条互补链分开变成单链;退火:降低温度(50-65°C),让引物与单链DNA结合,形成局部双链;延伸:DNA聚合酶(Taq酶,最佳活性温度约为75-80°C)跟在引物后面,给单链DNA合成另一条互补的链,DNA的复制就完成了。PCR循环示意图 图片来源:wikipedia

在自然状态下,我们能提取到的DNA样本浓度一般都比较低,只有经过扩增后才能用于测序等操作。在PCR技术诞生前,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扩增DNA序列需要在细菌中进行,整个过程极为麻烦且漫长,需要历时数周;而现在有了PCR技术,我们只需要往管子里加入原材料,然后扔进PCR仪里跑上几十个循环,就可以轻松得到大量DNA序列~

用于批量检测的PCR八联排管 图片来源:wikipedia

等待PCR仪跑循环的那一两个小时,不知是多少生物狗光明正大摸鱼的好时光。不过这么好用的技术,它的诞生过程却画风清奇,如今正值PCR在学术圈大放异彩之际,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它传奇的诞生过程。

站在巨人肩上的技术

牛顿曾说过,“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作为分子生物学腾飞标志的PCR技术,它的诞生同样离不开多位前人的铺垫,事情还要从分子生物学的蛮荒年代说起。

1953年4月25日,剑桥大学的两个年轻人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和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标志着分子生物学时代的开启,也为日后PCR的诞生打下最基础的理论依据。1962年,他们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詹姆斯·沃森(上)和弗朗西斯·克里克(下) 图片来源:wikipedia

1956年,美国生物化学家亚瑟·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发现了第一个DNA聚合酶。人类得以窥视复杂的DNA复制机制,PCR无限扩增的原理就是建立在此之上:复制DNA需要先打开DNA双螺旋,并保持其打开状态,接着在酶的作用下合成新的DNA,最后再去除引物,并将所有片段连接在一起。1959年,科恩伯格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亚瑟·科恩伯格 图片来源:wikipedia

20世纪60年代初,印度裔美国生物化学家哈尔·葛宾·科拉纳(H. Gobind Khorana)在破译遗传密码子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除此以外,他还开发了许多合成寡核苷酸所需要的技术,寡核苷酸对于PCR至关重要,常被用作DNA聚合酶的引物。1968年,科拉纳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哈尔·葛宾·科拉纳 图片来源:wikipedia

1971年, 科拉纳和他的学生谢尔·克莱普(Kjell Kleppe)在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杂志发表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使用DNA聚合酶进行修复合成”的概念,这也被视为PCR技术的早期构想。

1969年,美国微生物学家托马斯·布洛克(Thomas D. Brock)从黄石国家公园的大棱镜温泉中分离出一种全新的嗜热菌Thermus aquaticus,它们能在85℃以上的温泉里生存。

1976年,中国台湾的女科学家钱嘉韵在辛辛那提大学生物系读研期间,从这种嗜热菌中提取了能够耐高温的Taq聚合酶,这种酶后来被用于取代不耐高温的大肠杆菌DNA聚合酶,大大简化了PCR工作。

发现了Thermus aquaticus嗜热菌的温泉口,这美丽的彩虹色其实是嗜热菌的颜色 图片来源:wikipedia

1977年,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发明了著名的桑格测序法。有了高效的DNA测序方法,人类终于能够方便地读出DNA片段序列,让设计PCR引物的难度大大降低。1980年,桑格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弗雷德里克·桑格 图片来源:wikipedia

至此,在多位诺奖得主的铺垫下,搭建PCR技术所需的所有零部件已悉数集齐,只等一个天选之子去将它们组装到一起。

不务正业的天选之子

那个被命运选中的人叫凯利·穆利斯(Kary Banks Mullis),他于1944年12月28日出生于美国南部小城勒努瓦的一个农民家庭。

图片来源:wikipedia

比起使用“传奇”一词,这位天选之子的人生经历用“混乱”去形容似乎更为贴切,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小时候的穆利斯是个不折不扣的熊孩子,搞破坏是一把好手,但这并不影响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全美三大理工院校之一的佐治亚理工学院化学系。上了大学以后,受到嬉皮士运动的影响,他甚至迷恋上了某些不良嗜好,当别的同学都在乖乖上课做实验时,他却白天躲在宿舍吸食LSD(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D-麦角酸二乙胺,这是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晚上再偷偷溜进实验室里合成。

本科毕业后,穆利斯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生物化学方向的研究生。但他依旧难改吊儿郎当的本性,在读博期间选修了一门与专业毫不相干的——天体物理学。神奇的是,他竟然学得还不错,甚至在1968年发表了一篇Nature论文。最后也是这篇文章帮他歪打正着地拿到了博士学位。

穆利斯的Nature论文《时间逆转的宇宙学意义》 图片来源:Nature

博士毕业后的穆利斯更加不务正业,先是转行写起了科幻小说,结果非但没能写出传世名作,反而连自己的温饱都成了问题。眼看就要入不敷出,他只得先后跑去堪萨斯大学医学院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做博士后,干起了宰杀小鼠的脏活累活。离谱的是,博后期间他竟然还在家甜品店里打过工。

穆利斯的迷惑行为还有很多——他曾在诺贝尔获奖致辞中反复怀念前女友,结果50岁前就结了4次婚;他不相信全球气候变暖,认为对臭氧层空洞是环保主义者的阴谋;他否认HIV病毒会导致艾滋病,觉得这是政府机构为了赚钱而提出的阴谋;他还宣称自己曾与伪装成浣熊的外星人对话过......

穆利斯的很多迷惑言行,都记载在自传《心灵裸舞》中 图片来源:archive.org

2019年8月7日,穆利斯因肺炎去世,走完了传奇的一生,享年 74 岁。斯人已乘黄鹤去,空留 PCR 在人间。这样一位放浪不羁的非典型科学家,咱们凡人不好评价,还是把时钟拨到80年代,继续说回PCR。

128号公路的发现之旅

1979年,受够了杀小鼠工作的穆利斯在朋友的推荐下,入职了一家生物技术公司Cetus。Cetus的主营业务是基因产品,而穆利斯的工作就是为全公司的各种研发项目合成寡核苷酸。

Cetus意为鲸鱼座,它于1971年在加州伯克利成立,是最早的生物技术公司之一 图片来源:wikipedia

合成寡核苷酸倒也不难,就是很慢。当时手工合成DNA主要是通过模拟体内合成,先将一个个核苷酸按顺序排列好,再连接起来,速度慢得出奇,根本不够实验室的消耗。在化学合成上充满天赋的穆利斯很快开发出计算机自动合成程序,大大简化了工作流程。1981年,他当上了DNA合成实验室的负责人。

1983年一个春天的晚上,穆利斯与当时同在Cetus工作的女友驱车前往乡间的别墅度假。汽车疾驰在加州128号公路上,蜿蜒盘旋的道路渐渐在他眼前幻化成DNA双链,不断离合、延伸……

充满传奇色彩的加州128号公路 图片来源:wikipedia

此时一个惊天念头在他脑中闪现——扩增DNA片段时,如果同时添加两条引物分别扩增,是不是只要引物足够,就可以无限扩增下去?

激动万分的穆利斯当即停车,从手套箱里取出笔和纸飞快地演算起来:DNA复制1次能变成2个,复制10次就是大约1000个,复制20次就有100多万个了,要是能复制30次,就有惊人10亿个,这可是人类基因组中碱基对的总量啊!

回到公司后,穆利斯兴冲冲地汇报了自己的想法,但却没有一个人支持他,同事们都认为他对分子生物一无所知,因此对他的想法表示质疑。再加上当时他和女友的感情也出现了问题,并且与实验室其他同事的关系闹的非常僵,实验的进度被严重拖后。

磨磨蹭蹭到了1984年9月,Cetus公司派了几位技术员加入到课题里来,这给了半路出家研究分子生物学的穆利斯很多帮助。有了人手以后,实验就顺利多了。

虽然穆利斯的进度依旧缓慢,但他的2位同事亨利·埃利希(Henry Erlich)和诺曼·阿恩海姆(Norman Arnheim)在当年11月成功扩增了一个110bp的人源蛋白基因片段。事实证明,穆利斯的思路是对的, PCR是可行的!

这就是PCR技术雏形,但那时的PCR技术还不完善,仍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个问题就是高昂的物力耗费。穆利斯最初用的是大肠杆菌DNA聚合酶,这种酶不耐热,温度一高就失活,导致每个循环都重新添加,不但麻烦,而且成本非常高。经过一番搜索,钱嘉韵在9年前提取出的耐高温Taq聚合酶给了穆利斯灵感,在公司另一组科学家的帮助下,Taq酶于1985年秋天被成功提取出来,并被马上应用到了PCR中。

Taq聚合酶 图片来源:wikipedia

另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自动化仪器进行PCR技术操作。当时PCR技术员的工作日常是这样的:先分别将三个水浴槽的温度恒定在变性温度、退火温度和延伸温度,然后将PCR管放进变性槽里泡着,等估摸着变性得差不多了再放进退火槽里,最后放延伸水浴槽里。这可是个十足的苦力活,几十个循环下来,能把人直接累虚脱。

早期的热循环仪,采用了敞口的设计以方便移动样品 图片来源:wikipedia

1987年11月19日,Cetus和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合作开发的PCR仪正式迎来商用,PCR技术实现了自动化,解放了无数技术员的双手。

1986年的热循环仪原型机Baby Blue 图片来源:wikipedia

至此,我们熟悉的那个PCR技术终于以完全体问世。

但传奇故事的结尾似乎总是不完美,PCR也不例外。明明有着巨大的市场利润,Cetus公司却抠抠搜搜,只给了穆利斯1万美元的奖金,团队里的其他人甚至只收到了象征性的1美元,这波操作逼得穆利斯在1986年负气出走;1992年,Cetus公司又因为研发失利,含泪以3亿美元的价格将“摇钱树”PCR技术专利卖给罗氏,从此消失在了历史的洪流里。

1993年,穆利斯因发明PCR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他在获奖致辞中大谈童年时光与128号公路的神奇一夜,或许这是对他最好的补偿了吧~

PCR技术的40年

PCR技术甫一问世,就为科学家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崭新世界的大门。

例如在诞生之初的1986年,Cetus公司就有科学家利用PCR来测定血液中的HIV病毒循环量,并很快证明了可行性!这项成果于1987年被正式公布,人们得以对捐献的血液进行病毒筛查,并直接检测抗病毒药物的疗效。

这项成果由Cetus公司的约翰·斯宁斯基(John Sninsky)主导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另一个早期应用就是就是法医学,很多凶案现场都会留下罪犯的DNA信息,但仅凭现场残留的微量DNA做身份鉴定还是不够的,法医们可以借助PCR逆天的扩增能力,对DNA进行体外复制,再与罪犯DNA数据库进行比较,精准锁定凶手。1986年,基于PCR技术的DNA鉴定首次应用于实战,成功确认了多个尸检样本来自同一个人。

PCR的应用还有很多,不仅仅是分子生物学的相关领域和产业,各行各业都留下了它的足迹,包括分子克隆、基因表达、转基因检测、农业与食品致病微生物检测、病原微生物检测、肿瘤诊疗、遗传病检测……可以说,这是一个改变世界的伟大技术。

此外,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飞速发展,PCR技术也在日新月异,推陈出新。

在最初的手动水浴基因扩增和第一代自动化控制型以后,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不可视的PCR操作了,于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同位素或者荧光基因,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控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样本进行定量分析,这也就是第二代实时荧光定量PCR,简称q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如今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用的就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qPCR示意图 图片来源:wikipedia

而目前最新的PCR检测方法则是第三代微滴数字PCR(Droplet-based digital PCR,ddPCR),第三代技术的优点是使用的样本量极少,定量比常规的qPCR更精确,灵敏度更高,在液体活检领域可以大展拳脚。

PCR家族远不止于此,还有例如反向PCR、锚定PCR、Bubble-PCR、反转录巢式PCR……这些种类繁多的PCR技术能够应对人类更高的需要和不同探究方向。

从1983年的灵光乍现至今,PCR技术已经走过了近40个年头,它就像是最牢固的地基,承载着不断升高的分子生物学大厦。下次大家在跑 PCR 时,别忘了感谢一下穆利斯老爷子和神奇的128号公路~

参考文献:

[1] Kwok, Shirley & Mack, D & Mullis, K & BJ, Poiesz & Ehrlich, Garth & Blair, D & Friedman-Kien, A & Sninsky, John. (1987). Identification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equence by using in vitro enzymatic amplification and oligomer cleavage detection. Journal of virology. 61. 1690-4. 10.1128/JVI.61.5.1690-1694.1987.

[2] Kary Mullis' Nobel Lecture, December 8, 1993, from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chemistry/1993/mullis/lecture/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polymerase_chain_reaction#cite_note-Saiki1-16

[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ary_Mullis

[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lymerase_chain_reaction

[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rmal_cycler

[7]《传奇PCR:从科学狂想到普通医学检验室,这个故事里每个关键人物都手握诺奖》,科研圈,2018-08-12

[8] 《今天,「PCR 之父」去世了,世间又少了一个有趣的灵魂...》,生物学霸,2019-08-10

作者:Ivan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9日 星期日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有科学原理性的故事有哪些(有科学原理性的故事)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91671.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