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清西陵的故事和传说(探索有故事的清西陵)

2023-03-19 05:36:01 技术常识4 网友支招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5544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4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埋藏1200年大型古墓被盗掘一空,盗得连“主人”身份都扑朔迷离,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果果文史风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探索有故事的清西陵1

考古的魅力并不在于找到多少宝贝,而是从疑虑重重的地下古老建造里解开层层的迷雾,寻找和还原历史的真相。

洛阳铲探出的地下世界

一直以来洛阳铲都是用以探明地下古墓的常见工具,它直接而且便捷。浅的可以探测几米深,深的可以进入地下几十米的地方,从它带上来的土质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地下是否有过人为扰动的痕迹。比如带出来的是生土,那就说明土层之下没有经历过土壤的变化,也就代表着没有地下建造或古墓。然而如果洛阳铲带出来的是熟土或石灰渣渣、碎砖屑等,那就说明下面有人为扰动的痕迹。

因为这工具的便捷,无论是盗墓贼还是古墓保护的考古工作者都会选择它,这个以“洛阳”命名的铲子。本篇的故事当然也跟古墓有关,打头阵的依然是用洛阳铲探墓。故事要从前些年位于我国北京房山区长沟镇的坟庄村说起,“坟庄村”,想必是有许多的坟冢的而得此名。同时这里还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说坟庄村的坡下面埋藏着一个古老的帝王王陵,叫做鞑墓坟。据村民辈辈口口相传;那阵子下墓时,棺木都是用铁梁吊起来,修建墓室的下面还有排气孔,砖砌的孔道,以及万年灯什么的。村民补充说到,这些都是老辈传说下来的,我们也跟着说。

那么这里面真有坟庄村民说的那么玄乎吗?或者说里头到底有没有墓呢,如果有,真的是帝王陵墓吗?带着这些疑问,当地文物部门研究所派出一支考古队开始对坟庄村进行探勘,每一个人都希望见到传说中的帝王陵寝。

继近代以来,盗墓贼开始使用洛阳铲屡次得手之后,凡考古需要,洛阳铲成了不可替代的探墓工具。当地的考古专家们经过一番拉网式的排查,果然有了大发现。工作人员利用手中的组合式洛阳铲深入到地下数米之深,轻松就带出了石灰质和碎砖屑等熟土。

村民传说中的大墓果然存在

难道说它就是坟庄村村民世代传说的帝王陵墓吗?专家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因为在北京地区很少发现这样大型的墓葬,经估测古墓面积长约35米,宽处达到18米左右,比一个篮球场还要大,这只是古墓底部的大概占地面积,如果要算上建造时开挖的面积,那将更大。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在旁边的土沟里找到一个残破的石像生,也更证明了这一发现。

所谓石像生,就是在陵墓前摆放的石人石兽等,依此证明了墓主人身份的高级。根据中国古代礼制,一般石像生都是帝王或者王侯一级的古墓才摆放石像生,像河南巩义的北宋“七帝八陵”,虽然遭到异族损毁,但那些镇守皇陵的石像生依然威仪庄严,象征着永恒的皇权和不灭的帝王龙象。

石像生的出现就意味着大墓主人很可能是帝王级的人物,如果这是真的,那将意味这墓中会出现庞大的地宫和诸多奢华的陪葬品。在经过上级文物部门(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后,考古队期待满满的对这座墓进行了发掘。虽然挖掘工作辛苦,但工作人员都饱胀热情,不多日的发掘,突然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传开了。

从上到下,一层层剥去夯土,考古队员的心也跟着一截截的变凉。不断的往下清理,盗洞也比肩接踵的出现,千疮百孔。用专家的话说,整个墓都是被盗的,从盗墓手法看,几乎被历朝历代的盗墓贼都光顾过。再从眼前被盗得一片狼疮的表层看,往下发掘已经意义不大,不消说里面的陪葬品,极有可能连证明墓主人身份的信息也荡然无存了。什么墓志铭,墓诘,各种墓碣匣子都可能被搬光了。

其实说到墓主人的身份,如果这要是放在西安或是洛阳,估计还真是难以断代。但在北京,这个猜测的范围就小得多了。公元1153年,金代皇帝完颜亮把国都从哈尔滨的上京会宁府迁到了北京,称为金中都,算是揭开了北京作为国都的序幕。所以北京有帝王陵墓,首先想到的就是金、元、明以及清四个朝代的君王。那么这个大墓的墓主人会是这四朝哪个朝代的帝王呢?

村民口中的“鞑”字基本上锁定了墓葬的朝代

同时前面坟庄村民也说过这个大墓叫鞑墓坟,“鞑”是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俗称。而在金、元、明、清四个朝代当中,于北京称帝的少数民族有金代的女真族、元代的蒙古族、清代的满族。在这当中清代的皇帝都安葬在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和易县的清西陵。而元代蒙古族是游牧民族,葬俗比较特殊,去世后不起坟冢,更不设地上建筑。由此看来,那就只有金代皇陵跟这座大墓的规制比较相符。

金代皇陵,那又会是哪一位皇帝呢?

根据史料记载,金代一共有十八位皇帝,还确实有一位皇帝的陵墓不知去向。金代皇陵的位置就在北京房山区云峰山下,这里安葬了十七位金代皇帝,唯独少了金代第四位皇帝,就是把国都从哈尔滨迁到北京的完颜亮。历史上的完颜亮其身份还比较特殊的,也颇具争议。《金史》记载中有这么一段形容完颜亮的文字:“多猜忌、残忍任数”。

尽管是他把国都移到了北京,可是在他死后,被金代第五位皇帝金世宗完颜雍贬为了庶人,尸骨也被从金代皇陵当中迁了出去,改葬别处。

改葬别处,“别处”会是哪里呢?《金史》中虽然记载不多,只有聊聊几笔,但已经给足了考古专家判断的方向:“金陵西南四十里之地”,也既是房山区长沟镇坟庄村附近。从地理位置上判断,眼前的大墓它应该是完颜亮的墓。但考古是要严谨,有实打实的证据才行。眼下古墓已经清理过半,它的规制已经明显的裸露出来,但能从里面看出是完颜亮的墓葬吗?

大墓“五室一厅”,坐北朝南,有点像皇帝的感觉,面南称帝面被称臣。从南到北依次是甬道、壁龛、前室、主室、左右耳室等等。尽管古墓如此讲究,可里面依然没有什么收获,就像前面说的,不仅没有发现大量的陪葬品,连证明墓主人身份的信息也一样不落被盗墓贼带走了。留下的就是一些七零八落的碎物件。可是就在大伙彻底失去信心的时候,一个物件的出现,重新燃起了大伙的希望。同时它的出现也令专家重新陷入更大的疑惑。

就在墓室一侧,一位专家发现了一块再平常不过的板砖。

一块板砖令人困惑,金墓里怎么有唐代墓葬的风格

这块板砖非常“平凡”,但它里头的信息量很大。在这块板砖上刻画的都是绳纹,绳纹一下子把古墓的信息指向了唐朝。绳纹并不单纯是为了美观,它主要是为了增大建筑的摩擦力,更为牢固。其次专家还发现了汉白玉材质的棺床,在棺床的四角也刻画着“异样”的图案。牡丹花纹,相互缠绕互生,代表着生生不息,以及瑞兽图案等等,似乎再一次将古墓信息指向唐代。

但是光从棺床的整体形制看并不能断定它是唐代还是金代的,在棺床的前两层,上面刻着相当精妙的花纹,但在底部的束腰上却是一些未及雕刻而已经描墨的纹路、墨线和祥云的图案也很潦草。可以看出墓主人下葬经过了一个仓促急切的过程,难道跟完颜亮被迫迁坟有关吗?就在专家们继续推测的时候,新的线索又出现了。“大定通宝”,一枚小小的铜钱。大定通宝是金世宗完颜雍铸造的钱币,在后室一共发现了六枚这样的铜币。

据史料记载;公元1178年,完颜雍发行了“大定通宝”钱币,到了1180年,完颜雍把完颜亮迁葬到金陵西南40里的地方。这个时候刚好是大定通宝已经广泛使用过三年,专家推测很可能是在下葬时人们把大定通宝作为陪葬品放到了墓葬当中。

说到这,似乎墓主人身份又“回”到了金代皇帝完颜雍。

可是为什么完颜雍会葬在一座有唐代特征的大墓当中呢?种种谜团也让考古专家们一时间也摸不着头脑。找不到答案就一直探索,这是考古工作者的职业特点。工作人员和专家相互配合继续勘探,在接下来的发掘中,他们找着了墓志铭。一开始它隐藏在土层里,只露出一个角。再接着清理,墓志的轮廓也逐渐清晰起来。

墓志的四岔是四个文吏,文吏抱着十二生肖,四角还是牡丹图形,整个墓志一周都是高浮雕的彩绘图案。字迹填金,异常精美,分为盖和底。“盖”通常会记录墓主人生平、功业和当时人们对他的一些评价。那么眼前这个大墓到底是哪个朝代,它的主人会不会是完颜亮呢?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墓志盖上赫然写作:唐故季国太夫人,赠燕国太夫人,清河张夫人附志铭

唐代墓,绕来绕去它是唐代的。此刻它完全将金代墓的可能性彻底推翻了。而此墓的墓主人是唐代的张氏,也即是一个女性的墓葬。其次这只是一个附志铭,所谓“附”指合葬。那么另一个和她合葬的男墓主人会是谁呢?顺着这个线索,专家们似乎手握着答案般热血沸腾的继续发掘。果不其然就在土层之下找到了第二块墓志铭,可令人困惑的事情也再一次出现。这个墓志铭很明显有些寒酸,而作为男墓主人他怎么能比夫人的墓志铭还要小呢?

男墓主人的墓志会有可靠信息吗

废话少说,赶紧看看这充满疑惑的另一块墓志上都写的什么吧。墓志虽然较夫人的素雅了些,但上面却刻着这样的话:

唐故幽州卢龙节度观察等使,中书令赠太师刘公墓志之铭

由此可知,墓主人是一个姓刘的节度使,但跟夫人的墓志比起来还是逊色了许多。既没有镶金字,也没有大面积浮雕,只是寥寥草草刻些人物图像,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实在是太罕见了。难道说这里面隐藏着什么?不管是什么吧,打开墓志盖,对着墓志铭一看便知。

话不多说,等工作人员把这两块重达一吨多重的墓志铭吊起,经过初步的清理与研究,考古专家们确定了这座千年古墓的“身份”信息。这是唐代幽州卢龙节度使刘济和他夫人的合葬墓,也是迄今为止北京出土面积最大,规格最高的一座唐墓。

接下来你或许要问了,这卢龙节度使到底是个什么官呢?为什么他的墓志还没有夫人的豪华呢?

大唐幽州节度使的前世今生

首先在唐代,幽州卢龙节度使的辖区,相当于于包括今天的京、津以及辽宁西南部,河北北部的地方。专家说;节度使是古代一种官职,形成于唐。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为了能加强边疆的军事部署和抵御外侵的军事能力,就在边陲增设了很多驻军,统一听从地方军事长官的调遣,而这个地方军事长官的职位就慢慢发展成了一个固定的官职,就叫节度使。作为幽州卢龙节度使,他既掌握当地土地,控制着一方土地的人民,还掌握着辖区里的所有军队,所以他也是唐代东北地区最高的行政长官兼军事长官。

另外熟知唐朝历史的都知道,唐代最有名的幽州节度使是安禄山,史思明。公元755年他们联合发动了著名的“安史之乱”,从此终结了盛唐的光辉岁月。那个时候幽州节度使拥有军队近20万人,相当于大唐边塞四分之一的军力。节度使的权利也可想而知,但这也更让人想不明白了,堂堂大唐节度使的墓志为什么还远远比不上自己的夫人呢?专家结合墓葬内容和查阅一些史料后发现,这背后竟然藏着一个惊天的大阴谋。

专家们在刘济的墓志上得知,他疾薨于莫州,说明刘济因病在莫州去世。而史书中记载刘济是被他的二儿子刘总毒死的。也就是说,史书和墓志记载的刘济死因不一致,那到底哪一个说法是真的呢?考古专家经过一番考量与论断,决定采用史书上的说法,因为刘济的墓是他儿子刘总建的。刘总即便弑父,他也不可能昭告世人或者就自己把它刻在墓志铭上。不仅如此,考古专家通过研究了刘济的死因之后,也解开了合葬墓里尊卑关系的谜团。

幽州卢龙节度使刘济被二儿子暗害

公元810年刘济带着二儿子刘总出兵讨伐叛军,把大儿子节度副大使刘绲留在了幽州看守。作为刘济的二儿子英勇善战的刘总,他的军事能力也很突出,刘济的大军去讨伐不听朝廷指挥的成德军节度使王承宗时遇到了一些困难,然刘总自带八千士卒冲锋陷阵,最后将成德军城门攻克。可是在这次战役当中,年过半百的刘济病倒了,无奈只好将军队驻扎在离幽州不远的河北衡水一代。此时,二儿子刘总看到“机会”来了,他就先派人散布谣言;朝廷认为刘济逗留不前,有意让其长子刘绲提前接班。

此谣言一出,刘济紧张起来,思前想后还是轻信了谣言。他发出指令将常年跟随刘绲的数十名大将全部处死,且让刘绲立刻从幽州赶过来见他。此时的刘济心乱如麻,想不到自己的儿子竟和自己作对。心里难受不吃不喝,但人总得喝水啊,于是刘总就派人在他的茶水里放了毒,就这样将刘济毒杀了。

刘总的阴谋终于得逞了,他不仅毒死了自己的父亲刘济,还把自己的大哥刘绲也给杖杀了。为了掩人耳目,刘总为自己的父母建造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大墓,庞大的面积,多室的结构,帝王级别的棺床,当然还有无数的精美奢华的陪葬品,不过除了盗墓贼,已经无人可以欣赏到了。

而这个古墓从开始建造规划到完工也才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所以里面诸多仓促和粗糙的地方也没有来得及修补。另外一个问题,刘总为什么在墓中把母亲的墓志做得比父亲刘济要豪华呢?考古专家也从墓志铭和史料当中找到了答案;刘总的母亲张夫人身份显贵,一生三次受封,包括季国夫人、季国太夫人、燕国太夫人。其次就是她的儿子刘总对母亲极其孝顺。

父亲刘济去世以后,儿子刘总如愿以偿的接任了幽州的卢龙节度使,可大权在握的感觉并没有给刘总带来想象当中的快乐,相反有的是羞愧和恐惧。试想一个弑父杀兄之人怎么能好过呢,据传刘总在日后的生活中时常做噩梦,最后终于忍受不住愧疚的情绪和挥之不去的阴影。公元821年刘总主动向朝廷辞官,常言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刘总准备去长安落发为僧,没想到却在半路上就死了,前幽州卢龙节度使刘总也算是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唐墓里为什么有金代的钱币

此刻这座千年大墓的谜团基本上也算都解开了,但还有一点,你肯定还记得前面专家在墓室里发现的“大定通宝”金代钱币。那么为什么唐朝墓葬里有金代的钱币呢?

这个应该问盗墓贼。

专家解释说;这可能是刘济墓在金代的时候就已经被盗了,古人迷信,盗墓贼也一样。盗墓不仅图个财气,同时也不想图晦气,于是民间一些盗墓贼常常会在盗掘古墓以后,扔下一些钱币,求个心里安慰。

其次专家在一开始推测的金代皇帝完颜亮的墓究呢,它究竟在什么地方?其实直到现在这都是一个迷。不过小编相信随着考古技术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找到这个“失联”了上千年的帝陵。到时候也给被人遗忘的帝王后人一个确切的交代和安慰吧。

探索有故事的清西陵2

来源:清西陵景区

什么是石像生石像生是帝王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的统称,又称"翁仲"。翁仲历史上确有其人。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相传他身长1丈3尺,端勇异于常人,秦始皇令翁仲帅兵守临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后,秦始皇为其铸铜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远见该铜像,还以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于是后人就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翁仲”。在古代,凡是举行大典的时候,除文武百官及军事仪仗排列两侧,还将人工驯养的狮子、大象等动物装在笼子里,放在御道两旁以壮皇威。皇帝死后,也需要相同的排场,所以才开始在自己的陵前设置石像生,这种做法始于秦汉时期,此后,历代帝王、重臣沿用不衰,只是取量和取象不尽相同。

石像生除了显示墓主的身份等级地位,也有驱邪镇墓的含义,同时,他们也是皇权仪卫的缩影!

泰陵石像生来历

值得一提的是,西陵中的泰陵因风水地形关系,原设计中并没有设立石像生一项,雍正帝更是在谕旨中明确表示——不建石像生。

而乾隆帝为了表示孝心,更出于礼制,不顾一些大臣反对,修建了石像生。后来因为典制不合,采取了向南拓展大红门,北移龙凤门等措施,才在大红门与龙凤门之间安排了石像生。

清西陵泰陵七孔桥北、神道两侧安设石像生五对。分别是“狮子、大象、骏马、文臣、武将”。雕刻拙朴,突出各自神韵。这些石雕动物和人物以对称的形式分别排列在神道两旁,象征着皇帝的仪仗队守卫在陵前。

这些石像生各有寓意:文臣武将,均为皇帝的爱卿,把他们的石像置于皇帝的陵寝之中,表示君臣永不分离,心心相印。骏马,是历代皇帝征战、行猎及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坐骑。据说,雍正的曾祖皇太极一生戎马,继位以后,依旧人不解甲、马不离鞍,他率领的铁骑踏遍了白山黑水,统一了东北地区,被称为“马上皇帝”。在辽阳战役中,他被明朝总兵李成梁围困,幸亏战马善于驰骋才免予危难。清朝历代皇帝对马都十分钟爱,所以,把马的雕像置于陵前,象征帝王虽死,雄心尚存,开疆扬威,备以骏马。大象温顺驯服,寓意皇帝广有顺民。石象背上还雕有宝瓶,谓之“太平有象”或“天下太平”,狮子凶猛,吼声震天,象征着皇家势力强大,威震天下。在古代,石狮子不但皇陵有,就是官府衙门和有钱有势的家门前,也置放石雕狮子,以示权威。

惟妙惟肖的石像生为泰陵增添了一抹亮色,更是专家学者和历史爱好者游览西陵的一大追求。而你,是不是也心动了呢?

探索有故事的清西陵3

易县,又称易州,西依太行山脉,东临冀中平原,因境内有易水而得名,易水东流,哺育着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

易县被称为千年古县,可考证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上溯到八千年以前。这里留下了许多动人故事,写下数不清的英雄传奇,燕昭王黄金台纳贤,荆轲易水湖风萧萧兮不复还,大唐玄宗皇帝御批道德经,紫荆关负山阻河易守难攻,狼牙山五壮士跳崖明志,数不清的历史等着我们去挖掘,历史的古遗迹等着我们去探索。

狼牙山

狼牙山原名郎山。西汉武帝晚年多病,疑其左右为巫蛊(埋木偶人,诅咒害人)所致,涉及皇后、太子、公主等亲属,太子刘据自杀,其子远遁该山,故名。郎山下原有西晋太康元年(280)诏锡郎山君(汉武帝孙)及其子触锋将军父子法祀碑与郎山君祠、触锋将军庙。郎与狼谐音,亦名狼山。因山峰耸立,危峰参差迭起似狼牙,又称狼牙山,为古易州十景和古城保定八景之一的“狼山竞秀”。狼牙山五勇士之壮举,名闻海内外,参观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纪念塔、跳崖处等景点让人震撼于当年八路军抗击日寇时的英勇和壮烈,而将军岩、红玛瑙溶洞、棋盘坨、蚕姑坨、南天门等景观则让人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国家森林公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红色旅游热线景区。

易水湖

易水湖素有北方小桂林之称。景区方圆百里,群山环抱,山色空蒙,1600多公顷的水面,烟波浩淼,水天一色。易水湖的美,美在山,美在水。她美的淳朴,丝毫没有人工的雕琢;她美的纯净,清澈的湖水如一方温润的碧玉;她美的醉人,听渔舟唱晚,闻稻花飘香,看落霞与孤骛齐飞,看秋水共长天一色。金字塔形的李密山,峰峦秀拔的麒麟山,植被茂密的凤凰山,诗情画意的情人岛,犹如盆景的小桂林,水平如镜的章龙潭……还有气势非凡的《赤壁》外景基地、还有易水湖畔神秘的长寿之乡、还有倾听天籁感受自然别具一格的易水湖蝈蝈节……易水湖的景色看不够,易水湖的故事说不完

清西陵

清西陵是现今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帝王陵墓群,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清西陵的修建始于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三代皇帝雍正。。西陵自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首建泰陵,至公元1915年光绪的崇陵建成,历经186年,共建有帝陵4座,后陵3座,王公、公主、飞,妃寝7座,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及王公、公主等共80人。 宣统皇帝溥仪于1967年去世,最初安葬在八宝山。于1995年迁葬到清西陵的华龙皇家陵园。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1000多间,石雕刻和石建筑100多座,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

荆轲塔

荆轲是为燕国而死的,这一义举同样千古流传,荆轲塔也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的沉湎吟诵。除了荆轲塔之外,共立易水湖畔的还有樊於期的血山镇陵塔,太子丹的燕子塔,左伯桃的黑塔和羊角哀的白塔,这些并称“五塔镇燕山”的建筑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一个“义”字。五塔之中,荆轲塔居然在正中间。二00六年六月,圣塔院塔列在全国第六批国保单位之列,荆轲随后列为历史文化名人。

紫荆关长城

长城的关口之一。位于中国河北省易县城西40千米的紫荆岭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东汉时名为五阮关,又称蒲阴陉,列为太行八陉之第七陉 。关城用花岗岩建成,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九门九关石头城,是我国长城建筑的精华。

后山

后山,又称洪崖山,专家认为该地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率部族频繁活动的地方,后山庙也是黄帝命人建造,后山神最早是黄帝所封,“后土皇帝”应为“后土黄帝”。后山庙应为“中国第一大庙--皇帝庙”,这一研究成果被权威人士认可,被列为河北省十大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之一 。“洪崖积雪为著名的古燕十景之一;清乾隆三十九年《重修洪崖山古庙碑记》说:“燕山八景之中洪崖为最。”

云蒙山

云蒙山,是清西陵的靠山,清乾隆帝赐名永宁山。它77道山峰,33道峡谷,山峰挺拔,谷壑幽静,树高林密,植被葱郁。“云蒙叠翠”为“西陵八景”之一。云蒙双塔建在前山悬崖处,古人留下“古寺孤凭万仞巅,遥望双塔白云边”的赞美诗句。自东晋以来,云蒙山就是一处著名的佛教场所和旅游胜地。现有乳水洞、双塔庵、银丝葫、北天门等多处景点。

千佛山

千佛山古称历山,相传上古虞舜帝为民时,曾躬耕于历山之下,故亦名舜山或舜耕山。据史载:隋朝年间,山东佛教盛行,虔诚的教徒依山沿壁镌刻了为数较多的石佛,建千佛寺而得名千佛山。 沿盘道西路登山,途中有一唐槐亭,亭旁古槐一株,相传唐朝名将秦琼曾拴马于此。半山腰有一彩绘牌坊,即齐烟九点坊。登上一览亭,凭栏北望,山路平缓,曲径通幽,溪水相伴,鸟语花香,奇峰林立,飞瀑流泉。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佳木葱茏而可悦,飞鸟顾恋而盘桓。

来源:易县电视台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9日 星期日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清西陵的故事和传说(探索有故事的清西陵)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91452.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