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命的小说(改命的故事有哪些)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3976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0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7个故事读《易经》:善能积福,德能改命,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蚌埠检察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改命的故事有哪些1
授权图片 | 吕志耘 摄
文稿来源:网络
1.见微知著
商朝纣王即位后不久,吃饭必用象牙筷子。
大臣箕子看到后,对人说:“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土瓦器,而要配犀角雕的碗和白玉杯;有了玉杯,其中肯定不能盛菜汤豆羹,而要盛山珍海味才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愿再穿粗衣葛服,而要穿锦绣的衣服;也不愿再住茅屋陋室,而要乘华贵的车子,住高屋大厦。这样下去,商国境内的物品将不能满足他的欲望,还要去征掠远方各国的珍奇异宝。长此以往,国家就危险了。”
果然,纣王的贪欲越来越大,最后亡国自焚。
《易经》里说,“知几,其神乎”,“几”的意思是事物的细微变化,能够知“几”的是神人。
从事物的细节可以推测出未来的发展变化,见微知著,这就是“知几”,而知“几”的背后,是哲人对天地人心的精确把握。
2.画地为牢
据说是周文王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两两相重,得到六十四卦,并且用来占卜。
传说在周文王的治理下,人民安居乐业,要是有犯罪的,只需要在空地上画一个圆圈,把犯人圈在里面不用管,这就是“画地为牢”。
犯人没有敢逃跑的,判多长时间就呆在“牢”里多长时间,因为文王算卦算得特别准,只要是被他圈住的人,一算就知道去了哪里,捉回来会加重惩罚。
能够“画地为牢”,是因为人的自律或者畏惧,所以约束人的身,不如约束人的心,攻心为上!
3.群蛆食体
隋朝末年,天下群雄并起,当时李渊为太原留守,李世民和刘文静一起劝李渊造反。李渊虽然答应,但是心里不安。
起兵的前天夜里,李渊梦见自己掉到了床下,浑身上下被虫蛆所啃食,心中十分厌恶。
第二天,李世民和刘文静劝他去找智满禅师圆梦,于是李渊便来到安乐寺,向禅师询问吉凶。
早就被李世民和刘文静买通的禅师说:“这梦说明你一定可以得到天下,因为床下即陛下,群蛆食体,就是说众生全要依靠你一个人而活。”
李渊大喜,立刻下令起兵。
心理暗示有强大的力量,圆梦是这样,占卜也是如此。古代是没有心理咨询这种职业的,算卦的术士就部分充当了心理咨询师的作用。
4.红马黑马
袁天罡、李淳风是著名的易经大师,二人是师兄弟,都是唐太宗的国师。
一天,二人跟随唐太宗出游,在河边看见一红一黑两匹马下水。
唐太宗就问:“你们说说看,应该是哪匹马先从水中起来?”
袁天罡起了一卦,是离卦,离为火,火是红色,所以他断定红马先起来。
李淳风却说:“不对,应该是黑马先起来。”
结果是黑马先起来。唐太宗很疑惑,李淳风解释说:“火未起,烟先发,起火之前要先冒烟,烟是黑色的,所以是黑马先起来。”
其实,易经的道理,就是自然事物的道理,并不神秘,所谓的“易经大师”,无非是通达人情,熟悉物理。
5.神机妙算
元朝时有一个道士,自称“神机妙算”。
一天,三个读书人结伴去京城赶考,临行前去找道士,算一算能否考中。
只见道士掐指一算后,伸出一根指头。
三人好奇地问:“这是什么意思?”道士说:“此乃天机,不可道破,到时就知道了。”
三人走后,道士的徒弟忍不住问:“师父,刚才那三人,究竟谁能考中呢?”
道士说:“此中奥妙,不要轻易告诉外人。一根指头,如果中一个,那就对了;中两个,表示一个不中,也对;中三个,就是一齐中;三个都落榜,表示一个也不中。不管任何一种结果,答案不是都显示在这里头了吗?”
能够自圆其说的解释,不一定是正确的,这是防止被“洗脑”要注意的。
6.牛角触死
有一个富家子弟,算卦的术士对他说:“某一日,你要被牛角触死!”
富家子弟觉得他说的很荒诞,但是又怕真的应验,于是随着日子临近,就足不出户,甚至搬到楼上,严加防范。
到了那一天下午,富家子弟独自在阁楼上,觉得闷了就打开窗户,趴在窗台上远望,心想过了下午就没事了吧!
这时候,他突然觉得耳朵痒,于是顺手取下发簪,掏耳朵,这时候一阵大风吹来,窗户猛得关上,撞到他的发簪,发簪竟然直穿脑髓,他一命呜呼!
原来发簪是牛角做的。
这个故事被用来说明劫数难逃,命中注定。在相信命运的人看来,命具有必然的、不变的本质,命之所以是“命”,正因为它不会因为人力的介入而有任何的改变
7.德能改命
明朝正德初年,苏州有一个王姓商人,三十多岁了,还没有孩子。
他的一个精通算命的姑父,也在苏州。有一天,当这位姑父看到王某,说王某很快就会有大灾难。
王某一向佩服姑父的神算,听他这样说,立刻收拾一下,回安徽老家,走到半路上,因为河水暴涨,无法行船,只好暂时住在客栈里。
一天傍晚,他到江边散步,看到一个少妇抱着小孩投江自尽,王某立刻对江中的众渔夫大喊:“谁能救这个女人和小孩的,我给他二十两银子!”
少妇和孩子被救了上来,经过询问,原来少妇家里非常贫穷,养了一头猪,本打算卖掉来付房租的,但是买主上门的时候,丈夫出去了,少妇做主将猪卖了,没想到,收的却是假银子,一时想不开就要轻生。
王某听了,心里非常不忍,又拿出两倍于猪价的银子送给她。少妇回家后,将经过告诉丈夫。丈夫怀疑她说谎,拉着她去找王某。
到了客栈,王某已经关门睡觉了,丈夫让少妇上前敲门。
王某在房里问:“什么人?”少妇说:“我是投江的妇人,特地来向您道谢!”
王某一听,严肃的说:“孤男寡女,在这样的深夜不宜相见,你若有心谢我,明天早上和你丈夫一起来也不迟!”
少妇的丈夫听了,连忙说道:“我们夫妇一起来了。”王某听说他们夫妇同来,才穿衣起床。
刚打开门,就听到室内“轰”的一声,回头一看,原来客房的土墙,因为连日下雨而倒塌,而将他的床铺压得粉碎。
王某大惊,如果不是及时起床,他早就没命了。
王某不但躲过了这次劫难,以后的生活也很顺利,有十一个儿子,无病无灾活到九十六岁。
古人认为“人的命,天注定”,同时也认为“善能积福,德能改命”,所谓“人心是最大的风水,善良是最好的风水”。
改命的故事有哪些2
10年间,10万人
仅凭简单又原始的工具
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间
开凿了一条大渠
把滚滚河水从山西引入河南林县
最终,一条1500公里长的水渠被建成
宛如一条玉带
由西北向东南 横跨晋豫两省
这就是被称为
“世界第八奇迹”的红旗渠
上世纪七十年代
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
“新中国有两大奇迹
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
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在那样一个吃饭都困难的年代
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上万人
在崇山峻岭之间开凿水渠?
水
是林县人世世代代的梦想
缺水是千百年来
林州最深、最痛的记忆
林县到底有多缺水?
就像电视剧《红旗渠》中讲述的那样
石水生娶媳妇以一罐水当彩礼
当年的林县姑娘找婆家的条件是
“不求家财万贯,只求有水洗脸。”
在当地,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流传:
1920年大年三十,林州桑耳庄。一位叫桑林茂的老汉,走了二十里路,排队等了一天。终于从山里挑回了一担水。临到家时,儿媳妇不小心打翻了这来之不易的两桶水。然后,默默地上吊自杀了……
一桶水,对于林县人来说
甚至比自己的命还要重要
△翻山越岭去挑水
他们
敢叫山河让道
林县人的困苦境地
在1954年开始出现转变
这一年,26岁的杨贵
来到林州任县委书记
谁都没想到
这位被分配来的退伍小伙
会改变林县的命运
△杨贵资料图
1959年春天
林县再次遭受到旱魔的严峻考验
杨贵当机立断
决定引水建渠改变干旱缺水的命运
要彻底解决缺水问题
必须寻找新的可靠水源
林县政府经过一番考查
最终选定了水量充足的浊漳河
但想要“引漳入林”,仿佛天方夜谭
路线长达70公里
全程都要经过太行山的陡峭山崖
没有机械化装备,没有专业的技术
想在悬崖峭壁之上修出一条水渠
难度不亚于移走一座山
但是不修渠,林县就没有出路
于是林县人民带着
“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信念
开始了自力更生的修渠之旅
△誓师出征
1960年2月11日,正值正月十五
37000多人浩浩荡荡出发
扛着铁锹和十字镐 走向太行山
他们不是专业工人
而是来自林县不同村镇的农民
父子相随,夫妻相伴
很多年轻人告别父母
背上棉被就独自上路
房子不够住
工人们就只能住到崖洞里
没有防潮用品
民工们就把大席子裁成小块垫在身下
民工们在哪里施工
就在哪里安家
此刻,他们的身后没有荣光闪耀
只有一个沉重的嘱托:
“一定要把水带回来!”
当时提出的口号是
“大干八十天,引来漳河水”
但没人想到
这一修,便是10年
时代有幸
遇到这样的他们
在红旗渠修建的10年中
涌现出了不少英雄人物
这10年里
先后有81位村民牺牲
最大的60岁,最小的17岁
许多人连一张照片
都没有留下
红旗渠的“设计师”吴祖太
是当初极少数科班出身的
工程技术人员之一
当王家庄隧洞施工出现塌方时
他明知有危险
但为了民工安全
毅然和姚村卫生院院长李茂德
一起入洞察看
结果洞顶不幸坍塌
两人光荣牺牲
当时吴祖太年仅27岁
△吴祖太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
工程指挥部决定成立
由十二名勇士组成的排险队
任羊成是排险队队员之一
一次在作业中
因落石坠下躲避不及
一块滚落的石块正好砸在他的嘴里
四颗牙齿被砸得躺在了嘴里
鲜血直流
未完全脱落的牙齿卡住了他的舌头
但为了不影响说话
继续除险工作
他硬生生地用钳子
把自己的4颗牙齿连根拔下
继续在悬崖上工作了6个小时
如此的危险 任羊成遇到不止一次
……
这些排险队员们每天悬挂六个小时
有时像壁虎一样伏在峭壁上
有时像雄鹰一样在蓝天下飞来荡去
逐一钩掉山上松动的悬石
为修渠大军保驾护航
然而他们自己却时刻暴露在危险之中↓
△81人为渠献身!“劈山夺水开天河”,红旗渠是这样拼出来的!(视频来源:纪录片《品格》)
修建过程中
施工难度最高、危险最大的青年洞
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
因为必须在垂直的绝壁上
凿出一个600多米的隧洞
漳河水才能最终进入林县
但由于青年洞的山体组成
是坚硬如刚的石英砂石
一锤下去,只能留下一个斑点
为了尽早突破这个难关
一支由三百名青年组成的突击队
凭借着“蚂蚁啃骨头”的精神
奇迹般地打通了悬崖上的这段隧洞
这是一个全部由青年人攻克的难关
“青年洞”也因此得名
△青年洞突击队
“红旗渠”精神
如今依旧闪耀
1965年4月5日
红旗渠总干渠通水典礼隆重举行
一群群的人不断从四面八方赶来庆祝↓
,时长01:09
△珍贵历史影像!红旗渠总干渠通水典礼(央视频号:国家记忆)
1969年7月6日
参与村民达10万人
历时近10年的红旗渠工程全部建成通水
十年奋战,愚公移山
林县人民一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
架起了152座渡槽
凿通了211个隧洞
修建12408座各种建筑物
硬是在崇山峻岭中凿出了
一条“人造天河”
“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自此终结
当年红旗渠青年的豪迈与乐观
穿越时空依旧震撼人心
时光流转
而红旗渠精神
正如汩汩流淌的渠水一般历久弥新
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
来源:央视频综合自CCTV纪录、共青团中央、共产党员等
改命的故事有哪些3
在古代,有一个出生在书香门第的女子,名叫颜不遇,从小喜欢钻研相术,等到长大后,精于此道。不过,她一个女流之辈,不能抛头露面,没法显示自己的本事,所以知其名者甚少。
颜不遇推算出自己的命运不好,就想利用相术,给自己找一个好老公,从而改变命运。但是,媒人来了一拨又一拨,生辰八字看了无数,都没有她相中的男人。她心里明镜似的,命该如此,不可改变。于是,不再寻觅,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一个很普通的男人方无才。
方无才不但家境普通,而且相貌也普通,丢在人堆里很难发现,更没有什么才干,只会在田里下苦力。颜不遇悄悄地推演了一下方无才的生辰八字,确实与自己很相合,却与富贵无缘。
转眼一年多过去,颜不遇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方子雅。她把儿子的八字推演了一遍,命运也很一般,不由得黯然失色。她在心里感叹,老天既然给了她算命的才能,为何命运如此不济?那就逆天改命吧!
俗话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前面三条基本上固定下来了,不可逆转,那就从后面两条做起。
至于积阴德,但做好事就是了,但是没有明显的量化标准,唯一可以自我掌控的,就是读书了。于是,颜不遇对老公讲,从现在开始,要省吃俭用,为儿子将来读书,做好准备。
方家本就不富裕,为了节省钱财,一家人穿着补丁的衣服,屋里陈设简单。乍一看,还以为他家穷得掉渣呢,其实,存了不少钱。
等到方子雅长到四岁,颜不遇开始给他启蒙,教他认字断句。小家伙很聪明,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但是玩性大,不好好读书,喜欢偷着跑出去玩。颜不遇荆条抽断过好几根,但是方子雅没有记性,好了伤疤忘了疼,故态复萌。
颜不遇暗自垂泪,难道儿子真是命中注定没有出息之人?她很清楚,要让方子雅好好读书,必须改变他的心性,而要改变他的心性,就必须心肠要硬。她开始付诸行动。
方子雅到了六岁,本该送进学堂里读书,但是颜不遇却让他去放猪,穿着乱衣服,打着赤脚。有时候,方子雅回来晚了,颜不遇也不给他留饭,让他用开水泡冷饭吃。方子雅嫌放猪累,嫌衣衫单薄,嫌冷饭难吃,要去读书。
颜不遇冷冷地说:“你命中注定没有出息,就算让你读书,你也读不好,何必浪费钱呢?”方子雅愤愤地反问:“何以见得我读不好书?”颜不遇说道:“为娘会算命,你命中注定的。”方子雅只得悻悻作罢。
转眼大半年过去,方子雅衣不蔽体,面黄肌瘦,找母亲要衣服鞋子。颜不遇说道:“你命中注定贫穷,从小让你适应苦生活,以免长大了不适应。”
颜不遇动不动就说命中注定,让方子雅窝了一肚子火,顶撞说:“妈妈,我不信命!别人能好好读书,凭什么我不能?别人能发财致富,凭什么我不能?”
颜不遇等的就是这句话,问道:“你真的能好好读书?跪下来对天发誓。”方子雅立即跪下来发誓。颜不遇说:“我儿,丑话说在前头,你如厌倦读书,或者逃学,为娘说什么也不会让你读书了。你不读书,就只能穿旧衣,干农活,到时候别怪我无情。”方子雅点头答应下来。
颜不遇就让方子雅穿上新衣和新鞋,送到塾堂里读书。方子雅吃过苦,很珍惜读书的机会,成绩也很好,十五岁参加童生试,考中秀才。方无才欣喜地说道:“我们老方家终于出了个秀才,看来你的方法有点用。”颜不遇摆弄着方子雅的生辰八字,说道:“也不知道最终能不能改变命运。”
颜不遇的担心,还是出现了,方子雅参加乡试,名落孙山。不过,方子雅一点也不气馁,继续刻苦读书。只不过,命运似乎并不垂青于他,后来参加了两次乡试,都名落孙山。
此时,方子雅已经结婚,看着贫困的家境,他动摇了,想放弃读书。颜不遇冷冷地说:“你如放弃,连放猪的机会也没有了,肩不能挑手不能抗,能干什么?你当初的誓言呢?我和你爹吃了这么多年的苦,难道就这么白吃了?”
方子雅只得继续读书,屡败屡战,在四十岁这一年,终于考上了举人。中了举,就有做官的机会了,门庭显贵起来,命运就此改变。
方家大摆宴席庆贺。宾客散去,方无才泪流满面地跪在祖宗牌位前,烧香感谢。颜不遇则把收藏的所有相书付之一炬,发誓从此不再相信算命这种东西了。因为,方子雅已经证明,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后来,方子雅中了进士,被分配到江南一个大县里当县令。方无才和颜不遇跟着去养老,直到此时,他们才穿上好衣,吃上好饭。临终时,颜不遇留下来的家训是: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图片来自网络)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9日 星期日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改命的小说(改命的故事有哪些)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91430.html

- 全部评论(0)