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有名的名字有故事含义(什么有名的名字有故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6073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6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金庸、古龙、梁羽生三位大师作品中十个好听且知名度奇高的名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小潘安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提及武侠大师,有这样的排名,金古梁温黄,这五位大师的作品受众群体最最广、读者最多、质量最好,因为在武侠界成就突出,所以被称为武侠五大宗师。 在武侠五大宗师中,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成就又高于黄易、温瑞安,所以金庸、古龙、梁羽生三人又被称为武林三绝。他们的作品有多受欢迎,不必多说了。今天我们来盘点三位武侠大师作品中十个好听并且知名度非常高的名字,看看都有哪些人? 1、杨过什么有名的名字有故事1
金庸、古龙、梁羽生三位大师作品中十个好听且知名度奇高的名字
杨过,出自金庸的《神雕侠侣》,在金庸的十五部作品中,《神雕侠侣》不是质量最高的作品,却是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也是金庸作品中翻拍次数最多的一部。毕竟爱情是永恒的主题,也是年轻人最爱看的故事。
杨过,字改之,这个名字是郭靖帮他取的,郭靖鉴于杨康作恶多端,不得善终。所以警醒杨康的后人杨过,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知错能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长大后的杨过,果然不负郭靖的厚望,成长为一代大侠。
2、郭靖
郭靖和杨康的名字,取自靖康耻,徽钦二帝蒙难,成了国人的痛。只可惜,杨康认贼作父,最终助纣为孽。而郭靖呢,则成为一代大侠,恩怨分明,刚正不阿。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郭靖的一生是传奇和伟大的,他的一生始终践行着这句话,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萧峰
《天龙八部》中段誉虽然是第一男主角,但是最出彩的角色是萧峰。因为萧峰的形象太深入人心,影视剧改编《天龙八部》时,也将萧峰作为第一男主角拍摄。
萧峰武功盖世,侠肝义胆,豪气冲天。最后因为阻止辽帝南下,在雁门关自杀。萧峰,有消失的山峰之意。乔峰,有乔装打扮之意。两个名字,不同的身份,金庸的寓意很明显。
4、李寻欢
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古龙去世的时候,他的好朋友乔奇送上了这副挽联,将古龙一生的成就概括了出来。
古龙真正在武侠界留名就是得益于塑造的李寻欢,小李飞刀例不虚发,有谁不神往呢?风流倜傥,寻欢作乐,重情重义,文武双全,这样的风云人物,他出的第一刀又有谁能接住呢?
5、楚留香
古龙本人其貌不扬,却塑造出了楚留香这么精致的男人,就连古龙的朋友林清玄都很诧异。其实何止林清玄,所有的人都很震惊。
就拿笔者来说,以为塑造了众多风流浪子的古龙一定是个美男子,也一直这么觉得,直到看了古龙本人的照片,才发现差距实在太大。楚留香,处处留香,也处处留情,如此神秘而优雅的男子,真的是武侠世界的经典。
6、陆小凤
四条眉毛陆小凤,虽然跟楚留香都是侦探型的大侠。但是陆小凤更栩栩如生,因为他有人的优点也有人的毛病。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陆小凤名字来自李商隐的诗,他的绝技灵犀一指也来自李商隐的诗。
7、西门吹雪
一身白衣,冷酷到底。手持利剑,西门吹雪。古龙写了那么多的剑神,最爱的还是西门吹雪。
这是一个钟情于剑,痴情于剑,绝情于剑的人,为了追求剑术的最高境界,他可以抛妻弃子也在所不惜,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西门吹雪,吹的不是雪,而是血。
8、张丹枫
亦狂亦侠真名士,能哭能歌迈俗流。张丹枫可以说是梁羽生笔下的名士代表,真名士自风流,名士虽多,最爱还是白马书生张丹枫。
如果说金庸笔下能够代表金庸思想的人物是郭靖,古龙笔下能够代表古龙思想的是李寻欢,那么梁羽生笔下能代表梁羽生思想的则是张丹枫。
9、金世遗
除了张丹枫之外,还有一个异类存在,毒手疯丐金世遗,金世遗这个名字是他的师父毒龙尊者为他取的,有被世人遗弃的意思。
金世遗可谓是梁羽生继张丹枫之后最为钟爱的角色,或许如此亦正亦邪又带着自卑的人物,也触动到了梁羽生。
10、练霓裳
在梁羽生的作品中,被改编成影视剧次数最多的就是《白发魔女传》了,也是梁羽生知名度最高的作品。
作为书中的女主角,练霓裳这个名字真的好听,可以说是梁羽生笔下最好听的女子名。绰号玉罗刹,后又成白发魔女,无论称呼怎么变,都是那么好听。
以上就是金庸、古龙、梁羽生笔下十个好听并且知名度非常高的名字,大家觉得如何呢?
什么有名的名字有故事2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0年6月的一天,一个远赴苏联深造的年轻男子,回到了故国。
为了革命,他无法归家,只能将所有的思念化作文字,送回了故乡。
远在湖南的老母亲,收到信件之后,禁不住老泪纵横。
在等待的岁月里,老人一遍又一遍的翻看着信纸,期盼着孩子能早日归家。
12年过去,这个18岁就立志出乡关闹革命的少年郎,立下了赫赫战功。
可他却再也没办法回到家乡,与母亲的归家之约,也在漫天炮火中戛然而止了。
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指挥部队反“扫荡”作战时,壮烈殉国,彭德怀悲痛万分。
功勋卓著的左权将军,究竟是如何牺牲的?
危机四伏的太行山
在那个烽烟四起,群狼环伺的动荡年代,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救国而前赴后继,左权正是其中之一。
1905年,左权出生在远离前线战火的湖南醴陵市平侨乡黄茅岭。
在当时,黄茅岭不仅远离战火,还远离主要的交通要道,是一个实打实的偏远小村庄。
可在那个举国皆战的年代,就算是再闭塞的村庄,也没有办法彻底隔绝消息。
1923年12月,18岁的左权决定离开家乡,投身革命。
他兜兜转转来到了广州,不仅在这里入了黄埔军校,还光荣的成为一名中共党员,之后更是前往苏联留学。
1930年他重回故国,毅然扎进了深山老林当中,为我党培养更多的军事人才。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开始长征。
左权作为先头部队指挥官,他一天急行军140华里,攻下了越西县城,吸引敌方部队火力,赌上生命掩护了红一师的渡江。
在后世著名的百团大战中,左权更是作为参谋长,协助总指挥彭德怀。
在这次的大战中,左权负责指挥保卫黄崖洞的八路军总部特务团。
左权(右二)、朱德(右三)
在战役中他坚持不骄不躁,以静制动的指挥原则,在黄崖洞保卫战里打出了一场漂亮的胜仗,成为后期我军“反扫荡”的经典战例之一。
左权出色的综合指挥能力,也给彭德怀留下深刻印象,也为后期二人的紧密合作打下基础。
百团大战的胜利,给华北地区的清华日军予以重创,也是八年抗战里极具战略意义的一场战斗。
从百团大战以后,我国在战略上彻底扭转了敌攻我守的意识形态,给抗日的众多军队打入了一针强心剂。
虽然百团大战是对敌人首次的有力反击,能够参与左权也觉得万分荣幸。
但实际上在战斗开始前夕,他其实一直在犹豫是否要回家看一趟。
三年前,他就收到叔父左铭三的来信,信中说道他的大哥左育林因病逝世。
万分悲痛之余,左权更加担心年迈多病的老母亲。
他的母亲生育了五个子女,但因为父亲早逝、家境贫困,左权的两个哥哥很早就夭折了。
左权离家求学之后不久,他的姐姐也出嫁了,家里只有大哥左育林陪伴、照顾着母亲。
大哥离世,家里日后只剩下老母亲一个人,艰难度日。
收到信的那一刻,左权恨不得能立刻抛下眼前的一切赶回家,安慰侍奉自己的母亲。
但那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如此紧要的关头,左权说什么也没有办法从组织上提出此刻回家探亲。
后来,一场场战斗让左权的回乡安排不断延后,三年的时光让他的担忧愈发深刻。
他也只能将自己满腔的愧疚再次写进信中,寄给母亲,然后将全部的精神都拿出来投入革命。
百团大战结束后,彭德怀率领部队化整为零,采用游击战这样多变的战略和战术,带领部队进入了太行山山脉。
彭德怀
1939年到1941年年底,彭德怀配合山西第129师的部分兵力,成功端掉了日军在太行山、辽县、涉县等多个地区的驻兵,还摧毁了日军大量弹药库和粮食库。
这支部队在彭德怀和左权的带领下,即便日军发动了多次围剿,都没能成功的造成有效打击。
徘徊在太行山里的红色军队,成为当地日军最深的梦魇。
而此时的左权,作为彭德怀所带领部队的参谋长,他每日都很忙碌。不仅要时刻关注战场,还要关心战士们的思想情绪、军需装备。
也由此,左权和彭德怀成为最合拍的搭档,两人在太行山里结下深厚情谊。
从明面上看,此刻我军在太行山是取得了一定的战略优势的,但不管是彭德怀还是左权,他们都没有因为这些胜利有沾沾自喜。
左权和彭德怀
相反他们一直都十分担心,因为日军一定会伺机反击,但连续好几个月,日军方面都没有展现出要反攻的迹象。
这样长时间的沉默,和之前当地日军驻地的表现截然相反,反而令人不解。
事实证明,左权和彭德怀的担忧并没有出错。
1941年4月,冈村宁次被提拔为大将,日本天皇一纸调令将他派去了山西,成为新一任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
冈村宁次和一般的日军指挥官不同,他信奉中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理念,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之前在东北就一直在做特务工作。
因此在这次到任之后,冈村宁次并没有第一时间组织日军反攻,而是对太行山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
冈村宁次认为,华北地区尤其是太行山山脉里地形复杂,且日军也缺乏群众基础。
通过对彭德怀过去的战争资料研究,冈村宁次发现彭德怀善于山地游击战,非常会分散部署兵力。
粗暴的进攻方式,不但不能消灭八路军,还有可能会被对方反包围。
因此在经过反复的探讨之后,冈村宁次制定了一个名为“铁壁合围”计划。
他命令日军部队采取包围内缩的方式,一步一步缩小包围圈,争取一击毙命,将太行山内的八路军部队全面剪除。
这项计划很快就传到了左权和彭德怀的耳里,他们知道一旦包围圈形成,我方必定要遭受重大损失。
为了应对这一点,彭德怀和左权也开始连夜商讨起突围方案。
然而当时没有人知道,在这场一触即发的惨烈战役背后,冈村宁次同时制定的另一个计划也在悄然进行中...
英勇无畏的牺牲
这是一项日军绝密作战计划,一直到抗日战争结束的几十年后,人们才在日本印制于1945年的一份内部报纸中,发现了这个秘密。
原来冈村宁次在当年还曾秘密制定了另一项作战计划,并为其命名“C号作战计划”,而这个计划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暗杀彭德怀。
他认为,如果能够成功刺杀彭德怀,那么对太行山地区的八路军围剿计划就已成功大半。
为此,冈村宁次不惜调动出大量这些年在中国培植的间谍人员,这其中就包括数量相当可观的中国青年学生,和一批年轻农村男女。
他以金钱和死亡为诱饵,将这些年轻的生命推入歧途,让他们背叛了自己的国家。
游荡在山里的“益子挺进队”,一度骗过了很多憨厚善良的村民,他们随身携带电台,将自己探听到的情报都传了回去。
虽然后期这些人被识破,消息也传到了八路军总部,但那个时候太行山区总部的位置被基本锁定。
益子挺进队
1942年4月29日,冈村宁次对冀南、冀中的抗日根据地实施全面进攻,吸引了周围大量兵力集结。
然而,这场战役只是冈村宁次声东击西的计划。
在此之前,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总部一直被隐藏的很好,因此在对外战争吃紧时,彭德怀将很多主力部队向外转移。
战斗打响之时,彭德怀所在的八路军总部,几乎没有作战部队。
虽然有一个警卫营,但人员并没有那么多,并且绝大部分士兵还负担着后勤的保卫工作。
1942年5月24日,陷入合围当中的太行山八路军部队,开始分散突围。
北方局、总部机关、野战政治部、党校以及当地报社等两千余人,其中还包括很多妇女和老人,因为行军速度过慢,此时还在太行山十字岭的山沟里。
5月25日清晨,日军赶到了这里,他们甚至出动了轰炸机。
彭德怀立刻下令散部队,分头突围,左权知道此时他必须要和彭德怀分开,担负起指挥的重任。
但他也知道,彭德怀作为部队总指挥,对这支部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左权推开了赶到身边来保护自己的警卫员,喝令警卫员必须跟着彭德怀,誓死保护彭德怀的安全。
而他自己带领着十几名士兵以及几十个老弱病残剩余的文职人员,在十字岭,在漫天的炮火中寻找突围路线。
左权命令士兵卧倒隐蔽,想办法躲进山林,自己却不顾自身安危,主动跑上了山岗寻找路线。
就在此时,一发炮弹在左权的身边炸开,数枚弹片射进了他的身体,其中一枚弹片直接击中了左权的头部。
左权永远的留在了这片土地上,而那一年他才37岁,仅仅2岁的女儿左太北还在延安等着父亲的来信。
这个自18岁就离开家四处漂泊的英魂,以另一种方式回归了母亲的怀抱。
左权,是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我军军衔最高的将领,他用自己半生的革命生涯诠释了那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当左权牺牲的消息传到延安,当年的7月7日,在延安的南郊广场就举行了隆重的的追悼仪式,毛主席亲笔写下标语:
“为左权同志报仇!为千千万万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烈士们报仇!”
当天下午,彭德怀也在他们二人曾经奋斗的辽县麻田镇,举办了一场简朴的追悼大会。
周围的老百姓冒着被日军抓住的风险,纷纷赶到这里悼念左权,8000余人将不大的广场挤得满满当当。
为了纪念左权的牺牲和奉献,辽县人民联名上书请愿,将他们的家乡辽县更名为左权县,沿用至今。
而左权的家乡湖南醴陵,为了纪念他将当地的一条路命名为“左权路”,左权将军纪念碑、左权红军小学拔地而起。
左权的家乡,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寄托对这位英雄的无限哀思。
2009年,左权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党和人民,没有一刻遗忘过为祖国和人民洒下鲜血的烈士英雄。
无论何时,只要翻开历史的书页,这些英雄的名字永远都是那样的熠熠生辉。
尾声
左权的一生是短暂且绚烂的。
虽然半生都在颠沛流离,就如他信中所说的那样,他一直是一个吃草的人。
但左权也是一个无比坚定且幸福的人,因为他一直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将自己献给了他所热爱的祖国和人民。
红色信仰,也令左权短暂的一生,被无数后人铭记。
更令人欣慰的是,虽然左权离开的很早,但事迹却一直在引领着他唯一的女儿。
左太北虽已无法记起父亲音容相貌,但左权的战友们如彭德怀、朱德等同志,一直在讲述着他的事迹。
他寄给妻子的12封信,成为左太北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这些力量支撑着她度过人生中的艰难岁月。
这位“足以为党之模范”的共产党员、骁勇善战的革命将领,用自己的热血书写了一段段传奇的革命故事。
若干年后,八路军的部队走过左权家乡。
相信他的老母亲也一定能在这些充满理想的战士身上,看到自己孩子的身影,看到那个18岁就立志出乡关的伟大英魂。
只要我们中国人的血性不熄,我们的英雄就永远年轻!
什么有名的名字有故事3
我是一拖二的鸡娃妈妈
让传统文化走入千家万户
让每个孩子爱上古诗词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古人的奢华,体现在诗词中,是一种无尽的唯美和浪漫。画毂、雕鞍、绣帘,无不透露着主人对享受生活精妙绝伦的细节。今天我们欣赏的是,千古第一迷诗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来自网络
作者其人
基本信息
李商隐,813—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诗人,被称为“七绝圣手”,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你不知道的冷知识
1、李商隐的父亲,给他取这个名字,是希望他能长命(就不用寿字了)。因为他们家祖祖辈辈短命。他的父亲早早就给他取好了字,因为觉得活不到儿子成年。果然,李商隐六岁,父亲就去世了。
2、李商隐早年丧父,身为长子的他,肩负养家责任。小小年纪“佣书贩舂”,抄书挣钱。
3、李商隐是个吊书袋子,他写诗的时候,书案上铺满了书,用来找典故,所以有个雅号“獭祭鱼”。
4、其实李商隐是个恋爱脑,为了爱情,背叛师门,被当时朝廷的两派党人联合打压(后有详解)
李商隐的名字,是一个复杂的典故。
西汉初年,在商山上有四位隐士,并称“商山四皓”。通古博今,声名远播。刘邦即位后,经萧何建议,准备请四位出山辅佐。但其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拒绝出山。太子刘盈性格木讷,其貌不扬,刘邦打算废了他,立爱子刘如意为太子。传说吕雉跪求大臣,大臣们悄悄去了商山,言明局势危重详情,唯有请四位出山辅佐,方能平复江山动乱。商山四皓为义出山,入幕东宫。有一天刘邦发现太子宫里有四位须发全白的老者,仙风道骨,一身儒雅之气,甚是不凡。便问其人为谁。侍从告诉他是商山四皓。刘邦震惊,并意识到太子羽翼已满,撼动不得,从此打消了废立太子的念头。后来刘盈顺利登基,商山四皓悄然回山,真正做到了为义出山。
所以,商山隐士,为义出山,就是他的名和字:商隐,义山。而李嗣为儿子取名的初衷,并非想他成为博学鸿儒,只是让他活的久一点。将来朝廷需要就挺身而出,不需要了就归隐山林,远离纷争,淡泊名利。
图片来自网络
小知识:古人的名和字,都是有关联的。
写作背景
其实本诗并非反映时事,所以与其说写作背景,不如说作者的生活背景。
李商隐生活于晚唐文宗时代,政治黑暗,宦官专权。朝臣中,有“牛李党争”,皇宫内,太监手握兵权,挟持天子。尽管文宗一直在反抗,但从来没有成功过。
图片来自网络
李商隐曾目睹“甘露之变”。当时文宗不满被挟持之苦,大臣给出主意,想要谋杀太监集团。一天,宫女来报说御花园的露珠像珍珠一般,是为天降甘霖,祥瑞之兆。于是皇帝去看,回来说果然是甘霖。然后大臣们又去看,回来也说果然甘霖,祥瑞之兆。于是太监们也都去看。这时候,御花园已经事先做好了准备,等太监一入御花园,立刻大门紧闭,就地诛杀。可是没想到太监还没到,起风了,甘露自然不复存在,可是皇帝的计谋却被识破。于是,双方厮杀,所有参与的大臣,连同家人大部分都被杀了。这场政变非常残酷。一共死了一千多人。
图片来自网络
从此,朝臣对政治寒心,也觉得江山气数已尽,时局便陷入无限的黑暗中。
李商隐虽然满腹才华,却生不逢时。后来遇到牛党令狐楚,特别欣赏他的才华,便把他收入门下,让他与自己的儿子令狐绹一起学习。令狐楚对李商隐倾囊相授。李商隐和令狐楚情同父子,与令狐绹情同手足。
可是,后来李商隐爱上了令狐楚的政敌,李党王茂元的女儿。尽管令狐楚极力反对,最终李商隐还是为了爱情,违背了恩师意愿(原来李商隐是个恋爱脑)。从此,令狐楚一改往日,对李商隐极力打压。
李商隐夹在牛李两派之间,左右为难,倍受夹板。并且,李商隐作为王茂元的女婿,除了背负着背叛师门的骂名,不仅没得到实惠,还被两派联合打压。第一次科考,被令狐楚拿下,第二次科考,被两派党人联合拿下。好在李商隐真才实学,意志坚定,终于在公元837年进士及第,成为岳丈王茂元的幕僚。
李商隐的诗,构思清奇,文辞清丽,缠绵悱恻,意味绵长,典故信手拈来,但是却隐晦迷离,没有人能确定,他的诗究竟在写什么。
图片来自网络
《锦瑟》到底在写什么
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古今学者都怎么说。
1、黄庭坚问苏轼,《锦瑟》写的是什么?苏轼回答写音乐。中间四句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
2、大多数人认为是写爱情的。因为李商隐有很多爱情诗。传说李商隐爱上了令狐楚的侍婢,侍婢的名字叫“锦瑟”
3、有人说是写给妻子的悼亡诗。李商隐的妻子王氏,25岁就去世了。
4、有人说这是李商隐自伤而写。字里行间都是哀怨和惆怅。
5、有人说是忧国忧民,因为李商隐身处晚唐政治衰败时期。
6、有人说这首诗是诗体范本,教人如何写诗。所以放在了《李义山文集》的第一首。
总之,情种读出情爱,诗家读出诗心,不平者读出牢骚满腹,久旅不归者因锦瑟而垂泪。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种《锦瑟》。著名学者康震教授主张“自伤”一说,可是我更倾向于写给妻子王氏的悼亡诗,我们一起来根据诗句解读。
首先,“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真正的瑟是25弦,一弦两柱。李商隐这样的掉书袋,会出现这样明显错误吗?显然不会,“一弦一柱”肯定是瑟纵向截断,这样,25根弦就成了50根,一弦两柱就成了一弦一柱。这里还有一个知识点,“断弦”在古代就是妻子故去,“续弦”是再娶。所以,作者用“五十弦”和“一弦一柱”隐喻“断弦”,而断弦=妻子亡故。
其次,作者所用典故,无论是庄生蝴蝶,望帝杜鹃,明月鲛泪,蓝田玉烟,都是两个世界,遥遥相望又爱而不得。就像他和妻子,阴阳相隔,却心系爱妻,永生难忘,却又不可再见。
最后,末尾两句更是意味着,那份缠绵又深刻的夫妻之情,历历在目,却只能惘然追忆。
另有两点,“锦瑟”是尾部有龙,侧面雕刻着凤凰的精美的瑟,龙和凤,龙凤呈祥。而且,李商隐的妻子也是一名弹瑟高手。
所以,从这几方面来说,我认为这是一首纪念亡妻的悼亡诗。
解读此诗
那么我们就以悼亡诗为出发点,解读此诗。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雕龙刻凤的精美的瑟,怎么没来由地,(就成了)五十弦呢?每根弦每棵柱都让我回忆起,我们在一起的青春年华。
庄生晓梦迷蝴蝶
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自己化为蝴蝶,
典故:庄周说他做梦化作了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醒来,他却恍惚了,也不知是自己梦中化作了蝴蝶,还是现在的自己只是蝴蝶的梦中之身?从此之后,便流传下来这个神秘而经典的意象——庄周化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望帝杜宇,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在春天鸣叫不绝。
典故: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对着自己的国土啼哭,直至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沧海月明珠有泪
明月照耀着茫茫沧海,海蚌又打开盖子,吸收着皎月精华。鲛人的眼泪,颗颗都变成珍珠
典故1:传说南海有个蚌精,每当月明宵静之时,张开蚌壳,吸收皎月精华,以养其珠。真珠得月华润泽,光泽异常,晶莹至极。
典故2:南海有一种人鱼名为鲛,鱼头人身。从水中出玩,住在人家多日,眼见主人家米缸见空,主人将要去卖绡纱,以换买米钱。人鱼向主人要一器皿,哭泣的眼泪成为珠子装满一盘,赠给主人。
蓝田日暖玉生烟
蓝田红日和煦温暖,可看到良玉缓缓生出轻烟。
典故:传说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小女儿紫玉爱慕韩重,并想嫁给他,但没有成功,因此郁闷而死。韩重从外地游学回来,前往她的墓上哀悼。忽然紫玉现出原形,赠送明珠给韩重,并对他唱歌。韩重想抱住她,紫玉却像轻烟一般不见了。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情此景为什么要现在才追忆,只是当时的我茫茫然不懂得珍惜。
写在最后:李商隐才华卓越,文学成就非凡。在唐诗三百首中,收录诗歌最多的是杜甫,共38首。第二就是李商隐,共32首。如果这还不够直观,还有王维29首,李白27首。其中:杜甫、李白、王维都是盛唐时期赫赫有名流传千古的诗词大家,晚唐李商隐鹤立群英,出类拔萃。并且,李商隐46岁就故去了,文学生命比其他几位,少了将近二十年甚至更多。由此可见,他的文学成就,是非常卓著的。可惜,自古文人多悲凉,大概就是因为他们荡气回肠的生命中,永远有一种理想主义的情绪,在主导着自己,远离凡尘,孤独坚韧,哀怨凄美!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9日 星期日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什么有名的名字有故事含义(什么有名的名字有故事)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91615.html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